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和客观指标

31No . 7       ·669·  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Vol .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和客观指标

于晓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 目的:整理归纳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及客观指标。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总结文献利用针刺艾灸等疗法职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报道案例, 并分析各项客观指标。结果:针刺、艾灸、放血疗法, 并配合康复手法均可以促进功能的恢复, 减轻致残度; 同时, 总结文献中以肌电图学中的H 反射、F 反射、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测手段作为相对客观、直观的指标来反应疾病的恢复。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可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针灸疗法; 肌电图; 脑卒中/病因学; 瘫痪/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42. 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2011) 07-0669-04  脑卒中病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脑卒中后遗留的患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问题之一, 也是治疗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难题,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 康复过程中要尽早解决肢体的痉挛症状, 以促进肢体功能的进一步恢复。本文就针灸治疗脑卒中病人的肢体痉挛状态及客观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了归纳, 以便选择更好的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功能。1 针灸疗法

1. 1 针刺疗法 脑卒中病人肢体的痉挛状态均表现为上肢屈肌亢进, 下肢伸肌亢进的痉挛模式, 但中医的病因病机却不尽相同, 因此治疗时准确地把握病机才能收到明显的疗效。辨证施针分别施治, 会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证属肝肾阴亏者治以滋补肝肾, 柔养筋脉。主穴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配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证属阳虚寒凝者治以温阳散寒, 舒筋通络。主穴取命门、大椎配手三里、手五里、尺泽、大陵、曲池、鱼际。主穴隔姜灸, 辅穴温针灸。证属肺脾气虚, 痰瘀内阻者治以补益肺睥, 化痰祛瘀。主穴取肺俞、脾俞、足三里、丰隆配解溪、丘墟、申脉、昆仑、八风穴。各种证型中主穴均用补法, 辅穴用平补平泻的手法, 疗效满意[1]。徐振华等[2]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 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其病位在脑, 涉及肝脏、经筋。痉挛的发生与肝脏、经筋关系密切, 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为其病机; 2) 认为本病主要涉及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阴、阳

, 脑开窍法, 采用针刺锥体区(膀胱经穴区) 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取得较好疗效, 特别是对早期治疗的患者能迅速缓解痉挛, 促进自主运动的出现,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难经·二十九难》载:“阴跷为病, 阳缓而阴急, 阳跷为病, 阴缓而阳急”, 从阴阳学说来看, 拘急收缩属阴, 舒缓伸张属阳, 阴有余而阳不足则见拘急不舒。因此本病采用补其缓而泻其急的针刺方法, 取得了较好疗效。取穴:上肢痉挛性瘫取穴上星透百会、风池、天泉、内关、肩

透臂

、曲池、手三里、合谷、八邪; 下

肢痉挛性瘫取穴上星透百会、风池、复溜、血海、四强、足三里、悬钟、丘墟、足临泣。阴侧面腧穴用泻法, 阳侧面腧穴用补法。结论证实了补缓泻急法的优势[3]。亦可阴阳经穴并用治疗痉挛性偏瘫, 治疗组取穴:风池、肩

、尺泽、手三里、内关、合谷、环跳、阴陵泉、足

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 尺泽、内关采用弱刺激, 行补法; 阴陵泉、三阴交采用强刺激, 行泻法; 风池、肩、手三里、合谷采用强刺激, 行泻法; 环跳、足三里采用弱刺激, 行补法。对照组取穴:风池、肩

、曲池、外

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诸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1. 2%,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差异[4]。于学平等[5]认为脑卒中病肢体痉挛属于“经筋病”范畴, 取鱼际、大陵、通里、经渠、尺泽、曲泽, 用“经筋刺法”, 有效地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的痉挛状态, 促进了功能的恢复。张淑杰等[6]采用局部取穴加电针拮抗的方法缓解脑卒中病

31No . 7        ·670·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11Vol .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的理论, 张闻东等[7]认为本病的病机是经脉不得阳气濡养而致, 因此采用针刺督脉为主的方法治疗肢体痉挛并取得理想疗效。李新红等[8]为了比较不同取穴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 将7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2组, 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每日针刺次, 10次为1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以修订的Ashworth 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观察指标, 观察评定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王国祥等[9]采用针刺的方法, 以诱发肌电图成分H 波和M 波为指标, 对针刺前后的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进行分析, 便于从临床神经生理学角度, 为痉挛性偏瘫治疗的科学选穴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发现:1) 针刺非痉挛侧穴位组H /M max 曲线幅度明显大于针刺痉挛侧穴位组; 2) 本研究还发现针刺伸肌侧穴位时H /M max 下降的百分率, 明显大于针刺屈肌侧穴位, 可以认为针刺伸肌侧穴位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睢明河[10]通过对比观察了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组) 与针刺上肢阴经穴(对照组) 治疗脑卒中后上臂痉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取得了显著疗效, 对照组无明显治疗效果。

