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的制定

企业标准的制定

▲为了保证企业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编制企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为了保持企业标准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企业标准内容结构与表述的规范性、企业标准形式的国际

性,以确保企业标准制定过程质量和编写质量以及标准的规范性。企业各类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应贯彻并参照GB/T 1.1~1.3《标准化工作导则》、G 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和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中的规定和要求。

▲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的三项原则是什么?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交易的质量检验依据,制定这类企业产品标准,必须遵循ISO/IEC《技术工作导则》也就是GB/T1.1中提出的下列三项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最大自由度原则、可证实性原则。

▲什么是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应根据产品用处和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必须用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 制定产品标准的基本目的是:相互理解、方便信息交流,有利于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保证接口和互换性,保证产品的适用性,认证和实现品种控制以及满足客户的需求等。

任何产品都有许多技术或质量特性,用标准规定的仪仅是一部分,这就取决于制定该标准的目的。 如为了判断产品的质量的高低、使用性能的优劣等,就要在标准中定性的描述产品的主要使用功能和定量的规定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等等,以满足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

▲什么是最大自由度原则?

在规定产品标准的技术内容时,原则上只应规定性能要求,使实现性能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的自由度。达到目的手段往往不止一个。因此,在规定产品标准的技术内容时一般只应规定分类原则和使用性能要求,使实现这些原则和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自由度。

材料的选择范围也应给予较大自由度,在标准中一般只规定性能要求中的重要特征,而不应规定使用什么材料,应允许采用其他已证明同样适用于产品用途的材料。

▲什么是可证实性原则?

产品标准中,原则上只应规定能用试验方法等加以验证的要求,即只应规定能得到证实的技术要求。不能验证的技术要求无法检验其结果,也不能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写入产品标准没有意义。

▲企业产品标准的内容结构是什么?

企业产品标准的内容结构应参照GB/T 1.及GB/T 1.2中的规定,内容结构见图2:

图2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内容部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内容部分主要包括:

-产品分类和产品型号命名;

-技术要求(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如何编写产品分类和产品型号命名?

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类和产品型号命名时,编写时应:

a) 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分类应首先查询国家标准有无相应的规定,有时应贯彻和参照。企业可以自己规定对产品的分类。

产品根据不同特性要求可按品种、型式、规格等进行分类。

品种是指产品按其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性的不同所划的类别。

规格是指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的产品按尺寸、重量、功率或是其他有关参数划分的类别。

b) 企业一般通过对产品冠以型号来区分自己的产品。型号的命名方法应首先查询国家标准有无相应的规定,有时应贯彻和参照。企业可以自己规定对产品的型号命名方法。

型号命名通常采用字母加数字来表示。型号命名方法通常采用小方框下拉短线并进行文字说明。

▲技术要求(要求)应包括哪些内容:

技术要求(要求)是产品标准的核心。主要内容一般有:

(1)使用性能:主要功能、功率、效率、速度、精确度、灵敏度、可靠性及寿命等直接反映产品性能的指标或者间接反映使用性能的可靠代用指标。

(2)理化性能:化学成分、纯度、各种杂质含量极限值、强度、硬度、粘度、密度、弹性.电容、电阻、电感、磁感等物理、化学和电磁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只有在对产品的使用十分重要,或者当产品的质量必须由其保证时才编写。

(3)稳定性(有的行业称:环境适应性):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以及产品抗振、抗磁、抗老化、抗腐蚀、抗辐射的性能等。当这些因素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性能指标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时,应在标准

中明确规定这些要求。

(4)有关安仝、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防爆、防火、防触电、防污染,及对产品运转部分的平衡要求、噪声限制、食品中有害成分含量的限制等。在规定这些指标时,必须同时规定其极限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同时,应查询有关的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不能与其相悖。

(5)耗能指标:对使用时直接消耗能源的产品应对耗能指标做出明确规定,如耗电、耗煤、耗油、耗热和耗水等能耗指标。

(6)环境条件:产品对温度、湿度、气压、冲击、振动、摇摆、倾斜等工作状况适应的程度,以保证产品在上述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运输、贮存和正常使用。

(7)外观和感觉指标:颜色、疵点、划痕、涂覆及凭味觉、嗅觉、视觉、手感等确定的其他指标。这些指标的规定能用试验方法测定时,则应定量表示。一般多是采用定性说明的方法进行规定。

(8)工艺要求:工艺要求一般不列入产品标准,但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时,应作规定。

(9)材料要求: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料和特殊材料应对其材料要求作出规定。

(10)质量等级: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或作用,可对产品质量做出分等分级的规定。

根据需要,还可以规定必须列入的其他技术要求。

上述各项技术要求,凡能定量表示的,均应规定其标称值或极限值,给标称值的同时应给出偏差。 规定这些量值时都应考虑测量方法、测试条件和计量器具的精密度能否匹配一致,否则:就违背了可证实性原则或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试验方法应包括某些内容?

对产品技术要求进行试验、测定、检查的方法统称为试验方法。

企业产品标准中试验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方法原理概要;试验条件;试验中对材料的要求;

b) 试验仪器、试验装置;设备及对其要求,测试中使用的试剂、仪器、标准物质等均应规定精度等级,并由相应等级的计量标准校准合格;

c) 试验程序和方法;

d) 精密度或允许误差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

e) 其他。

编写试验方法应与技术要求的条文对应。一般情况下,一项技术要求,只规定一种试验方法。如规定两种试验方法,应同时规定其换算公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对许多试验方法作了规定,企业适用的应优先采用或参照。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以合并编写为一章吗?

当试验方法很简单时,可以和“技术要求

▲检验规则应包括哪些内容?

检验规则是对产品试样和正式生产中的产成品进行各种试验的规则。它是考核和测定产品是否合 乎标准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也是产品制造部门和用户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所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检验规则的内容包括检验分类(通常产品检验分成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每类检验所包含的试验项目,产品组批,抽样或取样方法,检验结果的复验规则等。

▲什么是出厂检验(交收检验)?

出厂检验(交收检验):产品交货前必须进行的各项检验,统称为出厂检验.,产品经出厂检验合 格后,才能作为合格品交货除厂。标准中应明确写出出厂检验的项目,一般是产品标准中规定的一部分项目。破坏性、耐久性项目一般不列入内。

▲什么是型式检验(例型试验)?

型式检验(例行试验):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增加试验项目),称为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再生产时的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中,定期、定量的周期性考核;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2)检验批的组成与抽样规则

根据产品特点和检验的分类,确定对试验项目进行全检、抽检或者部分项目全检、另一部分项目抽检,一般对可能具有严重后果的某些特性,如安全、卫生等指标要进行全检。

一般来说,出厂检验项目是产品标准中规定的部分项目。型式检验为产品标准的全部项目。

▲产品采用抽样检验时,有适用的国家标准吗?

有关抽样检验的国家标准很多,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有关渠道进行查询检索。例如:

对出厂检验,当企业连续生产,并且产品批量比较大时,产品抽样检验可以采用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等国家抽样检验标准。

对例行检验(周期检验):可以采用GB/T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等标准中的抽样方案。

▲检验规则中必须要规定判定规则吗?

