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第一章 绪论

1.2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著作。而后,心理学一直是哲学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心理学专著)

3. 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是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

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

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测验法: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调查法: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书面调查、口头调查)、临床法: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个案法: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5.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

控制心理行为

6.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基础研究,2心理现象研究,3心理对象研究,4活动领域层次研

究。

8. 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3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4完形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三势力。

9. 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的指导。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10. 理性主义代表人物笛卡儿,主张天赋观念,二元论者。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洛克,唯物经验论者,主张白板说。

11.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著作《物种的起源》,《一个婴儿的生活简史》: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对促进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2. 柏林大学教授缪勒,首倡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尔姆霍兹,提倡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费希纳,首创用实验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过程。

13.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广博的知识: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3)完善的人格: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志,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向倾向性;(4)全面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5)专业的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能否把教育工作开展的好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技能)。

14. 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倾听技术: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沉默技术、宣泄技术、探讨技术、面质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行为矫正技术。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1. 人体的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2. 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3. 脑:脑干(延脑:呼吸系统,吞咽,心跳,胃肠运动,活命中枢),小脑(身体平衡),间脑(下丘脑:内脏系统调节,维持代谢。丘脑)

4. 脑器官的认识:定位说(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研究),整体说(弗罗伦斯),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模块说。

5. 大脑皮层有三条沟裂: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6. 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后端的枕叶,听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颞叶上缘。

7.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8.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9. 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区别:相同点:1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的现象。2都有泛化和分化的现象。不同点:1刺激不同,2反应不同,3生物意义不同。

10. 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例如:膝跳,眨眼,吮乳,排尿。条件反射: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例如,吃梅子的人。

11.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广义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它包括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11. 种系的心理发生与发展: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二是劳动,三是语言的产生。劳动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二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语言:的产生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

12.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乳儿期(0-1),2婴儿期(1-3)3幼儿期(3-6-7)4童年期(6-7-11-12)5少年期(11-12-14-15)6青年初期(14-15-17-18)7青年中期(19-25)8成年期(25-45)9中年期(45-65)10老年期(65岁以后)。

13.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2)自然环境: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3)社会文化: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15. 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对人得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后,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负担培养人的工作。

1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过渡性。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2闭锁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开始有内心的秘密。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有时可能以各种形式做回答而拒绝回答。3社会性。不拘泥于儿童时期那种仅仅对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和具体事物的关心,而是开始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

15.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1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矛盾性体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例如:盲目的追星,极易钻牛角尖),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2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辩证逻辑思维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三年级迅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高中时占优势地位。

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初中生情绪特点: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情感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迫切需要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3情感容易受挫,忍受能力差。高中生的情绪的发展特点: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3中学生人格的发展。初中生。1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4岁之间,第二反抗期出现于初中阶段。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有新特点:交友范围缩小,重视友谊,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与教师关系的变化。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高中生逐渐学会了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自己、分析自己。2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

16. 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初中生:1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高中生: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

1. 什么是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的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2.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特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2为了促进全面发展,3掌握间接经验为主,4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

3. 学习的种类:1依学习水平划分:加涅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依学习内容和学习

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3依学习内容和结果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领会,巩固,应用三个环节完成的),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 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猫的迷笼实验,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某种仅能一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联结学习公式S-R ,他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认知理论(布鲁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的哥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5. 什么是学习迁移及种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种类: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是正迁移(例如:会素描容易学油画,会打棒球容易学高尔夫)。前一种学习阻碍了后一种学习的现象是负迁移(例如学习了拼音不利于学习英语)。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例如:温故而知新。)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横向)迁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新词语后,将其应用到课外书的阅读上)和垂直迁移(例如:对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这一概念的掌握。角和直角。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概念掌握之间的关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例如:乘法口诀的掌握)和具体迁移(例如:学会写石,有助于学习写磊)。

6.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经验概括说(贾德,水下打靶)4关系转换理论(苛勒,小鸡觅食)5认知结构说。

7.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4心向与定势,心向和定势都是心理准备状态。

8. 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风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

9. 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10.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2精选教材。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5创设与应用情况相似的学习情境。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11. 什么是理解: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解释其本质及规律的思维过程。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2. 理解的标志: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能举例复述,融会贯通(迁移)

13. 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3利用变式和比较。变式是指不断的变换材料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使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实物的本质特征。比较包括同类事物比较和同时比较。比较有利于记忆. 。

14. 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1审题。2相关知识的重现。学生在重现相关知识时,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旧知识的干扰,学生的生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3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5. 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1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2问题的特征(问题的背景)3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与智商有关、思维习惯)

16.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技能具有以下特点:1技能是一种完善化了的动作系统2技能以已有经验为基础3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17. 技能的种类: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1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2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8.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智力技能属概念的范畴,思维方法2活动的结构不同3活动的要求不同。联系: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19. 技能的形成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1认知定向阶段。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像,学习者可根据这种动作映像联练习动作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智力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分成5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20.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动作结构的改变。2动作品质的改变。3活动调节功能加强。

21. 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1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2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3智力活动自动化。

22.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练习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反复抄作的过程。

23. 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的原因:1由学习者得主观原因引起的,如,学习者得信心,动机,情绪,身体状态等。2由客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如练习的方法条件和工具的改变等。

24. 练习进行中的高原现象: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叫高原期现象。

25. 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1确定练习目标2恰当安排练习时间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26.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7.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2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比品德 广阔的多,概括的多。道德包含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而品德包含的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局部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而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体需要。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于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28.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及相互关系: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道德对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使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夷,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到的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受一定的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

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品德的各心理成分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道德认识是道德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桥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深化、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践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时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之间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

