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减负增效心得体会20140108

初中语文减负增效心得体会

李鼎建

对于教学,曾看到过三种有趣的说法,说: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

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

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我对“减负增效”的理解是:“减负”是减去学生过重的心理与学业负担,“增效”是在“减负”的同时要“保证教学效益”,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 平心而论,我觉得语文的课业负担并不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要如何减轻作业量的,而是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设计布置有效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而教师在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一些做法:

(1)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使学生带着疑问或悬念进入教学过程。在这方面,特级教师钱梦龙是问题设计高手。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和“遗”字,对此,钱先生不是越俎代庖一讲了之,而是这样提问的:“愚公九十几岁?”解决“且”的问题,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呢。他又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一次提问,同时带出了“孀”“遗”两个字的字义问题,可谓一箭双雕,妙到极至。学生在他导引的问题情境中,既能获得心智提升的愉悦,又能感悟到成功享受的乐趣。

(2)精选教学切入口,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激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我尝试过突破小说的一般教法(从整理故事情节入手或始于人物形象分析),把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切入口。由于菲利普一家对于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的反应,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也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的全方位理解,又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引导学生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所包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小见大。本课另辟蹊径的教学思路触动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整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更让学

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切实达到了“增效”的效果。

(3)指点学习的门径,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而且确能学有所得。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有的文章看似浅显,“一看就懂”,可学生却对主旨把握不准,这便成为学生阅读的一大困惑。怎样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恰到好处的“导”便是关键。以《背影》为例,学生初步“读懂”文章通过父亲为我攀爬月台买橘子一事表达了浓浓的父爱,而为什么“背影”会成为“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鲜明记忆呢,却答不上来。这时就要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至于学生从这些隐含信息中获得怎样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正在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文章对一般学生而言,总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学生未必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由此养成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不正是语文课“效率”的体现吗?

(4)为学生铺设知识、能力的台阶,使学生不断受到成就感的鼓舞。“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倍感困难的一方面。其实每次的作文不要求面面俱到,明确提出两个要求,凡符合要求者均给高分,让他们觉得作文高分并非望尘莫及的,以此鼓励学生,使他们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以后作文的要求难度以阶梯的形式逐渐提升,习作水准也会日益提高。 对于“减负增效”,课堂上所作的努力是最关键的,然而课后的辅助作用也很重要。作业是切实体现减负增效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业的布置不可盲目,切忌进行机械性的作业训练。比如说,抄写词语是一项常规作业,大部分学生在抄写时是很机械的,并未达到记忆的目的,那么这项作业的效率就低;而有的学生这些词语都已掌握,显然这就是无效劳动。那么词语积累怎么办呢?可以通过预复习的作业来完成,在预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借助词典将其含义摘录下来,并复习巩固。然后采用课堂听写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听写有误的内容进行书面订正。其实预习复习作业对语文学习而言是很重要的,并且基本上在30分钟之内都可以完成,可很多学生往往忽视它马虎应付,这样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花的时间少了,但是上课的效率不够理想,根本没有体现“减负增效”的宗旨。如果采用课堂检测的方法,既减轻作业量,又达到记忆的效果,这样必定深受学生欢迎,从而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之,“减负增效”的最终效果应着眼于学生的“会学”,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保证此效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自己“增负”,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完成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由学生学到学生会,最后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初中语文减负增效心得体会

李鼎建

对于教学,曾看到过三种有趣的说法,说: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

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

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我对“减负增效”的理解是:“减负”是减去学生过重的心理与学业负担,“增效”是在“减负”的同时要“保证教学效益”,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 平心而论,我觉得语文的课业负担并不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要如何减轻作业量的,而是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设计布置有效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而教师在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一些做法:

(1)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使学生带着疑问或悬念进入教学过程。在这方面,特级教师钱梦龙是问题设计高手。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和“遗”字,对此,钱先生不是越俎代庖一讲了之,而是这样提问的:“愚公九十几岁?”解决“且”的问题,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呢。他又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一次提问,同时带出了“孀”“遗”两个字的字义问题,可谓一箭双雕,妙到极至。学生在他导引的问题情境中,既能获得心智提升的愉悦,又能感悟到成功享受的乐趣。

