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中职性,体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基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电工电路设计、制作、测试与调试等能力为基本目标,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铙工作任务完成的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向导,根据行业专家对应用电子专业所涵盖的的岗位群体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紧密集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素质

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二)知识

1. 知道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式。

2. 理解基尔霍夫定理。

3. 知道电桥平衡的条件。

4.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5. 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6. 了解电路的频率特性。

(三)能力

1. 能阅读一般电路图。

2. 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3. 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

4. 会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

5. 能独立进行简单电路设计能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并加以解决。

三、内容标准

(一)项目一 简单直流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能正确识别及使用电阻;能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方法;通过学习,能描述直流电流的欧姆定律;能对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理解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方法;能对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计算。

活动安排:识别使用电阻;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改装;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电路故障的检查。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 识别使用电阻

3. 任务三

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电路故障的检查

4. 任务四 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测试(电压、电流、功率)

5. 任务五 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二)项目二 万用表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方法;能组装万用表。

活动安排:安装直流电压表;扩展直流电压表量程;安装直流电流表;扩展直流电流表量程;安装欧姆表;组装万用表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三)项目三 电桥电路设计与测试

教学目标:会安装电桥电路;能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线性电阻性电路;能节点电位法、网孔电流法的分析计算直流 线性电阻性电路;能用戴潍南定理与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正确了解基而霍夫定律;了解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的连接的等效变换方法;理解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能描述电路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活动安排:平衡及不平衡电桥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通过电桥电路,对基而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验证;通过电桥电路,对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验证。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 任务一 安装不平衡电桥电路

(四)项目四 室内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能设计日光灯照明电路;会安装日光灯照明电路;能正确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能正确排除日光灯照明电路中的故障;形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正确使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及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及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了解相量形式的基而霍夫定律,能用相量法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了解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了解相量法分析争先交流电路;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交流电路的实际元件特性。

活动安排: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设计;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与实现。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 测量正弦交流电

(五)项目五 三相供电电路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了解三相交流电的知识;会对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功率进行测量;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路,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等知识;理解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理解中线的作用);理解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中,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会计算三相功率。

活动安排: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线电压与相电压;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测量三相功率;设计安装三相供电电路。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

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 任务一 认识三相交流电

2.任务二 给三相对称负载供电

3.任务三 给三相不对称负载供电

4.任务四 三相供电电路设计与安装

(六)项目六 延时开关的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以及电容上电压与电流的定量关系;了解电感元件的自感系数的定义以及电感上电压与电流的定量关系;理解稳态与暂态的概念描述换路定律并会计算电路的初始值;理解直流激励下RC、

R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电容器充放电的物理过程;理解全响应的两种分解:稳态相量与暂态分量,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了解微积分电路的特点及工作过程。

活动安排:使用电容器与电感器电容器的充电与放放电过程及时间常数的确定;电路暂态的过程的测试。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 测试延时电路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认真做好教学的整体设计。

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项目和学习目标,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

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3.深刻领会理实一体化的精神,全面落实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电工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要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和效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4.凸显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呈现。

本课程改革突破了把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割裂的老做法,以实训项目为主线,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给学生呈现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克服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方案。

5.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深刻理解关键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专业教学注意挖掘相关的典型材料,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6.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大型作业、社会调查、课题研讨、项目实施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有意训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教师要认真研究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二)评价建议

1.学生学习评价

学习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要从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的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为六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占50%。过程性评价要重点评价学生对实践训练的参与度。终结性评价主要包

括笔试、技能考核等,占50%。终结性评价要以评价学生解决猪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

2.教师教学评价

本《标准》所指的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指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尤其要关注对教师解决实训过程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专业人士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

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的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的骨干教师;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规律的原则;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科技、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在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设备配置建议

(附后)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附表:设备配置一览表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中职性,体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基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电工电路设计、制作、测试与调试等能力为基本目标,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铙工作任务完成的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向导,根据行业专家对应用电子专业所涵盖的的岗位群体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紧密集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素质

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二)知识

1. 知道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式。

2. 理解基尔霍夫定理。

3. 知道电桥平衡的条件。

4.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5. 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6. 了解电路的频率特性。

(三)能力

1. 能阅读一般电路图。

2. 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3. 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

4. 会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

5. 能独立进行简单电路设计能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并加以解决。

三、内容标准

(一)项目一 简单直流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能正确识别及使用电阻;能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方法;通过学习,能描述直流电流的欧姆定律;能对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理解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方法;能对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计算。

