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历史

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怎样学好初中政治历史

一、学科重要性:

1.教材一般都能看懂。 “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

2.政治、历史是帮助我们学习生存的学科。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3.政治、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生活中处处有政治、历史。

二、方法:

1.抓基础、重平时。 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2. 多看书、会看书。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需要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政治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3.听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4..阅读教材的方法。主要是解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文字含义。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阅读中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的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是有效的阅读。阅读的方式,有泛读和精读之分,要求也不一样。此外,为提高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笔记,或在阅读材料上(如教科书)做一些提示性的记录,如画线、标符号、写批注等。要熟悉教材,就要把教材精读数遍,一般是逐字逐句地读,不放过课文的注释和插图。然后要背教材,各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背的时候通常是先读一遍要背的内容,然后边写边记忆。过一段时间后,再在脑子里如放映电影一样地重过一遍。由于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其间伴随着遗忘,所以在进行下一步的时候,有必要再对前边的内容简略地重复一下。记忆就是这样在迂回中不断前进的。

5.记忆的方法。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形象、逻辑、比较、归类、提纲、图表、谐音、歌诀、数字)等等。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要注意理出线索。

6. 练习的方法。练习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考察记忆能力的,把书背会了,就行.一类是侧重于考查思维的,这一部分题目如果你没有那个能力,书背得再多也没用。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复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达到“在脑子里翻书”的境界,对教材相当熟悉。一般来说,复习的类型有随堂复习、课下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等,每一种类型的复习目的、复习范围、复习要求是不同的,这需要在进行具体的复习时加以了解和适应。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复习提纲、重点阅读、比较相关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等,并与练习相结合。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因为政治、历史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

8. 答题的方法。政治、历史对文字组织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时一定要多加锻炼,多做些文字题,不要图省事而只做选择题,不愿练习问答题、材料解析题,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虑组织语言。

目前所学的政治很简单,几乎都是强调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考试时你只要以接受到的最真诚的道德知识加上书上的标准答题就行。政治学科“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内”,也就是说,政治题目的背景材料是随处可取的,千变万化,灵活运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你想指望背一背就能应付,不大可能,但,既然观点在书内,也就是说,千变万化的材料要考的依然是书上的知识点,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中,因此,我们只要平时认真听课,把课本上的知识熟练把握、理解透彻,经过一定的训练,便能做到。

在答题时,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是按点给分的。在分条时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

学习方法讲座——如何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今晚我想同学们最希望老师能告诉大家“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记好历史知识?”“如何轻松地考得高分吧”,在这里我想除了告诉大家这些方法以外,还想告诉同学们,我们学习历史不应仅仅为了考试,还应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品行修养。

首先与大家谈一谈学习历史除了考试以外的一些用处:第一,看电视剧:如果稍懂一些历史知识,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电视剧中出现了走样的历史,如:《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把纪晓岚说得象齐天大圣一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每次都把和珅弄得灰鼻子土脸。历史上的纪晓岚只是一个大学士,文官,和珅在乾隆时权利很大,深得皇上的宠爱,是不是和珅会每次都被纪晓岚弄得灰鼻子土脸的,这也值得我们在看电视剧时深思吧,如果我们懂一些历史的,就能够明辨一些是非,起码不会人云亦云吧。第二,旅游,我们的祖国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懂得一些历史的,就会为我们的旅游提供一些方便,能够辨别导游的解说词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辛亥革命,与此有关的景点就很多,如鄂军都督府、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南京中山陵等,将来我们去到这些地方参观,就能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这些历史遗迹,还可以回忆起中学阶段的同学情谊吧。第三,为我们的将来就业提供一些条件。比如在座的一部分同学将来可能会从事设计、电脑软件开发、广告策划等工作,我认为在从事这些工作时,如果懂得一些当地的历史就会为我们的成功增添一些筹码,如在某地设计建筑物时,如果该设计能够融进当地历史文化,将使你的建筑设计更受欢迎。第四,聊天用吧,我们的家乡就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如金田营盘、三界庙、桂山钟楼、历时二百多年的大藤峡瑶民起义和西山等,将来有一天带一些外地朋友到西山玩,当走到中山飞阁时,朋友问及李宗仁在桂平的情况和为什么叫中山飞阁呢?而自己什么都不懂的话,你觉会怎样呢?第五,获取启迪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提升我们的品行修养,如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习历史的好处还有很多,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历史课有兴趣的话,你会主动地去学,你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 。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如果这样,神仙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也比较精彩的。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