是的,无论采用抽样检验还是采用全数检验,对每一类检验均应规定判定产品合格、不合格需返修、报废的规则,以及需进行复检的规则等。产品比较复杂,检验项目多时,还要对不合格进行分类。必要时,标准中还可规定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和进行仲裁的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中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内容中编写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示有关产品的必要信息,保证产品质量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标准中应对这些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标志、标记和标签

在产品、包装等物品上用图形、符号、颜色等表示其某些特性或某些要求的记号称之为标志。特别是一些消费品和涉及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产品标准中必须规定其产品标志、标签等。标志有产品标志、包装标志和作业指示标志三种。

①产品标志的基本内容为: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商标;产品型号或标记;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编号);产品的主要参数和质量等级标志;有效期等。

②包装标志的主要内容为: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厂址、执行标准编号、产品型号或标记;产品的主要参数和质量等级;产品包装数量、重量或体积;装箱日期以及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环保标志等内容。

③作业指示标志的主要内容为:产品的重心点,起吊线及“危险品”、“毒品”等字样或图案;以及运输、贮存中的注意事项,如“小心轻放”、“防湿’’、“向上”等字样或图案。

(2)包装

为了防止产品受损失,防止危害人与环境的安全,一切需要包装的产品均应在标准中对包装作出具体规定或引用有关的包装标准。包装应适用、方便、成本低。其主要内容是:

a)包装技术和方法,即说明产品采用的何种包装(盒装、箱装、桶装等),以及防晒、防潮、防振等方面要求;

b)包装材料和要求,即说明采用何种包装材料及其性能;

c)对内装物的要求,即明确规定内装物的摆放位置和方法、预处理方法及危险物品的防护条件(防 止造成危害或污染);

d)包装的试验方法,即指明与包装或包装材料有关的试验方法;

e)包装检验规则,即指明对包装进行检验的规则。

必要时,包装部分可规定产品随带文件,如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装箱单、随机备附件清单、安装图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3)运输

在运输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标准中应规定运输工具,如指明采用何种运输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等):

一般要对运输过程的环境等条件和装卸、防护等特殊要求作出规定即可。

(4)贮存

对有些产品(如食品)在贮存方面应做出规定,特别对有毒、易燃、易腐的产品更应规定各种相应的特殊要求。

贮存要求主要是对贮存场所(库存、露天、遮篷等)、贮存条件(温度、湿度、通风等)和贮存要求(单 放、堆放等)、贮存期限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可以直接引用。 ▲通常企业称的“大包装”和“小包装”是什么?标注标志时应注意什么?

“大包装”和“小包装”有时也称为“外包装”和“内包装”。前者中一般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后者,后者中装有的是产品。前者一般是为了运输而采用的包装,后者通常是销售包装。

“大包装”的标志通常应有:生产厂名称、厂址、产品名称、数量、重量、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收发货标志等等。而销售包装的标志一般应按上一问中的有关规定标注即可。但运输储运和收发货标志可不用标注了。

如果产品的包装为一个时(即是运输包装也是销售包装),则标志的标注应综合上述内容了。

食品、饮料、化工产品等的包装和标志应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执行。

▲什么是企业技术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有哪些形式?编写它们的格式必须要统一吗?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技术标准的格式原则按GB/T1.1。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可按行业指导性标 准的规定。但也可根据企业实际自行规定。

▲企业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标准类别按照企业的行业属性、产品类别、工艺过程、设备/仪器各类等分类确定,除了产品标准外,主要还有:

a)技术基础标准;

b)设计技术标准;

c)工艺技术标准;

d)设备/仪器标准;

e)计量器具检定规范/标准规范;

f)检测技术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 .

g)安全技术标准:

h)能源和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技术标准;

i)信息技术标准等。

▲什么是技术基础标准?

技术基础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企业 技术基础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作为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基础。

▲技术基础标准内容有哪些?

技术基础标准主要有:

1、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化工作导则系指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

a)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如GB/T 1.1;

b) 标准编写规则,如GB/T 20001;

c)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如GB/T1.2的有关规定;

d) 各类标准的通用编写规定,如GB/T1,1的有关规定;

e) 当GB/T1,1不能满足企业特殊需求时,可制定标准编写规定,如: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

2、通用技术语言标准。

为了使技术语言达到统一、简化、准确,以便于互相交流和正确理解,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包括:

a) 术语标准。

术语标准一般规定术语定义(或解释性说明)和对应的外文名称。包括:

1) 全国通用的综合性术语标准;

2) 行业通用的术语标准;

3) 企业术语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可根据GB/T20001.1制定企业常用的生 产技术和管理术语标准。

b) 符号、代号、代码、标志标准。

c) 技术制图标准。

1) 国家发布的通用技术制图标准和有行业特点的制图标准,企业应直接采用。

2) 对一些生产、技术中需要统一而又无现行国家标准的图形、符号、代号、代码或标志,企业 可根据GB/T 16901~16902制定企业制图标准。

3、量和单位标准。

对于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应强制执行,企业可直接采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部分内容,转化为企业 标准。

4、数值与数据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应包括:

a) 生产经营中各种极限数值的判定与表示标准;

b) 包含有特性值和数据表的标准。

5、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

6、环境保护、安全通用标准。

7、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

▲技术基础标准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1、企业应收集下列有关的基础标准:

a) 全国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

b) 行业通用基础标准;

c) 专业通用基础标准。

2、企业对技术基础标准一般可直接引用,也可根据企业需要,选择其中部分内容转化为企业标准或规定,供企业内部使用。

3、当上级标准中无可选用的技术基础标准,而企业工作又需要时,企业应参照GB/T1.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自己制定适用的企业技术基础标准。

▲企业技术基础标准制定要求是什么?

企业应建立齐全、有效的企业技术基础标准。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或能够指导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国家或行业基础标准均应纳入企业技术基础标准体系。没有国家或行业基础标准的,企 业可自行制定企业技术基础标准。

▲什么是设计技术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是为保证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设计标准的内容包括:

——设计符号、代号、术语标准;

——产品安全、环境和其他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设计准则;

——专业设计规范;

——设计参数与数据标准;

——设计计算方法标准;

——设计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中用于评价产品和工序的试验方法以及验收规则;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设计图样与文件的格式和编号标准;

——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

▲编制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是什么?

编制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主要有:

1)设计标准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产品设计标准应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在设计标准中对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应做出明确而适当的规定,如接收和拒收准则,还应规定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和控制。

5) 必要时,可把设计标准汇编成企业设计手册供企业设计人员使用。

6) 根据产品特点可编制标准件、通用件手册,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

▲什么是工艺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系指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和设备运行、维修的技术要求以及服务提供而制定的标准。它是生产工人进行操作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工艺?

工艺就是劳动者借助生产设备及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后使之成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艺术(程序、方法、技术)。它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或称作技能。

▲什么是工艺技术?加强工艺技术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产品在研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人们科学的、有序的利用先进的加工手段(工艺设备和工艺装备)和经济合理的加工方法、以保质保量完成预期的加工目的,这一过程即工艺过程;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即工艺技术。

加强工艺技术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生产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工艺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与保证。加

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水平是工艺工作的基本任务。

▲什么是工艺工作?

