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专访写作技巧

1人物专访写作技巧

这里所说的“一台戏”,是指人物专访的作者要像导演一样去引导作为主角的采访对象及作为配角的采访对象身边人的全过程。

然而,目前媒体上的有些人物专访,虽然在标题上标有“访×××”的字样,或者在文章上打出了“人物专访”栏目的字样,但通读全文就会发现,文章没有或缺乏人物专访的味道,根本称不上人物专访,只能说是“挂牌”的专访。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没有引导好采访对象,或者说作者缺乏引导采访对象的艺术。具体表现在,有的作者只在文章的开头露面,而且还是很程式化地表现自己,一般为“×月×日,笔者在×××采访了×××”。除此之外,文章的其余部分就再也见不到作者了。很显然,作者只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由头,而没有把自己当成导演,更谈不上引导艺术了。因而写出的文章像是人物简介。有的作者在文章中露面次数又偏多,有喧宾夺主之嫌,且引导得生硬,这种引导模式一般为:作者问,采访对象答。因而文章通篇是对话,平淡泛味。

目前媒体上写得成功的人物专访也不少见。如《长沙晚报》1997年11月23日刊登的《丁聪不老》(附后),从外表来看,虽说在标题上没有“访”的字样,也没有打出“专访”的栏目,但这是一篇实实在在的人物专访,是一篇可以作为范文的人物专访。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这篇专访与其说写得成功,还不如说采访得成功。

很显然,这篇人物专访的作者李应宗把自己当成了导演。作者采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先从丁老的健康谈起。作为当时已年过八旬的丁老来说,自然很乐意

谈这个问题。这就找到了打开丁老话匣子的突破口。接下来,作者与丁老谈起了爱好,谈到了讽刺与幽默等。与采访对象交谈,是人物专访中的一个重要引导方法。这种方法谓之语言引导。最令人拍案叫绝地是,作者在与丁老谈幽默之前,拿出了一本有丁老当顾问的《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一书请丁老签名。这谓之行为引导,是人物专访中的又一个重要引导方法。由于作者引导成功,不仅打开了丁老这位主角的话匣子,而且还引得了作为配角的丁老的夫人不时的插话。这都是人物专访中作者所期盼的。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角的言行,人物专访基本上就能写出来了。如果有主角的言行,有配角的言行,还有作者的言行,那么就能写出更生动的人物专访来了。作者在引导丁老及其夫人的同时,还观察了当时的情景及丁老的容貌。因而这篇人物专访有作者提问、行动的叙述及丁老从事漫画创作的叙述;有丁老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及丁老夫人语言的描写;有对丁老抒情式的议论。文章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丰富多彩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专访。

然而,人物专访的采写,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附]《丁聪不老》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

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必须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

谈及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么说也是面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他的创作是那么丰厚,当然是与他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及至技巧磨炼有关,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达到的。

2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

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

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

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

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

八、提问语要注意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

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

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

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

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

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

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

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

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

“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

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

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

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3如何写人物专访

人物专稿的结构

人物消息基本上还是采用消息的写作方式,即“倒金字塔”。人物专稿

则不一定,需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结构,新闻由头(引子)一般不放在导语中,穿插在中间。一般而言,它的结构不外乎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这几种。

(一)纵向式。它以时间为顺序,展现新闻人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事件中

的体验和经历。这种结构线索单一、清晰,便于读者了解新闻人物的经历,是人物专稿中经常采用的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并非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像流水账似地记述新闻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按时间顺序来选择材料,时间顺序也并非一定按新闻顺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如介绍萨达姆替身一文,先交代奥马尔逃亡莫斯科,然后按时间顺序交代他如何成为萨达姆替身和随后的经历。

(二)横向结构,也就是并列结构。根据主题需要,可从各个不同侧面或

故事介绍人物,如《为克格勃主席开车》一文,就是以勃列日涅夫借火、亲历刺杀等几个小故事将人物的经历一一展开。也可以像《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们》一文那样,在同一主题下,将若干人物的事迹或故事组织在一起。横向结构可以增加报道的深度,增加人物的立体感。

(三)横向和纵横结合式。即按时间顺序和主题侧面两条线索安排材料。

时间为“经”,主题侧面为“纬”。《旁人眼中的布莱尔》一文就是这一结构。作

者巧妙地将时间和主题侧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兄长、同学、邻居、同僚是不同的侧面,代表横向,同时他们的叙述又分别反映了布莱尔不同的成长阶段,隐含着纵向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一位记者可以对人物专稿的写作方式和稿件结构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

编辑或者主编安排他去采访一位音乐家,他忙活了个把星期,待落笔的时候却仍可能抓耳挠腮,最后写出这样的文字:“某某先生,某年出生在某国某地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从小就酷爱音乐。4岁那年,父母倾其所有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他好喜欢啊。父母又给他请了教师,从此他每天坚持练琴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拿这样的稿子去交差,这位记者自己都会觉得写得很差。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还是那句老话:采访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前提,记者的采访不够深入或者说不恰当。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人物专稿的采写大多需要与名人面对面,进行“近距离交流”,这是它

