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思想比较

分类号:——

密级j——单位代码:

学号:!Q§!Z2鲤12垫8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答辩日期:吐壹亘专业技术职务:塞茎堂学位授予日期:型塾蕉

二00六年四月

中文摘要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虽然庄子与马斯洛生存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两位哲学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有着明显的差异,但由于他们的理想人格思想均是“文明之梦的最大幻灭”的产物,是对战争和文明的反思,共同表现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极大关怀,因而其理想人格的特征又具有许多相似性。

庄子理想人格完成的关键在于能否得“道”,进入“游”的境界;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完成则有赖于基本需要的满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存在性价值的驱动。不同的途径表现出庄子与马斯洛对物和人的欲望的不同看法,一为完全摒弃,一为不断满足;“游”和自我实现同为渐进、无止境的过程,但“游”是完美永恒的境界,而自我实现是有缺憾的美。在对人的终极价值是否实现的规定中,庄子众生平等的胸怀与马斯洛的多种前提条件相比,更为理想宽广。但二者殊途而同归,都是为了人和世界的纯净美好。

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都体现出对生命的爱惜,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对生存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讨,具有审美化的特征。他们追求人性本真的自然流露和生存的自由;以美善之心消解了对立,达到了物我合一;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命自身,还原了物本身的意义,追求的是审美的人生。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局限,如个体性的过分凸显、是非感的丧失等,但是他们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价值追求,其中凝聚的哲学家真诚的努力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对于现实的生活和人生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关键词:庄子马斯洛理想人格体“道”自我实现

Abstract

ChuangzialldMaslom

muchsimilarityinmeirarc“Ilkerswholivedindi腩rentperiods.Butthere呲sothoughtsbom、viththedeepconcemofhumaIlbeingsaIldhumansurvival.Theidealpersonalityisthere矗nememofChuangziaIldMaslomlifephilosophy.TheidealperSonalityofchuallgziisaseriesof缸1拯’dcimages,and

isobviousMaslom’sidealpersonalityisthepersonof

di丘宅rencebetweentllewaysofbecomingideal

becauseofthcir

criticismto

similarity.

Theonlywaybecoming

Selfacidealself.actualization.Tkrepersonal畸ofCh啪gzi姐dMaslomaredi腩砌呲liVingaIldbackgrollIld.Byre踮onoftlleirmoughtSbothb甜lesh砌a11civilizations,sothe咖idealpersonalitieshavelotsofofpcrsonalityChum孵iispllrsuingofT幻.

引言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入,名周,与老子同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一脉,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进程和民族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m,1908~1970)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虽然他们的生活相距千年,但由于其思想都是“文明之梦的最大幻灭”的产物,是对战争和文明反思的结果,因而共同表现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极大关怀,塑造出了各自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都将其理想人格视为完美的人性。

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存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讨,共同的问题与思路使马斯洛思想与庄子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斯洛曾多次流露出道家哲学对他的深刻影响,在说明高峰体验、存在性价值、自我实现者等的特点时,马斯洛曾经提出过“道家形象”,“无为”,“无用”等概念,其自我实现的人与庄子的理想人格相似,也具有审美化特征,增加了两种理论的可比较性。由于庄子和马斯洛时代背景的不同,决定了这两种哲学思想的差异,因此,其理想人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正是这种差异性丰富和推进着理想人格模式。马斯洛虽然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但他有意识地对庄子思想进行了改造,从而使其理想人格的实现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庄子和马斯洛是两位有着强烈思想共鸣的哲学家,因此,对代表其人生哲学宗旨的理想人格的比较是必要的。但是,整体来说,国内对庄子和马斯洛的研究成果是不平衡的。庄子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注者论者终世而不衰,随着西方思想的渐入,新的哲学视野,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又为庄子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1980年代以后甚至成为显学,庄子哲学作为生命美学和生存美学的内涵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突显。马斯洛哲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才登

陆我国,并且,其作品一般以译介为重、研究为轻,论者多将其视为心理学理论,并未以人生哲学看待。然而,马斯洛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已不是心理学所能局囿的,“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他们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回马斯洛的思想并不是“一门书斋里的学问或学究的空谈,实际上它与人生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所研讨的题目,从最严肃的道德伦理、人生意义到最平常的自卑自傲、思绪起伏,都会使你感到十分亲近、关切。”@马斯洛人本主义也是人生哲学。然而,对他们进行分别研究的论著比较多,比较的论著却不多见,只是零星见解,这样的状况表明,对于研究他们思想中所共同体现出的超越时空的普世性精神是有必要的。

论文以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他们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寻找二者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由于庄子和马斯洛对物和人的欲望的看法不同,一为完全摒弃,~为不断满足,决定了其理想人格实现途径的不同;其理想人格实现的境界和标准也不同,一是完美永恒的境界,一为有缺憾的美。在对人的终极价值是否实现的规定中,庄子众生平等的胸怀与马斯洛的多种前提条件相比,更为理想宽广。但二者殊路而同归,都是为了人和世界的纯净美好。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都体现出对生命的爱惜,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对生存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讨,都具有审美化的特征。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能够超越束缚与限制,追求人性本真的自然流露和生存的自由;以美善之心消解了对立,达到了物我合一: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命自身,还原了物本身的意义,追求的是审美的人生。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局限,但是他们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价值追求,其中凝聚的哲学家真诚的努力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对于现实的生活和人生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

两千多年过去了,《庄子》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忘却,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已高潮退去,但其思想的预见性、先进性及深刻性却并未消褪,随着时代的变迁反而更见其真纯。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生活,有着不同的生命感受,但每个时代的人所遇到的精神困惑却是相似的,对人的本质、生活真谛的永恒追求并没有改变。庄子和马斯洛试图寻找的不是一己之利,而是。f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原序》,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礼

人少而不善人多”(《胜箧》),“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列御寇》),“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在宥》),因此,需用“道”予以净化。庄子的人性论本于他的“道”论,认为“道”之于人即是人性,即如徐复观先生所说,“道’,是“创造宇宙的基本动力,人是道所刨造,所以道便成为人的根源性的本质;克就人自身说,他们先称之为‘德’,后称之为‘性’。”。只有合“道”、体“道”之性才可能是善的,是真的。人原本由“道”而生,人性同流于“道”性,只是后来人被自己创造的文明和智巧所蒙蔽,迷失了真性。庄子认为文明的异化使人失去了人类原初状态的善良、美好的本性,呼唤人性的回归。“道”生天地万物,人本应同万物一样,源于“道”,复归于“道”。正因人和万物同本同根,所以众生平等,并无高下贵贱之分。庄子主张人类社会退回到混沌时代,与自然浑然共处;主张抛弃智慧巧饰,返回到婴儿状态,回归不受文明浸染的人的自然心灵。庄子以其瑰丽的哲学展现着他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对众生的爱惜,以及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发端于、立足于个入生存中的困境”。的,在生的艰难中,庄子努力寻找着生命的安顿之所。在保全生命的前提下,追求自由,同化于“道”是庄子赋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m,1908~1970)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毕生致力于健康人格的研究,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是其理论基石。马斯洛不满于精神分析以病态人的人性作为人类本性,行为主义以普通人的人性为人类本性,而主张优秀个体人性中的积极面才是真实的人性。从而改变了自弗洛伊德、荣格以来的心理学发展走向,代表了心理学“第三力量”的崛起。

马斯洛亲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的现实是他理想人格思想的灵感和源泉。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与残酷,将人性的丑陋与扭曲暴露无遗,使人类不得不反躬自问,质疑人性和人本身。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对人的本性的迷惑使爱因斯坦,这位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感到茫然,他曾写信询问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回答是;因为人有恶的本性。战争所表现出的“文明。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1年版,第30贞。

。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5

之梦的最大幻灭””,资本主义发展的动荡与弊端,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的激化,使人们产生了对人性进步的怀疑、对人类可能自我毁灭的担忧,悲观主义弥漫在整个美国。“有一天整个世界将被~扫而光……没有什么价值是值得为之努力的,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及时行乐,享受生活所能给予的一切”@。面对现代生存困境,人的生存的薪的危机使人的孤独与绝望有增无减。马斯洛表现出了对人类文明的反思,认为大部分的文化都压抑了人性的自然流露,摧残了人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失落、生活的空虚伴随着每一个现代人,在消费文化的洪流中和“人死了”的呼声中,马斯洛努力寻找着人的生存的归宿和意义。马斯洛以大工业时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消费时代即将来临面前的人的价值感的丧失、人生的空虚为研究的切入点,“与日益严重的社会、文化危机进行斗争,与二十世纪非人性、泯灭个性的情感作斗争”。,发展了全新的人性哲学。注重用体验的方式感受、解读人的生存,将研究重点放在“体验本身及其对个人的意义上”,期望将人从孤独、绝望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马斯洛所表现出的同样是对生命生存、终极价值的关怀,希望“找到生活本身的理由”。

马斯洛说战争的罪恶不仅在于对人的宝贵生命的剥夺,也在于摧残、扼杀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如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残酷的战争所暴露出的人性的邪恶和黑暗,促使马斯洛极力强调健康美好的社会秩序对人健康成长、自我实现的重要促进作用。与庄子一样,马斯洛同样强调人的本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而不是恶的,看中人性中积极的一面,而破坏、虐待、残忍等,只是基本需要受挫后所产生的常见的反应。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意义的丧失,促使马斯洛致力于为现代人的心灵寻找归宿,鼓励人们以自我实现者为榜样,不断趋向自我实现,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因此马斯洛提出除了返回内在,走向自我,此外别无他处可作为价值的归依。马斯洛表示自我实现的人都善于“倾听自己内部冲动的呼唤”,冲破来自传统、世俗和自身的束缚,自由抒发自己的真性。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便是好的、真诚的。

庄子和马斯洛的理想人格都是以战争表现出的人的生存的艰难、人性阴暗面的暴露为出发点,进而对人的生存的基本问题的思考、对人性以及人类文明的反。【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r第8页。。【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原序》,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t第l贞。

思。相似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使得马斯洛与庄子思想产生了共鸣,庄子的“无为”、“无用”思想深深地吸引着他,马斯洛理想人格的许多特征都隐约地闪烁着庄子的身影。由于庄子与马斯洛相距两千多年,他们生存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两位哲学家的理想人格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异。庄子看到了事物的短暂性和不稳定性,但他并不厌弃生,而对生有着深深的爱和眷恋,正因如此,才会全生、养生,在对人间世冷漠的外表下深藏着感情的光辉。只是明白一切无法永存,因此不因得而喜,不为失而悲。马斯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了解人生总是会有痛苦,人性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人无需回避,因为那是生存的必需。因此,马斯洛主张营造好的外部环境,缓解人的生存困境,促进入的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的完美人性。

庄子与马斯洛处于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比较而言,马斯洛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人类文明与历史的积淀更为厚重,也正因如此,马斯洛思想少了庄子思想中人类童年的那份浪漫与幻想,多了一分成熟和现实。因而,庄子思想更为驰骋无极,表白理想时无所顾忌,纯为心性的流淌;而马斯洛思想更为理性化、客观化,所有的结论都努力做到有科学依据、与事实相符。与庄子对文明的完全否定相比,马斯洛的态度更为乐观。与庄子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创新相比,马斯洛广泛地吸收了众家之长,他不仅承继了传统心理学,而且接受了人道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存在主义以及现象学等。人道主义对自由意志的追求,格式塔心理学关于“整体人”的研究,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生活本身的主张,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思考,以及道家学派的思想,都是马斯洛思想的理论来源。

人创造的世界,似乎越来越脱离了人的掌控,制约着人的存在。人如何在这张大网中获得自由?面对人生的永恒话题,庄子和马斯洛都敏感深邃地体验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负面对人本性的禁锢和戕害,以及人身处其中的无奈何、不自由,“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基本的价值问题”。。因此,呼唤生命的鲜活、灵动、自由,是两位哲人期望完成的使命,他们各自的理想人格正是这种热烈愿望的集中体现。

。【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7

第二章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及其实现的途径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真人、神人和自我实现的人,分别是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的代表,是完美人性的集合体,体现着庄子和马斯洛对人本身和人的生存的思考,凝聚着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和智慧。然而,他们的理想人格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二者实现的途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想人格模式。

一、庄子和马斯洛的理想人格

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都将其理想人格视为最理想的人。但是,庄子的理想人格只有形象的描述,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则有着确切的定义。与庄子理想人格能够“入于不死不生”的境界相比,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不真实的、完美的境界”,一为虚幻的,一为现实的,这种区别源于其理想人格实现标准的不同。庄子以能否得“道”作为其理想人格实现的惟一标准,“道”是完美的、纯粹的,决定了庄子理想人格是完美的,且众生皆可成佛;与庄子相比,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实现是现实性与超越性双重的标准,不像庄子那样整合和统一,也缺少庄子平等地看待一切的气度。

庄子生逢乱世,动辄“死者以国量”,生命往往朝不保夕。对生的忧患,充满着庄子哲学。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进退两难:螳螂捕蝉、鹊在后的危机四伏;“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委曲求全,无不给人如履薄冰之感。庄子展现了对生的安全的超乎寻常的重视,对于可能危身害命的任何因素,疾病、灾害等天灾人祸,全部予以排除,塑造了一个个超人形象。“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秋水》)。身的绝对自由是获得心的绝对自由的基础,但那只是前提条件,拥有身与心双重的绝对自由才是庄子的理想人格。庄

子理想人格名称不一,有真人、至人、神人和圣人等不同称谓,《庄子》中有许多他们的缥缈身影: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汗冱而不能寒,急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折,其入不距;确然而往,俪然而来而已矣。(《大宗师》)

真人、神人实现了绝对自由,达到了无待、无累、无患的“游”的境界。他们“与天为徒”,遗世独立,不问世非,与物为春,驰骋于无极,是庄子眼中最完美的人。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至德之人,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自我实现的人是马斯洛的理想人格,是人类中最优秀的个体,是最具伦理、最道德、最健康、有着完美人性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有着确切的定义,即是指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已得到适当满足后,又受到更高层级的动机——超越性动机的驱动。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是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些较好地得到满足后,个体如果继续追求存在性价值,就是自我实现的人了。他们“具有一种归属感和充实感,他们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有朋友,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爱的价值,在生活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空间。具有理性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焦虑、空虚和孤寂,也不会有自卑或卑微等不健全的感情。”。

