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机会_内涵的回归与就业准备

◎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两种理解及内涵的回归

◎ 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内容和要求◎ 大学生职业规划

按照流行的说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自1990年以来,除了1994年的招生人数略有减少之外,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数量一日千里,2003年的招生人数已经比1990年增加了6倍。但是,在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的难题随之产生。正因为如此,就业机会成为当前大学生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就业指导部门在对就业机会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误区,表现出有悖于教育本质和目标的倾向。

生就业的概念仅仅指的是“初次就业”,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相关部门都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促进机构、招聘活动和就业政策,以便毕业生能顺利地在固定的时间就业。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生和其他劳动力一样都是通过普通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并没有固定的就业时间。因此,时间范畴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就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错过了这个时间,就属于就业失败。在这个时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表现为“对找工作和签协议的时机的选择与把握”。这种时机的选择和把握属于一种就业的技巧和策略问题,它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值以及支付机会成本的能力等因素相关。

对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来说,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即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者说求职大学生对于一个满意度较高、又充满竞争性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接近程度越高,获得岗位的可能性越大,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大。在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中,多人竞争一个岗位(尤其是一个满意度较高的工作岗位)的局面是大学生就业的常态。在这种竞争中,能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取决于毕业生对这个岗位的接近程度。这个接近程度可以用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进入的“筛选层次”(即第几关)来描述。比如,接受应聘材料、参加初试、进入复试、获得签约意向,等等。很显然,这个接近程度体现的是毕业生的竞争力。看起来,这个竞争力可能与两个因素相关:第一是大学生的应聘技巧与策略,比如目前流行的毕业生“包装”、谈话策略和技巧、对薪水期望的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关系和社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

两种理解及内涵的回归

1.时间范畴和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

“机会”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合适的、恰当的时间或时机”;二是指“可能性”。前者是一个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相当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机会好坏”;后者是一个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即通常所说的“机会大小”。两者的区分大概相当于英文中“opportunity”与“chance”之间的差异。相应地,大学生就业机会也有时间范畴和能力范畴的两种理解,重要的是,对就业机会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不同的实践要求。

就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而言,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与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大学

会资本的恰当运用等等;第二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准备的结果,包括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奖励、个人的专业能力、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和成果等等。

但是,通过表1和表2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可以基本断定,第一个因素(应聘的技巧和策略)对就业竞争力或对岗位的接近程度来说是次要因素,而第二

表1:大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最重视的四项综合素质个因素(大学期间的就业准备)对就业竞争力或对岗位的接近程度来说是主要因素。因为从表1和表2看,无论是大陆用人单位,还是香港用人单位,其对毕业生的要求均是一种“以能为本”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取决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知识、技能的积累和精心进行的就业准备,而不取决于短期的、临时的、以求职技巧和求职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就业指导。

[资料来源:朱慧,《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谈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载《中国高教研究》2003(4).]

表2:香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cer.net/article/20010820/3028168.shtml.]

2.两种范畴的就业机会对就业实践的要求:技巧与竞争力

至此,我们发现,不同范畴的就业机会,其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意涵和要求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突出的是就业技巧和策略,而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突出的是就业竞争力。具体的情况见表3。

在时间范畴上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理解为“合适的、恰当的时间或时机”,具体的就业实践就会呈现这样一种景象。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具体的实践要求是把握“求职、签约时机”的技巧和策略。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对“初次就业失败”的恐惧,这种对时机的把握往往表现为早求职、早签约。而早求职、早签约又往往是以降低就业期望值、增加机会成本为代价的。对于学校来说,具体的实践要求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把握时机”的策略和技巧方面的就业指导,要求和动员学生早求职、早签约,鼓励学生不要拒绝不满意、不体面甚至不合适的工作岗