第二,打消学习历史的畏难心理。很多同学认为学习历史的第一大难题是时间记不住因而觉得历史很难学。其实在历史学习中并不是每一个时间都需要记住,有些只要知道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就行了,重要的时间才需要记下来。如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历史学习中不必为时间这个问题而烦恼,而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第三,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认真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不太理解或有疑问的句子圈画出来,自己有些什么想法或疑问也可写下来。

2、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做好笔记,把上课的要点、线索记下来,并留出适当的位置,课后将其补充完整。这样通过动手、动眼、动耳和动脑等多方面的刺激,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3、认真做好练习:做练习的最好方法是先复习、后作业。做练习时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还要求把做错的题目用红笔改过来,并弄清楚自己是哪个方面出错的,如看错题目,审错题意,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或者抄错答案等,根据自己做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克服措施。

4、及时循环复习:很多同学对历史知识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忘记忘记其实就是等于忘了再记”。这其实就是人类的遗忘规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及时循环复习法。具体做法就是在当天上完新课后就抽几分钟复习下当天的功课,每周可抽十多分钟复习一次本周内学习的内容,月考、段考和期考再系统进行复习等,如此反复循环地进行复习,就能降低遗忘的程度,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另外,平时要注意对闲散时间的利用,记忆的东西不一定要花专门的时间来记忆。同学们有这样的想法,就剩下几分钟了,休息一下就算了。其实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积少成多的道理,我们可以算一算每天有几个闲散的几分钟,每个闲散的几分钟去记一点东西的话,那么一个星期、一个月……我们可以记多少东西,大家都来算一算,并且行动起来,你们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1、如何有效阅读课本:

首先通过阅读课本的章节目录,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每一章时,先找出这章书的起止时间,阶段特征,然后根据每一节的标题内容稍作归类,最后可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写出每一节要记的知识点。举例说明: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阶段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大事:列强的侵略: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阅读)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第六节  瓜分中国的狂潮(阅读)

第八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根据知识结构一点一点地看课本,把课本上讲的每件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跟前边的历史事件有联系的就联系起来,重点掌握其背景和影响,如复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们就可以与第一章的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联系,重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记忆历史的一些方法:

记忆历史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记忆的方法。

1)图示记忆法:用各种图表、图形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形象、直观,效果比较好。如学习到立宪派这一内容以后,我们已学了很多的派别,这样我们就把洋务派、顽固派、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主张制成一个简表或知识树等图形,并留些空位给以后学到的新内容那就更好了。

2)数字归纳记忆法:①如数字本身的特征来记,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②间隔等差数字记忆,如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③一数多项联记,即同一年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如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3)关键词语记忆法: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也可以利用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辛亥革命的功绩:我们可以借助“推翻”、“建立”、“打击”、“深入”、“创造”、“推动”等关键词来提示我们。

4)利用关键词和谐音法记忆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依次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其次,用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又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可用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很多同学还问及材料题和问答题的做法,这些问题就希望在老师讲评时,大家认真听,这样就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了,同时我们也很希望大家与老师多交流,希望今晚的讲座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

我的历史学习“基因组计划”