吴勇[11]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加用患侧神经干刺激法治疗。神经干刺激点:腋神经点(在肩峰后下凹陷处) , 桡神经点(臂中穴, 相当于肩峰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 , 坐骨神经点(一点相当于环跳穴, 一点相当于殷门穴) , 腓总神经点(腓骨小头后下方一寸) 。田洋等患侧肩

[12]

、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光明。毫针指掐快速刺入上述穴位, 行针得气, 使针感传导而患肢有较强酸胀感。15min 行针1次, 留针30min 。起针后先按揉患侧涌泉穴5min , 再以锋钩针刺之使出血数滴。每日1次, 3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涌泉穴不刺血外, 所有取穴、针法、疗程均与观察组相同。经过1个月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87.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 0%。经统计学处理, 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孙世晓等[14]采用滞针兼透刺疗法治疗本病, 患侧和健侧同时取穴, 患侧上肢取伸肌部穴位:肩

透臂

、曲池透手三里; 健侧上肢取屈肌

部穴位:肩内陵透侠白、尺泽透孔最; 患侧下肢取屈肌部穴位:环跳透承扶、委中透承山; 健侧下肢取伸肌部穴位:髀关透伏兔、足三里透丰隆。电针使用G6805-2型电针治疗仪, 用断续波, 输出频率为60次/min ,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留针20min 。起针时将针体向相反方向捻转, 直至针下感到虚滑时, 将针取出。跟传统针刺组作对照, 取穴及操作方法上肢取穴为肩、臂

、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外关、中渚、八邪。

下肢取穴为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阴陵泉、丘墟、血海、梁丘、解溪、足三里、悬钟、太冲、八风。每次取8~10个穴, 直刺, 行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通电针, 电针参数同上, 通电留针20min 。以Ashworth 量表及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表(SL ) 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 滞针针刺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1. 2 针刺加康复手法 朱凤磊

[15]

运用针刺和低频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 治疗方法如下, 针灸治疗: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取极泉、尺泽、委中。配穴:手指握固加合谷透三间; 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上肢选择屈肌侧的天泉、尺泽、郄门、内关等腧穴, 下肢选择优势肌群附近的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优势侧针灸和电针刺激:痉挛肌肉拮抗肌用针灸提插捻转针刺; G6805-2型电针刺激仪; 刺激参数:低频连续波, 频率为2~6Hz , 强度为2mA 每次, 并用电针低频刺激30min , 每日1次。物理和作业治疗:1) 被动活动:首先解除痉挛, 抗痉挛肢位应用, 患侧上肢伸展, 下肢屈曲, 患侧负重训练;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各关节及肌群被动运动, 逐步扩大关节活动度, 鼓励患者自主用力, 诱发主动运动, 1天1次, 每个动作5~10次; 2) 主动运动:训练师协助下进行关节活动度强化训练, 上下肢从远、、、、

用通电针刺法治疗本病, 取穴:上肢痉挛取

、曲池、尺泽、合谷、外关、手三里; 下肢

痉挛取患侧髀关、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电针使用G6805-1治疗仪, 针刺入穴得气后, 接通电针治疗仪, 以疏密波为主, 频率为100Hz , 电流强度以病人耐受且肢体有轻微振荡为度(1. 5~2. 5mA ) , 每次持续刺激30min ,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136例, 1个疗程治愈(控制痉挛者) 48例, 2个疗程控制痉挛者80例, 20d 以上5例, 未愈3例, 疗效较显著。

孙妍[13]以针刺加涌泉穴放血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40例, 与20例仅施针刺法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明涌泉穴对脑卒中后遗症

,

31No . 7         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Vol . ·671·