位,以免“初次就业失败”。

当然,不能说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从时间看,此时的大学生已经基本完成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也就是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经基本定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把握时机的技巧和策略”方面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学校的这种做法,在本质上是为了保证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从而保证学校的招生环境。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就业指导固然是必须的,但却不是根本的,甚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区。因为,学校的“初次就业率”有了保证,而学生却被动员、鼓励和要求放弃对最优选择的追求,转而满足于次优选择甚至次次优选择。更进一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选择问题,而是一种精神和品质的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相反,如果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理解为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对岗位的接近程度,那么落实在操作层面上的实践要求则是另一种情景。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增

加对一个满意度较高、竞争性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乃至获得这个岗位,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一般的就业技巧和策略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它所起的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效果。

表3和表4中反映的大陆和香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实际上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和要素。很显然,这些内容和要素需要整个大学生涯的积累和训练。对于学校来说,如果将就业机

表3:对就业机会的不同理解及其实践要求和结果会理解为“可能性”,那么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实践要求也将发生变化。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将从大学生涯最后阶段的就业指导转变到整个大学生涯的就业教育,也就是说,从指导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如何找工作转为指导大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如何进行就业准备。更进一步说,从鼓励、动员学生接受和满足于非最优选择转为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的精神和品质,从要求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转为促进学生的最佳就业。

3.大学生就业机会内涵的回归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理解为“合适的、恰当的时间或时机”,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本末倒置,因为它突出的是就业技巧和策略的重要性,而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则在就业实践中被忽视了。而将就业机会理解为一种就业的可能性或对求职岗位的接近程度,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就业工作来说,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而且是一种行动和实践要求的转变。这种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改变了目前学校就业工作中本末倒置的状况,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回归到其自然的位置而且是首要位置。总的来看,对就业机会的不同理解,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实践要求。相对而言,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比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对于大学生和就业指导部门来说,更具有发展和竞争的意义,更符合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性观点。因此,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学校,都应当顺应教育本质和目标,从观念到行动进行相应的转变。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转变过程并不一定会降低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因为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样可以保证“初次就业率”,而且通过提高竞争力来保证就业率,比通过“鼓励、动员学生接受非最优选择”

来保证就业率对学校的招生环境更有效。因为对于考生来说,一个能够培养出竞争力优势的学校显然更有吸引力,而仅仅能保证毕业生获得一份非最优选择的工作的学校,其吸引力是有限的,至少对那些立志成为精英的考生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当然,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形势而言,这个转变过程并不能改变全国几十万大学生处于待业的局面。但是,社会所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受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制约的,学校和学生并不能改变这种岗位不足的状况。那么,具有竞争力的学生获得工作岗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体制和制度;第二是通过竞争力优势获得岗位体现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位置的最佳结合。基于这种就业机会内涵的回归,大学毕业生能不能获得满意度较高、竞争性的工作岗位,就取决于大学生能否通过充分的就业准备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

准备的内容和要求

就业准备是指大学生为了增加“获得满意度较高、

竞争性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接近程度”而进行的心理、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准备。很显然,这里讨论的就业准备是从就业机会的能力范畴而言的,它主要不是指求职技巧和策略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准备,也就是说,从时间上看,就业准备不仅仅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进行,而是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而从内容和要求看,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心理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指大学生对有关就业问题的心态、倾向、期望等心理的预先安排和筹划。最近几年来大学招生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比例,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不能同步增加,(这主要是由以下事实决

定的:一是国有经济部门的转轨使其安置就业的社会职能被剥离出来;二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精简;三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必然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所以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将会更加严