就是生产制造技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它包括从原材料进厂加工制造、一直到产品包装入库、这一系列的生产技术(也包括工厂内部的运输等等)工作。

工艺工作是一门为增加劳动生产率和生产优良产品及增加利润的一项综合性生产制造技术。它又基于“时间、速度、能源、方法和顺序、研究生产手段、研究工作环境、组织机构、劳动管理、质量控制等”的研究。

工艺工作将为企业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工艺标准一般分为几种?

工艺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别:

a) 工艺通用标准;

b) 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维修规程、作业指导书、服务提供规范(以下简称:工艺规程); c) 投产前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和零部件的工艺控制标准;

d) 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

e)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信息接口标准。

▲工艺通用标准一般有几种?

工艺通用标准包括:

a) 工艺术语标准;

b) 工艺符号、代号标准;

c) 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d) 工艺文件标准;

e) 工艺余量标准。

▲什么是工艺文件(标准)?

工艺文件的四大支柱是安全、质量、成本和生产率。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统称为工艺文件。也称为:工艺标准。

说的详细点就是按一定的条件,取其合理的工艺过程(即:生产过程)的内容和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工具和设备,以及工艺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应遵守的技术条件、用文字表示的形式则称为工艺文件。

▲什么是工艺文件格式?

工艺文件格式则是按工艺技术和管理要求规定的工艺文件各栏目的编排格式。一般来说,各个行业根

据自己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均制定了有关工艺文件格式的标准供企业选用。当然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对特殊工艺过程编制自己的工艺标准。

▲工艺标准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工艺标准的编制原则:考虑的到工艺文件格式标准不向产品标准那样单一,为了使所制定的标准能够指导全行业,所以规定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因此,能统一的则统一,不能统一的则暂不强求统一,以体现共性为原则,有关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格式就不再列入。

▲工艺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关系

工艺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关系:工艺标准化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而质量管理又是工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

▲什么是工艺规程?

系指指导产品或零件或元器件加工及工人操作的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一般有几种表现形式?

工艺规程表现形式是根据行业的不同,可以是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维修规程、作业指导书或服务提供规范。

▲工艺规程内容是什么?

不同行业的工艺规程内容不一样,一般包括:

a) 机械加工企业的工艺规程内容,如专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规程和标准工艺规程;

b) 流程性生产企业的单项工艺规程,如工艺流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或质量指标等;

c) 服务企业的服务提供规范规定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如服务提供过程中所要求的各项设施、 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和服务提供技术与程序。

▲当有些生产工序找不到合适的上级工艺规程时(或上级的规程不适用时)怎么办?

这时企业可自己编制工艺文件(工艺规程)。

由于工艺文件就是把某一个生产工序过程或生产的整个制作过程用文字形式记录表述出来,这个文字文件中即有定性的要求、也有定量的要求,所以关键还是看其是否可以正确的指导企业人员操作和生产。即使国家有相应的工艺规程或规定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进或补充或制定自己的工艺标准。

▲什么是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

系指对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测量或其操作保养需要特殊技能的工序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工 艺规程的组成部分。

▲制定工艺技术标准的要求是什么?

1)根据工艺灵活多变的特点,工艺标准除少数有通用性强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外,多数应结合 企业特点制定企业工艺标准。

2)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维修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服务提供规范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产 品标准和工艺标准要求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一般应规定技术操作前的准备、操作的一般步骤、操作中的 注意事项、对操作环境及设备的清理应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使用的设备、工具的安全规定等内容。

3)制定服务提供规范,确定各工作阶段接口时,不应留有空白和空隙。

4)生产过程的工序都应制定工艺标准。工艺标准一般可按工序制定,并按产品实现过程顺序排列。

5)企业应首先明确直接影响质量的生产和安装工序,确定之后,应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

6)各工序的工艺控制规范(尤其是工艺质量指标)应与产品质量标准协调。

7)制定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时,应注意考虑特殊的环境、温度、时间或其他影响质量的因素。

8)企业要积极引进和转化国外企业有关的工艺标准或规范,以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企业自己编写计量器具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依据是什么?

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都有计量器具,它们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一般来说,企业的标准计量器具应送到国家依法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对于大量的工作用计量器具,当企业建立自己的计量标准后,企业需要收集和制定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等技术标准,并依此定期检定/校准,以确保它们量值准确,数据可靠。编制依据主要是:JJF 1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和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什么是采购技术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系指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外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零部件、元器件等(以 下简称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单项采购标准内容一般包括;

a) 采购质量要求

采购质量要求应规定采购物资适用的质量标准(如质量特性、品种、规格、等级),采购质量要求 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产品标准,也可以直接规定具体技术要求。

外协件应规定外协件技术要求。

b) 进货验收规则

采购物资必须规定进货验收规则,检查采购物资质量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及其购买条件。进货验收项目可以是采购物资的原出厂标准质量检测项目的全部,也可以是部分项目。

可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进货验收的质量检测项目、数量、时间间隔或次数,但必须慎重地选择被

检物资的质量特性。

c) 试验方法

对进货验收的项目,应规定相应试验方法。

d) 保管注意事项

主要规定采购物资在仓库中的保管事项和贮存期限,以及对不合格采购物资隔离存放的规定。若采购物资对保管无特殊要求,可在仓库管理标准中规定。

▲制定采购技术标准时应注意什么?

应该注意的有五点:

1)采购标准应保证对采购物资进行适当控制,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供应品。

2)在制定采购标准时,要特别注意对采购的原材料品种、规格的优化、压缩、选用。

3)在审批采购标准时,应加强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查。

4)确定进货验收规则时,应考虑对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合格外购货物对生产流程的质量影响。

5)必要时,企业可以把一些常用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分类汇编成采购手册或材料手册供采购部门和检验部门作为采购物资和进货验收依据。

▲什么是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系指对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通常简称测量设备)质量要求和使用方法而制定的标准。

▲测量设备标准一般有哪些内容?

测量设备标准内容包括:

a) 测量设备的性能,规定测量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量程、偏移、稳定性、分辨率、不确定度等质量要求。

b) 测量设备使用技术规范(包括使用方法和范围)。

c) 测量设备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规定检定校准的时间间隔或校准状态以及调整、修理后再检定、 校准、安装和使用程序。该规程和规范是法定的计量技术文件,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测量设备技术标准制定有哪些要求?

测量设备技术标准应对下列方面做出规定:

a) 所有的测量设备应进行计量确认;

b) 应规定生产控制中各种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和校准时问间隔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校准或检定,使其量值能溯源到国家或国际的计量基准;

c) 测量设备维修和必要的调整后必须进行再校准;

d) 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企业应自行编制形成文件的校准规范并记录:

e) 采取封缄等措施防止造成校准、检定失效的调整;

f) 规定明确的标志,以识别校准状态,防止错误使用;

g) 应规定防止搬运、储存和使用中对测量设备损害的技术措施;

h) 当计算机软件使用于测量、检验和试验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在没有国家或行业测量设备校准方法时,企业可制定校准规范.以企业标准形式发布和实施,用以满足测量设备检修的需要。但在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校准规范发布后,企业校准规范应废止。

▲什么是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器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JJF107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企业计量都要通过校准来确保其量值准确。因此,企业应十分重视制定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是由企业组织制定并发布,在企业范围内实施,作为校准时依据的技术标准文件。

▲制定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制定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一般原则是:

a)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规定;

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并为最新技术留有空间;

c)按企业实际需要确定适用范围,力求完整。

▲编写企业计量校准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编写企业计量校准规范的基本要求是:

a)文字表述应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叙述清楚,不可产生不同的理解;

b)规范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代码要统一,表述同一概念;

c)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计量与计量器具的术语及缩略语,技术符号、图形符号,尺寸和公差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d)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表格、图样、数据表述应准确无误;

e)与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内容表述应协调一致,不能矛盾、抵触。

▲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主要技术要素结构和编排顺序是什么?

