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学典籍的文化观照

  摘要: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从“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和“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武学典籍有着独到的文化功用,为中国武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学典籍;文化精神;文化功用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85-03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HUANG Zhen-p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 521041,China)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are the carrier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having formed a unique cultural mode and value inherence, containing cultural spirit with eternal vitality. The “respectively elegant, harmonious yet different” cultural bearing and “moral highly valued and individual refinement orientated” cultural discipline of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grow deep down in the soi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ving unique culture value and tough vit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cognition of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martial art tradi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voice value and martial art essence”,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have unique cultural functions, having mad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Key words: Chinese Wushu;ancient martial art books;cultural spirit;cultural functions      中国武术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风格,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1983年至1986年,动员了全国8 000余名专职武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耗资100多万元,开展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工作[1]。在这次武术普查活动中,全国共收集武学典籍482本,其中包括明代唐顺之的《武编选》,明代程宗猷的《秘本单刀法选》、《秘本长枪法图说》、《少林棍法图说》,明代毕坤的《混元剑经》和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等武学典籍。武学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载体,保存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精神,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传统是一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东西,传统文化为民族和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2]。在中国武学典籍的物化形态中,折射出民间传统武术的道德伦理追求,体现了民间传统武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1中国武学典籍中的文化精神      1.1反映中国武学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   中国文化虽然可以大体划分为儒、道、佛3种主要文化形态,但是这三种文化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吸收、补充,成为中国文化进步最主要的基调。“各美其美”出自明代《震泽集》,“和而不同”出自《国语•郑语》。“各美其美物,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的是胸怀宽广、宽容大度、注重整体和谐的精神,是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在中国武学典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注重吸纳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和其他武术流派的风格特长,注重武术理论的总结梳理,但不归流同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太极拳就是以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理论基础,荟萃各家拳法的精华而创编出来的。我国太极拳流派众多,有“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派太极拳”、“赵堡式太极”等等。李亦畲(1832-1892年)是“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嫡传弟子,编撰了武术史上的第一部太极拳专著《廉让堂太极拳谱》,使中国武学完整地上升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高度,武学修养成了悟道、得道,实现生命超越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云手”是受到形意拳的“髦形”的影响,“退步跨虎”借鉴了八卦掌的“转身掖掌”。《廉让堂太极拳谱》将道家的“意念”、“内气”化用到挤、按、�、击、肘、靠等劲法,与脚法、身法配合,以柔克刚。《廉让堂太极拳谱》要求练快拳时如陀螺在旋转,练至“转身双摆莲”时,可在空中旋转一圈后飘然落地。在《廉让堂太极拳谱》中,“旋踩转膝”是双脚一起旋转,脚踵为阳,脚尖为阴,一阴一阳,阴阳互动而成阴阳鱼形的太极图。这种独门练法又称落地梅花,功深者会在土地上留下一个个圆点,而这些圆点又恰恰组成了盛开的朵朵梅花。“将搏杀的拳法练得如此有诗意、如此有哲理,也只有武、李二位儒学大家才能有此造诣”[3]。《廉让堂太极拳谱》记载的“武派太极拳”与其他流派太极拳拳谱记载的功法、技巧和规范等相比,有着独特的风格与气质,是“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在中国武学典籍中的生动写照。   明代唐顺之[4]3《武编选》云:“一家数温家长打七十二行着,二十四寻腿,三十六合锁。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长短打六套,用手、用低腿;吕短打六套。”可以看出,中国武学典籍在记载中国拳术形成的过程中,以一种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列举了多家拳系的技法优点,将多家拳系腿、手、肘的优势技法写进了拳谱,保存了中国传统拳术的原生态文化。中国武学典籍这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不拘门户之见,尊重中国各武术流派的文化谱系,实现中国传统武术生态环境的和谐。   1.2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   武术的本质是攻防格斗,必然内含着血腥与暴力。但武术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受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熏陶,使其带有浓厚的儒家伦理观念,要求习武者崇德尚义、修身为本。“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在拳谱等武学典籍中,中国武术要求习武者接受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构成了传统武德的日常认同。《苌氏拳(初学条目)》[4]172“学拳宜作正人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学拳宜以涵养为本,拳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清初黄百家[4]235的《内家拳法》中写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清代《杨氏传钞太极拳谱》[5]中列有“八不传五可授”:“第一,不传不忠不孝之人;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第三,不传心术不正之人;第四,不传鲁莽灭裂之人;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第六,不传无礼无恩之人;第七,不传反复无常之人;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传忠孝知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少林拳术秘诀》[6]中说:“师之授技,须先考察其人之性情、志气、品格,经三月之久,始定其收留与否,盖以师择人最严”中国古典武学典籍利用文化规训,对习武者进行武德培养,防止以强凌弱、学武伤人、违法乱纪,使“仁义”的精髓开枝散叶。

