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从通天河调水

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 李于洁

【摘要】塔里木盆地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缺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的需求已成严重不足,经济用水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塔河流域的干流,五大源流的下游,周边小河下游,天然胡杨林成片死亡,植被衰退、土地沙化、沙尘暴四起,为了拯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盆地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出要加强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要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着力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提出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调水,水资源

一、塔里木盆地概况

塔里木盆地面积56万km 2,其中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3.7万km 2,绿洲面积3万Km 2。盆地内年降水量<50mm ,年蒸发量高达1200—1750mm ,是年降水量的30倍。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和自然灾害在我国名列前茅,生态环境极为恶劣,非常脆弱。

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万km 2,其中山地占47%,平原区占20%、沙漠面积占33%。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98.3亿m 3,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30.7亿m 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 3。盆地内有5个地(州)的42个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4个师的55个团场。盆地内现有总人口8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耕地136.27km 2,国内生产总值35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瓜、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的化工发展基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21km ,自身不产流,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

前,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相继与干流失去地表水联系。40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渭干河、开孔河先后断流,再无水量补给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下游200余公里自1986年以来,15年中仅有1994年和1999年有水补给塔里木河,其它年份无水补给,实际上已基本断流。而和田河下游实际也只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每年在7、8两月有水量补给。所以,塔里木河唯一常年有水补给的河流只有阿克苏河。阿克苏河入塔里木河水量占总水量的75%,对塔里木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多年来,由于盆地中绿洲枯水期来水量减少,两岸受排水的影响,河水矿化度升高(最高达到6.37-10.4g/l),加之用水管理不善,无序的资源开发,使盆地内生态环境急趋恶化。喀什噶尔河下游和叶尔羌河下游胡杨林面积比断流前减少40%;干流下游400多公里河道断流20多年,两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的约5.33万km 2,减少到现在的0.67万km 2;阿拉干至台特玛湖沿线天然胡杨林大片枯死,400km 的长“绿色长廊”已经濒临消失,塔克拉玛干沙漠与东边的库鲁克沙漠已呈合拢趋势,218国道有被沙漠埋没的危险。

2001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后,国家实施了14次紧急向下游输水,水流才开始注入台特玛湖,使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新疆第二大通道218省道得到有效保护。

二、塔里木盆地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危机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使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为“四个增加、四个减少”,即人工渠道增加、自然河流减少;人工水库增加,天然湖泊减少;人工植被增加,天然植被减少;人工绿洲增加,天然绿洲减少。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又可以概括为“两个扩大”和“四个缩小”,即人工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林地、自然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水域地缩小。

这种生态环境的演变,不仅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干流和源流,而且也包括盆地周边的小源流,如尼雅河、克里雅河及车尔臣河等。

由于人工绿洲的增加,自然生态环境随即发生了变化,天然绿洲即将消亡或萎缩。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后,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矿化度增高,天然胡杨林成片死亡,植被衰退、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绝迹,失去绿洲天然屏障,沙漠化扩大,沙尘暴四起,直接威胁人工绿洲和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下面几个比较典型的实例可以具体说明。

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土面积48.27万km 2,

相当于4个浙江省,其中,荒漠和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占45%,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在30d 左右,特大沙尘暴在20次以上,每年均有约1.67万km 2农田受风沙危害,造成当时经济损失1.2亿多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近200km 的风沙线上,流动沙丘以每年5-10m 速度向前推进,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且末县和若羌县如今已是沙临城下,一部分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已遭受威胁。

处在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地区,因受地形、风向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有史以来,其风沙危害属全国之最。1986年5月18-19日发生的沙尘暴。造成10人死亡,9人失踪,小麦减产2500万kg ,棉花减产12-15万担(1担=50kg)。1993年3月23-24日,再次发生沙尘暴,0.75万km2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在当时5000多万元。