29.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他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3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3岁),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特点:单方面的尊重权威, 3自律道德或主观主义阶段(7—12岁)—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定向,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2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4,权威定向。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30. 青少年品德心里的特点:1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2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31. 学生品德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发面。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知识的掌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从他律到自律,从片面到全面,从结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对学生开展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真情感化,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道德情感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2.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所谓的品德不良,是指京城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违反法律,恶作剧,好打架,无礼貌,爱撒谎,小偷小摸等。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产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2主观因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尔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矫正: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其次,树立良好校风,最后,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3青少年自身硬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自己识别,抵制能力,不盲目从众。4谁会各方面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3. 学习困难得特征:1智力都是正常的2存在思想品德比较落后或学业成绩不良,甚至两者兼而有之3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不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也不是环境教育剥夺的结果,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及本人主观原因所致4学习困难学生需要特殊的督促、辅导和帮助。

34. 学习困难的类型:暂时学习困难学生,能力困难学生,动力困难学生,整体困难学生。

35. 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1认知因素(知识背景贫乏)2人格因素(倾向性,世界观,价值观)3人际关系(师生同学关系)4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36. 学习困难的辅导: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始终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目标激励法,归因训练法,情感沟通法)。3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降低教学目标要求,帮助他们确定成功的标准,肯定他们的进步)4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5讲究教育教学方法。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学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6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学习困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章 感觉与直觉

1. 感觉概念,过程,种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物理属性:颜色,形状,软硬,光滑,粗糙。化学属性:易挥发与易溶物质的气味和味道。生理变化:疼痛,舒适,凉热饥渴)的反映。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①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②传入神经的活动③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电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临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不感觉。

2. 感觉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作用:首先: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3. 感受性和感觉域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域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只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感觉域限成反比。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受性和差别域限成正比。,

4.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 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2-3分钟,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等的光亮形象出现在俺的背景上,叫正后象。如果继续注视,就会有一个黑色的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叫负后象。

6.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2嗅觉适应: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触压觉: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4温度觉。5痛觉,最难适应。

7. 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无色彩对比:同一灰色刚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些,放在灰色的背景上显得暗些。色彩对比: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颜色的对比又有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

8.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

9. 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反角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场上寒冷的感觉,看见橙色,红色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看见绿色,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10. 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例如:盲人看不到,会依赖听觉和触觉。

11. 视觉:以眼睛为感受器,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可见光波长:38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椎体细胞和杆体细胞是光的感受器。

12.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纯度。波长决定色调。振幅表示强度。纯度表示复杂程度。

13. 颜色的基本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

14.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15. 色觉理论:杨-赫三色说,黑林四色说。

16. 听觉:声波震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17.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的特性:1共鸣,2强化与干涉,3差音与和音,4声音的掩蔽。

18. 听觉理论:1地点说(共鸣说,由赫尔姆霍茨提出。行波说)。2频率说(拉瑟福德)。

19. 其他感觉:1嗅觉,2味觉(酸甜苦咸),3皮肤觉(触觉,压觉,痛觉,冷觉。热觉)4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20.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应。

21. 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区别:①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主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②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③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联系: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应,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反应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应事物整体的知觉。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发展。

22. 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在头脑中的反映):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单眼线索:一是相对大小,二是插入或遮挡,三是线条透视,四是纹理梯度,五是相对高度,六是光线和阴影,七是空气透气,八是相对运动或运动视差。双眼线索:第一,视轴辐合或双眼会聚,第二,双眼视差)。2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3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真动知觉,似动知觉。4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3. 错觉产生的原因:客观环境的变化,有机体自身特征的影响,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

24.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人们在一瞬间不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物而总是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2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叫知觉的整体性。3理解性: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队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这种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4恒常性: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24.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象就越让你故意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亦然。②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③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

25. 观察和观察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的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26.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1目的性强。2准确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

27. 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应采取如下方式:①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可以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难以不等的观察训练要求。②明确观察任务。观察的效果决定于观察任务明确到何种程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预先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③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以通过郊游、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来培养。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时候,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⑥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⑦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第五章 记忆

1.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 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视觉的,听觉的等, 2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3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记忆都属于逻辑记忆4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游泳,驾驶。 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可分为:1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1记忆技能定位说,2记忆机能整体说,3SPI 理论4记忆分子学说。

4.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5. 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停留一瞬间的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停留1-2秒。

6. 感觉记忆的种类:图像记忆,回声记忆。

7. 感觉记忆的特征:1在瞬时能储存大量的信息。2信息保持时间短。3信息未经任何加工,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样直接编码和储存的。4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8. 短时记忆: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9. 短时记忆的容量影响因素:组块大小,复杂性,熟悉性。

10. 短时记忆的编码:1听觉编码,2视觉编码。

11.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12. 长时记忆的编码:1类别群集2联想群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3主管组织。

13. 长时记忆的存储: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则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比如人们在学车之前会读一些有关车的构造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基本设备,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 当以后人们不断的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开车,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例如:你对最快乐的聚会的记忆就被存储在情景记忆中。语义记忆,例如人们学的数学,物理公式。

14. 保持量的测量: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重构法(重建法)。

15.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16.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重现。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17. 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18. 影响遗忘的因素:(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4)情绪体验。

19. 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2干扰说(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3

压抑说),4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但就是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20. 表象: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海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

21. 表象的种类:1,根据表象的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2,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3,遗觉象(再刺激作用停止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22.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23.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1基本表象理论,2双重编码理论。

24. 表象的作用:1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2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3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25.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①自觉地运用有意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②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③有效的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26. 有效的记忆策略:1复述,2背诵,3结果反馈,4记忆线索。

27. 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个体怎样进行身心调节才能促进记忆):①增强自信心②调动积极性③调节情绪状态④集中注意力⑤保证充足的睡眠。

28. 记忆术:1自然语言媒介法2地点法3视觉表象法4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5谐音法。

第六章 思维

1.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例如:清晨地面湿,可以推断昨夜下雨了。就是利用思维的间接性。

1) 2. 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例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是理论思维,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3根据思维定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例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达尔文悟出自然选择,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观念等都是直觉思维,它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4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5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