与庄子理想人格能够“入于不死不生”的境界相tE,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不真实的、完美的境界,于其间人类一切的困难问题皆已超脱”,圆达到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所有问题都完满解决的永恒状态的来临。只有在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敬畏、崇舞、神圣和超越。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中,自我实现才是“一种完全无忧、无惧、无压抑、无自卫、。【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卅版社2004年版・第3l页。。i美j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奄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9

无控制的境界。虽然很短暂,却很透彻,是一种暂时对克制、拖延、压抑的完全舍弃。对瓦解与分化的恐惧,对受制于本能的恐惧,对死亡和疯狂的恐惧,对屈服于放任的快乐与情绪之中的恐惧……所有的这一切,在存在的刹那间,都会消失殆尽或戛然而止。”。这是因为“高峰体验只有好的、令人满意的经验,决不会体验到恶,或是令人不悦的东西……它本身便是完美的。”@自我实现的人只有在高峰体验中才能达到真人、神人般的“入于廖天一”的境界。但高峰体验是短暂的,如闪亮的火光,虽然绚烂无比,却不能长久,因此,自我实现者完美的实现也是短暂的,不同于真人“游”的境界的永恒。马斯洛同时强调,人类需要高峰体验为奖赏,获得美的、令人心醉神迷的体验,但不能永久处于这一状态中,因为高峰体验时刻虽然是存在性价值最为充盈的时刻,但其中的负面也会影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给人的生存带来困惑。马斯洛并不赞成人类幻想“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个超乎人性的宁谧或忘我的情境中”。,认为人类的生存需要痛苦,个体的成长需要痛苦,生存的困惑与磨难并不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反面,而同样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马斯洛希望人类时不时的迸入神殿以获得心灵的洗礼,而庄子期望永久地居住在神殿之中。

虽然自我实现的人是马斯洛心目中理想的样本,认为他们应成为全人类的楷模和典范,但自我实现的人并不完美,他们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会有恐惧烦恼。马斯洛不无幽默的说“人性最完满的人,大部分时间所过的生活,也像普通人的生活一样——上街购物,吃饭,注意举止礼仪,去看牙医,想钱的问题,为了选一双黑色的或黄色的鞋思考老半天,去看傻瓜笑片、读些通俗的文学。他们照样也会为无聊所困、被罪行所惊吓等”。。自我实现的人也并不总代表正面的东西,人性的阴暗面同样为他们所有。既是理性的、善良的、正义的,同时又是非理性的、自私的、邪恶的;既不是合理的,又不是不合理的,而是两者的统一。和庄子理想人格的纯粹相比,自我实现者既为蚂蚁亦是英雄。

庄子与马斯洛的理想人格,一为虚幻的,一为现实的,这种区别源于其理想人格实现标准的不同。庄子以能否得“道”作为其理想人格实现的惟一标准,庄子的“道”来源于老子,在老子那里,“道”是某种先验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生

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m版社2加4年版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_|l版社2。【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8[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发的根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老子・第二十五章》)在作为宇宙万物最后根源的基础上,庄子赋予了“道”人的自然性、自由性的最高境界的新的涵义,将老子客观的“道”内化为人生的境界,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的“道”不是某种实体,而是关于世界整体实在性的那种状态,它不具有任何形式,“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大宗师》),因此是无法认知的。庄子对“道”从未做过具体的阐释,而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并强调“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无法言说的。如果可以表达出来,一定不是真正的“道”,因此,“道”的特点决定了得“道”者是缥缈的,无法准确解释的。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则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个体,对他(她)们的研究不是出于幻想和猜测,也没有夹杂自我的主观因素,而是科学的、客观的结论。马斯洛理想人格的特征的集合源于他对所选个体长期的观察研究,以及大量的问卷调查、科学实验,是在大量研究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归纳。马斯洛以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使其理想人格与庄子思想相比,具有更明确的现实特征。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不是以想象出来的“神”作为人的镜子,使人成为“神”,而是从人类历史中选择了40多位优秀者,认为他们是“最好的品种”,是人性所能达到的完善境界,鼓励人们以优秀人物为楷模.“成为你自己”。虽然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者能够更多地进行感性活动,是“体验丰富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高峰体验,但这只是为了营造丰满人性,他并不欣赏漠漠无为,主张能够“以问题为中心”,有很好的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马斯洛一贯主张积极奋发、不断战胜自我的人生态度,自我实现者必须不断地做出成长性的选择,不断为自己设置目标,发挥潜能去完成。马斯洛对感性直觉的肯定只是源于对人性的关照,而不能取代人的理性认识。由此,庄子和马斯洛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其理想人格一为感性体验,一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因此,马斯洛判定其理想人格实现的标准出现了分裂,不像庄子那样整合和统一。庄子理想人格完成的惟一标准即能否体“道”。“道”,包揽宇宙、总括万物,是完美的,作为“道”的体现者的神人、真人,因而也是完美的。“有真人然后有真知”,超越世俗功利,代表真;泽及万物,代表善;“无言而心说”,代

双收之流。马斯洛曾将自我实现者分为健康型即非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和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后者除了具有前者的特征之外,更多地受到存在性价值的驱使。即使不追求存在性价值,只要需求与潜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与实现,马斯洛认为已是自我实现。而前两者没有达到,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饥饿的人只能生活在对面包的幻想之中,没有了安全感的人只能像老鼠一样害怕光明。存在性价值是关于人性、精神的,如同“道”一样,无论巨细高下,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可以为所有的人所拥有,马斯洛为它设置了太多的障碍,仿佛遥远不可及。而所谓的只有“优秀的个体”才能领悟到存在性价值,更是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幂fJ。人性并不如此简单,永远不能被完美分类,造物主不会对谁如此青睐,只赐予他善,更不会对谁只施以白眼,只给予他恶。再伟大的人物也是玉中有瑕,再渺小的人也能沙中有金。这里,马斯洛显然缺少庄子宽广的胸怀,缺乏庄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气度。在庄子心中众生都是平等的,因此才斥责弟子“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列御寇》)。正如前人所说:庄子“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者,故没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论调;他更不是以各己为中心者……他是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他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广大的胸怀……简直是无与为匹”,…‘人与物同视,正是道家独有的伟大胸怀”,@的为肯綮之言。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与马斯洛对各自理想人格的规定是有区别的,但由于关注的同是人之真性、人生真谛,到达之终点却是殊途而同归,都是追求人性的完美实现。

二、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标准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也不同。“道”无形无象,只能被体验,得“道”的方式只能是体“道”,追求生存的自由;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不仅有以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为首要和前提条件,而且还有通向自我实现的具体的八条途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自由。因此,庄子与马斯洛对主体之外各种因素的态度也不一样,这种区别与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转引自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一老庄思想合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伽0年版,第26】页a。转弓I自安继民.高秀吕。正守国:《道家双峰一老庄思想合论》,河南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第26l页。13

有着直接的关系。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虽然不同,但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二者殊路而同归,都是为了人和世界的纯净美好。

庄子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是体“道”,真人、神人能够游于无极正是在于得到了“道”。如何才能体验到这玄而又玄的“道”呢?“心斋”、‘‘坐忘’’是主要的方式。《庄子》中有许多对体“道”方式的描述: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之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有两层含义。“形”指人的有形的身体,庄子认为人的肉体是心的拖累,是获得心灵自由的障碍,因此,要忘掉自我的存在,即“堕肢体”与“离形”,才能达到齐物我、一死生。庄子认为人的智慧是会摧即使心灵不滞于外物与自我,它与“坐忘”紧密相连,因为要做到“目无所见,罔(喻无心者)找到了,很好的说明了体“道”的方式。庄子“道”和体“道”

庄子重生命体验、不用理性认知而以直觉感悟的方式把握对生命、自然的认

14残人的自然本性的,因此主张去除人为的巧饰与作为,即“黜聪明”与“去知”,勿以“机心”代替素朴之心,保持人的淳朴本性。“心斋”的目的是“虚而待物”,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在宥》),用“听之以气”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正是“离形去知”。“心斋”与“坐忘”既是体“道”的手段又是体“道”的目的,根本目标则在于使人无物欲、无情累,做到“吾丧我”,不因喜怒哀乐而内伤其身,达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境界;无物无己之后,便逍遥自适于万物之间,与宇宙同流、大化合一。“道”是虚无缥缈的,因而,体“道”的方式也是感知、体验式的,是一种意会的过程,而非理性的认知。《天地》中有这样一则寓言:黄帝遗失了玄珠(喻“道”),先后派知、离朱、噢诟多方寻找而不得,最终由向是一种体验,反对任何具体的作为。知,与他对生命有限、宇宙永恒的认识不无关系,以自身之渺小又怎能洞悉天机?庄子悲哀的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养生主》)

他不相信认知是真实的,而只相信自己的感受,因为人的认识都是一己之私见,乐与己同者、恶与己异者,有太多的局限,并不公正、真实。庄子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指出了人们认识真理的不可能,取消了认知活动,而以直觉体验代替。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的首要和前提条件是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他将人的需要以一种层次和发展的方式,一种强弱和先后的次序关联起来,称之为基本需要。基本需要是个体的生存需求所形成的需要,为了生命的延续和健康必须给予适当的满足。它们是人的生命得以存在的必需,就像生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一样。基本需要的缺失会影响人的生存和健康,其中主要有五种需要:(1)生理需要(thephysiologicalneeds),这是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生存。马斯洛说:“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生理需要是人的本能最强烈的表现,例如饮食、睡眠、性等等。毫无疑问,人的生命是人类的一切得以实现的保证,没有了生命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而人是需要衣食等等基本的生存条件来维持生命的延续的,就像需要阳光和氧气,在非特殊情况下,生理需要是最为重要的。(2)安全需要(thesafetyneeds)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获得了满足,就会出现一种新的需要,即安全需要。马斯洛把安全需要解释为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遇见性的追求。安全需要是因为生命或生存条件受到外部环境的威胁而产生的,遭受危险的个体的行为目标会统统指向安全,这时,安全需要成为与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因素。(3)爱的需要(the10veneeds)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相对地满足了,爱的需要便出现了。这里的爱的意义是广义的,包含的范围很广,友情、爱情、亲情,甚至人类之情。如果个体缺乏爱,他就会四处追寻,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希望得到个人或群体的感情,得到某种爱是此时个体的终极目标。(4)尊重需要(theeste鲫needs)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得到社会其他个体的重视和尊敬,是对地位、名誉、声望、赏识、威信等的期待,要求独立和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尊,是建立在实际能力之上的成就、独立等的欲望以及他人的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两个侧面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尊重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个体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美揭

今古无:今古。无的能来后起后而天累而日外积九能独点,后见点之而一守日:参又展独“吾进:,见小程矣微能过物次个后外多一己而要许;需是彻物也,外成朝题能完;问后的格而序彻人日程朝想七个理能,一子之后是庄守

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theneedsforself—actualization)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有赖于生理、安全、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当自我实现需要出现后,个体如何趋向自我实现呢?对此,马斯洛提出了通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第一,要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例如全身心地从事某项工作,忘情地欣赏一段音乐,这是一种体验,是个人完成的时刻。第二,当面临选择时,应选择成长而不是倒退。选择有趋向防御、安全的运动,也有趋向成长、发展的运动。自我实现就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不断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第三,要学会“倾听内在冲动的声音”,要显露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屈从、遵从传统、权威的声音,应勇敢地表露自己真实的体验,有自己的准则和立场。第四,要破除虚伪,要真诚。当我们有怀疑时,应诚实地表达出来,应始终坚持对真的追求。第五,当你学会了忘我的体验,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惧的选择,懂得倾听自我,是真诚的、有责任心的,那么,所有这一切的结合将有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你会洞悉、期待自己的命运,会做出对自己有益而不是有害的选择。第六,应该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竭尽所能成为自己所能成为的一切。自我实现不是终结状态,而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必须不断实现自己的潜能。第七,要尽可能多地设置条件,使高峰体验更加频繁地光顾自我。它的出现虽是不可预期和强求的,但不同条件的设置会促成或阻碍它的发生。第八,向自身展示自我,放弃对痛苦的防卫,因为压抑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要在“去圣化”之后,学会“再圣化”,能看到神圣、永恒、象征的意义,并以这些意义去看待一个人。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实现都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趋向自我实现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逐渐完成的,自我实现没有终点,是无止境的过程。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不是某一伟大时刻的问题。并不是说t在星期四下午四点,当号角吹响的时刻,你就永远地、完完全全地步入万神殿了。自我实现是一个程序问题,是许多次微小进展一点点积沂迪

”。与完成自我实现一样,

下;已外天下矣,吾又

能外生;已外生矣,而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大宗师》)可见,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外”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为了达到“游”的境界,而“游”也体现在“外”的进程中。“游”是追求的过程,是无止境的,并不是观念瞬间的变化。庄子是不断做逍遥游的漫游者,对“道”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赫伯特・曼纽什所说:“漫游者总是行进在永恒而虚幻的旅程中。任何一个确定了有限目标的人都不再是一个真正的漫游者,在漫游者的脚下,永远是漫漫无极的时间和茫茫无际的太空。”…

由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是漫长的,所以,庄子在理想人格之外,设置了多重人格。在《庄子》中,人有三种处境,即绝对自由境界、相对自由境界和世俗世界,前两种人是作为世俗之人的对比而突显的。庄子向往逍遥游,往来于天地之间,像神人、真人那样无所羁缚,游心于“道”。“游”的本义,徐复观先生认为是“旌旗之流也”,“旌旗所垂之流,随风飘荡而无所系缚”。,取其随顺自然之意。前人对庄子“游”多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中,处变不惊、处危不伤、处安不喜,随时随处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得,所谓“安时而处顺”的蜩与学鸠之游。另一种是庄子更为欣赏的,即不受任何束缚羁绊的、拥有绝对自由的真人、神人之游,这是一种达到了与宇宙大化同流合一的逍遥游的境界。这二层意思,一指向相对自由的人,一指向绝对自由的人。混乱的年代,使庄子一方面为人的实际处境而悲哀,另一方面则以无待无患的逍遥游作现实的救赎,出入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传达着庄子表达理想与面对现实时的复杂感情。庄子毕竟明白现实的人无法实现“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的生存方式,但是,他们的精神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因此,面对困境,入的生存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间世》),随遇而安、安时处顺的人,成为世俗之人与理想人格之间的人。相对自由的人,无论身处何境,始终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得,以自得自适消解现实的苦难,是庄予理想人格的现实化、世俗化。相对自由的人虽然不是庄子最理想的人,但具备了理想人格的一些品格,是世俗之人向神人、真人的过渡,是在路上的人,是不断地追求自由的人,成为理想人格实现的现实基础,现实生活中人们仿效的楷模。