处在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的恰拉,恰拉以下孕育着428km 的绿色走廊。70-90年代间,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无序的用水,塔河干流水量锐减,地处中、下游分界处的恰拉,由50年代年径流量13.5亿m 3,减到90年代2.05亿m 3,下游尾闾罗布泊和台特马湖,相继于60年代和1974年分别干涸,干流1321km 断流300余km ,恰拉以下断流20多年。断流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风沙入侵,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绝迹,原始胡杨林锐减,沙漠化进程加快,带来一系列自然生态难以恢复的后果。

以上实例说明塔里木盆地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危机。

三、塔里木盆地从外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荒漠是气候的产物。它出现的区域具有强烈的自然地带性,它的出现不是以人为意志转移的,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也不可能大范围转变。在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只能在绿洲外围建设防护体系,通过灌溉系统建立人工植被。所以在不解决水源的情况下,提出干旱地区的防沙治沙是不切合实际的。不是人工绿洲挤占天绿洲用水,就是天然绿洲挤占了人工绿洲用水;不是生态用水挤占了经济用水,就是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

所以对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化治理,只在自身水资源上去寻找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用水平衡,只在人工绿洲节约用水去解决天然绿洲用水,那只是表面的。节约了地表水,降低了地下水;保持了地下水,减少了地面水。地表水的使用,是生长农作物的,地下水的保持,是维护自然生态植被的,二者不可得兼,是舍鱼而取熊掌也,还是舍熊掌而取鱼也。

塔里木盆地目前仅存的以胡杨林为主的乔、灌、草植被的天然绿洲,尚有

约53.33万km 2,大多分布于塔河干流及断流的和田河上中游、叶尔羌河中下游、喀什噶尔河下游及其它小河流,这些天然绿洲是人工绿洲的屏障,也是塔里木盆地的屏障。如果这些天然绿洲水资源转移了,天然绿洲地下水位就下降,从而失去了胡杨林植被,即为干旱河床,成为沙尘暴的策源地。

目前,人工绿洲挤占天然绿洲还在持续,还在向盆地周边持续蔓延。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为自身经济发展,从乌伦古湖和乌伦古河将有限水资源调往吐哈盆地,将盆地周边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让人们过上好日子。

罗布泊是聚宝盆,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有钾盐储量2.5-5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越5000-10000亿元,随着铁路的修建,将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在阿尔金山托格热萨依河寻找水资源。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有上万顷的可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但由于水资源短缺,现在已停止开荒多年。

目前已经打破了人工绿洲用水与天然绿洲用水之间的平衡,要增加天然绿洲用水,就必须减少人工绿洲用水,目前提倡节水灌溉、渠系防渗、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等节水措施,所节约出来的水,补充大面积天然绿洲的胡杨林为主体的植被是杯水车薪,即使节约了部分水资源,又被经济效益较高的工业和人类所必须的城市生活用水挤占。当前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用水规律是:工业和城市用水,挤占了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这种用水规律,在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是无法改变的,为了使这种用水规律改变,必须进行跨流域调水。

笔者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生活50多年,目睹这些河道水资源变迁及胡杨林衰败状况。叶尔羌河及喀什噶尔河近50年因水流补给很少,或无水流补给,目前地下水位仍在继续下降,河床阶地以上的胡杨林植被仍然继续萎缩。国家虽然采取了护林措施,只限河床范围没有人为破坏,但阶地河床以远区域仍在死亡,沙尘暴经常在这里发生,若干年后沙尘暴将从这里大面积产生。

纵观新疆旅游地图,西出阳关的丝绸之路的南线古道,即从敦煌经若羌、和田到葱岭的古丝绸之路南线,在沙漠中分布有众多的古城遗址,古城遗址南边有现今的克里雅河、尼雅河、车尔臣河及米兰河等,这些河流都流不到这些古城了,这些古城说明,是若干年前原有逐水草而居的天然绿洲中的城堡,现在没有了,天然绿洲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上游人工绿洲中的新城镇。这些消失的古城堡,不正是昆仑山北麓的楼兰嘛!可以预言,如果塔里木盆地南岸没有外来水资源的补充,随着昆仑山冰山萎缩,大约在不到100-200年间,盆

