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思维技法课

高中作文思维技法课

作者:孙文辉

思维技法1 于矛盾处出意味

思维技法2 于波折处扣心弦

思维技法3 于细节处见神采

思维技法1 于矛盾处出意味

【大家范本】

童年的星空

刘慈欣

童年时代的一个夜晚在我的记忆中深刻而清晰:我站在一个池塘边上,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们一起仰望着夜空,漆黑的天幕上有一颗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是1970年4月24日,那年我7岁。

我看着那颗飞行的小星星,心中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好奇和向往。大人说,人造卫星和飞机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废气和粉尘污染,星空璀璨,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那颗人造卫星与其他星星的距离。那时我看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从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之前我已知道光一秒钟能绕地球跑7圈半,而以这骇人的速度飞驰一年将跨越什么样的距离?我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我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压倒,同时有一种极大的快感。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是数字,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

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还小许多数量级的弦已使人们麻木时,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仍能在我的心中产生栩栩如生的宏大图像,激起难以言表的宗教般的震撼和敬畏。与没有这种感受的大多数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感受,使我先成为一个科幻迷,进而成为科幻作家。

作为一个科幻迷出身的科幻作家,我写科幻小说的目的不是用它来隐喻和批判现实,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是创造出众多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由吟诵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作家写出来的,而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甚至多愁善感,都远超文学的故事,只是这些伟大的故事被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一般人难以读懂。生命从可复制的分子到智慧文明的30多亿年漫长的进化史,其曲折与浪漫,是任何神话和史诗无法比拟的;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图景、量子力学诡异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讲述的神奇故事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只是想通过科幻小说,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那些世界中展现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与宇宙之间浪漫的传奇。

但我不可能摆脱和逃离现实,就像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现实在每个人身上

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每个时代都给经历过它的人带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我也只能带着枷锁跳舞。在科幻小说中,人类往往被当作一个整体来描述,《三体》里这个叫“人类”的整体面临灭顶之灾,他面对生存和死亡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无疑是以我所经历过的现实为基础的。科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提出某种世界设定,让现实中邪恶和黑暗的东西变成正义和光明的,反之亦然。《三体》就是在试图做这种事情,但不管现实被想象力如何扭曲,它总是还在那里。

我一直认为,外星文明将是人类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人类与外星人的相遇随时可能发生。也许在一万年后,人类面对的星空仍然是空旷和寂静的;但也可能明天一觉醒来,如月球大小的外星飞船已经停泊在地球轨道上。外星文明的出现将使人类第一次面对一个“他者”。在此之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从来没有外部的对应物的,这个“他者”的出现,或仅仅知道其存在,将对我们的文明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人们面对宇宙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和善良,显示出一种奇怪的矛盾:在地球上,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登上另一个大陆,用战争和瘟疫毁灭那里的同类文明;却把温情脉脉的目光投向星空,认为如果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它们也将是被统一的、崇高的道德所约束的文明。 我觉得事情应该反过来。让我们把对星空的善意转移到地球上的同类身上,建立起人类各种族和文明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但对于太阳系之外的星空,要永远睁大警惕的眼睛,也不惜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太空中可能存在的“他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在宇宙中弱不禁风的文明,这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技法点拨】

事物的深度意味往往集中于正反对立、矛盾悖谬处。因此,写作者常常揪住矛盾,深入剖析,理出其中的纠结关系,从而表达自己独特的体悟,阐发自己独到的洞察。本文一方面说“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是创造出众多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另一方面又说“但我不可能摆脱和逃离现实,就像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恰恰揭示出科幻小说基于现实的超现实性,而这也正是读者能以自身经验感知迥异于自身经验的科幻世界的原因所在。又如,作者呈示了人类面对宇宙的一种矛盾态度:对同类文明不惜自相残杀,对外星文明却充满莫名的善意。事实上,这不过是人类“远香近臭”劣根心理的极端化而已。但作者却由此预感到了人类文明的巨大隐患,并指出“事情应该反过来”。这一“反”,不仅意在纠正人类错误有害的矛盾态度,而且在警示人类应该采取的用以自保的必要措施。这样,文章的命意就深化了。

