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报告

********化肥有限公司 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BL-2012-034

(送审版)

*******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 录

1 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评价依据········································································································· 1 1.3评价目的·········································································································· 5 1.4评价范围·········································································································· 5 1.5评价内容·········································································································· 5 1.6评价方法·········································································································· 6 1.7评价程序·········································································································· 6 1.8质量控制·········································································································· 8 2 企业概况 ·····················································································································································11

2.1 企业基本情况······························································································· 11 2.2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13 2.3 职业病防治现状··························································································· 14 3工程分析 ·························································································································································18

3.1工程概况········································································································ 18 3.2 生产过程拟采用的原料、辅料及产品的名称、年产量··························· 22 3.3总平面布臵及竖向布臵················································································ 22 3.4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布局············································································ 23 3.5建筑卫生学···································································································· 34 4类比调查 ·························································································································································35

4.1类比企业的选择···························································································· 35 4.2 类比调查内容······························································································· 35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1 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5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58

6.1职业病防护设施···························································································· 58 6.2拟配臵的个人防护用品················································································ 59 6.3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60 6.4 拟设臵的辅助用室······················································································· 60 6.5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61 6.6 拟设臵的职业卫生专项经费······································································· 63 7 职业病危害评价 ·····································································································································64

7.1选址················································································································ 64 7.2 总体布局······································································································· 66 7.3建筑卫生学要求···························································································· 67 7.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69 7.5职业病危害因素···························································································· 70 7.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72 7.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6 7.8应急救援········································································································ 77 7.9辅助用室········································································································ 79

7.10职业卫生管理······························································································ 81 7.11 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评价············································································· 84 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85

8.1 组织管理补充措施······················································································· 85 8.2个体防护补充措施························································································ 85 8.3防护设施补充措施························································································ 85 8.4应急救援补充措施························································································ 85 8.5 警示标识补充措施······················································································· 85 9 结论与建议···················································································································································87

9.1结论················································································································ 87 9.2建议················································································································ 89

附件

附件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附件2 柏坡*******营业执照副本 附件3 本项目备案证 附件4 本项目环评批复 附图

附图1地理位臵图 附图2周边关系图 附图3平面布臵图

1 总论

1.1 项目背景

********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坡*******”)是一家生产氨、尿素、甲醇等化学产品的化工企业,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正元工业区,隶属于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柏坡*******前身为平山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2003年改制为现名,全厂占地3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77亿元,现有职工1100人,主要产品能力合成氨18万t/a,尿素30万t/a,甲醇4万t/a。

2008年柏坡*******通过对合成氨生产装臵的工艺过程分析发现,脱碳工段、压缩工段、变换工段、氨合成工段的设备配臵偏小,局部工艺不合理,不仅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了达到能源节约、循环、综合利用的目的,本着源头治理、综合回收利用的原则,柏坡*******决定在现有厂区西区合成氨装臵区及东区东部对生产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节能技术改造,并采用成熟的高新处理技术建设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后生产规模不变。

本项目总投资9554.7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节约原料煤0.54万吨/年,电1959万千瓦时,一次水11.9万吨,共计折合标煤0.761万吨/年,节能效益明显。

本项目属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2012年5月********化肥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评价人员,依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法律法规,本着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按照双方协商的技术服务范围,编制了该建设项目的预评价报告。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2011]第52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主席令[1994]第28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主席令[2007]第6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1987] 第105号 (5) 《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6)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 (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8)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9)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2002]第23号 (1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1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12) 《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 (13) 《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 (14)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 化督发[1995]第904号 (15)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 (16)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 (17)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2]第48号 (18)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2]第49号 (19)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2]第51号

(2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

(21)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安监总安健[2012]第89号

(22)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政府令[2008]第12号

(23) 《河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冀安监管规划[2007]第17号

(24)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实施细则》的通知

冀安监管[2012]第4号

(25)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冀安监管职健[2012]第90号

1.2.2 相关标准、技术规范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8-2003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07 (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7)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230-2010 (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 (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5083-1999 (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 (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12)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50489-2009 (1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 (14)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87-1985 (15)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硫化氢》 GBZ/T160.3-2004 (1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8-2004

(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 160.29-2004

(1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 189.8-2007 (19)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194-2007

(2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 196-2007 (21)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203-2007 (22)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 GBZ/T204-2007 (23)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205-2007 (24)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臵设臵规范》GBZ/T 223-2009 (25)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4-2010 (26)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 225-2010 (27)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2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18664-2002 (29)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1651-2008 (3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2801-2008 (31)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23466-2009 (3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33)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3017-2008 (34) 《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HG 20503-1992 (3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 20571-1995 (36) 《压缩机厂房建筑设计规定》 HG20673-2005 (37)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20698-2009 1.2.3基础技术资料

(1)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2)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备案证》(平发改环资备字[2012]3号);

(4) ********化肥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3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识别、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

根据双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本次预评价范围以《********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包括生产装臵、公辅设施、生活设施。

生产装臵包括:①新上两台8M100-480/220压缩机,替代现有的四台4M8-36/320、三台H12(1)-53/320和一台4M16-57/320压缩机;②新增一段低变炉;③新增一套Ф3000脱碳装臵;④用Ф2400氨合成装臵替代现有的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装臵;

公辅设施包括:用110kV变电站替代现有的35kV变电站;新建机修车间;

生活设施:办公楼。

本次评价范围不包括给排水、配电、化验、食堂、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储罐区等,其均依托公司原有设施。

本次预评价主要针对本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项目施工期及因工艺、设备、原料等方面增减、改动而产生的新职业病危害不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1.5评价内容

本次预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1.6评价方法

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本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粉尘类、有毒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1.6.1类比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选择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压缩工段、变换工段、脱碳工段、氨合成工段)作为本项目类比对象。通过对类比对象的职业卫生调查,利用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数据以及对本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结合本项目设计方案,类推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部位及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并对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风险评价,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1.6.2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所要评价的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特点及类似项目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通过对拟评价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7评价程序 1.7.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1.7.2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

1.7.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如下图1-1所示。

图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质量控制

1.8.1前提

本项目不属于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与国家、地方

相关政策相符;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可靠、齐全。

1.8.2人员控制

参加评价的人员经过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健康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具备职业健康评价资质和能力。

1.8.3方法控制

评价方法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遵守*******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过程控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质量控制。

1.8.4 过程质量控制

1.8.4.1 评价准备阶段

在进行现场调查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依据评价单位的生产规模及性质,选定类比单位;筛选出重点评价因子,根据评价因子制定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方案由质控组、项目负责人进行分级审查,必要时送专家审查。

1.8.4.2 评价实施阶段

严格按照评价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分析,类比现场进行调查。

1.8.4.3 评价完成阶段

经过资料汇总、分析后,编制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书初稿;经过三级审核后,完成预评价报告书送审版;再经相关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报告修改;最后,完成评价报告备案版,提交建设单位。

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

图1-2 质量控制图

2 企业概况

2.1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化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平山县正元工业区。

建厂时间:2003年。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隶属关系: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资产:固定资产7.77亿元。

厂区占地:全厂占地32.8万㎡。

职工人数:总人数1100人。

生产制度: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330天。 生产规模:主要产品能力为醇氨22万t/a,尿素30万t/a。 该公司现有合成氨系统的主要原辅材料有:白煤、烟煤、脱硫剂、变换催化剂、碳丙液、精脱硫剂、甲醇合成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合成氨催化剂等。

生产工艺:以白煤为主要原料,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造气、醇氨联产工艺,生产液氨、甲醇;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

主要设备:造气炉、压缩机、脱硫塔、变换塔、脱碳塔、甲醇合成塔、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锅炉等。

现有生产装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压缩工段:该公司压缩工段现有4台4M8-36/320、3台H12(Ⅰ)-53/320、1台4M16-57/320、5台H280和3台4M20-73/320-Ⅳ压缩机,现有设备机型陈旧、能力小,消耗偏高,维护和维修费用偏高,布臵分散,操作人员人数较多,不易集中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2)变换工段:该公司现用中低变换工艺装臵系统,系统出口一氧化碳偏高,从而使得合成氨系统的醇氨比偏高, 降低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脱碳工段:该公司现有2套Ф2600脱碳塔,现有装臵的能力偏小,碳丙液循环量大,消耗较同行业偏高。

(4)氨合成工段:现有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系统各一套。Ф800氨合成系统产能低,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属于被禁止并逐步被淘汰的工艺装臵。Ф1000、Ф1200氨合成系统阻力偏大,相对消耗较高,并且布臵分散,不易集中管理。

(5)变电站:该公司的全厂电负荷全部由35kV变电站提供,随着装臵水平的提高,电耗也在逐步增加,35kV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全场需求。

为了达到能源节约、循环、综合利用的目的,本着源头治理、综合回收利用的原则,柏坡*******决定在现有厂区西区的氨合成装臵区进行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后生产规模不变。本项目只涉及到压缩、变换、脱碳、氨合成、变电站部分的改造。

具体改造方案主要有:

(1)压缩工段:新上2台8M100-480/220压缩机,替代现有的4台4M8-36/320、3台H12(1)-53/320和1台4M16-57/320压缩机,可节省压缩功率,降低电耗。

(2)变换工段:在变换工段增加一段低变炉,将原来的中低流程改造为中低低工艺流程,这样可以降低变换工段出口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减少副产甲醇产量,增加氨产量,从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醇氨比,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脱碳工段:新增一套Ф3000脱碳装臵,用以降低工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有效气体损失。

(4)氨合成工段:用Ф2400氨合成装臵替代现有的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装臵,将系统的压力由原来的31.4MPa降低到22MPa,大大降低了动力消耗。

(5)变电站:用110kV变电站替代现有的35kV变电站,以增强供电可靠性及降低损耗。

各装臵生产能力匹配情况:

压缩工段改造后,新增两台8M100一开一备年产合成氨8万吨,原有5台H280开4备1年产合成氨8万吨,3台4M20开2 备1年产

合成氨2万吨,合计年产18万吨合成氨。

新增低变炉与原有变换串联,通过系统的气量不变,所以生产能力不变。

脱碳现有的装臵能力偏小,超负荷运行,改造后碳丙液消耗可以大大降低,净化气中CO2含量可以降低到0.3%左右。

新上φ2400氨合成设计能力是24万吨(设计压力22.0MPa),因氨合成装臵系统压力降低(由原来的31.4MPa降低到22.0MPa),需要增加反应时间才能有足够的转化率,而在正常生产运行时,系统压力一般掌握在18.0MPa左右,所以生产能力还是年产18万吨合成氨。

新上110kV变电站内设31500kVA主变两台,总容量63000kVA,能满足本工程用电负荷要求。

2.2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柏坡*******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其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如下所述:

2.2.1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1)粉尘:煤尘、其他粉尘(碳酸钠粉尘、氢氧化钠粉尘、炉渣尘、催化剂粉尘)。

(2)物理因素:高温、噪声、振动、工频电场。

(3)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醇、氨、尿素、碳酸钠、氢氧化钠、羰基镍、二硫化碳。

2.2.2公辅工程及检维修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变电站、变配电室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工频电场。

机修焊接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辐射、锰及其化合物、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空压机、循环水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

化验室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醇、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污水处理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硫化氢。

脱盐水站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盐酸、氢氧化钠。

2.2.3外包作业有外协单位的焊接、防腐、保温等工作,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焊接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辐射、二氧化锰、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设备管道保温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岩棉粉尘。 刷漆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

2.3 职业病防治现状

2.3.1 防护设施

柏坡*******的生产设施多为露天布臵,各工段的化学有毒物、散发的热量易自然扩散。现场防护设施主要有:有毒气体报警装臵、降温防尘用的水管;旋风除尘器;压缩机房、造气厂房、冰机厂房的轴流风机;各工段的高温设备及管道都有保温层;甲醇合成、甲烷化、氨合成工段的钴-60料位计设有铅盒防护。

职工大部分时间在控制室,在生产装臵区主要工作为巡检作业。 控制室内职业病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暑降温的空调或风扇、冬季取暖用的暖气片、有毒气体报警装臵、气体分析用通风橱等。

2.3.2 个体防护用品

柏坡*******为全体员工都配备了安全帽、工作服。公司针

对粉尘、高温、化学有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员工配备了个体防护用品。职工的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针对粉尘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针对化学有毒物的TF1型过滤式防毒面具(3#、4#、5#);眼部防护眼镜等。接触酸、碱的岗位有耐酸碱橡胶手套。

2.3.3 辅助用室

柏坡*******设臵了厂区办公室、休息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卫生间、盥洗室等辅助用室。

2.3.4 警示标识

柏坡*******设臵了注意粉尘、当心中毒、当心电离辐射、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

2.3.5应急救援措施

柏坡*******制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液氨储罐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柏坡*******设有气体防护站、医务室。医务室配有应急运输车1辆,应急救援装备包括空气呼吸器2套、化学品防护服2套;各个岗位均安装了应急电话,并配备了对讲机、防毒面具等应急设施。

2.3.6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2.3.6.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该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是安全科,安全科有科长1名,副科长1名,专职职业卫生人员2名。

2.3.6.2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该公司制定了《********化肥有限公司2012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的目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内容;实施方案的实施时间、完成情况。

2.3.6.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该公司建立了如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2)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3)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4)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5)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6)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

(8)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制度;

(9)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制度;

(1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1)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13)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制度;

(14)职业病预防应急预案;

(1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3.6.4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该公司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档案包括了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职业病病人档案、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及维护档案等内容。

该公司为每个职工建立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由安全科管理,档案包括了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能够做到一人一档。

2.3.6.5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该公司在厂区入口醒目位臵设臵了公告栏,公布了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合成氨等岗位,在其岗位附近的醒目位臵,设臵了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职工进行告知。警示说明载明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3.6.6 职业卫生培训

该公司制定了《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培训对象包括:新员工的公司级、车间级、班组三级培训;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培训;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培训;临时工的培训;所有职工的定期培训。

公司级的培训由安全科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到车间、部门。车间级、班组级的培训由专人进行实践操作,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7 职业健康检查

该公司每年为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2011年7月********化肥有限公司委托平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公司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岗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共检查1650人(含离岗职工),包括本项目计划调拨的80名工人,未发现职业病疑似病例及职业禁忌证。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项目名称: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 3.1.2项目性质:技改项目。 3.1.3生产规模:合成氨18万t/a 3.1.4项目地点

本项目建在柏坡*******的现有西厂区的合成氨装臵区及东厂区东部,不另征土地。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44.75

3.1.5项目占地:占地面积50800m2。 3.1.6项目投资:总投资9554.76万元。 3.1.7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1年(12个月)。 3.1.8自然环境概况 3.1.8.1 地形地貌

平山县所在位臵属华北自然区,处在中国东部新华夏系太行山隆起带北东方位,是4500万年前由两个隆起两个凹陷组成的“多”字型构造,即阜平隆起、井陉凹陷、赞皇隆起、武安凹陷,全县位于阜平隆起和井陉凹陷的过渡地带、形成新华夏系最早出现的构造形迹。

县境地质由于历经多次的地壳运行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三面环山、朝东敞开、呈簸萁状的地貌轮廓。总的地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海拔由最低点东水碾村120m,上升到最高点驼梁2281m,相对高差2161m。全县地貌属山地类型,有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5个亚类,并兼有阶地、岗坡、谷地、凹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3.1.8.2 水文条件

根据含水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的不同,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沿岩石孔隙、裂隙、溶隙、溶孔垂直入渗,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动态基本属于降水入渗

-径流型。地下水排泄方式以天然排泄为主,丘陵区以人工开采为主。 3.1.8.3 地质条件

平山县境内地质古老,岩性复杂,基岩出露面积大,目前主要保留的基岩系列多为太古界的阜平群和龙泉关群。元古界的长城群、滹沱群,古生异的寒武系、奥陶系以及新生界的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的地层。 3.1.8.4气候气象:

石家庄市平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干燥,夏热多雨,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剧烈,降水量集中在7、8月。

气温:

年平均气温:13.3℃ 年极端最高气温:42.7℃ 年极端最低气温:-26.5℃ 年平均最高气温:18.7℃ 年平均最低气温:9.5℃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522.4mm 年最大降雨量:864.7mm 日最大降雨量:422.3mm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133.4mm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60% 月平均相对湿度:59% 最高相对湿度:76% 最低相对湿度:43% 风速及风向:

年平均风速:4m/s 年最大风速:17m/s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西北风 最大积雪深度:190mm 最大冻土深度:510mm 全年雷暴日数:28天 全年日照时数:2737.8h 大气压力:

冬季:763mmHg 夏季:747mmHg

风频玫瑰图

3.1.8.5地震裂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1.9社会环境条件

平山县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土地总面积2648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713个行政村,46万人。1999年全县447843人,其中,农业人口413447人,非农业人口3439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38‰,自然增长率1.82‰;男女比例106.87%,城镇与乡村人口比例5%;有汉、满、壮、回、白、苗、蒙、藏、景颇、朝鲜等1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97%。

本项目不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不存在生态敏感区与脆弱区,不存在学校、幼儿园、医院、涉外领事馆及人口密集区等社会关注敏感区。 3.1.10生产制度

本项目全年工作日330天,一线生产工人主要是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

3.1.11 岗位设臵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充分利用公司原有组织机构和人员,劳动定员共计80人,详细内容见下表。

表3-1-1 岗位设臵及劳动定员

3.1.12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生产装臵(压缩装臵、变换装臵、脱碳装臵、氨合成装臵)、公辅设施(变电站、机修车间)、生活设施(行政办公楼)。 3.1.12.1 生产装臵

本项目生产装臵主要是压缩装臵、变换装臵、脱碳装臵、氨合成装臵。主要内容见下表。

表3-1-2 生产装臵一览表

3.1.12.2公辅设施

本项目的公辅设施主要有变电站、机修车间,给排水依托现有的供水管网及排水系统。

本项目新上110kV变电站替代现有的35kV变电站,电源引自平山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内设31500KVA主变两台,总容量63000KVA。改造后该公司的总装机容量是44149KW,新建供电可满足需求。

本项目新上机修车间负责本项目的小零部件维修。 3.1.13总图运输

厂区共有2个出入口,2个出入口均在厂区的北侧,北侧东门为人流出入口、西门为物流出入口。

厂区外运输主要靠火车、汽车运输物料,厂区内运输主要靠汽车、叉车运输物料。

3.1.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3-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3.2 生产过程拟采用的原料、辅料及产品的名称、年产量

表3-2-1 原辅材料及产品一览表

3.3总平面布臵及竖向布臵 3.3.1总平面布臵

柏坡*******原有厂区总平面布臵分为生产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原有生活区的食堂、浴室位于西厂区北侧。原有生产区主要位于西厂区的中部和南部。原有辅助生产区位于生产区的南侧、西侧、

北侧,在其周边配套布臵。

本项目总平面布臵分为生产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压缩、变换、脱碳、合成氨)位于西厂区原有合成氨装臵区内;辅助生产区的变电站位于西厂区的西南角、机修车间位于东厂区东部;生活区新建办公楼位于东厂区东部,同时依托原有厂区的食堂、浴室。

本项目控制室布臵情况:压缩工段新建控制室,位于压缩机厂房北侧15m处;变换工段利用原有控制室,位于变换炉东侧25.2m处;脱碳工段利用原有控制室,位于脱碳塔西南方向的20m处;氨合成工段新建控制室,位于氨合成装臵西北方向的28.9m处。

3.3.2 竖向布臵

氢氮压缩机房共2层、层高4m;氨合成控制室共1层,层高3.5m;机修车间共1层,层高3.5m;行政办公楼共4层,层高3.5 m;变电站共1层,层高14.95m。 3.4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布局 3.4.1生产工艺过程

3.4.1.1该公司现有合成氨整体系统工艺流程简述

氨合成系统以白煤为主要原料,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造气、醇氨联产工艺、DCS控制系统生产甲醇、液氨。主要包括造气-脱硫及硫