地风沙还会把这些新城镇消失。

为了维护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共存,一是必须作好塔河流域综合治理,以自身有限的水资源,分配好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用水,短期内得以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二是必须要有远见卓识观点,从长计议,实施跨流域调水,引客水注入塔里木盆地,使塔里木盆地人工绿洲挤占天然绿洲的水量能有部分补偿或全部补偿。同时,使塔里木盆地667万多公顷的后备耕地和上亿吨的煤炭、天然气、石油、钾盐等资源得以开发。所以,塔里木盆地从外流域调水是必要的,非常紧迫的,既满足生态环境危机改善,又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四、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通天河以短期行为的思路,调与黄河中下游的西北六省区,这是不正确的,建议按调水分区的前提,执行“高水高灌、低水低灌、近水近灌”的原则,将通天河之水调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否则两盆地将永远失去可调的水资源,西北六省区的用水,可在西南诸河上游解决。

通天河楚玛尔河口以下,有年径流量68.5亿m 3,拟调出水量50亿m 3,引水率72%。初拟在通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口建坝,河口水位高程4250m ,建坝高210m ,壅高水位至4460m ,以20km 隧洞或深挖明渠穿分水岭至格尔木河,在格尔木河筑坝建反调节水库,由反调节水库引水以2950m 高程进入柴达木盆地,进入柴达木盆地有落差1500m ,分东西两支:

东支沿柴达木南缘,分配与柴达木盆地东部和青海湖水量5亿m 3,比盆地之水43.56亿m 3,增加10%。

西支沿柴达木盆地南缘山前冲积扇,以3400m 高程平行青新公路经乌图美仁,穿那仁郭勒河至老茫崖,在老茫崖分两路进入塔里木盆地。

——东路沿阿尔金山北麓经敦煌、瓜州、玉门至疏勒河,由疏勒河绕白山至吐哈盆地,按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盆地由通天河之水再分配10亿m 3,比吐哈盆地(包括疏勒河12.94)水源37.89亿m 3再增加26%。

——西路穿托格热萨依河,至阿尔金山口茫崖进入米兰河,通天河之水分配水量35亿m 3,比盆地自身水源368.41亿m 3增加10%。通天河至米兰河渠线长750km ,沿线基本上为柴达木盆地南缘山前冲积带,地形平坦,无过多的山岗、河沟障碍,基本不穿隧洞,有青新公路,修建调水渠道非常方便。从若羌河出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以后,向西沿昆仑山麓北缘建塔里木盆地总干渠,经且末、民丰、于田、和田、皮山至叶城,全长1200km ,穿越主要河流车尔臣河、尼雅河、克里雅河、和田河至叶城县入叶尔羌河,通天河之水入塔里木盆地以后,

主要解决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盆地西部叶尔羌河和喀什喀尔河下游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用水。盆地北岸和塔河下游由伊犁河供水。

五、结束语

塔里木盆地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自然生态非常脆弱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上述诸河调水能在本世纪中期得以实现,本世纪末期受益,对塔里木盆地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1、拯救了塔里木盆地自然生态环境危机。

拯救塔里木盆地自然生态环境危机,是当前社会发展重中之重。如果调水工程实施了,塔里木盆地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得以保护,荒漠化和沙漠化发展可得到控制。沙尘暴的频率也可以相对大大减少,创建较好的人居环境。

2、塔里木盆地数百万公顷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以得到利用。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形势是严峻的,由于盆地水资源缺少,塔里木盆地限制开荒,当前城市发展,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大量占用土地。所以,从长远着想,对于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外流域调水到塔里木盆地后,除了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得以保护和恢复外,还可以建立一批新的农、林、草业和工矿企业基地,成为全面发展的生态农业区。