马斯洛更为明显地突出了通往理想人格的具体的阶梯。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以缓慢的速度从无到有、逐步发生的,而不是突然的、跳跃式。转引自袁伯城:《序子的诗意人生追求与诗化哲学》,《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搬》,1997年第l期・。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l页a

的。越是低级的需要越是强烈,被满足越是首要的。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食物的缺乏,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的欲求会远远超出对其他需要的欲求。对个体而言,某种需要的缺乏会强烈支配他的行动,占据他的意识,成为其行动的主要动机。一个缺乏爱的人,对爱的满足可能是他最急切的渴望,这时,这是个为爱而活着的人。然而,当一种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后,就会停止起积极的决定作用或组织作用,它退居幕后,不再对个体发挥作用,更高层次的新的需要会重新占据有机体的思想,成为优势需要。一种需要并不是在一种需要完全满足后才会出现,所有的需要,无论高级低级,都不可能完全、充分地满足,而只是部分的、一定程度的满足。五种需要之间虽有强烈程度的不同,有先后之别,但对有机体而言,对它们的需求则是同时的,个体并不只是单单需要食物、爱或尊重,而是希望拥有全部。人的行为也不是由一种需要决定,而是几种需要或全部需要的综合。一般情况下,越是低级的需求越是强烈,对人的生存越不可或缺,越不可抗拒;越是高级的需要越是脆弱,越容易被压抑、摧残。当一种需要满足时,人们往往不会重视它,而一旦缺失,就会强烈地影响人的生存,影响着个体对世界、未来和人生的看法。每种需要都有这种作用,但低级需要尤甚。所以,马斯洛强调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反,就会压抑和摧残人的身心。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有赖于外部环境的给予,如家庭、经济、政治、教育等等,当然,也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是一种缺失,必须由环境给予最适宜的满足,才能防止疾病和主观上的不幸”。,只有能够较好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才是良好的社会。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性的异化有两类原因:一是自然的匮乏,即人创造的物的总体缺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二是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匮乏,是由国家、阶级等社会性差别造成的贫富差距、苦乐不均。与马斯洛所指出的人的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人的潜能不能实现是相类似的现象。马斯洛曾提出“高协同社会”的概念对抗这种人为形成的匮乏,避免两极分化,使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以便促进人的潜能的实现。

虽然马斯洛最终把能够受到更高层级动机的驱使,即继续追求存在性价值的人定义为自我实现的人,这是“人性丰满”的人,与此相对,如果仅仅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就会造成存在性价值的丧失,形成一种病态,马斯洛称之为“人性。【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川舨社1987年版,第73页。

的萎缩”。但基本需要的较好满足、潜能的充分发挥、拥有成就与声望仍然是追求存在性价值的前提条件。虽然马斯洛也指出需求层次并不是个固定的顺序,“远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刻板”,是有许多例外的。有的人也许把自尊看得比生理需要更重要;有的人会为了信念、追求而放弃生命,舍生取义;还有的人,特别是有天赋创造性的人,在基本需要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强烈地要求自我实现。许多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都属于这一类型。但是,马斯洛主要还是把外在的需求看作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的,并且它们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并不是割裂的、独立的,而是彼此相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庄子与马斯洛对主体之外的因素态度也不一样。有学者认为庄子是典型的“东方型自我实现人格”,即个体能够忍受基本需要的相对甚至严重缺乏,而能够完成自我实现的人格。庄子表现出了与马斯洛对物、欲望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庄子认为物残生、害性,是会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更是戕害人的本性、使人迷失自我的大敌,“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fJ,(《齐物论》)因此,要摒弃对物的欲望,摆脱物的束缚,“物物而不物于物”,达到“与物为春”的境界。即使是蜩与学鸠的境地,也只是“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要懂得知足常乐。可是人的需求并不总是如此简单。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是自我实现的前提,只有在欲望的不断满足中,个体才能逐渐趋向自我实现。马斯洛说,“令人满足的东西就是值得赞美的东西,我们的欲望就是值得信赖、理性的、明智的,我们所享乐的就是有益于我们的。”。马斯洛肯定人的欲望,认为它们不应被压抑,而是要尽可能地满足它们。马斯洛看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对物质的依赖,强调对人无限欲望的无限满足。

对于物质和欲望的不同的态度,与庄子和马斯洛所处的时代有关,但无论是庄子对人需求的排斥或虚幻满足,还是马斯洛主张充分满足需要以获取身的自由,继而得到的心的自由,他们所向往的都是生存的自由。

庄子的时代,必是人生艰难的时代,显然不是马颠洛所谓的正常良好的社会,一方面,战争不仅严重地摧残着人的生命,也对人的生存以及各方面价值的实现带来沉重的打击,人的需要的较好满足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礼崩乐坏也导致了。【美l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详北方妇女儿童…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道德沦丧、享乐主义盛行。庄子认为,社会的无序与人性的堕落,主要原因在于对“物”的过分追逐,因此,他看重的是外物“罪在撄人心”的一面,相应的,他也只强调人性的欲壑难填,因此,要将需要遗忘、抛弃。但庄子深深懂得人并不能“吸风饮露”,依靠精神的补偿获得生命的延续,画饼充饥。他的理想社会是“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马蹄》),是可以让人们“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世界。这是庄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l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人有“常性”、“民性”是其根本。但是,这样的理想在战国时期是无法实现的,庄子是不幸的,实际的生存环境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庄子认为自己“非遭时也”,以身处柘棘枳枸问的腾猿为喻,说明“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山木》)只得放弃现实的追求,而向往一种精神的邀游。庄子的避世清高是真诫的,他的人生信念和世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是对立的,世俗之人都追求功名利禄,渴望社会价值的实现与认可,因为“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昧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天恶也”(《至乐》)。虽然这些的获得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自我实现,却是人仅有一生的能为自身所感知的实在。人不能预见身后之事,所想把握的只是生前之所在。中国人重实际、重现世,是不相信往生来世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他们要在现世今生为自己寻找幸福与安慰。但庄子绝不与流同污,他认识到“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便坚守着自己的高蹈与率真,于污淖中而自洁,惟其如此,才能视权位于腐肉,不羡庙堂之高,而宁愿“曳尾于涂中”。庄子自己是傲睨王侯、鄙视权贵的,他的理想人格在“道”的充实下也同样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表现出非凡的自尊与自信。其中有江湖之士、布衣野老,也不乏刑戮之人、形残之人。他们不以身份低微而卑,不以肢体残缺为耻,面对非议与蔑视,以理拒争、正义凛然,最终令对方折服,不是“瞒然惭”,就是“舌举而不下”,令其自取其辱。如《德充符》中的兀者叔山无趾,面对孔子“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的指责,以理服人,最终使孔子表示“丘则陋矣!”请叔山无趾“讲以所闻”。庄子“衣大布而补之”、“衣弊履穿”的形象,以及贷粟的故事,透露出庄子生活的窘迫,人的生存需要衣与食,面对缺衣少食,子桑

第三章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审美化特征

庄子与马斯洛都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命的意义,但是,他们更注重后者,因为在他们看来,“活着”不是人的本质存在,自由地活着才是人的真实本质。庄子和马斯洛对生存自由的追求,使其理想人格具有审美化的特征。其理想人格能够超越束缚与限制,追求人性本真的自然流露和生存的自由;以美善之心消解了对立,达到了物我合~;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命自身,还原了物本身的意义,追求的是审美的人生。

一、自然之美

“自然”一词,始见于老子“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即“道”以自己为法。“自然”,在《庄予》中并不是名词,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然,而是指事物的本原状态,自然而然的样子。“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故存;神鬼神帝,先天地生”(《大宗师》)的,这种先天地生、覆载万物的特性使“道”成为一切的根源。人是“道”的产物,因此,真的人性应同源于“道”性,保持它自然而然的原初状态,人也不应生活在真性情的压抑与蔡锢中,但是,人性的存在方式却偏离了“道”。生存的困境、文明发展的负面等外界因素改变、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人性的自然流露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限制。面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都希望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体现出对自由舒展人性本真的追求。

庄子的理想人格无欲无累、无为无业,“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进入了“游”的境界。在“游”的境晃中,人性本身和人性的发挥都是自然的。庄子主张因任人的自然天性,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缮性》),这突出地表现为庄子对“知”和虚伪礼法的批判。

庄子对“知”和“礼”的看法都源于老子。老予说:“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十八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老子》第十九章)。有了智慧,人们便懂得了虚伪、巧饰,更以其为自相残杀的工具,“知也者,争之器也”(《人间世》)。人们也会用“知”不断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扰乱“道”的秩序,

使世界失去平和和安宁。庄子深刻地指出:“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肽簇》)“知”会使人失去纯朴善良,让人们学会心机与阴谋,站在这个立场上,庄子主张“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在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指出“礼”的存在正在于天下无道德、无仁义,“大道废,有仁义”,是世道混乱的表现。庄子延续了老子对“礼”的批判:“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知北游》)。如果世界井然有序、纯净美好,自然不需要用“礼”钳制、束缚人们。庄子不满儒家繁缛、僵化的礼仪,而主张任情越礼,嘲笑子贡“是恶知礼意I’,只斤斤计较于“临尸而歌”(《大宗师》)不符合礼仪的形式,却并不懂得“礼”只是表达人类情感、道德的一种方式,不应模式化。庄子只是反对形式化了的虚伪的礼法,因为那是一种人为的处世技巧,“饰人之心,易人之意”(《天下》),使人性丧失了纯真与自然,“明乎礼仪而陋乎知人心”(《田子方》)。无道者也会利用“礼”,使之为“桎告凿枘”,压制、控制人的思想。但是,庄子是不排斥真诚、真实的“礼”的,因为这时的礼法是出于天然的真性真情,是人表达情感、流露心性的需要,而不是虚伪的矫情做作,庄子赞扬有真情。所谓“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笑未亲而和”(《渔父》),认为人应“任其性命之情”,有情时一定要表达出来,无情时就不要虚伪做作了。为了迎合人情、符合礼法的行为,庄子是不屑的,他追求的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真情流露的自然天成。

文明的发展,另一层面意味着压抑的增加。马斯洛也曾指出文化和传统会限制、扼杀“人的潜在的精神生命”,虽然人的自我实现是需要文化的浸染的,“可是,文化并没有促进它们的实现,的确,这恰恰是有史以来大多数已知文化的实际所作为。”。文化形成的伦理、道德以及人的心理、思维模式会强制性地要求所有个体的统一,对有悖于它的另类,通常会加以同化或扼杀,就这点而言,文化显然是不利于个体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发挥的。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的人视为文化的抵抗者,“他们对社会上的流行时尚、习俗并不在意……他们对文化产生自己的权衡、分析、辨别并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受自我的个性原则而非社会原则。【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杜2004年版,第45页。

与宇宙的永恒相比,生命如此短暂,因此,人应爱惜生命,不要计较利害得失,不要以身外之物取代生命的宝贵。在庄子看来,人的生死,只不过是个“始卒若环”的过程,如同“气”之聚散,气聚为生,气散为死,因此,无需悦生而恶死,死只不过是复归于大化之中罢了。因此,真人、神人“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天下》),超越了世俗,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

与马斯洛相比,庄子更喜欢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对庄子而言,最美的景象、最动听的声音都源于自然,因为它们没有人为的雕琢,是自然而然的。《庄子》中有许多对自然的描写,体现的是一种审美态度,如百川灌河之美,山林皋壤之乐。自然在庄子那里与人世是相对的,人在其中,与草木鱼虫是一样的,并不以自己的智巧改变自然、俘获万物,人世间的一切丑恶与纷扰在这里都是不存在的,人与万物在其间和谐相处:“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马蹄》)自然是庄子理想的寄托,也是庄子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其理想人格的绝对自由便是通过大自然的无限与永恒来呈现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与自然溟然合一的境界。人性的纯真无邪也是和自然万物的灵韵深深契合的。在马斯洛眼中,自然显然没有如此高的地位,它仅作为人的生存背景而存在,不是充满了灵气的生命本体,也不代表人性的美好。但人是自然母亲孕育的,人的生存必须依赖自然,因此也必须懂得爱惜我们这/卜赖以生存的世界。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与自然多少有那么一点同型(这就是说近似于自然),以便在自然中能够存活。”。究其根本,马斯洛所主张的亲近自然,只是为了生存,并不像庄子那样将其视为安身立命之所a但是,自我实现的人是善于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的,其中包括人世的,也有自然的。

二、无用之美

马斯洛的“以对象为中心”,与庄予超越利害关系、以无用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审美态度是一致的,都具有审美特征。庄子与马斯洛对物本身给予了最充分的。【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27页・28

关注,只以观照物为惟一。庄子割断了观照物与过去未来、其他万物的联系,只突显物此时此地的意义,而不与它的过去未来、不与其他物做比较,物之为物的自身存在就是美的。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在高峰体验中:“倾向于把经验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单位,毫无任何牵连关系,无涉于实用之可能,无关乎权宣计策,无关乎目的。视之为充塞宇宙之万有,伊然为存在的全体、宇宙的同义词。”…当以这种“完全的关注”看待物,以无用性取消其功利性,不考虑它与其他事物相连的各种复杂关系,便是审美态度。

庄子追求“无用之用”。虽然庄子的本意在于“不夭斤斧,物无害者”(《逍遥游》),在于全身远害、安身立命,因为“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但正是以这种非功利的眼光观物,“无用”的态度便成了审美的,“无用之用”正是艺术特性之一。“无用之用”的价值观,是在社会功利层面上的无用,但在自然与人之真性的层面上,却是大用。它旨在将人从外物功利性的压抑束缚中解放出来,对人生、外物采取超功利的审美的态度。庄子对惠子认为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的“大而无用”论断的批评,对惠子将其“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的建议(《逍遥游》),正是要惠子以审美之心观物。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这是不同于生物学家、工匠只见树种、材质的功利性态度的审美的态度。

“逍遥”是庄子终极的人生理想,却又“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因此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便是艺术苦心追求的极致,庄子所成就的即是艺术的人生。庄子本身便是一位艺术气质浓厚的哲人,不仅表现在《庄子》一书汪洋恣肆、行云流水般的文风上,也体现在庄子天马行空、驰骋无极的瑰丽想象中:“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子犁往问之……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大宗师》)今世为人,死后若有来世,不但脱却人形,却可为鼠肝、虫臂,何其奇妙乎?造物主本是神奇莫测、无与容私的,不以人形为贵,不以鼠虫为卑,庄子可谓是灵心慧感。就是真人、神人的形象也是审美化了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无异于绝代佳人。“圣人、至人,神人、真人,如实地说,。[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29

