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论

导论

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权利规范。

道德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制约的特殊规范调节方式和人类实践精神。 第一节

1、道德与伦理的词源比较 道德与伦理在西方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道德在中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伦理是整体,指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应该如何的规范;道德是部分,仅指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它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及他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

1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注意表现为:为人民服务 (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遵记守法,诚实守信 (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三 着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1 特征 (1)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具有有限性(2)职业道德的规范力等智力因素一样,本身就是教育劳动工具的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2 教育方式的创造性

3 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教育劳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劳动过程中的机动的时空条件。教师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具体说来,就是无上下班的明显界限,无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 4 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1)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具有不确定性

2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

3 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 要求

二)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

1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 坚持言行一直,表里如一

3 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4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三 教育工整原则 一)为什么要

1 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所谓公正,其本义是指公平、公道、理公、道公、公正无私、正而不邪。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2、道德与伦理的概念界定 道德行为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行为;道德也就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道德的本质

1所谓的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表现为: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 三 道德的类型

1.普遍道德和特殊道德 2.相对道德和绝对道德 3.优良道德和恶劣道德

依据调整的人们主体之外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宗教道德、自然道德、个体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最重要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

第二节

一 职业的道德意义

所谓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职业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根据,主要体现在:

第一 每种职业都以为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

第二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职权。

第三 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第四 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 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具有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3)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具有层次性(4)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5)职业道德的作用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力强制性 2 作用 职业道德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道德,是由职业行为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

首先,职业道德能直接推动社会生产里的发展。

其次,职业道德是职业的生存条件。

再次,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教育劳动的特点

一 教育劳动目的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 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 2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1)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2) 教育劳动的产品——人,则是能够继续自我发展的

3) 教师对学生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审视自己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效应。 教师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贡献,并不是由学生本人或教师来估价,而是首先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继而由社会作出评价的。

二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劳动对象的向师性

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3 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替出现。

三 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

1 教育劳动工具的特殊性

要求教师要特别重视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修养,因为这些因素跟教师的知识、能2) 教师劳动的成效是以一种潜在形式表现出来的。

四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 关系众多,组成复杂

2 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

2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渊

3 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三 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 树立新型的人才关

注重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学环境和创新条件

2 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新理念 未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必须以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3 教师培养与职业道德建设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 教书育人原则 一) 为什么

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依据 教育的目的和和任务规定了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2 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 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人才的要求

二)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 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 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二 为人师表原则 一)为什么要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都把工整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公正的实质就是维护一定经济关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是随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公正从根本上说就是为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价值观念。

2 坚持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3 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二)贯彻教育公正原则 1 坚持真理 1)坚持真理,要求教师能旗帜鲜明的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大同谬论作斗争 2)坚持真理,要求教师能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3)能够坚持原则,同错误言行作斗争

2 办事公道 3 一视同仁

四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尊重人权的精神;二是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1 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

尊重人权的具体要求,一是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二是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在教育权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最基本的。教育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的另一个含义是教育尊重和保护师生的一般权利。现代人权观确认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多种权利,诸如人身权利、人格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等。 2 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除应体现尊重人权(教育权、一般人权)的精神外,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另一显示内容是教育应当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一贯的教育方针。总之,现代教育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这是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重要实现要求。

三)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确立的客观依据

1 是社会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

2 是处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

3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四)贯彻原则的具体要求 1 尊重学生 2 关心学生

3 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四章

四 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一是严而有理 二是严而有度 三是严而有方 四是严而有度

第五章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分析

一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教师集体的概念:广义的教师集体,是全体教职工的集体。狭义的教师集体指专门从事德、智、体教育工作的任课教师所组成的集体。

1 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由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劳动的集体性质决定的。

有效的实现。

2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

1) 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

2) 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

3) 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 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1) 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极端个人主义、强调集体对个人的绝对至上都不是真2 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

1) 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 2) 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3) 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去、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六章

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一 教学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以知识的接受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一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矛盾冲突的原因

