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主流流派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渊源

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7世纪中期

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

∙ 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 新古典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流派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

∙ 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

∙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

∙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

∙ 新凯恩斯主义(主流)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并存的“新综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八次革命”

亚当·斯密

边际革命

凯恩斯革命 (1776年《国富论》):古典经济学 (强调经济自由) (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强调经济自由)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

(20世纪60年代): (强调国家干预) 现代货币主义 斯拉法革命 (强调经济自由) (生产价格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强调经济自由) (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 (强调经济自由)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强调经济自由)

基本分类:

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

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I(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II(1980’):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凯恩斯的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供给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伦敦学派

弗莱堡学派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公共选择派

非主流经济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

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但是,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仍然显得比较肤浅、比较粗糙和比较片面。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大致上就是17-19世纪中期期间。该时期内,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和观念的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古典经济学主要的和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比如,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需求方面没有加以充分重视,在分析方法上,也显得不够精细。此外,劳动价值论往往容易为工人的利益服务而对资本家不利。这些都引起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发展某些新理论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3.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它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为起点。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后来经济学界所说的“边际革命”。这是指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 •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 •门格尔同时各自独立地分别出版了他们启动“边际革命”的代表性著作。而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也独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论述相同理论体系和观点的重要著作。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变化是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这种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马歇尔和皮古。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被认为是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致的理论体系。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当中,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在新古典经济学最终完成的同一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经济理论。那些理论后来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前驱,为后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问世奠定了某种基础。那些理论和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典的维克赛尔,缪尔达尔,林达尔和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等人,也出现了约瑟夫•熊彼特,欧文•费雪那样的经济学家。

4.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本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即发生了“凯恩斯主义的革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既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使之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占据了主流地位,也同时存在着原先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时退居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沿着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道路,西方经济学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又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就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直到当前所先后出现和存在的各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学说。

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既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说来,这些经济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与下面三种情况密切相关:

(1)由凯恩斯的追随者对凯恩斯经济学说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和补充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包括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剑桥学派,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希克斯的经济学体系,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遇到了经济“滞涨”的挑战,这时,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相对立的各种学说,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情况下,出现了恢复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倾向,其中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主要有: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芝加哥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流派,也不同于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流派的非主流经济学派。这包括:瑞典学派,熊彼特的经济理论体系,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新制度学派,激进经济学派。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介绍:

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其成员之一杜邦•德•奈穆尔于1767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名为《菲西奥克拉特,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魁奈著作选集,首次提出了源于希腊文“自然”和“统治”两字的合辞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但在当时,这个新名称没有得到通用。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依据他们“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把他们称为“农业体系”,汉语则意译为“重农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柏姆•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

剑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该书继承19世纪初以来的英国庸俗经济学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的一个派别,重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 制度学派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该学派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标榜,并以此得名。虽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切尔,曾把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前期英国经济学家琼斯的著作,但实际上琼斯的经济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都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说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这主要是从方法论方面而言的。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师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师马歇尔学习了一段时间经济学。凯恩斯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使他的思想和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在最著名的传世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否定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走出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界认为是对于以马歇尔,皮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要思想倾向和政策主张的“革命”。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凯恩斯革命”。这一“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方国家中较长期的主流地位。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

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其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体系之后,逐渐成为西方各国的“新经济学”。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其趋之若骛,信服有加。为了学习和运用凯恩斯的新理论、新方法,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和改进的工作。这些人就形成了“后凯恩斯经济学派”。 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界形成了两大主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分支。其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古典综合派”(也叫做“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美国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右派”);另一支是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也叫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左派”)。

新古典综合派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主要是凯恩斯的《通论》。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韦尔等人。由于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任教,其理论又是以背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特征的,所以叫做“新剑桥学派”。由于其中的斯拉法,帕西内蒂等人原为意大利人,所以该派又叫做“英国-意大利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曾经把原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结合起来,以弥补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但是,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学家的这种做法是对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原意的歪曲,是向传统经济理论的倒退,因而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琼.罗宾逊等人认为,他们剑桥大学这些经济学家曾经长期与凯恩斯一起共事和密切合作,是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共同开拓者,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正宗。

1953年琼.罗宾逊发表了“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一文,对新古典综合派的资本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该文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强烈反响和争论,酿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两个剑桥之争”。挑战的一方是以琼.罗宾逊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应战一方为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坎布里奇市)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经济学家。争论从资本测量问题开始,涉及到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在争论中,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包括分析方法问题、动态和静态问题、宏观和微观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以及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争论的最终结果是,新剑桥学派揭露和批判了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逻辑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地位。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美国是加尔布雷思、博尔丁,在瑞典是缪达尔。

这个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制度学派,因为它一方面继承了过去的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度学派更加注意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缺陷,并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它在政策目标和价值准则问题上所涉及的范围也要广泛得多。