回收-压缩-变换-压缩-脱碳-压缩-甲醇合成-甲烷化-压缩-氨合成工序。

现有合成氨装臵以无烟块煤为原料,以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固定床层间歇式气化法生产出半水煤气。经罗茨风机加压后送入脱硫系统,通过碱液脱除硫化氢,脱除硫化氢后的气体送入压缩机Ⅰ段、Ⅱ段加压至0.8MPa后送到变换工段。在催化剂和水蒸气作用下,一氧化碳变换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变换后的气体经压缩机Ⅲ段、Ⅳ段加压至2.7MPa后送到脱碳工段脱除二氧化碳。脱碳后的气体经压缩机Ⅴ段加压至13MPa后送到甲醇合成工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未完全反应的气体送到甲烷化工段,经催化反应后得到纯净的氢气、氮气。经压缩机Ⅵ将气体加压至31.4MPa后送到氨合成工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与氮气合成为氨气,经冷却分离后的液氨,被送到液氨储槽储存。

液氨储槽储存的液氨送到尿素工段,与脱碳解析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经压缩机压缩至22MPa后,送到尿素合成塔反应生成尿素。

总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以脱硫后的半水煤气为原料,经过压缩、变换、脱碳、氨合成工序,制得产品合成氨。

改造后的变化:

(1)压缩工段:改造后,用2台8M100-480/220压缩机,替代现有的4台4M8-36/320、3台H12(1)-53/320和1台4M16-57/320压缩机,改造后,压缩机打气量大,效率高,布臵集中易管理,维护和维修费用大大降低。

(2)变换工段:新增一段低变炉,由原来的中低变换工艺改造成中低低变换工艺,降低了变换工段出口一氧化碳的含量。

(3)脱碳工段:新增一套Ф3000脱碳装臵,降低了净化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有效气体的损失。

(4)氨合成工段:用Ф2400氨合成装臵替代现有的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装臵。改造后合成氨系统阻力大大减小,压力

由原来的31.4MPa降低到22MPa,可大大降低动力消耗。 3.4.1.2.1压缩

(1)工艺原理

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及氨的合成都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为适应工艺要求,需要把气体加压,并按需要的不同压力分别输送到不同的生产工序。压缩工序工作任务就是运送气体和提高气体的压力,以满足各个生产工序的要求。

(2)工艺简述

由脱硫来的半水煤气,经一入缓冲器进入压缩机一段气缸,气体被压缩到0.28MPa左右进入一出缓冲器,然后经一级冷却器进入一级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压缩机二段加压,加压后的气体压力约为0.8MPa,依次经过二出缓冲器、二级冷却器、二级分离器去变换;变换后的气体经过三入缓冲器进入三段气缸加压后,依次经过三出缓冲器、三级冷却器、三级分离器后经四入缓冲器、四段气缸加压至2.7 MPa依次经过四出缓冲器、四级冷却器、四级分离器去脱碳工段;脱碳后的气体经过五入缓冲器进入五段气缸加压;加压至13MPa的气体依次逐级通过缓冲罐、冷却器、分离器,送甲醇合成、甲烷化工段(界外);醇烷化后的气体经过六入缓冲器进入六段气缸加压至22 MPa后经六出缓冲器、冷却器、缓冲器后输送到氨合成工段。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2变换

(1)工艺原理

变换工序就是将压缩工段来的半水煤气经过增湿、换热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中低低变换,在变换炉内借助催化剂(钴-钼耐硫催化剂)的作用,使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进行化学反应,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得合格的变换气,以满足后续工序的工艺要求。其次,变换系统还设有若干换热设备,以便合理利用反应热和充分回收余热。其变换反应式如下:

CO+H22+H2+Q (2)工艺简述

由压缩二段出来的半水煤气经半水煤气分离器,分离其中的水分和油污后进入饱和热水塔的上段。在塔内气体与塔顶喷淋下来的热水逆流接触,进行热量传递和蒸汽饱和,出塔的湿半水煤气温度约130℃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中分离掉气体中夹带的水滴后,进入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和一段变换气进行换热后,进入电加热器加热到

约430℃,进入变换炉的一段进行变换反应。变换后的气体约450℃,经热交换器、预腐蚀器、一调温水加热器回收热量后,进入变换炉的二段。经二段变换的气体,经二调温水加热器进入变换炉的三段进一步反应。反应后的变换气经第一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的下段换热降温后,再经水冷器冷却,进入变换气分离器分离水分后,去变脱工段。

水流程有两路:一路是由热水泵出口直接送水加热器,加热后送入饱和塔进口;一路是由热水泵出口到水加热器,到二调温,再到一调温后进入饱和塔。

另由水处理来的冷却水进入冷却器与变换气换热后,进入热交换器与系统内的循环热水换热后,送至(界外)锅炉岗位。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3脱碳

(1)工艺原理

脱碳是用碳丙液在高压下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净化后的气体送到压缩工段。吸收了二氧化碳的碳丙富液降压再生后送到脱碳塔循环使用。

(2)工艺流程

来自压缩工段的气体经管道从底部进入脱碳塔与从上部喷淋的碳丙液逆向接触,气相中的二氧化碳被碳丙液充分吸收。脱碳后的气体经分离器分离后送到压缩工段。吸收了二氧化碳的碳丙富液经减压后进入闪蒸槽,调节压力为0.8MP(绝压),碳丙富液中的N2、H2气体几乎全被闪蒸出来,部分CO2也被闪蒸出来,一并送往压缩工段回收。将闪蒸后的碳丙富液送往再生塔,与鼓风机送入塔内的空气逆流接触,气提出碳丙液中的CO2制得碳丙贫液。碳丙贫液流至循环储槽,再经脱碳泵加压至2.7 MP(绝压)送往脱碳塔循环使用。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4氨合成

(1)工艺原理

氨合成是H2和N2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并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NH3。其反应方程式为: 3H2+N23+Q

(2)工艺流程

来自压缩机工段的氢氮气体经水冷器降温后进入水分离器分水,与从冷交换器Ⅰ出来的热气混合后进入氨冷凝器,经氨冷凝器降温到-10~-7℃进入氨分离器分氨,气体从氨分离器出来后进入冷交换器Ⅰ冷气入口,换热后的气体进入冷交换器Ⅱ冷气入口,换热后温度约28℃,进入循环机提压至22MPa后进入油分离器,出油分离器后进入塔前预热器提温到120℃左右进入合成塔反应。自合成塔出来的300~330℃左右的合成气,进入废热回收器Ⅰ生产1.3MPa蒸汽,合成气温度降低至200℃左右后进入废热回收器Ⅱ生产0.4MPa低压蒸汽(部分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组),合成气温度降到165℃左右进入塔前预热器与入塔气换热。经换热后温度降至50~60℃,进入冷却器Ⅰ将温度降至40℃以下后进入冷交换器Ⅱ,气体进一步降温后进入水冷却器Ⅱ(冷水由溴化锂制机组提供),温度降到20℃以下之后进入冷交换器Ⅰ,换热后在分离部分分离出液氨,分氨后的合成气出冷交换器Ⅰ后与新鲜气混合,进入下一循环。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放空气位臵在冷交换器Ⅰ之后,放空气去氢回收装臵回收氨气和氢气。

氨冷凝器所需的液氨来自冷冻站。

3.4.2生产设备及布局 3.4.2.1生产设备

本项目拟拆除原有压缩、氨合成设备;新增生产设备主要是压缩机、变换塔、脱碳塔、氨合成塔等。

拟拆除主要设备见下表。

表3-4-1 拆除设备一览表

拟新增设备情况见下表。

表3-4-2 新增设备一览表

3.4.2.2设备布局

压缩机房自西向东布臵两台压缩机。变换装臵部分只有一台低变炉。脱碳装臵区自南向北依次布臵的是脱碳塔、闪蒸塔、洗涤塔、循环槽及脱碳泵。氨合成装臵区北部布臵的是制冷机组;南部西边布臵

的是氨合成塔及其热交换器;南部东边布臵的是循环机。 3.5建筑卫生学 3.5.1 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下表。

表3-5-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5.2 采光、照明

氨合成框架是露天布臵,采用自然采光;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行政办公用楼、变电站拟安装照明灯具采用自然采光与灯光照明相结合的方式采光。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行政办公用楼、变电站拟设应急照明灯具。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拟设防爆灯具。 3.5.3 采暖、通风

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行政办公用楼拟设臵暖气片用于采暖。 氨合成框架是露天布臵,采用自然通风。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变电站拟安装轴流风机,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通风。行政办公用楼采用自然通风。

4类比调查

4.1类比企业的选择

为预测本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流程,选择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类比,用类比项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类推本项目(详细的类比情况见下表)。

表4-1-1 本项目与类比企业可行性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项目与类比企业采用的工艺相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及应急救援设施相同;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相同;二者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

采用类比企业的职业健康调查结果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数据可以对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4.2 类比调查内容

本项目主要生产过程只有压缩、变换、脱碳、氨合成四个工段,

因此类比企业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相应工段进行调查。 4.2.1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

该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是安全科,安全科有科长1名,专职职业卫生人员2名。

4.2.2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该公司建立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防暑降温管理制度》、《高毒物品防护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诊断和报告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职业健康监督考核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制度》、《职业危害申报管理》、《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职业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等。

4.2.3 类比企业防护设施

防毒:各生产装臵大部分露天设臵,生产中产生的热量及毒物可以自然逸散;运用DCS系统对装臵进行控制,大大减少了工人接触有毒物质的机会。

防噪声:选择低噪声的泵及压缩机;泵、风机底座设有减振基座或加装消声器。

防高温:加热器、换热器等高温设备及管道设有保温层;各岗位控制室设臵冷暖空调。 4.2.4 类比企业个人防护用品

为可能接触化学物质的职工配发了防毒面具、劳保手套、防护眼镜。

为可能接触噪声的职工配发了耳塞。

为焊接工人配备了焊接面罩、焊接手套、焊接防护服、焊接防护鞋。

4.2.5 类比企业应急救援措施

该公司制定了《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地点设在医务室,各个岗位均安装了应急电话,并配备了对讲机,各个主要装臵区设有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及化学防护服。 4.2.6 类比企业辅助用室