物之间形成一种审美的关系,而非利用和使用的关系,这是人与物的本质双重的

独立和自由。这种审美的生存应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的生存方式,跳出对物的无限

追逐与满足,以美的生命体验去感知整个世界。

“当我们探索人究竟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的时候,我们就接触到了人的本

质”。,而审美的生存正是入的本质的完美体现。人对待物的程度,可以看出一

个人人性完美的程度,一个时代的人素质的真实水平,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

一个单纯地追求物质生产的高速发达的社会,是畸形发展的社会,只能将人变

成行尸走肉,人的全面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人类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人的生存和享受创造了丰

富的物质财富,取得了我们这个自然家园的霸主地位。但即使身处文明高度发

达的今天,人依然要面对自身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摆脱生存的困境获得

生的自由?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文明的发展也对人自身形成

了越来越多的束缚,在这个物质丰盈的社会中,多数人不再为身的存在而担忧,

心灵却似乎更加的迷茫、空虚,在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壮观中,在琳琅满目的

商品世界中,在不断满足消费欲望的怪圈中,人似乎更加地迷失了自己。在丰

富物质世界的同时,丰富人性与人生同为重要,这样的人类社会才是美好的。

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思想表明,除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塑造外,人自身的

塑造也是很重要的。马斯洛较之庄子更加重视对人性综合

才‘是自我实现,什么样的人才是自我实现的人等问题

的回答也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提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本性、越能成为自。『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ii!j尊!i娄茎j!l:。毒l攀自;譬墓罄差;薹羹荔龇Ⅲ瓤娄霞:曙疆垲~一疆霎厦膂野谣囊斟刚抑・

人类不可能退回到混沌的原始时代,文明的进程还将继续,无法逆转。但

庄子和马斯洛期望人性复归原初的淳朴和美好,真诚地呼唤“完美的人性”,对

人的完美生存充满了希望。人创造了世界,世界也塑造着人。尽管人们在现实面

前可能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但是入可以在纷扰的现实世界中坚持自我,保有

纯真,不混混噩噩地虚度一生。现实是不完美的,才需要艺术与哲学的解救与补

偿。人类漫长的文明历程需要理想领路,庄予和马斯洛的理想人格思想正是其中

耀眼的明灯。他们的思想虽然是对彼时彼地的文明和人性的反思,但其思想的预

见性、先进性及深刻性却因为其普适性而具有永久的价值,并随着时代的变迁更

显露出其巨大意义。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都是内心充实的人,庄子对理想的挚

诚正是因为心中“充实而不可以已”,是心曲的表白,是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

但这不是简单的自我补偿,而是庄子对生的深深爱恋所表现出的深挚情感,以及

他对生命、人生的深沉思考所迸发出的理想。也许,这些并没有使庄子获得生前

的荣光,却使他盛名千载。当那个时代已灰飞烟灭时,庄子却是民族精神的源流。

马斯洛将毕生的心血凝聚在自我实现理论中,对当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我实现的人成为现实人生可以追寻的楷模,马斯洛也因此留名青史。任何思想

家的思想都不是完美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都只能揭示出真理的部分,

而不是全部。如果尽量取其所长补之所短,是可以获得更多、更完整的真理的,

也是对思想完善与发展的一种努力。这两种理想人格思想的结合,将会对现实人生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书目

l、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昌德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2004

年版。

3、[美]马斯洛:《洞察未来》,爱德华・霍夫曼编,许金声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版。

4、[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

年版。

5、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6、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一老庄思想合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7、[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8、[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包挑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彭锋:《完美的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选读》(第三卷),复且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8、[英]迈壳・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19、金元浦:《文艺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21、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后记

至此,这一篇粗浅的文章已匆匆结束了。两种哲学体系如同取之不

尽的宝藏,深邃厚重,以我短浅的目光和有限的知识自然只能见之冰山

一角。两种思想的相融互异性也是枝蔓丛生,远非这一短小的文章所能

容纳。也许证如老子所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出来的只是一小

部分,没有蜕出或无法说出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时晓丽老师,没有老师三年来的辛勤指

导和对这篇论文所倾注的心血,我是不可能顺利完成论文的创作的。此

外,还要感谢辛勤培育我的各位老师,如张孝评老师、段建军老师等。祝愿各位老师今后的人生平安、幸福。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思想比较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李可欣西北大学

1. 参考书目

2. 崔大华 庄学研究 1997

3. 马斯洛. 叶昌德 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2004

4. 马斯洛. 爱德华·霍夫曼. 许金声 洞察未来 2004

5. 夏洛特·布勒. 陈宝铠 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 1990

6. 曹础基 庄子浅注 2002

7. 安继民. 高秀昌. 王守国 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 2000

8. 马斯洛. 成明 马斯洛人本哲学 2003

9. 马斯洛. 林方. 林方 人的潜能和价值 1987

10. 杨鑫辉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 1998

11. 包兆会 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 2004

12. 彭锋 完美的自然 2005

13.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2001

14. 李泽厚 美学三书 1999

15. 冯友兰. 涂又光 中国哲学简史 2003

16. 朱立元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选读 2000

17. 宗白华 美学散步 2001

18.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1997

19. 迈克·费瑟斯通. 刘精明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2000

20. 金元浦 文艺心理学 2003

21.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 1984

22. 王博 庄子哲学 2004

23. 欧阳谦 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 2002

1.期刊论文 李可欣. LI Ke-xin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审美化特征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完成人生目标、体现人的价值的人物形象.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庄子与马斯洛都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自由地活着才是人的真实本质.庄子和马斯洛对生存自由的追求,使其理想人格具有审美化的特征,集中体现为自然之美与无用之美.

2.学位论文 李娟 孟庄心性论比较研究 2006

心性论也可以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的理论和学说。中国哲学在先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内在性向度就是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孟庄并存于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虽然学术各有建树,并都好言善辩,在自己居住的地域上影响颇广,但是两者并没有发生任何的辩论。孟庄同时而又不相论及,但是,这种不相论及的事实并没有削弱两者的可比性,相反,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哲人,许多思想既互通相合又各有千秋,具有很高的比较价值。 心性之学,自古难明。关于孟庄哲学思想研究的著作、论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只抽取其心性论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本文对从建国后至今关于孟子、庄子的心性论研究进行了粗浅的梳理和分析,从孟庄心性论的整体逻辑框架、庄子心性论的整体构建、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孟子庄子心性论的起点、心性修养方法、心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要解析。孟庄心性论在台湾、大陆都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已经取得诸多的成果,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研究,使我们对心性论的认识愈加深刻和丰富。但是,应该看到,现在的研究缺乏对孟庄心性论思想的比较研究。这与如此丰富的心性论思想是不相称的。因此,本文就孟庄心性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角度,以对心性论的研究做进一步探索。 其次,对于孟子的道德人性,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其理解为包括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道德人性显露的条件——“自然”。二是道德人性存在的原因——种族繁衍。三是道德人性的存在形式——潜在本能。四是道德人性显露的必要环节

——情感体验。对于庄子的自然人性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一是自然人性的内涵——人格完整;二是自然人性存在的前提——性有差异;三是自然人性的结构——生物、社会、精神性统一,并进一步论证了庄子是更加绝对的性善论的观点。 对于孟庄的心性修养方法,首先提出孟庄心性修养方法的共性所在:以直觉求理;以自然求德;以主观求安。对于修养过程,就庄子的“坐忘”的心性修养方法与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然静坐”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孟子的修养方法与心理学的个性心理过程进行了比较。 对心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本文的突破点在于将圣人与真人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炼,与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将孟庄的理想人格与健康型自我实现者和超越型自我实现者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把握理想人格的内涵。 再次,在对孟庄心性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孟庄心性论的现代意义。从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方面来看,孟庄心性论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道德教育的自律性、环境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孟庄心性论对于心理健康也带来启示。不但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在人格发展和培养方面显示了不同的培养方向和模式。 总体言之,孟子作为一个在齐为客卿但与居官任职者不同的享受大夫之禄的闲职人员,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另于动物的特征是“人心”,人心的内涵为仁义礼智四端,而性在于心,是人的本质。他主张通过“存心养性”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高度,从“心善”而言“性善”。庄子作为一个“漆园吏”,是生活困苦、无奈身处俗世但又在精神境界上超然于世的知识分子代表,非常欣赏真性情的存在和张扬。庄子向往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生,希望通过“心斋”、“坐忘”“虚”“静”而最终成为真人、至人、神人。比较两者的心性论,可以看到,两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性,起点相同,终点一致,但中间环节相异,为不同层次的人提供了达道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的共同归宿。

3.学位论文 何俐 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研究 2008

在当今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瑜伽已经成为一种美化身体的手段而流行开来。然而,在国内,对于瑜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宗教哲学研究和新兴的体育医学研究上。瑜伽作为美化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技术手段,已成为体育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并开始涉及到了瑜伽的审美价值问题。然而,在我国的美学研究领域,瑜伽尚未作为一种审美现象而被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由于体育医学研究自身领域的局限,它无法对瑜伽的审美性及其审美价值进行详尽地阐述,这一任务必须要由美学研究来完成。因此,本文开创性地提出了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问题,填补了我国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 瑜伽以达到三昧境界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这一境界是一种超越时间,超越死亡,“个我灵魂与宇宙精神浑然无分之境”。它不可言说,不可捉摸,超越了人生在世的有限性,是精神极大自由的无限喜悦的境界。瑜伽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三昧境界为自己的旨归。尽管它经历了原始瑜伽、前古典瑜伽、古典瑜伽、后古典瑜伽、近现代瑜伽的发展,产生了王瑜伽、诃陀瑜伽、智瑜伽、坦多罗瑜伽、业瑜伽、赖耶瑜伽、军陀利尼瑜伽和奉爱瑜伽等诸多派别,但其对于三昧境界的追求从未改变。其实践方法——八支行法,更是清晰地体现了达到三昧境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瑜伽这种心灵的自由与解脱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与马斯洛高峰体验的印证,指出,瑜伽三昧境界在自我的状态、“我”与客体的关系以及悦乐感上与审美状态具有一致性。在瑜伽三昧境界中,自我通过忘我而达到了更为真实博大的“我”,有着空灵无滞的胸次而与宇宙万有同一,这正是审美状态的特点之一。与此同时,我”与客体融合为一,并在这种一体关系中,获得了对客体的本真认识。这是一种不借助于概念与理智的“全观”与洞察,而这也正是审美状态的特点。此外,在瑜伽的三昧境界中,主体获得了一种平静中的狂喜,这是一种终极的、绝对的快乐,超越了平常的痛苦与快乐的对立,是一种无条件的快乐。这一特点也是与审美状态的一致的。 通过与庄子“心斋”、“坐忘”理论的印证,指出瑜伽三昧境界具有空、静、明、喜的审美特点。瑜伽的三昧境界超越了生理与物质的欲望,达到了身心的纯净化,从而获得了一种虚空的心灵,这是无执无我的真我的达成。这一状态与庄子所说的“坐忘”、“心斋”的状态是一致的,而这种虚以待物的态度正是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虚空的心境体现为一种宁静的状态。然而,这种宁静并非死气沉沉的死寂,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极静,二是专注,三是极动。这种极静是思维与情欲活动的止息,唯此才能谛听宇宙生命无边的妙音。但它同时又是精神的高度集中与专注,表明了意识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使得对事物的深入洞察成为可能。瑜伽三昧境界的静寂,是极静中之极动,是生命的极度活跃与灵动。在这里,“我”获得了无限的生命能量,产生了无限生命力的勃发。它是宇宙生命创化的源泉,是生命创生之极动。在虚空宁静的心灵中,自我与万物都获得了本真的存在,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我明”、“物明”的“朝彻”、“大明”的光芒四射的大光明之境。在虚空静明的心境中,“我”体验到一种无上的喜悦感。这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无以言说的喜悦,它即是恬静的,又是狂喜的。它超越了寻常的苦乐对待,是在宁静的生命之本源中体验到的无极而永恒的欢乐。 此外,鉴于当代许多学者指出现代文明给现代人带来了许多生存困境,还探讨了瑜伽三昧境界在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的独特的审美功效与贡献。瑜伽并不反对人类必要的物质生活,但同时更注重对于精神与灵魂的追求,这可以使我们超越自身有限的物质存在,从而从过度的物欲追求中抽离出来,回复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身与心的平衡与和谐。瑜伽在通往三昧境界的修行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系列道德的规范,这种道德是是自性的最高神圣律则,是宇宙万物之主——“梵”的律则的显现。只有在三昧境界中,它才会成为个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从而最终带来社会的道德化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在瑜伽思想中,“梵”是世界万物的本体,“梵”具有精神性,它产生万物又推动着万物向前发展,万物的一切情状都是“梵”的显现。人与世界万物,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在三昧境界中,人达到了与一切其他众生万物为一之同一性,人与自然的对立消除了。由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得以消除,人不再视自然为自己攫取的对象,而是与之同体的一部分。 总之,瑜伽三昧境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它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消除现代人莫名的焦虑,烦躁,无聊,郁闷,带来审美化的人生,使我们获得平淡而真实的幸福生活。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893780.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2月23日

分类号:——

密级j——单位代码:

学号:!Q§!Z2鲤12垫8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答辩日期:吐壹亘专业技术职务:塞茎堂学位授予日期:型塾蕉

二00六年四月

中文摘要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虽然庄子与马斯洛生存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两位哲学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有着明显的差异,但由于他们的理想人格思想均是“文明之梦的最大幻灭”的产物,是对战争和文明的反思,共同表现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极大关怀,因而其理想人格的特征又具有许多相似性。

庄子理想人格完成的关键在于能否得“道”,进入“游”的境界;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完成则有赖于基本需要的满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存在性价值的驱动。不同的途径表现出庄子与马斯洛对物和人的欲望的不同看法,一为完全摒弃,一为不断满足;“游”和自我实现同为渐进、无止境的过程,但“游”是完美永恒的境界,而自我实现是有缺憾的美。在对人的终极价值是否实现的规定中,庄子众生平等的胸怀与马斯洛的多种前提条件相比,更为理想宽广。但二者殊途而同归,都是为了人和世界的纯净美好。

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都体现出对生命的爱惜,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对生存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讨,具有审美化的特征。他们追求人性本真的自然流露和生存的自由;以美善之心消解了对立,达到了物我合一;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命自身,还原了物本身的意义,追求的是审美的人生。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局限,如个体性的过分凸显、是非感的丧失等,但是他们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价值追求,其中凝聚的哲学家真诚的努力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对于现实的生活和人生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关键词:庄子马斯洛理想人格体“道”自我实现

Abstract

ChuangzialldMaslom

muchsimilarityinmeirarc“Ilkerswholivedindi腩rentperiods.Butthere呲sothoughtsbom、viththedeepconcemofhumaIlbeingsaIldhumansurvival.Theidealpersonalityisthere矗nememofChuangziaIldMaslomlifephilosophy.TheidealperSonalityofchuallgziisaseriesof缸1拯’dcimages,and

isobviousMaslom’sidealpersonalityisthepersonof

di丘宅rencebetweentllewaysofbecomingideal

becauseofthcir

criticismto

similarity.

