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大学语文版]

一、导入 :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四、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五、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六、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七、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中学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 ;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清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花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望,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学生朗读第四段、理清思路、概括层意,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作深入理解,并概括出苏轼的观点。

学生比较分析客与苏轼“同景生异情”的深层次原因,体会哲学思想、理性思辩的重要意义。 学生举例交流,加深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学生分析理解“取与不取”的内容,体会苏轼理性的“取舍观”。

学生再次朗读第四段,并对问题四作小结。

学生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齐读下文作总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前赤壁赋》教案

[大学语文版]

一、导入 :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四、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五、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六、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七、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中学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 ;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

(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清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花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望,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学生朗读第四段、理清思路、概括层意,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作深入理解,并概括出苏轼的观点。

学生比较分析客与苏轼“同景生异情”的深层次原因,体会哲学思想、理性思辩的重要意义。 学生举例交流,加深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学生分析理解“取与不取”的内容,体会苏轼理性的“取舍观”。

学生再次朗读第四段,并对问题四作小结。

学生讨论交流并互相补充完善。

学生齐读下文作总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6月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刘爽 (2015.6)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3.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 ...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名篇,作者借赤壁之游,以主客问答之式,阐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升华,是苏轼思想成熟的标志.其中,乐悲喜的情感线索,景情理的有机结合,文赋的自由华美,意旨的旷达高远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江苏省震泽中学 刘丽华 教学目标: 1.  通过评点.研讨版本中字词的不同而把握词的内容. 2.  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把握苏轼的情感.对苏轼情感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不强求统一. 一.导入 1. ...

    七年级历史上册4.1三国鼎立教案中图版

    第1课 三国鼎立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了解三国鼎立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和历史作用:通过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 ...

    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教案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北京师范大学 武德娇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面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奠定全面统一的基础. 二.教材分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8苏轼词二首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苏轼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 ...

    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 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词的景物描写的分析,领悟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2. 通过对词中所描写的历史人物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对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俞文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