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设计说明

灵江·颐园世家 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区位:地块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和印山路交口处东南角,地理位置优越,有长远的发展价值,

自然条件: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兼顾日照与保温两方面因素。

城市空间条件:地块位于开发区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地块性质,基地周边有良好的公共交通为该地块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基地现状:地块内地形平整,地块东侧和南侧为现状小高层住宅区。

规划设计重点

一、 本方案位于江东大道和印山路交口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因此,本方案的设计重点,是着手处理小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方案抛弃了传统的沿街满铺商业的做法,在道路交口集中布置商业,并将小区出入口和商业内街

完美结合,使城市空间自然过渡到居住空间,在道路交口出形成良好的建筑景观与商业氛围。在小区住入口和有限的范围内,通过布置广场,喷泉,内街,绿地,花园等多种景观元素,丰富了城市意向,古典布局的商业街和小区绿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层次和序列的空间关系,既活跃了城市商业氛围,增加了商业街的吸引力,也在视觉上降低了高层建筑的尺度和其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商业街在功能上与居住区互补,形成了商业内街和小区人行入口的互动,内部景观和城市空间的互动,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二、

三.

四.

五.

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布局应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应符合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及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城市以及地域特色,并符合当前条件下的历史特征,需要拥有自己独特的高尚品位。规划及建筑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和马鞍市规划管理相关规定。规划方案涉及到公安,环保,消防,园林绿化,卫生,人防,水利电力,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划要求。

根据马鞍山的城市特点以及该项目特定的地理位置,如江东大道,印山路及现有场地内的道路条件,规划应体现地域的独特性和标志性,体现建筑小环境和城市空间的呼应。

本工程设计建筑风格为装饰主义建筑风格,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的古典与稳重大方的建筑群,同时将现代建筑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高尚住宅小区。另在产品开发上应体现自身特色,尽量与周边地块其他房地产项目形成差异。

规划设计目标

本工程设计在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以贴切的,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居住环境自由的,浪漫的空间氛围,增加科技与环保的含量,技术服务与功能,在环境方面积极营造浓厚的个人气氛,突出舒适、享受的主题,借以体现居住区与众不同的品牌个性。注重用地分配、交通组织、防火安全、卫生防疫、环境保护、节约能耗、抗震设防等重要原则,并体现出各类人士的人道主义关怀,设计采用新而成熟可靠的技术、材料、结构形式和设备。

1、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打开了道路交口,形成城市节点,为社区及周边区域提供了公共、休息、商务、及老人休闲活动的场所,使不同阶层的交流活动成为可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2、 贯穿的城市界面

通过形象和高度的控制,切合城市规划中从高压走廊到香樟大道逐渐变高的韵律,高层、小高层住宅相互结合,符合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构想。

地块东侧和南侧为现状小高层住宅区,在居住区景观共享上形成有利因素,同时在日照上形成一定的不利因素。本方案采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步升高的布局方式,尊重基地现状,在满足日照通风和景观要求的同时,与商业部分采用独具特色的布局形式,交口出的集中商业体现了良好的城市建筑景观效果,内街的步行绿化景观带,通过主入口广场的喷泉,与江东大道形成联系,并和小区内部的绿化动静相宜,总平面构图简洁大气,使用效率高,经济性良好。 方案采用半外环车行道路系统,在用地边缘进入地下车库,最大限度避免了居住区内机动车的干扰,做到了步行与车行的分离。 建筑外立面造型采用古典建筑元素,具有装饰主义的文化特点,创造高雅,独具特色的建筑形象。 现有住宅区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居住氛围。

3、 活跃的城市空间

新颖热闹的商业广场与商业街布局,与景观带相结合,调和高层之间的空间,商业内街和小区的人行入口互动,内部景观和城市空间互动,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4、 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地下停车系统与步行系统完全分区,房屋布局围绕中心绿地布置,创造出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3、《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6、业主提供规划范围内的电子文件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8、《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9、其他国家、地方相关规范