Theonlywaybecoming

Selfacidealself.actualization.Tkrepersonal畸ofCh啪gzi姐dMaslomaredi腩砌呲liVingaIldbackgrollIld.Byre踮onoftlleirmoughtSbothb甜lesh砌a11civilizations,sothe咖idealpersonalitieshavelotsofofpcrsonalityChum孵iispllrsuingofT幻.

引言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入,名周,与老子同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一脉,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进程和民族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m,1908~1970)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虽然他们的生活相距千年,但由于其思想都是“文明之梦的最大幻灭”的产物,是对战争和文明反思的结果,因而共同表现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极大关怀,塑造出了各自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都将其理想人格视为完美的人性。

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存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讨,共同的问题与思路使马斯洛思想与庄子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斯洛曾多次流露出道家哲学对他的深刻影响,在说明高峰体验、存在性价值、自我实现者等的特点时,马斯洛曾经提出过“道家形象”,“无为”,“无用”等概念,其自我实现的人与庄子的理想人格相似,也具有审美化特征,增加了两种理论的可比较性。由于庄子和马斯洛时代背景的不同,决定了这两种哲学思想的差异,因此,其理想人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正是这种差异性丰富和推进着理想人格模式。马斯洛虽然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但他有意识地对庄子思想进行了改造,从而使其理想人格的实现具有了更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庄子和马斯洛是两位有着强烈思想共鸣的哲学家,因此,对代表其人生哲学宗旨的理想人格的比较是必要的。但是,整体来说,国内对庄子和马斯洛的研究成果是不平衡的。庄子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注者论者终世而不衰,随着西方思想的渐入,新的哲学视野,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又为庄子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1980年代以后甚至成为显学,庄子哲学作为生命美学和生存美学的内涵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突显。马斯洛哲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才登

陆我国,并且,其作品一般以译介为重、研究为轻,论者多将其视为心理学理论,并未以人生哲学看待。然而,马斯洛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已不是心理学所能局囿的,“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他们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回马斯洛的思想并不是“一门书斋里的学问或学究的空谈,实际上它与人生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所研讨的题目,从最严肃的道德伦理、人生意义到最平常的自卑自傲、思绪起伏,都会使你感到十分亲近、关切。”@马斯洛人本主义也是人生哲学。然而,对他们进行分别研究的论著比较多,比较的论著却不多见,只是零星见解,这样的状况表明,对于研究他们思想中所共同体现出的超越时空的普世性精神是有必要的。

论文以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他们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寻找二者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由于庄子和马斯洛对物和人的欲望的看法不同,一为完全摒弃,~为不断满足,决定了其理想人格实现途径的不同;其理想人格实现的境界和标准也不同,一是完美永恒的境界,一为有缺憾的美。在对人的终极价值是否实现的规定中,庄子众生平等的胸怀与马斯洛的多种前提条件相比,更为理想宽广。但二者殊路而同归,都是为了人和世界的纯净美好。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都体现出对生命的爱惜,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对生存自由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探讨,都具有审美化的特征。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能够超越束缚与限制,追求人性本真的自然流露和生存的自由;以美善之心消解了对立,达到了物我合一: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命自身,还原了物本身的意义,追求的是审美的人生。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局限,但是他们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价值追求,其中凝聚的哲学家真诚的努力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对于现实的生活和人生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

两千多年过去了,《庄子》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忘却,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已高潮退去,但其思想的预见性、先进性及深刻性却并未消褪,随着时代的变迁反而更见其真纯。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生活,有着不同的生命感受,但每个时代的人所遇到的精神困惑却是相似的,对人的本质、生活真谛的永恒追求并没有改变。庄子和马斯洛试图寻找的不是一己之利,而是。f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原序》,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礼

人少而不善人多”(《胜箧》),“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列御寇》),“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在宥》),因此,需用“道”予以净化。庄子的人性论本于他的“道”论,认为“道”之于人即是人性,即如徐复观先生所说,“道’,是“创造宇宙的基本动力,人是道所刨造,所以道便成为人的根源性的本质;克就人自身说,他们先称之为‘德’,后称之为‘性’。”。只有合“道”、体“道”之性才可能是善的,是真的。人原本由“道”而生,人性同流于“道”性,只是后来人被自己创造的文明和智巧所蒙蔽,迷失了真性。庄子认为文明的异化使人失去了人类原初状态的善良、美好的本性,呼唤人性的回归。“道”生天地万物,人本应同万物一样,源于“道”,复归于“道”。正因人和万物同本同根,所以众生平等,并无高下贵贱之分。庄子主张人类社会退回到混沌时代,与自然浑然共处;主张抛弃智慧巧饰,返回到婴儿状态,回归不受文明浸染的人的自然心灵。庄子以其瑰丽的哲学展现着他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对众生的爱惜,以及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发端于、立足于个入生存中的困境”。的,在生的艰难中,庄子努力寻找着生命的安顿之所。在保全生命的前提下,追求自由,同化于“道”是庄子赋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亚伯拉罕・马斯洛(A.H.Maslom,1908~1970)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毕生致力于健康人格的研究,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是其理论基石。马斯洛不满于精神分析以病态人的人性作为人类本性,行为主义以普通人的人性为人类本性,而主张优秀个体人性中的积极面才是真实的人性。从而改变了自弗洛伊德、荣格以来的心理学发展走向,代表了心理学“第三力量”的崛起。

马斯洛亲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的现实是他理想人格思想的灵感和源泉。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与残酷,将人性的丑陋与扭曲暴露无遗,使人类不得不反躬自问,质疑人性和人本身。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对人的本性的迷惑使爱因斯坦,这位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感到茫然,他曾写信询问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回答是;因为人有恶的本性。战争所表现出的“文明。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1年版,第30贞。

。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5

之梦的最大幻灭””,资本主义发展的动荡与弊端,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的激化,使人们产生了对人性进步的怀疑、对人类可能自我毁灭的担忧,悲观主义弥漫在整个美国。“有一天整个世界将被~扫而光……没有什么价值是值得为之努力的,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及时行乐,享受生活所能给予的一切”@。面对现代生存困境,人的生存的薪的危机使人的孤独与绝望有增无减。马斯洛表现出了对人类文明的反思,认为大部分的文化都压抑了人性的自然流露,摧残了人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失落、生活的空虚伴随着每一个现代人,在消费文化的洪流中和“人死了”的呼声中,马斯洛努力寻找着人的生存的归宿和意义。马斯洛以大工业时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消费时代即将来临面前的人的价值感的丧失、人生的空虚为研究的切入点,“与日益严重的社会、文化危机进行斗争,与二十世纪非人性、泯灭个性的情感作斗争”。,发展了全新的人性哲学。注重用体验的方式感受、解读人的生存,将研究重点放在“体验本身及其对个人的意义上”,期望将人从孤独、绝望与痛苦中解脱出来。马斯洛所表现出的同样是对生命生存、终极价值的关怀,希望“找到生活本身的理由”。

马斯洛说战争的罪恶不仅在于对人的宝贵生命的剥夺,也在于摧残、扼杀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如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残酷的战争所暴露出的人性的邪恶和黑暗,促使马斯洛极力强调健康美好的社会秩序对人健康成长、自我实现的重要促进作用。与庄子一样,马斯洛同样强调人的本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而不是恶的,看中人性中积极的一面,而破坏、虐待、残忍等,只是基本需要受挫后所产生的常见的反应。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意义的丧失,促使马斯洛致力于为现代人的心灵寻找归宿,鼓励人们以自我实现者为榜样,不断趋向自我实现,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因此马斯洛提出除了返回内在,走向自我,此外别无他处可作为价值的归依。马斯洛表示自我实现的人都善于“倾听自己内部冲动的呼唤”,冲破来自传统、世俗和自身的束缚,自由抒发自己的真性。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便是好的、真诚的。

庄子和马斯洛的理想人格都是以战争表现出的人的生存的艰难、人性阴暗面的暴露为出发点,进而对人的生存的基本问题的思考、对人性以及人类文明的反。【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r第8页。。【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原序》,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t第l贞。

思。相似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使得马斯洛与庄子思想产生了共鸣,庄子的“无为”、“无用”思想深深地吸引着他,马斯洛理想人格的许多特征都隐约地闪烁着庄子的身影。由于庄子与马斯洛相距两千多年,他们生存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两位哲学家的理想人格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异。庄子看到了事物的短暂性和不稳定性,但他并不厌弃生,而对生有着深深的爱和眷恋,正因如此,才会全生、养生,在对人间世冷漠的外表下深藏着感情的光辉。只是明白一切无法永存,因此不因得而喜,不为失而悲。马斯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了解人生总是会有痛苦,人性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人无需回避,因为那是生存的必需。因此,马斯洛主张营造好的外部环境,缓解人的生存困境,促进入的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的完美人性。

庄子与马斯洛处于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比较而言,马斯洛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人类文明与历史的积淀更为厚重,也正因如此,马斯洛思想少了庄子思想中人类童年的那份浪漫与幻想,多了一分成熟和现实。因而,庄子思想更为驰骋无极,表白理想时无所顾忌,纯为心性的流淌;而马斯洛思想更为理性化、客观化,所有的结论都努力做到有科学依据、与事实相符。与庄子对文明的完全否定相比,马斯洛的态度更为乐观。与庄子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创新相比,马斯洛广泛地吸收了众家之长,他不仅承继了传统心理学,而且接受了人道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存在主义以及现象学等。人道主义对自由意志的追求,格式塔心理学关于“整体人”的研究,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生活本身的主张,存在主义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思考,以及道家学派的思想,都是马斯洛思想的理论来源。

人创造的世界,似乎越来越脱离了人的掌控,制约着人的存在。人如何在这张大网中获得自由?面对人生的永恒话题,庄子和马斯洛都敏感深邃地体验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负面对人本性的禁锢和戕害,以及人身处其中的无奈何、不自由,“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基本的价值问题”。。因此,呼唤生命的鲜活、灵动、自由,是两位哲人期望完成的使命,他们各自的理想人格正是这种热烈愿望的集中体现。

。【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7

第二章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及其实现的途径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真人、神人和自我实现的人,分别是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的代表,是完美人性的集合体,体现着庄子和马斯洛对人本身和人的生存的思考,凝聚着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和智慧。然而,他们的理想人格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二者实现的途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想人格模式。

一、庄子和马斯洛的理想人格

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都将其理想人格视为最理想的人。但是,庄子的理想人格只有形象的描述,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则有着确切的定义。与庄子理想人格能够“入于不死不生”的境界相比,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不真实的、完美的境界”,一为虚幻的,一为现实的,这种区别源于其理想人格实现标准的不同。庄子以能否得“道”作为其理想人格实现的惟一标准,“道”是完美的、纯粹的,决定了庄子理想人格是完美的,且众生皆可成佛;与庄子相比,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实现是现实性与超越性双重的标准,不像庄子那样整合和统一,也缺少庄子平等地看待一切的气度。

庄子生逢乱世,动辄“死者以国量”,生命往往朝不保夕。对生的忧患,充满着庄子哲学。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进退两难:螳螂捕蝉、鹊在后的危机四伏;“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委曲求全,无不给人如履薄冰之感。庄子展现了对生的安全的超乎寻常的重视,对于可能危身害命的任何因素,疾病、灾害等天灾人祸,全部予以排除,塑造了一个个超人形象。“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逍遥游》),“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秋水》)。身的绝对自由是获得心的绝对自由的基础,但那只是前提条件,拥有身与心双重的绝对自由才是庄子的理想人格。庄

子理想人格名称不一,有真人、至人、神人和圣人等不同称谓,《庄子》中有许多他们的缥缈身影: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汗冱而不能寒,急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折,其入不距;确然而往,俪然而来而已矣。(《大宗师》)

真人、神人实现了绝对自由,达到了无待、无累、无患的“游”的境界。他们“与天为徒”,遗世独立,不问世非,与物为春,驰骋于无极,是庄子眼中最完美的人。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至德之人,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自我实现的人是马斯洛的理想人格,是人类中最优秀的个体,是最具伦理、最道德、最健康、有着完美人性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有着确切的定义,即是指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已得到适当满足后,又受到更高层级的动机——超越性动机的驱动。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是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些较好地得到满足后,个体如果继续追求存在性价值,就是自我实现的人了。他们“具有一种归属感和充实感,他们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有朋友,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爱的价值,在生活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空间。具有理性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焦虑、空虚和孤寂,也不会有自卑或卑微等不健全的感情。”。

与庄子理想人格能够“入于不死不生”的境界相tE,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不真实的、完美的境界,于其间人类一切的困难问题皆已超脱”,圆达到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没有痛苦、所有问题都完满解决的永恒状态的来临。只有在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敬畏、崇舞、神圣和超越。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中,自我实现才是“一种完全无忧、无惧、无压抑、无自卫、。【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卅版社2004年版・第3l页。。i美j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奄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9

无控制的境界。虽然很短暂,却很透彻,是一种暂时对克制、拖延、压抑的完全舍弃。对瓦解与分化的恐惧,对受制于本能的恐惧,对死亡和疯狂的恐惧,对屈服于放任的快乐与情绪之中的恐惧……所有的这一切,在存在的刹那间,都会消失殆尽或戛然而止。”。这是因为“高峰体验只有好的、令人满意的经验,决不会体验到恶,或是令人不悦的东西……它本身便是完美的。”@自我实现的人只有在高峰体验中才能达到真人、神人般的“入于廖天一”的境界。但高峰体验是短暂的,如闪亮的火光,虽然绚烂无比,却不能长久,因此,自我实现者完美的实现也是短暂的,不同于真人“游”的境界的永恒。马斯洛同时强调,人类需要高峰体验为奖赏,获得美的、令人心醉神迷的体验,但不能永久处于这一状态中,因为高峰体验时刻虽然是存在性价值最为充盈的时刻,但其中的负面也会影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给人的生存带来困惑。马斯洛并不赞成人类幻想“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个超乎人性的宁谧或忘我的情境中”。,认为人类的生存需要痛苦,个体的成长需要痛苦,生存的困惑与磨难并不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反面,而同样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马斯洛希望人类时不时的迸入神殿以获得心灵的洗礼,而庄子期望永久地居住在神殿之中。