为对满意度较高、竞争性岗位的接近程度,那么,要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捷径可言。因此就业心理准备的第二项内容就是准备好积极地应对竞争的心态。首先要树立赢得竞争的积极态度,在心理准备上不能仅仅定位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应该定位在找到最好的和最合适的工作,这是赢得竞争性工作岗位的心理前提和心理动力。其次是做好为赢得竞争而付出“代价”或努力的积极心态准备,不能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抱有侥幸的心理。面对竞争性的就业市场,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对理想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赢得这个岗位。同样也不能在“先就业、再择业(或先图就业、再图发展)”的消极态度下,将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在时间上向后推迟,这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和努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心态,可以避免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但并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问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准备则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前期准备,它主要是通过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综合素质和能力准备的内容是以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确定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基本素质和能力。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指作为一个普通人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则是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走向了“大众阶段”,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60%的毛入学率来说, 17%(2003年)的比例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才刚刚开始,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还有相当长的差距。因此,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是应该高于普通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是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知和判断,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个人目标都不可能处于正确的轨道。对这个认知和判断能力的准备就是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学习观察外部世界的方法,多观察,多思考,尤其是对于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和来自“权威”的结论要深入思考和重新思考,寻求更深刻的认知和新的认知。表1中位于第二位的“科

峻。这给当前的大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据复旦大学主持研究的《2002 ̄2003年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中显示,有86.8%的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增大,而2000年的这个比例是58.9%(中国高校在线,2004-3-

16)。可见,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带来灾难性的社会后果。因此,就业心理准备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理性地适应竞争的心态。首先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包括整体形势、本学校形势、本地区形式、本

专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看法,改变大学生的

优越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各种可能的结果,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可能差距,等等。其次是准备好理性地对待各种竞争结果的心态,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是一种竞争性的就业过程,既然是竞争就会有满意的结果和不满意的结果,大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结果都应该准备好理性对待的心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并不是终身就业,任何结果都有一定的暂时性。在以自致性因素为主导的开放和流动的社会中,暂时获得一个满意的职位,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努力,必然会向下流动,被职位所淘汰。相反,暂时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职业,但通过进一步的努力,仍然可以向上流动,获得满意的职位。

二是积极地应对竞争的心态。由于就业机会表现

研与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以认知和判断能力为前提的,因为任何创新首先要求有新的认知和判断。

二是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按照习惯的说法,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跨入了知识分子的行列。而作为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最基本的一个差别就是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实际上,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用人单位衡量大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可以从招聘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程序(初试和复试)上看出,从考核的内容来看,初试主要衡量文字功底,复试主要考察口头表达。对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准备,要求大学生多训练,多积累,大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抄笔记、背答案、考高分”,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是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社会,从个人适应社会的角度而言,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因此,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成为现代大学生适应竞争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能力。要准备好这样一种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学习的内容,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是人际沟通与协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与人打交道,这决定了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任何职业生活都是在群体和组织中进行的,因此职业生活的过程就是为解决问题和事件而进行的伙伴行动,正如巴纳德所指出的,每一个个人都只拥有有限的能力和选择权,因为他既要受外部环境的限制,又要受自身生物条件的限制,而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并实现既定的目标,就需要采用相互协作的方式。因此大学生要获得和胜任一个理想的职业,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提高人际沟通和协作的能力没有任何诀窍,就是主动地沟通与协作,不能自我封闭;对待分歧,要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对正式的协作关系(比如工作关系、职位关系等)应该避免掺入非正式关系(比如朋友、老乡等)的成分。

第二,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要增加就业的竞争力,不仅应该具有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它是社会劳动分工对就业者产生的特殊要求。不同行业、不同性

质、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及其不同部门和职位,由于其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不同,对就业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大学生适应这种不同要求的“资本”就是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所有的就业准备中,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准备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是最多的,这种付出与电游、网聊、蹦迪等“新新人类”生活是互为机会成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仅是赢得职位的前提,而且是胜任职位的前提。大学生即使依靠某种特殊的途径获得了体面的工作,倘若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最终还将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因此,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准备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所有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它是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因此,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是一个储存的过程,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活中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储存的过程。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职业选择之间的不确定性,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率是比较低的,据统计,这个比率不足30%。也就是说,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与应用是“一桶水变一杯水”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准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否则到了应用的时候很可能只能变出“半杯水”,决不能因为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率比较低而仅仅关注那些看起来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要准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大学生对那些看似比较枯燥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深入思考,因为所有的操作层面上的知识都是以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也是这些基础知识得以发展的结果。