的特点之一。记者的采访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向受访者发问,引出其心声,然后用写成的文字去感染受众。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关键。既然提问如此重要,我们在这一节就着重介绍在人物采访中应该如何提问。

(一)揣摩读者的需要。现在电视的访谈节目在世界一些国家风行,而不

少节目并没有吸引住受众。为什么?因为受众想知道的事情,主持人迟迟没有发问。所以,请记住,在采访时,记者是代替读者、观众向被采访者提问。因此,揣摩读者的需要是提出恰当问题的第一步。

(二)提高质量的问题。在人物专稿中,受众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他为

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想的?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比如,受众想知道福斯特得了帕金森氏症后是否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他的家人是怎样

对待这一变故的?又如,布莱尔青少年时代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使他走上政坛?成为政要前后他对家人的态度是否有变化?受众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深层次的,是动机,是原因,而非停留在何人做了何事的层面上。只有高质量的提问,才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因此,你的问题必须提炼,需要提高质量。有人将记者的提问比作敲钟,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

何为高质量问题?就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

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比如为领导人开车,安全最为重要,这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和办法?有没有些惊险的经历?有经验的记者在提问题时,有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包抄。具体采用哪种办法,需要根据受访者的情况,因人而异。

有时受访者回避或不愿意回答一些问题,记者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关键

问题要紧追不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记者华莱士被称为这方面的“高手”。他曾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迫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承认拥有秘密警察。

华莱士:陛下,听说你有一支世界上最残暴的秘密警察部队,叫“萨瓦

克”。有报道说,这支警察部队的暴行包括朝人们的肛门里插玻璃瓶,甚至在丈夫的面前强奸他们的妻子?

巴列维:听说是插碎瓶子。

华莱士:为什么巴列维王朝的警察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同胞?

巴列维:我首先要说的,这是荒唐的,这是不真实的,我对你提出这个

问题感到吃惊。

华莱士:美国许多新闻机构已经报道了。

巴列维:我们的警察没有必要那样干。我说我们的警察与世界上的警察

一样,是有经验的,讲道理的。

华莱士:那为什么你要拥有像“萨瓦克”那样的秘密警察呢?

巴列维:为什么不要?哪个国家没有秘密警察?每个国家都有。

对关键问题,可以像华莱士那样紧追不舍,也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回

过头来再提出来。或者换一个角度来发问。

(三)问题要具体、明确。由于采访名人,一般时间有限。记者的问题最

好具体、明确。漫无边际的问题让被采访者无从答起。比如,在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问“你认为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不如针对当时的形势,问“你认为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前者让人三言两语讲不清,后面的问题,回答起来容易得多,而记者也容易从中得到你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采访名人都会被要求事先提交一个采访提纲,有时受访者会

对这些问题作书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当面采访时,记者就不要再就提纲上的问题发问,而应抓紧时间提一些新的问题。有时受访者只回答提纲上的问题。这时记者一定要设法控制采访的主动权,时刻想着自己采访后要写一篇人物专稿,而不能让受访者就某个他愿意回答的问题说个没完没了,而将其他问题搁置一

边。

(四) 提问时最好提一些开放式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比如向安南提问

“你认为联合国可以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吧?”这就是个封闭式的问题。他可能只回答“是”或“对”。而如果你这样问“你认为联合国将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怎样的作用?”那么他就只好具体回答A、B、C、D哪

些作用。这就是记者需要的答案。

(五) 把握提问的时机,想方设法使受访者道出他们未向外界透露过的事

情。这非常需要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提炼出这些高质量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先到资料室

去吧。在那里好好熟悉熟悉采访对象,并不是初出茅庐的记者需要这么做,即使像法拉奇这样的采访人物的行家里手也说,每采访一个人物之前,她总是要用几个星期作准备,其紧张程度“简直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她总是设法找到大量有关被采访者的书籍或材料,认真阅读并作笔记,写研究心得。这样做使采访者成了她未见面的“熟人”,而到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就能抓住实质性问题。法拉奇曾说,每一次采访经历“就像在戏剧演出中一样。我事先会准备一些问题,但有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我设置悬念,然后如剥茧抽丝般慢慢解决”。

华莱士曾这么介绍他的采访经验:“首先记者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

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或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我通常的办法是,在本上先写出100个问题和所有经过研究琢磨以后我心中想到的一切。然后我开始把这些问题分类,如采访巴列维国王,我就把100个问题浓缩到了50个,分成八九类,如权力问题、贪污腐化问题和年龄问题等。等到我真刀真枪采访时,我可能只用50个问题中的十一二个。”