5. 概念和表象的关系:他们在性质和概括上有区别。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应,而概念则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的反映。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他的概括水平较低。是一种感性的形象概括。而概念具有非直观性和抽象性。同时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

6.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成反比,内涵越多,外延越少。

7. 概念的种类: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

为单独概念、普通概念和集合概念5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8. 概念结构的理论:1特征表说,2原型说。

9. 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概念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1过去经验的影响,2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3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概念系统。

10.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结论正确的两个条件:1前提要真是,2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要求。

11. 推理的种类: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铁是金属,所以铁也是导电的。(演绎推理的三种形式:1三段论,例如哺乳动物,鲸鱼的例子,2线性系列,例如黄金比重比水银大的例子,3条件推理,例如明天下雨取消比赛的和肥料足菜长的好的例子。)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例如: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例子。3)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个对象也是具有这属性。

12.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知识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2演绎推理的结论一般不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前提所确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13. 影响推理的因素:1推理材料的性质,2前提气氛效应,3赌徒谬论。

14. 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5. 问题解决的特征:1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3认知性操作。

16. 问题的种类:1界定清晰问题与界定含糊问题,2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17. 问题解决的过程: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两种检验假设的方法:1直接检验,2间接检验)。

18. 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1思维活动的积极性,2认真负责的态度,3兴趣爱好和求职欲望,4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19. 问题解决的方法:1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它有以下几种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0.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影响: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2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能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事物(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固着是问题解决中的重要障碍。(例如:使用电吹风,可以吹头,可以吹衣服,砖头可以建筑也可以当做武器)。3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利用鸟和鱼,发明船和飞机,由蒲公英发明降落伞,模拟蝙蝠发明雷达,模拟狗鼻子发明电子鼻),4定势: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

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解决问题,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定势对问题起消极作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5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的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现象。6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1情绪障碍。2文化障碍。3习惯障碍。4知觉障碍。

2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赖以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语言的应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语言交际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

22.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区别: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联系: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

23. 思维和言语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首先,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借助言语而实现。这是由言语本身具有的概括性所决定的。(例如:“灯”这个词)。其次,言语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言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区别:首先,他们的本质属性不同。其次,他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例如:马铃薯可称土豆。)

24. 言语的种类:1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书面言语的特性: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2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25. 言语的理解:1言语的理解水平:包括对词的理解,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说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2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语境,推理,图式,策略)。

26. 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

27. 想象与表象的关系:想象与表象密不可分,虽然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但不是凭空产生的,期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现实,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的结果。区别:首先,表象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形象的重现,而想象来源于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28. 想象与思维的关系: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认知的过程。

29. 想象的作用:首先,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其次,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30. 想象的过程: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表象)分析、综合的过程。

31. 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1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等)。2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千手千眼佛,九头龙)。3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4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阿Q ,祥林嫂等)。

32. 想象的类型:按照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产生的想象。例如:人们看到天上的云。看到窗上的冰。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对于有意想象,根据他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给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等。再造想象的特点:再造想象中形成的新形象,对自己来说是新的,其次,形成的新形象差异较大。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他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是符合事物发张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

想,一般称为理想。例如:青少年想当科学家等。而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空想。例如:幻想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修炼成仙等。

第七章 意识的状态

1. 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2. 意识的特征:1觉知性:意识的最基本特征。2能动性:(1对现实有选择的反映,2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3目的性:人能够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行为,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并予以克服和解决。4社会历史性:是就意识的发生发展的内容来说的。

3. 意识的水平:1焦点意识:是指个体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考试专注试卷。2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获得的意识。3前意识:我们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4潜意识: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体不觉知的意识。

4. 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5.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1催眠:(麦斯麦用过“动物磁”)这是一种类似睡眠而非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2白日梦:是人处于觉醒状态下的一种典型的意识状态,它允许意识活动的重心从外部事物转移到内部的思想和形象。(白日梦三种类型:愉快型,焦虑型,痛苦型。)3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良好状态。

6.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对象。集中性质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焦在多选择的对象上。

7.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8. 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出现。会注目凝视,侧耳细听,眼神发呆,若有所思。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息静气。

9. 注意的理论:1过滤器理论:布鲁德本特提出。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提出。3晚期选择理论:多伊奇提出。4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提出。5双重加工理论:谢夫林提出。

10. 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一般强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同意一起无意注意。例如警车的和救护车的尖锐的叫声,火车的汽笛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新异性,3刺激物活动和变化,4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一群人中有一个个子高的,一片草中有一朵红花。)2主体自身状态:(1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2已有的只是经验3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例如:学习英语。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目的任务要明确。2合理地组织活动。克服困难。

11.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还与个体主观状态有一定的关系。2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的广度。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还与活动任务要求有关,还与知识经验有关。例如科学家读专业资料快。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

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首先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其次,注意分配与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有关。4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把注意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注意转移快慢依赖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例如:上课精彩,学生被吸引,第二节课依然没摆脱影响。注意转移依赖于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也与人的神经过程灵活性有关。

12. 注意品质的培养: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控制无关的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学方式要避免呆板。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加强意志锻炼。3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针对个体的差异。)

13. 睡眠: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实在睡眠中度过的。

14.睡眠的阶段: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入睡期,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惊醒。大约十分钟。第二阶段浅度睡眠期,大约20分钟,主要以短节律脑电波为主,偶尔出现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第三阶段是中度睡眠阶段,大约40分钟,肌肉放松,各项指标变慢,脑电波以Δ波为主,这四个阶段大约90分钟,之后进入5-1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期。

15. 睡眠的功能:1保护功能。2恢复身体机能。3促进生长。

16. 失眠及治疗:很多人都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象叫失眠。治疗方法:1刺激控制。2睡眠限制。3放松。4锻炼。5进食。

17. 梦:梦是人们在睡眠的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18.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的观点。2生理学的观点。3认知的观点。

19. 药物成瘾:分为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当一个人强迫性的使用一种药物以维持身体舒适就形成了生理依赖。处理会对药物产生生理依赖,对于那些缓解压力的药物,人们会产生心理依赖。