规划设计说明

城市空间与居住空间的融合

本方案的设计宗旨为“城市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对话”。方案通过分析地块与城市的关系,保持用地的开放性及其原有的特性。结合周围环境,融入城市发展所形成的人文景观。讲建筑的格局形式在古典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延续、丰富。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小区以中心绿地广场为中心,小区分为5种户型:北侧31层高层住宅,西侧为31层和15层高层住宅,东侧为18层住宅和11层住宅。所以该小区的布置主要是一个中心。通过一个中心将五种不同的住宅融合在一起。

空间产生场所

繁华的都市失之以喧嚣与嘈杂,宁静的郊野缺少了激烈与想象。本案结合地块的地理位置特征,把都市生活的激情与浪漫和郊野的宁静与闲适精心收拢在这一片土地上。大手笔的空间处理和细腻独到的细部相得益彰,精彩的空间构架了时尚、激情与文明的场所内涵。商业与居住的结合,既有经济效益,又丰富了空间种类,降低了建筑尺度,提高了居住品质。

道路停车规划

马鞍山目前私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居住区内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人车分流”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但对小区来讲,地块较小,不适宜采用现在流行的“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的分流方式,所以在小区的入口附近利用地形设置集中的地下停车场,把大量车流消化在园区入口附近。通过“人车分流”就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

公建布置

小区地上建筑面积66570平方米。按照相关部门和规范要求设置停车设施、会所等配套服务设施。商业配套集中设置在江东大道和印山路交叉口,商业设置不单是为了满足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基本要求,更是为了弥补周边商业配套设施档次不高的问题,创造一个有品位有档次的商业服务区域。

建筑人防设置

按照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及所处地区的要求设置。

道路交通设计

小区西面和北面有两个车行入口,西面沿街有一个步行入口。小区的车行入口附近利用地形设置集中的地下停车库出入口,把大量车流消化在园区入口附近。通过“人车分流”就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

本工程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F-100-98等相关规范,规划部门对交通的要求,业主提供的基地地形图和要求进行交通设计。

基地内,机动车地下停车库设计为整体开挖地库。有地面停车场及部分沿道路停车位。基地内非机动车停车位,本着就近原则,分若干处,设置于住宅山墙边。同时设有地下自行车库。

停车位:实际安排停车位715个。

消防设计说明

1、 本工程设计按照以下有关的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

2、 本工程为11F-31F的住宅建筑,按照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计。

3、 总平面布局

1) 建筑之间消防间距均按消防规范设置。民用建筑与变电所、煤气调压箱等易燃易爆建筑之间的间距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设置。

2) 小区内设有消防车道,消防车道最窄处宽6.0米转弯半径最小处为12米,详细参见总图和消防分析图。

卫生、环保、节能、智能化设计说明

1、 卫生防疫

通风采光:住宅采用全明设计,均可自然通风采光。房间内窗地比:起居室厨房均大于1/7,楼梯间大于1/12.

厕所内设备按照规范规定设计,每户均考虑污水斗和洗衣机位置。楼内水箱采用不锈钢产品。土建水池水箱内壁贴白色瓷砖,保证水质。本工程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关规范控制环境污染的要求

2、 环保设计

本工程依据现行环保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保部门对方案的意见等要求进行环保设计。

污水与废水

室内:污废水分流

室外: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系统,或经过消毒后进入城市污水管道。

废气:厨房设置防回流垂直排油烟道,在屋顶设无动力风帽排放废气,为防止交叉回流,厨房设水平排油烟道,出口设在建筑隐蔽位置,并设有防风和防污染构造措施。

热水器废气直接排出墙外。废气与脱排油烟机严格分开。

地库换气通过管道在绿化内放散。

噪声与振动控制

各专业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采用隔振处理。管道与设备接口采用软接口,根据需要安装消声装置。

对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房,内墙面采用吸音墙,设吸音吊顶,对外采用隔音门。

一般外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对户外有特别噪音源和振动源的部分,另外采用专门的隔声与隔振动处理