握、拉、抬等动作; 在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基础上, 再予抗阻力运动, 其训练顺序为:患侧肢体阻力完成, 关节活动度如起坐训练, 正确步行训练, 逐步诱发分离运动向完全分离运动过渡; 3) 作业疗法:正确使用剪刀、信封等物品, 训练师适时给予协助, 帮助患者放松肌肉, 避免过度疲劳促发的痉挛, 开始训练时由易到难, 把正确运动模式的重建作为重点, 之后再逐渐增加操作次数, 提高运动速度, 每天1次, 并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治疗量。对照组仅使用物理和作业治疗, 上述治疗共持续2个月。治疗2个月后痉挛等级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 3 灸法治疗 任晓明[16]采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关节痉挛, 治疗组最阴经穴, 治疗肘关节取尺泽、少海, 腕关节取内关、大陵、阳溪透阳谷; 膝关节取血海、委中、阴陵泉, 踝关节取三阴交、太溪; 配穴取阳陵泉。对照组取阳经穴, 治疗肘关节取曲池、手三里, 腕关节取外关、合谷、阳溪, 膝关节取梁丘、犊鼻、足三里, 踝关节取悬钟、解溪、丰隆; 配穴取阳陵泉。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一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痉挛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针药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性瘫痪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患者的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纵观全程, 发现很多情况下, 用症状作为指标来衡量疗效, 缺乏定量、客观的标准。近些年来逐渐地探索实用的客观的临床检测指标, 肌电图学中的H 反射、F 反射、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测手段, 已逐渐地应用到临床观察中来, 成为相对客观、直观的指标。

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单突触反射即为H 反射, 其传入弧为肌梭的IA 类纤维, 传出弧由α运动轴突组成, α运动神经元既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 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质各高级中枢下传的信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后, H 反射随病程发展而变化。脑卒中后数周到数月, H /M 比值增加, 与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在时间上相关联。治疗前, 患侧肢体H 反射的潜伏期缩短, 波幅增高, 而针刺治疗后患肢H 反射

[17]

Fierro [18]和Milanov 等[19]的研究发现, 在肌肉紧张状态中F 波的出现率可增加。F 波的波幅对痉挛状态下运动神经元兴奋过程的敏感性较高。即使肌肉紧张度发生很小的改变, 也可以由F 波反映出来。采用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 观察F 波的变化。与健康人及弛缓性瘫痪患者相比, 脑卒中痉挛状态病人的F 波更容易引出, 且F 波的波幅升高、时限延长、阈值降低; 治疗后, F 波的波幅降低、时限缩短、阈值升高[20]。

体感诱发电位: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病人体感诱发电位具有调整作用, 治疗前有部分病人的波幅缺如或波幅不对称、潜伏期延长, 治疗后两组病人原波幅缺如者波幅出现, 不对称者转为对称, 波幅对称者增多, 潜伏期缩短。体感诱发电位可反映特异的大脑皮层电活动, 波型的变化反映了参与生物电活动的脑神经细胞多少和兴奋程度、病情变化, 又与病灶部位、大小有关, 有力地指导临床推测预后参考文献:

[1]俞国桥. 辨证施针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J ]. 上海针灸杂

志, 2005, 24(2) :22.

[2]徐振华, 曾绍红, 靳瑞. 关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

的几点认识[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2) :4-5.

[3]赵晓峰, 李平.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脑卒中性肌痉挛疗

效观察[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10) :13-14.

[4]刘希茹. 阴阳经穴并用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48例临床

观察[J ].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 2005, 4(4) :69-70.

[5]于学平, 滕秀英, 孟玉泉. 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状

态临床疗效观察[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4) :20-22. [6]张淑杰, 高维滨. 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22(11) :36-37.

[7]张闻东, 陈幸生, 韩为, 等. 针刺督脉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肢

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5) :11-12. [8]李新红, 周君, 李先果, 等. 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偏瘫痉

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21(9) :7-8. [9]王国祥, 刘殿玉. 针刺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的影响[J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 24(2) :222-224.

[10]睢明河. 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脑卒中后上臂痉挛的临床

观察[J ]. 针刺研究, 2001, 26(2) :131-132.

[11]吴勇.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

[J ]. 湖北中医杂志, 2005, 27(12) :38-39.

[12]田洋, 李乐, 麻永兴. 通电针刺控制136例脑卒中后患者

[J ]. , , 7(12453.

[21]

31No . 7        ·672·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11Vol . [13]孙妍. 针刺加涌泉放血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

[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22(2) :14-15.