企业汁量器具标准规范应按企业标准形式编写,其主要技术要素结构和编排顺序是:

a)概述;

b)计量特性;

c)校准条件;

d)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e)校准结果表达;

f)复核时间间隔;

g)附录等。

▲企业计量器具标准规范内容的编写方法是什么?

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是企业标准,应按企业标准的编写规定并实施GB/T1.1-1.3等标准,其中技术要素部分内容的编写方法主要有:

(1)概述

主要简述被校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结构(必要时,应附结构示意图)。

(2)计量特性

应编写被校计量各参数的测量范围及其技术指标,还有应具备的分辨力和稳定度等性能要求。

(3)校准条件

应写明为确保标准过程中计量标准?被校计量器具正常工作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灰尘、振动、电磁干扰等条件。

计量标准及有关设备应写明其计量特性,以及对被校计量器具各测量范围内能提供的计量测试实 验室测量能力。

(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校准项目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确定,并写明其示值或量值要求;校准方法应包括校准的原则,必要时,应提供校准原理示意图、公式所含的常数或系数。

对带有调控器的计量器具,经校准后规定保护措施,如南封印、漆封等。

当然,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中规定的方法。

校准步骤应具体、明确,与校准项目一一对应。

(5)校准结果

校准结果应在计量器具的校准报告上反映,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a)编号;

b)送校部门/单项名称;

c)被校对象的名称、标识;

d)校准日期;

e)校准依据的规范名称、编号;

f)校准所用计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g)校准环境条件;

h)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i)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签发日期等。

(6)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是指保证被校计量器具准确有效的两次校准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应依据被校计量 器具的使用条件和次数等实际情况决定。

(7)附录

主要包括:校准记录、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确定的校准方法及有关的图表、数据等。

▲什么是职业健康技术标准?

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系指为消除、限制或预防职业活动中的健康损害和安全危险及其有害因素而制定的标准。

▲职业健康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职业健康标准内容一般应包括:

a) 尘埃浓度限量标准;

b) 有害物质浓度限量标准;

c) 噪声、振动、高温限量标准等;

d) 辐射防护标准;

e) 生物危险防护标准等。

▲制定职业健康标准有哪些要求?

a)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法规性技术文件要求;

b) 生产过程中涉及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有害因素;

c) 对生产场所和作业现场的安全卫生要求;

d) 对有害性的原材料、毛坯和半成品的使用、处理要求;

e) 安全卫生要求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什么是环境技术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系指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振动、电磁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及其他事项制定的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质量标准;

b)“三废”(废水、废气、废物)排放标准;

c)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等。

▲制定环境技术标准有哪些要求?

主要有三方面:

1)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依法严格执行。企业应根据国家环境标准选择适应本企业的部分,制定企业环境标准。

2)企业环境标准,一般应规定允许限量、测试地点和测定周期三个方面内容。

3)制定环境技术标准时,应考虑对下述因素控制的技术要求:

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 废物处置管理;

d) 土地污染等。

▲什么是信息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系主要是指对企业各种信息的收集、贮存、加工、传递、利用等信息技术活动制定的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

1)信息通用标准

包括:信息术语、图形、符号、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条形码技术标准、数据元表示标准、设备与媒体标准、程序设计语言标准、中文信息处理标准、计算机图形标准等。

2)信息应用标准

信息应用标准系指信息技术在应用中所涉及的标准,包括:

a) 电子商务标准;

b) 电子政务标准;

c) IC卡标准;

d) 智能卡应用标准等。

3)网络标准

包括:网络总体标准、功能标准、一致性测试标准、典型网络标准、网络安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

等等。

▲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有哪些要求?

主要要求有:

1)应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将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部标准文件和各种文件记录输入电子网络,实行网络管理,使全部文件处于受控状态和便于应用。

2)应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标准的作用,为网络信息管理编制软件,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水平。

3)应积极收集信息技术标准,并积极组织实施。

▲什么是企业管理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之为企业管理标准(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当然,这些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

技术要求。例如:在企业中为实施各类管理体系标准(如:质量体系管理标准ISO 9000:2000),编制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等,这些程序文件就是企业管理标准的一部分。

▲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依据是:

1.与企业管理技术事项对应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制定企业管理标准的首要依据;

2.有关企业管理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企业制定各项管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3.企业原有的一些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各项管理标准的重要基础;

4.企业传统的管理实践经验是企业制定各项管理标准的必要内容;

5.应用现代化或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各项管理标准水平的主要手段。

▲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原则是什么?

制定好企业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和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遵守《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原则;

2.按企业管理职能制定管理标准,不能按企业现行管理机构制定;

3.“三不”原则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提出的七个原则是什么?

企业管理标准是一类企业标准,因此必须遵守《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七条中提出的七个原则。即:

①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②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③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包括工程和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④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⑤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⑥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使用和对外贸易。

⑦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为什么说应按企业管理职能制定管理标准,不能按企业现行管理机构制定?

坚持这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持企业管理标准的稳定性。企业管理标准是为r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职能针对管理活动过程制定的,只要企业存在,就一定有企业的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鼍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管理活动过程。为了实现这些管理职能,就可以制定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方面的管理标准。但企业的管理机构却是依据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条件和企业内部的产品、设备、人员等状况而设立的,并会不断变更与调整,以适应企业内外的变化。

▲什么是“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的内容是:

①不稳定的管理事项不能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

②不成熟的管理工作事项,也不能急于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

③企业管理制度已有效管理的事项,不必再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中有两类管理事项,一类是管理技术事项,他们一般比较稳定地重复发生,我们可以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可以由定性管理转变为定量管理,由粗放经营变为集约化经营,由经验管理变为科学管理;另一类是受企业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或涉及到管理艺术的管理事项,就只能制定为管理制度,实现有序化管理。尽管企业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对象、产生基础、制定程序、内容要求及编写格式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它们都是企业管理的“法规”和“工具”,都是企业规范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都要长期并存互相补充,决不能排斥或替代某一种,也没有必要把原来的企业管理制度全部“转化

业标准化效益,才能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编写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有哪些基本要求?

企业管理标准除了应符合GB/T 1.1-1.3中提出的正确性、统一性、简明性、协调性和规范性五项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三项基本要求:

1.应该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专业管理的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不能把被替代、被废止的无效法规作为企业管理标准的管理依据。

2.应该符合企业管理实际,具有该企业管理特色,而不是抄袭搬用的。

3.管理内容应明确具体,其检查与考核方法应尽可能定量化、科学化,具有可行性和可检查性。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部分结构及编排顺序是什么?