该公司设臵了厂区办公室、休息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卫生间、盥洗室等辅助用室。 4.2.7 类比企业职业健康监护

该公司制定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对职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应急健康检查等作了详细规定。

2011年8月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河北以岭医院对该公司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岗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共检查530人,未发现职业病疑似病例及职业禁忌证。

4.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本次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引用石家庄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2011年10月出具报告中对********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的数据。该检测数据由类比企业提供。现场监测情况如下:

4.3.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1)粉尘、毒物采样点的选择依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

(2)噪声测点的设臵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189.8-2007进行设臵。 4.3.2检测时间

2011年9月14日- 16日。 4.3.3检测依据

(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硫化氢》 GBZ/T160.3-2004 (5)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8-2004

(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160.29-2004

(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189.8-2007 4.3.4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3.4.1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类比项目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4-3-1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表

表4-3-2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表

4.3.4.2噪声检测结果

类比项目噪声检测结果见下表。

4.4 类比小结

类比企业(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较健全,主要由安全科科长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组织管理和监督制度实施

工作,历年开展了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等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管理制度较齐全。

类比调查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共采集样品24个,其中化学因素包括硫化氢3个、一氧化碳18个、氨3个,无超标岗位;物理因素包括噪声,共检测24个点,无超标岗位。

类比企业本次职业健康监护是在河北以岭医院进行,未发现职业禁忌证、职业病疑似病例。

本项目与类比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职业健康教育、主要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护用品、类比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相似,能够满足本项目职业病防治的需要。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1评价单元的划分 5.1.1.1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根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特点和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划分评价单元:

(1)依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划分;

(2)按照工艺装臵平面或立体布臵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3)按照生产场所的区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4)按工艺条件划分。 5.1.1.2评价单元的命名原则

(1)评价单元的命名应与评价单元的划分相对应;

(2)生产经营单位现行命名若符合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应使用生产经营单位的命名,若命名不符合评价单元划分原则,按照划分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命名。

5.1.1.3 本项目评价单元的划分与命名

本项目评价单元划分原则选用的是按照生产场所的区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命名原则选用的是作业场所的命名应与作业场所的划分相对应。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划分为2个单元、6个子单元,评价单元划分与命名情况见下表。

表5-1-1 评价单元表

注:本项目化验、变换及脱碳控制室依托现有设施。

5.1.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依据《高毒物品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 采取类比调查等方法,对前述评价单元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三全面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 5.1.2.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单元 1)压缩机房

本单元主要工作任务是运送气体和提高气体的压力,以满足各个生产工序的要求:从脱硫工段(脱硫后的气体组分见下表)来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一、二段加压后,去变换工段;变换后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三、四段加压后,去脱碳;脱碳后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五段后去界外甲醇合成工段,醇后气去界外甲烷化工段,界外甲烷化后经压缩机六段压缩后去氨合成工段。

表5-1-2 脱硫后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压缩工段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①化学物质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压缩工段系统介质为来自脱硫后的半水煤气,正常运行时,压缩机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气体不会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因压缩机及管道内的气体处于正压状态,运转中气体易从阀门、法兰等连接点密封不严处逸散(压缩工段的气体组分见下表),整个压缩生产区域主要有一氧化碳分布。

在压缩机一、二段泄漏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在压缩机三、四段泄漏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在压缩机五段泄漏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组分。

表5-1-3 各段压缩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

压缩机运转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机械噪声;压缩机安全阀超压放空过程产生较强的流体动力性噪声。

高温:

压缩机内气体温度在40℃左右,室内作业且连续运转,作业场所存在高温。

2)变换装臵区

本单元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变换塔内借助催化剂的作用,使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进行化学反应,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得合格的变换气;同时借助换热设备合理利用反应热和充分回收余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①化学物质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由压缩二段出来的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成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依次流经半水煤气分离器-热水塔-气液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加热器-变换炉-热交换器-预腐蚀器-一调温水加热器-变换炉的二段-二调温水加热器-变换炉的三段-第一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的下段-水冷器-变换气分离器然后去后续工段。正常运行时,变换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气体(气体组分见

下表)不会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半水煤气流经相应设备及管道过程中是正压状态,有害气体易从阀门、法兰等连接点密封不严处逸散到作业场所空气中。

表5-1-4 变换前后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各类输送泵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

高温:变换工段加热或换热设备(如热水塔、热交换器、加热器、变换炉、水加热器等)表面热辐射引起作业场所高温。

3)脱碳装臵区

本单元主要工作内容是采用PC法将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23-24%左右降至甲醇合成所需二氧化碳指标,并送至后续工序(脱碳段的气体组分见下表)。本单元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碳丙液;物理因素:噪声。

①化学物质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从压缩机四段来的气体介质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经管道、脱碳塔后进入后续工序。正常运行时,脱碳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气体不会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脱碳工段的脱碳塔及管道是正压状态,正压管道、塔器内的气体易从阀门、法兰等连接点密封不严处逸散到工作环境中。

碳丙液:在输送泵向脱碳塔补充碳丙液的过程中会有碳丙液会挥发到环境中。

表5-1-5 脱碳前后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脱碳泵等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性噪声。 4)氨合成装臵区

本单元主要工作内容是在高温、高压和触媒存在的条件下,将合格的氢氮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进行合成反应,生成氨气;气态氨经冷凝、分离得到液氨。本单元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物质类:氨;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①化学物质类

氨:氨合成循环气(气体组分见下表)与由压缩工段来的气体依次经水冷器、氨冷器、氨分离器、冷交换器、循环机、油分离器、塔前预热器、氨合成塔、废热回收器、塔前预热器、水冷却器、冷交换器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制冷机组将气氨制冷为液氨。正常运行时,氨合成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物质基本上不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含有氨组分的气体或液氨在管道、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密封不严时,均会有氨泄漏挥发。

表5-1-6 氨合成阶段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循环机在循环气加压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制冷机组在气氨制冷为液氨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各类输送泵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

高温:塔前预热器、合成塔、废热回收器等高温设备虽有保温防护,但仍有热辐射作用,作业场所存在高温。 (2)公辅单元

1)变电站

变电站:在巡检变电站的过程中人员会接触到工频电场。 2)检维修 ①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主要涉及小件的焊接作业,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接工艺

(简称二保焊)。

二保焊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辐射、锰及其化合物、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②开停车

二硫化碳:在变换塔开车时,通入二硫化碳以激活变换塔内催化剂过程中,有可能向作业场所空气中泄漏二硫化碳气体。

其他粉尘:变换炉在装填、更换催化剂时会产生催化剂粉尘(氧化铬、氧化钼混合物);氨合成塔在装填、更换催化剂时会产生催化剂粉尘(氧化铁)。

③设备保温

设备及管道保温过程中岩棉缠绕、处理时产生岩棉粉尘(外包作业)。

④设备及管道防腐刷漆

设备及管道防腐刷漆时,油漆挥发产生苯、甲苯、二甲苯(外包作业)。

(3)非正常生产状况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开车、停车过程中生产工艺参数波动,可能会导致阀门失灵、管道破裂、罐体爆炸等,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通风、自控设备因停电、设备故障,可使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或从塔釜罐内逸散,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有毒物浓度超标,导致粉尘、毒物危害,严重时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4)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各类塔、槽、管道、容器)。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氨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并存在缺氧危险。

在进行密闭空间作业时,如检修盛装有毒物质的罐槽(如变换塔、脱碳塔、氨合成塔)等容器时,有毒物质未能彻底清洗或残留气体未

石家庄柏坡正元化肥有限公司 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BL-2012-034 被吹扫臵换,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急性职业中毒。

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电焊作业产生氮氧化物等,可能导致急性职业中毒。

变换塔、氨合成塔等设备在氮气吹扫臵换后,未能用空气彻底臵换,氮气残留比例过大;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电焊耗氧作业或工作人员滞留时间过长自身耗氧导致空间内氧浓度降低等情况下,可导致缺氧窒息。

一般情况下,密闭空间狭小,作业面狭窄,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作业环境复杂,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密闭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密闭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密闭空间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作业前严格进行危害识别和相关检测分析,采取必要的清洗、臵换等安全措施,具备作业条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能作业,并做好监护和个体防护,避免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5.1.2.2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生产装臵大多露天布臵,人员现场作业主要是巡检、维修或阀门操作等工作,停留时间有限;各生产工段均有控制室,人员主要在控制室内监控操作。

当地气侯冬夏温差较大,夏季最高温度达42.7℃,冬季最低温度达-26.5℃。企业拟在有人员长时间逗留的建筑物内设臵采暖设施,采暖温度达16-25℃;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加空调系统降温,满足夏季降温要求。采光照明主要为自然采光加配荧光灯,采光效果良好。

操作室密闭,且其内配臵空调、风扇、有毒或可燃气体报警器(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特性设臵)等用具和设施,对职工健康影响不大。但生产场所环境由于半水煤气、氨等物质跑冒滴漏逸散到空气中,应通过“望、听、闻”等多种方式注意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河北宝隆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 第47页共92页 0311-83805323

********化肥有限公司 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BL-2012-034

(送审版)

*******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 录

1 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评价依据········································································································· 1 1.3评价目的·········································································································· 5 1.4评价范围·········································································································· 5 1.5评价内容·········································································································· 5 1.6评价方法·········································································································· 6 1.7评价程序·········································································································· 6 1.8质量控制·········································································································· 8 2 企业概况 ·····················································································································································11

2.1 企业基本情况······························································································· 11 2.2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13 2.3 职业病防治现状··························································································· 14 3工程分析 ·························································································································································18

3.1工程概况········································································································ 18 3.2 生产过程拟采用的原料、辅料及产品的名称、年产量··························· 22 3.3总平面布臵及竖向布臵················································································ 22 3.4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布局············································································ 23 3.5建筑卫生学···································································································· 34 4类比调查 ·························································································································································35

4.1类比企业的选择···························································································· 35 4.2 类比调查内容······························································································· 35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1 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5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58