[14]孙世晓, 武桂娟. 滞针兼透刺疗法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状

态临床观察[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22(6) :37-38. [15]朱凤磊. 针刺和低频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

状态临床研究[J ].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7) :875-876. [16]任晓明. 温针灸阴经治疗脑卒中后关节痉挛30例———附

温针灸阳经治疗30例对照[J ]. 浙江中医杂志, 2005, 32(12) :529.

[17]曾友华, 包烨华, 楚佳梅, 等.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高肌

张力大鼠H 反射的影响[J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5) :1054-1056.

[18]Fierro B , Raimondo D , Modica A . Analys is of F -response in up -(收稿日期:2011-03-07)

 作者简介:于晓华(1977-) , 女, 博士研究生, 讲师。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per mot oneu ron lesions [J ]. Act a Neurol Scand , 1990, 82(5) :329-334.

[19]Milanov IG . Acompari son of methods to assess the excitability of

lower motoneurones [J ]. Can J Neu rol Sci , 1992, 19(1) :64-68. [20]于学平. 经筋刺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病人肌电F 波

的影响[J ]. 中医药学报, 2004, 32(2) :23-25.

[21]于学平, 黄昕, 齐欢. 电针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病人

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11) :33-34.

(上接第656页)

表2 2种治疗方法不同时期治疗结果优良率比较

组 别关 节 镜 组关节镜加中药组

优3041

良511

可32

无效优良率/%有效率/%21

87. 5 94. 5#

95. 0 98. 2■

中药配合治疗后, 不同时间点积分显著降低, 表明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补肾健脾活血方的疗效优于单独清理术。

关节镜手术的开展为解决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补肾健脾活血方的配合应用, 使得效果明显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值得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孙瑛. 实用关节炎诊断治疗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

版社, 2002:319-35.

[2]Kellgren JH , Lawrence JS .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os -teoarthri -tis [J ]. Annl Rheum Dis , 1957(16) :494-502.

[3]刘云鹏, 刘沂.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

定标准[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230.

[4]范艳华. 中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体会[J ].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2009, 24(3) :148-149.

[5]于乃博. 骨性关节炎的病机特点[J ]. 吉林中医药, 2008, 28(6) :410.

[6]吕书政, 魏秋实, 卫四来.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

况[J ]. 吉林中医药, 2008, 28(9) :698.

  作者简介:潘贵超(1976-) , 男, 博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关节疾病及骨质疏松。

 *通信作者:王振全, Tel :[1**********], E -mail :panyining1976@sohu . com

(收稿日期:2011-05-09)

  注:两组比较, #P 0. 05。

4 小结

骨关节炎是一种累及骨、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支持结构的综合性疾病。关节镜手术能清除关节内炎性刺激物, 调整渗透压, 改善关节内环境,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膝骨性关节炎隶属中医痹证范畴, 增龄劳损、肝肾亏虚、筋骨衰惫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的病理基础, 风寒湿是本病常见的致病或诱发因素, 血癖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病理环节

[4-5]

。因而从补益肝

肾入手, 无疑对膝关节疼痛症状的改善大有裨益。

补肾健脾活血方以淫羊藿为君,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本草纲目》云其“性温不寒, 能益精气, 真阳不足者宜之”, 以熟地黄、龟板等血肉有情之品温补督脉, 添精益血, 黄芪、山药益气健脾补后天, 鸡血藤、三七行血补血、活血通络, 陈皮理气使补而不滞。全方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填精益髓, 符合膝骨性关节炎的证治思路[6]。

本实验数据显示, 关节镜术后服用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关节炎的疗效优于使用关节镜清理术者, 其优良率达94. 5%,同时Lequence 评分结果也显示, 应用

31No . 7       ·669·  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Vol .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和客观指标

于晓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 目的:整理归纳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及客观指标。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总结文献利用针刺艾灸等疗法职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报道案例, 并分析各项客观指标。结果:针刺、艾灸、放血疗法, 并配合康复手法均可以促进功能的恢复, 减轻致残度; 同时, 总结文献中以肌电图学中的H 反射、F 反射、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测手段作为相对客观、直观的指标来反应疾病的恢复。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可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针灸疗法; 肌电图; 脑卒中/病因学; 瘫痪/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42. 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5699(2011) 07-0669-04  脑卒中病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脑卒中后遗留的患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问题之一, 也是治疗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难题,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 康复过程中要尽早解决肢体的痉挛症状, 以促进肢体功能的进一步恢复。本文就针灸治疗脑卒中病人的肢体痉挛状态及客观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了归纳, 以便选择更好的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功能。1 针灸疗法