——浅谈历史学习的几点经验

刘晓菲

我最初学习历史,就像古人对人自身奥秘一片茫然一样。随着基因组计划进行过半,人类终于有了可以揭开自身奥秘的一天,我在历史学习方面也探求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要渴望学历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渴望智慧的我们又怎会不渴望学习历史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当你感觉到如果不把今天以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搞清楚,你就会感到精神空虚,找不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坐标,那么你在历史学习方面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要提高课堂效率,锻炼思维速度。所谓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是要集中百分之百的精力把老师所讲的知识体系及疑点难点在课本上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是把所记内容与课本内容尽量当堂掌握,减轻课下压力。所谓锻炼思维速度,是指让自己的思路像影子一样跟定老师,并超前预测老师下一步思路,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则要把自己假想成“百家争鸣”时期与孔子孟子齐名的“老夫子”,积极思考、回答和与同学辩论,让自己思维敏捷,才能在历史学习中占领知识制高点,也才符合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再次,要重视课外学习。英语中有句话叫“Extral  work  means  extral  pay”,意思就是额外的工作就意味着额外的收获。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同学们的水平却不一样呢?我想大部分是跟课外学习的质量分不开的。在此,有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是要把课堂内容牢固巩固。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要达到能像老师讲课那样把所学内容对着墙或者对着同学讲出来。特别要学会联想,因为课本大部分是按专题讲的,打破了时间顺序,那么每遇到一个时间,我们就要联想以下前面还发生过什么事,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时间体系。如看到1804年海地独立,我们就应马上联想到1804年也是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时间。

二是要借助课外读物,如2001年新版的历史辅导资料《志鸿优化设计》丛书,就是我最喜欢的。它的“思路、线索、视角”部分,使我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因为自己对课本的初步复习往往是粗浅的,而这一部分能使所学知识更理论化系统化地存入头脑中。如果你和我一样材料阅读题不是很好,那就先不要盲目地做大量材料题。我很喜欢“材料阅读与理解”这部分,因为它不设阅读题目,只是教给我们怎样地读懂一段材料和提取信息,而且我也感觉到自己在阅读材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辅导书上的习题也如此,决不能把它们当作搞题海战术的工具。有些选择题往往是历史思想观点的概括浓缩,你需要把这些结论总结到课本上当作教材内容来学。对于做错的题目,还要把模糊的知识点在教科书中的圈点出来,以免下次再错。而对于大题,我往往重视思路而非答案,我要研究这一类型的题目应该怎样答,就像有句诗讲得那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三是重视多方面获取历史知识。我常把辅导书上的材料作为课外阅读。另外我喜欢看电视,历史片尤为喜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因为唐宋清时期电视片比较多,我们对这部分的历史就会了解的多一些。平时听新闻我也喜欢对一些事件追究其历史根源。

四是广告词说得好“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告诉我们要重视合作化的历史学习。一个人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后一个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思想家交换了思想就同时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同学们之间经常性地展开讨论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可以经常地发光。况且,避免了“吃一堑长一智”,变成了“一人吃一堑,大家长一智”,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就是要学会考试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答题计划分配好时间很重要。“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就要求答题时多方位考虑,切不能把思路陷在死角里不能自拔。“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做题前搞明白题目要考察哪些知识点,才不会被动。另外,做主观题时,“唯陈言之务去”,这也是我和大多数同学都应加强的方面。

好了,我的历史学习“基因组计划”总算完成一部分了。我相信,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完成,人类自身奥秘得以解答的那一天,我们对历史学习的探求也将再跨进一大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依据布鲁纳的认识理论而施行的结构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青睐。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构教学主要是教师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课堂教学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但是仅仅由教师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是不够的。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强调主动的学习,认为学习乃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识结构的过程。他的“发现”概念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自行寻找或个人作出选择的探索活动。因此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自行寻找,发现知识结构。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所谓知识结构就是学科知体系中各种要素的构成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它首先要取决于客观存的历史实体,还取决于人的主观认识(含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在发掘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的着力指导和培养,提高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1、授之以法

第一、明确要求: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结构体系是“某一认识领域的概念和观点依一定原则和结构方式排列,揭示某一领域对象和现象运动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便是关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在指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程中要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主线,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依据。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对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理清线索,线索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能清晰地展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更好基础知识,线索好比树干,每个枝节上都缀满了知识点,要把历史史实、概念科学合理地与线索组合起来,构成有筋骨有血肉的知识体系。概括特征,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因此对历史现象,历史阶段要概括其特征,归纳过程中应力求全而准确,并加以简要说明。提炼观点,整理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提高理论分析水平。