他说:“其实准备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训练。这样,我从掌握的大量

材料中,对被采访有更深的了解。如果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有材料,有内容,能把我们引向更有内容的方面,那就更好了,这就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再想一些题目。但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临时是很难提出好问题的。”

谈到他为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所作的准备时,他说,“我读了许许多

多有关邓小平的书籍和剪报。此外,我还同一些见过邓小平的人交谈,了解邓的性格和特点。然后坐下来,苦思冥想,准备50个问题。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多小

时采访时间,翻译就用去一半,许多问题我没有来得及问。邓小平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我想再次采访他。”

中国文艺界有句很形象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用在采访

上也十分适用。充分熟悉采访对象,至少要知道他最重要的特点,就便于记者制定出采访的主题和提纲,向被采访者提的问题也就随之提炼出来了。记者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将它们写在采访本上,到时候依次发问。有时在采访过程中会发现更好的角度和主题,可以及时更改和补充。

曾有记者将未作适当准备就进行采访的记者比喻为没有领航员的飞行

员在开飞机。他们也可能到达目的地,但盲目飞行毕竟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没有准备,有时会使记者提出一些被受访者认为是愚蠢、可笑的问题,采访甚至会因此而搞砸。被新闻系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引用的一则采访轶事,说的是世界名片《乱世佳人》在纽约复映时,一位记者去采访因在片中饰演郝思佳而获奥斯卡奖的女明星费雯丽,劈头就问“你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小说《飘》吗?”记者答:“都没看过。”于是,费雯丽说:“那就不必谈了。”

尽管记者为采访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须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一个人

在公开场合和私下见面时的表现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有关他的书面材料和他本人的真实情况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不等于他私下里不会傲慢无礼,难以接近。以往报道或传记中说他风趣幽默,善于表达,面前的他可能却是谨言慎语,沉默寡言。这时记者准备的问题也许派不上用场,那就需要你临场发挥了。记者对他背景的了解还是会有助于从其它角度去接近他。

有一些采访小技巧对一些初入门的记者会有帮助,比如如何营造一种融

洽的气氛,拉近你同受访者的距离。法拉奇就常采用对方和自己经历或亲朋中某

些人的共同之处展开话题。她在采访邓小平时,就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

邓小平:我的生日?

法拉奇: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小平:既然你这么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

你也不应该祝贺我啊!我已经76岁,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

的年龄,他会打我一巴掌呢!

邓小平: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父亲说的,是吗?

这段对话,气氛多么轻松和谐。从祝寿开始,又说到自己父亲,还对76

岁做了巧妙的解释,为采访创造了一个十分融洽的开端。一个好的开端很关键,它给被采访者一个估计记者的机会。前几分钟往往决定了整个采访的基调。

此外,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爱好有所了解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对

方话匣子的钥匙。美国著名赛马骑师阿卡罗向来被新闻界认为是难以撬开嘴巴的

“闷葫芦”,但记者利布林的一个问题却使他不仅开了“尊口”,还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利布林问“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高多少?”阿卡罗觉得利布林是个内行,因为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为克服圆形跑道上的离心力,两个脚镫的皮带不能一样长。阿卡罗认为,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并认为同他交谈很痛快,不必一边谈一边对所有问题作解释。

当然,对付阿卡罗这样的“闷葫芦”要找到匹配的钥匙,但有时也会碰到滔滔不绝的健谈者。美联社记者威廉·瑞安谈到他的采访经历时说,他有过一次听“独白”的采访,那次是采访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我刚提了一个问题,他就接连不断地讲了4小时”。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他的话与记者所想了解的主题无关,而且也没有什么新意,那么记者就要用一个其他问题,不露声色地打断他,把他的话头引到记者需要了解的问题上来,因为自己毕竟不是来听他演讲的。

记者在整个采访中必须牢记自己是来工作的,采访结束后要写成稿子。所以要考虑被采访者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人物专稿所需的材料了?还需要补充什么?他的这些话能否引用在文章里?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结束采访时最好要将事实、数字和引语核对一下。同时当你收起笔记本和录音机时,你的耳朵还不能休息。采访对象这时已经放松自己,也许会在这时说出一些关键性的话。许多记者就是在结束采访后与采访对象一起喝咖啡时,搜集到最有价值的材料的。

人物专稿写作与写其它体裁的新闻有所不同,其它新闻体裁,记者一般是不能直接出面的,也不能直接发表议论。而人物专稿则不同,记者有时需要直接走上前台,发表看法,作出评价,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

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场景来烘托气氛。这里,顺便提一下采访中注意观察的问题。

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美国《时代》周刊)

每当提到他时,世界各国报刊最常用的形容词是“骄狂顽固”、“老谋深算”。

……虽然这并非第一次同他见面,但却是第一次正式采访他,第一次就近将他打量。只见他身材矮小,上躯前躬,面皮松弛,显得颇为谦恭,一头散乱不整的白发,一套有点发皱的西装,看上去有点土头土脑,憨态可掬。