1. 1 针刺疗法 脑卒中病人肢体的痉挛状态均表现为上肢屈肌亢进, 下肢伸肌亢进的痉挛模式, 但中医的病因病机却不尽相同, 因此治疗时准确地把握病机才能收到明显的疗效。辨证施针分别施治, 会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证属肝肾阴亏者治以滋补肝肾, 柔养筋脉。主穴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配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证属阳虚寒凝者治以温阳散寒, 舒筋通络。主穴取命门、大椎配手三里、手五里、尺泽、大陵、曲池、鱼际。主穴隔姜灸, 辅穴温针灸。证属肺脾气虚, 痰瘀内阻者治以补益肺睥, 化痰祛瘀。主穴取肺俞、脾俞、足三里、丰隆配解溪、丘墟、申脉、昆仑、八风穴。各种证型中主穴均用补法, 辅穴用平补平泻的手法, 疗效满意[1]。徐振华等[2]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 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其病位在脑, 涉及肝脏、经筋。痉挛的发生与肝脏、经筋关系密切, 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为其病机; 2) 认为本病主要涉及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阴、阳

, 脑开窍法, 采用针刺锥体区(膀胱经穴区) 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取得较好疗效, 特别是对早期治疗的患者能迅速缓解痉挛, 促进自主运动的出现,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难经·二十九难》载:“阴跷为病, 阳缓而阴急, 阳跷为病, 阴缓而阳急”, 从阴阳学说来看, 拘急收缩属阴, 舒缓伸张属阳, 阴有余而阳不足则见拘急不舒。因此本病采用补其缓而泻其急的针刺方法, 取得了较好疗效。取穴:上肢痉挛性瘫取穴上星透百会、风池、天泉、内关、肩

透臂

、曲池、手三里、合谷、八邪; 下

肢痉挛性瘫取穴上星透百会、风池、复溜、血海、四强、足三里、悬钟、丘墟、足临泣。阴侧面腧穴用泻法, 阳侧面腧穴用补法。结论证实了补缓泻急法的优势[3]。亦可阴阳经穴并用治疗痉挛性偏瘫, 治疗组取穴:风池、肩

、尺泽、手三里、内关、合谷、环跳、阴陵泉、足

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 尺泽、内关采用弱刺激, 行补法; 阴陵泉、三阴交采用强刺激, 行泻法; 风池、肩、手三里、合谷采用强刺激, 行泻法; 环跳、足三里采用弱刺激, 行补法。对照组取穴:风池、肩

、曲池、外

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诸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1. 2%,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差异[4]。于学平等[5]认为脑卒中病肢体痉挛属于“经筋病”范畴, 取鱼际、大陵、通里、经渠、尺泽、曲泽, 用“经筋刺法”, 有效地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的痉挛状态, 促进了功能的恢复。张淑杰等[6]采用局部取穴加电针拮抗的方法缓解脑卒中病

31No . 7        ·670·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11Vol .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的理论, 张闻东等[7]认为本病的病机是经脉不得阳气濡养而致, 因此采用针刺督脉为主的方法治疗肢体痉挛并取得理想疗效。李新红等[8]为了比较不同取穴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 将7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2组, 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每日针刺次, 10次为1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以修订的Ashworth 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观察指标, 观察评定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王国祥等[9]采用针刺的方法, 以诱发肌电图成分H 波和M 波为指标, 对针刺前后的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进行分析, 便于从临床神经生理学角度, 为痉挛性偏瘫治疗的科学选穴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发现:1) 针刺非痉挛侧穴位组H /M max 曲线幅度明显大于针刺痉挛侧穴位组; 2) 本研究还发现针刺伸肌侧穴位时H /M max 下降的百分率, 明显大于针刺屈肌侧穴位, 可以认为针刺伸肌侧穴位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睢明河[10]通过对比观察了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组) 与针刺上肢阴经穴(对照组) 治疗脑卒中后上臂痉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取得了显著疗效, 对照组无明显治疗效果。

吴勇[11]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加用患侧神经干刺激法治疗。神经干刺激点:腋神经点(在肩峰后下凹陷处) , 桡神经点(臂中穴, 相当于肩峰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 , 坐骨神经点(一点相当于环跳穴, 一点相当于殷门穴) , 腓总神经点(腓骨小头后下方一寸) 。田洋等患侧肩