20. 常见致瘾药物的分类:1兴奋剂: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 (摇头丸,兴奋剂轻微致幻剂),尼古丁等。2抑制剂:巴比妥酸盐,V-羟基丁丙酯,苯二氮Δ类安定药,酒精。3致幻剂:大麻,LSD,MAMD 。

21. 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认知因素,4社会因素,5文化因素。

第八章 行为调控

1.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是一种主观体验。

2. 需要特点:1对象性。2紧张性。3驱动性。4周期性。

3. 需要的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自尊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2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4. 需要的种类:依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后嗣的需要。1进食需要,2饮水需要,3睡眠和觉醒的需要,4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1成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欲望。50%左右的成功概率是最佳的。2交往需要。3权利的需要:即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从狭义上讲,他它表现为政治或组织上的权利欲望,而在广义上则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专业人员对非专业人员、教师对学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个人化权利动机很强的人的行为表现可分为三种:1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善于利用机会表现自己。2热衷于权威追逐,不惜使用卑劣手段。3极其看重物质条件,并将其视为最高价值。社会化权利动机强的人的行为表现也可分为三种类型:1关心社会,但不世纪实际参与社会事务。2关心社会,也实际参与社会事务,以己之长服务社会。3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

5. 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6. 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和维持功能。

7. 动机的产生: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也即个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和追求。2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所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所谓诱因就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内驱力是一种激活力,它释放的能量是无指向性的,可以服务于任何具体行为,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动机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8. 动机的种类:1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3根据动机的行为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4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9. 动机的理论:1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称为“利比多”。二是死的本能,称为达那多斯。2内驱力理论:赫尔是内驱力理论主要代表。他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是激发有机体的行为。赫尔的动机理论的两个特点:(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潜能(sER )等于内驱力(D )和习惯强度(sHR )的乘积:s ER=D×K ×s HR。3期望利率:现代动机理论学家采用认知观点来说明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现实,而是来至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M=V×E (M 代表动机力量,V 代表效价,E 代表期待)。

10. 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例如:考试时“怯场”,无法正常发挥,主要是由于动机过强、怯生情绪造成的。(耶克斯和道德森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11.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也即意志行为。意志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

12. 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2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3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4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

13. 意志行动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勒温根据人类的趋避行为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1双趋式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式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式冲突,例如:人牙疼,不想拔牙不想痛苦。3趋避式冲突,也叫接近—回避式冲突,例如:想考好大学竞争又大。4双重趋避式冲突:也叫双重接近—回避式冲突,例如:春节回家)。2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3行动计划的制定。执行决定阶段,1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难:第一,需要行为者付出一定的智力和体力,甚至要忍受行动中带来的痛苦体验。第二,个体需要克服许多人格中原有的消极品质。第三,与行动目标相矛盾的消极动机还可能重新出现,使人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甚至偏离轨道。第四,产生新的动机、新的目标,会在心理上与原有的行为目标发生冲突,干扰意志行动的执行。2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第一,坚定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第二,目标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对目标完成与否后果的意识。

14.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15: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1挫折情境。2挫折认知。3挫折反应。

16. 挫折的反应:1情绪性反应。2理智性反应。3人格的变化。

17. 挫折的应对:1正确对待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抱负水平。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8.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1)在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2)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3)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

19. 情绪与认知:区别: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应,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联系:一方面,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绪也影响认知过程。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阻碍的作用。

20. 情绪与情感:差异: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会导致情绪变化。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绪随着情境的变迁或需要的满足而较快地减弱或消逝;而情感是基于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孩子淘气,妈妈生气的情绪是暂时的,而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稳定的情感。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联系: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经常受情感的支配。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1. 情绪的两极性:1快感度:情绪有肯定的与否定的两极。2紧张度:情绪有轻松和紧张之分。3强度: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有强到弱的变化等级。4激动度: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

22.情绪的状态:1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的特点。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3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3. 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2坎农—巴德理论:说明情绪袭击产生的两种同时反应—唤醒和情绪体验。3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

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4当代情绪论模型:詹姆斯—兰格理论正确的指出唤起和行为反馈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坎农—巴德理论提出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在生理唤醒的先后顺序。沙赫特的学说中指出了认知的重要性。

24. 不良情绪的控制: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注意力。3合理地发泄情绪:(1适当的场合哭泣、2向他人倾述、3做比较激烈的运动、4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4自我激励:一个没有收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

25. 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26.压力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含义:1压力指那些使人们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2压力是指机体对刺激的紧张反应;3压力是指由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第一章 绪论

1.2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著作。而后,心理学一直是哲学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心理学专著)

3. 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是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

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

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测验法: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调查法: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书面调查、口头调查)、临床法: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个案法: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5.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描述心理现象2解释心理活动机制3预测和

控制心理行为

6.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基础研究,2心理现象研究,3心理对象研究,4活动领域层次研

究。

8. 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3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4完形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三势力。

9. 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2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的指导。3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10. 理性主义代表人物笛卡儿,主张天赋观念,二元论者。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洛克,唯物经验论者,主张白板说。

11.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著作《物种的起源》,《一个婴儿的生活简史》: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对促进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2. 柏林大学教授缪勒,首倡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尔姆霍兹,提倡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费希纳,首创用实验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过程。

13.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广博的知识: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3)完善的人格: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智力结构,情感意志,行为修养和道德意识的内向倾向性;(4)全面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系统学习能力);(5)专业的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师能否把教育工作开展的好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技能)。

14. 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倾听技术: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沉默技术、宣泄技术、探讨技术、面质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行为矫正技术。

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1. 人体的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2. 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3. 脑:脑干(延脑:呼吸系统,吞咽,心跳,胃肠运动,活命中枢),小脑(身体平衡),间脑(下丘脑:内脏系统调节,维持代谢。丘脑)

4. 脑器官的认识:定位说(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研究),整体说(弗罗伦斯),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模块说。