第二、教授方法: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和课后的耐心指导,传授给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定规定式的结构。某些历史内容的构成有它本身的定规定式,即知识结构要素。例如战役的知识结构概括起来有:原因(目的),双方、时空、经过、结果、性质、特点、影响。其它如会议、典章制度等等历史内容都有其思维的角度、层次,都有其知识结构要素。其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侧重点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章节、单元、专题等知识结构的能力。如章节知识结构的归纳应主要放在新授课阶段。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课本章节目的结构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务必理解”的结构,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此,指导学生整理章节知识结构的意义非常大。章节结构的整理,可以依据课本章节目三级标题来体现和完成。如《太平天国运动》按照章、节、目三级标题体现它的结构,可分为兴起、发展、保卫和失败四部分。也可以调整章节目内容重新优化组合,如《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一章,就可分为“起点”、  “发展”、  “高潮”和“失败”四大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总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构成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整理知识结构,组织许许多多的大小知识块,最终构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再次,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表达形成。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2、课堂完善:

学生归纳整理的知识结构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个环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一环节的效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充分准备: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准确地层示历史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课前必须要做在量的准备工作,深入钻研教材,优化组合,构建和选择最佳的知识结构,突出主线,把握重点、难点。

(2)构建结构:通过课前检查或课堂提问了解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情况,发现问题之所在,便于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建的知识结构主动与老师整理的知识结构参照起来,取舍和选择,达到互补、完善的目的、构建起最佳最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

(3)深化难点: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时,往往会出现线索不清,  知识点遗漏,重点、难点理解不透彻,挖掘不出隐性知识和历史现象内在的联系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纵横联系,深入分析,完善和充实知识结构;要讲深讲透,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要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观点的高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构建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历史感、整体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力度和深度。

(4)当堂巩固:课堂上,教师在精讲的前提下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当堂消化巩固。也可以精选练习题,知识结构中的目标要求在试题中反映出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检查督促,加强练和评

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因此,平时教师多加强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使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结构的习惯。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指导。  “练”是为了巩固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又是能力的载体。因此“练”要精,要准,有针对性。  “练”的方法要活。“练”后及时评讲,使学生在评讲中受动启发,提高认识水平,巩固对知识结构的掌握。

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构成知识体系,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在实际运作中有必要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要从头抓起,持之以恒。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越是系统全面,理解越是灵活多变,方法越是熟练,所能掌握和组合的知识结构就越多越巧,  “自由出入”就更加快捷。因此培养学生发掘知识结构的能力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基本抓起,让学生逐步掌握构建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的方法,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在高中三年,要始终坚持督促学生课前动手整理,课上完善,课后温习提高,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整理的过程就是思维“编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得到锻炼和培养。

2、要制定计划优选内容。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加之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要想在实际运作中真正取得明显的效果,教师要制定计划,优选内容。所谓计划就是要确定阶段目标,确定任务等。所谓优选内容就是平时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要有所侧重和选择,在把握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能受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整理知识结构,组织许许多多的大小知识块,最终构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再次,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表达形成。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3、要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除了课堂上的示范表演及课后的辅导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发掘知识结构的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应当是知识、方法、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知识是能力的基石,方法是能力的阶梯,而能力又是开拓知识尝试和改进方法的根本。因此,在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要注意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力求达到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怎样学好历史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另外,专题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好历史线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历史规律之类的东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后,历史会变得很简单了。

怎样学好初中政治历史

一、学科重要性:

1.教材一般都能看懂。 “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

2.政治、历史是帮助我们学习生存的学科。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3.政治、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生活中处处有政治、历史。

二、方法:

1.抓基础、重平时。 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2. 多看书、会看书。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需要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政治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3.听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4..阅读教材的方法。主要是解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文字含义。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阅读中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的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是有效的阅读。阅读的方式,有泛读和精读之分,要求也不一样。此外,为提高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笔记,或在阅读材料上(如教科书)做一些提示性的记录,如画线、标符号、写批注等。要熟悉教材,就要把教材精读数遍,一般是逐字逐句地读,不放过课文的注释和插图。然后要背教材,各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背的时候通常是先读一遍要背的内容,然后边写边记忆。过一段时间后,再在脑子里如放映电影一样地重过一遍。由于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其间伴随着遗忘,所以在进行下一步的时候,有必要再对前边的内容简略地重复一下。记忆就是这样在迂回中不断前进的。