虽然自我实现的人是马斯洛心目中理想的样本,认为他们应成为全人类的楷模和典范,但自我实现的人并不完美,他们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会有恐惧烦恼。马斯洛不无幽默的说“人性最完满的人,大部分时间所过的生活,也像普通人的生活一样——上街购物,吃饭,注意举止礼仪,去看牙医,想钱的问题,为了选一双黑色的或黄色的鞋思考老半天,去看傻瓜笑片、读些通俗的文学。他们照样也会为无聊所困、被罪行所惊吓等”。。自我实现的人也并不总代表正面的东西,人性的阴暗面同样为他们所有。既是理性的、善良的、正义的,同时又是非理性的、自私的、邪恶的;既不是合理的,又不是不合理的,而是两者的统一。和庄子理想人格的纯粹相比,自我实现者既为蚂蚁亦是英雄。

庄子与马斯洛的理想人格,一为虚幻的,一为现实的,这种区别源于其理想人格实现标准的不同。庄子以能否得“道”作为其理想人格实现的惟一标准,庄子的“道”来源于老子,在老子那里,“道”是某种先验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生

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m版社2加4年版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_|l版社2。【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8[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发的根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老子・第二十五章》)在作为宇宙万物最后根源的基础上,庄子赋予了“道”人的自然性、自由性的最高境界的新的涵义,将老子客观的“道”内化为人生的境界,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的“道”不是某种实体,而是关于世界整体实在性的那种状态,它不具有任何形式,“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大宗师》),因此是无法认知的。庄子对“道”从未做过具体的阐释,而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并强调“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无法言说的。如果可以表达出来,一定不是真正的“道”,因此,“道”的特点决定了得“道”者是缥缈的,无法准确解释的。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则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个体,对他(她)们的研究不是出于幻想和猜测,也没有夹杂自我的主观因素,而是科学的、客观的结论。马斯洛理想人格的特征的集合源于他对所选个体长期的观察研究,以及大量的问卷调查、科学实验,是在大量研究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归纳。马斯洛以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使其理想人格与庄子思想相比,具有更明确的现实特征。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不是以想象出来的“神”作为人的镜子,使人成为“神”,而是从人类历史中选择了40多位优秀者,认为他们是“最好的品种”,是人性所能达到的完善境界,鼓励人们以优秀人物为楷模.“成为你自己”。虽然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者能够更多地进行感性活动,是“体验丰富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高峰体验,但这只是为了营造丰满人性,他并不欣赏漠漠无为,主张能够“以问题为中心”,有很好的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马斯洛一贯主张积极奋发、不断战胜自我的人生态度,自我实现者必须不断地做出成长性的选择,不断为自己设置目标,发挥潜能去完成。马斯洛对感性直觉的肯定只是源于对人性的关照,而不能取代人的理性认识。由此,庄子和马斯洛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其理想人格一为感性体验,一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因此,马斯洛判定其理想人格实现的标准出现了分裂,不像庄子那样整合和统一。庄子理想人格完成的惟一标准即能否体“道”。“道”,包揽宇宙、总括万物,是完美的,作为“道”的体现者的神人、真人,因而也是完美的。“有真人然后有真知”,超越世俗功利,代表真;泽及万物,代表善;“无言而心说”,代

双收之流。马斯洛曾将自我实现者分为健康型即非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和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后者除了具有前者的特征之外,更多地受到存在性价值的驱使。即使不追求存在性价值,只要需求与潜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与实现,马斯洛认为已是自我实现。而前两者没有达到,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饥饿的人只能生活在对面包的幻想之中,没有了安全感的人只能像老鼠一样害怕光明。存在性价值是关于人性、精神的,如同“道”一样,无论巨细高下,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可以为所有的人所拥有,马斯洛为它设置了太多的障碍,仿佛遥远不可及。而所谓的只有“优秀的个体”才能领悟到存在性价值,更是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幂fJ。人性并不如此简单,永远不能被完美分类,造物主不会对谁如此青睐,只赐予他善,更不会对谁只施以白眼,只给予他恶。再伟大的人物也是玉中有瑕,再渺小的人也能沙中有金。这里,马斯洛显然缺少庄子宽广的胸怀,缺乏庄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气度。在庄子心中众生都是平等的,因此才斥责弟子“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列御寇》)。正如前人所说:庄子“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者,故没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论调;他更不是以各己为中心者……他是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他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广大的胸怀……简直是无与为匹”,…‘人与物同视,正是道家独有的伟大胸怀”,@的为肯綮之言。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庄子与马斯洛对各自理想人格的规定是有区别的,但由于关注的同是人之真性、人生真谛,到达之终点却是殊途而同归,都是追求人性的完美实现。

二、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标准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也不同。“道”无形无象,只能被体验,得“道”的方式只能是体“道”,追求生存的自由;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不仅有以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为首要和前提条件,而且还有通向自我实现的具体的八条途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自由。因此,庄子与马斯洛对主体之外各种因素的态度也不一样,这种区别与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转引自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一老庄思想合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伽0年版,第26】页a。转弓I自安继民.高秀吕。正守国:《道家双峰一老庄思想合论》,河南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第26l页。13

有着直接的关系。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虽然不同,但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二者殊路而同归,都是为了人和世界的纯净美好。

庄子理想人格实现的途径是体“道”,真人、神人能够游于无极正是在于得到了“道”。如何才能体验到这玄而又玄的“道”呢?“心斋”、‘‘坐忘’’是主要的方式。《庄子》中有许多对体“道”方式的描述: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之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有两层含义。“形”指人的有形的身体,庄子认为人的肉体是心的拖累,是获得心灵自由的障碍,因此,要忘掉自我的存在,即“堕肢体”与“离形”,才能达到齐物我、一死生。庄子认为人的智慧是会摧即使心灵不滞于外物与自我,它与“坐忘”紧密相连,因为要做到“目无所见,罔(喻无心者)找到了,很好的说明了体“道”的方式。庄子“道”和体“道”

庄子重生命体验、不用理性认知而以直觉感悟的方式把握对生命、自然的认

14残人的自然本性的,因此主张去除人为的巧饰与作为,即“黜聪明”与“去知”,勿以“机心”代替素朴之心,保持人的淳朴本性。“心斋”的目的是“虚而待物”,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在宥》),用“听之以气”的方式去感知世界,正是“离形去知”。“心斋”与“坐忘”既是体“道”的手段又是体“道”的目的,根本目标则在于使人无物欲、无情累,做到“吾丧我”,不因喜怒哀乐而内伤其身,达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的境界;无物无己之后,便逍遥自适于万物之间,与宇宙同流、大化合一。“道”是虚无缥缈的,因而,体“道”的方式也是感知、体验式的,是一种意会的过程,而非理性的认知。《天地》中有这样一则寓言:黄帝遗失了玄珠(喻“道”),先后派知、离朱、噢诟多方寻找而不得,最终由向是一种体验,反对任何具体的作为。知,与他对生命有限、宇宙永恒的认识不无关系,以自身之渺小又怎能洞悉天机?庄子悲哀的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养生主》)

他不相信认知是真实的,而只相信自己的感受,因为人的认识都是一己之私见,乐与己同者、恶与己异者,有太多的局限,并不公正、真实。庄子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指出了人们认识真理的不可能,取消了认知活动,而以直觉体验代替。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的首要和前提条件是各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他将人的需要以一种层次和发展的方式,一种强弱和先后的次序关联起来,称之为基本需要。基本需要是个体的生存需求所形成的需要,为了生命的延续和健康必须给予适当的满足。它们是人的生命得以存在的必需,就像生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一样。基本需要的缺失会影响人的生存和健康,其中主要有五种需要:(1)生理需要(thephysiologicalneeds),这是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生存。马斯洛说:“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生理需要是人的本能最强烈的表现,例如饮食、睡眠、性等等。毫无疑问,人的生命是人类的一切得以实现的保证,没有了生命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而人是需要衣食等等基本的生存条件来维持生命的延续的,就像需要阳光和氧气,在非特殊情况下,生理需要是最为重要的。(2)安全需要(thesafetyneeds)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获得了满足,就会出现一种新的需要,即安全需要。马斯洛把安全需要解释为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遇见性的追求。安全需要是因为生命或生存条件受到外部环境的威胁而产生的,遭受危险的个体的行为目标会统统指向安全,这时,安全需要成为与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因素。(3)爱的需要(the10veneeds)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相对地满足了,爱的需要便出现了。这里的爱的意义是广义的,包含的范围很广,友情、爱情、亲情,甚至人类之情。如果个体缺乏爱,他就会四处追寻,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希望得到个人或群体的感情,得到某种爱是此时个体的终极目标。(4)尊重需要(theeste鲫needs)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得到社会其他个体的重视和尊敬,是对地位、名誉、声望、赏识、威信等的期待,要求独立和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尊,是建立在实际能力之上的成就、独立等的欲望以及他人的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两个侧面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尊重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个体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美揭

今古无:今古。无的能来后起后而天累而日外积九能独点,后见点之而一守日:参又展独“吾进:,见小程矣微能过物次个后外多一己而要许;需是彻物也,外成朝题能完;问后的格而序彻人日程朝想七个理能,一子之后是庄守

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theneedsforself—actualization)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有赖于生理、安全、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当自我实现需要出现后,个体如何趋向自我实现呢?对此,马斯洛提出了通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第一,要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忘怀一切。例如全身心地从事某项工作,忘情地欣赏一段音乐,这是一种体验,是个人完成的时刻。第二,当面临选择时,应选择成长而不是倒退。选择有趋向防御、安全的运动,也有趋向成长、发展的运动。自我实现就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不断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第三,要学会“倾听内在冲动的声音”,要显露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屈从、遵从传统、权威的声音,应勇敢地表露自己真实的体验,有自己的准则和立场。第四,要破除虚伪,要真诚。当我们有怀疑时,应诚实地表达出来,应始终坚持对真的追求。第五,当你学会了忘我的体验,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惧的选择,懂得倾听自我,是真诚的、有责任心的,那么,所有这一切的结合将有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你会洞悉、期待自己的命运,会做出对自己有益而不是有害的选择。第六,应该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竭尽所能成为自己所能成为的一切。自我实现不是终结状态,而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必须不断实现自己的潜能。第七,要尽可能多地设置条件,使高峰体验更加频繁地光顾自我。它的出现虽是不可预期和强求的,但不同条件的设置会促成或阻碍它的发生。第八,向自身展示自我,放弃对痛苦的防卫,因为压抑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要在“去圣化”之后,学会“再圣化”,能看到神圣、永恒、象征的意义,并以这些意义去看待一个人。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实现都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趋向自我实现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逐渐完成的,自我实现没有终点,是无止境的过程。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不是某一伟大时刻的问题。并不是说t在星期四下午四点,当号角吹响的时刻,你就永远地、完完全全地步入万神殿了。自我实现是一个程序问题,是许多次微小进展一点点积沂迪

”。与完成自我实现一样,

下;已外天下矣,吾又

能外生;已外生矣,而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大宗师》)可见,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外”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为了达到“游”的境界,而“游”也体现在“外”的进程中。“游”是追求的过程,是无止境的,并不是观念瞬间的变化。庄子是不断做逍遥游的漫游者,对“道”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赫伯特・曼纽什所说:“漫游者总是行进在永恒而虚幻的旅程中。任何一个确定了有限目标的人都不再是一个真正的漫游者,在漫游者的脚下,永远是漫漫无极的时间和茫茫无际的太空。”…

由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是漫长的,所以,庄子在理想人格之外,设置了多重人格。在《庄子》中,人有三种处境,即绝对自由境界、相对自由境界和世俗世界,前两种人是作为世俗之人的对比而突显的。庄子向往逍遥游,往来于天地之间,像神人、真人那样无所羁缚,游心于“道”。“游”的本义,徐复观先生认为是“旌旗之流也”,“旌旗所垂之流,随风飘荡而无所系缚”。,取其随顺自然之意。前人对庄子“游”多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中,处变不惊、处危不伤、处安不喜,随时随处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得,所谓“安时而处顺”的蜩与学鸠之游。另一种是庄子更为欣赏的,即不受任何束缚羁绊的、拥有绝对自由的真人、神人之游,这是一种达到了与宇宙大化同流合一的逍遥游的境界。这二层意思,一指向相对自由的人,一指向绝对自由的人。混乱的年代,使庄子一方面为人的实际处境而悲哀,另一方面则以无待无患的逍遥游作现实的救赎,出入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传达着庄子表达理想与面对现实时的复杂感情。庄子毕竟明白现实的人无法实现“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的生存方式,但是,他们的精神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因此,面对困境,入的生存态度是至关重要的,“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间世》),随遇而安、安时处顺的人,成为世俗之人与理想人格之间的人。相对自由的人,无论身处何境,始终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得,以自得自适消解现实的苦难,是庄予理想人格的现实化、世俗化。相对自由的人虽然不是庄子最理想的人,但具备了理想人格的一些品格,是世俗之人向神人、真人的过渡,是在路上的人,是不断地追求自由的人,成为理想人格实现的现实基础,现实生活中人们仿效的楷模。

马斯洛更为明显地突出了通往理想人格的具体的阶梯。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以缓慢的速度从无到有、逐步发生的,而不是突然的、跳跃式。转引自袁伯城:《序子的诗意人生追求与诗化哲学》,《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搬》,1997年第l期・。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l页a