5. 大脑皮层有三条沟裂: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6. 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后端的枕叶,听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颞叶上缘。

7.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

8.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9. 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区别:相同点:1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的现象。2都有泛化和分化的现象。不同点:1刺激不同,2反应不同,3生物意义不同。

10. 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例如:膝跳,眨眼,吮乳,排尿。条件反射: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例如,吃梅子的人。

11.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广义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它包括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和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11. 种系的心理发生与发展: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二是劳动,三是语言的产生。劳动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二是劳动的社会集体性。语言:的产生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

12.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乳儿期(0-1),2婴儿期(1-3)3幼儿期(3-6-7)4童年期(6-7-11-12)5少年期(11-12-14-15)6青年初期(14-15-17-18)7青年中期(19-25)8成年期(25-45)9中年期(45-65)10老年期(65岁以后)。

13.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2)自然环境: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3)社会文化: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15. 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对人得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后,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负担培养人的工作。

1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过渡性。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2闭锁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开始有内心的秘密。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有时可能以各种形式做回答而拒绝回答。3社会性。不拘泥于儿童时期那种仅仅对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和具体事物的关心,而是开始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

15.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1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矛盾性体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例如:盲目的追星,极易钻牛角尖),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2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辩证逻辑思维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三年级迅速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高中时占优势地位。

2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初中生情绪特点: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情感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迫切需要2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3情感容易受挫,忍受能力差。高中生的情绪的发展特点:1情绪的延续性2情绪的丰富性3情绪的特异性。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2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3中学生人格的发展。初中生。1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4岁之间,第二反抗期出现于初中阶段。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有新特点:交友范围缩小,重视友谊,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与教师关系的变化。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高中生逐渐学会了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自己、分析自己。2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

16. 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初中生:1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高中生: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4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

1. 什么是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的获得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2.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特点:1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2为了促进全面发展,3掌握间接经验为主,4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

3. 学习的种类:1依学习水平划分:加涅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依学习内容和学习

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3依学习内容和结果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领会,巩固,应用三个环节完成的),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4. 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猫的迷笼实验,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某种仅能一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联结学习公式S-R ,他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认知理论(布鲁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的哥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5. 什么是学习迁移及种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种类: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是正迁移(例如:会素描容易学油画,会打棒球容易学高尔夫)。前一种学习阻碍了后一种学习的现象是负迁移(例如学习了拼音不利于学习英语)。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例如:温故而知新。)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横向)迁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新词语后,将其应用到课外书的阅读上)和垂直迁移(例如:对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这一概念的掌握。角和直角。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概念掌握之间的关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例如:乘法口诀的掌握)和具体迁移(例如:学会写石,有助于学习写磊)。

6.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经验概括说(贾德,水下打靶)4关系转换理论(苛勒,小鸡觅食)5认知结构说。

7.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4心向与定势,心向和定势都是心理准备状态。

8. 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风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

9. 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10.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2精选教材。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5创设与应用情况相似的学习情境。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11. 什么是理解: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解释其本质及规律的思维过程。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2. 理解的标志: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能举例复述,融会贯通(迁移)

13. 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3利用变式和比较。变式是指不断的变换材料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使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实物的本质特征。比较包括同类事物比较和同时比较。比较有利于记忆. 。

14. 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1审题。2相关知识的重现。学生在重现相关知识时,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旧知识的干扰,学生的生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3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

15. 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1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2问题的特征(问题的背景)3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与智商有关、思维习惯)

16.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技能具有以下特点:1技能是一种完善化了的动作系统2技能以已有经验为基础3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17. 技能的种类: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1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2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8.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智力技能属概念的范畴,思维方法2活动的结构不同3活动的要求不同。联系: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19. 技能的形成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1认知定向阶段。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像,学习者可根据这种动作映像联练习动作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智力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分成5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20.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动作结构的改变。2动作品质的改变。3活动调节功能加强。

21. 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1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2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3智力活动自动化。

22.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练习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反复抄作的过程。

23. 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的原因:1由学习者得主观原因引起的,如,学习者得信心,动机,情绪,身体状态等。2由客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如练习的方法条件和工具的改变等。

24. 练习进行中的高原现象: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叫高原期现象。

25. 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1确定练习目标2恰当安排练习时间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26.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7.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2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比品德 广阔的多,概括的多。道德包含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而品德包含的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局部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而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体需要。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2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于发展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28. 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及相互关系: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道德对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使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夷,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到的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受一定的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

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品德的各心理成分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道德认识是道德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桥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深化、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践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时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之间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

29.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他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3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0—3岁),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特点:单方面的尊重权威, 3自律道德或主观主义阶段(7—12岁)—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定向,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2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4,权威定向。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30. 青少年品德心里的特点:1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2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

31. 学生品德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发面。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知识的掌握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道德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从他律到自律,从片面到全面,从结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对学生开展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真情感化,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道德情感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32.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所谓的品德不良,是指京城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违反法律,恶作剧,好打架,无礼貌,爱撒谎,小偷小摸等。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产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2主观因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尔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矫正: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其次,树立良好校风,最后,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3青少年自身硬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自己识别,抵制能力,不盲目从众。4谁会各方面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3. 学习困难得特征:1智力都是正常的2存在思想品德比较落后或学业成绩不良,甚至两者兼而有之3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不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也不是环境教育剥夺的结果,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及本人主观原因所致4学习困难学生需要特殊的督促、辅导和帮助。

34. 学习困难的类型:暂时学习困难学生,能力困难学生,动力困难学生,整体困难学生。

35. 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1认知因素(知识背景贫乏)2人格因素(倾向性,世界观,价值观)3人际关系(师生同学关系)4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36. 学习困难的辅导: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始终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目标激励法,归因训练法,情感沟通法)。3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感。(降低教学目标要求,帮助他们确定成功的标准,肯定他们的进步)4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5讲究教育教学方法。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学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6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学习困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章 感觉与直觉

