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称谓语言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第(卷第) 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 *&" &%%. /0$1. 2" 3. &’) 3. 0%30+, -+

,$%&’! " " #*+, ’(-+’)

汉英称谓语言对比

潘洞庭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湖南岳阳1)/1" " #

【摘

要】称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

不同。文章探讨了汉英称谓语在社交称谓、性别称谓和亲属称谓方面的异同。只有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和翻译活动,才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口头或书面交流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的交际。

【关键词】称谓;文化;对比;交际【中图分类号】2) /1

【文献标识码】3

【文章编号】()/#4! . /" /! ! " " #" ) . " /" /. " )

加姓名):如B ;)除? /=’67, 8+&或B =’$+5&67, 8+&! =’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D /一般表职务、职业、职称的词=+E ’C

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

不用于称谓:如不说H ;)亲朋好友之间,常A

重视。称谓语言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是人“称呼K 名”,如L 。汉语中姓名性称呼有三&I , AH +>)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种形式:)直呼姓名;)只呼其姓,但要在姓前加上“老、/! 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一些称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有着不同的称谓系统。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称谓语移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因而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社交称谓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对于人物的多种称谓反映的是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句简单的称呼可成为度量人际关系远近的一把尺子。有关英语国家人们的姓名有如

大、小”等前缀(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者,人们一般采用姓后加“老”字的尊称。但此形式不宜用于笔名,如我们就不能称鲁迅先生为“鲁老”);)只称其名,不呼其姓。姓名) 名,不呼其姓”用以表示亲密关系,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在英语中,朋友之间多直呼其名,陌生人或点头之交才会在姓之前冠以“B ”、“B ”、“B ”之类的称呼。=’=8’788在非正式场合,美国人相互介绍时常会直接使用名字,偶尔会只介绍姓氏。如果第一次介绍时使用的是名字,只要对方不是重要人物,那么第二次见面时就可以直呼其名了。许多英国人和美国人认为采用这种非正式的称呼能使交流双方关系显得更融洽,且相互平等。然而在许多东方国家,不太熟悉的人之间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过

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性称呼一般限于熟人之间。而第三种形式———“只称其

下所示几种形式:甚至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以交往对象的)名字加上姓氏:如$;)名于亲热,/+5&67, 8+&!

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常见的有三种情字加上第二个名字(常是父、母等长辈的名或姓,或是带职务相称,称职务、职务K 姓氏、宗教性质的受洗的名字)以及姓氏:如9职务K 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 况:;)名字的昵称:如称? ;)妇女婚后常?

随丈夫姓氏:如B 。而其称谓却要复杂一些,大

【收稿日期】! " " #. " ! . ! #【作者简介】潘洞庭(/0#(.

场合)。在称呼总统、主席等时有时还可与“先生”或“女士”连用,如:总统先生(B )。汉语中职务性=’D =A 87:A &G 称呼语分得较细,部长、局长、处长、科长等各级别称呼不

),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

万方数据

/" /

“女士”是称已婚女性。有时性别前面还可以冠以职同,而英、美机构虽然庞杂,但职务性称呼语并不多,性,如:总经理先生。汉语中除了上述与英语相同的、! " #$%&#’$! () ’和*’$+#&$,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称谓语。当务称呼,

还可用“同志”、“师傅”等中性称谓词,在被称呼的对象担任一定的职务,称呼者是否该使用其职性别性称呼外,如:务性称呼,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有的人认为使用职务性称非正式场合还会使用一些拟亲属称谓的性别性称呼,“大爷”称呼,与父母同辈的男性则呼表示尊重,有的人则认为这纯粹是阿谀奉承。而在英对于年长的男性可用“叔叔”或“大伯”,女性则称“阿姨”。不同年龄的人语中,职务性称呼多用于正式场合。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可称体现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此类称呼各不同。拟亲属称谓法是中国传统习俗,能使被称呼者感到尊重和亲近,拉近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了汉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西方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汉语中的职称性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6称呼要多于英语,英语中最常用的职称性称呼是“教授”,人之间,”,对未婚’; 而汉语中除“教授”外还有“工程师”、“研究员”、“编辑”、女士统称“6”,对已婚女士统称“6”。中国人重视#++’+;