(2)精选教学切入口,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激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我尝试过突破小说的一般教法(从整理故事情节入手或始于人物形象分析),把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切入口。由于菲利普一家对于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的反应,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也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的全方位理解,又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引导学生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所包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小见大。本课另辟蹊径的教学思路触动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整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更让学

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切实达到了“增效”的效果。

(3)指点学习的门径,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而且确能学有所得。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有的文章看似浅显,“一看就懂”,可学生却对主旨把握不准,这便成为学生阅读的一大困惑。怎样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恰到好处的“导”便是关键。以《背影》为例,学生初步“读懂”文章通过父亲为我攀爬月台买橘子一事表达了浓浓的父爱,而为什么“背影”会成为“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鲜明记忆呢,却答不上来。这时就要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至于学生从这些隐含信息中获得怎样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正在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文章对一般学生而言,总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学生未必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由此养成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不正是语文课“效率”的体现吗?

(4)为学生铺设知识、能力的台阶,使学生不断受到成就感的鼓舞。“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倍感困难的一方面。其实每次的作文不要求面面俱到,明确提出两个要求,凡符合要求者均给高分,让他们觉得作文高分并非望尘莫及的,以此鼓励学生,使他们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以后作文的要求难度以阶梯的形式逐渐提升,习作水准也会日益提高。 对于“减负增效”,课堂上所作的努力是最关键的,然而课后的辅助作用也很重要。作业是切实体现减负增效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业的布置不可盲目,切忌进行机械性的作业训练。比如说,抄写词语是一项常规作业,大部分学生在抄写时是很机械的,并未达到记忆的目的,那么这项作业的效率就低;而有的学生这些词语都已掌握,显然这就是无效劳动。那么词语积累怎么办呢?可以通过预复习的作业来完成,在预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借助词典将其含义摘录下来,并复习巩固。然后采用课堂听写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听写有误的内容进行书面订正。其实预习复习作业对语文学习而言是很重要的,并且基本上在30分钟之内都可以完成,可很多学生往往忽视它马虎应付,这样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花的时间少了,但是上课的效率不够理想,根本没有体现“减负增效”的宗旨。如果采用课堂检测的方法,既减轻作业量,又达到记忆的效果,这样必定深受学生欢迎,从而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之,“减负增效”的最终效果应着眼于学生的“会学”,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保证此效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自己“增负”,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完成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由学生学到学生会,最后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

    关于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 豆张庄初级中学 2011.1 关于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减负"工作进行一段时间以来,学生普遍表示欢迎,但教师感觉压力不小,真是学生"减负",教师& ...

    初中英语"减负增效"心得体会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减负"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在"减负"的同时还要设法增效,这就对每一个 ...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方式与增效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方式与增效的研究>结题报告 铜山区郭集中学 王淑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我国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历层次的增高,语文课堂有效"互动"越来越少,传统教学往往重讲授.轻活动 ...

    "减负"与"增效"的统一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它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才能"减负"不减教学质量,"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是我们教师一直在 ...

    初中学生减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xx年9月初,县教育局xxxx号文件向各校传达了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为了切实搞好辖区学校"减负"工作,了解各校"减负"文件精神的执行情况,县教研室初中组于xx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1XKT-ZXYW112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 李静 所在单位 西安铁一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针对性  有效性    激趣  减负 结题 报告 摘要 本课题题目是<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研究>.课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有效课堂”打造为抓手,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建设,开拓教研领域,努力提高研 ...

    儿童大世界总第2期目录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丁颖丽(5)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刘业群(6) 浅谈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陈子红(7)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组团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陈天兰(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树全(10)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灵减负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灵减负 姓名:马增寿 Email:zhongkaoshiti@sina.com 邮编:650250 手机:[1**********] 工作单位:澄江县第九中学 通讯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右所街123号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