二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准备。专业实践能力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单位招聘大学生相当于一种投资行为,当然希望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直接胜任工作,否则就会增加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据东方早报(2004年6月18日)报道,某公司曾招募了500名应届毕业生,但两个月后淘汰了近20%。原因是“应聘学生一开始干活没法上手”,而专门为新手举办的职业培训,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用人单位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挑剔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实际上是一种“瘸腿”就业。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

功底外,还应该重视专业的实践环节。

第三,特殊素质和能力。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特长,这就是大学生的特殊素质和能力。特殊素质和能力的意义在于它使人力资源具有了一种附加价值和升值的潜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到具有附加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人才是一种最有效率的人力资源投资。因此,大学生拥有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将极大地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学生的特殊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发展出更高一级人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本科生主要侧重于学习能力,研究生侧重于科研能力,如果本科生发展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就拥有了一种特殊素质和能力。表1中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表2中的“求变能力”,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素质和能力。这一类特殊素质和能力看起来比较困难,实际上是有可能的。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优秀本科生申请硕博连读”的制度,那就说明确实存在本科生发展出硕士研究生素质的可能性。

第二类是发展出有个人特点的突出素质和能力。表4:与就业准备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分析结果

表2中的领导能力就属于这一类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鲜明的个人特色,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不一定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因此要发展出这一类特殊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包括个人条件、能力、兴趣和潜力,另一方面不要受到专业的限制。对于这类素质和能力的准备,不能贪多求全,其要求是“专”且“长”。

大学生

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目标、职业期望、职业意向和职业偏好所进行的设计和谋划。职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就业准备的盲目性,提高就业准备的针对性和效率,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有研究表明,在性格、适应竞争程度、大学期间从事社会实践时间、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职业设计理论的运用程度等五个因素与就业准备的关系中,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的相关系数最高(0.674),且皮尔逊相关分析的结果为正相关。如表4所示:

[资料来源:唐钧,《关于大学生职业设计的调查报告》,当代青年研究,1999.]

该项研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回归方程的模型:Y(就业准备)=0.550X1(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0.235X2(职业设计理论的运用程度)+0.208X3(竞争适应程度)。这一模型表明,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程度对就业准备的贡献率高达55%。由此可见职业规划对就业准备乃至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合理的职业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能力和客观条件来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意向。在这个过程中,职业规划应该定位在最合适的职业,而不一定是最抢手的职业,也不一定是薪水、声誉最高的职业。因为最抢手、薪水最高、声誉最高的职业并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兴趣,也不一定是个人能力所

及的范围和客观条件所允许的,而且这些职业也都有一定的暂时性。最合适的职业应该是既符合个人兴趣,又能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且客观条件所允许的职业。二是要设计出合理的、可行的实现职业目标的步骤、程序以及完成这些步骤、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和程序是实现目标的保证,每一个步骤、程序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因此步骤、程序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这些投入的可能性。■

邵海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胡 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珑玲

◎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两种理解及内涵的回归

◎ 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内容和要求◎ 大学生职业规划

按照流行的说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自1990年以来,除了1994年的招生人数略有减少之外,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数量一日千里,2003年的招生人数已经比1990年增加了6倍。但是,在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的难题随之产生。正因为如此,就业机会成为当前大学生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就业指导部门在对就业机会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误区,表现出有悖于教育本质和目标的倾向。

生就业的概念仅仅指的是“初次就业”,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相关部门都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促进机构、招聘活动和就业政策,以便毕业生能顺利地在固定的时间就业。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生和其他劳动力一样都是通过普通劳动力市场解决就业问题,并没有固定的就业时间。因此,时间范畴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就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错过了这个时间,就属于就业失败。在这个时间中,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表现为“对找工作和签协议的时机的选择与把握”。这种时机的选择和把握属于一种就业的技巧和策略问题,它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值以及支付机会成本的能力等因素相关。