  “武德润身”、“以武观德”,反映了习武重德的一贯传统。《少林衣钵真传》[7]217中有所谓“八不打”即“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对正锁口;三不打中心两壁;四不打两肋太极;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两肾对心;七不打尾闾风府;八不打两耳扇风。”“八不打”规训了武者对于武术竞技的规则,影响了武者的人生哲学观,不打致命处而取人性命,只是使人丧失战斗力。《疯魔棍谱》[8]要求门下弟子:“一、不得叛师逆道,目无尊长,妄改师门。二、不得妄改师授,改传他人。三、不得欺诳同门,妄言事非。四、不得恃艺贪利,傲视同门。五、不得仪容不整,闹处喧演,哗众取宠。六、不得偷盗妄杀,淫色好酒。七、课苦习艺,勿混俗失真。八、成就艺业,光大师门。九、禁入公门,永不为清鞑事。十、明汉耻,立心志,永遵师训。”中国武学典籍倡导强烈的社会伦理责任感,宣扬武术的追求不仅限于“术”,还要通过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来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2中国武学典籍的文化功用      2.1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   中国武学典籍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碟片,记录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源流、技法功用、伦理道德和文化底蕴,有利于中国武学传统的保持和认同。在中国武学典籍中,武术技法和动作规范都有一定的沿袭记载和积累,形成了“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武术基本要领,对武学传统起到了很好的保持和认同作用。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对于太极拳姿势都要求做到百会上领与沉肩坠肘、松腰敛臀相结合,含胸与拔背相结合等;动作技术都要求上领下沉、前推后撑、左与右及上与下、前与后的劲力对拔拉长等;运动特点则表现为动静相合、练养相合、内外合一,动作左右对称、周而复始、一气呵成等。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清代张孔韶的《拳经拳法备要》在长拳中要求表现以动为主,动中求静、静中寓动,攻中寓防、防中有攻,内外兼修;在形意拳中,其拳理、拳法则体现了五行思想的内涵,表现为意守丹田、虚领顶颈、腹式呼吸、松和自然、循经取动、疏通经络等等。在许多中国武学典籍中,武术家们沿着文化积累的轨迹,带着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形成了深刻的武学传统认同,实现了武学传统的保持。   2.2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   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了儒家、佛家、兵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熏染和渗透,使得武术在东方文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博大精深。中国武学典籍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承载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话语价值,有利于武学精髓的传播。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有句拳诀“拳打不知”,有着独特的话语价值。《拳经捷要篇》这句拳诀告诉我们:一切拳法的要害集中在迅雷不及掩耳般“快”,才能造成“拳打不知”的效应。以快制敌是戚继光《拳经》里非常重要的技术理念,也是中国古典武学的一条原则。戚继光还在32势非常有限的图诀文字里,不断通过对彼我双方态势的描写来强调“快”的重要性。比如七星拳势:“饶君手脚快如风,我自有搅靠劈重。”抛架子势:“左横右采快如飞,架一掌不知天地。”高四平势:“高四平身法活变,左右短出入如飞。”在《拳经》中,戚继光将敌我双方的搏击活动置之于瞬息万变的境域之中,而敌我双方在斗智斗勇中,最重要的是以速度上的优势取胜于人,以快捷活变的手段获取更多的先机,得到更多的胜算。“拳打不知”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包含中国武术的哲学精华,内蕴深刻,有着独特的话语价值,而且用语简洁,易于记诵,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武学精髓的传播。明代程宗猷的《少林棍法图说》是中国古典武学典籍中的范本,将口诀与图谱结合起来,让初学者读起来能心领神会。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问答篇》中说“使人观图习演,则足不乱踵,胸不乱向,手中之关键不紊,而身之转换变势易识也。”[7]209其目的是为了习武者记诵口诀、观图习演时方便,更好地领悟少林棍法,用心良苦,其话语价值不言而喻,对于传播少林棍法更是大大有利。      中国武学典籍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在悠久的历史和未来的社会中,不断继续发挥它特有的文化和社会作用。经历了农耕社会和工业文明,中国古典武学典籍勃发了新的活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对中国武学典籍的观照和思考,既是对传统武术文化之根的追溯,是保持传统武术发展延续性的前提,同时也为现在或未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院. 中国武术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46.   [2] 王晓梅,贾英健. 当代视阈中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J]. 山东社会科学,2007(3):53.   [3] 张方. 武派太极拳源流考[J]. 精武,2004(5):46.   [4] 马力. 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上卷)[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 张孔昭. 拳经拳法备要[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4.   [6] 尊我斋主人. 少林拳术秘诀[M]. 北京:中国书店,1984.   [7] 程大力. 少林武术通考[M]. 郑州:少林书局,2006.   [8] 车星辰. 《疯魔棍谱》拳学形神论及入门戒规[J]. 武当,2007,26(12):34.   [9] 翟立武.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9(2):16.      [编辑:李寿荣]