“医师”等职称都常被用作称呼用语。采用职业性称呼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时,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医生、会计等,但在英语中很少直呼-),也可以采用职业加上姓氏或姓名. /$’0

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在英国,对于一般的男教师须用“6’;:83’

的称呼(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汉语中,大众心目中, ”或8然而不管女教师是否结婚,都用. 9$#’来称呼;有地位的职业(多为白领)可作称谓语,如老师、医生、工“6”或6其历史要追溯到维多#++:83’, . 9$#++来称呼,程师、律师等;而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体力劳动职业(多为蓝领),如车工、电工等则一般不用作职业称谓。采用职业加上姓氏称呼时,中英文之间教师的称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中时常是在“老师”、“教授”前加上教师的姓,而英语中只能在称呼“教授”时才能用1’) %$++) ’加姓名的形式。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等级森严,称呼语的选用取决于称呼者与被称呼者的社会等级与熟知程度。面对女王时,人们习惯将之尊称为“2”,当女王) 3’4#" , $++5不在场时则称之为“4”;对于一般贵族的尊称$’6. $+(70是“6”或“6”,只有等级相当或等级高于被) ’&. &0-0-0称呼者时,称呼者才有可能直呼其名。为了选用合适的

利亚女王时代,当时只有未婚女子才能做教师;在美国已婚女教师用“6/6”来称呼,未婚女教’+; +; :83’, . 9$师则用“6/6”来称呼,不能确定教师#+++;:83’, . 9$的婚姻状况时则用后者。中国人称呼男女教师早些年统称“先生”,现在则是“老师”,没有性别差异。

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称谓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以示男女平等。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既丰富性又复杂,而且繁复多样。如:英文“5,,’. , &. ’$, (+’. , &%. (" $’’. , &

称呼,称呼者必须考虑自己与被称呼者的社会地位,好在9”,在汉语里则用“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 $’当时人们一般按照自己的社会等级着装,即使称呼者不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用“3”和“”,而汉, ! =$. 3, (知道被称呼者的社会地位,也可从其衣着快速判断出来。语复杂得多,分别用“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和姑妈、姨如今的英国人虽然有时在十分正式的场合也会像伊丽莎

妈、舅妈等”。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 $" $/和*

白时代的人一样采用“2”之类的尊称,但受美, ”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不分堂表、性) 3’4) , ) 3’#$! $! ) 3+#, 国文化的影响在非正式场合熟人与朋友之间更多地直呼别。此外,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其名,陌生人之间可称呼“8”或“6。在求职面#’. &. 9”称呼方式。有的称谓因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而随着时间

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 ! =$89#("

试、商业谈判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则多采用“头衔:姓”“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的“大哥”的推移被淘汰,如“老爷”这一称谓就带有陈旧的封建色“? ”,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3, (#$@’) /, 彩,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不复存在了。由于某种文化的影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响,一些原本不是人际称谓的用语现被当成人际称谓语

面不带姓,只带名,如“>。又如学生知道, ! =$A) 9”

使用,如“菜鸟”而今就被当成是对初学者的称呼。还有(“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 ! " $’的含义是的一些称谓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A 。其实,英语中(汉语$. ! " $’B. , $. ! " $’只是一种职业;5如:“小姐”是一种对年轻女性的称谓,可伴随着一些色情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行业的泛滥,这个词经常被用来称呼那些从事色情工作的年轻女性,导致该词遭受众人的鄙视,有的甚至弃用。

性别称谓

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CA 。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 ! " $’B. , 5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8,D $! ’$(. ’. , 3’+$0A 5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是国际商务交往)以及其他一些E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 . , 5社交场合和公文、公函中,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人一般用6,,等,以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为’; 6#++6’+; 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