这是一位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介绍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文章的开头两段。一开头交代西方报刊对他的评论,紧接着就是自己的观察。作者写这段观察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读者沙米尔长什么样,而是想通过反衬来制造悬念,沙米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读者随着他采访的深入得出结论。

在该文中还有一段对沙米尔办公室的描写,也来自记者的观察:

在沙米尔的办公室里,倒是有一件东西引起我的注意。那是在他落座的沙发背后的墙壁上,非常醒目地悬挂着一帧彩色人物画像。画像是用粗线条勾勒而成。画中人是一位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画像同沙米尔的办公桌遥遥相对。沙米尔办公时,画像抬头可见。显然,画中人是他所崇敬、怀念的人物。他是何许人?后经了解,他叫泽伊夫·雅博廷斯基,是本世纪(20世纪)早期的著名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家,沙米尔少年时期参加的“贝塔”组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青少年组织)的创建者。物换星移,时过近60年,沙米尔仍对他念念不忘。从这里,我们似乎也可窥见现在身为政府总理的沙米尔的一点心迹。

记者希望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加深读者对沙米尔曾是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一背景的理解,从而对他现在的政治态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有的西方记者为使自己的报道更具现场感,常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景中去采访,有时确能采集到很生动的素材,但有时也会做过了。前美联社记者彼得·阿内特曾说起过他的一次采访败笔。他到柬埔寨采访西哈努克亲王。他随西哈努克来到稻田。西哈努克脱去外衣,穿了背心同农民一起挖土。“那情景确实动人”,阿内特说,“但事后一想,我什么重要材料都没有从他嘴里得到”。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电话、网络采访是高效和极为有用的。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采访几乎应是所有记者们应该掌握和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不仅节约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时间,而且可以扩大记者的交往范围,有的名人不一定愿意接受当面采访,但他也许愿意在电话上或通过e-mail回答问题。

因此记者应当像准备进行面对面采访一样事先做准备,一样注意礼貌,并应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和服务的媒体,让对方知道你想得到的信息将供发表。在进行电话采访时应当特别注意:

1沉稳、清晰地说话,不要提过长问题;

2把尖锐的或使人难堪的问题放在最后。

同时不要奢望能在电话采访中得到很多信息,一般电话采访只是为了证实某些事实或取得一些引语。

网络采访更灵活、方便、快捷,有时还能得到更多的详细的资料性的东西。

但是有些记者认为,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访也有一些缺陷,比如他们不能

观察采访对象对问题的反应,也无法观察采访对象的神态、衣着、显著特征和其他个性特征,因而在勾勒人物肖像时就少了这一笔。同时有人建议在使用通过网络采访到的材料时需要多加核实。

总而言之,采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怎样写人物专访 ??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 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 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 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 《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 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 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 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 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

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 ,给两三个年级上课。一块黑板常常不够用,老师擦了写,写了擦,又累又不卫 生),到他从书上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建楼房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增加 居住面积,书上的话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 《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 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 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 ;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 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 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

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这位“文坛怪人”的朋友门,读了这段文字,都说:“像极了!”

又如,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李劲同学荣获我国青少年程序设计一等奖,将应美 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按常理,写人物专访应该着重写李劲同 学在程序设计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学生报》的中学生记者却从少年科学家谈

语文这个角度进行了专访,重点突出,构思独特,善于取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

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人物专访写作技巧

这里所说的“一台戏”,是指人物专访的作者要像导演一样去引导作为主角的采访对象及作为配角的采访对象身边人的全过程。

然而,目前媒体上的有些人物专访,虽然在标题上标有“访×××”的字样,或者在文章上打出了“人物专访”栏目的字样,但通读全文就会发现,文章没有或缺乏人物专访的味道,根本称不上人物专访,只能说是“挂牌”的专访。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没有引导好采访对象,或者说作者缺乏引导采访对象的艺术。具体表现在,有的作者只在文章的开头露面,而且还是很程式化地表现自己,一般为“×月×日,笔者在×××采访了×××”。除此之外,文章的其余部分就再也见不到作者了。很显然,作者只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由头,而没有把自己当成导演,更谈不上引导艺术了。因而写出的文章像是人物简介。有的作者在文章中露面次数又偏多,有喧宾夺主之嫌,且引导得生硬,这种引导模式一般为:作者问,采访对象答。因而文章通篇是对话,平淡泛味。

目前媒体上写得成功的人物专访也不少见。如《长沙晚报》1997年11月23日刊登的《丁聪不老》(附后),从外表来看,虽说在标题上没有“访”的字样,也没有打出“专访”的栏目,但这是一篇实实在在的人物专访,是一篇可以作为范文的人物专访。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这篇专访与其说写得成功,还不如说采访得成功。

很显然,这篇人物专访的作者李应宗把自己当成了导演。作者采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先从丁老的健康谈起。作为当时已年过八旬的丁老来说,自然很乐意