5.记忆的方法。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形象、逻辑、比较、归类、提纲、图表、谐音、歌诀、数字)等等。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要注意理出线索。

6. 练习的方法。练习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考察记忆能力的,把书背会了,就行.一类是侧重于考查思维的,这一部分题目如果你没有那个能力,书背得再多也没用。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复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达到“在脑子里翻书”的境界,对教材相当熟悉。一般来说,复习的类型有随堂复习、课下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等,每一种类型的复习目的、复习范围、复习要求是不同的,这需要在进行具体的复习时加以了解和适应。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复习提纲、重点阅读、比较相关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等,并与练习相结合。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因为政治、历史容易忘,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要注意计划性,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

8. 答题的方法。政治、历史对文字组织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时一定要多加锻炼,多做些文字题,不要图省事而只做选择题,不愿练习问答题、材料解析题,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虑组织语言。

目前所学的政治很简单,几乎都是强调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考试时你只要以接受到的最真诚的道德知识加上书上的标准答题就行。政治学科“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内”,也就是说,政治题目的背景材料是随处可取的,千变万化,灵活运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你想指望背一背就能应付,不大可能,但,既然观点在书内,也就是说,千变万化的材料要考的依然是书上的知识点,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中,因此,我们只要平时认真听课,把课本上的知识熟练把握、理解透彻,经过一定的训练,便能做到。

在答题时,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是按点给分的。在分条时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

学习方法讲座——如何学好中国近现代史

今晚我想同学们最希望老师能告诉大家“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记好历史知识?”“如何轻松地考得高分吧”,在这里我想除了告诉大家这些方法以外,还想告诉同学们,我们学习历史不应仅仅为了考试,还应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拓宽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品行修养。

首先与大家谈一谈学习历史除了考试以外的一些用处:第一,看电视剧:如果稍懂一些历史知识,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电视剧中出现了走样的历史,如:《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把纪晓岚说得象齐天大圣一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每次都把和珅弄得灰鼻子土脸。历史上的纪晓岚只是一个大学士,文官,和珅在乾隆时权利很大,深得皇上的宠爱,是不是和珅会每次都被纪晓岚弄得灰鼻子土脸的,这也值得我们在看电视剧时深思吧,如果我们懂一些历史的,就能够明辨一些是非,起码不会人云亦云吧。第二,旅游,我们的祖国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懂得一些历史的,就会为我们的旅游提供一些方便,能够辨别导游的解说词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辛亥革命,与此有关的景点就很多,如鄂军都督府、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南京中山陵等,将来我们去到这些地方参观,就能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这些历史遗迹,还可以回忆起中学阶段的同学情谊吧。第三,为我们的将来就业提供一些条件。比如在座的一部分同学将来可能会从事设计、电脑软件开发、广告策划等工作,我认为在从事这些工作时,如果懂得一些当地的历史就会为我们的成功增添一些筹码,如在某地设计建筑物时,如果该设计能够融进当地历史文化,将使你的建筑设计更受欢迎。第四,聊天用吧,我们的家乡就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如金田营盘、三界庙、桂山钟楼、历时二百多年的大藤峡瑶民起义和西山等,将来有一天带一些外地朋友到西山玩,当走到中山飞阁时,朋友问及李宗仁在桂平的情况和为什么叫中山飞阁呢?而自己什么都不懂的话,你觉会怎样呢?第五,获取启迪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提升我们的品行修养,如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学习历史的好处还有很多,那么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我认为排在首位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历史课有兴趣的话,你会主动地去学,你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 。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如果这样,神仙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以前看过的历史剧,让历史好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历史老师,让他们从历史角度来谈谈这个历史剧,你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发现历史并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后,你再认认真真地去听几节历史课,你就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上课也比较精彩的。虽然我不能保证你能爱上历史,但我起码相信你对历史课已经产生兴趣了。

第二,打消学习历史的畏难心理。很多同学认为学习历史的第一大难题是时间记不住因而觉得历史很难学。其实在历史学习中并不是每一个时间都需要记住,有些只要知道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就行了,重要的时间才需要记下来。如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历史学习中不必为时间这个问题而烦恼,而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第三,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要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认真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不太理解或有疑问的句子圈画出来,自己有些什么想法或疑问也可写下来。