依据,按照长幼辈分相称。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亲属称谓

H G F

万方数据

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受到社会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的因素,如一般对“父、母、夫、言学、妻、子、女”等核心家庭成员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分。汉语中亲属关系性称呼比英语要复杂得多,汉语中的称谓长幼分明,亲疏远近一目了然。这是因为汉语亲属系统和英语亲属系统分属于不同的亲属称谓制,汉语属于苏丹亲属称谓制,特别强调男性继嗣的重要性,从而造成父系亲属系列与母系亲属系列不平衡;而英语属于爱斯基摩亲属称谓系统,十分重视核心家庭的地位,而父系亲属系列与母系亲属系列则呈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如汉语中

父亲的父亲称“祖父”或“爷爷”,母亲的父亲则称“外祖【参考文献】

,8[

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研究汉英文化中称谓语的异同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中,对于了解和弘扬民族文化、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均大有裨益,也能更好地促进汉英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的交际。

;汉语中父亲的哥哥叫“伯伯”,弟弟称“叔叔”,母" #$%#! *

亲的哥哥和弟弟则叫“舅舅”,而在英语里这些都统称为7/" ) 1$;#$+#):) #, (1$$%8) 3) #" , (=" ) 3394-#, >? ! ! ! ! #

,2) --=+. -13() " 3; ’%@A A A 9

,C ,E ,@]B 1%#+) $)D 9; #$+#) +-’+" ) #$%:" #$3-#’1$! ! ! ! “”;汉语中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也泾渭分明,自己的[+$, -)

小叔子”,姐姐的丈夫称“姐夫”,妹妹的丈夫称“妹夫”,而

小辈不能对长辈直呼其. " /’() " 01$0-#2。汉语文化中,

名,一定要以辈分称谓来称呼。人们称呼配偶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对于同龄朋友的父母则称呼“叔叔”“阿、姨”;英语文化中,长辈允许小辈直呼其名,从而配偶的父

,4-#, >2) --=+. -13() " 3; ’%@A A A 9

[J ]H ,B ,/-&3/$) 33#9=) " 3) , ’1K ) 35/, -1/-1$+13’1, 3#$%*!

龄朋友之间更是要用名字称呼(有时还可用昵称),当面

母、朋友的父母一般可直接用名字称呼。长辈对晚辈、同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A A A 9

[]邓炎昌,刘润清9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Q

打招呼时,英语中的%、、、#+(’) " . " /’() " 313’) " , /+31$等一!

般不用作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性称呼用语(清教徒之间[]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互称4)。" /’() " 或513’) " 教育出版社,6F F Q 9

[]裘燕萍9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O S 9四川外语

语言是文化的外表,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体现学院学报,(,):@A A G G 6J P 06J F 9

结语

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谭颖9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F S 9化传统的特殊内涵。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社会科学版),(,):@A A @@6F R 0@A 69

]吴友富9国俗语义研究[

版社,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6F F O 9]杨德峰9汉语与文化交际[

语义模糊、笼而统之。汉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涉及社会语

社,@A A 69

! " #%&’(" ) " *+, -. //&-((0" &#(’)! , ’) -(-%) /1) 3’(, $2

=D BT /$0’1$! !

(! )" #,$%&’&(&) *+*%*, -0+, &0, ’&12, 03&-4-7%, ’&$%&’&,J 6J A A Q . /56,65,

:,,. 4(+&%5+D %%" ) 331$’()2#’(#’*) /-) , #--) #, (/’() " 1$’() 1" %#1--1&) 13#$1V /" ’#$’*#" ’/&-#$+#) , /V V +$1, #’1/$! U *U *! ! #$%13%1&&) " ) $’1$’() E (1$) 3) #$%C $-13(, +-’+" ) 39:() #) " " /. ) 31$’/’() 31V 1-#" 1’#$%%1&&) " ) $, ) /&#%%" ) 331$1$E (1$) 3) #$%! ***U !