一 师生关系的特点

1 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就成为高校师生关系中一项最核心的活动内容。

2 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

1) 差异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力、阅历和地位

2) 学生和教师的差异还存在于双方在世界观、人生关上的成熟程度不同。

3 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期待上具有互动性

4 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二 师生矛盾冲突的原因

1 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

2 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3 缺少必要的沟通

4 “代沟”和“心理差距”的存在

5 不公平地对待学生

6 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二节 师生道德关系的调节 一 确立学生主题的观念

教师与学生是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过程就无法进行。教师都应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题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三 在确立学生主题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具有主导性的主体,要把学生放到教育主体的位置

二 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三 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 2 和其他职业劳动者所构成的群体相比,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更加鲜明的独立性

3 集体中的个体具有价值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二 教师集体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

1 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导致的矛盾

2 教师之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作为教师集体,一般由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专业、不同阅历和工作经验以及不同思想觉悟的教师组成的。教师的个体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分歧。 3 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作为不同利益主题所导致的矛盾冲突

4 由历史的传统和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教师集体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 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一 关心集体

1 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

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重要意义也在于它对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的极端重要性。

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教师对教师个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团结和谐的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的意义还表现在教师集体会使教师集体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保证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保证。有了良好的集体,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有利于每个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有了良好的教师集体,教师之间以诚相待,互相砥砺,共同进步,有利于每个教师思想水平的提高。有了良好的教师集体,教师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有益于身心健康。总之,良好的教师集体,是每个教师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意实的集体主义。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矛盾的情况下,真实的集体仍需坚持个人与集体间利益的相互协调这一根本的价值导向,并对发生矛盾的状况作出具体的分析。

2) 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 关心教师权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三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锦绣条件。 二 尊重同事

1 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

1) 尊重同事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

2) 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

2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1) 要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 2) 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

3) 尊重优秀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

4) 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

5) 领导与教师的相互尊重 一是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二是座钟教师的个性;三是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四是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 三 有益竞争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也由于社会发展的的大背景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教师之间在利益的实现上会存在有差异。广大教师一方面要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同时又应认识到相互之间竞争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以合乎社会伦理要求的手段积极参与竞争。

1 在教师集体内开展有益竞争的必要性

1)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2) 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3) 是促进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道下,主动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积极发展的个性。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学生、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系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还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 对待教学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职责有三方面内容,即以传道为住址,授业为效果,解惑为手段。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一是教师的业务素质跟不上越来越快高的教学要求;二是积极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高度的自律精神支撑;三是“浮躁”之风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作好教学工作,必须增强自律精神,经常反躬自省,排除干扰和诱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责任感和从教的能力,切实履行教学工作方面的道德要求。

三 作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展现

未来的人才三方面要求: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事业心和进去精神。学术素质和职业素质是业务素质,第三方面是道德素质。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型”和“知识型”经济。教科书不再仅仅是物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学校教师要成为创造性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 离开了具体业务,教师道德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就会落入“心有雨力不足”的窘境。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一 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科学的教学历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 第一,教学对象的主题性。包括:

教学出发点是人,教学的主体是人。

第二,教学目标的发展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实的个性。其次要激活学生经验,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最后要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能力。 第三,教学要求的全面性。 二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的理想结构,应包括三个层面:一般的、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当代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构成基础层;具备一到两门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核心层;第三层面是与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第二节 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一 献身科学,追求真理 二 破除迷信,勇于创新 三 实事求是,治学严谨(关于学术腐败)

四 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五 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第八章

二 社会服务的道德意义

1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是旅行社会赋予高校使命的必要形式 2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是实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 3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有利于激3 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4 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三 品德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 大学教师的仪表可以反映其内在品质修养的精神内涵。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大学教师的服饰: (1)冷暖色适宜,和谐得当;(2)款式合适,战士个性特点;(3)扬长避短,张扬个性;(4)朴实自然,整洁宜人

2 大学教师的语言: (1)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2)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二)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

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对象特点的需要。教师要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对信息的敏感,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学知识。