对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来说,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即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者说求职大学生对于一个满意度较高、又充满竞争性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接近程度越高,获得岗位的可能性越大,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大。在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中,多人竞争一个岗位(尤其是一个满意度较高的工作岗位)的局面是大学生就业的常态。在这种竞争中,能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取决于毕业生对这个岗位的接近程度。这个接近程度可以用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进入的“筛选层次”(即第几关)来描述。比如,接受应聘材料、参加初试、进入复试、获得签约意向,等等。很显然,这个接近程度体现的是毕业生的竞争力。看起来,这个竞争力可能与两个因素相关:第一是大学生的应聘技巧与策略,比如目前流行的毕业生“包装”、谈话策略和技巧、对薪水期望的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关系和社

大学生就业机会的

两种理解及内涵的回归

1.时间范畴和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

“机会”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合适的、恰当的时间或时机”;二是指“可能性”。前者是一个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相当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机会好坏”;后者是一个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即通常所说的“机会大小”。两者的区分大概相当于英文中“opportunity”与“chance”之间的差异。相应地,大学生就业机会也有时间范畴和能力范畴的两种理解,重要的是,对就业机会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不同的实践要求。

就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而言,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与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大学

会资本的恰当运用等等;第二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准备的结果,包括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奖励、个人的专业能力、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和成果等等。

但是,通过表1和表2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可以基本断定,第一个因素(应聘的技巧和策略)对就业竞争力或对岗位的接近程度来说是次要因素,而第二

表1:大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最重视的四项综合素质个因素(大学期间的就业准备)对就业竞争力或对岗位的接近程度来说是主要因素。因为从表1和表2看,无论是大陆用人单位,还是香港用人单位,其对毕业生的要求均是一种“以能为本”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取决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知识、技能的积累和精心进行的就业准备,而不取决于短期的、临时的、以求职技巧和求职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就业指导。

[资料来源:朱慧,《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谈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载《中国高教研究》2003(4).]

表2:香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cer.net/article/20010820/3028168.shtml.]

2.两种范畴的就业机会对就业实践的要求:技巧与竞争力

至此,我们发现,不同范畴的就业机会,其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意涵和要求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突出的是就业技巧和策略,而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突出的是就业竞争力。具体的情况见表3。

在时间范畴上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理解为“合适的、恰当的时间或时机”,具体的就业实践就会呈现这样一种景象。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具体的实践要求是把握“求职、签约时机”的技巧和策略。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对“初次就业失败”的恐惧,这种对时机的把握往往表现为早求职、早签约。而早求职、早签约又往往是以降低就业期望值、增加机会成本为代价的。对于学校来说,具体的实践要求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把握时机”的策略和技巧方面的就业指导,要求和动员学生早求职、早签约,鼓励学生不要拒绝不满意、不体面甚至不合适的工作岗

位,以免“初次就业失败”。

当然,不能说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从时间看,此时的大学生已经基本完成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也就是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已经基本定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把握时机的技巧和策略”方面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学校的这种做法,在本质上是为了保证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从而保证学校的招生环境。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就业指导固然是必须的,但却不是根本的,甚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区。因为,学校的“初次就业率”有了保证,而学生却被动员、鼓励和要求放弃对最优选择的追求,转而满足于次优选择甚至次次优选择。更进一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选择问题,而是一种精神和品质的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相反,如果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理解为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对岗位的接近程度,那么落实在操作层面上的实践要求则是另一种情景。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增

加对一个满意度较高、竞争性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乃至获得这个岗位,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一般的就业技巧和策略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它所起的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效果。

表3和表4中反映的大陆和香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实际上就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和要素。很显然,这些内容和要素需要整个大学生涯的积累和训练。对于学校来说,如果将就业机

表3:对就业机会的不同理解及其实践要求和结果会理解为“可能性”,那么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实践要求也将发生变化。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将从大学生涯最后阶段的就业指导转变到整个大学生涯的就业教育,也就是说,从指导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如何找工作转为指导大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如何进行就业准备。更进一步说,从鼓励、动员学生接受和满足于非最优选择转为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的精神和品质,从要求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转为促进学生的最佳就业。