的。越是低级的需要越是强烈,被满足越是首要的。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食物的缺乏,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的欲求会远远超出对其他需要的欲求。对个体而言,某种需要的缺乏会强烈支配他的行动,占据他的意识,成为其行动的主要动机。一个缺乏爱的人,对爱的满足可能是他最急切的渴望,这时,这是个为爱而活着的人。然而,当一种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后,就会停止起积极的决定作用或组织作用,它退居幕后,不再对个体发挥作用,更高层次的新的需要会重新占据有机体的思想,成为优势需要。一种需要并不是在一种需要完全满足后才会出现,所有的需要,无论高级低级,都不可能完全、充分地满足,而只是部分的、一定程度的满足。五种需要之间虽有强烈程度的不同,有先后之别,但对有机体而言,对它们的需求则是同时的,个体并不只是单单需要食物、爱或尊重,而是希望拥有全部。人的行为也不是由一种需要决定,而是几种需要或全部需要的综合。一般情况下,越是低级的需求越是强烈,对人的生存越不可或缺,越不可抗拒;越是高级的需要越是脆弱,越容易被压抑、摧残。当一种需要满足时,人们往往不会重视它,而一旦缺失,就会强烈地影响人的生存,影响着个体对世界、未来和人生的看法。每种需要都有这种作用,但低级需要尤甚。所以,马斯洛强调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反,就会压抑和摧残人的身心。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的需要有赖于外部环境的给予,如家庭、经济、政治、教育等等,当然,也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是一种缺失,必须由环境给予最适宜的满足,才能防止疾病和主观上的不幸”。,只有能够较好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才是良好的社会。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性的异化有两类原因:一是自然的匮乏,即人创造的物的总体缺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二是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匮乏,是由国家、阶级等社会性差别造成的贫富差距、苦乐不均。与马斯洛所指出的人的需要得不到正常满足、人的潜能不能实现是相类似的现象。马斯洛曾提出“高协同社会”的概念对抗这种人为形成的匮乏,避免两极分化,使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以便促进人的潜能的实现。

虽然马斯洛最终把能够受到更高层级动机的驱使,即继续追求存在性价值的人定义为自我实现的人,这是“人性丰满”的人,与此相对,如果仅仅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就会造成存在性价值的丧失,形成一种病态,马斯洛称之为“人性。【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川舨社1987年版,第73页。

的萎缩”。但基本需要的较好满足、潜能的充分发挥、拥有成就与声望仍然是追求存在性价值的前提条件。虽然马斯洛也指出需求层次并不是个固定的顺序,“远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刻板”,是有许多例外的。有的人也许把自尊看得比生理需要更重要;有的人会为了信念、追求而放弃生命,舍生取义;还有的人,特别是有天赋创造性的人,在基本需要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强烈地要求自我实现。许多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都属于这一类型。但是,马斯洛主要还是把外在的需求看作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的,并且它们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并不是割裂的、独立的,而是彼此相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庄子与马斯洛对主体之外的因素态度也不一样。有学者认为庄子是典型的“东方型自我实现人格”,即个体能够忍受基本需要的相对甚至严重缺乏,而能够完成自我实现的人格。庄子表现出了与马斯洛对物、欲望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庄子认为物残生、害性,是会伤害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更是戕害人的本性、使人迷失自我的大敌,“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fJ,(《齐物论》)因此,要摒弃对物的欲望,摆脱物的束缚,“物物而不物于物”,达到“与物为春”的境界。即使是蜩与学鸠的境地,也只是“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要懂得知足常乐。可是人的需求并不总是如此简单。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是自我实现的前提,只有在欲望的不断满足中,个体才能逐渐趋向自我实现。马斯洛说,“令人满足的东西就是值得赞美的东西,我们的欲望就是值得信赖、理性的、明智的,我们所享乐的就是有益于我们的。”。马斯洛肯定人的欲望,认为它们不应被压抑,而是要尽可能地满足它们。马斯洛看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对物质的依赖,强调对人无限欲望的无限满足。

对于物质和欲望的不同的态度,与庄子和马斯洛所处的时代有关,但无论是庄子对人需求的排斥或虚幻满足,还是马斯洛主张充分满足需要以获取身的自由,继而得到的心的自由,他们所向往的都是生存的自由。

庄子的时代,必是人生艰难的时代,显然不是马颠洛所谓的正常良好的社会,一方面,战争不仅严重地摧残着人的生命,也对人的生存以及各方面价值的实现带来沉重的打击,人的需要的较好满足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礼崩乐坏也导致了。【美l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详北方妇女儿童…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道德沦丧、享乐主义盛行。庄子认为,社会的无序与人性的堕落,主要原因在于对“物”的过分追逐,因此,他看重的是外物“罪在撄人心”的一面,相应的,他也只强调人性的欲壑难填,因此,要将需要遗忘、抛弃。但庄子深深懂得人并不能“吸风饮露”,依靠精神的补偿获得生命的延续,画饼充饥。他的理想社会是“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马蹄》),是可以让人们“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世界。这是庄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l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人有“常性”、“民性”是其根本。但是,这样的理想在战国时期是无法实现的,庄子是不幸的,实际的生存环境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庄子认为自己“非遭时也”,以身处柘棘枳枸问的腾猿为喻,说明“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山木》)只得放弃现实的追求,而向往一种精神的邀游。庄子的避世清高是真诫的,他的人生信念和世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是对立的,世俗之人都追求功名利禄,渴望社会价值的实现与认可,因为“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昧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天恶也”(《至乐》)。虽然这些的获得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自我实现,却是人仅有一生的能为自身所感知的实在。人不能预见身后之事,所想把握的只是生前之所在。中国人重实际、重现世,是不相信往生来世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他们要在现世今生为自己寻找幸福与安慰。但庄子绝不与流同污,他认识到“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便坚守着自己的高蹈与率真,于污淖中而自洁,惟其如此,才能视权位于腐肉,不羡庙堂之高,而宁愿“曳尾于涂中”。庄子自己是傲睨王侯、鄙视权贵的,他的理想人格在“道”的充实下也同样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表现出非凡的自尊与自信。其中有江湖之士、布衣野老,也不乏刑戮之人、形残之人。他们不以身份低微而卑,不以肢体残缺为耻,面对非议与蔑视,以理拒争、正义凛然,最终令对方折服,不是“瞒然惭”,就是“舌举而不下”,令其自取其辱。如《德充符》中的兀者叔山无趾,面对孔子“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的指责,以理服人,最终使孔子表示“丘则陋矣!”请叔山无趾“讲以所闻”。庄子“衣大布而补之”、“衣弊履穿”的形象,以及贷粟的故事,透露出庄子生活的窘迫,人的生存需要衣与食,面对缺衣少食,子桑

第三章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审美化特征

庄子与马斯洛都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命的意义,但是,他们更注重后者,因为在他们看来,“活着”不是人的本质存在,自由地活着才是人的真实本质。庄子和马斯洛对生存自由的追求,使其理想人格具有审美化的特征。其理想人格能够超越束缚与限制,追求人性本真的自然流露和生存的自由;以美善之心消解了对立,达到了物我合~;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生命自身,还原了物本身的意义,追求的是审美的人生。

一、自然之美

“自然”一词,始见于老子“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即“道”以自己为法。“自然”,在《庄予》中并不是名词,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自然,而是指事物的本原状态,自然而然的样子。“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故存;神鬼神帝,先天地生”(《大宗师》)的,这种先天地生、覆载万物的特性使“道”成为一切的根源。人是“道”的产物,因此,真的人性应同源于“道”性,保持它自然而然的原初状态,人也不应生活在真性情的压抑与蔡锢中,但是,人性的存在方式却偏离了“道”。生存的困境、文明发展的负面等外界因素改变、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人性的自然流露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限制。面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都希望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体现出对自由舒展人性本真的追求。

庄子的理想人格无欲无累、无为无业,“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进入了“游”的境界。在“游”的境晃中,人性本身和人性的发挥都是自然的。庄子主张因任人的自然天性,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缮性》),这突出地表现为庄子对“知”和虚伪礼法的批判。

庄子对“知”和“礼”的看法都源于老子。老予说:“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十八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老子》第十九章)。有了智慧,人们便懂得了虚伪、巧饰,更以其为自相残杀的工具,“知也者,争之器也”(《人间世》)。人们也会用“知”不断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扰乱“道”的秩序,

使世界失去平和和安宁。庄子深刻地指出:“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肽簇》)“知”会使人失去纯朴善良,让人们学会心机与阴谋,站在这个立场上,庄子主张“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在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指出“礼”的存在正在于天下无道德、无仁义,“大道废,有仁义”,是世道混乱的表现。庄子延续了老子对“礼”的批判:“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知北游》)。如果世界井然有序、纯净美好,自然不需要用“礼”钳制、束缚人们。庄子不满儒家繁缛、僵化的礼仪,而主张任情越礼,嘲笑子贡“是恶知礼意I’,只斤斤计较于“临尸而歌”(《大宗师》)不符合礼仪的形式,却并不懂得“礼”只是表达人类情感、道德的一种方式,不应模式化。庄子只是反对形式化了的虚伪的礼法,因为那是一种人为的处世技巧,“饰人之心,易人之意”(《天下》),使人性丧失了纯真与自然,“明乎礼仪而陋乎知人心”(《田子方》)。无道者也会利用“礼”,使之为“桎告凿枘”,压制、控制人的思想。但是,庄子是不排斥真诚、真实的“礼”的,因为这时的礼法是出于天然的真性真情,是人表达情感、流露心性的需要,而不是虚伪的矫情做作,庄子赞扬有真情。所谓“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笑未亲而和”(《渔父》),认为人应“任其性命之情”,有情时一定要表达出来,无情时就不要虚伪做作了。为了迎合人情、符合礼法的行为,庄子是不屑的,他追求的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真情流露的自然天成。

文明的发展,另一层面意味着压抑的增加。马斯洛也曾指出文化和传统会限制、扼杀“人的潜在的精神生命”,虽然人的自我实现是需要文化的浸染的,“可是,文化并没有促进它们的实现,的确,这恰恰是有史以来大多数已知文化的实际所作为。”。文化形成的伦理、道德以及人的心理、思维模式会强制性地要求所有个体的统一,对有悖于它的另类,通常会加以同化或扼杀,就这点而言,文化显然是不利于个体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发挥的。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的人视为文化的抵抗者,“他们对社会上的流行时尚、习俗并不在意……他们对文化产生自己的权衡、分析、辨别并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受自我的个性原则而非社会原则。【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杜2004年版,第45页。

与宇宙的永恒相比,生命如此短暂,因此,人应爱惜生命,不要计较利害得失,不要以身外之物取代生命的宝贵。在庄子看来,人的生死,只不过是个“始卒若环”的过程,如同“气”之聚散,气聚为生,气散为死,因此,无需悦生而恶死,死只不过是复归于大化之中罢了。因此,真人、神人“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天下》),超越了世俗,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

与马斯洛相比,庄子更喜欢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对庄子而言,最美的景象、最动听的声音都源于自然,因为它们没有人为的雕琢,是自然而然的。《庄子》中有许多对自然的描写,体现的是一种审美态度,如百川灌河之美,山林皋壤之乐。自然在庄子那里与人世是相对的,人在其中,与草木鱼虫是一样的,并不以自己的智巧改变自然、俘获万物,人世间的一切丑恶与纷扰在这里都是不存在的,人与万物在其间和谐相处:“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马蹄》)自然是庄子理想的寄托,也是庄子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其理想人格的绝对自由便是通过大自然的无限与永恒来呈现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与自然溟然合一的境界。人性的纯真无邪也是和自然万物的灵韵深深契合的。在马斯洛眼中,自然显然没有如此高的地位,它仅作为人的生存背景而存在,不是充满了灵气的生命本体,也不代表人性的美好。但人是自然母亲孕育的,人的生存必须依赖自然,因此也必须懂得爱惜我们这/卜赖以生存的世界。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与自然多少有那么一点同型(这就是说近似于自然),以便在自然中能够存活。”。究其根本,马斯洛所主张的亲近自然,只是为了生存,并不像庄子那样将其视为安身立命之所a但是,自我实现的人是善于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的,其中包括人世的,也有自然的。

二、无用之美

马斯洛的“以对象为中心”,与庄予超越利害关系、以无用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审美态度是一致的,都具有审美特征。庄子与马斯洛对物本身给予了最充分的。【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27页・28

关注,只以观照物为惟一。庄子割断了观照物与过去未来、其他万物的联系,只突显物此时此地的意义,而不与它的过去未来、不与其他物做比较,物之为物的自身存在就是美的。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在高峰体验中:“倾向于把经验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单位,毫无任何牵连关系,无涉于实用之可能,无关乎权宣计策,无关乎目的。视之为充塞宇宙之万有,伊然为存在的全体、宇宙的同义词。”…当以这种“完全的关注”看待物,以无用性取消其功利性,不考虑它与其他事物相连的各种复杂关系,便是审美态度。

庄子追求“无用之用”。虽然庄子的本意在于“不夭斤斧,物无害者”(《逍遥游》),在于全身远害、安身立命,因为“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但正是以这种非功利的眼光观物,“无用”的态度便成了审美的,“无用之用”正是艺术特性之一。“无用之用”的价值观,是在社会功利层面上的无用,但在自然与人之真性的层面上,却是大用。它旨在将人从外物功利性的压抑束缚中解放出来,对人生、外物采取超功利的审美的态度。庄子对惠子认为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的“大而无用”论断的批评,对惠子将其“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的建议(《逍遥游》),正是要惠子以审美之心观物。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这是不同于生物学家、工匠只见树种、材质的功利性态度的审美的态度。

“逍遥”是庄子终极的人生理想,却又“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因此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便是艺术苦心追求的极致,庄子所成就的即是艺术的人生。庄子本身便是一位艺术气质浓厚的哲人,不仅表现在《庄子》一书汪洋恣肆、行云流水般的文风上,也体现在庄子天马行空、驰骋无极的瑰丽想象中:“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子犁往问之……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大宗师》)今世为人,死后若有来世,不但脱却人形,却可为鼠肝、虫臂,何其奇妙乎?造物主本是神奇莫测、无与容私的,不以人形为贵,不以鼠虫为卑,庄子可谓是灵心慧感。就是真人、神人的形象也是审美化了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无异于绝代佳人。“圣人、至人,神人、真人,如实地说,。[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德昌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29

物之间形成一种审美的关系,而非利用和使用的关系,这是人与物的本质双重的

独立和自由。这种审美的生存应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的生存方式,跳出对物的无限

追逐与满足,以美的生命体验去感知整个世界。

“当我们探索人究竟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的时候,我们就接触到了人的本

质”。,而审美的生存正是入的本质的完美体现。人对待物的程度,可以看出一

个人人性完美的程度,一个时代的人素质的真实水平,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

一个单纯地追求物质生产的高速发达的社会,是畸形发展的社会,只能将人变

成行尸走肉,人的全面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人类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为人的生存和享受创造了丰