  摘要: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从“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和“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武学典籍有着独到的文化功用,为中国武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学典籍;文化精神;文化功用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85-03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HUANG Zhen-p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 521041,China)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are the carrier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having formed a unique cultural mode and value inherence, containing cultural spirit with eternal vitality. The “respectively elegant, harmonious yet different” cultural bearing and “moral highly valued and individual refinement orientated” cultural discipline of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grow deep down in the soi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ving unique culture value and tough vit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cognition of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martial art tradi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voice value and martial art essence”, ancient Chinese martial art books have unique cultural functions, having mad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Key words: Chinese Wushu;ancient martial art books;cultural spirit;cultural functions      中国武术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风格,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1983年至1986年,动员了全国8 000余名专职武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耗资100多万元,开展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产”工作[1]。在这次武术普查活动中,全国共收集武学典籍482本,其中包括明代唐顺之的《武编选》,明代程宗猷的《秘本单刀法选》、《秘本长枪法图说》、《少林棍法图说》,明代毕坤的《混元剑经》和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等武学典籍。武学典籍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载体,保存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精神,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态度和生活方式。“传统是一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东西,传统文化为民族和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2]。在中国武学典籍的物化形态中,折射出民间传统武术的道德伦理追求,体现了民间传统武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1中国武学典籍中的文化精神      1.1反映中国武学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   中国文化虽然可以大体划分为儒、道、佛3种主要文化形态,但是这三种文化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吸收、补充,成为中国文化进步最主要的基调。“各美其美”出自明代《震泽集》,“和而不同”出自《国语•郑语》。“各美其美物,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的是胸怀宽广、宽容大度、注重整体和谐的精神,是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在中国武学典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注重吸纳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和其他武术流派的风格特长,注重武术理论的总结梳理,但不归流同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太极拳就是以古代的太极、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理论基础,荟萃各家拳法的精华而创编出来的。我国太极拳流派众多,有“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武派太极拳”、“赵堡式太极”等等。李亦畲(1832-1892年)是“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嫡传弟子,编撰了武术史上的第一部太极拳专著《廉让堂太极拳谱》,使中国武学完整地上升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高度,武学修养成了悟道、得道,实现生命超越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云手”是受到形意拳的“髦形”的影响,“退步跨虎”借鉴了八卦掌的“转身掖掌”。《廉让堂太极拳谱》将道家的“意念”、“内气”化用到挤、按、�、击、肘、靠等劲法,与脚法、身法配合,以柔克刚。《廉让堂太极拳谱》要求练快拳时如陀螺在旋转,练至“转身双摆莲”时,可在空中旋转一圈后飘然落地。在《廉让堂太极拳谱》中,“旋踩转膝”是双脚一起旋转,脚踵为阳,脚尖为阴,一阴一阳,阴阳互动而成阴阳鱼形的太极图。这种独门练法又称落地梅花,功深者会在土地上留下一个个圆点,而这些圆点又恰恰组成了盛开的朵朵梅花。“将搏杀的拳法练得如此有诗意、如此有哲理,也只有武、李二位儒学大家才能有此造诣”[3]。《廉让堂太极拳谱》记载的“武派太极拳”与其他流派太极拳拳谱记载的功法、技巧和规范等相比,有着独特的风格与气质,是“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在中国武学典籍中的生动写照。   明代唐顺之[4]3《武编选》云:“一家数温家长打七十二行着,二十四寻腿,三十六合锁。赵太祖长拳多用腿;山西刘短打,用头肘六套;长短打六套,用手、用低腿;吕短打六套。”可以看出,中国武学典籍在记载中国拳术形成的过程中,以一种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开放精神列举了多家拳系的技法优点,将多家拳系腿、手、肘的优势技法写进了拳谱,保存了中国传统拳术的原生态文化。中国武学典籍这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不拘门户之见,尊重中国各武术流派的文化谱系,实现中国传统武术生态环境的和谐。   1.2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   武术的本质是攻防格斗,必然内含着血腥与暴力。但武术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受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熏陶,使其带有浓厚的儒家伦理观念,要求习武者崇德尚义、修身为本。“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在拳谱等武学典籍中,中国武术要求习武者接受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构成了传统武德的日常认同。《苌氏拳(初学条目)》[4]172“学拳宜作正人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学拳宜以涵养为本,拳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清初黄百家[4]235的《内家拳法》中写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清代《杨氏传钞太极拳谱》[5]中列有“八不传五可授”:“第一,不传不忠不孝之人;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第三,不传心术不正之人;第四,不传鲁莽灭裂之人;第五,不传目中无人之人;第六,不传无礼无恩之人;第七,不传反复无常之人;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传忠孝知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少林拳术秘诀》[6]中说:“师之授技,须先考察其人之性情、志气、品格,经三月之久,始定其收留与否,盖以师择人最严”中国古典武学典籍利用文化规训,对习武者进行武德培养,防止以强凌弱、学武伤人、违法乱纪,使“仁义”的精髓开枝散叶。