三 提高教育专业能力

(一)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是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启发性;三是形象性

(二) 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一是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二是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方向性方面去把握教材;三是把握教材;四是把握教材要善于利用相关的研究最新成果和教学资料。

(三) 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 四 注重全面教学改革

具体要求:第一,确立主动教学的价值追求;第二,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第三,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

五 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

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应有利于对学生综合本质的评价,有利于考核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七章

科研道德的意义

一 科研道德有助于引导人力文明的健康发展

二 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科研道德有助于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养成

四 科研道德有助于高小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发自身的职业潜能

第九章

修养与师德修养

二 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师德修养一般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十分必要。

1 师德修养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

2 师德修养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

3 师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节 师德修养的方法 一 学习与实践结合。

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师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是提高师德水平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师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再者,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大学教师而言可操作性强。 1 加强学习 做到:(1)进一步加强马克思注意理论的学习;(2)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3)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4)注意向具备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5)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 注意实践 做到:(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2)积极投身生活实践;(3)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和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要有以下方面:

1 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2 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的积淀和发展

规范整洁而富有逻辑性;(3)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 3 大学教师的举止 (1)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2)大学教师的仪态应沉稳大方,行为得体。最后,大学教师还要注意积极践行公德,讲究礼仪。

导论

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权利规范。

道德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制约的特殊规范调节方式和人类实践精神。 第一节

1、道德与伦理的词源比较 道德与伦理在西方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道德在中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伦理是整体,指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应该如何的规范;道德是部分,仅指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它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及他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

1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注意表现为:为人民服务 (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3)遵记守法,诚实守信 (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三 着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1 特征 (1)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具有有限性(2)职业道德的规范力等智力因素一样,本身就是教育劳动工具的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2 教育方式的创造性

3 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教育劳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劳动过程中的机动的时空条件。教师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具体说来,就是无上下班的明显界限,无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 4 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1)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劳动效果的获得具有不确定性

2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

3 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 要求

二)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

1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 坚持言行一直,表里如一

3 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4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三 教育工整原则 一)为什么要

1 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所谓公正,其本义是指公平、公道、理公、道公、公正无私、正而不邪。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2、道德与伦理的概念界定 道德行为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行为;道德也就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道德的本质

1所谓的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表现为: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 三 道德的类型

1.普遍道德和特殊道德 2.相对道德和绝对道德 3.优良道德和恶劣道德

依据调整的人们主体之外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宗教道德、自然道德、个体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最重要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

第二节

一 职业的道德意义

所谓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职业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根据,主要体现在:

第一 每种职业都以为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

第二 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职权。

第三 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第四 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 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具有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3)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具有层次性(4)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5)职业道德的作用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力强制性 2 作用 职业道德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道德,是由职业行为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

首先,职业道德能直接推动社会生产里的发展。

其次,职业道德是职业的生存条件。

再次,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教育劳动的特点

一 教育劳动目的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 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 2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1)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2) 教育劳动的产品——人,则是能够继续自我发展的

3) 教师对学生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审视自己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效应。 教师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贡献,并不是由学生本人或教师来估价,而是首先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继而由社会作出评价的。

二 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劳动对象的向师性

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3 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替出现。

三 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

1 教育劳动工具的特殊性

要求教师要特别重视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修养,因为这些因素跟教师的知识、能2) 教师劳动的成效是以一种潜在形式表现出来的。

四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 关系众多,组成复杂

2 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特点

二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

2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渊

3 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三 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 树立新型的人才关

注重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学环境和创新条件

2 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新理念 未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必须以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3 教师培养与职业道德建设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 教书育人原则 一) 为什么

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依据 教育的目的和和任务规定了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应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2 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 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人才的要求

二)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 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 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二 为人师表原则 一)为什么要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都把工整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公正的实质就是维护一定经济关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是随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公正从根本上说就是为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价值观念。