,C $-13(1$3/, 1#-#%%" ) 331$3) W +#-#%%" ) 331$#$%" ) -#’1K ) #%%" ) 331$9D 3-/$#32) +$%) " 3’#$%’() , +-’+" #-%1&&) " ) $, ) #$%+3) 1’1$! ! ! ! ! ," #, ’1, #-3/, 1#-, /V V +$1, #’1/$#$%’" #$3-#’1/$2) , #$1V " /K ) ’() /" #-#$%2" 1’’) $&/" V 3#$%*" /V /’) 1$’) " 0, +-’+" ) , /V V +$1, #? **’1/$9

:;;;6-" &/(#%%" ) 331$, +-’+" ) , /V #" 13/$, /V V +$1, #’1/$! *78

万方数据

6A G

汉英称谓语言对比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潘洞庭, PAN Dong-ting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湖南,岳阳,414006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6,5(3)

1. 谭颖 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2. 杨德峰 汉语与文化交际 20013. 吴友富 国俗语义研究 1998

4. 裘燕萍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3)5.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1996

6.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9957. 陈俊森;樊藏藏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2000

8. Wolfson Nessa Perspectives Socliolinguistics,and TESOL 19899. Wardhaugh Ronal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200010. Nida Eugene 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 199311. Fasold Ralph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200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xyxb200603034.asp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月第(卷第) 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 *&" &%%. /0$1. 2" 3. &’) 3. 0%30+, -+

,$%&’! " " #*+, ’(-+’)

汉英称谓语言对比

潘洞庭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湖南岳阳1)/1" " #

【摘

要】称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

不同。文章探讨了汉英称谓语在社交称谓、性别称谓和亲属称谓方面的异同。只有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和翻译活动,才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口头或书面交流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的交际。

【关键词】称谓;文化;对比;交际【中图分类号】2) /1

【文献标识码】3

【文章编号】()/#4! . /" /! ! " " #" ) . " /" /. " )

加姓名):如B ;)除? /=’67, 8+&或B =’$+5&67, 8+&! =’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D /一般表职务、职业、职称的词=+E ’C

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

不用于称谓:如不说H ;)亲朋好友之间,常A

重视。称谓语言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是人“称呼K 名”,如L 。汉语中姓名性称呼有三&I , AH +>)们为了表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系,或为了表示身份、地种形式:)直呼姓名;)只呼其姓,但要在姓前加上“老、/! 位、职业的区别而使用的一些称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有着不同的称谓系统。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称谓语移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因而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社交称谓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对于人物的多种称谓反映的是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句简单的称呼可成为度量人际关系远近的一把尺子。有关英语国家人们的姓名有如

大、小”等前缀(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者,人们一般采用姓后加“老”字的尊称。但此形式不宜用于笔名,如我们就不能称鲁迅先生为“鲁老”);)只称其名,不呼其姓。姓名) 名,不呼其姓”用以表示亲密关系,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在英语中,朋友之间多直呼其名,陌生人或点头之交才会在姓之前冠以“B ”、“B ”、“B ”之类的称呼。=’=8’788在非正式场合,美国人相互介绍时常会直接使用名字,偶尔会只介绍姓氏。如果第一次介绍时使用的是名字,只要对方不是重要人物,那么第二次见面时就可以直呼其名了。许多英国人和美国人认为采用这种非正式的称呼能使交流双方关系显得更融洽,且相互平等。然而在许多东方国家,不太熟悉的人之间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过

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性称呼一般限于熟人之间。而第三种形式———“只称其

下所示几种形式:甚至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以交往对象的)名字加上姓氏:如$;)名于亲热,/+5&67, 8+&!

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常见的有三种情字加上第二个名字(常是父、母等长辈的名或姓,或是带职务相称,称职务、职务K 姓氏、宗教性质的受洗的名字)以及姓氏:如9职务K 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 况:;)名字的昵称:如称? ;)妇女婚后常?

随丈夫姓氏:如B 。而其称谓却要复杂一些,大

【收稿日期】! " " #. " ! . ! #【作者简介】潘洞庭(/0#(.