  “武德润身”、“以武观德”,反映了习武重德的一贯传统。《少林衣钵真传》[7]217中有所谓“八不打”即“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对正锁口;三不打中心两壁;四不打两肋太极;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两肾对心;七不打尾闾风府;八不打两耳扇风。”“八不打”规训了武者对于武术竞技的规则,影响了武者的人生哲学观,不打致命处而取人性命,只是使人丧失战斗力。《疯魔棍谱》[8]要求门下弟子:“一、不得叛师逆道,目无尊长,妄改师门。二、不得妄改师授,改传他人。三、不得欺诳同门,妄言事非。四、不得恃艺贪利,傲视同门。五、不得仪容不整,闹处喧演,哗众取宠。六、不得偷盗妄杀,淫色好酒。七、课苦习艺,勿混俗失真。八、成就艺业,光大师门。九、禁入公门,永不为清鞑事。十、明汉耻,立心志,永遵师训。”中国武学典籍倡导强烈的社会伦理责任感,宣扬武术的追求不仅限于“术”,还要通过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来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2中国武学典籍的文化功用      2.1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   中国武学典籍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碟片,记录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历史源流、技法功用、伦理道德和文化底蕴,有利于中国武学传统的保持和认同。在中国武学典籍中,武术技法和动作规范都有一定的沿袭记载和积累,形成了“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武术基本要领,对武学传统起到了很好的保持和认同作用。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对于太极拳姿势都要求做到百会上领与沉肩坠肘、松腰敛臀相结合,含胸与拔背相结合等;动作技术都要求上领下沉、前推后撑、左与右及上与下、前与后的劲力对拔拉长等;运动特点则表现为动静相合、练养相合、内外合一,动作左右对称、周而复始、一气呵成等。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清代张孔韶的《拳经拳法备要》在长拳中要求表现以动为主,动中求静、静中寓动,攻中寓防、防中有攻,内外兼修;在形意拳中,其拳理、拳法则体现了五行思想的内涵,表现为意守丹田、虚领顶颈、腹式呼吸、松和自然、循经取动、疏通经络等等。在许多中国武学典籍中,武术家们沿着文化积累的轨迹,带着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形成了深刻的武学传统认同,实现了武学传统的保持。   2.2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   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了儒家、佛家、兵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熏染和渗透,使得武术在东方文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博大精深。中国武学典籍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承载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话语价值,有利于武学精髓的传播。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有句拳诀“拳打不知”,有着独特的话语价值。《拳经捷要篇》这句拳诀告诉我们:一切拳法的要害集中在迅雷不及掩耳般“快”,才能造成“拳打不知”的效应。以快制敌是戚继光《拳经》里非常重要的技术理念,也是中国古典武学的一条原则。戚继光还在32势非常有限的图诀文字里,不断通过对彼我双方态势的描写来强调“快”的重要性。比如七星拳势:“饶君手脚快如风,我自有搅靠劈重。”抛架子势:“左横右采快如飞,架一掌不知天地。”高四平势:“高四平身法活变,左右短出入如飞。”在《拳经》中,戚继光将敌我双方的搏击活动置之于瞬息万变的境域之中,而敌我双方在斗智斗勇中,最重要的是以速度上的优势取胜于人,以快捷活变的手段获取更多的先机,得到更多的胜算。“拳打不知”简简单单四个字却包含中国武术的哲学精华,内蕴深刻,有着独特的话语价值,而且用语简洁,易于记诵,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武学精髓的传播。明代程宗猷的《少林棍法图说》是中国古典武学典籍中的范本,将口诀与图谱结合起来,让初学者读起来能心领神会。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问答篇》中说“使人观图习演,则足不乱踵,胸不乱向,手中之关键不紊,而身之转换变势易识也。”[7]209其目的是为了习武者记诵口诀、观图习演时方便,更好地领悟少林棍法,用心良苦,其话语价值不言而喻,对于传播少林棍法更是大大有利。      中国武学典籍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在悠久的历史和未来的社会中,不断继续发挥它特有的文化和社会作用。经历了农耕社会和工业文明,中国古典武学典籍勃发了新的活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对中国武学典籍的观照和思考,既是对传统武术文化之根的追溯,是保持传统武术发展延续性的前提,同时也为现在或未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院. 中国武术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46.   [2] 王晓梅,贾英健. 当代视阈中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J]. 山东社会科学,2007(3):53.   [3] 张方. 武派太极拳源流考[J]. 精武,2004(5):46.   [4] 马力. 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上卷)[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 张孔昭. 拳经拳法备要[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4.   [6] 尊我斋主人. 少林拳术秘诀[M]. 北京:中国书店,1984.   [7] 程大力. 少林武术通考[M]. 郑州:少林书局,2006.   [8] 车星辰. 《疯魔棍谱》拳学形神论及入门戒规[J]. 武当,2007,26(12):34.   [9] 翟立武.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9(2):16.      [编辑:李寿荣]