3、 环卫设计

垃圾收集方式采用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

4、 劳动保护

本工程全部选用经过劳动部门认可的电梯

防雷措施:高层建筑屋顶除了设置避雷带与避雷针之外,另根据规范采取防侧击雷措施。

5、 安全保卫

总体上:考虑小区总体保卫工作,设有围墙门卫等设施

每栋住宅首层入口设有防盗总门,每套住宅均采用防盗功能的分户门,分户门上不开气窗;底层对外廊的外窗加设防护栅栏;沿道路的阳台做封闭式。

建筑外墙的装饰物的设置避免有利于窗外攀登。

访客对讲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手动报警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等设施采用住宅智能化设计。

6、 节能系统

本工程以《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J08-205-2000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0-2005为设计基础原则,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周围环境、气候条件来进行节能方面的考虑。

保温:屋面采用保温材料隔热处理,厚度满足建筑热工要求。除厕所、厨房外,外墙内侧做保温粉刷热处理,外墙体外侧采用保温材料处理。

门窗:外窗及阳台门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017规定的等级。

外墙开窗面积通过合适的窗地比与窗墙比计算来衡量,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又避免能耗损失。

给排水:设备采用节能型,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

暖通:采用节能型空调,不过冷过热

电气:楼梯间等公共场所优先采用声光控制型灯具。

7、 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的总体及各类建筑的以下范围按照无障碍原则进行设计:

小区内各级人行道、各级中心绿地、儿童及老年人活动场地,设置电梯的住宅首层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小区内公共建筑的首层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和公共厕所,营业或服务区域。

8、 本小区住宅采用透明玻璃

绿化景观系统

小区通过商业街与中心绿地结合布置,将内部中心绿地与商业部分用绿化带隔离,创造既隔离又联系的景观空间,把城市道路引入小区内部,为小区,也为城市的景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生态绿化带自然衔接了高层区和小高层区。在小区内部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在小区的主入口规划了一组公共建筑,商业内街为中心,安排了会所、店铺等既方便市民生活又由外向内形成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过渡。

由于马鞍山地处中部地区,四季温和,夏季较热,冬无严寒,所以硬充分考虑夏季主导风向和日照的要求,中央生态绿化带能作为夏季主导风的宽大通道,为小区居民提供凉爽的夏风。建筑利用中央生态绿化带,引入凉风。

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理论:结合艺术与装饰风格,以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

吸收古典建筑的比例和形态要素,创造出挺拔、优雅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造型。建筑细部造型,让人产生古典建筑的联系,却不是直接简劣的模仿,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品味而又不附庸风雅。

户型布局:本设计方案基于地区市场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布置了经济、实用的高层小户型住宅,同时也有高档的小高层户型,拥有较大的市场适应性。

对马鞍山的气候进行了深入的推敲研究,从生态建筑学的原则出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在高容积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大部分户型南北通透,实用美观。建筑物得设计强调几何形和大空间,磅礴的气势奠定了整体的秩序,水景、绿化、园林空间,细腻的手法和小巧的尺度丰富了设计的层次,并起到了把握建筑物结合曾为有机整体的作用,使之从功能和景观上成为本地的唯一性的高品质的楼盘。

灵江·颐园世家 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区位:地块位于马鞍山市江东大道和印山路交口处东南角,地理位置优越,有长远的发展价值,

自然条件: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兼顾日照与保温两方面因素。

城市空间条件:地块位于开发区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地块性质,基地周边有良好的公共交通为该地块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基地现状:地块内地形平整,地块东侧和南侧为现状小高层住宅区。

规划设计重点

一、 本方案位于江东大道和印山路交口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因此,本方案的设计重点,是着手处理小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方案抛弃了传统的沿街满铺商业的做法,在道路交口集中布置商业,并将小区出入口和商业内街

完美结合,使城市空间自然过渡到居住空间,在道路交口出形成良好的建筑景观与商业氛围。在小区住入口和有限的范围内,通过布置广场,喷泉,内街,绿地,花园等多种景观元素,丰富了城市意向,古典布局的商业街和小区绿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层次和序列的空间关系,既活跃了城市商业氛围,增加了商业街的吸引力,也在视觉上降低了高层建筑的尺度和其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商业街在功能上与居住区互补,形成了商业内街和小区人行入口的互动,内部景观和城市空间的互动,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

二、

三.