场合)。在称呼总统、主席等时有时还可与“先生”或“女士”连用,如:总统先生(B )。汉语中职务性=’D =A 87:A &G 称呼语分得较细,部长、局长、处长、科长等各级别称呼不

),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

万方数据

/" /

“女士”是称已婚女性。有时性别前面还可以冠以职同,而英、美机构虽然庞杂,但职务性称呼语并不多,性,如:总经理先生。汉语中除了上述与英语相同的、! " #$%&#’$! () ’和*’$+#&$,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称谓语。当务称呼,

还可用“同志”、“师傅”等中性称谓词,在被称呼的对象担任一定的职务,称呼者是否该使用其职性别性称呼外,如:务性称呼,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有的人认为使用职务性称非正式场合还会使用一些拟亲属称谓的性别性称呼,“大爷”称呼,与父母同辈的男性则呼表示尊重,有的人则认为这纯粹是阿谀奉承。而在英对于年长的男性可用“叔叔”或“大伯”,女性则称“阿姨”。不同年龄的人语中,职务性称呼多用于正式场合。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可称体现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此类称呼各不同。拟亲属称谓法是中国传统习俗,能使被称呼者感到尊重和亲近,拉近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了汉民族文化内涵,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西方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汉语中的职称性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6称呼要多于英语,英语中最常用的职称性称呼是“教授”,人之间,”,对未婚’; 而汉语中除“教授”外还有“工程师”、“研究员”、“编辑”、女士统称“6”,对已婚女士统称“6”。中国人重视#++’+;

“医师”等职称都常被用作称呼用语。采用职业性称呼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时,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医生、会计等,但在英语中很少直呼-),也可以采用职业加上姓氏或姓名. /$’0

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在英国,对于一般的男教师须用“6’;:83’

的称呼(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汉语中,大众心目中, ”或8然而不管女教师是否结婚,都用. 9$#’来称呼;有地位的职业(多为白领)可作称谓语,如老师、医生、工“6”或6其历史要追溯到维多#++:83’, . 9$#++来称呼,程师、律师等;而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体力劳动职业(多为蓝领),如车工、电工等则一般不用作职业称谓。采用职业加上姓氏称呼时,中英文之间教师的称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中时常是在“老师”、“教授”前加上教师的姓,而英语中只能在称呼“教授”时才能用1’) %$++) ’加姓名的形式。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等级森严,称呼语的选用取决于称呼者与被称呼者的社会等级与熟知程度。面对女王时,人们习惯将之尊称为“2”,当女王) 3’4#" , $++5不在场时则称之为“4”;对于一般贵族的尊称$’6. $+(70是“6”或“6”,只有等级相当或等级高于被) ’&. &0-0-0称呼者时,称呼者才有可能直呼其名。为了选用合适的

利亚女王时代,当时只有未婚女子才能做教师;在美国已婚女教师用“6/6”来称呼,未婚女教’+; +; :83’, . 9$师则用“6/6”来称呼,不能确定教师#+++;:83’, . 9$的婚姻状况时则用后者。中国人称呼男女教师早些年统称“先生”,现在则是“老师”,没有性别差异。

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称谓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以示男女平等。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既丰富性又复杂,而且繁复多样。如:英文“5,,’. , &. ’$, (+’. , &%. (" $’’. , &

称呼,称呼者必须考虑自己与被称呼者的社会地位,好在9”,在汉语里则用“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 $’当时人们一般按照自己的社会等级着装,即使称呼者不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用“3”和“”,而汉, ! =$. 3, (知道被称呼者的社会地位,也可从其衣着快速判断出来。语复杂得多,分别用“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和姑妈、姨如今的英国人虽然有时在十分正式的场合也会像伊丽莎

妈、舅妈等”。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 $" $/和*

白时代的人一样采用“2”之类的尊称,但受美, ”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不分堂表、性) 3’4) , ) 3’#$! $! ) 3+#, 国文化的影响在非正式场合熟人与朋友之间更多地直呼别。此外,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其名,陌生人之间可称呼“8”或“6。在求职面#’. &. 9”称呼方式。有的称谓因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而随着时间

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 ! =$89#("