谈这个问题。这就找到了打开丁老话匣子的突破口。接下来,作者与丁老谈起了爱好,谈到了讽刺与幽默等。与采访对象交谈,是人物专访中的一个重要引导方法。这种方法谓之语言引导。最令人拍案叫绝地是,作者在与丁老谈幽默之前,拿出了一本有丁老当顾问的《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一书请丁老签名。这谓之行为引导,是人物专访中的又一个重要引导方法。由于作者引导成功,不仅打开了丁老这位主角的话匣子,而且还引得了作为配角的丁老的夫人不时的插话。这都是人物专访中作者所期盼的。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角的言行,人物专访基本上就能写出来了。如果有主角的言行,有配角的言行,还有作者的言行,那么就能写出更生动的人物专访来了。作者在引导丁老及其夫人的同时,还观察了当时的情景及丁老的容貌。因而这篇人物专访有作者提问、行动的叙述及丁老从事漫画创作的叙述;有丁老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及丁老夫人语言的描写;有对丁老抒情式的议论。文章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丰富多彩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写好人物专访,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专访。

然而,人物专访的采写,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附]《丁聪不老》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

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编辑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接着,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必须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

谈及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么说也是面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他的创作是那么丰厚,当然是与他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及至技巧磨炼有关,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达到的。

2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

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

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

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

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

八、提问语要注意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

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

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

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

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

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

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

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

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

“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

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

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

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3如何写人物专访

人物专稿的结构

人物消息基本上还是采用消息的写作方式,即“倒金字塔”。人物专稿

则不一定,需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结构,新闻由头(引子)一般不放在导语中,穿插在中间。一般而言,它的结构不外乎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这几种。

(一)纵向式。它以时间为顺序,展现新闻人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事件中

的体验和经历。这种结构线索单一、清晰,便于读者了解新闻人物的经历,是人物专稿中经常采用的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并非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像流水账似地记述新闻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按时间顺序来选择材料,时间顺序也并非一定按新闻顺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如介绍萨达姆替身一文,先交代奥马尔逃亡莫斯科,然后按时间顺序交代他如何成为萨达姆替身和随后的经历。

(二)横向结构,也就是并列结构。根据主题需要,可从各个不同侧面或

故事介绍人物,如《为克格勃主席开车》一文,就是以勃列日涅夫借火、亲历刺杀等几个小故事将人物的经历一一展开。也可以像《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们》一文那样,在同一主题下,将若干人物的事迹或故事组织在一起。横向结构可以增加报道的深度,增加人物的立体感。

(三)横向和纵横结合式。即按时间顺序和主题侧面两条线索安排材料。

时间为“经”,主题侧面为“纬”。《旁人眼中的布莱尔》一文就是这一结构。作

者巧妙地将时间和主题侧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兄长、同学、邻居、同僚是不同的侧面,代表横向,同时他们的叙述又分别反映了布莱尔不同的成长阶段,隐含着纵向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一位记者可以对人物专稿的写作方式和稿件结构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

编辑或者主编安排他去采访一位音乐家,他忙活了个把星期,待落笔的时候却仍可能抓耳挠腮,最后写出这样的文字:“某某先生,某年出生在某国某地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从小就酷爱音乐。4岁那年,父母倾其所有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他好喜欢啊。父母又给他请了教师,从此他每天坚持练琴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拿这样的稿子去交差,这位记者自己都会觉得写得很差。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还是那句老话:采访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前提,记者的采访不够深入或者说不恰当。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人物专稿的采写大多需要与名人面对面,进行“近距离交流”,这是它

的特点之一。记者的采访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向受访者发问,引出其心声,然后用写成的文字去感染受众。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关键。既然提问如此重要,我们在这一节就着重介绍在人物采访中应该如何提问。

(一)揣摩读者的需要。现在电视的访谈节目在世界一些国家风行,而不

少节目并没有吸引住受众。为什么?因为受众想知道的事情,主持人迟迟没有发问。所以,请记住,在采访时,记者是代替读者、观众向被采访者提问。因此,揣摩读者的需要是提出恰当问题的第一步。

(二)提高质量的问题。在人物专稿中,受众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他为

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想的?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比如,受众想知道福斯特得了帕金森氏症后是否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他的家人是怎样

对待这一变故的?又如,布莱尔青少年时代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使他走上政坛?成为政要前后他对家人的态度是否有变化?受众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深层次的,是动机,是原因,而非停留在何人做了何事的层面上。只有高质量的提问,才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因此,你的问题必须提炼,需要提高质量。有人将记者的提问比作敲钟,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

何为高质量问题?就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

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比如为领导人开车,安全最为重要,这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和办法?有没有些惊险的经历?有经验的记者在提问题时,有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包抄。具体采用哪种办法,需要根据受访者的情况,因人而异。

有时受访者回避或不愿意回答一些问题,记者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关键

问题要紧追不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记者华莱士被称为这方面的“高手”。他曾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迫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承认拥有秘密警察。

华莱士:陛下,听说你有一支世界上最残暴的秘密警察部队,叫“萨瓦

克”。有报道说,这支警察部队的暴行包括朝人们的肛门里插玻璃瓶,甚至在丈夫的面前强奸他们的妻子?