    相关文章

    金庸小说中武功名称与文化意蕴

    摘要:本文从金庸小说中的武学名称入手,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这些名称的分类.发展和真实性,并重点分析了这些武侠名称的文化意蕴.金庸小说中的武侠名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部分武侠名称包含了儒释道等不同的艺术门类,由此便赋予了金庸武侠小说 ...

    天道经典语录全集

    天道经典语录全集 1. 美女是魔.是不是魔跟人家美女有什么关系?人们看自己的女儿.姐妹,再漂亮也不会缘起对美女的认知.(第一集) 2. 说魔,不是为了跟谁论是非论道德,是要指出起烦恼的因,为的是了心苦不起苦. 3. 共产党也难哪,现在有人动 ...

    郭靖学武看教育理念

    许多人认识金庸大概都是从83版的<射雕英雄传>开始的,剧中的郭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郭靖学武的经历中,我不禁想到了现如今的许多教育问题. 小时候的郭靖是块学武的材料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以现在的标准,郭靖算是学困生了.可就是 ...

    天道经典台词

    天道部分台词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历史上没有什么 ...

    周婷111的武术

    孙禄堂太极拳学 右足尖亦同时往下落地,两足尖均对斜角,两眼仍看前右手,微停.再将右手拇指根,离着右边脸似挨未挨着,从头处往下落,落时肘要直着往下坠,左手从心口下边,于右手往下落时,同时靠着身子微微往上起,起至心口,与右手相表,两手拇指,相离 ...

    习武明德-浅谈梅花桩成拳中的武学文化

    浅谈梅花桩成拳中的武学文化 林旦航 北京昆仑元天武学文化有限公司,昆仑功夫俱乐部:北京:kunlunclub@sina.cn 摘要:梅花桩成拳的对练招法.套路之中,充分体现着梅拳传统武学文化的思想.成拳是梅拳一门中技击练习的开始,同时也起到 ...

    金庸笔下武功名字出处,这才叫学识渊博

    金庸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学识渊博,文笔功底很强,写下的小说雅俗共享,深受读者喜爱,有的人称他为"中国的大仲马"(大仲马,法国通俗小说之王,代表作:基督山伯爵),虽然现在金庸慢慢被主流文学界接受认可,但是这条路对于他来 ...

    中国上古神话中透视出的生死观_以伏羲_女娲神话为例

    姜志刚 (云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昆明 !"##$%) 摘 要:面对自然的生命威胁和生存压力,远古先民在追求生死的奥秘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创始神话.伏羲.女娲 神话以生死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先民的生存智慧,演绎出了中国丰富灿烂 ...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作者:李如龙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8日 16 版) 1936年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