试、商业谈判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则多采用“头衔:姓”“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的“大哥”的推移被淘汰,如“老爷”这一称谓就带有陈旧的封建色“? ”,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3, (#$@’) /, 彩,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不复存在了。由于某种文化的影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响,一些原本不是人际称谓的用语现被当成人际称谓语

面不带姓,只带名,如“>。又如学生知道, ! =$A) 9”

使用,如“菜鸟”而今就被当成是对初学者的称呼。还有(“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 ! " $’的含义是的一些称谓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A 。其实,英语中(汉语$. ! " $’B. , $. ! " $’只是一种职业;5如:“小姐”是一种对年轻女性的称谓,可伴随着一些色情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行业的泛滥,这个词经常被用来称呼那些从事色情工作的年轻女性,导致该词遭受众人的鄙视,有的甚至弃用。

性别称谓

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CA 。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 ! " $’B. , 5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8,D $! ’$(. ’. , 3’+$0A 5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是国际商务交往)以及其他一些E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 . , 5社交场合和公文、公函中,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人一般用6,,等,以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为’; 6#++6’+; 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

依据,按照长幼辈分相称。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亲属称谓

H G F

万方数据

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受到社会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的因素,如一般对“父、母、夫、言学、妻、子、女”等核心家庭成员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分。汉语中亲属关系性称呼比英语要复杂得多,汉语中的称谓长幼分明,亲疏远近一目了然。这是因为汉语亲属系统和英语亲属系统分属于不同的亲属称谓制,汉语属于苏丹亲属称谓制,特别强调男性继嗣的重要性,从而造成父系亲属系列与母系亲属系列不平衡;而英语属于爱斯基摩亲属称谓系统,十分重视核心家庭的地位,而父系亲属系列与母系亲属系列则呈现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如汉语中

父亲的父亲称“祖父”或“爷爷”,母亲的父亲则称“外祖【参考文献】

,8[

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研究汉英文化中称谓语的异同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中,对于了解和弘扬民族文化、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均大有裨益,也能更好地促进汉英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的交际。

;汉语中父亲的哥哥叫“伯伯”,弟弟称“叔叔”,母" #$%#! *

亲的哥哥和弟弟则叫“舅舅”,而在英语里这些都统称为7/" ) 1$;#$+#):) #, (1$$%8) 3) #" , (=" ) 3394-#, >? ! ! ! ! #

,2) --=+. -13() " 3; ’%@A A A 9

,C ,E ,@]B 1%#+) $)D 9; #$+#) +-’+" ) #$%:" #$3-#’1$! ! ! ! “”;汉语中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也泾渭分明,自己的[+$, -)

小叔子”,姐姐的丈夫称“姐夫”,妹妹的丈夫称“妹夫”,而

小辈不能对长辈直呼其. " /’() " 01$0-#2。汉语文化中,

名,一定要以辈分称谓来称呼。人们称呼配偶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对于同龄朋友的父母则称呼“叔叔”“阿、姨”;英语文化中,长辈允许小辈直呼其名,从而配偶的父

,4-#, >2) --=+. -13() " 3; ’%@A A A 9

[J ]H ,B ,/-&3/$) 33#9=) " 3) , ’1K ) 35/, -1/-1$+13’1, 3#$%*!

龄朋友之间更是要用名字称呼(有时还可用昵称),当面

母、朋友的父母一般可直接用名字称呼。长辈对晚辈、同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A A A 9

[]邓炎昌,刘润清9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Q

打招呼时,英语中的%、、、#+(’) " . " /’() " 313’) " , /+31$等一!

般不用作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性称呼用语(清教徒之间[]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互称4)。" /’() " 或513’) " 教育出版社,6F F Q 9

[]裘燕萍9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O S 9四川外语

语言是文化的外表,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体现学院学报,(,):@A A G G 6J P 06J F 9

结语

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谭颖9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F S 9化传统的特殊内涵。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社会科学版),(,):@A A @@6F R 0@A 69

]吴友富9国俗语义研究[

版社,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6F F O 9]杨德峰9汉语与文化交际[

语义模糊、笼而统之。汉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涉及社会语

社,@A A 69

! " #%&’(" ) " *+, -. //&-((0" &#(’)! , ’) -(-%) /1) 3’(, $2

=D BT /$0’1$! !