【片段摹写】

大灾激发大爱,每每令人动容;而近在眼前的某个人陷入了困境,却往往遭受漠视,这又不能不让人唏嘘慨叹。我们的价值观里缺少一种“日常意识”和“就近原则”。国人常常会敲锣打鼓地对着一个抽象的群体倡导“为人民服务”,却极少有人愿意尽心尽意地去“做一个善良的撒玛利亚人”,而这在基督教的道德语言里就是“爱你的邻人”。我们也会通过媒体牵线搭桥,怀着巨大的热忱去帮助远方受苦受难的人们,却极易忽视近在眼前的那一张张焦急无助的脸孔。深究个中缘由,恐怕还是国人为人处世时强烈的道德功利意识在作祟吧?想想生活中对他人的一帮一扶,你我可曾由衷地承认这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在做一件普通的事情呢?谈论每一善行背后的心理动机,你我可曾意识到这不是源于何种宏大的觉悟,而仅仅是出于人的善良天性呢?

思维技法2 于波折处扣心弦

高中作文思维技法课

作者:孙文辉

思维技法1 于矛盾处出意味

思维技法2 于波折处扣心弦

思维技法3 于细节处见神采

思维技法1 于矛盾处出意味

【大家范本】

童年的星空

刘慈欣

童年时代的一个夜晚在我的记忆中深刻而清晰:我站在一个池塘边上,旁边还站着许多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我们一起仰望着夜空,漆黑的天幕上有一颗小星星缓缓飞过。那是中国刚刚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那是1970年4月24日,那年我7岁。

我看着那颗飞行的小星星,心中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好奇和向往。大人说,人造卫星和飞机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那时大气还没有被工业废气和粉尘污染,星空璀璨,银河清晰可见,在我的感觉中,那满天的群星距离我们并不比那颗移动的小星星远多少。

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那颗人造卫星与其他星星的距离。那时我看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从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年的概念。之前我已知道光一秒钟能绕地球跑7圈半,而以这骇人的速度飞驰一年将跨越什么样的距离?我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我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压倒,同时有一种极大的快感。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是数字,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

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还小许多数量级的弦已使人们麻木时,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仍能在我的心中产生栩栩如生的宏大图像,激起难以言表的宗教般的震撼和敬畏。与没有这种感受的大多数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感受,使我先成为一个科幻迷,进而成为科幻作家。

作为一个科幻迷出身的科幻作家,我写科幻小说的目的不是用它来隐喻和批判现实,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是创造出众多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由吟诵诗人唱出来的,也不是作家写出来的,而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所讲的故事,其宏伟壮丽、曲折幽深、惊悚诡异,甚至多愁善感,都远超文学的故事,只是这些伟大的故事被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一般人难以读懂。生命从可复制的分子到智慧文明的30多亿年漫长的进化史,其曲折与浪漫,是任何神话和史诗无法比拟的;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图景、量子力学诡异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讲述的神奇故事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只是想通过科幻小说,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那些世界中展现科学所揭示的大自然的诗意,讲述人与宇宙之间浪漫的传奇。

但我不可能摆脱和逃离现实,就像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现实在每个人身上

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每个时代都给经历过它的人带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我也只能带着枷锁跳舞。在科幻小说中,人类往往被当作一个整体来描述,《三体》里这个叫“人类”的整体面临灭顶之灾,他面对生存和死亡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无疑是以我所经历过的现实为基础的。科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够提出某种世界设定,让现实中邪恶和黑暗的东西变成正义和光明的,反之亦然。《三体》就是在试图做这种事情,但不管现实被想象力如何扭曲,它总是还在那里。

我一直认为,外星文明将是人类未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人类与外星人的相遇随时可能发生。也许在一万年后,人类面对的星空仍然是空旷和寂静的;但也可能明天一觉醒来,如月球大小的外星飞船已经停泊在地球轨道上。外星文明的出现将使人类第一次面对一个“他者”。在此之前,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从来没有外部的对应物的,这个“他者”的出现,或仅仅知道其存在,将对我们的文明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

人们面对宇宙所表现出来的天真和善良,显示出一种奇怪的矛盾:在地球上,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登上另一个大陆,用战争和瘟疫毁灭那里的同类文明;却把温情脉脉的目光投向星空,认为如果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它们也将是被统一的、崇高的道德所约束的文明。 我觉得事情应该反过来。让我们把对星空的善意转移到地球上的同类身上,建立起人类各种族和文明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但对于太阳系之外的星空,要永远睁大警惕的眼睛,也不惜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太空中可能存在的“他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在宇宙中弱不禁风的文明,这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技法点拨】