活动安排:识别使用电阻;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改装;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电路故障的检查。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 识别使用电阻

3. 任务三

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电路故障的检查

4. 任务四 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测试(电压、电流、功率)

5. 任务五 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二)项目二 万用表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方法;能组装万用表。

活动安排:安装直流电压表;扩展直流电压表量程;安装直流电流表;扩展直流电流表量程;安装欧姆表;组装万用表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三)项目三 电桥电路设计与测试

教学目标:会安装电桥电路;能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线性电阻性电路;能节点电位法、网孔电流法的分析计算直流 线性电阻性电路;能用戴潍南定理与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正确了解基而霍夫定律;了解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的连接的等效变换方法;理解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能描述电路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活动安排:平衡及不平衡电桥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通过电桥电路,对基而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验证;通过电桥电路,对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验证。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 任务一 安装不平衡电桥电路

(四)项目四 室内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能设计日光灯照明电路;会安装日光灯照明电路;能正确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能正确排除日光灯照明电路中的故障;形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正确使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及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及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了解相量形式的基而霍夫定律,能用相量法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了解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了解相量法分析争先交流电路;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交流电路的实际元件特性。

活动安排: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设计;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与实现。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 测量正弦交流电

(五)项目五 三相供电电路设计与安装

教学目标:了解三相交流电的知识;会对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功率进行测量;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路,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等知识;理解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理解中线的作用);理解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中,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会计算三相功率。

活动安排: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线电压与相电压;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测量三相功率;设计安装三相供电电路。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

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 任务一 认识三相交流电

2.任务二 给三相对称负载供电

3.任务三 给三相不对称负载供电

4.任务四 三相供电电路设计与安装

(六)项目六 延时开关的设计

教学目标:能用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以及电容上电压与电流的定量关系;了解电感元件的自感系数的定义以及电感上电压与电流的定量关系;理解稳态与暂态的概念描述换路定律并会计算电路的初始值;理解直流激励下RC、

RL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电容器充放电的物理过程;理解全响应的两种分解:稳态相量与暂态分量,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了解微积分电路的特点及工作过程。

活动安排:使用电容器与电感器电容器的充电与放放电过程及时间常数的确定;电路暂态的过程的测试。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 测试延时电路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认真做好教学的整体设计。

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项目和学习目标,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

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3.深刻领会理实一体化的精神,全面落实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电工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要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和效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4.凸显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呈现。

本课程改革突破了把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割裂的老做法,以实训项目为主线,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给学生呈现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克服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方案。

5.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深刻理解关键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专业教学注意挖掘相关的典型材料,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6.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提高自学、自练的能力。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大型作业、社会调查、课题研讨、项目实施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有意训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教师要认真研究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二)评价建议

1.学生学习评价

学习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要从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的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为六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占50%。过程性评价要重点评价学生对实践训练的参与度。终结性评价主要包

括笔试、技能考核等,占50%。终结性评价要以评价学生解决猪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

2.教师教学评价

本《标准》所指的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指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尤其要关注对教师解决实训过程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

根据专业人士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

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的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的骨干教师;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规律的原则;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科技、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在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四)设备配置建议

(附后)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附表:设备配置一览表


    相关文章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课程教学时数:101H 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代码:580103 学制:全日制3年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 课程类别:必修课 必修课开对象:非电类相关专业 制订人: 张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及其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及其课程.txt (一)文化基础课 1.德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高职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教学在传授科学理论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英文名称: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学 时 数:56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高职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十 ...

    高职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刍议

    摘 要:<中级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是我院机电类专业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水平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在实训教学中,结合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应用对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与学院现有实训条件,我院 ...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课程标准11[1].9.5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 教学标准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9月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 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 ...

    [安全用电]课程标准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安全用电> 教学标准 介休市职业中学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基本信息 适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建议学时:96时: 课程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实训.电子技 ...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红色为已修改好的内容) 课程名称:工厂供配电技术 代码: 总学时数:100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一.课程的性质 <工厂供配电技术>是我院 ...

    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是建立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结合相关的规范对某拟建的某枢纽工程的造价进行初步测算.对拟建工程进行项目划分.基础单价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单价计算.安装设备单价.独立费用.临时费用.年度投资及总投 ...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学分:1 学时:28 适应专业:全院理工科专业及部分文科专业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电工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 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电工的基本知识,并学习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前期课程 ...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电工基础>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是基础性和理论性知识的融合,是电工专业的基本课程.该课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巧的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步入职业领域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