2、带着问题认真听课和做好笔记: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做好笔记,把上课的要点、线索记下来,并留出适当的位置,课后将其补充完整。这样通过动手、动眼、动耳和动脑等多方面的刺激,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3、认真做好练习:做练习的最好方法是先复习、后作业。做练习时要求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还要求把做错的题目用红笔改过来,并弄清楚自己是哪个方面出错的,如看错题目,审错题意,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或者抄错答案等,根据自己做错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克服措施。

4、及时循环复习:很多同学对历史知识记的快,但忘的也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忘记忘记其实就是等于忘了再记”。这其实就是人类的遗忘规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及时循环复习法。具体做法就是在当天上完新课后就抽几分钟复习下当天的功课,每周可抽十多分钟复习一次本周内学习的内容,月考、段考和期考再系统进行复习等,如此反复循环地进行复习,就能降低遗忘的程度,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另外,平时要注意对闲散时间的利用,记忆的东西不一定要花专门的时间来记忆。同学们有这样的想法,就剩下几分钟了,休息一下就算了。其实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积少成多的道理,我们可以算一算每天有几个闲散的几分钟,每个闲散的几分钟去记一点东西的话,那么一个星期、一个月……我们可以记多少东西,大家都来算一算,并且行动起来,你们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第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1、如何有效阅读课本:

首先通过阅读课本的章节目录,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每一章时,先找出这章书的起止时间,阶段特征,然后根据每一节的标题内容稍作归类,最后可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写出每一节要记的知识点。举例说明: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时间: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阶段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大事:列强的侵略: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阅读)

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

第六节  瓜分中国的狂潮(阅读)

第八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最后,根据知识结构一点一点地看课本,把课本上讲的每件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跟前边的历史事件有联系的就联系起来,重点掌握其背景和影响,如复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们就可以与第一章的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联系,重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记忆历史的一些方法:

记忆历史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记忆的方法。

1)图示记忆法:用各种图表、图形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方法形象、直观,效果比较好。如学习到立宪派这一内容以后,我们已学了很多的派别,这样我们就把洋务派、顽固派、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出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主张制成一个简表或知识树等图形,并留些空位给以后学到的新内容那就更好了。

2)数字归纳记忆法:①如数字本身的特征来记,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②间隔等差数字记忆,如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③一数多项联记,即同一年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如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3)关键词语记忆法: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也可以利用句子中的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辛亥革命的功绩:我们可以借助“推翻”、“建立”、“打击”、“深入”、“创造”、“推动”等关键词来提示我们。

4)利用关键词和谐音法记忆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依次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其次,用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又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首先,挑选关键词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可用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很多同学还问及材料题和问答题的做法,这些问题就希望在老师讲评时,大家认真听,这样就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了,同时我们也很希望大家与老师多交流,希望今晚的讲座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

我的历史学习“基因组计划”

——浅谈历史学习的几点经验

刘晓菲

我最初学习历史,就像古人对人自身奥秘一片茫然一样。随着基因组计划进行过半,人类终于有了可以揭开自身奥秘的一天,我在历史学习方面也探求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要渴望学历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渴望智慧的我们又怎会不渴望学习历史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当你感觉到如果不把今天以前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搞清楚,你就会感到精神空虚,找不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坐标,那么你在历史学习方面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要提高课堂效率,锻炼思维速度。所谓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是要集中百分之百的精力把老师所讲的知识体系及疑点难点在课本上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是把所记内容与课本内容尽量当堂掌握,减轻课下压力。所谓锻炼思维速度,是指让自己的思路像影子一样跟定老师,并超前预测老师下一步思路,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则要把自己假想成“百家争鸣”时期与孔子孟子齐名的“老夫子”,积极思考、回答和与同学辩论,让自己思维敏捷,才能在历史学习中占领知识制高点,也才符合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再次,要重视课外学习。英语中有句话叫“Extral  work  means  extral  pay”,意思就是额外的工作就意味着额外的收获。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同学们的水平却不一样呢?我想大部分是跟课外学习的质量分不开的。在此,有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是要把课堂内容牢固巩固。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要达到能像老师讲课那样把所学内容对着墙或者对着同学讲出来。特别要学会联想,因为课本大部分是按专题讲的,打破了时间顺序,那么每遇到一个时间,我们就要联想以下前面还发生过什么事,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时间体系。如看到1804年海地独立,我们就应马上联想到1804年也是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时间。