理性预期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经济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 “理性预期”一词由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其理论,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

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80年代,其政策主张兴盛于90年代。其代表人物多为美国经济学家,如Q.A.阿克罗夫、J.耶伦、G.曼奎、B.伯纳克等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但是,却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的观点和“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粘性,这样,在短期仍然会出现偏离自然失业率的现象,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和起作用的。新凯恩斯主义并不仅仅是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张,他们还特别强调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调节经济的思路,主张从长期着手、从供给方面着手来考虑经济政策。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原凯恩斯主义开始衰落,长时期里的经济学“共识”的时代归于结束。在经济发生“停滞膨胀”的局面下,被新古典综合派在综合时所忽视的方面,却导致了该学派的衰落。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正是在新古典综合派逐渐失势,反对派别林立的形势下逐渐产生的。这也是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两大思潮进行激烈争论过程中,在两大思潮内部形成的。在风行一时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内部,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等。而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内部又有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之分。在遭受冷落的原凯恩斯主义的阵营中,一些被帕金(M. 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继续坚持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他们采用了许多新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各种有用的经济理论观点,甚至包括论敌的理论观点兼收并蓄,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见解,推动了凯恩斯主义的研究。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破土而出了。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渊源

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17世纪中期

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

∙ 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 新古典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流派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

∙ 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

∙ 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

∙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

∙ 新凯恩斯主义(主流)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并存的“新综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八次革命”

亚当·斯密

边际革命

凯恩斯革命 (1776年《国富论》):古典经济学 (强调经济自由) (19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强调经济自由)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

(20世纪60年代): (强调国家干预) 现代货币主义 斯拉法革命 (强调经济自由) (生产价格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强调经济自由) (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 (强调经济自由)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20世纪80年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强调经济自由)

基本分类:

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

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

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I(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II(1980’):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反对凯恩斯的学派)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供给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伦敦学派

弗莱堡学派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公共选择派

非主流经济学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

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说,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不过,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的主要特点是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但是,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仍然显得比较肤浅、比较粗糙和比较片面。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要产生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期,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时期。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大致上就是17-19世纪中期期间。该时期内,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和观念的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与重商主义的理论学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主要特点是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这意味着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古典经济学主要的和典型的代表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比如,古典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的需求方面没有加以充分重视,在分析方法上,也显得不够精细。此外,劳动价值论往往容易为工人的利益服务而对资本家不利。这些都引起了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注意,引起了他们发展某些新理论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3.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叫做新古典经济学。它以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为起点。这个重要事件就是后来经济学界所说的“边际革命”。这是指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 •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 •门格尔同时各自独立地分别出版了他们启动“边际革命”的代表性著作。而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也独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论述相同理论体系和观点的重要著作。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变化是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改变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引进了数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由强调供给和生产转变为强调需求和消费。这种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马歇尔和皮古。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方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被认为是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致的理论体系。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当中,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在新古典经济学最终完成的同一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经济理论。那些理论后来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前驱,为后来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问世奠定了某种基础。那些理论和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典的维克赛尔,缪尔达尔,林达尔和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等人,也出现了约瑟夫•熊彼特,欧文•费雪那样的经济学家。

4.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本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即发生了“凯恩斯主义的革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倾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既恢复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思潮,使之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占据了主流地位,也同时存在着原先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但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暂时退居次要地位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沿着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道路,西方经济学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又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就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直到当前所先后出现和存在的各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学说。

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既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说来,这些经济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与下面三种情况密切相关:

(1)由凯恩斯的追随者对凯恩斯经济学说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和补充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包括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剑桥学派,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希克斯的经济学体系,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遇到了经济“滞涨”的挑战,这时,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相对立的各种学说,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情况下,出现了恢复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倾向,其中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主要有: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芝加哥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流派,也不同于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流派的非主流经济学派。这包括:瑞典学派,熊彼特的经济理论体系,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新制度学派,激进经济学派。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介绍:

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其成员之一杜邦•德•奈穆尔于1767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名为《菲西奥克拉特,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魁奈著作选集,首次提出了源于希腊文“自然”和“统治”两字的合辞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但在当时,这个新名称没有得到通用。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依据他们“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把他们称为“农业体系”,汉语则意译为“重农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柏姆•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

剑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19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该书继承19世纪初以来的英国庸俗经济学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的一个派别,重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 制度学派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该学派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标榜,并以此得名。虽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切尔,曾把制度学派经济理论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前期英国经济学家琼斯的著作,但实际上琼斯的经济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都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说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这主要是从方法论方面而言的。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师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师马歇尔学习了一段时间经济学。凯恩斯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著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使他的思想和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在最著名的传世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否定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走出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界认为是对于以马歇尔,皮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要思想倾向和政策主张的“革命”。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凯恩斯革命”。这一“革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方国家中较长期的主流地位。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