巴列维:听说是插碎瓶子。

华莱士:为什么巴列维王朝的警察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同胞?

巴列维:我首先要说的,这是荒唐的,这是不真实的,我对你提出这个

问题感到吃惊。

华莱士:美国许多新闻机构已经报道了。

巴列维:我们的警察没有必要那样干。我说我们的警察与世界上的警察

一样,是有经验的,讲道理的。

华莱士:那为什么你要拥有像“萨瓦克”那样的秘密警察呢?

巴列维:为什么不要?哪个国家没有秘密警察?每个国家都有。

对关键问题,可以像华莱士那样紧追不舍,也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回

过头来再提出来。或者换一个角度来发问。

(三)问题要具体、明确。由于采访名人,一般时间有限。记者的问题最

好具体、明确。漫无边际的问题让被采访者无从答起。比如,在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问“你认为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不如针对当时的形势,问“你认为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前者让人三言两语讲不清,后面的问题,回答起来容易得多,而记者也容易从中得到你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采访名人都会被要求事先提交一个采访提纲,有时受访者会

对这些问题作书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当面采访时,记者就不要再就提纲上的问题发问,而应抓紧时间提一些新的问题。有时受访者只回答提纲上的问题。这时记者一定要设法控制采访的主动权,时刻想着自己采访后要写一篇人物专稿,而不能让受访者就某个他愿意回答的问题说个没完没了,而将其他问题搁置一

边。

(四) 提问时最好提一些开放式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比如向安南提问

“你认为联合国可以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吧?”这就是个封闭式的问题。他可能只回答“是”或“对”。而如果你这样问“你认为联合国将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怎样的作用?”那么他就只好具体回答A、B、C、D哪

些作用。这就是记者需要的答案。

(五) 把握提问的时机,想方设法使受访者道出他们未向外界透露过的事

情。这非常需要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提炼出这些高质量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先到资料室

去吧。在那里好好熟悉熟悉采访对象,并不是初出茅庐的记者需要这么做,即使像法拉奇这样的采访人物的行家里手也说,每采访一个人物之前,她总是要用几个星期作准备,其紧张程度“简直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她总是设法找到大量有关被采访者的书籍或材料,认真阅读并作笔记,写研究心得。这样做使采访者成了她未见面的“熟人”,而到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就能抓住实质性问题。法拉奇曾说,每一次采访经历“就像在戏剧演出中一样。我事先会准备一些问题,但有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我设置悬念,然后如剥茧抽丝般慢慢解决”。

华莱士曾这么介绍他的采访经验:“首先记者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

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或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我通常的办法是,在本上先写出100个问题和所有经过研究琢磨以后我心中想到的一切。然后我开始把这些问题分类,如采访巴列维国王,我就把100个问题浓缩到了50个,分成八九类,如权力问题、贪污腐化问题和年龄问题等。等到我真刀真枪采访时,我可能只用50个问题中的十一二个。”

他说:“其实准备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训练。这样,我从掌握的大量

材料中,对被采访有更深的了解。如果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有材料,有内容,能把我们引向更有内容的方面,那就更好了,这就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再想一些题目。但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临时是很难提出好问题的。”

谈到他为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所作的准备时,他说,“我读了许许多

多有关邓小平的书籍和剪报。此外,我还同一些见过邓小平的人交谈,了解邓的性格和特点。然后坐下来,苦思冥想,准备50个问题。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多小

时采访时间,翻译就用去一半,许多问题我没有来得及问。邓小平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我想再次采访他。”

中国文艺界有句很形象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用在采访

上也十分适用。充分熟悉采访对象,至少要知道他最重要的特点,就便于记者制定出采访的主题和提纲,向被采访者提的问题也就随之提炼出来了。记者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将它们写在采访本上,到时候依次发问。有时在采访过程中会发现更好的角度和主题,可以及时更改和补充。

曾有记者将未作适当准备就进行采访的记者比喻为没有领航员的飞行

员在开飞机。他们也可能到达目的地,但盲目飞行毕竟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没有准备,有时会使记者提出一些被受访者认为是愚蠢、可笑的问题,采访甚至会因此而搞砸。被新闻系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引用的一则采访轶事,说的是世界名片《乱世佳人》在纽约复映时,一位记者去采访因在片中饰演郝思佳而获奥斯卡奖的女明星费雯丽,劈头就问“你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小说《飘》吗?”记者答:“都没看过。”于是,费雯丽说:“那就不必谈了。”

尽管记者为采访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须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一个人

在公开场合和私下见面时的表现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有关他的书面材料和他本人的真实情况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不等于他私下里不会傲慢无礼,难以接近。以往报道或传记中说他风趣幽默,善于表达,面前的他可能却是谨言慎语,沉默寡言。这时记者准备的问题也许派不上用场,那就需要你临场发挥了。记者对他背景的了解还是会有助于从其它角度去接近他。

有一些采访小技巧对一些初入门的记者会有帮助,比如如何营造一种融

洽的气氛,拉近你同受访者的距离。法拉奇就常采用对方和自己经历或亲朋中某

些人的共同之处展开话题。她在采访邓小平时,就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

邓小平:我的生日?