依据GB/T1.1,结合企业管理标准的实际需要,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部分结构及编排顺序如下所示:

技术要素部分

范围

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管理职责

管理原则

管理程序

管理内容与要求

检查与考核

规范性附录

上述构成部分不是任何一项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都需要包括在内的,企业可根据管理对象的具体内窬及其特点,以及制定该管理标准的目的,来具体规定标准应具有的内容结构。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方法是什么?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各部分的编写方法是:

1.范围

企业管理标准的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按GB/T1.1规定编写,当标准名称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时,可不写适用范围。

2.引用文件

企业管理标准的引用标准是写该标准直接引用的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标准,书写格式按GB/T1.1规定,

但要写全标准号,即写明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当一些部门管理技术性规程、规范、细则等用文件形式发布时,可以在这一章中作为:“引用文件

a)文件发布部门;

b)文件名称;

c)文件发布或实施日期。

3.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为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企业管理方面的常用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也要标准化。凡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无规定时,企业可制定单独的企业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标准,或在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正文第3章中写明,以便统一理解,顺利实施。

4.管理职责

企业某类管理工作应有一个归口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该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及权限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应该在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一般是每类企业管理标准中有一项)中明确规定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同时,也可写明配合/协作部门的管理职责。

5.管理原则

企业管理业务中,有些业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或准则),则应明确规定,如企业物资管理应实行“六统一原则‘”,即“统一分类、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等原则。生产管理应实行均衡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等原则。当然,如无管理原则时,该章可省略不写。

6.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指管理活动运行客观的顺序,一般应采用程序图来表述,在管理程序图表形式还不能表述清楚时,可插加一些文字说明。在编写管理流程图时,应用科学方法优化流程或业务过程再造,使流程畅通而又路线最短,尽量避免重复交叉和迂回。管理程序流离转徙图表中的图形符号一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四种符号即:过程符号口,方向符号 →,判断符号◇和始终符号O。

必要时,也可采用GB/T1526《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等标准中规定的图形符号,以达到能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管理程序图表的具体尺寸、格式由企业自行确定,但要符合简明、清晰的要求。

7.管理内容和要求

这是企业管理中正文部分的主体,应根据具体专业管理业务内容和5W1 H原则,对其中应处理事项的时间、空间、质量和数量、管理的条件和方法等一一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企业设备管理基本规定》中,应对设备的规划、购置、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查、修理、改造、更新、封存直到报

废等内容分成若干章写出明确的规定要求。

8.检查和考核

企业管理标准中一般应对标准中规定的管理内容与要求的实施情况如何进行检查和考核作出明确规定,这种检查与考核是对企业一项管理业务工作状况的检查和考证。因此,可根据该项管理业务企业应达到的总目标,按目标管理的方法分解落实到企业各有关部门和车间,并提出具体的检查方法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尽可能定量,用数据或比率表示,对一些确实难以用数据和比率表示的定性考核要求也可以转化为等级或分数的办法来表示。

企业管理标准中检查和考核的结果必须与企业的经济承包奖惩责任制紧密挂钩,匹配一致。必要时,企业也可以制定独立的考核标准,然后在管理标准中引用实施。

▲什么是采购管理标准?

采购管理标准是企业对采购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管理标准。

▲采购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主要有:

1、标准应规定在采购过程中选择合格的供方,企业应:

a) 要求供方提供其有能力为合格供方的证据.包括:

1) 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人员的概况;

2) 供方的产品安全认证;

3) 供方的质量管理等体系的认证。

b) 根据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

c) 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合格供方的准则。

d) 对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予以保持。

2、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包括:

a) 测量、检验、观察、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b) 企业或其顾客可在供方的现场或本企业现场实施验证;

c) 拟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 ▲什么是生产管理标准?

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人力、设备、生产环境)、原料准备、技术提供、工艺加工直至产品实现的具体过程的管理制定的管理标准。

▲生产管理标准中应对哪些内容做出要求?

主要方面的要求有:

a) 生产计划、调度计划的编制;

b) 工艺规程的执行和工艺方案的落实;

c) 工艺验证和评定的落实;

d) 过程能力验证的具体要求;

e) 设备调剂使用的具体要求;

f) 生产原料调拨运输的一般要求;

g) 生产单元操作人员的有序组织和调剂的要求;

h) 生产现场各类信息沟通要求和反馈渠道。

▲管理编制中对生产现场文明有序生产应规定哪些要求?

主要包括有:

a) 合理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定置物品与操作人员结合状态,确保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提高效率;

b) 对生产现场的工位器具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不同工序工位采用不同颜色,便于目视管理和工位器具管理;

c) 督促对生产现场整理、整顿、清理、清扫,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什么是安装、交付管理标准?应注意什么?

企业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对安装、交付和交付后活动予以规范和控制的管理标准。

需注意的是在安装、交付管理标准中应明确要求,划分供、需方的产品责任和产品使用责任。

▲安装管理标准的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有:

a) 安装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组织准备的范围;

b) 安装期间或安装后合格确认程序和现场安装测试办法。

▲交付管理标准的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有:

a)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制定及评审程序;

b) 技术咨询、备品备件供应;

c) 维修服务提供方式,服务网点:工作要求。

▲什么是服务管理标准?应注意什么?

对影响服务质量的人员、设施、资源、方法、程序和环境等因素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有效控制的管理标准。

应注意的是服务管理标准应及时修订规范和过程控制程序,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以适应顾客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企业服务管理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服务管理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制定服务规范,规定服务达到的水平和要求.包括:

1) 根据服务项目的特点考虑并形成定量和定性的质量指标要求,包括功能、经济、安全、舒 适、时间和文明;

2) 服务特性需要经顾客评价并相应地制定验收标准。

b) 制定服务提供规范,规定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包括:

1) 提供过程所要求的各项设施、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

2) 编制一套服务提供程序,确定各工作阶段接口,不应留有空白或空隙。

c) 制定质量控制规范规定控制和评价服务特性和服务提供特性的程序,包括:

1) 识别并分析对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活动并加以控制;

2) 规定特性的评价方法及建立控制手段。

▲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管理标准内容包括哪些?

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管理标准,其内容包括:

a) 分析测量结果和数据信息,评定服务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规定和顾客要求;

b) 建立、培训技术咨询队伍,健全配件、备品管理;

c) 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施行包修、包退、包换;

d) 对售后服务活动应明确提供服务的方式(上门服务或定点服务)以及联系方法。

▲什么是能源管理标准?

企业针对能源的生产、分配、转换和消耗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所制定的管理标准。

▲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b) 能源管理各种报表、记录的保存和利用;

c) 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应纳入企业测试装置管理中;

d) 节能技术改造措施的办事程序;

e) 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成果的奖励;

f) 能源设备的管理应纳入企业设备管理中;

g) 制定企业合理利用能源的评价办法和程序。

▲什么是企业工作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企业工作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上述“工作事项”,一般是指与企业职工所担负的岗位工作中出现的稳定性、重复性工作事项。不稳定的或非重复性工作事项一般不写入工作标准中。《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对企业工作标准一个更简单的定义:“按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

▲什么是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有关日常如何实施和记录的详细描述(见GB/T 19023),它可以是流程图、图表、模型、图样中的技术注释,设备操作手册、图片、录像检查清单,也可以是规范或它们的组合。

当作业指导书是工作/作业/服务岗位的规范时,就是企业工作标准。

▲企业工作标准一般分成几类?