3、能更好促进塔里木盆地社会经济发展。

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得天独厚,油气资源不逊于中东,是我国重要石油天然气基地,也是我国“西气东输”的源头。油气资源的开发将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今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更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依托。所以,从外流域调水,是拯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开发的根本所在。

参 考 文 献

(1)人民黄河:1999.2期,陈启国、席家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后续水源

(2)黄河规划设计1997.2期,胡建华、崔荃〃西线调水工程方案研究

(3)中国水利:2000年8期,潘家铮〃有关“南水北调”的补充汇报提纲

(4)黄河规划设计:2006.3期, 景束红,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李于洁,高级工程师。男,1932年10月出生,四川江安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新疆工作,当时分配在新疆省水利局第一勘测设计队工作,1957年调至自治区水利厅下属阿克苏河流域规划设计队工作。1959年阿克苏专区水利局成立,调任阿克苏专区水利局阿克苏河流域管理处任处长,1965年调阿瓦提县水利局任局长,1983年调任阿克苏市水利局任局长,1989年调阿克苏地区水利局任副总工程师,曾任阿克苏地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199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从事跨流域调水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997-6310859,[1**********];电子邮箱:戈壁姑

从通天河调水

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 李于洁

【摘要】塔里木盆地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缺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的需求已成严重不足,经济用水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塔河流域的干流,五大源流的下游,周边小河下游,天然胡杨林成片死亡,植被衰退、土地沙化、沙尘暴四起,为了拯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盆地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出要加强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要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着力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提出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调水,水资源

一、塔里木盆地概况

塔里木盆地面积56万km 2,其中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3.7万km 2,绿洲面积3万Km 2。盆地内年降水量<50mm ,年蒸发量高达1200—1750mm ,是年降水量的30倍。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和自然灾害在我国名列前茅,生态环境极为恶劣,非常脆弱。

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万km 2,其中山地占47%,平原区占20%、沙漠面积占33%。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98.3亿m 3,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30.7亿m 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 3。盆地内有5个地(州)的42个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4个师的55个团场。盆地内现有总人口8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耕地136.27km 2,国内生产总值35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瓜、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的化工发展基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21km ,自身不产流,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

前,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相继与干流失去地表水联系。40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渭干河、开孔河先后断流,再无水量补给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下游200余公里自1986年以来,15年中仅有1994年和1999年有水补给塔里木河,其它年份无水补给,实际上已基本断流。而和田河下游实际也只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每年在7、8两月有水量补给。所以,塔里木河唯一常年有水补给的河流只有阿克苏河。阿克苏河入塔里木河水量占总水量的75%,对塔里木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多年来,由于盆地中绿洲枯水期来水量减少,两岸受排水的影响,河水矿化度升高(最高达到6.37-10.4g/l),加之用水管理不善,无序的资源开发,使盆地内生态环境急趋恶化。喀什噶尔河下游和叶尔羌河下游胡杨林面积比断流前减少40%;干流下游400多公里河道断流20多年,两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的约5.33万km 2,减少到现在的0.67万km 2;阿拉干至台特玛湖沿线天然胡杨林大片枯死,400km 的长“绿色长廊”已经濒临消失,塔克拉玛干沙漠与东边的库鲁克沙漠已呈合拢趋势,218国道有被沙漠埋没的危险。

2001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后,国家实施了14次紧急向下游输水,水流才开始注入台特玛湖,使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新疆第二大通道218省道得到有效保护。

二、塔里木盆地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危机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使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为“四个增加、四个减少”,即人工渠道增加、自然河流减少;人工水库增加,天然湖泊减少;人工植被增加,天然植被减少;人工绿洲增加,天然绿洲减少。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又可以概括为“两个扩大”和“四个缩小”,即人工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林地、自然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水域地缩小。