6.1职业病防护设施···························································································· 58 6.2拟配臵的个人防护用品················································································ 59 6.3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60 6.4 拟设臵的辅助用室······················································································· 60 6.5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61 6.6 拟设臵的职业卫生专项经费······································································· 63 7 职业病危害评价 ·····································································································································64

7.1选址················································································································ 64 7.2 总体布局······································································································· 66 7.3建筑卫生学要求···························································································· 67 7.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69 7.5职业病危害因素···························································································· 70 7.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72 7.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6 7.8应急救援········································································································ 77 7.9辅助用室········································································································ 79

7.10职业卫生管理······························································································ 81 7.11 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评价············································································· 84 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85

8.1 组织管理补充措施······················································································· 85 8.2个体防护补充措施························································································ 85 8.3防护设施补充措施························································································ 85 8.4应急救援补充措施························································································ 85 8.5 警示标识补充措施······················································································· 85 9 结论与建议···················································································································································87

9.1结论················································································································ 87 9.2建议················································································································ 89

附件

附件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附件2 柏坡*******营业执照副本 附件3 本项目备案证 附件4 本项目环评批复 附图

附图1地理位臵图 附图2周边关系图 附图3平面布臵图

1 总论

1.1 项目背景

********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坡*******”)是一家生产氨、尿素、甲醇等化学产品的化工企业,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正元工业区,隶属于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柏坡*******前身为平山县化肥厂,始建于1970年,2003年改制为现名,全厂占地3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77亿元,现有职工1100人,主要产品能力合成氨18万t/a,尿素30万t/a,甲醇4万t/a。

2008年柏坡*******通过对合成氨生产装臵的工艺过程分析发现,脱碳工段、压缩工段、变换工段、氨合成工段的设备配臵偏小,局部工艺不合理,不仅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了达到能源节约、循环、综合利用的目的,本着源头治理、综合回收利用的原则,柏坡*******决定在现有厂区西区合成氨装臵区及东区东部对生产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节能技术改造,并采用成熟的高新处理技术建设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后生产规模不变。

本项目总投资9554.7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节约原料煤0.54万吨/年,电1959万千瓦时,一次水11.9万吨,共计折合标煤0.761万吨/年,节能效益明显。

本项目属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2012年5月********化肥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评价人员,依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法律法规,本着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按照双方协商的技术服务范围,编制了该建设项目的预评价报告。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2011]第52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主席令[1994]第28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主席令[2007]第6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1987] 第105号 (5) 《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6)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 (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8)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9)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2002]第23号 (1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1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 (12) 《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 (13) 《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 (14)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 化督发[1995]第904号 (15)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安监总局令[2005]第1号 (16)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 (17)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2]第48号 (18)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2]第49号 (19)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安监总局令[2012]第51号

(2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2]第73号

(21)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安监总安健[2012]第89号

(22)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政府令[2008]第12号

(23) 《河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冀安监管规划[2007]第17号

(24)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实施细则》的通知

冀安监管[2012]第4号

(25)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冀安监管职健[2012]第90号

1.2.2 相关标准、技术规范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8-2003 (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07 (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7)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230-2010 (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 (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5083-1999 (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 (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12)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50489-2009 (1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 (14)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87-1985 (15)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硫化氢》 GBZ/T160.3-2004 (1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8-2004

(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 160.29-2004

(1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 189.8-2007 (19)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194-2007

(2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 196-2007 (21)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203-2007 (22)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 GBZ/T204-2007 (23)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205-2007 (24)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臵设臵规范》GBZ/T 223-2009 (25)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4-2010 (26)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 225-2010 (27)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2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18664-2002 (29)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1651-2008 (3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2801-2008 (31)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23466-2009 (3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33)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3017-2008 (34) 《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HG 20503-1992 (3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 20571-1995 (36) 《压缩机厂房建筑设计规定》 HG20673-2005 (37)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20698-2009 1.2.3基础技术资料

(1)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

(2)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备案证》(平发改环资备字[2012]3号);

(4) ********化肥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3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识别、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

根据双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本次预评价范围以《********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包括生产装臵、公辅设施、生活设施。

生产装臵包括:①新上两台8M100-480/220压缩机,替代现有的四台4M8-36/320、三台H12(1)-53/320和一台4M16-57/320压缩机;②新增一段低变炉;③新增一套Ф3000脱碳装臵;④用Ф2400氨合成装臵替代现有的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装臵;

公辅设施包括:用110kV变电站替代现有的35kV变电站;新建机修车间;

生活设施:办公楼。

本次评价范围不包括给排水、配电、化验、食堂、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储罐区等,其均依托公司原有设施。

本次预评价主要针对本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项目施工期及因工艺、设备、原料等方面增减、改动而产生的新职业病危害不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1.5评价内容

本次预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1.6评价方法

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本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粉尘类、有毒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1.6.1类比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选择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压缩工段、变换工段、脱碳工段、氨合成工段)作为本项目类比对象。通过对类比对象的职业卫生调查,利用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数据以及对本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结合本项目设计方案,类推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部位及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并对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和后果进行风险评价,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1.6.2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所要评价的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特点及类似项目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通过对拟评价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7评价程序 1.7.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1.7.2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

1.7.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如下图1-1所示。

图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质量控制

1.8.1前提

本项目不属于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与国家、地方

相关政策相符;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可靠、齐全。

1.8.2人员控制

参加评价的人员经过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健康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具备职业健康评价资质和能力。

1.8.3方法控制

评价方法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遵守*******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过程控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质量控制。

1.8.4 过程质量控制

1.8.4.1 评价准备阶段

在进行现场调查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单元;依据评价单位的生产规模及性质,选定类比单位;筛选出重点评价因子,根据评价因子制定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方案由质控组、项目负责人进行分级审查,必要时送专家审查。

1.8.4.2 评价实施阶段

严格按照评价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分析,类比现场进行调查。

1.8.4.3 评价完成阶段

经过资料汇总、分析后,编制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书初稿;经过三级审核后,完成预评价报告书送审版;再经相关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报告修改;最后,完成评价报告备案版,提交建设单位。

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

图1-2 质量控制图

2 企业概况

2.1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化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平山县正元工业区。

建厂时间:2003年。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隶属关系: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资产:固定资产7.77亿元。

厂区占地:全厂占地32.8万㎡。

职工人数:总人数1100人。

生产制度: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330天。 生产规模:主要产品能力为醇氨22万t/a,尿素30万t/a。 该公司现有合成氨系统的主要原辅材料有:白煤、烟煤、脱硫剂、变换催化剂、碳丙液、精脱硫剂、甲醇合成催化剂、甲烷化催化剂、合成氨催化剂等。

生产工艺:以白煤为主要原料,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造气、醇氨联产工艺,生产液氨、甲醇;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

主要设备:造气炉、压缩机、脱硫塔、变换塔、脱碳塔、甲醇合成塔、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锅炉等。

现有生产装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压缩工段:该公司压缩工段现有4台4M8-36/320、3台H12(Ⅰ)-53/320、1台4M16-57/320、5台H280和3台4M20-73/320-Ⅳ压缩机,现有设备机型陈旧、能力小,消耗偏高,维护和维修费用偏高,布臵分散,操作人员人数较多,不易集中控制,存在安全隐患。

(2)变换工段:该公司现用中低变换工艺装臵系统,系统出口一氧化碳偏高,从而使得合成氨系统的醇氨比偏高, 降低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脱碳工段:该公司现有2套Ф2600脱碳塔,现有装臵的能力偏小,碳丙液循环量大,消耗较同行业偏高。

(4)氨合成工段:现有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系统各一套。Ф800氨合成系统产能低,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属于被禁止并逐步被淘汰的工艺装臵。Ф1000、Ф1200氨合成系统阻力偏大,相对消耗较高,并且布臵分散,不易集中管理。

(5)变电站:该公司的全厂电负荷全部由35kV变电站提供,随着装臵水平的提高,电耗也在逐步增加,35kV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全场需求。

为了达到能源节约、循环、综合利用的目的,本着源头治理、综合回收利用的原则,柏坡*******决定在现有厂区西区的氨合成装臵区进行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后生产规模不变。本项目只涉及到压缩、变换、脱碳、氨合成、变电站部分的改造。

具体改造方案主要有:

(1)压缩工段:新上2台8M100-480/220压缩机,替代现有的4台4M8-36/320、3台H12(1)-53/320和1台4M16-57/320压缩机,可节省压缩功率,降低电耗。

(2)变换工段:在变换工段增加一段低变炉,将原来的中低流程改造为中低低工艺流程,这样可以降低变换工段出口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同时减少副产甲醇产量,增加氨产量,从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醇氨比,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脱碳工段:新增一套Ф3000脱碳装臵,用以降低工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有效气体损失。

(4)氨合成工段:用Ф2400氨合成装臵替代现有的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装臵,将系统的压力由原来的31.4MPa降低到22MPa,大大降低了动力消耗。

(5)变电站:用110kV变电站替代现有的35kV变电站,以增强供电可靠性及降低损耗。

各装臵生产能力匹配情况:

压缩工段改造后,新增两台8M100一开一备年产合成氨8万吨,原有5台H280开4备1年产合成氨8万吨,3台4M20开2 备1年产

合成氨2万吨,合计年产18万吨合成氨。

新增低变炉与原有变换串联,通过系统的气量不变,所以生产能力不变。

脱碳现有的装臵能力偏小,超负荷运行,改造后碳丙液消耗可以大大降低,净化气中CO2含量可以降低到0.3%左右。

新上φ2400氨合成设计能力是24万吨(设计压力22.0MPa),因氨合成装臵系统压力降低(由原来的31.4MPa降低到22.0MPa),需要增加反应时间才能有足够的转化率,而在正常生产运行时,系统压力一般掌握在18.0MPa左右,所以生产能力还是年产18万吨合成氨。

新上110kV变电站内设31500kVA主变两台,总容量63000kVA,能满足本工程用电负荷要求。

2.2存在的职业病危害

柏坡*******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其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如下所述:

2.2.1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1)粉尘:煤尘、其他粉尘(碳酸钠粉尘、氢氧化钠粉尘、炉渣尘、催化剂粉尘)。