[12]

、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光明。毫针指掐快速刺入上述穴位, 行针得气, 使针感传导而患肢有较强酸胀感。15min 行针1次, 留针30min 。起针后先按揉患侧涌泉穴5min , 再以锋钩针刺之使出血数滴。每日1次, 3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涌泉穴不刺血外, 所有取穴、针法、疗程均与观察组相同。经过1个月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87.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 0%。经统计学处理, 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孙世晓等[14]采用滞针兼透刺疗法治疗本病, 患侧和健侧同时取穴, 患侧上肢取伸肌部穴位:肩

透臂

、曲池透手三里; 健侧上肢取屈肌

部穴位:肩内陵透侠白、尺泽透孔最; 患侧下肢取屈肌部穴位:环跳透承扶、委中透承山; 健侧下肢取伸肌部穴位:髀关透伏兔、足三里透丰隆。电针使用G6805-2型电针治疗仪, 用断续波, 输出频率为60次/min ,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留针20min 。起针时将针体向相反方向捻转, 直至针下感到虚滑时, 将针取出。跟传统针刺组作对照, 取穴及操作方法上肢取穴为肩、臂

、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外关、中渚、八邪。

下肢取穴为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阴陵泉、丘墟、血海、梁丘、解溪、足三里、悬钟、太冲、八风。每次取8~10个穴, 直刺, 行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通电针, 电针参数同上, 通电留针20min 。以Ashworth 量表及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价表(SL ) 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 滞针针刺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1. 2 针刺加康复手法 朱凤磊

[15]

运用针刺和低频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 治疗方法如下, 针灸治疗: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 辅穴取极泉、尺泽、委中。配穴:手指握固加合谷透三间; 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上肢选择屈肌侧的天泉、尺泽、郄门、内关等腧穴, 下肢选择优势肌群附近的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优势侧针灸和电针刺激:痉挛肌肉拮抗肌用针灸提插捻转针刺; G6805-2型电针刺激仪; 刺激参数:低频连续波, 频率为2~6Hz , 强度为2mA 每次, 并用电针低频刺激30min , 每日1次。物理和作业治疗:1) 被动活动:首先解除痉挛, 抗痉挛肢位应用, 患侧上肢伸展, 下肢屈曲, 患侧负重训练;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各关节及肌群被动运动, 逐步扩大关节活动度, 鼓励患者自主用力, 诱发主动运动, 1天1次, 每个动作5~10次; 2) 主动运动:训练师协助下进行关节活动度强化训练, 上下肢从远、、、、

用通电针刺法治疗本病, 取穴:上肢痉挛取

、曲池、尺泽、合谷、外关、手三里; 下肢

痉挛取患侧髀关、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电针使用G6805-1治疗仪, 针刺入穴得气后, 接通电针治疗仪, 以疏密波为主, 频率为100Hz , 电流强度以病人耐受且肢体有轻微振荡为度(1. 5~2. 5mA ) , 每次持续刺激30min ,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136例, 1个疗程治愈(控制痉挛者) 48例, 2个疗程控制痉挛者80例, 20d 以上5例, 未愈3例, 疗效较显著。

孙妍[13]以针刺加涌泉穴放血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40例, 与20例仅施针刺法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明涌泉穴对脑卒中后遗症

,

31No . 7         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Vol . ·671·

握、拉、抬等动作; 在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基础上, 再予抗阻力运动, 其训练顺序为:患侧肢体阻力完成, 关节活动度如起坐训练, 正确步行训练, 逐步诱发分离运动向完全分离运动过渡; 3) 作业疗法:正确使用剪刀、信封等物品, 训练师适时给予协助, 帮助患者放松肌肉, 避免过度疲劳促发的痉挛, 开始训练时由易到难, 把正确运动模式的重建作为重点, 之后再逐渐增加操作次数, 提高运动速度, 每天1次, 并分别给予不同强度的治疗量。对照组仅使用物理和作业治疗, 上述治疗共持续2个月。治疗2个月后痉挛等级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 3 灸法治疗 任晓明[16]采用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关节痉挛, 治疗组最阴经穴, 治疗肘关节取尺泽、少海, 腕关节取内关、大陵、阳溪透阳谷; 膝关节取血海、委中、阴陵泉, 踝关节取三阴交、太溪; 配穴取阳陵泉。对照组取阳经穴, 治疗肘关节取曲池、手三里, 腕关节取外关、合谷、阳溪, 膝关节取梁丘、犊鼻、足三里, 踝关节取悬钟、解溪、丰隆; 配穴取阳陵泉。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一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痉挛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针药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性瘫痪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患者的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纵观全程, 发现很多情况下, 用症状作为指标来衡量疗效, 缺乏定量、客观的标准。近些年来逐渐地探索实用的客观的临床检测指标, 肌电图学中的H 反射、F 反射、体感诱发电位等检测手段, 已逐渐地应用到临床观察中来, 成为相对客观、直观的指标。