二是要借助课外读物,如2001年新版的历史辅导资料《志鸿优化设计》丛书,就是我最喜欢的。它的“思路、线索、视角”部分,使我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因为自己对课本的初步复习往往是粗浅的,而这一部分能使所学知识更理论化系统化地存入头脑中。如果你和我一样材料阅读题不是很好,那就先不要盲目地做大量材料题。我很喜欢“材料阅读与理解”这部分,因为它不设阅读题目,只是教给我们怎样地读懂一段材料和提取信息,而且我也感觉到自己在阅读材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辅导书上的习题也如此,决不能把它们当作搞题海战术的工具。有些选择题往往是历史思想观点的概括浓缩,你需要把这些结论总结到课本上当作教材内容来学。对于做错的题目,还要把模糊的知识点在教科书中的圈点出来,以免下次再错。而对于大题,我往往重视思路而非答案,我要研究这一类型的题目应该怎样答,就像有句诗讲得那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三是重视多方面获取历史知识。我常把辅导书上的材料作为课外阅读。另外我喜欢看电视,历史片尤为喜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因为唐宋清时期电视片比较多,我们对这部分的历史就会了解的多一些。平时听新闻我也喜欢对一些事件追究其历史根源。

四是广告词说得好“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告诉我们要重视合作化的历史学习。一个人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后一个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思想家交换了思想就同时拥有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同学们之间经常性地展开讨论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可以经常地发光。况且,避免了“吃一堑长一智”,变成了“一人吃一堑,大家长一智”,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就是要学会考试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答题计划分配好时间很重要。“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就要求答题时多方位考虑,切不能把思路陷在死角里不能自拔。“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做题前搞明白题目要考察哪些知识点,才不会被动。另外,做主观题时,“唯陈言之务去”,这也是我和大多数同学都应加强的方面。

好了,我的历史学习“基因组计划”总算完成一部分了。我相信,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完成,人类自身奥秘得以解答的那一天,我们对历史学习的探求也将再跨进一大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依据布鲁纳的认识理论而施行的结构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青睐。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构教学主要是教师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课堂教学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但是仅仅由教师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是不够的。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强调主动的学习,认为学习乃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识结构的过程。他的“发现”概念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自行寻找或个人作出选择的探索活动。因此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自行寻找,发现知识结构。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所谓知识结构就是学科知体系中各种要素的构成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它首先要取决于客观存的历史实体,还取决于人的主观认识(含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在发掘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的着力指导和培养,提高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1、授之以法

第一、明确要求: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结构体系是“某一认识领域的概念和观点依一定原则和结构方式排列,揭示某一领域对象和现象运动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便是关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在指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程中要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主线,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依据。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对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理清线索,线索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能清晰地展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更好基础知识,线索好比树干,每个枝节上都缀满了知识点,要把历史史实、概念科学合理地与线索组合起来,构成有筋骨有血肉的知识体系。概括特征,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因此对历史现象,历史阶段要概括其特征,归纳过程中应力求全而准确,并加以简要说明。提炼观点,整理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提高理论分析水平。

第二、教授方法: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和课后的耐心指导,传授给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定规定式的结构。某些历史内容的构成有它本身的定规定式,即知识结构要素。例如战役的知识结构概括起来有:原因(目的),双方、时空、经过、结果、性质、特点、影响。其它如会议、典章制度等等历史内容都有其思维的角度、层次,都有其知识结构要素。其次,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侧重点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章节、单元、专题等知识结构的能力。如章节知识结构的归纳应主要放在新授课阶段。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课本章节目的结构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务必理解”的结构,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此,指导学生整理章节知识结构的意义非常大。章节结构的整理,可以依据课本章节目三级标题来体现和完成。如《太平天国运动》按照章、节、目三级标题体现它的结构,可分为兴起、发展、保卫和失败四部分。也可以调整章节目内容重新优化组合,如《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一章,就可分为“起点”、  “发展”、  “高潮”和“失败”四大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总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构成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整理知识结构,组织许许多多的大小知识块,最终构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再次,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表达形成。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2、课堂完善:

学生归纳整理的知识结构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个环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一环节的效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充分准备: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准确地层示历史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课前必须要做在量的准备工作,深入钻研教材,优化组合,构建和选择最佳的知识结构,突出主线,把握重点、难点。

(2)构建结构:通过课前检查或课堂提问了解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情况,发现问题之所在,便于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建的知识结构主动与老师整理的知识结构参照起来,取舍和选择,达到互补、完善的目的、构建起最佳最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

(3)深化难点: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时,往往会出现线索不清,  知识点遗漏,重点、难点理解不透彻,挖掘不出隐性知识和历史现象内在的联系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纵横联系,深入分析,完善和充实知识结构;要讲深讲透,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要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观点的高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构建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历史感、整体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力度和深度。

(4)当堂巩固:课堂上,教师在精讲的前提下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当堂消化巩固。也可以精选练习题,知识结构中的目标要求在试题中反映出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检查督促,加强练和评

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因此,平时教师多加强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使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结构的习惯。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指导。  “练”是为了巩固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又是能力的载体。因此“练”要精,要准,有针对性。  “练”的方法要活。“练”后及时评讲,使学生在评讲中受动启发,提高认识水平,巩固对知识结构的掌握。

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构成知识体系,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在实际运作中有必要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要从头抓起,持之以恒。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越是系统全面,理解越是灵活多变,方法越是熟练,所能掌握和组合的知识结构就越多越巧,  “自由出入”就更加快捷。因此培养学生发掘知识结构的能力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基本抓起,让学生逐步掌握构建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的方法,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在高中三年,要始终坚持督促学生课前动手整理,课上完善,课后温习提高,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整理的过程就是思维“编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得到锻炼和培养。

2、要制定计划优选内容。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加之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要想在实际运作中真正取得明显的效果,教师要制定计划,优选内容。所谓计划就是要确定阶段目标,确定任务等。所谓优选内容就是平时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要有所侧重和选择,在把握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能受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整理知识结构,组织许许多多的大小知识块,最终构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再次,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表达形成。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

3、要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除了课堂上的示范表演及课后的辅导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发掘知识结构的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应当是知识、方法、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知识是能力的基石,方法是能力的阶梯,而能力又是开拓知识尝试和改进方法的根本。因此,在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要注意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力求达到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相关文章

    初中升高中必看:初中与高中学习的区别

    初中升高中必看:初中与高中学习的区别 一.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进入高中了,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其实,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一是扩大知识面:二是发展思维加工能力.前者着眼于积累,后者着眼于训练.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 ...

    怎样学好初中语文课程

    我们初中阶段对学生不高,能理解常见实词在古诗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重点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注解,对重点句子的翻译等.因此,在中考语文的复习中.教师应让文言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

    初中生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附件1: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4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 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说明:一.学科类别:1. 中学语文 2.中学数学 3.中学英语 4.中学物 ...

    初中历史综合辅导教程

    名称:初中历史综合辅导教程 分类:初中综合 主讲: TAG:初一历史  初中历史 时间:2014-11-20 11:59 收藏: 优酷 初一年级历史1 初一年级历史2 初二年级历史1 初二年级历史2 初三年级历史1 初中历史综合辅导教程相关 ...

    迈好初中第一步

    迈好初中第一步 初一新同学: 你们好! 跨入了我们城西中学大门,初一的新同学们又迈出自己迅速成长的一步,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继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 ...

    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

    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 历史是一门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学科,但历史知识纷繁芜杂,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特别是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史实太多,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呢?结合我校实行的"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模式,我们首先要 ...

    2012初一下学期班主任开学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步入初中的大门.我是你们的班主任,即将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人的第二次蒙醒,在这一时期,你们会第一次清楚地认识自我,初步树立理想. ...

    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及技巧

    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及技巧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 ...

    浅谈初中文言文学习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文言文学习技巧 作者:张惠君 来源:<文化研究>2014年第10期 内容摘要: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学好文言文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大多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