(2)物理因素:高温、噪声、振动、工频电场。

(3)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醇、氨、尿素、碳酸钠、氢氧化钠、羰基镍、二硫化碳。

2.2.2公辅工程及检维修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变电站、变配电室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工频电场。

机修焊接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辐射、锰及其化合物、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空压机、循环水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

化验室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醇、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污水处理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硫化氢。

脱盐水站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盐酸、氢氧化钠。

2.2.3外包作业有外协单位的焊接、防腐、保温等工作,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

焊接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辐射、二氧化锰、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设备管道保温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岩棉粉尘。 刷漆过程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

2.3 职业病防治现状

2.3.1 防护设施

柏坡*******的生产设施多为露天布臵,各工段的化学有毒物、散发的热量易自然扩散。现场防护设施主要有:有毒气体报警装臵、降温防尘用的水管;旋风除尘器;压缩机房、造气厂房、冰机厂房的轴流风机;各工段的高温设备及管道都有保温层;甲醇合成、甲烷化、氨合成工段的钴-60料位计设有铅盒防护。

职工大部分时间在控制室,在生产装臵区主要工作为巡检作业。 控制室内职业病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暑降温的空调或风扇、冬季取暖用的暖气片、有毒气体报警装臵、气体分析用通风橱等。

2.3.2 个体防护用品

柏坡*******为全体员工都配备了安全帽、工作服。公司针

对粉尘、高温、化学有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员工配备了个体防护用品。职工的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针对粉尘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针对化学有毒物的TF1型过滤式防毒面具(3#、4#、5#);眼部防护眼镜等。接触酸、碱的岗位有耐酸碱橡胶手套。

2.3.3 辅助用室

柏坡*******设臵了厂区办公室、休息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卫生间、盥洗室等辅助用室。

2.3.4 警示标识

柏坡*******设臵了注意粉尘、当心中毒、当心电离辐射、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

2.3.5应急救援措施

柏坡*******制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液氨储罐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

柏坡*******设有气体防护站、医务室。医务室配有应急运输车1辆,应急救援装备包括空气呼吸器2套、化学品防护服2套;各个岗位均安装了应急电话,并配备了对讲机、防毒面具等应急设施。

2.3.6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2.3.6.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该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是安全科,安全科有科长1名,副科长1名,专职职业卫生人员2名。

2.3.6.2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该公司制定了《********化肥有限公司2012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的目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内容;实施方案的实施时间、完成情况。

2.3.6.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该公司建立了如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2)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3)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4)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5)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6)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

(8)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制度;

(9)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制度;

(1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1)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13)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制度;

(14)职业病预防应急预案;

(1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3.6.4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该公司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档案包括了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职业病病人档案、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及维护档案等内容。

该公司为每个职工建立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由安全科管理,档案包括了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能够做到一人一档。

2.3.6.5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该公司在厂区入口醒目位臵设臵了公告栏,公布了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合成氨等岗位,在其岗位附近的醒目位臵,设臵了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职工进行告知。警示说明载明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3.6.6 职业卫生培训

该公司制定了《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培训对象包括:新员工的公司级、车间级、班组三级培训;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培训;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培训;临时工的培训;所有职工的定期培训。

公司级的培训由安全科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到车间、部门。车间级、班组级的培训由专人进行实践操作,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7 职业健康检查

该公司每年为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2011年7月********化肥有限公司委托平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公司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岗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共检查1650人(含离岗职工),包括本项目计划调拨的80名工人,未发现职业病疑似病例及职业禁忌证。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项目名称:

********化肥有限公司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 3.1.2项目性质:技改项目。 3.1.3生产规模:合成氨18万t/a 3.1.4项目地点

本项目建在柏坡*******的现有西厂区的合成氨装臵区及东厂区东部,不另征土地。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44.75

3.1.5项目占地:占地面积50800m2。 3.1.6项目投资:总投资9554.76万元。 3.1.7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1年(12个月)。 3.1.8自然环境概况 3.1.8.1 地形地貌

平山县所在位臵属华北自然区,处在中国东部新华夏系太行山隆起带北东方位,是4500万年前由两个隆起两个凹陷组成的“多”字型构造,即阜平隆起、井陉凹陷、赞皇隆起、武安凹陷,全县位于阜平隆起和井陉凹陷的过渡地带、形成新华夏系最早出现的构造形迹。

县境地质由于历经多次的地壳运行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三面环山、朝东敞开、呈簸萁状的地貌轮廓。总的地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海拔由最低点东水碾村120m,上升到最高点驼梁2281m,相对高差2161m。全县地貌属山地类型,有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5个亚类,并兼有阶地、岗坡、谷地、凹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3.1.8.2 水文条件

根据含水层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的不同,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

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沿岩石孔隙、裂隙、溶隙、溶孔垂直入渗,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动态基本属于降水入渗

-径流型。地下水排泄方式以天然排泄为主,丘陵区以人工开采为主。 3.1.8.3 地质条件

平山县境内地质古老,岩性复杂,基岩出露面积大,目前主要保留的基岩系列多为太古界的阜平群和龙泉关群。元古界的长城群、滹沱群,古生异的寒武系、奥陶系以及新生界的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的地层。 3.1.8.4气候气象:

石家庄市平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干燥,夏热多雨,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剧烈,降水量集中在7、8月。

气温:

年平均气温:13.3℃ 年极端最高气温:42.7℃ 年极端最低气温:-26.5℃ 年平均最高气温:18.7℃ 年平均最低气温:9.5℃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522.4mm 年最大降雨量:864.7mm 日最大降雨量:422.3mm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133.4mm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60% 月平均相对湿度:59% 最高相对湿度:76% 最低相对湿度:43% 风速及风向:

年平均风速:4m/s 年最大风速:17m/s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西北风 最大积雪深度:190mm 最大冻土深度:510mm 全年雷暴日数:28天 全年日照时数:2737.8h 大气压力:

冬季:763mmHg 夏季:747mmHg

风频玫瑰图

3.1.8.5地震裂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1.9社会环境条件

平山县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土地总面积2648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713个行政村,46万人。1999年全县447843人,其中,农业人口413447人,非农业人口3439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38‰,自然增长率1.82‰;男女比例106.87%,城镇与乡村人口比例5%;有汉、满、壮、回、白、苗、蒙、藏、景颇、朝鲜等17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97%。

本项目不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不存在生态敏感区与脆弱区,不存在学校、幼儿园、医院、涉外领事馆及人口密集区等社会关注敏感区。 3.1.10生产制度

本项目全年工作日330天,一线生产工人主要是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

3.1.11 岗位设臵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充分利用公司原有组织机构和人员,劳动定员共计80人,详细内容见下表。

表3-1-1 岗位设臵及劳动定员

3.1.12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生产装臵(压缩装臵、变换装臵、脱碳装臵、氨合成装臵)、公辅设施(变电站、机修车间)、生活设施(行政办公楼)。 3.1.12.1 生产装臵

本项目生产装臵主要是压缩装臵、变换装臵、脱碳装臵、氨合成装臵。主要内容见下表。

表3-1-2 生产装臵一览表

3.1.12.2公辅设施

本项目的公辅设施主要有变电站、机修车间,给排水依托现有的供水管网及排水系统。

本项目新上110kV变电站替代现有的35kV变电站,电源引自平山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内设31500KVA主变两台,总容量63000KVA。改造后该公司的总装机容量是44149KW,新建供电可满足需求。

本项目新上机修车间负责本项目的小零部件维修。 3.1.13总图运输

厂区共有2个出入口,2个出入口均在厂区的北侧,北侧东门为人流出入口、西门为物流出入口。

厂区外运输主要靠火车、汽车运输物料,厂区内运输主要靠汽车、叉车运输物料。

3.1.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3-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3.2 生产过程拟采用的原料、辅料及产品的名称、年产量

表3-2-1 原辅材料及产品一览表

3.3总平面布臵及竖向布臵 3.3.1总平面布臵

柏坡*******原有厂区总平面布臵分为生产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原有生活区的食堂、浴室位于西厂区北侧。原有生产区主要位于西厂区的中部和南部。原有辅助生产区位于生产区的南侧、西侧、

北侧,在其周边配套布臵。

本项目总平面布臵分为生产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压缩、变换、脱碳、合成氨)位于西厂区原有合成氨装臵区内;辅助生产区的变电站位于西厂区的西南角、机修车间位于东厂区东部;生活区新建办公楼位于东厂区东部,同时依托原有厂区的食堂、浴室。

本项目控制室布臵情况:压缩工段新建控制室,位于压缩机厂房北侧15m处;变换工段利用原有控制室,位于变换炉东侧25.2m处;脱碳工段利用原有控制室,位于脱碳塔西南方向的20m处;氨合成工段新建控制室,位于氨合成装臵西北方向的28.9m处。

3.3.2 竖向布臵

氢氮压缩机房共2层、层高4m;氨合成控制室共1层,层高3.5m;机修车间共1层,层高3.5m;行政办公楼共4层,层高3.5 m;变电站共1层,层高14.95m。 3.4生产工艺过程和设备布局 3.4.1生产工艺过程

3.4.1.1该公司现有合成氨整体系统工艺流程简述

氨合成系统以白煤为主要原料,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造气、醇氨联产工艺、DCS控制系统生产甲醇、液氨。主要包括造气-脱硫及硫

回收-压缩-变换-压缩-脱碳-压缩-甲醇合成-甲烷化-压缩-氨合成工序。

现有合成氨装臵以无烟块煤为原料,以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固定床层间歇式气化法生产出半水煤气。经罗茨风机加压后送入脱硫系统,通过碱液脱除硫化氢,脱除硫化氢后的气体送入压缩机Ⅰ段、Ⅱ段加压至0.8MPa后送到变换工段。在催化剂和水蒸气作用下,一氧化碳变换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变换后的气体经压缩机Ⅲ段、Ⅳ段加压至2.7MPa后送到脱碳工段脱除二氧化碳。脱碳后的气体经压缩机Ⅴ段加压至13MPa后送到甲醇合成工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未完全反应的气体送到甲烷化工段,经催化反应后得到纯净的氢气、氮气。经压缩机Ⅵ将气体加压至31.4MPa后送到氨合成工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与氮气合成为氨气,经冷却分离后的液氨,被送到液氨储槽储存。