3.大学生就业机会内涵的回归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理解为“合适的、恰当的时间或时机”,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本末倒置,因为它突出的是就业技巧和策略的重要性,而培养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则在就业实践中被忽视了。而将就业机会理解为一种就业的可能性或对求职岗位的接近程度,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就业工作来说,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而且是一种行动和实践要求的转变。这种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改变了目前学校就业工作中本末倒置的状况,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回归到其自然的位置而且是首要位置。总的来看,对就业机会的不同理解,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实践要求。相对而言,能力范畴的就业机会比时间范畴的就业机会对于大学生和就业指导部门来说,更具有发展和竞争的意义,更符合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性观点。因此,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学校,都应当顺应教育本质和目标,从观念到行动进行相应的转变。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转变过程并不一定会降低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因为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样可以保证“初次就业率”,而且通过提高竞争力来保证就业率,比通过“鼓励、动员学生接受非最优选择”

来保证就业率对学校的招生环境更有效。因为对于考生来说,一个能够培养出竞争力优势的学校显然更有吸引力,而仅仅能保证毕业生获得一份非最优选择的工作的学校,其吸引力是有限的,至少对那些立志成为精英的考生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当然,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形势而言,这个转变过程并不能改变全国几十万大学生处于待业的局面。但是,社会所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是受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制约的,学校和学生并不能改变这种岗位不足的状况。那么,具有竞争力的学生获得工作岗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体制和制度;第二是通过竞争力优势获得岗位体现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位置的最佳结合。基于这种就业机会内涵的回归,大学毕业生能不能获得满意度较高、竞争性的工作岗位,就取决于大学生能否通过充分的就业准备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

准备的内容和要求

就业准备是指大学生为了增加“获得满意度较高、

竞争性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接近程度”而进行的心理、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职业规划方面的准备。很显然,这里讨论的就业准备是从就业机会的能力范畴而言的,它主要不是指求职技巧和策略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准备,也就是说,从时间上看,就业准备不仅仅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进行,而是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而从内容和要求看,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心理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指大学生对有关就业问题的心态、倾向、期望等心理的预先安排和筹划。最近几年来大学招生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比例,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不能同步增加,(这主要是由以下事实决

定的:一是国有经济部门的转轨使其安置就业的社会职能被剥离出来;二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精简;三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必然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多。)所以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将会更加严

为对满意度较高、竞争性岗位的接近程度,那么,要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捷径可言。因此就业心理准备的第二项内容就是准备好积极地应对竞争的心态。首先要树立赢得竞争的积极态度,在心理准备上不能仅仅定位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应该定位在找到最好的和最合适的工作,这是赢得竞争性工作岗位的心理前提和心理动力。其次是做好为赢得竞争而付出“代价”或努力的积极心态准备,不能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抱有侥幸的心理。面对竞争性的就业市场,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对理想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赢得这个岗位。同样也不能在“先就业、再择业(或先图就业、再图发展)”的消极态度下,将自己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努力在时间上向后推迟,这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和努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心态,可以避免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但并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问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准备则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进行的前期准备,它主要是通过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综合素质和能力准备的内容是以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确定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基本素质和能力。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指作为一个普通人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则是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走向了“大众阶段”,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60%的毛入学率来说, 17%(2003年)的比例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才刚刚开始,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还有相当长的差距。因此,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是应该高于普通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是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知和判断,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个人目标都不可能处于正确的轨道。对这个认知和判断能力的准备就是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学习观察外部世界的方法,多观察,多思考,尤其是对于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和来自“权威”的结论要深入思考和重新思考,寻求更深刻的认知和新的认知。表1中位于第二位的“科

峻。这给当前的大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据复旦大学主持研究的《2002 ̄2003年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中显示,有86.8%的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增大,而2000年的这个比例是58.9%(中国高校在线,2004-3-