(! )" #,$%&’&(&) *+*%*, -0+, &0, ’&12, 03&-4-7%, ’&$%&’&,J 6J A A Q . /56,65,

:,,. 4(+&%5+D %%" ) 331$’()2#’(#’*) /-) , #--) #, (/’() " 1$’() 1" %#1--1&) 13#$1V /" ’#$’*#" ’/&-#$+#) , /V V +$1, #’1/$! U *U *! ! #$%13%1&&) " ) $’1$’() E (1$) 3) #$%C $-13(, +-’+" ) 39:() #) " " /. ) 31$’/’() 31V 1-#" 1’#$%%1&&) " ) $, ) /&#%%" ) 331$1$E (1$) 3) #$%! ***U !

,C $-13(1$3/, 1#-#%%" ) 331$3) W +#-#%%" ) 331$#$%" ) -#’1K ) #%%" ) 331$9D 3-/$#32) +$%) " 3’#$%’() , +-’+" #-%1&&) " ) $, ) #$%+3) 1’1$! ! ! ! ! ," #, ’1, #-3/, 1#-, /V V +$1, #’1/$#$%’" #$3-#’1/$2) , #$1V " /K ) ’() /" #-#$%2" 1’’) $&/" V 3#$%*" /V /’) 1$’) " 0, +-’+" ) , /V V +$1, #? **’1/$9

:;;;6-" &/(#%%" ) 331$, +-’+" ) , /V #" 13/$, /V V +$1, #’1/$! *78

万方数据

6A G

汉英称谓语言对比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潘洞庭, PAN Dong-ting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湖南,岳阳,414006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6,5(3)

1. 谭颖 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2. 杨德峰 汉语与文化交际 20013. 吴友富 国俗语义研究 1998

4. 裘燕萍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3)5.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1996

6.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9957. 陈俊森;樊藏藏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2000

8. Wolfson Nessa Perspectives Socliolinguistics,and TESOL 19899. Wardhaugh Ronal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200010. Nida Eugene 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 199311. Fasold Ralph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200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yxyxb200603034.aspx


    相关文章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转载]语言学参考书籍

    语言学.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测试.教学法等方向的参考书籍 社会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0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教 许余龙 2000 语义学 上海外教 李瑞华 2000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王 寅 20 ...

    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转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2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 3 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4 从宴客角度探究中西方文化理念的差异 5 Cult ...

    8从_三国演义_两译本看古典小说回目修辞格的翻译策略_谭兴

    2015年4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2期 Vol.15No.2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Apr.2015 <三国演义> ...

    汉英音节对比研究之声调与重音对比

    摘要:文章通过对汉语声调与英语重音的对比研究,得出声调属于汉语音节内部要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单词重音不是英语音节的内部要素,其辨义作用只有在两个或者两者以上的言语单位联成一个形式的时候才会出现. 关键词:声调:重音:内部要素:汉英音节 ...

    汉英语言的语法对比研究及其应用

    汉英语言的语法对比研究及其应用 摘 要:这里通过对汉英语言在时.体.语序几方面的对比分析,深入探讨汉英语言自身的语法特点和运用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一步体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统一的原则和理念. 关键词:汉英语言:时:体:语序 On th ...

    第一章 汉英语言对比

    汉英语言对比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是翻译理论和技巧基础.翻译之所以可行,是因为两种语言间的一致性和相同性, 而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所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对比.分析 ...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_胡红云

    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解读 胡红云 * 摘要: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现象常常反映在语言中.从构词.语义.称谓和谚语四个方面解读了英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并对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汉语;性别歧视;文化 作 ...

    汉语类论文题目

    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对外汉语论文题目 1. 论汉字的性质 2.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 许慎六书说论评 4.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