富的物质财富,取得了我们这个自然家园的霸主地位。但即使身处文明高度发

达的今天,人依然要面对自身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摆脱生存的困境获得

生的自由?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文明的发展也对人自身形成

了越来越多的束缚,在这个物质丰盈的社会中,多数人不再为身的存在而担忧,

心灵却似乎更加的迷茫、空虚,在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壮观中,在琳琅满目的

商品世界中,在不断满足消费欲望的怪圈中,人似乎更加地迷失了自己。在丰

富物质世界的同时,丰富人性与人生同为重要,这样的人类社会才是美好的。

庄子和马斯洛理想人格思想表明,除了外部环境对人的塑造外,人自身的

塑造也是很重要的。马斯洛较之庄子更加重视对人性综合

才‘是自我实现,什么样的人才是自我实现的人等问题

的回答也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提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本性、越能成为自。『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ii!j尊!i娄茎j!l:。毒l攀自;譬墓罄差;薹羹荔龇Ⅲ瓤娄霞:曙疆垲~一疆霎厦膂野谣囊斟刚抑・

人类不可能退回到混沌的原始时代,文明的进程还将继续,无法逆转。但

庄子和马斯洛期望人性复归原初的淳朴和美好,真诚地呼唤“完美的人性”,对

人的完美生存充满了希望。人创造了世界,世界也塑造着人。尽管人们在现实面

前可能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但是入可以在纷扰的现实世界中坚持自我,保有

纯真,不混混噩噩地虚度一生。现实是不完美的,才需要艺术与哲学的解救与补

偿。人类漫长的文明历程需要理想领路,庄予和马斯洛的理想人格思想正是其中

耀眼的明灯。他们的思想虽然是对彼时彼地的文明和人性的反思,但其思想的预

见性、先进性及深刻性却因为其普适性而具有永久的价值,并随着时代的变迁更

显露出其巨大意义。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都是内心充实的人,庄子对理想的挚

诚正是因为心中“充实而不可以已”,是心曲的表白,是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

但这不是简单的自我补偿,而是庄子对生的深深爱恋所表现出的深挚情感,以及

他对生命、人生的深沉思考所迸发出的理想。也许,这些并没有使庄子获得生前

的荣光,却使他盛名千载。当那个时代已灰飞烟灭时,庄子却是民族精神的源流。

马斯洛将毕生的心血凝聚在自我实现理论中,对当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我实现的人成为现实人生可以追寻的楷模,马斯洛也因此留名青史。任何思想

家的思想都不是完美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都只能揭示出真理的部分,

而不是全部。如果尽量取其所长补之所短,是可以获得更多、更完整的真理的,

也是对思想完善与发展的一种努力。这两种理想人格思想的结合,将会对现实人生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书目

l、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美]马斯洛:《马斯洛成功人格学》,叶昌德编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2004

年版。

3、[美]马斯洛:《洞察未来》,爱德华・霍夫曼编,许金声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版。

4、[美]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

年版。

5、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6、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一老庄思想合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7、[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8、[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包挑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彭锋:《完美的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选读》(第三卷),复且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8、[英]迈壳・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19、金元浦:《文艺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21、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欧阳谦:《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后记

至此,这一篇粗浅的文章已匆匆结束了。两种哲学体系如同取之不

尽的宝藏,深邃厚重,以我短浅的目光和有限的知识自然只能见之冰山

一角。两种思想的相融互异性也是枝蔓丛生,远非这一短小的文章所能

容纳。也许证如老子所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出来的只是一小

部分,没有蜕出或无法说出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时晓丽老师,没有老师三年来的辛勤指

导和对这篇论文所倾注的心血,我是不可能顺利完成论文的创作的。此

外,还要感谢辛勤培育我的各位老师,如张孝评老师、段建军老师等。祝愿各位老师今后的人生平安、幸福。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思想比较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李可欣西北大学

1. 参考书目

2. 崔大华 庄学研究 1997

3. 马斯洛. 叶昌德 马斯洛成功人格学 2004

4. 马斯洛. 爱德华·霍夫曼. 许金声 洞察未来 2004

5. 夏洛特·布勒. 陈宝铠 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 1990

6. 曹础基 庄子浅注 2002

7. 安继民. 高秀昌. 王守国 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 2000

8. 马斯洛. 成明 马斯洛人本哲学 2003

9. 马斯洛. 林方. 林方 人的潜能和价值 1987

10. 杨鑫辉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 1998

11. 包兆会 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 2004

12. 彭锋 完美的自然 2005

13.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2001

14. 李泽厚 美学三书 1999

15. 冯友兰. 涂又光 中国哲学简史 2003

16. 朱立元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选读 2000

17. 宗白华 美学散步 2001

18.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1997

19. 迈克·费瑟斯通. 刘精明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2000

20. 金元浦 文艺心理学 2003

21.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 1984

22. 王博 庄子哲学 2004

23. 欧阳谦 20世纪西方人学思想导论 2002

1.期刊论文 李可欣. LI Ke-xin 庄子与马斯洛理想人格的审美化特征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 庄子与马斯洛是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一而同地表现出了对人本身和人的存在的关怀,理想人格是他们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完成人生目标、体现人的价值的人物形象.庄子理想人格是以真人、神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形象,马斯洛理想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庄子与马斯洛都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自由地活着才是人的真实本质.庄子和马斯洛对生存自由的追求,使其理想人格具有审美化的特征,集中体现为自然之美与无用之美.

2.学位论文 李娟 孟庄心性论比较研究 2006

心性论也可以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的理论和学说。中国哲学在先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内在性向度就是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孟庄并存于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虽然学术各有建树,并都好言善辩,在自己居住的地域上影响颇广,但是两者并没有发生任何的辩论。孟庄同时而又不相论及,但是,这种不相论及的事实并没有削弱两者的可比性,相反,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哲人,许多思想既互通相合又各有千秋,具有很高的比较价值。 心性之学,自古难明。关于孟庄哲学思想研究的著作、论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只抽取其心性论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本文对从建国后至今关于孟子、庄子的心性论研究进行了粗浅的梳理和分析,从孟庄心性论的整体逻辑框架、庄子心性论的整体构建、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孟子庄子心性论的起点、心性修养方法、心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要解析。孟庄心性论在台湾、大陆都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已经取得诸多的成果,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研究,使我们对心性论的认识愈加深刻和丰富。但是,应该看到,现在的研究缺乏对孟庄心性论思想的比较研究。这与如此丰富的心性论思想是不相称的。因此,本文就孟庄心性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角度,以对心性论的研究做进一步探索。 其次,对于孟子的道德人性,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其理解为包括四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道德人性显露的条件——“自然”。二是道德人性存在的原因——种族繁衍。三是道德人性的存在形式——潜在本能。四是道德人性显露的必要环节

——情感体验。对于庄子的自然人性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一是自然人性的内涵——人格完整;二是自然人性存在的前提——性有差异;三是自然人性的结构——生物、社会、精神性统一,并进一步论证了庄子是更加绝对的性善论的观点。 对于孟庄的心性修养方法,首先提出孟庄心性修养方法的共性所在:以直觉求理;以自然求德;以主观求安。对于修养过程,就庄子的“坐忘”的心性修养方法与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然静坐”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孟子的修养方法与心理学的个性心理过程进行了比较。 对心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本文的突破点在于将圣人与真人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炼,与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将孟庄的理想人格与健康型自我实现者和超越型自我实现者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把握理想人格的内涵。 再次,在对孟庄心性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孟庄心性论的现代意义。从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方面来看,孟庄心性论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道德教育的自律性、环境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孟庄心性论对于心理健康也带来启示。不但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在人格发展和培养方面显示了不同的培养方向和模式。 总体言之,孟子作为一个在齐为客卿但与居官任职者不同的享受大夫之禄的闲职人员,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另于动物的特征是“人心”,人心的内涵为仁义礼智四端,而性在于心,是人的本质。他主张通过“存心养性”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高度,从“心善”而言“性善”。庄子作为一个“漆园吏”,是生活困苦、无奈身处俗世但又在精神境界上超然于世的知识分子代表,非常欣赏真性情的存在和张扬。庄子向往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生,希望通过“心斋”、“坐忘”“虚”“静”而最终成为真人、至人、神人。比较两者的心性论,可以看到,两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性,起点相同,终点一致,但中间环节相异,为不同层次的人提供了达道的途径和方法,最终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的共同归宿。

3.学位论文 何俐 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研究 2008

在当今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瑜伽已经成为一种美化身体的手段而流行开来。然而,在国内,对于瑜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宗教哲学研究和新兴的体育医学研究上。瑜伽作为美化和锻炼身体的一种技术手段,已成为体育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并开始涉及到了瑜伽的审美价值问题。然而,在我国的美学研究领域,瑜伽尚未作为一种审美现象而被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由于体育医学研究自身领域的局限,它无法对瑜伽的审美性及其审美价值进行详尽地阐述,这一任务必须要由美学研究来完成。因此,本文开创性地提出了瑜伽三昧境界的审美性问题,填补了我国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 瑜伽以达到三昧境界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这一境界是一种超越时间,超越死亡,“个我灵魂与宇宙精神浑然无分之境”。它不可言说,不可捉摸,超越了人生在世的有限性,是精神极大自由的无限喜悦的境界。瑜伽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以三昧境界为自己的旨归。尽管它经历了原始瑜伽、前古典瑜伽、古典瑜伽、后古典瑜伽、近现代瑜伽的发展,产生了王瑜伽、诃陀瑜伽、智瑜伽、坦多罗瑜伽、业瑜伽、赖耶瑜伽、军陀利尼瑜伽和奉爱瑜伽等诸多派别,但其对于三昧境界的追求从未改变。其实践方法——八支行法,更是清晰地体现了达到三昧境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瑜伽这种心灵的自由与解脱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与马斯洛高峰体验的印证,指出,瑜伽三昧境界在自我的状态、“我”与客体的关系以及悦乐感上与审美状态具有一致性。在瑜伽三昧境界中,自我通过忘我而达到了更为真实博大的“我”,有着空灵无滞的胸次而与宇宙万有同一,这正是审美状态的特点之一。与此同时,我”与客体融合为一,并在这种一体关系中,获得了对客体的本真认识。这是一种不借助于概念与理智的“全观”与洞察,而这也正是审美状态的特点。此外,在瑜伽的三昧境界中,主体获得了一种平静中的狂喜,这是一种终极的、绝对的快乐,超越了平常的痛苦与快乐的对立,是一种无条件的快乐。这一特点也是与审美状态的一致的。 通过与庄子“心斋”、“坐忘”理论的印证,指出瑜伽三昧境界具有空、静、明、喜的审美特点。瑜伽的三昧境界超越了生理与物质的欲望,达到了身心的纯净化,从而获得了一种虚空的心灵,这是无执无我的真我的达成。这一状态与庄子所说的“坐忘”、“心斋”的状态是一致的,而这种虚以待物的态度正是一种超然的审美态度。虚空的心境体现为一种宁静的状态。然而,这种宁静并非死气沉沉的死寂,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极静,二是专注,三是极动。这种极静是思维与情欲活动的止息,唯此才能谛听宇宙生命无边的妙音。但它同时又是精神的高度集中与专注,表明了意识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使得对事物的深入洞察成为可能。瑜伽三昧境界的静寂,是极静中之极动,是生命的极度活跃与灵动。在这里,“我”获得了无限的生命能量,产生了无限生命力的勃发。它是宇宙生命创化的源泉,是生命创生之极动。在虚空宁静的心灵中,自我与万物都获得了本真的存在,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我明”、“物明”的“朝彻”、“大明”的光芒四射的大光明之境。在虚空静明的心境中,“我”体验到一种无上的喜悦感。这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无以言说的喜悦,它即是恬静的,又是狂喜的。它超越了寻常的苦乐对待,是在宁静的生命之本源中体验到的无极而永恒的欢乐。 此外,鉴于当代许多学者指出现代文明给现代人带来了许多生存困境,还探讨了瑜伽三昧境界在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的独特的审美功效与贡献。瑜伽并不反对人类必要的物质生活,但同时更注重对于精神与灵魂的追求,这可以使我们超越自身有限的物质存在,从而从过度的物欲追求中抽离出来,回复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身与心的平衡与和谐。瑜伽在通往三昧境界的修行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系列道德的规范,这种道德是是自性的最高神圣律则,是宇宙万物之主——“梵”的律则的显现。只有在三昧境界中,它才会成为个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从而最终带来社会的道德化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在瑜伽思想中,“梵”是世界万物的本体,“梵”具有精神性,它产生万物又推动着万物向前发展,万物的一切情状都是“梵”的显现。人与世界万物,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在三昧境界中,人达到了与一切其他众生万物为一之同一性,人与自然的对立消除了。由此,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得以消除,人不再视自然为自己攫取的对象,而是与之同体的一部分。 总之,瑜伽三昧境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它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消除现代人莫名的焦虑,烦躁,无聊,郁闷,带来审美化的人生,使我们获得平淡而真实的幸福生活。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893780.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2月23日


    相关文章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

    第33卷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V01.33No.4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July.2007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 周一骑 (南开大学社会 ...

    我的阅读史下(王国敏)

    我的阅读史(下) 王国敏 二十二 从2002年到2009年,除了专业书籍以外,我主要关注改革开放.农村发展和知识分子等三个方面内容, 使我对当今中国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首先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书籍.如<大国崛起><中国 ...

    第二章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

    第一章 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主 要教学要点:1.了解中国伦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 2.了解西方伦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3.掌握中国传 统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4.掌握西方伦理思想的基 ...

    孔子_庄子艺术观之比较

    思考与言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2No.3 孔子.庄子艺术观之比较 张文 摘要孔子和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其美学及艺术方面的理论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者都注重艺术的作用,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但他们 ...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1) 学院名称(盖章)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 编 制 时 间: 2012年 8月 6 日 <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 ...

    庄子理想人格

    庄子理想人格中的科学精神 摘 要: 庄子理想人格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遵循规律的理性意识:不为物累的超然品格:物我为一的高超视域:身重于物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庄子:理想人格:科学精神 庄子关于理想 ...

    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慈秀秀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05期 摘 要: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整个人生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现代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庄子逍遥思想中的"自由观"& ...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

    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 新教育实验的四个书目,要互相参照,请大家提意见.但是不要发表到教育在线以外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 一.文学类 1.<儒林外史>北京 2009 [清]吴敬梓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内容简介: 长篇白 ...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作者:郁建兴王新华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年03期 [内容提要]本文解庄子哲学为人生哲学.文中首先探讨了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接着阐述了庄子的人生理想及其理想人格,指出天人合一是庄子界设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自然无为与逍遥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