四.

五.

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布局应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应符合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及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城市以及地域特色,并符合当前条件下的历史特征,需要拥有自己独特的高尚品位。规划及建筑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和马鞍市规划管理相关规定。规划方案涉及到公安,环保,消防,园林绿化,卫生,人防,水利电力,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划要求。

根据马鞍山的城市特点以及该项目特定的地理位置,如江东大道,印山路及现有场地内的道路条件,规划应体现地域的独特性和标志性,体现建筑小环境和城市空间的呼应。

本工程设计建筑风格为装饰主义建筑风格,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的古典与稳重大方的建筑群,同时将现代建筑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高尚住宅小区。另在产品开发上应体现自身特色,尽量与周边地块其他房地产项目形成差异。

规划设计目标

本工程设计在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以贴切的,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居住环境自由的,浪漫的空间氛围,增加科技与环保的含量,技术服务与功能,在环境方面积极营造浓厚的个人气氛,突出舒适、享受的主题,借以体现居住区与众不同的品牌个性。注重用地分配、交通组织、防火安全、卫生防疫、环境保护、节约能耗、抗震设防等重要原则,并体现出各类人士的人道主义关怀,设计采用新而成熟可靠的技术、材料、结构形式和设备。

1、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打开了道路交口,形成城市节点,为社区及周边区域提供了公共、休息、商务、及老人休闲活动的场所,使不同阶层的交流活动成为可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2、 贯穿的城市界面

通过形象和高度的控制,切合城市规划中从高压走廊到香樟大道逐渐变高的韵律,高层、小高层住宅相互结合,符合马鞍山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构想。

地块东侧和南侧为现状小高层住宅区,在居住区景观共享上形成有利因素,同时在日照上形成一定的不利因素。本方案采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步升高的布局方式,尊重基地现状,在满足日照通风和景观要求的同时,与商业部分采用独具特色的布局形式,交口出的集中商业体现了良好的城市建筑景观效果,内街的步行绿化景观带,通过主入口广场的喷泉,与江东大道形成联系,并和小区内部的绿化动静相宜,总平面构图简洁大气,使用效率高,经济性良好。 方案采用半外环车行道路系统,在用地边缘进入地下车库,最大限度避免了居住区内机动车的干扰,做到了步行与车行的分离。 建筑外立面造型采用古典建筑元素,具有装饰主义的文化特点,创造高雅,独具特色的建筑形象。 现有住宅区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居住氛围。

3、 活跃的城市空间

新颖热闹的商业广场与商业街布局,与景观带相结合,调和高层之间的空间,商业内街和小区的人行入口互动,内部景观和城市空间互动,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4、 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地下停车系统与步行系统完全分区,房屋布局围绕中心绿地布置,创造出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3、《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6、业主提供规划范围内的电子文件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8、《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9、其他国家、地方相关规范

规划设计说明

城市空间与居住空间的融合

本方案的设计宗旨为“城市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对话”。方案通过分析地块与城市的关系,保持用地的开放性及其原有的特性。结合周围环境,融入城市发展所形成的人文景观。讲建筑的格局形式在古典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延续、丰富。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小区以中心绿地广场为中心,小区分为5种户型:北侧31层高层住宅,西侧为31层和15层高层住宅,东侧为18层住宅和11层住宅。所以该小区的布置主要是一个中心。通过一个中心将五种不同的住宅融合在一起。

空间产生场所

繁华的都市失之以喧嚣与嘈杂,宁静的郊野缺少了激烈与想象。本案结合地块的地理位置特征,把都市生活的激情与浪漫和郊野的宁静与闲适精心收拢在这一片土地上。大手笔的空间处理和细腻独到的细部相得益彰,精彩的空间构架了时尚、激情与文明的场所内涵。商业与居住的结合,既有经济效益,又丰富了空间种类,降低了建筑尺度,提高了居住品质。