法拉奇: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小平:既然你这么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

你也不应该祝贺我啊!我已经76岁,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

的年龄,他会打我一巴掌呢!

邓小平: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父亲说的,是吗?

这段对话,气氛多么轻松和谐。从祝寿开始,又说到自己父亲,还对76

岁做了巧妙的解释,为采访创造了一个十分融洽的开端。一个好的开端很关键,它给被采访者一个估计记者的机会。前几分钟往往决定了整个采访的基调。

此外,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爱好有所了解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对

方话匣子的钥匙。美国著名赛马骑师阿卡罗向来被新闻界认为是难以撬开嘴巴的

“闷葫芦”,但记者利布林的一个问题却使他不仅开了“尊口”,还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利布林问“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高多少?”阿卡罗觉得利布林是个内行,因为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为克服圆形跑道上的离心力,两个脚镫的皮带不能一样长。阿卡罗认为,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并认为同他交谈很痛快,不必一边谈一边对所有问题作解释。

当然,对付阿卡罗这样的“闷葫芦”要找到匹配的钥匙,但有时也会碰到滔滔不绝的健谈者。美联社记者威廉·瑞安谈到他的采访经历时说,他有过一次听“独白”的采访,那次是采访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我刚提了一个问题,他就接连不断地讲了4小时”。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他的话与记者所想了解的主题无关,而且也没有什么新意,那么记者就要用一个其他问题,不露声色地打断他,把他的话头引到记者需要了解的问题上来,因为自己毕竟不是来听他演讲的。

记者在整个采访中必须牢记自己是来工作的,采访结束后要写成稿子。所以要考虑被采访者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人物专稿所需的材料了?还需要补充什么?他的这些话能否引用在文章里?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结束采访时最好要将事实、数字和引语核对一下。同时当你收起笔记本和录音机时,你的耳朵还不能休息。采访对象这时已经放松自己,也许会在这时说出一些关键性的话。许多记者就是在结束采访后与采访对象一起喝咖啡时,搜集到最有价值的材料的。

人物专稿写作与写其它体裁的新闻有所不同,其它新闻体裁,记者一般是不能直接出面的,也不能直接发表议论。而人物专稿则不同,记者有时需要直接走上前台,发表看法,作出评价,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

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场景来烘托气氛。这里,顺便提一下采访中注意观察的问题。

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美国《时代》周刊)

每当提到他时,世界各国报刊最常用的形容词是“骄狂顽固”、“老谋深算”。

……虽然这并非第一次同他见面,但却是第一次正式采访他,第一次就近将他打量。只见他身材矮小,上躯前躬,面皮松弛,显得颇为谦恭,一头散乱不整的白发,一套有点发皱的西装,看上去有点土头土脑,憨态可掬。

这是一位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介绍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文章的开头两段。一开头交代西方报刊对他的评论,紧接着就是自己的观察。作者写这段观察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读者沙米尔长什么样,而是想通过反衬来制造悬念,沙米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读者随着他采访的深入得出结论。

在该文中还有一段对沙米尔办公室的描写,也来自记者的观察:

在沙米尔的办公室里,倒是有一件东西引起我的注意。那是在他落座的沙发背后的墙壁上,非常醒目地悬挂着一帧彩色人物画像。画像是用粗线条勾勒而成。画中人是一位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画像同沙米尔的办公桌遥遥相对。沙米尔办公时,画像抬头可见。显然,画中人是他所崇敬、怀念的人物。他是何许人?后经了解,他叫泽伊夫·雅博廷斯基,是本世纪(20世纪)早期的著名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家,沙米尔少年时期参加的“贝塔”组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青少年组织)的创建者。物换星移,时过近60年,沙米尔仍对他念念不忘。从这里,我们似乎也可窥见现在身为政府总理的沙米尔的一点心迹。

记者希望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加深读者对沙米尔曾是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一背景的理解,从而对他现在的政治态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有的西方记者为使自己的报道更具现场感,常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景中去采访,有时确能采集到很生动的素材,但有时也会做过了。前美联社记者彼得·阿内特曾说起过他的一次采访败笔。他到柬埔寨采访西哈努克亲王。他随西哈努克来到稻田。西哈努克脱去外衣,穿了背心同农民一起挖土。“那情景确实动人”,阿内特说,“但事后一想,我什么重要材料都没有从他嘴里得到”。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电话、网络采访是高效和极为有用的。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采访几乎应是所有记者们应该掌握和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不仅节约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时间,而且可以扩大记者的交往范围,有的名人不一定愿意接受当面采访,但他也许愿意在电话上或通过e-mail回答问题。