这种生态环境的演变,不仅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干流和源流,而且也包括盆地周边的小源流,如尼雅河、克里雅河及车尔臣河等。

由于人工绿洲的增加,自然生态环境随即发生了变化,天然绿洲即将消亡或萎缩。自然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后,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矿化度增高,天然胡杨林成片死亡,植被衰退、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绝迹,失去绿洲天然屏障,沙漠化扩大,沙尘暴四起,直接威胁人工绿洲和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下面几个比较典型的实例可以具体说明。

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国土面积48.27万km 2,

相当于4个浙江省,其中,荒漠和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占45%,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在30d 左右,特大沙尘暴在20次以上,每年均有约1.67万km 2农田受风沙危害,造成当时经济损失1.2亿多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近200km 的风沙线上,流动沙丘以每年5-10m 速度向前推进,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且末县和若羌县如今已是沙临城下,一部分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已遭受威胁。

处在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的和田地区,因受地形、风向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有史以来,其风沙危害属全国之最。1986年5月18-19日发生的沙尘暴。造成10人死亡,9人失踪,小麦减产2500万kg ,棉花减产12-15万担(1担=50kg)。1993年3月23-24日,再次发生沙尘暴,0.75万km2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在当时5000多万元。

处在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的恰拉,恰拉以下孕育着428km 的绿色走廊。70-90年代间,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无序的用水,塔河干流水量锐减,地处中、下游分界处的恰拉,由50年代年径流量13.5亿m 3,减到90年代2.05亿m 3,下游尾闾罗布泊和台特马湖,相继于60年代和1974年分别干涸,干流1321km 断流300余km ,恰拉以下断流20多年。断流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风沙入侵,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绝迹,原始胡杨林锐减,沙漠化进程加快,带来一系列自然生态难以恢复的后果。

以上实例说明塔里木盆地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危机。

三、塔里木盆地从外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荒漠是气候的产物。它出现的区域具有强烈的自然地带性,它的出现不是以人为意志转移的,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也不可能大范围转变。在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只能在绿洲外围建设防护体系,通过灌溉系统建立人工植被。所以在不解决水源的情况下,提出干旱地区的防沙治沙是不切合实际的。不是人工绿洲挤占天绿洲用水,就是天然绿洲挤占了人工绿洲用水;不是生态用水挤占了经济用水,就是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

所以对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化治理,只在自身水资源上去寻找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用水平衡,只在人工绿洲节约用水去解决天然绿洲用水,那只是表面的。节约了地表水,降低了地下水;保持了地下水,减少了地面水。地表水的使用,是生长农作物的,地下水的保持,是维护自然生态植被的,二者不可得兼,是舍鱼而取熊掌也,还是舍熊掌而取鱼也。

塔里木盆地目前仅存的以胡杨林为主的乔、灌、草植被的天然绿洲,尚有

约53.33万km 2,大多分布于塔河干流及断流的和田河上中游、叶尔羌河中下游、喀什噶尔河下游及其它小河流,这些天然绿洲是人工绿洲的屏障,也是塔里木盆地的屏障。如果这些天然绿洲水资源转移了,天然绿洲地下水位就下降,从而失去了胡杨林植被,即为干旱河床,成为沙尘暴的策源地。

目前,人工绿洲挤占天然绿洲还在持续,还在向盆地周边持续蔓延。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为自身经济发展,从乌伦古湖和乌伦古河将有限水资源调往吐哈盆地,将盆地周边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让人们过上好日子。

罗布泊是聚宝盆,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有钾盐储量2.5-5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越5000-10000亿元,随着铁路的修建,将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在阿尔金山托格热萨依河寻找水资源。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有上万顷的可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但由于水资源短缺,现在已停止开荒多年。