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其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体系之后,逐渐成为西方各国的“新经济学”。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其趋之若骛,信服有加。为了学习和运用凯恩斯的新理论、新方法,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对凯恩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和改进的工作。这些人就形成了“后凯恩斯经济学派”。 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界形成了两大主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分支。其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古典综合派”(也叫做“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美国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右派”);另一支是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也叫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左派”)。

新古典综合派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一系列在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学”。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则被冠以“微观经济学”的名称。

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主要是凯恩斯的《通论》。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蒂,约翰.伊特韦尔等人。由于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任教,其理论又是以背离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特征的,所以叫做“新剑桥学派”。由于其中的斯拉法,帕西内蒂等人原为意大利人,所以该派又叫做“英国-意大利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曾经把原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结合起来,以弥补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但是,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学家的这种做法是对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原意的歪曲,是向传统经济理论的倒退,因而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琼.罗宾逊等人认为,他们剑桥大学这些经济学家曾经长期与凯恩斯一起共事和密切合作,是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共同开拓者,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正宗。

1953年琼.罗宾逊发表了“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一文,对新古典综合派的资本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该文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强烈反响和争论,酿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两个剑桥之争”。挑战的一方是以琼.罗宾逊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应战一方为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坎布里奇市)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经济学家。争论从资本测量问题开始,涉及到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在争论中,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包括分析方法问题、动态和静态问题、宏观和微观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以及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争论的最终结果是,新剑桥学派揭露和批判了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中的一些逻辑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地位。

货币主义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美国是加尔布雷思、博尔丁,在瑞典是缪达尔。

这个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制度学派,因为它一方面继承了过去的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度学派更加注意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缺陷,并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它在政策目标和价值准则问题上所涉及的范围也要广泛得多。

理性预期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经济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 “理性预期”一词由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这一假定被一些青年学者接受并传播其理论,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派。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

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80年代,其政策主张兴盛于90年代。其代表人物多为美国经济学家,如Q.A.阿克罗夫、J.耶伦、G.曼奎、B.伯纳克等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但是,却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的观点和“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粘性,这样,在短期仍然会出现偏离自然失业率的现象,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和起作用的。新凯恩斯主义并不仅仅是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张,他们还特别强调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调节经济的思路,主张从长期着手、从供给方面着手来考虑经济政策。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原凯恩斯主义开始衰落,长时期里的经济学“共识”的时代归于结束。在经济发生“停滞膨胀”的局面下,被新古典综合派在综合时所忽视的方面,却导致了该学派的衰落。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正是在新古典综合派逐渐失势,反对派别林立的形势下逐渐产生的。这也是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两大思潮进行激烈争论过程中,在两大思潮内部形成的。在风行一时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内部,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等。而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内部又有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之分。在遭受冷落的原凯恩斯主义的阵营中,一些被帕金(M. 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继续坚持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他们采用了许多新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各种有用的经济理论观点,甚至包括论敌的理论观点兼收并蓄,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见解,推动了凯恩斯主义的研究。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破土而出了。


    相关文章

    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坦(Immanuel Wallerstein)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农 ...

    浅谈新自由主义经济

    浅谈新自由主义经济 摘要 新自由主义经济一般是指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滞涨"危机而重新复燃的一个经济流派.在当时凯恩斯所主张的"政府干预&q ...

    后现代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关系

    后现代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关系: 在工作坊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提问,后现代心理学各个流派(焦点解决.叙事心理.合作对话实践和反思团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我个人的偏见和理解是:这四个流派是一家子,既有作为兄弟.亲戚相似的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进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以及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多维关系,最后对中国三大 ...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 第一篇 国家干预主义思潮下的各流派 一. 凯恩斯的经济学 凯恩斯<通论>的出版,恰好满足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的实际需要,所以,<通论>出版之后,对西方经济学界立即产 ...

    中外建筑赏析1th

    中 外 建 筑 赏 析 • • • • • • 授课教师:韩奇 联系电话:[1**********] 海南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 开课目的 了解建筑 欣赏建筑 了解建筑背后的历史 重点内容 古希腊建筑的辉煌成就 古罗马建筑的辉煌成就 拜占 ...

    改革开放二十载,财政理论写新篇

    作者:邓子基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年01期 改革开放至今已20年了,我国的财政理论界20年来认真总结财经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借鉴西方有益东西,积极探索符合改革开放要求的各种财政理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作为财政理论战线的一个老兵 ...

    投资策略的各流派分析

    鉴于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对于投资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还存在重大的争议和困惑,例如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是否矛盾,能否统一?本帖旨在梳理清楚基本概念,帮助确立基本的思维框架,在表述中尽量避免" ...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当代意义

    理 论 新 探 宋明理学的发展及当代意义 ◎沈郁文[1] 沙晶晶[2] ([1]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江西・南昌 330029; [ 2]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江苏・南京 210097) 摘 要 理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对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