企业工作标准依据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一般分成三类:

一类是适用于管理岗位的,对管理工作事项所制定的企业工作标准;

一类是适用于操作或作业岗位的,对操作或作业事项所制定的企业作业标准或岗位操作规程。

一类是适用于交通运输、商场饭店、广播、邮电、通讯、银行、旅游以及工业企业的食堂、后勤等服务岗位的,对服务事项所制定的服务标准或服务规范。但无论是哪类企业工作标准,其适用对象都是“人”,是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作业或服务)的人。而作业指导书一般是作业的工作标准,或者是工作/作业/服务过程的过程标准。

▲为什么说企业工作标准是衡量企业员工的基本依据?

企业工作标准是衡量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企业是把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稳定的重复性工作事项制定为企业工作标准,并以此作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教育、工作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使企业职工理解、掌握自己的工作标准,并认真严格地实施,从而保证工作井然有序,有条有理。可以说,没有工作标准,没有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就没有第一流的职工队伍,也没有第一流的企业。

不过,企业工作标准并不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唯一依据,他(她)们的工作质量除了达到工作标准中规定的工作要求外,还要满足本职工作中各种潜在的要求,而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劳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她)们的工作高效率、高质量。从而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

▲制定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要使企业工作标准受广大职工欢迎,就必须在制定企业工作标准之前,首先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合理地确定工作路线和工作岗位

为了使企业内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配合协调,物流、车流和人流流向合理,不交叉,不往复,不杂乱,就要科学地确定和布置工作路线。

为了激励企业职工努力工作,克服苦乐不均等不合理现象,就要依据工作数量、工作复杂程度及工作责任或风险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地确定工作岗位。

然后,再按“岗定标、选标选人”,促进企业职工平等竞争,各尽所能,按劳取酬。

2.运用工业工程(IE)等科学方法优化岗位工作作业或操作事项提高工作效率

工业工程(IE)是研究由人、物、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设计、改善和控制方法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旨在改善作业方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编写企业工作标准有哪些基本要求?

企业工作标准既是标准,就要遵循GB/T1.1_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中提出的正确、准确、简明、和谐和统一的五个要求。此外,结合企业工作标准的特点,更应遵循下列四项基本要求:

①应充分体现岗位上应实施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的要求,并具体明确地规定:

a)干什么;

b)怎么干;

c)干到什么程度,即提出工作质量、数量和期限要求。

②充分发动广大职工,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群策群力,保证企业工作(作业)标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起草和编写企业工作标准可以采取下列三种方式:

a)谁干谁起草,谁管谁审核;

b)上级起草下级岗位工作标准,同时充分征求下级意见;

c)上下结合起草和编写。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必须认真征求被编写岗位职工和相关岗位职工的意见,在充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编写工作标准。

③重点抓好生产现场工作岗位及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作业)标准。

④工作(作业)标准内容必须有侧重点,主要控制那些直接影响产品或工程质量的工作要求或容易导致质量失控的难点。同时应考虑到企业工作标准是以企业职工为主要对象,是作为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考证依据,必须要求其内容正确、简明、具体、易懂、实用,使企业职工能熟练地掌握,准确地实施且便于检查与考核。

▲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构成及其编排顺序

1.对企业工作标准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

a)该岗位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

b)每项任务的数量、质量与完成期限; ’

c)完成任务的程序与方法;

d)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方法;

e)信息传递方式;

f)检查与考核办法。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格式以及详略程度应适合于企业中员工使用的客观需要,并取决于活动的复杂程度、使用方法、实施的培训以及员工的资历和技能。如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或服务规范时,应按上述企业工作标准的结构编写。 ’

2.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结构及其编排顺序:

范围

引用标准

岗位职责与权限

上岗条件

工作程序或作业/服务流程

内容与要求

检查与考核

▲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内容的编写方法是什么?

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内容的编写方法主要有:

①标准名称

企业工作标准的名称应依据岗位的特性分别写明:

“×××(管理岗位名称)工作标准”;

“×××(操作岗位名称)各企业标准或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服务岗位名称)服务标准或服务规范

对一类岗位通用的工作标准名称可写成:

“×××(一类岗位名称)通用工作标准”等。

②范围 ,

依据GB/T1.1规定,简明扼要地规定标准的主题内容与适用岗位状况。

当标准名称已明确地指出其适用岗位状况时,可不写适用范围。

③规范性引用文件

应写明该工作标准中应采用(即执行)的标准,一般是通用工作标准,及该岗位应执行的基础标准和技术标准。

④岗位职责与权限(或任务)

应用简明扼要的方案清楚地规定该岗位的职责、权限或主要工作任务。

⑤工作(作业)程序

一般应采用方框图或程序图表述该岗位的工作顺序。主要的工作(作业)环节应用框图或用国内外 通行规定的信息处理流程图图形符号标明,并可插加一些简短的说明性文字。

⑥工作内容与要求

应按上述编写企业工作标准的基本要求,用文字、图形或表格等简明易懂的形式,写明工作程序图上各环节的内容及其要求。

⑦检查与考核

应该写明对岗位工作的检查方法和考核指标。

生产岗位的作业标准的考核指标,应写明产品质量、产量、消耗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管理岗位的工作标准的考核应与目标管理紧密挂钩,并用量值化数据或指标等定量表示。

▲企业工作标准的编写格式有哪些?

由于各类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规模、设备条件、人员素质等都不相同,各企业应当创新一套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不同格式的企业工作标准。同时也应允许一个企业根据各类岗位的特点规定若干种不同的企业工作标准。目前,我国企业工作标准的格式大概有以下四种:

(1)条文叙述式

这种形式的企业工作标准一般都按GB/T1.1规定,按标准格式逐章逐条编写。

(2)表格排列式

为了使企业工作标准表述形式简明、扼要、实用,有些地方推荐采用表格排列式的企业工作标准。

(3)图表展示式

近两年来,有些水泥、制药等过程性工业企业,为了使企业工作标准进一步具体、实用,适应自动化封闭生产的特点,创新了图表展示式的企业工作标准编写格式。

(4)活页卡片式

有些企业采用这种形式。由一张或几张卡片组成:卡片中标明了工作信息和要求等。这种方式的企业工作标准简明扼要,便于实施和修改,较为实用方便,应用的也很多。

企业工作标准在遵循GB/T 1.1基本要求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形式或格式,关键是可以指导人员工作和便于管理。但同一个企业同一类岗位的工作(作业)标准编写格式应该规范化。

企业标准的制定

▲为了保证企业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编制企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为了保持企业标准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企业标准内容结构与表述的规范性、企业标准形式的国际

性,以确保企业标准制定过程质量和编写质量以及标准的规范性。企业各类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应贯彻并参照GB/T 1.1~1.3《标准化工作导则》、G 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和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中的规定和要求。

▲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的三项原则是什么?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交易的质量检验依据,制定这类企业产品标准,必须遵循ISO/IEC《技术工作导则》也就是GB/T1.1中提出的下列三项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最大自由度原则、可证实性原则。

▲什么是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应根据产品用处和制定产品标准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必须用标准规定的技术内容。 制定产品标准的基本目的是:相互理解、方便信息交流,有利于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保证接口和互换性,保证产品的适用性,认证和实现品种控制以及满足客户的需求等。

任何产品都有许多技术或质量特性,用标准规定的仪仅是一部分,这就取决于制定该标准的目的。 如为了判断产品的质量的高低、使用性能的优劣等,就要在标准中定性的描述产品的主要使用功能和定量的规定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等等,以满足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

▲什么是最大自由度原则?