2 坚持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3 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二)贯彻教育公正原则 1 坚持真理 1)坚持真理,要求教师能旗帜鲜明的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大同谬论作斗争 2)坚持真理,要求教师能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3)能够坚持原则,同错误言行作斗争

2 办事公道 3 一视同仁

四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尊重人权的精神;二是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1 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

尊重人权的具体要求,一是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二是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在教育权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最基本的。教育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的另一个含义是教育尊重和保护师生的一般权利。现代人权观确认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多种权利,诸如人身权利、人格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等。 2 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除应体现尊重人权(教育权、一般人权)的精神外,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另一显示内容是教育应当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们一贯的教育方针。总之,现代教育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这是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重要实现要求。

三)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确立的客观依据

1 是社会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

2 是处理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

3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四)贯彻原则的具体要求 1 尊重学生 2 关心学生

3 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四章

四 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一是严而有理 二是严而有度 三是严而有方 四是严而有度

第五章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分析

一 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教师集体的概念:广义的教师集体,是全体教职工的集体。狭义的教师集体指专门从事德、智、体教育工作的任课教师所组成的集体。

1 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由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劳动的集体性质决定的。

有效的实现。

2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

1) 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

2) 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

3) 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 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1) 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极端个人主义、强调集体对个人的绝对至上都不是真2 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

1) 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 2) 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3) 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去、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六章

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一 教学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以知识的接受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一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矛盾冲突的原因

一 师生关系的特点

1 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就成为高校师生关系中一项最核心的活动内容。

2 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

1) 差异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力、阅历和地位

2) 学生和教师的差异还存在于双方在世界观、人生关上的成熟程度不同。

3 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期待上具有互动性

4 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二 师生矛盾冲突的原因

1 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

2 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3 缺少必要的沟通

4 “代沟”和“心理差距”的存在

5 不公平地对待学生

6 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二节 师生道德关系的调节 一 确立学生主题的观念

教师与学生是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过程就无法进行。教师都应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题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三 在确立学生主题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具有主导性的主体,要把学生放到教育主体的位置

二 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三 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 2 和其他职业劳动者所构成的群体相比,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更加鲜明的独立性

3 集体中的个体具有价值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二 教师集体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

1 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导致的矛盾

2 教师之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 作为教师集体,一般由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专业、不同阅历和工作经验以及不同思想觉悟的教师组成的。教师的个体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分歧。 3 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作为不同利益主题所导致的矛盾冲突

4 由历史的传统和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教师集体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 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一 关心集体

1 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

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重要意义也在于它对形成团结和谐的集体的极端重要性。

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和谐的教师对教师个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团结和谐的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的意义还表现在教师集体会使教师集体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保证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保证。有了良好的集体,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有利于每个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有了良好的教师集体,教师之间以诚相待,互相砥砺,共同进步,有利于每个教师思想水平的提高。有了良好的教师集体,教师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有益于身心健康。总之,良好的教师集体,是每个教师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意实的集体主义。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矛盾的情况下,真实的集体仍需坚持个人与集体间利益的相互协调这一根本的价值导向,并对发生矛盾的状况作出具体的分析。

2) 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 关心教师权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三是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锦绣条件。 二 尊重同事

1 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

1) 尊重同事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

2) 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

2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1) 要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 2) 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

3) 尊重优秀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

4) 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

5) 领导与教师的相互尊重 一是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二是座钟教师的个性;三是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四是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 三 有益竞争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也由于社会发展的的大背景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教师之间在利益的实现上会存在有差异。广大教师一方面要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同时又应认识到相互之间竞争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以合乎社会伦理要求的手段积极参与竞争。

1 在教师集体内开展有益竞争的必要性

1)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2) 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3) 是促进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道下,主动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积极发展的个性。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学生、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系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还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 对待教学的态度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职责有三方面内容,即以传道为住址,授业为效果,解惑为手段。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问题。

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一是教师的业务素质跟不上越来越快高的教学要求;二是积极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高度的自律精神支撑;三是“浮躁”之风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要作好教学工作,必须增强自律精神,经常反躬自省,排除干扰和诱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责任感和从教的能力,切实履行教学工作方面的道德要求。