目前已经打破了人工绿洲用水与天然绿洲用水之间的平衡,要增加天然绿洲用水,就必须减少人工绿洲用水,目前提倡节水灌溉、渠系防渗、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等节水措施,所节约出来的水,补充大面积天然绿洲的胡杨林为主体的植被是杯水车薪,即使节约了部分水资源,又被经济效益较高的工业和人类所必须的城市生活用水挤占。当前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用水规律是:工业和城市用水,挤占了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这种用水规律,在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是无法改变的,为了使这种用水规律改变,必须进行跨流域调水。

笔者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生活50多年,目睹这些河道水资源变迁及胡杨林衰败状况。叶尔羌河及喀什噶尔河近50年因水流补给很少,或无水流补给,目前地下水位仍在继续下降,河床阶地以上的胡杨林植被仍然继续萎缩。国家虽然采取了护林措施,只限河床范围没有人为破坏,但阶地河床以远区域仍在死亡,沙尘暴经常在这里发生,若干年后沙尘暴将从这里大面积产生。

纵观新疆旅游地图,西出阳关的丝绸之路的南线古道,即从敦煌经若羌、和田到葱岭的古丝绸之路南线,在沙漠中分布有众多的古城遗址,古城遗址南边有现今的克里雅河、尼雅河、车尔臣河及米兰河等,这些河流都流不到这些古城了,这些古城说明,是若干年前原有逐水草而居的天然绿洲中的城堡,现在没有了,天然绿洲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上游人工绿洲中的新城镇。这些消失的古城堡,不正是昆仑山北麓的楼兰嘛!可以预言,如果塔里木盆地南岸没有外来水资源的补充,随着昆仑山冰山萎缩,大约在不到100-200年间,盆

地风沙还会把这些新城镇消失。

为了维护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共存,一是必须作好塔河流域综合治理,以自身有限的水资源,分配好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用水,短期内得以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二是必须要有远见卓识观点,从长计议,实施跨流域调水,引客水注入塔里木盆地,使塔里木盆地人工绿洲挤占天然绿洲的水量能有部分补偿或全部补偿。同时,使塔里木盆地667万多公顷的后备耕地和上亿吨的煤炭、天然气、石油、钾盐等资源得以开发。所以,塔里木盆地从外流域调水是必要的,非常紧迫的,既满足生态环境危机改善,又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四、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通天河以短期行为的思路,调与黄河中下游的西北六省区,这是不正确的,建议按调水分区的前提,执行“高水高灌、低水低灌、近水近灌”的原则,将通天河之水调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否则两盆地将永远失去可调的水资源,西北六省区的用水,可在西南诸河上游解决。

通天河楚玛尔河口以下,有年径流量68.5亿m 3,拟调出水量50亿m 3,引水率72%。初拟在通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口建坝,河口水位高程4250m ,建坝高210m ,壅高水位至4460m ,以20km 隧洞或深挖明渠穿分水岭至格尔木河,在格尔木河筑坝建反调节水库,由反调节水库引水以2950m 高程进入柴达木盆地,进入柴达木盆地有落差1500m ,分东西两支:

东支沿柴达木南缘,分配与柴达木盆地东部和青海湖水量5亿m 3,比盆地之水43.56亿m 3,增加10%。

西支沿柴达木盆地南缘山前冲积扇,以3400m 高程平行青新公路经乌图美仁,穿那仁郭勒河至老茫崖,在老茫崖分两路进入塔里木盆地。

——东路沿阿尔金山北麓经敦煌、瓜州、玉门至疏勒河,由疏勒河绕白山至吐哈盆地,按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盆地由通天河之水再分配10亿m 3,比吐哈盆地(包括疏勒河12.94)水源37.89亿m 3再增加26%。