1. 感觉概念,过程,种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物理属性:颜色,形状,软硬,光滑,粗糙。化学属性:易挥发与易溶物质的气味和味道。生理变化:疼痛,舒适,凉热饥渴)的反映。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①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②传入神经的活动③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分为电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临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不感觉。

2. 感觉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作用:首先: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3. 感受性和感觉域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域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只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感觉域限成反比。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受性和差别域限成正比。,

4.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 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2-3分钟,然后闭眼,就会有一个等的光亮形象出现在俺的背景上,叫正后象。如果继续注视,就会有一个黑色的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叫负后象。

6.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2嗅觉适应: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触压觉: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4温度觉。5痛觉,最难适应。

7. 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无色彩对比:同一灰色刚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些,放在灰色的背景上显得暗些。色彩对比: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颜色的对比又有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

8.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

9. 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反角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场上寒冷的感觉,看见橙色,红色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看见绿色,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10. 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例如:盲人看不到,会依赖听觉和触觉。

11. 视觉:以眼睛为感受器,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可见光波长:38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椎体细胞和杆体细胞是光的感受器。

12.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纯度。波长决定色调。振幅表示强度。纯度表示复杂程度。

13. 颜色的基本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

14.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互补律,间色律,代替律。

15. 色觉理论:杨-赫三色说,黑林四色说。

16. 听觉:声波震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应表现为音高,音响,音色。

17.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的特性:1共鸣,2强化与干涉,3差音与和音,4声音的掩蔽。

18. 听觉理论:1地点说(共鸣说,由赫尔姆霍茨提出。行波说)。2频率说(拉瑟福德)。

19. 其他感觉:1嗅觉,2味觉(酸甜苦咸),3皮肤觉(触觉,压觉,痛觉,冷觉。热觉)4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20.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应。

21. 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区别:①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主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②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③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联系: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应,没有对物体个别属性反应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应事物整体的知觉。因此,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发展。

22. 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在头脑中的反映):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单眼线索:一是相对大小,二是插入或遮挡,三是线条透视,四是纹理梯度,五是相对高度,六是光线和阴影,七是空气透气,八是相对运动或运动视差。双眼线索:第一,视轴辐合或双眼会聚,第二,双眼视差)。2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3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真动知觉,似动知觉。4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3. 错觉产生的原因:客观环境的变化,有机体自身特征的影响,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

24.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人们在一瞬间不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物而总是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2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叫知觉的整体性。3理解性: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队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这种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4恒常性: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24.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象就越让你故意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亦然。②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③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

25. 观察和观察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的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26.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1目的性强。2准确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

27. 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应采取如下方式:①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可以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难以不等的观察训练要求。②明确观察任务。观察的效果决定于观察任务明确到何种程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预先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③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兴趣可以通过郊游、参观、访问等多种途径来培养。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时候,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⑥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⑦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第五章 记忆

1.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 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视觉的,听觉的等, 2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3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记忆都属于逻辑记忆4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游泳,驾驶。 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可分为:1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2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1记忆技能定位说,2记忆机能整体说,3SPI 理论4记忆分子学说。

4. 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5. 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停留一瞬间的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停留1-2秒。

6. 感觉记忆的种类:图像记忆,回声记忆。

7. 感觉记忆的特征:1在瞬时能储存大量的信息。2信息保持时间短。3信息未经任何加工,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样直接编码和储存的。4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8. 短时记忆: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9. 短时记忆的容量影响因素:组块大小,复杂性,熟悉性。

10. 短时记忆的编码:1听觉编码,2视觉编码。

11.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12. 长时记忆的编码:1类别群集2联想群集(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3主管组织。

13. 长时记忆的存储: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则是指做事情的方法。比如人们在学车之前会读一些有关车的构造的书籍,记住了某些基本设备,这种记忆就是陈述性记忆; 当以后人们不断的练习,把知识变成了运动技能,真正学会了开车,这时的记忆就是程序性记忆。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例如:你对最快乐的聚会的记忆就被存储在情景记忆中。语义记忆,例如人们学的数学,物理公式。

14. 保持量的测量: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重构法(重建法)。

15.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16.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重现。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17. 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18. 影响遗忘的因素:(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佳);(4)情绪体验。

19. 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2干扰说(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3

压抑说),4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但就是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20. 表象: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海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

21. 表象的种类:1,根据表象的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2,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3,遗觉象(再刺激作用停止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22.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23.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1基本表象理论,2双重编码理论。

24. 表象的作用:1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2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3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25.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①自觉地运用有意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②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③有效的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26. 有效的记忆策略:1复述,2背诵,3结果反馈,4记忆线索。

27. 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个体怎样进行身心调节才能促进记忆):①增强自信心②调动积极性③调节情绪状态④集中注意力⑤保证充足的睡眠。

28. 记忆术:1自然语言媒介法2地点法3视觉表象法4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5谐音法。

第六章 思维

1.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例如:清晨地面湿,可以推断昨夜下雨了。就是利用思维的间接性。

1) 2. 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例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是理论思维,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3根据思维定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例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达尔文悟出自然选择,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观念等都是直觉思维,它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4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5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

5. 概念和表象的关系:他们在性质和概括上有区别。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应,而概念则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的反映。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他的概括水平较低。是一种感性的形象概括。而概念具有非直观性和抽象性。同时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

6.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成反比,内涵越多,外延越少。

7. 概念的种类: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

为单独概念、普通概念和集合概念5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8. 概念结构的理论:1特征表说,2原型说。

9. 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概念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露概念的本质而形成的概念。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1过去经验的影响,2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3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概念系统。

10.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结论正确的两个条件:1前提要真是,2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要求。

11. 推理的种类: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铁是金属,所以铁也是导电的。(演绎推理的三种形式:1三段论,例如哺乳动物,鲸鱼的例子,2线性系列,例如黄金比重比水银大的例子,3条件推理,例如明天下雨取消比赛的和肥料足菜长的好的例子。)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例如: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例子。3)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个对象也是具有这属性。

