3.5苏幕遮(周邦彦)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上一位有代表性的词人。周词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周邦彦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就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

二、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张炎《词源》。

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段落极为分明。

1、“燎沉香,消溽暑” 描述室内的活动。梅雨季节,一场连绵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面又潮又闷,人的心情也闷闷的。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2、 这两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词人室内的活动?

明确:是从嗅觉、触觉两方面来描述的。词人嗅到点燃的沉香弥漫室内的清香,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

3、“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明确: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鸟雀的鸣声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

4、“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这又是词人从哪个角度写的? 明确:从视觉、听觉方面来写的。词人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朝窗外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有两个词用的精准,请找出并分析。 明确: “呼”和“窥”。

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非常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6、以上四句是词作的第一层,写词人醒后所见、所闻、所感,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

7、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走到室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找出原句,再用自己的话(散文化的语言)写出这个美景。

明确: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

参考:【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8、词人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写荷塘美景的?

明确:词人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这句词人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而,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9、小结上阕:上阕后三句是写词人户外所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荷花的风韵。

10、 下阕言情。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由眼前的风荷想到故乡?也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故乡遥,何日去?” ——家乡;结合点:荷花

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11、词人目前身处何处?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作者的家在南方,可是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

12、 词人的乡愁很深,可说得淡然,词人的思绪沿着这缕乡愁回到了故乡。他想起什么?

“五月渔郎相忆否?”在这盛夏五月的时节,故乡曾一起钓鱼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

13、 “五月渔郎相忆否?”是从哪个角度写的?表达了什么?

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从友人角度落笔,抒情有层次。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14、 词人的思归、思乡之情是怎样得到片刻的满足的?

“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使词人思归、思乡之情得到片刻满足。

15、小结:这首词的上片,写一个五月的早晨,一场宿雨驱散了潮湿闷热的暑气,檐头鸟雀报晓,鸣声中带着雨后放晴的快乐。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呼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这首词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三、课后练习:

1、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什么?

“见景生情”,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风荷”是引起词人思乡之情的纽带,而思乡的情感中又有“芙蓉浦”的梦境和“风荷”意象相照应,构思精巧,自然天成。

2、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你能说

说它妙在何处吗?

明确: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

第二,这两句词练字功夫了得。 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 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上一位有代表性的词人。周词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周邦彦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就是一首将思乡情绪和荷花的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

二、词文赏析:

(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 )——张炎《词源》。

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段落极为分明。

1、“燎沉香,消溽暑” 描述室内的活动。梅雨季节,一场连绵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面又潮又闷,人的心情也闷闷的。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2、 这两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词人室内的活动?

明确:是从嗅觉、触觉两方面来描述的。词人嗅到点燃的沉香弥漫室内的清香,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

3、“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明确: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鸟雀的鸣声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

4、“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这又是词人从哪个角度写的? 明确:从视觉、听觉方面来写的。词人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朝窗外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有两个词用的精准,请找出并分析。 明确: “呼”和“窥”。

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非常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6、以上四句是词作的第一层,写词人醒后所见、所闻、所感,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

7、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走到室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找出原句,再用自己的话(散文化的语言)写出这个美景。

明确: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

参考:【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

8、词人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写荷塘美景的?

明确:词人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这句词人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而,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9、小结上阕:上阕后三句是写词人户外所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荷花的风韵。

10、 下阕言情。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由眼前的风荷想到故乡?也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故乡遥,何日去?” ——家乡;结合点:荷花

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11、词人目前身处何处?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作者的家在南方,可是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

12、 词人的乡愁很深,可说得淡然,词人的思绪沿着这缕乡愁回到了故乡。他想起什么?

“五月渔郎相忆否?”在这盛夏五月的时节,故乡曾一起钓鱼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想念我?

13、 “五月渔郎相忆否?”是从哪个角度写的?表达了什么?

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从友人角度落笔,抒情有层次。表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14、 词人的思归、思乡之情是怎样得到片刻的满足的?

“梦入芙蓉浦”终于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使词人思归、思乡之情得到片刻满足。

15、小结:这首词的上片,写一个五月的早晨,一场宿雨驱散了潮湿闷热的暑气,檐头鸟雀报晓,鸣声中带着雨后放晴的快乐。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呼应起句,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这首词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

三、课后练习:

1、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什么?

“见景生情”,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风荷”是引起词人思乡之情的纽带,而思乡的情感中又有“芙蓉浦”的梦境和“风荷”意象相照应,构思精巧,自然天成。

2、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你能说

说它妙在何处吗?

明确: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

第二,这两句词练字功夫了得。 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 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


    相关文章

    酒意甚浓好填词_试论周邦彦词中的酒意

    ***第27卷第1期 ! 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2月Feb.2007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酒意甚浓好填词 ---试论周邦彦词中的酒意 赵 (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锐1冯玉文2 黑龙江绥化 100875 ...

    柳永词与周邦彦之比较

    柳永词与周邦彦之比较 康小红 内容提要 柳永和周邦彦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词作存在着明显的继承与蜕变.本文主要论述二者在词创作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便深入地了解他们词作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 柳永:周邦彦:词:不同 柳永 ...

    苏幕遮教案

    <苏幕遮>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 ...

    [酒暖回忆思念瘦--唐宋词里的风流韵事](二) 西门杏庵

    <酒暖回忆思念瘦--唐宋词里的风流韵事>(二) 西门杏庵 [卷五] 周邦彦:竟同皇帝抢女人 周邦彦是个了不起的词人,是北宋词界的集大成者.南宋词的开拓者. 周邦彦的词不太好理解,是吧?这就是周邦彦的风格,他总喜欢通过很刻意的构思 ...

    周邦彦:琐窗寒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 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 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 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 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 迟暮,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 ...

    唐诗宋词佳句欣赏

    唐诗宋词佳句欣赏 原罪 甲缤 精心选录 唐 诗 佳 句 欣 赏 出 自 作 者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春思> ...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谁第一?雅号"飞将军",让皇帝神魂颠倒

    北宋青楼歌姬李师师,雅号"飞将军",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得到宋徽宗宠爱,擅长歌舞,深谙诗词.与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关系暧昧.是公子王孙.贪官富商争相光临的对象.事迹多见于野史.小说.小说<水浒传>对她有过 ...

    苏幕遮学生

    获嘉一中6+1高效课堂导学案 <苏幕遮> 主备课人 张爱芹 时间:2013.3.26 [导] [教学目标] 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 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3.诵读课文, 领悟体会"因声求气 吟咏诗 ...

    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阅读答案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6.这首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词境清新而爽朗.尤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