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时: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广

第九课时: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一,教学重点:

1, 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

2, 积累写作素材——蒙恬

3, 多角度运用同一写作素材,同一素材多角度立意

4, 写作素材与高考作文

二,每日一言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三,课堂笔记: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说明】

在这篇传记中,主要记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迹。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他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始皇兼并天下后,他又率领三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北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土地,修筑长城一万余里,风风雨雨、烈日寒霜,驻守上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蒙毅在内为始皇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

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又赦免了他。从此结下

怨仇。始皇巡游会稽,中途驾崩,封锁消息。李斯、赵高、胡亥暗中策划,迫使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高曾私下侍奉胡亥,深得胡亥宠幸。赵高趁机捏造罪名,日夜毁谤蒙氏,终于把蒙氏兄弟处死。

全文均以概括简练的笔法,客观地记述了蒙氏兄弟的一生事迹。使蒙氏的忠与赵高的谗佞奸诈相互对

比,相互映衬,使两者形象,忠之所以忠,奸之所以奸,就更加突出、鲜明了,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蒙恬自杀前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

也!”把自己的罪归咎于挖绝地脉、受到上天应有的惩罚。后来有些史家指责太史公记载“失辞”,是“演说报应”,宣扬迷信。其实赞语末“何乃罪地脉哉”一句,是可以说明太史公并不迷信。这是把蒙恬不愿直接指陈杀害自己的罪魁祸首、有意转换说法,做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解释,表现蒙恬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含蓄、委婉、不露声色的表现手法。这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史记》其它篇章中不乏佐证。作者有意为之,是借以揭露统治者残害功臣的罪行,而不是有意地宣扬迷信。

本传篇末批判了蒙恬在人心未定,痍伤未瘳的情况下,修筑长城、驰道“阿道兴功”,而不顾百姓疾苦,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

【原文】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 )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 )。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指在审理案件时做记录工作 )典文学(实际是文书工作)。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 )将军,与王剪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 )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戌狄 ,收河南( )。筑长城,因( )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 )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 )而北。暴(同“曝”)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 )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 )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 ),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 )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 )治之。毅不敢阿( )法,当( )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敦:勉)尽力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 )山堙(填,堵塞)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 并bàng挨着、依随 )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

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 )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雅:平素,一向)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 )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 ),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

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 ),怨之。

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通“愈”)弗立,则是不忠而惑( )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灵柩)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搜罗,寻求)其罪过,举劾之。

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 )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 )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令蒙毅曰:“先生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今丞相以( )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 )图之!”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藉”,狼藉。引申为名声很坏)于诸侯。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 )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 )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 ),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 )先人之教,以( )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 )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 ),公旦自揃(剪下,剪断)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 )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沉书,乃流涕( )曰:‘孰为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 )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 一定要参错互交地多方询问、反复审察)。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 )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⒅,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 )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

( )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 chōu ,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 )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 )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基础词汇总结:

恬大父蒙骜,自齐事( )秦昭王。

始皇七年,蒙骜卒( )。

筑长城,因( )地形,•用制险塞。

赵高昆( )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 ),世世卑贱。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 )治之。毅不敢阿( )法,当( )高罪死,除其宦籍。

又怨蒙毅法( )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 )

今丞相以( )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 )图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 )阳周。

今臣将( )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 ),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 )先人之教,以( )不忘先主也。

及成王有病甚殆( ),公旦自揃(剪下,剪断)其爪以沉于河。

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 )也,将以谏而死。

第九课时: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一,教学重点:

1, 文言文常用实词、虚词

2, 积累写作素材——蒙恬

3, 多角度运用同一写作素材,同一素材多角度立意

4, 写作素材与高考作文

二,每日一言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三,课堂笔记: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说明】

在这篇传记中,主要记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迹。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他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始皇兼并天下后,他又率领三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北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土地,修筑长城一万余里,风风雨雨、烈日寒霜,驻守上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蒙毅在内为始皇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

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又赦免了他。从此结下

怨仇。始皇巡游会稽,中途驾崩,封锁消息。李斯、赵高、胡亥暗中策划,迫使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高曾私下侍奉胡亥,深得胡亥宠幸。赵高趁机捏造罪名,日夜毁谤蒙氏,终于把蒙氏兄弟处死。