事物的深度意味往往集中于正反对立、矛盾悖谬处。因此,写作者常常揪住矛盾,深入剖析,理出其中的纠结关系,从而表达自己独特的体悟,阐发自己独到的洞察。本文一方面说“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是创造出众多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另一方面又说“但我不可能摆脱和逃离现实,就像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恰恰揭示出科幻小说基于现实的超现实性,而这也正是读者能以自身经验感知迥异于自身经验的科幻世界的原因所在。又如,作者呈示了人类面对宇宙的一种矛盾态度:对同类文明不惜自相残杀,对外星文明却充满莫名的善意。事实上,这不过是人类“远香近臭”劣根心理的极端化而已。但作者却由此预感到了人类文明的巨大隐患,并指出“事情应该反过来”。这一“反”,不仅意在纠正人类错误有害的矛盾态度,而且在警示人类应该采取的用以自保的必要措施。这样,文章的命意就深化了。

【片段摹写】

大灾激发大爱,每每令人动容;而近在眼前的某个人陷入了困境,却往往遭受漠视,这又不能不让人唏嘘慨叹。我们的价值观里缺少一种“日常意识”和“就近原则”。国人常常会敲锣打鼓地对着一个抽象的群体倡导“为人民服务”,却极少有人愿意尽心尽意地去“做一个善良的撒玛利亚人”,而这在基督教的道德语言里就是“爱你的邻人”。我们也会通过媒体牵线搭桥,怀着巨大的热忱去帮助远方受苦受难的人们,却极易忽视近在眼前的那一张张焦急无助的脸孔。深究个中缘由,恐怕还是国人为人处世时强烈的道德功利意识在作祟吧?想想生活中对他人的一帮一扶,你我可曾由衷地承认这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在做一件普通的事情呢?谈论每一善行背后的心理动机,你我可曾意识到这不是源于何种宏大的觉悟,而仅仅是出于人的善良天性呢?

思维技法2 于波折处扣心弦


    相关文章

    用"我的"博弈2013年高考作文

    用"我的"博弈2013年高考作文 用"我的"博弈2013年高考作文 姜有荣 <广东教育>高中版2013年第3期 高考作文是一场万众参与的超级选秀,它最忌讳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最欣赏&quo ...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语文)示例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 所教年级 联系电话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但很多学生都把写作文当做一件苦差 事.如果能组织学生一起去研究出快 ...

    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

    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 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江山依旧 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 1.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有意突破常规,通过逆向思 ...

    推陈出新议论文

    初中作文如何推陈出新 1.素材新 毋庸置疑,素材新也是作文出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是不要绝对化,不要仅仅着眼于 时间概念,仅仅强调素材的时代性.现代人写现代文章,表达和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当 然选时代感强的素材会更好一些. 2.立意新 所 ...

    小兔子采蘑菇作文

    小兔子采蘑菇一天,小兔子高高兴兴的去采蘑菇.小兔子来到森林,看到许多的蘑菇.小兔子东张西望,发现那有一堆漂亮的魔菇,便高高高兴兴的去采蘑菇.在她准备要采的时候,小鹿路过,说:"这种蘑菇不能吃,它有毒."小兔觉得很奇怪,便 ...

    一件珍贵的礼物作文200字

    一件珍贵的礼物 在我所有的玩具中有一件让我感到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一只小老虎娃娃. 就说它的样子吧,它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圆溜溜的像宝石一样,鼻子大大的,嘴巴永远是笑着的而且只有三颗牙呢.这是爸爸送我的,记得我四岁时有一天爸爸从外面回来,手里拿出 ...

    浅谈高考作文创新技法

    (江油中学 四川 江油 6217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写作能力是任何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文章作品是作者展示自己的窗口和作者创造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当今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平时学生作文抄袭之风盛行,考场上的新颖之作 ...

    高中复杂记叙文训练

    高中复杂记叙文训练 一. 学情分析: 1. 从今年高考作文反思记叙文教学 ① 众多学生的感慨:今年的高考作文,让我高三一年准备的议论文白练了„„ ② 从一篇高考作文说起„„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我不是天使,没有背着一双张开的洁白的翅膀.可我 ...

    宽高教育-2015年寒假英才领袖训练营

    宽高教育-2015年寒假英才领袖训练营(一期)(二期)(三期) [起止时间] 2015年2月1日--2015年2月6日 [上课时间] 8:30-20:30 [课 时] 60 [学习模式] 训练营基地 [上课地址]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