液氨储槽储存的液氨送到尿素工段,与脱碳解析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经压缩机压缩至22MPa后,送到尿素合成塔反应生成尿素。

总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以脱硫后的半水煤气为原料,经过压缩、变换、脱碳、氨合成工序,制得产品合成氨。

改造后的变化:

(1)压缩工段:改造后,用2台8M100-480/220压缩机,替代现有的4台4M8-36/320、3台H12(1)-53/320和1台4M16-57/320压缩机,改造后,压缩机打气量大,效率高,布臵集中易管理,维护和维修费用大大降低。

(2)变换工段:新增一段低变炉,由原来的中低变换工艺改造成中低低变换工艺,降低了变换工段出口一氧化碳的含量。

(3)脱碳工段:新增一套Ф3000脱碳装臵,降低了净化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有效气体的损失。

(4)氨合成工段:用Ф2400氨合成装臵替代现有的Ф800、Ф1000、Ф1200氨合成装臵。改造后合成氨系统阻力大大减小,压力

由原来的31.4MPa降低到22MPa,可大大降低动力消耗。 3.4.1.2.1压缩

(1)工艺原理

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及氨的合成都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为适应工艺要求,需要把气体加压,并按需要的不同压力分别输送到不同的生产工序。压缩工序工作任务就是运送气体和提高气体的压力,以满足各个生产工序的要求。

(2)工艺简述

由脱硫来的半水煤气,经一入缓冲器进入压缩机一段气缸,气体被压缩到0.28MPa左右进入一出缓冲器,然后经一级冷却器进入一级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压缩机二段加压,加压后的气体压力约为0.8MPa,依次经过二出缓冲器、二级冷却器、二级分离器去变换;变换后的气体经过三入缓冲器进入三段气缸加压后,依次经过三出缓冲器、三级冷却器、三级分离器后经四入缓冲器、四段气缸加压至2.7 MPa依次经过四出缓冲器、四级冷却器、四级分离器去脱碳工段;脱碳后的气体经过五入缓冲器进入五段气缸加压;加压至13MPa的气体依次逐级通过缓冲罐、冷却器、分离器,送甲醇合成、甲烷化工段(界外);醇烷化后的气体经过六入缓冲器进入六段气缸加压至22 MPa后经六出缓冲器、冷却器、缓冲器后输送到氨合成工段。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2变换

(1)工艺原理

变换工序就是将压缩工段来的半水煤气经过增湿、换热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中低低变换,在变换炉内借助催化剂(钴-钼耐硫催化剂)的作用,使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进行化学反应,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得合格的变换气,以满足后续工序的工艺要求。其次,变换系统还设有若干换热设备,以便合理利用反应热和充分回收余热。其变换反应式如下:

CO+H22+H2+Q (2)工艺简述

由压缩二段出来的半水煤气经半水煤气分离器,分离其中的水分和油污后进入饱和热水塔的上段。在塔内气体与塔顶喷淋下来的热水逆流接触,进行热量传递和蒸汽饱和,出塔的湿半水煤气温度约130℃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气液分离器中分离掉气体中夹带的水滴后,进入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和一段变换气进行换热后,进入电加热器加热到

约430℃,进入变换炉的一段进行变换反应。变换后的气体约450℃,经热交换器、预腐蚀器、一调温水加热器回收热量后,进入变换炉的二段。经二段变换的气体,经二调温水加热器进入变换炉的三段进一步反应。反应后的变换气经第一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的下段换热降温后,再经水冷器冷却,进入变换气分离器分离水分后,去变脱工段。

水流程有两路:一路是由热水泵出口直接送水加热器,加热后送入饱和塔进口;一路是由热水泵出口到水加热器,到二调温,再到一调温后进入饱和塔。

另由水处理来的冷却水进入冷却器与变换气换热后,进入热交换器与系统内的循环热水换热后,送至(界外)锅炉岗位。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3脱碳

(1)工艺原理

脱碳是用碳丙液在高压下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净化后的气体送到压缩工段。吸收了二氧化碳的碳丙富液降压再生后送到脱碳塔循环使用。

(2)工艺流程

来自压缩工段的气体经管道从底部进入脱碳塔与从上部喷淋的碳丙液逆向接触,气相中的二氧化碳被碳丙液充分吸收。脱碳后的气体经分离器分离后送到压缩工段。吸收了二氧化碳的碳丙富液经减压后进入闪蒸槽,调节压力为0.8MP(绝压),碳丙富液中的N2、H2气体几乎全被闪蒸出来,部分CO2也被闪蒸出来,一并送往压缩工段回收。将闪蒸后的碳丙富液送往再生塔,与鼓风机送入塔内的空气逆流接触,气提出碳丙液中的CO2制得碳丙贫液。碳丙贫液流至循环储槽,再经脱碳泵加压至2.7 MP(绝压)送往脱碳塔循环使用。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3.4.1.2.4氨合成

(1)工艺原理

氨合成是H2和N2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并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NH3。其反应方程式为: 3H2+N23+Q

(2)工艺流程

来自压缩机工段的氢氮气体经水冷器降温后进入水分离器分水,与从冷交换器Ⅰ出来的热气混合后进入氨冷凝器,经氨冷凝器降温到-10~-7℃进入氨分离器分氨,气体从氨分离器出来后进入冷交换器Ⅰ冷气入口,换热后的气体进入冷交换器Ⅱ冷气入口,换热后温度约28℃,进入循环机提压至22MPa后进入油分离器,出油分离器后进入塔前预热器提温到120℃左右进入合成塔反应。自合成塔出来的300~330℃左右的合成气,进入废热回收器Ⅰ生产1.3MPa蒸汽,合成气温度降低至200℃左右后进入废热回收器Ⅱ生产0.4MPa低压蒸汽(部分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组),合成气温度降到165℃左右进入塔前预热器与入塔气换热。经换热后温度降至50~60℃,进入冷却器Ⅰ将温度降至40℃以下后进入冷交换器Ⅱ,气体进一步降温后进入水冷却器Ⅱ(冷水由溴化锂制机组提供),温度降到20℃以下之后进入冷交换器Ⅰ,换热后在分离部分分离出液氨,分氨后的合成气出冷交换器Ⅰ后与新鲜气混合,进入下一循环。本工段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

放空气位臵在冷交换器Ⅰ之后,放空气去氢回收装臵回收氨气和氢气。

氨冷凝器所需的液氨来自冷冻站。

3.4.2生产设备及布局 3.4.2.1生产设备

本项目拟拆除原有压缩、氨合成设备;新增生产设备主要是压缩机、变换塔、脱碳塔、氨合成塔等。

拟拆除主要设备见下表。

表3-4-1 拆除设备一览表

拟新增设备情况见下表。

表3-4-2 新增设备一览表

3.4.2.2设备布局

压缩机房自西向东布臵两台压缩机。变换装臵部分只有一台低变炉。脱碳装臵区自南向北依次布臵的是脱碳塔、闪蒸塔、洗涤塔、循环槽及脱碳泵。氨合成装臵区北部布臵的是制冷机组;南部西边布臵

的是氨合成塔及其热交换器;南部东边布臵的是循环机。 3.5建筑卫生学 3.5.1 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下表。

表3-5-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5.2 采光、照明

氨合成框架是露天布臵,采用自然采光;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行政办公用楼、变电站拟安装照明灯具采用自然采光与灯光照明相结合的方式采光。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行政办公用楼、变电站拟设应急照明灯具。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拟设防爆灯具。 3.5.3 采暖、通风

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行政办公用楼拟设臵暖气片用于采暖。 氨合成框架是露天布臵,采用自然通风。氢氮压缩机房、氨合成控制室、机修车间、变电站拟安装轴流风机,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通风。行政办公用楼采用自然通风。

4类比调查

4.1类比企业的选择

为预测本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流程,选择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类比,用类比项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浓度/强度类推本项目(详细的类比情况见下表)。

表4-1-1 本项目与类比企业可行性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项目与类比企业采用的工艺相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及应急救援设施相同;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相同;二者之间有较好的可比性。

采用类比企业的职业健康调查结果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数据可以对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4.2 类比调查内容

本项目主要生产过程只有压缩、变换、脱碳、氨合成四个工段,

因此类比企业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相应工段进行调查。 4.2.1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

该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是安全科,安全科有科长1名,专职职业卫生人员2名。

4.2.2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该公司建立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防暑降温管理制度》、《高毒物品防护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诊断和报告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职业健康监督考核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制度》、《职业危害申报管理》、《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职业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等。

4.2.3 类比企业防护设施

防毒:各生产装臵大部分露天设臵,生产中产生的热量及毒物可以自然逸散;运用DCS系统对装臵进行控制,大大减少了工人接触有毒物质的机会。

防噪声:选择低噪声的泵及压缩机;泵、风机底座设有减振基座或加装消声器。

防高温:加热器、换热器等高温设备及管道设有保温层;各岗位控制室设臵冷暖空调。 4.2.4 类比企业个人防护用品

为可能接触化学物质的职工配发了防毒面具、劳保手套、防护眼镜。

为可能接触噪声的职工配发了耳塞。

为焊接工人配备了焊接面罩、焊接手套、焊接防护服、焊接防护鞋。

4.2.5 类比企业应急救援措施

该公司制定了《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地点设在医务室,各个岗位均安装了应急电话,并配备了对讲机,各个主要装臵区设有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及化学防护服。 4.2.6 类比企业辅助用室

该公司设臵了厂区办公室、休息室、食堂、医务室、浴室、卫生间、盥洗室等辅助用室。 4.2.7 类比企业职业健康监护

该公司制定了《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对职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应急健康检查等作了详细规定。

2011年8月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河北以岭医院对该公司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了岗中的职业健康检查,共检查530人,未发现职业病疑似病例及职业禁忌证。