16)。可见,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带来灾难性的社会后果。因此,就业心理准备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理性地适应竞争的心态。首先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包括整体形势、本学校形势、本地区形式、本

专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看法,改变大学生的

优越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各种可能的结果,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可能差距,等等。其次是准备好理性地对待各种竞争结果的心态,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是一种竞争性的就业过程,既然是竞争就会有满意的结果和不满意的结果,大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结果都应该准备好理性对待的心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并不是终身就业,任何结果都有一定的暂时性。在以自致性因素为主导的开放和流动的社会中,暂时获得一个满意的职位,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努力,必然会向下流动,被职位所淘汰。相反,暂时不能获得一个满意的职业,但通过进一步的努力,仍然可以向上流动,获得满意的职位。

二是积极地应对竞争的心态。由于就业机会表现

研与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以认知和判断能力为前提的,因为任何创新首先要求有新的认知和判断。

二是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按照习惯的说法,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跨入了知识分子的行列。而作为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最基本的一个差别就是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实际上,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用人单位衡量大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可以从招聘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程序(初试和复试)上看出,从考核的内容来看,初试主要衡量文字功底,复试主要考察口头表达。对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准备,要求大学生多训练,多积累,大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抄笔记、背答案、考高分”,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是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社会,从个人适应社会的角度而言,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因此,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成为现代大学生适应竞争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能力。要准备好这样一种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学习的内容,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是人际沟通与协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与人打交道,这决定了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任何职业生活都是在群体和组织中进行的,因此职业生活的过程就是为解决问题和事件而进行的伙伴行动,正如巴纳德所指出的,每一个个人都只拥有有限的能力和选择权,因为他既要受外部环境的限制,又要受自身生物条件的限制,而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并实现既定的目标,就需要采用相互协作的方式。因此大学生要获得和胜任一个理想的职业,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提高人际沟通和协作的能力没有任何诀窍,就是主动地沟通与协作,不能自我封闭;对待分歧,要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对正式的协作关系(比如工作关系、职位关系等)应该避免掺入非正式关系(比如朋友、老乡等)的成分。

第二,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生要增加就业的竞争力,不仅应该具有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它是社会劳动分工对就业者产生的特殊要求。不同行业、不同性

质、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及其不同部门和职位,由于其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不同,对就业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大学生适应这种不同要求的“资本”就是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所有的就业准备中,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准备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是最多的,这种付出与电游、网聊、蹦迪等“新新人类”生活是互为机会成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仅是赢得职位的前提,而且是胜任职位的前提。大学生即使依靠某种特殊的途径获得了体面的工作,倘若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最终还将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因此,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准备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所有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它是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基础,因此,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是一个储存的过程,大学毕业生在职业生活中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储存的过程。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职业选择之间的不确定性,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率是比较低的,据统计,这个比率不足30%。也就是说,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准备与应用是“一桶水变一杯水”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准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否则到了应用的时候很可能只能变出“半杯水”,决不能因为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率比较低而仅仅关注那些看起来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要准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大学生对那些看似比较枯燥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深入思考,因为所有的操作层面上的知识都是以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也是这些基础知识得以发展的结果。

二是专业实践能力的准备。专业实践能力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单位招聘大学生相当于一种投资行为,当然希望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直接胜任工作,否则就会增加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据东方早报(2004年6月18日)报道,某公司曾招募了500名应届毕业生,但两个月后淘汰了近20%。原因是“应聘学生一开始干活没法上手”,而专门为新手举办的职业培训,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用人单位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挑剔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实际上是一种“瘸腿”就业。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

功底外,还应该重视专业的实践环节。

第三,特殊素质和能力。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特长,这就是大学生的特殊素质和能力。特殊素质和能力的意义在于它使人力资源具有了一种附加价值和升值的潜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到具有附加价值和潜在价值的人才是一种最有效率的人力资源投资。因此,大学生拥有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将极大地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学生的特殊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发展出更高一级人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本科生主要侧重于学习能力,研究生侧重于科研能力,如果本科生发展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就拥有了一种特殊素质和能力。表1中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表2中的“求变能力”,对于大学本科生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素质和能力。这一类特殊素质和能力看起来比较困难,实际上是有可能的。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优秀本科生申请硕博连读”的制度,那就说明确实存在本科生发展出硕士研究生素质的可能性。