因此记者应当像准备进行面对面采访一样事先做准备,一样注意礼貌,并应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和服务的媒体,让对方知道你想得到的信息将供发表。在进行电话采访时应当特别注意:

1沉稳、清晰地说话,不要提过长问题;

2把尖锐的或使人难堪的问题放在最后。

同时不要奢望能在电话采访中得到很多信息,一般电话采访只是为了证实某些事实或取得一些引语。

网络采访更灵活、方便、快捷,有时还能得到更多的详细的资料性的东西。

但是有些记者认为,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访也有一些缺陷,比如他们不能

观察采访对象对问题的反应,也无法观察采访对象的神态、衣着、显著特征和其他个性特征,因而在勾勒人物肖像时就少了这一笔。同时有人建议在使用通过网络采访到的材料时需要多加核实。

总而言之,采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怎样写人物专访 ??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 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 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 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 《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 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 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 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 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

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 ,给两三个年级上课。一块黑板常常不够用,老师擦了写,写了擦,又累又不卫 生),到他从书上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建楼房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增加 居住面积,书上的话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 《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 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 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 ;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 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 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

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这位“文坛怪人”的朋友门,读了这段文字,都说:“像极了!”

又如,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李劲同学荣获我国青少年程序设计一等奖,将应美 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按常理,写人物专访应该着重写李劲同 学在程序设计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学生报》的中学生记者却从少年科学家谈

语文这个角度进行了专访,重点突出,构思独特,善于取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

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文章

    小说写作技巧

    一,情节衔接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会出现,大多是因为你的初期准备不够的缘故,基本上会看这篇东东的人都是一书未成的菜鸟,所以基于你既不是百科全书编者,也不是天生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天才,在你写小说之前,最好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1,背景资料 把你准 ...

    试论白先勇写作技巧

    试论白先勇写作技巧 文:晨溪 白先勇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曾被夏志清称为"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后世诵读的作品"的重要作家. 他于1958年代表处女作<金大奶奶>开始到现在已有短篇小说 ...

    写作技巧与心得117条

    1;养成对事事都探求其隐藏着的真理的习惯。 2;人物冲突是指意见、兴趣等各方面的碰撞或分歧,尤其是指由于不可调和的愿望、目的等所引起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斗争。 3;勤奋、仔细修改。 4;创造人物冲突。 5;创造有张力(刺激)的情节。 6;创造转 ...

    片段作文训练(1)

    "片段作文训练--人物描写"教研活动案例 主笔:韩照丽 参与者:王雅娟 史丽琴 范立慧 王智俊 张晓丽 一.案例产生背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和广阔空间,减少对 ...

    编导校考散文写作技巧

    编导校考散文写作技巧 新义方编导阿伟老师[742827793] (一)叙事散文的写作 1.定义: (广义)除了诗歌,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古体诗:隋朝之前 近体诗:隋唐----清末(有字数限制.押韵.和平仄) 现代诗:郭沫若等 ...

    [秘密分享者]的写作技巧

    < 秘密分享者 >的写作技巧 口 王晓芳 沈阳理工大学外 国语学院 I 摘 耍] <秘 密的分享者 >的作者 约瑟夫 ・ 康 拉德是 一位 生于波 兰的英 国小说家 ,他在英 国文 学史上有重 要的地位 , 被誉 为 ...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常州市花园中学 陈华娟 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继续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良好习惯,能准确读写汉字. 2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学习资料,扩大阅读量. 3 让学生获取观察人物.描写人物的基本 ...

    [小小说]--写作大全

    写小小说的基本套路 构思小小说的十个基本方法1 构思小小说的十个基本方法2 构思小小说,抓住兴奋点很关键 怎样让小小说变得幽默风趣 怎样让微型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 微型小说追求的目标:微.新.密.奇. 微型小说的语言怎样做到简洁含蓄 小小说人 ...

    文学写作技巧节选

    文学写作技巧节选(龙冬) 2014-08-26龙冬<收获> 文学写作技巧 1叶圣陶先生说:我手写我口.意思是说,自己的嘴巴怎么说话,我就怎么把这些话记下来.关键是--少用成语. 2少用,尽可能少之又少地使用"的&quo ...

    写作技巧之30:小说的起承转合

    写作技巧之三十:小说的起承转合 古典的小说写作方式来说,包含了「起.承.转.合」四个部份. 一. 起:就是文章的开头,也就是这个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二. 承:就是顺着开头,接下来的发展. 三. 转:就是发生突然的改变和转变. 四. 合: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