在规定产品标准的技术内容时,原则上只应规定性能要求,使实现性能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的自由度。达到目的手段往往不止一个。因此,在规定产品标准的技术内容时一般只应规定分类原则和使用性能要求,使实现这些原则和要求的手段能有最大自由度。

材料的选择范围也应给予较大自由度,在标准中一般只规定性能要求中的重要特征,而不应规定使用什么材料,应允许采用其他已证明同样适用于产品用途的材料。

▲什么是可证实性原则?

产品标准中,原则上只应规定能用试验方法等加以验证的要求,即只应规定能得到证实的技术要求。不能验证的技术要求无法检验其结果,也不能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写入产品标准没有意义。

▲企业产品标准的内容结构是什么?

企业产品标准的内容结构应参照GB/T 1.及GB/T 1.2中的规定,内容结构见图2:

图2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内容部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内容部分主要包括:

-产品分类和产品型号命名;

-技术要求(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如何编写产品分类和产品型号命名?

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类和产品型号命名时,编写时应:

a) 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分类应首先查询国家标准有无相应的规定,有时应贯彻和参照。企业可以自己规定对产品的分类。

产品根据不同特性要求可按品种、型式、规格等进行分类。

品种是指产品按其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性的不同所划的类别。

规格是指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的产品按尺寸、重量、功率或是其他有关参数划分的类别。

b) 企业一般通过对产品冠以型号来区分自己的产品。型号的命名方法应首先查询国家标准有无相应的规定,有时应贯彻和参照。企业可以自己规定对产品的型号命名方法。

型号命名通常采用字母加数字来表示。型号命名方法通常采用小方框下拉短线并进行文字说明。

▲技术要求(要求)应包括哪些内容:

技术要求(要求)是产品标准的核心。主要内容一般有:

(1)使用性能:主要功能、功率、效率、速度、精确度、灵敏度、可靠性及寿命等直接反映产品性能的指标或者间接反映使用性能的可靠代用指标。

(2)理化性能:化学成分、纯度、各种杂质含量极限值、强度、硬度、粘度、密度、弹性.电容、电阻、电感、磁感等物理、化学和电磁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只有在对产品的使用十分重要,或者当产品的质量必须由其保证时才编写。

(3)稳定性(有的行业称:环境适应性):产品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以及产品抗振、抗磁、抗老化、抗腐蚀、抗辐射的性能等。当这些因素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性能指标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时,应在标准

中明确规定这些要求。

(4)有关安仝、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防爆、防火、防触电、防污染,及对产品运转部分的平衡要求、噪声限制、食品中有害成分含量的限制等。在规定这些指标时,必须同时规定其极限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同时,应查询有关的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不能与其相悖。

(5)耗能指标:对使用时直接消耗能源的产品应对耗能指标做出明确规定,如耗电、耗煤、耗油、耗热和耗水等能耗指标。

(6)环境条件:产品对温度、湿度、气压、冲击、振动、摇摆、倾斜等工作状况适应的程度,以保证产品在上述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运输、贮存和正常使用。

(7)外观和感觉指标:颜色、疵点、划痕、涂覆及凭味觉、嗅觉、视觉、手感等确定的其他指标。这些指标的规定能用试验方法测定时,则应定量表示。一般多是采用定性说明的方法进行规定。

(8)工艺要求:工艺要求一般不列入产品标准,但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时,应作规定。

(9)材料要求: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料和特殊材料应对其材料要求作出规定。

(10)质量等级: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或作用,可对产品质量做出分等分级的规定。

根据需要,还可以规定必须列入的其他技术要求。

上述各项技术要求,凡能定量表示的,均应规定其标称值或极限值,给标称值的同时应给出偏差。 规定这些量值时都应考虑测量方法、测试条件和计量器具的精密度能否匹配一致,否则:就违背了可证实性原则或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试验方法应包括某些内容?

对产品技术要求进行试验、测定、检查的方法统称为试验方法。

企业产品标准中试验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方法原理概要;试验条件;试验中对材料的要求;

b) 试验仪器、试验装置;设备及对其要求,测试中使用的试剂、仪器、标准物质等均应规定精度等级,并由相应等级的计量标准校准合格;

c) 试验程序和方法;

d) 精密度或允许误差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

e) 其他。

编写试验方法应与技术要求的条文对应。一般情况下,一项技术要求,只规定一种试验方法。如规定两种试验方法,应同时规定其换算公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对许多试验方法作了规定,企业适用的应优先采用或参照。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以合并编写为一章吗?

当试验方法很简单时,可以和“技术要求

▲检验规则应包括哪些内容?

检验规则是对产品试样和正式生产中的产成品进行各种试验的规则。它是考核和测定产品是否合 乎标准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也是产品制造部门和用户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所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检验规则的内容包括检验分类(通常产品检验分成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每类检验所包含的试验项目,产品组批,抽样或取样方法,检验结果的复验规则等。

▲什么是出厂检验(交收检验)?

出厂检验(交收检验):产品交货前必须进行的各项检验,统称为出厂检验.,产品经出厂检验合 格后,才能作为合格品交货除厂。标准中应明确写出出厂检验的项目,一般是产品标准中规定的一部分项目。破坏性、耐久性项目一般不列入内。

▲什么是型式检验(例型试验)?

型式检验(例行试验):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增加试验项目),称为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再生产时的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中,定期、定量的周期性考核;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2)检验批的组成与抽样规则

根据产品特点和检验的分类,确定对试验项目进行全检、抽检或者部分项目全检、另一部分项目抽检,一般对可能具有严重后果的某些特性,如安全、卫生等指标要进行全检。

一般来说,出厂检验项目是产品标准中规定的部分项目。型式检验为产品标准的全部项目。

▲产品采用抽样检验时,有适用的国家标准吗?

有关抽样检验的国家标准很多,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有关渠道进行查询检索。例如:

对出厂检验,当企业连续生产,并且产品批量比较大时,产品抽样检验可以采用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等国家抽样检验标准。

对例行检验(周期检验):可以采用GB/T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等标准中的抽样方案。

▲检验规则中必须要规定判定规则吗?