12.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知识的结论,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知识前提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2演绎推理的结论一般不超过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而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超出前提所确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或然性。

13. 影响推理的因素:1推理材料的性质,2前提气氛效应,3赌徒谬论。

14. 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5. 问题解决的特征:1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3认知性操作。

16. 问题的种类:1界定清晰问题与界定含糊问题,2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17. 问题解决的过程: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两种检验假设的方法:1直接检验,2间接检验)。

18. 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1思维活动的积极性,2认真负责的态度,3兴趣爱好和求职欲望,4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19. 问题解决的方法:1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它有以下几种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0.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影响: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2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能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事物(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固着是问题解决中的重要障碍。(例如:使用电吹风,可以吹头,可以吹衣服,砖头可以建筑也可以当做武器)。3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利用鸟和鱼,发明船和飞机,由蒲公英发明降落伞,模拟蝙蝠发明雷达,模拟狗鼻子发明电子鼻),4定势: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

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解决问题,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定势对问题起消极作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5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的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现象。6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1情绪障碍。2文化障碍。3习惯障碍。4知觉障碍。

2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人赖以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语言的应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语言交际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

22.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区别: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联系: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

23. 思维和言语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首先,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借助言语而实现。这是由言语本身具有的概括性所决定的。(例如:“灯”这个词)。其次,言语也离不开思维。因为构成言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区别:首先,他们的本质属性不同。其次,他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例如:马铃薯可称土豆。)

24. 言语的种类:1外部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书面言语的特性: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2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25. 言语的理解:1言语的理解水平:包括对词的理解,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说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2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语境,推理,图式,策略)。

26. 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

27. 想象与表象的关系:想象与表象密不可分,虽然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但不是凭空产生的,期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现实,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的结果。区别:首先,表象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形象的重现,而想象来源于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28. 想象与思维的关系: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认知的过程。

29. 想象的作用:首先,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其次,想象具有超前认识的作用。

30. 想象的过程: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表象)分析、综合的过程。

31. 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1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等)。2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千手千眼佛,九头龙)。3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4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阿Q ,祥林嫂等)。

32. 想象的类型:按照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产生的想象。例如:人们看到天上的云。看到窗上的冰。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对于有意想象,根据他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给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等。再造想象的特点:再造想象中形成的新形象,对自己来说是新的,其次,形成的新形象差异较大。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他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积极的幻想是符合事物发张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

想,一般称为理想。例如:青少年想当科学家等。而消极的幻想是完全脱离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为空想。例如:幻想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修炼成仙等。

第七章 意识的状态

1. 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2. 意识的特征:1觉知性:意识的最基本特征。2能动性:(1对现实有选择的反映,2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3目的性:人能够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行为,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并予以克服和解决。4社会历史性:是就意识的发生发展的内容来说的。

3. 意识的水平:1焦点意识:是指个体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例如考试专注试卷。2下意识: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获得的意识。3前意识:我们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4潜意识: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致使个体不觉知的意识。

4. 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5.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1催眠:(麦斯麦用过“动物磁”)这是一种类似睡眠而非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2白日梦:是人处于觉醒状态下的一种典型的意识状态,它允许意识活动的重心从外部事物转移到内部的思想和形象。(白日梦三种类型:愉快型,焦虑型,痛苦型。)3冥想: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认识和良好状态。

6.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他对象。集中性质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的聚焦在多选择的对象上。

7.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8. 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出现。会注目凝视,侧耳细听,眼神发呆,若有所思。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息静气。

9. 注意的理论:1过滤器理论:布鲁德本特提出。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提出。3晚期选择理论:多伊奇提出。4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提出。5双重加工理论:谢夫林提出。

10. 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一般强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同意一起无意注意。例如警车的和救护车的尖锐的叫声,火车的汽笛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新异性,3刺激物活动和变化,4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一群人中有一个个子高的,一片草中有一朵红花。)2主体自身状态:(1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2已有的只是经验3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例如:学习英语。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目的任务要明确。2合理地组织活动。克服困难。

11.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还与个体主观状态有一定的关系。2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的广度。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的范围与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还与活动任务要求有关,还与知识经验有关。例如科学家读专业资料快。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

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首先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联系。其次,注意分配与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有关。4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把注意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注意转移快慢依赖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例如:上课精彩,学生被吸引,第二节课依然没摆脱影响。注意转移依赖于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也与人的神经过程灵活性有关。

12. 注意品质的培养: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控制无关的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学方式要避免呆板。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加强意志锻炼。3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针对个体的差异。)

13. 睡眠: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实在睡眠中度过的。

14.睡眠的阶段: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入睡期,主要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惊醒。大约十分钟。第二阶段浅度睡眠期,大约20分钟,主要以短节律脑电波为主,偶尔出现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第三阶段是中度睡眠阶段,大约40分钟,肌肉放松,各项指标变慢,脑电波以Δ波为主,这四个阶段大约90分钟,之后进入5-1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期。

15. 睡眠的功能:1保护功能。2恢复身体机能。3促进生长。

16. 失眠及治疗:很多人都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象叫失眠。治疗方法:1刺激控制。2睡眠限制。3放松。4锻炼。5进食。

17. 梦:梦是人们在睡眠的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18.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的观点。2生理学的观点。3认知的观点。

19. 药物成瘾:分为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当一个人强迫性的使用一种药物以维持身体舒适就形成了生理依赖。处理会对药物产生生理依赖,对于那些缓解压力的药物,人们会产生心理依赖。

20. 常见致瘾药物的分类:1兴奋剂: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 (摇头丸,兴奋剂轻微致幻剂),尼古丁等。2抑制剂:巴比妥酸盐,V-羟基丁丙酯,苯二氮Δ类安定药,酒精。3致幻剂:大麻,LSD,MAMD 。

21. 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2心理学因素,3认知因素,4社会因素,5文化因素。