电刺激诱发的脊髓单突触反射即为H 反射, 其传入弧为肌梭的IA 类纤维, 传出弧由α运动轴突组成, α运动神经元既接受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外周传入的信息, 也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质各高级中枢下传的信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后, H 反射随病程发展而变化。脑卒中后数周到数月, H /M 比值增加, 与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在时间上相关联。治疗前, 患侧肢体H 反射的潜伏期缩短, 波幅增高, 而针刺治疗后患肢H 反射

[17]

Fierro [18]和Milanov 等[19]的研究发现, 在肌肉紧张状态中F 波的出现率可增加。F 波的波幅对痉挛状态下运动神经元兴奋过程的敏感性较高。即使肌肉紧张度发生很小的改变, 也可以由F 波反映出来。采用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状态, 观察F 波的变化。与健康人及弛缓性瘫痪患者相比, 脑卒中痉挛状态病人的F 波更容易引出, 且F 波的波幅升高、时限延长、阈值降低; 治疗后, F 波的波幅降低、时限缩短、阈值升高[20]。

体感诱发电位: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病人体感诱发电位具有调整作用, 治疗前有部分病人的波幅缺如或波幅不对称、潜伏期延长, 治疗后两组病人原波幅缺如者波幅出现, 不对称者转为对称, 波幅对称者增多, 潜伏期缩短。体感诱发电位可反映特异的大脑皮层电活动, 波型的变化反映了参与生物电活动的脑神经细胞多少和兴奋程度、病情变化, 又与病灶部位、大小有关, 有力地指导临床推测预后参考文献:

[1]俞国桥. 辨证施针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J ]. 上海针灸杂

志, 2005, 24(2) :22.

[2]徐振华, 曾绍红, 靳瑞. 关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

的几点认识[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2) :4-5.

[3]赵晓峰, 李平.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脑卒中性肌痉挛疗

效观察[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10) :13-14.

[4]刘希茹. 阴阳经穴并用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48例临床

观察[J ].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 2005, 4(4) :69-70.

[5]于学平, 滕秀英, 孟玉泉. 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状

态临床疗效观察[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4) :20-22. [6]张淑杰, 高维滨. 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22(11) :36-37.

[7]张闻东, 陈幸生, 韩为, 等. 针刺督脉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肢

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5) :11-12. [8]李新红, 周君, 李先果, 等. 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偏瘫痉

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21(9) :7-8. [9]王国祥, 刘殿玉. 针刺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的影响[J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 24(2) :222-224.

[10]睢明河. 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脑卒中后上臂痉挛的临床

观察[J ]. 针刺研究, 2001, 26(2) :131-132.

[11]吴勇. 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

[J ]. 湖北中医杂志, 2005, 27(12) :38-39.

[12]田洋, 李乐, 麻永兴. 通电针刺控制136例脑卒中后患者

[J ]. , , 7(12453.

[21]

31No . 7        ·672·2011年7月第31卷第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11Vol . [13]孙妍. 针刺加涌泉放血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

[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22(2) :14-15.

[14]孙世晓, 武桂娟. 滞针兼透刺疗法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状

态临床观察[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22(6) :37-38. [15]朱凤磊. 针刺和低频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

状态临床研究[J ].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7) :875-876. [16]任晓明. 温针灸阴经治疗脑卒中后关节痉挛30例———附

温针灸阳经治疗30例对照[J ]. 浙江中医杂志, 2005, 32(12) :529.

[17]曾友华, 包烨华, 楚佳梅, 等.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高肌

张力大鼠H 反射的影响[J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5) :1054-1056.

[18]Fierro B , Raimondo D , Modica A . Analys is of F -response in up -(收稿日期:2011-03-07)

 作者简介:于晓华(1977-) , 女, 博士研究生, 讲师。研究方向:针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per mot oneu ron lesions [J ]. Act a Neurol Scand , 1990, 82(5) :329-334.