道路停车规划

马鞍山目前私人拥有的汽车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居住区内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人车分流”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但对小区来讲,地块较小,不适宜采用现在流行的“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的分流方式,所以在小区的入口附近利用地形设置集中的地下停车场,把大量车流消化在园区入口附近。通过“人车分流”就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

公建布置

小区地上建筑面积66570平方米。按照相关部门和规范要求设置停车设施、会所等配套服务设施。商业配套集中设置在江东大道和印山路交叉口,商业设置不单是为了满足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基本要求,更是为了弥补周边商业配套设施档次不高的问题,创造一个有品位有档次的商业服务区域。

建筑人防设置

按照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及所处地区的要求设置。

道路交通设计

小区西面和北面有两个车行入口,西面沿街有一个步行入口。小区的车行入口附近利用地形设置集中的地下停车库出入口,把大量车流消化在园区入口附近。通过“人车分流”就可以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休憩空间。

本工程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F-100-98等相关规范,规划部门对交通的要求,业主提供的基地地形图和要求进行交通设计。

基地内,机动车地下停车库设计为整体开挖地库。有地面停车场及部分沿道路停车位。基地内非机动车停车位,本着就近原则,分若干处,设置于住宅山墙边。同时设有地下自行车库。

停车位:实际安排停车位715个。

消防设计说明

1、 本工程设计按照以下有关的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

2、 本工程为11F-31F的住宅建筑,按照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计。

3、 总平面布局

1) 建筑之间消防间距均按消防规范设置。民用建筑与变电所、煤气调压箱等易燃易爆建筑之间的间距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设置。

2) 小区内设有消防车道,消防车道最窄处宽6.0米转弯半径最小处为12米,详细参见总图和消防分析图。

卫生、环保、节能、智能化设计说明

1、 卫生防疫

通风采光:住宅采用全明设计,均可自然通风采光。房间内窗地比:起居室厨房均大于1/7,楼梯间大于1/12.

厕所内设备按照规范规定设计,每户均考虑污水斗和洗衣机位置。楼内水箱采用不锈钢产品。土建水池水箱内壁贴白色瓷砖,保证水质。本工程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关规范控制环境污染的要求

2、 环保设计

本工程依据现行环保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保部门对方案的意见等要求进行环保设计。

污水与废水

室内:污废水分流

室外: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系统,或经过消毒后进入城市污水管道。

废气:厨房设置防回流垂直排油烟道,在屋顶设无动力风帽排放废气,为防止交叉回流,厨房设水平排油烟道,出口设在建筑隐蔽位置,并设有防风和防污染构造措施。

热水器废气直接排出墙外。废气与脱排油烟机严格分开。

地库换气通过管道在绿化内放散。

噪声与振动控制

各专业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采用隔振处理。管道与设备接口采用软接口,根据需要安装消声装置。

对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房,内墙面采用吸音墙,设吸音吊顶,对外采用隔音门。

一般外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对户外有特别噪音源和振动源的部分,另外采用专门的隔声与隔振动处理

3、 环卫设计

垃圾收集方式采用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

4、 劳动保护

本工程全部选用经过劳动部门认可的电梯

防雷措施:高层建筑屋顶除了设置避雷带与避雷针之外,另根据规范采取防侧击雷措施。

5、 安全保卫

总体上:考虑小区总体保卫工作,设有围墙门卫等设施

每栋住宅首层入口设有防盗总门,每套住宅均采用防盗功能的分户门,分户门上不开气窗;底层对外廊的外窗加设防护栅栏;沿道路的阳台做封闭式。

建筑外墙的装饰物的设置避免有利于窗外攀登。

访客对讲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手动报警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等设施采用住宅智能化设计。

6、 节能系统

本工程以《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TJ08-205-2000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0-2005为设计基础原则,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周围环境、气候条件来进行节能方面的考虑。

保温:屋面采用保温材料隔热处理,厚度满足建筑热工要求。除厕所、厨房外,外墙内侧做保温粉刷热处理,外墙体外侧采用保温材料处理。

门窗:外窗及阳台门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017规定的等级。

外墙开窗面积通过合适的窗地比与窗墙比计算来衡量,既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又避免能耗损失。