三 作好教学工作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展现

未来的人才三方面要求: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事业心和进去精神。学术素质和职业素质是业务素质,第三方面是道德素质。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学习型”和“知识型”经济。教科书不再仅仅是物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学校教师要成为创造性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 离开了具体业务,教师道德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就会落入“心有雨力不足”的窘境。

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一 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科学的教学历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 第一,教学对象的主题性。包括:

教学出发点是人,教学的主体是人。

第二,教学目标的发展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实的个性。其次要激活学生经验,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最后要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能力。 第三,教学要求的全面性。 二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的理想结构,应包括三个层面:一般的、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当代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构成基础层;具备一到两门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核心层;第三层面是与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第二节 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一 献身科学,追求真理 二 破除迷信,勇于创新 三 实事求是,治学严谨(关于学术腐败)

四 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五 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第八章

二 社会服务的道德意义

1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是旅行社会赋予高校使命的必要形式 2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是实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孵化器 3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有利于激3 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4 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三 品德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 大学教师的仪表可以反映其内在品质修养的精神内涵。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大学教师的服饰: (1)冷暖色适宜,和谐得当;(2)款式合适,战士个性特点;(3)扬长避短,张扬个性;(4)朴实自然,整洁宜人

2 大学教师的语言: (1)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2)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二)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

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对象特点的需要。教师要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对信息的敏感,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学知识。

三 提高教育专业能力

(一)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是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启发性;三是形象性

(二) 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一是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二是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方向性方面去把握教材;三是把握教材;四是把握教材要善于利用相关的研究最新成果和教学资料。

(三) 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 四 注重全面教学改革

具体要求:第一,确立主动教学的价值追求;第二,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第三,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

五 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

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应有利于对学生综合本质的评价,有利于考核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七章

科研道德的意义

一 科研道德有助于引导人力文明的健康发展

二 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科研道德有助于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养成

四 科研道德有助于高小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 发自身的职业潜能

第九章

修养与师德修养

二 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师德修养一般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十分必要。

1 师德修养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

2 师德修养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

3 师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节 师德修养的方法 一 学习与实践结合。

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师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是提高师德水平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师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再者,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大学教师而言可操作性强。 1 加强学习 做到:(1)进一步加强马克思注意理论的学习;(2)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3)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4)注意向具备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5)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 注意实践 做到:(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2)积极投身生活实践;(3)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 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和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要有以下方面:

1 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2 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的积淀和发展

规范整洁而富有逻辑性;(3)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 3 大学教师的举止 (1)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2)大学教师的仪态应沉稳大方,行为得体。最后,大学教师还要注意积极践行公德,讲究礼仪。


    相关文章

    国家承认的大专院校

    www.bj-accp.com 国家承认的大专院校 高职(专科)院校(共 1288 所) 北京市(24 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吉利大学 北京培黎职 ...

    职业道德5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名合格职业劳动者成长的必经之路是( ). A.培训和修养 B.职业培训 C.自我修养 D.理论学习 2.职业道德人格形成过程的基础 ...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认知

    第19卷第3期2011年6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tional Prosecutors College Vol.19No.3Jun.2011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认知 张志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

    浅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毕业论文 题 目 名 称 浅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系 (部) 经济与贸易系 专 业 班 级 10级会计1班 学 生 姓 名 翁某某 指 导 教 师 梁东升 时 间 2013 年 3 月至 2013 年 6 月 目 录 一.引言 ...... ...

    公路养护工人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第一章:道德概述 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做一个尊法纪.讲诚信的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 ...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道 ...

    2014机关事业单位职业道德考试题及答案0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职业首先对于职工的发展有何意义? 1.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想成就一定的事业,就离不开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良知.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理想的帮助和支持,一 ...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牡丹江市卫生学校 王冀鸽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生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建设应该从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意 ...

    2014上海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2014上海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制作 微信:shjsksw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各方 ...

    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内 容 摘 要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统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