第八章 行为调控

1.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是一种主观体验。

2. 需要特点:1对象性。2紧张性。3驱动性。4周期性。

3. 需要的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自尊需要,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2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4. 需要的种类:依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后嗣的需要。1进食需要,2饮水需要,3睡眠和觉醒的需要,4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1成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欲望。50%左右的成功概率是最佳的。2交往需要。3权利的需要:即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从狭义上讲,他它表现为政治或组织上的权利欲望,而在广义上则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专业人员对非专业人员、教师对学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个人化权利动机很强的人的行为表现可分为三种:1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善于利用机会表现自己。2热衷于权威追逐,不惜使用卑劣手段。3极其看重物质条件,并将其视为最高价值。社会化权利动机强的人的行为表现也可分为三种类型:1关心社会,但不世纪实际参与社会事务。2关心社会,也实际参与社会事务,以己之长服务社会。3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

5. 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6. 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和维持功能。

7. 动机的产生: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也即个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和追求。2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所决定,还要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所谓诱因就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内驱力是一种激活力,它释放的能量是无指向性的,可以服务于任何具体行为,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动机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8. 动机的种类:1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3根据动机的行为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4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9. 动机的理论:1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称为“利比多”。二是死的本能,称为达那多斯。2内驱力理论:赫尔是内驱力理论主要代表。他认为,机体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是激发有机体的行为。赫尔的动机理论的两个特点:(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潜能(sER )等于内驱力(D )和习惯强度(sHR )的乘积:s ER=D×K ×s HR。3期望利率:现代动机理论学家采用认知观点来说明激发人类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现实,而是来至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M=V×E (M 代表动机力量,V 代表效价,E 代表期待)。

10. 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例如:考试时“怯场”,无法正常发挥,主要是由于动机过强、怯生情绪造成的。(耶克斯和道德森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11.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也即意志行为。意志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意志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

12. 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2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3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4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

13. 意志行动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勒温根据人类的趋避行为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1双趋式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双避式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式冲突,例如:人牙疼,不想拔牙不想痛苦。3趋避式冲突,也叫接近—回避式冲突,例如:想考好大学竞争又大。4双重趋避式冲突:也叫双重接近—回避式冲突,例如:春节回家)。2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3行动计划的制定。执行决定阶段,1执行决定阶段的主要困难:第一,需要行为者付出一定的智力和体力,甚至要忍受行动中带来的痛苦体验。第二,个体需要克服许多人格中原有的消极品质。第三,与行动目标相矛盾的消极动机还可能重新出现,使人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甚至偏离轨道。第四,产生新的动机、新的目标,会在心理上与原有的行为目标发生冲突,干扰意志行动的执行。2战胜困难的有效条件:第一,坚定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基本条件。第二,目标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对目标完成与否后果的意识。

14.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15: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1挫折情境。2挫折认知。3挫折反应。

16. 挫折的反应:1情绪性反应。2理智性反应。3人格的变化。

17. 挫折的应对:1正确对待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3总结经验教训。4调节抱负水平。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8.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1)在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2)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3)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

19. 情绪与认知:区别: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应,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认知过程的发生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而情绪发生、改变具有不随意性。联系:一方面,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绪也影响认知过程。积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阻碍的作用。

20. 情绪与情感:差异: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会导致情绪变化。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绪随着情境的变迁或需要的满足而较快地减弱或消逝;而情感是基于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孩子淘气,妈妈生气的情绪是暂时的,而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稳定的情感。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激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联系: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经常受情感的支配。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1. 情绪的两极性:1快感度:情绪有肯定的与否定的两极。2紧张度:情绪有轻松和紧张之分。3强度: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有强到弱的变化等级。4激动度: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

22.情绪的状态:1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的特点。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3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3. 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2坎农—巴德理论:说明情绪袭击产生的两种同时反应—唤醒和情绪体验。3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

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4当代情绪论模型:詹姆斯—兰格理论正确的指出唤起和行为反馈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坎农—巴德理论提出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在生理唤醒的先后顺序。沙赫特的学说中指出了认知的重要性。

24. 不良情绪的控制: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注意力。3合理地发泄情绪:(1适当的场合哭泣、2向他人倾述、3做比较激烈的运动、4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4自我激励:一个没有收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

25. 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

26.压力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含义:1压力指那些使人们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2压力是指机体对刺激的紧张反应;3压力是指由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相关文章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_任务及方法_张世富

    2005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及方法 张世富 (昆明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云南昆明650031) [摘 要]近年来,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渐为人们重视,不仅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发表,而且研究课题也日益广泛.特别是这10多年 ...

    思想中的历史

    作者:伍麟 哲学动态 2006年07期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6)01-0051-06 心理学界通常将1879年作为一个重要标志.1879年之前,心理学附属于哲学,之后,心理学正式从哲学中 ...

    心理学新进展作业

    河 南 大 学 题目: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姓 名 程 欣 学 号 [1**********]5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 01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 ...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747个)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 ...

    中菲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之比较

    摘要:由于西方科学心理学自身的狭隘性,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心理学本土化运动蓬勃兴起,菲律宾心理学为其杰出代表.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起步较晚,但依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文献比较法,对中菲心理学在概念.理论.方法.测量和问题等方面的本土化进 ...

    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的方法学分析

    [关键词] 心理干预:抑郁: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社会更加关注老年群体,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和精神疾患[1].国内有学者报告,老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9.9%,严重 ...

    法理学的定义视角分析

    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OL. 3 1M ar. 20 ...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总目标 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各类心理学教学.科研和应用等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规格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较强的社会适应 ...

    经济学和管理学

    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分工.方法差异及相互借鉴 内容提要:对人性假设和人们相互关系认识的不同只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前提差异,不是两门学科的根本区别.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应表现在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差异,而非研究方法.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经 ...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及其面临的问题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及其面临的问题(一)贡献 首先,从研究对象上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我们知道,在冯特宣布心理学独立以后,心理学曾长期以意识为研究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