给排水:设备采用节能型,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

暖通:采用节能型空调,不过冷过热

电气:楼梯间等公共场所优先采用声光控制型灯具。

7、 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的总体及各类建筑的以下范围按照无障碍原则进行设计:

小区内各级人行道、各级中心绿地、儿童及老年人活动场地,设置电梯的住宅首层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小区内公共建筑的首层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和公共厕所,营业或服务区域。

8、 本小区住宅采用透明玻璃

绿化景观系统

小区通过商业街与中心绿地结合布置,将内部中心绿地与商业部分用绿化带隔离,创造既隔离又联系的景观空间,把城市道路引入小区内部,为小区,也为城市的景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生态绿化带自然衔接了高层区和小高层区。在小区内部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在小区的主入口规划了一组公共建筑,商业内街为中心,安排了会所、店铺等既方便市民生活又由外向内形成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过渡。

由于马鞍山地处中部地区,四季温和,夏季较热,冬无严寒,所以硬充分考虑夏季主导风向和日照的要求,中央生态绿化带能作为夏季主导风的宽大通道,为小区居民提供凉爽的夏风。建筑利用中央生态绿化带,引入凉风。

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理论:结合艺术与装饰风格,以竖向线条为主要元素。

吸收古典建筑的比例和形态要素,创造出挺拔、优雅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造型。建筑细部造型,让人产生古典建筑的联系,却不是直接简劣的模仿,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品味而又不附庸风雅。

户型布局:本设计方案基于地区市场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布置了经济、实用的高层小户型住宅,同时也有高档的小高层户型,拥有较大的市场适应性。

对马鞍山的气候进行了深入的推敲研究,从生态建筑学的原则出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在高容积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大部分户型南北通透,实用美观。建筑物得设计强调几何形和大空间,磅礴的气势奠定了整体的秩序,水景、绿化、园林空间,细腻的手法和小巧的尺度丰富了设计的层次,并起到了把握建筑物结合曾为有机整体的作用,使之从功能和景观上成为本地的唯一性的高品质的楼盘。


    相关文章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长春市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 规划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 2.项目策划公司提出的原则设计概念要求. 二.区位分析: 该居住小区位于长春市,毗邻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7000平方米,该居住区东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郑州中央特区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 概述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人.现辖6区5市1县,一个国家级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中国历史文 ...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

    古堰春晓住宅小区 区住户提供人际交流的多样空间. 1 总 则 1.4 设 计 构 思 及 理 念 : 1.4.1 尊重原有地形,通过建筑的走向及空间效果极力营造建筑群体特征. 1.2 设 计 依 据 : 1.2.1 建设方提供的建设用地地形 ...

    房地产设计方案修改说明

    房地产设计方案修改说明 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 设计依据 (1) 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范: (3) 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 ...

    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样板

    临海市经济适用房(江南)工程规划及建筑设计 方案说明 一.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经济前100强城市,全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 ...

    某市某住宅小区详细总规划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区位情况 某某某某住宅小区项目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内.西临六佛路,北靠淠南路,东至振东路,南隔规划道路与清华家园相望.小区距六安市中心约10分钟车程,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基地概况及规划 ...

    亮化工程设计任务书

    *********搬迁安置居住小区 亮化工程设计任务书 建设单位:**************************(公章) 编制日期: 一.项目概况 ************搬迁安置居住小区主要由三大部分功能组成,即中心自住区,周边出租 ...

    小区消防水泵房给排水设计总说明的格式

    小区消防水泵房给排水设计总说明的格式 一.设计依据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年版) (三)<建筑灭 ...

    住宅项目规划方案设计说明多媒体录音稿

    洛阳"万众e 家"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1.本项目位于洛阳市北部,洛阳工业园区东端,310国道以北. 道北六路以南.东临华山路.西邻龙翔东路.建设用地113246.11平方米约(约170亩).项目距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