——西路穿托格热萨依河,至阿尔金山口茫崖进入米兰河,通天河之水分配水量35亿m 3,比盆地自身水源368.41亿m 3增加10%。通天河至米兰河渠线长750km ,沿线基本上为柴达木盆地南缘山前冲积带,地形平坦,无过多的山岗、河沟障碍,基本不穿隧洞,有青新公路,修建调水渠道非常方便。从若羌河出山口进入塔里木盆地以后,向西沿昆仑山麓北缘建塔里木盆地总干渠,经且末、民丰、于田、和田、皮山至叶城,全长1200km ,穿越主要河流车尔臣河、尼雅河、克里雅河、和田河至叶城县入叶尔羌河,通天河之水入塔里木盆地以后,

主要解决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盆地西部叶尔羌河和喀什喀尔河下游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用水。盆地北岸和塔河下游由伊犁河供水。

五、结束语

塔里木盆地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自然生态非常脆弱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上述诸河调水能在本世纪中期得以实现,本世纪末期受益,对塔里木盆地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1、拯救了塔里木盆地自然生态环境危机。

拯救塔里木盆地自然生态环境危机,是当前社会发展重中之重。如果调水工程实施了,塔里木盆地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得以保护,荒漠化和沙漠化发展可得到控制。沙尘暴的频率也可以相对大大减少,创建较好的人居环境。

2、塔里木盆地数百万公顷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以得到利用。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形势是严峻的,由于盆地水资源缺少,塔里木盆地限制开荒,当前城市发展,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大量占用土地。所以,从长远着想,对于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外流域调水到塔里木盆地后,除了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得以保护和恢复外,还可以建立一批新的农、林、草业和工矿企业基地,成为全面发展的生态农业区。

3、能更好促进塔里木盆地社会经济发展。

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得天独厚,油气资源不逊于中东,是我国重要石油天然气基地,也是我国“西气东输”的源头。油气资源的开发将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今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更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依托。所以,从外流域调水,是拯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开发的根本所在。

参 考 文 献

(1)人民黄河:1999.2期,陈启国、席家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后续水源

(2)黄河规划设计1997.2期,胡建华、崔荃〃西线调水工程方案研究

(3)中国水利:2000年8期,潘家铮〃有关“南水北调”的补充汇报提纲

(4)黄河规划设计:2006.3期, 景束红,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李于洁,高级工程师。男,1932年10月出生,四川江安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新疆工作,当时分配在新疆省水利局第一勘测设计队工作,1957年调至自治区水利厅下属阿克苏河流域规划设计队工作。1959年阿克苏专区水利局成立,调任阿克苏专区水利局阿克苏河流域管理处任处长,1965年调阿瓦提县水利局任局长,1983年调任阿克苏市水利局任局长,1989年调阿克苏地区水利局任副总工程师,曾任阿克苏地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199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从事跨流域调水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997-6310859,[1**********];电子邮箱:戈壁姑


    相关文章

    大西线调水工程,关键是要把方案做细

    [ 爱你一~~万~~年~~~ ] 于2009-05-07 10:42:15 上帖 [ 发短信 ] 大西线调水工程,关键是要把方案做细.做实2008-06-05 10:22郭开"大西线隧洞调水"方案 此方案由原四机部水利专 ...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 ...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一览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一览 文章来源: 中国网时间: 2012-11-07打印|纠错|发表评论 为展现近年来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首次推出的有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四项国家重点工程.这些工程规模宏大,投资巨大,经济社会 ...

    8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 28 课时:区域分析法---以中国为例:8.中国的自然资源 (课前对照地图册预习资料) *知道哪些知识要记到图上,哪些要理解,哪些只了解*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一.概况 考点一:体系展示 陆地资源: ...

    我国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

    作者:彭珂珊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3年02期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83(2002)04-0049-06 一.西部大开发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我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

    地理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 1. 经纬度计算:① 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 1小时,经度相差1°:② 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 ③ 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

    辩证看待调水工程

    辩证看待调水工程 当前正面临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而各地对水的需求却日益剧增.因此,针对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问题,而采取科学的.经济的和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措施是必要的.跨流域调水是一项改造大自然的宏伟事业,其含义.规模及内容实际上远远超 ...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 ...

    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 湘教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