全文均以概括简练的笔法,客观地记述了蒙氏兄弟的一生事迹。使蒙氏的忠与赵高的谗佞奸诈相互对

比,相互映衬,使两者形象,忠之所以忠,奸之所以奸,就更加突出、鲜明了,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蒙恬自杀前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

也!”把自己的罪归咎于挖绝地脉、受到上天应有的惩罚。后来有些史家指责太史公记载“失辞”,是“演说报应”,宣扬迷信。其实赞语末“何乃罪地脉哉”一句,是可以说明太史公并不迷信。这是把蒙恬不愿直接指陈杀害自己的罪魁祸首、有意转换说法,做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解释,表现蒙恬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含蓄、委婉、不露声色的表现手法。这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史记》其它篇章中不乏佐证。作者有意为之,是借以揭露统治者残害功臣的罪行,而不是有意地宣扬迷信。

本传篇末批判了蒙恬在人心未定,痍伤未瘳的情况下,修筑长城、驰道“阿道兴功”,而不顾百姓疾苦,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

【原文】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 )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 )。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指在审理案件时做记录工作 )典文学(实际是文书工作)。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 )将军,与王剪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 )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戌狄 ,收河南( )。筑长城,因( )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 )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 )而北。暴(同“曝”)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 )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 )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 ),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 )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 )治之。毅不敢阿( )法,当( )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敦:勉)尽力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 )山堙(填,堵塞)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 并bàng挨着、依随 )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

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 )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雅:平素,一向)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 )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 ),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

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 ),怨之。

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通“愈”)弗立,则是不忠而惑( )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灵柩)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搜罗,寻求)其罪过,举劾之。

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 )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 )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令蒙毅曰:“先生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今丞相以( )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 )图之!”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藉”,狼藉。引申为名声很坏)于诸侯。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 )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 )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 ),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 )先人之教,以( )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 )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 ),公旦自揃(剪下,剪断)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 )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沉书,乃流涕( )曰:‘孰为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 )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 一定要参错互交地多方询问、反复审察)。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 )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⒅,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 )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

( )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 chōu ,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 )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 )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基础词汇总结:

恬大父蒙骜,自齐事( )秦昭王。

始皇七年,蒙骜卒( )。

筑长城,因( )地形,•用制险塞。

赵高昆( )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 ),世世卑贱。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 )治之。毅不敢阿( )法,当( )高罪死,除其宦籍。

又怨蒙毅法( )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 )

今丞相以( )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 )图之!” 二世又遣使者之( )阳周。

今臣将( )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 ),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 )先人之教,以( )不忘先主也。

及成王有病甚殆( ),公旦自揃(剪下,剪断)其爪以沉于河。

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 )也,将以谏而死。


    相关文章

    史记蒙恬列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①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②."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 ...

    过秦论导学案

    过秦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 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文言文翻译. 2.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 限.明白"以史为 ...

    [过秦论]教案

    10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 ...

    直道与丝绸之路交通

    编者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即刻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 ...

    关于扶苏的猜想

    秦始皇四海内广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料却暴死在北巡途中.这是一个讽刺.他为何不肯老死?当然是想见证他亲手缔造的帝国万世不朽.这更是一个讽刺,因为他死后不到几年,大秦就灰飞烟灭了. 假如秦始皇不是突然亡命,他的帝国是否会延续下去?其实,这个问题有 ...

    [史记]阅读及全文检索

    <史记>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卷十二 ...

    白起王翦列传

    [说明] 本篇是战国末期两位著名秦国将领白起和王翦的合传. 在秦灭六国过程中,白起和王翦起了重要作.传文全面.简要地记述了他们的事迹:白起是秦昭王时的国尉,一精一于用兵,屡战获胜,夺取韩.赵.魏.楚大片领土,攻克楚都郢,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 ...

    李斯作为秦朝政变的核心人物

    第22卷第4期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221No14 2002年8月JOURNALOFHUIZHOUUNIVERSITYAug12002 从李斯的功利观看秦朝的灭亡 刘红卫 (惠州学院政法系 广东 ) [摘 要] ,.李斯的 ,通 ...

    岳麓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抄写时间探讨

    作者简介:张军威(1986-),男,河南兰考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岳麓简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香港文物市场上购得,其出土时间与地点不得而知.结合简文.相关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岳麓简应该确定为秦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