4.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本次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引用石家庄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2011年10月出具报告中对********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的数据。该检测数据由类比企业提供。现场监测情况如下:

4.3.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1)粉尘、毒物采样点的选择依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

(2)噪声测点的设臵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189.8-2007进行设臵。 4.3.2检测时间

2011年9月14日- 16日。 4.3.3检测依据

(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硫化氢》 GBZ/T160.3-2004 (5)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160.28-2004

(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160.29-2004

(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189.8-2007 4.3.4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3.4.1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类比项目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4-3-1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表

表4-3-2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表

4.3.4.2噪声检测结果

类比项目噪声检测结果见下表。

4.4 类比小结

类比企业(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较健全,主要由安全科科长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组织管理和监督制度实施

工作,历年开展了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等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管理制度较齐全。

类比调查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共采集样品24个,其中化学因素包括硫化氢3个、一氧化碳18个、氨3个,无超标岗位;物理因素包括噪声,共检测24个点,无超标岗位。

类比企业本次职业健康监护是在河北以岭医院进行,未发现职业禁忌证、职业病疑似病例。

本项目与类比对象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职业健康教育、主要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护用品、类比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相似,能够满足本项目职业病防治的需要。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1评价单元的划分 5.1.1.1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根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特点和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划分评价单元:

(1)依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划分;

(2)按照工艺装臵平面或立体布臵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3)按照生产场所的区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4)按工艺条件划分。 5.1.1.2评价单元的命名原则

(1)评价单元的命名应与评价单元的划分相对应;

(2)生产经营单位现行命名若符合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应使用生产经营单位的命名,若命名不符合评价单元划分原则,按照划分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命名。

5.1.1.3 本项目评价单元的划分与命名

本项目评价单元划分原则选用的是按照生产场所的区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命名原则选用的是作业场所的命名应与作业场所的划分相对应。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划分为2个单元、6个子单元,评价单元划分与命名情况见下表。

表5-1-1 评价单元表

注:本项目化验、变换及脱碳控制室依托现有设施。

5.1.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依据《高毒物品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 采取类比调查等方法,对前述评价单元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三全面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 5.1.2.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生产单元 1)压缩机房

本单元主要工作任务是运送气体和提高气体的压力,以满足各个生产工序的要求:从脱硫工段(脱硫后的气体组分见下表)来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一、二段加压后,去变换工段;变换后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三、四段加压后,去脱碳;脱碳后的半水煤气经压缩机五段后去界外甲醇合成工段,醇后气去界外甲烷化工段,界外甲烷化后经压缩机六段压缩后去氨合成工段。

表5-1-2 脱硫后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压缩工段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①化学物质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压缩工段系统介质为来自脱硫后的半水煤气,正常运行时,压缩机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气体不会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因压缩机及管道内的气体处于正压状态,运转中气体易从阀门、法兰等连接点密封不严处逸散(压缩工段的气体组分见下表),整个压缩生产区域主要有一氧化碳分布。

在压缩机一、二段泄漏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在压缩机三、四段泄漏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在压缩机五段泄漏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氧化碳组分。

表5-1-3 各段压缩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

压缩机运转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机械噪声;压缩机安全阀超压放空过程产生较强的流体动力性噪声。

高温:

压缩机内气体温度在40℃左右,室内作业且连续运转,作业场所存在高温。

2)变换装臵区

本单元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变换塔内借助催化剂的作用,使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进行化学反应,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得合格的变换气;同时借助换热设备合理利用反应热和充分回收余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①化学物质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由压缩二段出来的气体(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成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依次流经半水煤气分离器-热水塔-气液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加热器-变换炉-热交换器-预腐蚀器-一调温水加热器-变换炉的二段-二调温水加热器-变换炉的三段-第一水加热器-饱和热水塔的下段-水冷器-变换气分离器然后去后续工段。正常运行时,变换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气体(气体组分见

下表)不会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半水煤气流经相应设备及管道过程中是正压状态,有害气体易从阀门、法兰等连接点密封不严处逸散到作业场所空气中。

表5-1-4 变换前后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各类输送泵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

高温:变换工段加热或换热设备(如热水塔、热交换器、加热器、变换炉、水加热器等)表面热辐射引起作业场所高温。

3)脱碳装臵区

本单元主要工作内容是采用PC法将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23-24%左右降至甲醇合成所需二氧化碳指标,并送至后续工序(脱碳段的气体组分见下表)。本单元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物质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碳丙液;物理因素:噪声。

①化学物质类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从压缩机四段来的气体介质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经管道、脱碳塔后进入后续工序。正常运行时,脱碳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气体不会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脱碳工段的脱碳塔及管道是正压状态,正压管道、塔器内的气体易从阀门、法兰等连接点密封不严处逸散到工作环境中。

碳丙液:在输送泵向脱碳塔补充碳丙液的过程中会有碳丙液会挥发到环境中。

表5-1-5 脱碳前后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脱碳泵等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性噪声。 4)氨合成装臵区

本单元主要工作内容是在高温、高压和触媒存在的条件下,将合格的氢氮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进行合成反应,生成氨气;气态氨经冷凝、分离得到液氨。本单元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物质类:氨;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①化学物质类

氨:氨合成循环气(气体组分见下表)与由压缩工段来的气体依次经水冷器、氨冷器、氨分离器、冷交换器、循环机、油分离器、塔前预热器、氨合成塔、废热回收器、塔前预热器、水冷却器、冷交换器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制冷机组将气氨制冷为液氨。正常运行时,氨合成系统相应输送管道、设备密闭运行,有害物质基本上不逸散。但是在以下情况时可产生毒物的危害:含有氨组分的气体或液氨在管道、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密封不严时,均会有氨泄漏挥发。

表5-1-6 氨合成阶段气体成分及含量表

②物理因素

噪声:循环机在循环气加压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制冷机组在气氨制冷为液氨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各类输送泵运转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

高温:塔前预热器、合成塔、废热回收器等高温设备虽有保温防护,但仍有热辐射作用,作业场所存在高温。 (2)公辅单元

1)变电站

变电站:在巡检变电站的过程中人员会接触到工频电场。 2)检维修 ①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主要涉及小件的焊接作业,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接工艺

(简称二保焊)。

二保焊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噪声、紫外线辐射、锰及其化合物、臭氧、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②开停车

二硫化碳:在变换塔开车时,通入二硫化碳以激活变换塔内催化剂过程中,有可能向作业场所空气中泄漏二硫化碳气体。

其他粉尘:变换炉在装填、更换催化剂时会产生催化剂粉尘(氧化铬、氧化钼混合物);氨合成塔在装填、更换催化剂时会产生催化剂粉尘(氧化铁)。

③设备保温

设备及管道保温过程中岩棉缠绕、处理时产生岩棉粉尘(外包作业)。

④设备及管道防腐刷漆

设备及管道防腐刷漆时,油漆挥发产生苯、甲苯、二甲苯(外包作业)。

(3)非正常生产状况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开车、停车过程中生产工艺参数波动,可能会导致阀门失灵、管道破裂、罐体爆炸等,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通风、自控设备因停电、设备故障,可使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或从塔釜罐内逸散,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有毒物浓度超标,导致粉尘、毒物危害,严重时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4)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各类塔、槽、管道、容器)。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氨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并存在缺氧危险。

在进行密闭空间作业时,如检修盛装有毒物质的罐槽(如变换塔、脱碳塔、氨合成塔)等容器时,有毒物质未能彻底清洗或残留气体未

石家庄柏坡正元化肥有限公司 合成氨系统优化节能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BL-2012-034 被吹扫臵换,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导致急性职业中毒。

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电焊作业产生氮氧化物等,可能导致急性职业中毒。

变换塔、氨合成塔等设备在氮气吹扫臵换后,未能用空气彻底臵换,氮气残留比例过大;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电焊耗氧作业或工作人员滞留时间过长自身耗氧导致空间内氧浓度降低等情况下,可导致缺氧窒息。

一般情况下,密闭空间狭小,作业面狭窄,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作业环境复杂,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密闭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密闭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密闭空间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作业前严格进行危害识别和相关检测分析,采取必要的清洗、臵换等安全措施,具备作业条件,履行审批手续后方能作业,并做好监护和个体防护,避免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5.1.2.2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生产装臵大多露天布臵,人员现场作业主要是巡检、维修或阀门操作等工作,停留时间有限;各生产工段均有控制室,人员主要在控制室内监控操作。

当地气侯冬夏温差较大,夏季最高温度达42.7℃,冬季最低温度达-26.5℃。企业拟在有人员长时间逗留的建筑物内设臵采暖设施,采暖温度达16-25℃;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加空调系统降温,满足夏季降温要求。采光照明主要为自然采光加配荧光灯,采光效果良好。

操作室密闭,且其内配臵空调、风扇、有毒或可燃气体报警器(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特性设臵)等用具和设施,对职工健康影响不大。但生产场所环境由于半水煤气、氨等物质跑冒滴漏逸散到空气中,应通过“望、听、闻”等多种方式注意作业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的河北宝隆职业健康评价有限公司 第47页共92页 0311-83805323


    相关文章

    山东省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导则

    山东省生产经营企业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前 言 为促进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发展,规范职业病危害评价行为,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对有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管 理.程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山水集团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为提高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附件1-6

    附件1 档案编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用 人 单 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目 录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登记表(表1-1) 2.建设项 ...

    京磊职业卫生评价报告

    山西京磊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Q/TYKS-JL-B02-14-103 太原矿山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报告填制说明 一.本报告仅对受测对象取样时的设备.环境等状态参数负责.有效. 二.本报告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2 术语和定义 2.1建设 ...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

    2011年,职业病防治所按照中心(所)“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和省市各项业务工作计划,加强学习,科学管理,理顺职能,规范业务,努力加大监督力度,明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方向,重点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促进经济创收再上新台阶。在中心(所)领导的 ...

    露天采石厂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办公室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 ...

    职业健康管理档案(职业健康标准化)

    目 录 一.职业卫生档案台帐 1.台帐之一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2.台帐之二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3.台帐之三 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 4.台帐之四 5.台帐之五 6.台帐之六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 职业卫生监测档案 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