第二类是发展出有个人特点的突出素质和能力。表4:与就业准备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关分析结果

表2中的领导能力就属于这一类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鲜明的个人特色,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不一定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因此要发展出这一类特殊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包括个人条件、能力、兴趣和潜力,另一方面不要受到专业的限制。对于这类素质和能力的准备,不能贪多求全,其要求是“专”且“长”。

大学生

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目标、职业期望、职业意向和职业偏好所进行的设计和谋划。职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就业准备的盲目性,提高就业准备的针对性和效率,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有研究表明,在性格、适应竞争程度、大学期间从事社会实践时间、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职业设计理论的运用程度等五个因素与就业准备的关系中,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的相关系数最高(0.674),且皮尔逊相关分析的结果为正相关。如表4所示:

[资料来源:唐钧,《关于大学生职业设计的调查报告》,当代青年研究,1999.]

该项研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回归方程的模型:Y(就业准备)=0.550X1(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0.235X2(职业设计理论的运用程度)+0.208X3(竞争适应程度)。这一模型表明,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程度对就业准备的贡献率高达55%。由此可见职业规划对就业准备乃至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合理的职业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能力和客观条件来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意向。在这个过程中,职业规划应该定位在最合适的职业,而不一定是最抢手的职业,也不一定是薪水、声誉最高的职业。因为最抢手、薪水最高、声誉最高的职业并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兴趣,也不一定是个人能力所

及的范围和客观条件所允许的,而且这些职业也都有一定的暂时性。最合适的职业应该是既符合个人兴趣,又能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且客观条件所允许的职业。二是要设计出合理的、可行的实现职业目标的步骤、程序以及完成这些步骤、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和程序是实现目标的保证,每一个步骤、程序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因此步骤、程序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这些投入的可能性。■

邵海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胡 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珑玲


    相关文章

    完善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各项保障措施

    论文知识 保障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是社会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刑释人员能否成功回归.融入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狱后他们所面临的回归保障机制是否完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刑释人员大概有 40 余万人,他们在监狱服刑期间一直处于与社会隔离 ...

    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探讨_王新

    人力资源 管理视窗 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探讨 王 新 摘要: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指导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 ...

    37.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自主创业意愿调查报告

    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自主创业意愿 调查报告 --以阜新市为例二〇一六年三月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1 二.调查策划与实 ...

    2015年助理社会工作师精选试题22

    [导语]2015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在即,许多小伙伴们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环节,但是对于如何备考很多小伙伴不知从何下手,以下是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搜集整理的题目,希望对广大小伙伴有所帮助. 1.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下列社会工作 ...

    县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教育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于建设教育强县、确保“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顺利实施,从而实现教育“由三进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

    求职行动书

    求职行动书 大三快要结束了,快要大四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即将面对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挑战--求职.应聘,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挫折.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能更好的就业 ...

    计量经济学研究论文

    计量经济学研究论文 --居民最终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经济学一班 姓名:卢秋莉 学号:0940405107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之前中国由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我们各种经济决策都依据历史的数据,或者凭借个人经验做出决 ...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实证研究

    避婆晨燃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的实证研究 高永惠 梁芳美范玲 [摘要]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内外表现要素出发,通过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录用特质问籼<僦业价值认知度问卷>和<(大学生就业能力问籼,以桂林工学院应届毕业 ...

    统计学调查问卷及分析方法

    20122013年第一学期<社会统计学>期末考查 课题对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状况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统计调查 调查对象我校近三年毕业生. 要求1.制作调查分析提纲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从接到课题任务到最终完成统计分析报告需要经过哪些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