[19]Milanov IG . Acompari son of methods to assess the excitability of

lower motoneurones [J ]. Can J Neu rol Sci , 1992, 19(1) :64-68. [20]于学平. 经筋刺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状态病人肌电F 波

的影响[J ]. 中医药学报, 2004, 32(2) :23-25.

[21]于学平, 黄昕, 齐欢. 电针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病人

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11) :33-34.

(上接第656页)

表2 2种治疗方法不同时期治疗结果优良率比较

组 别关 节 镜 组关节镜加中药组

优3041

良511

可32

无效优良率/%有效率/%21

87. 5 94. 5#

95. 0 98. 2■

中药配合治疗后, 不同时间点积分显著降低, 表明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补肾健脾活血方的疗效优于单独清理术。

关节镜手术的开展为解决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补肾健脾活血方的配合应用, 使得效果明显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值得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孙瑛. 实用关节炎诊断治疗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

版社, 2002:319-35.

[2]Kellgren JH , Lawrence JS .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os -teoarthri -tis [J ]. Annl Rheum Dis , 1957(16) :494-502.

[3]刘云鹏, 刘沂. 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

定标准[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230.

[4]范艳华. 中西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体会[J ].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2009, 24(3) :148-149.

[5]于乃博. 骨性关节炎的病机特点[J ]. 吉林中医药, 2008, 28(6) :410.

[6]吕书政, 魏秋实, 卫四来.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

况[J ]. 吉林中医药, 2008, 28(9) :698.

  作者简介:潘贵超(1976-) , 男, 博士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关节疾病及骨质疏松。

 *通信作者:王振全, Tel :[1**********], E -mail :panyining1976@sohu . com

(收稿日期:2011-05-09)

  注:两组比较, #P 0. 05。

4 小结

骨关节炎是一种累及骨、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支持结构的综合性疾病。关节镜手术能清除关节内炎性刺激物, 调整渗透压, 改善关节内环境,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膝骨性关节炎隶属中医痹证范畴, 增龄劳损、肝肾亏虚、筋骨衰惫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的病理基础, 风寒湿是本病常见的致病或诱发因素, 血癖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病理环节

[4-5]

。因而从补益肝

肾入手, 无疑对膝关节疼痛症状的改善大有裨益。

补肾健脾活血方以淫羊藿为君,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本草纲目》云其“性温不寒, 能益精气, 真阳不足者宜之”, 以熟地黄、龟板等血肉有情之品温补督脉, 添精益血, 黄芪、山药益气健脾补后天, 鸡血藤、三七行血补血、活血通络, 陈皮理气使补而不滞。全方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填精益髓, 符合膝骨性关节炎的证治思路[6]。

本实验数据显示, 关节镜术后服用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关节炎的疗效优于使用关节镜清理术者, 其优良率达94. 5%,同时Lequence 评分结果也显示, 应用


    相关文章

    康复治疗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康复治疗毕业论文选题(148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临床研究_张汉卿

    ·22·JCAM.Mar,2013,Vol.29,NO.3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 颈肩综合征临床研究 张汉卿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要:目的:观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及远期效应.方法 ...

    康复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方案优化

    康复科诊疗方案及方案优化 2010年中风康复诊疗方案 中风(stroke )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 其定义为: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或死亡.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蛛网膜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02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治疗同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10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54完全自理,41例部分生活自理,3例无明显好 ...

    康复医学科三基考试习题

    彭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2015年第1季度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题中有A .B .C .D .E 五个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 A. <灵枢> B. < ...

    康复医学复习重点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论 一.康复的定义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康复名词 大陆:康复 香港:复康 台湾:复健 国外:Rehabilitation 2.Rehabilitation-康复 复原 ...

    最新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发布!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共同制定了<中 ...

    脑卒中后"脊髓功能重塑"的设想

    摘要:提出脑卒中康复机制的"脊髓功能重塑"设想:认为脑卒中后脊髓节段可能发生功能重塑,脊髓节段做为中枢神经系统低位中枢,会出现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并部分替代了受损部分的脑功能.而康复治疗可以调节脊髓的形态学变化和改善其功 ...

    神经病学考试终极重点

    古茨曼综合征: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表现为计算不能.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 书写不能.有时伴失读. Horner 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引起,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轻 度凹陷和同侧面部无汗. 阿-罗瞳孔:表现为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