是的,无论采用抽样检验还是采用全数检验,对每一类检验均应规定判定产品合格、不合格需返修、报废的规则,以及需进行复检的规则等。产品比较复杂,检验项目多时,还要对不合格进行分类。必要时,标准中还可规定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和进行仲裁的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中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产品标准技术内容中编写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示有关产品的必要信息,保证产品质量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标准中应对这些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标志、标记和标签

在产品、包装等物品上用图形、符号、颜色等表示其某些特性或某些要求的记号称之为标志。特别是一些消费品和涉及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产品标准中必须规定其产品标志、标签等。标志有产品标志、包装标志和作业指示标志三种。

①产品标志的基本内容为: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商标;产品型号或标记;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编号);产品的主要参数和质量等级标志;有效期等。

②包装标志的主要内容为: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厂址、执行标准编号、产品型号或标记;产品的主要参数和质量等级;产品包装数量、重量或体积;装箱日期以及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环保标志等内容。

③作业指示标志的主要内容为:产品的重心点,起吊线及“危险品”、“毒品”等字样或图案;以及运输、贮存中的注意事项,如“小心轻放”、“防湿’’、“向上”等字样或图案。

(2)包装

为了防止产品受损失,防止危害人与环境的安全,一切需要包装的产品均应在标准中对包装作出具体规定或引用有关的包装标准。包装应适用、方便、成本低。其主要内容是:

a)包装技术和方法,即说明产品采用的何种包装(盒装、箱装、桶装等),以及防晒、防潮、防振等方面要求;

b)包装材料和要求,即说明采用何种包装材料及其性能;

c)对内装物的要求,即明确规定内装物的摆放位置和方法、预处理方法及危险物品的防护条件(防 止造成危害或污染);

d)包装的试验方法,即指明与包装或包装材料有关的试验方法;

e)包装检验规则,即指明对包装进行检验的规则。

必要时,包装部分可规定产品随带文件,如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装箱单、随机备附件清单、安装图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3)运输

在运输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标准中应规定运输工具,如指明采用何种运输工具(汽车、火车、飞机等):

一般要对运输过程的环境等条件和装卸、防护等特殊要求作出规定即可。

(4)贮存

对有些产品(如食品)在贮存方面应做出规定,特别对有毒、易燃、易腐的产品更应规定各种相应的特殊要求。

贮存要求主要是对贮存场所(库存、露天、遮篷等)、贮存条件(温度、湿度、通风等)和贮存要求(单 放、堆放等)、贮存期限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可以直接引用。 ▲通常企业称的“大包装”和“小包装”是什么?标注标志时应注意什么?

“大包装”和“小包装”有时也称为“外包装”和“内包装”。前者中一般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后者,后者中装有的是产品。前者一般是为了运输而采用的包装,后者通常是销售包装。

“大包装”的标志通常应有:生产厂名称、厂址、产品名称、数量、重量、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和收发货标志等等。而销售包装的标志一般应按上一问中的有关规定标注即可。但运输储运和收发货标志可不用标注了。

如果产品的包装为一个时(即是运输包装也是销售包装),则标志的标注应综合上述内容了。

食品、饮料、化工产品等的包装和标志应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执行。

▲什么是企业技术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是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有哪些形式?编写它们的格式必须要统一吗?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技术标准的格式原则按GB/T1.1。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可按行业指导性标 准的规定。但也可根据企业实际自行规定。

▲企业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标准类别按照企业的行业属性、产品类别、工艺过程、设备/仪器各类等分类确定,除了产品标准外,主要还有:

a)技术基础标准;

b)设计技术标准;

c)工艺技术标准;

d)设备/仪器标准;

e)计量器具检定规范/标准规范;

f)检测技术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标准; .

g)安全技术标准:

h)能源和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技术标准;

i)信息技术标准等。

▲什么是技术基础标准?

技术基础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企业 技术基础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作为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基础。

▲技术基础标准内容有哪些?

技术基础标准主要有:

1、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化工作导则系指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

a)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如GB/T 1.1;

b) 标准编写规则,如GB/T 20001;

c)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如GB/T1.2的有关规定;

d) 各类标准的通用编写规定,如GB/T1,1的有关规定;

e) 当GB/T1,1不能满足企业特殊需求时,可制定标准编写规定,如: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

2、通用技术语言标准。

为了使技术语言达到统一、简化、准确,以便于互相交流和正确理解,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标准。 包括:

a) 术语标准。

术语标准一般规定术语定义(或解释性说明)和对应的外文名称。包括:

1) 全国通用的综合性术语标准;

2) 行业通用的术语标准;

3) 企业术语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可根据GB/T20001.1制定企业常用的生 产技术和管理术语标准。

b) 符号、代号、代码、标志标准。

c) 技术制图标准。

1) 国家发布的通用技术制图标准和有行业特点的制图标准,企业应直接采用。

2) 对一些生产、技术中需要统一而又无现行国家标准的图形、符号、代号、代码或标志,企业 可根据GB/T 16901~16902制定企业制图标准。

3、量和单位标准。

对于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应强制执行,企业可直接采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部分内容,转化为企业 标准。

4、数值与数据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应包括:

a) 生产经营中各种极限数值的判定与表示标准;

b) 包含有特性值和数据表的标准。

5、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

6、环境保护、安全通用标准。

7、各专业的技术指导通则或导则。

▲技术基础标准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1、企业应收集下列有关的基础标准:

a) 全国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

b) 行业通用基础标准;

c) 专业通用基础标准。

2、企业对技术基础标准一般可直接引用,也可根据企业需要,选择其中部分内容转化为企业标准或规定,供企业内部使用。

3、当上级标准中无可选用的技术基础标准,而企业工作又需要时,企业应参照GB/T1.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自己制定适用的企业技术基础标准。

▲企业技术基础标准制定要求是什么?

企业应建立齐全、有效的企业技术基础标准。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或能够指导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国家或行业基础标准均应纳入企业技术基础标准体系。没有国家或行业基础标准的,企 业可自行制定企业技术基础标准。

▲什么是设计技术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是为保证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而制定的标准。

▲设计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设计标准的内容包括:

——设计符号、代号、术语标准;

——产品安全、环境和其他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设计准则;

——专业设计规范;

——设计参数与数据标准;

——设计计算方法标准;

——设计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中用于评价产品和工序的试验方法以及验收规则;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设计图样与文件的格式和编号标准;

——设计文件完整性要求。

▲编制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是什么?

编制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主要有:

1)设计标准应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产品设计标准应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在设计标准中对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应做出明确而适当的规定,如接收和拒收准则,还应规定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和控制。

5) 必要时,可把设计标准汇编成企业设计手册供企业设计人员使用。

6) 根据产品特点可编制标准件、通用件手册,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

▲什么是工艺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系指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和设备运行、维修的技术要求以及服务提供而制定的标准。它是生产工人进行操作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工艺?

工艺就是劳动者借助生产设备及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后使之成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艺术(程序、方法、技术)。它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或称作技能。

▲什么是工艺技术?加强工艺技术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产品在研究、研制和生产过程中,人们科学的、有序的利用先进的加工手段(工艺设备和工艺装备)和经济合理的加工方法、以保质保量完成预期的加工目的,这一过程即工艺过程;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即工艺技术。

加强工艺技术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生产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工艺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与保证。加

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水平是工艺工作的基本任务。

▲什么是工艺工作?

就是生产制造技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它包括从原材料进厂加工制造、一直到产品包装入库、这一系列的生产技术(也包括工厂内部的运输等等)工作。

工艺工作是一门为增加劳动生产率和生产优良产品及增加利润的一项综合性生产制造技术。它又基于“时间、速度、能源、方法和顺序、研究生产手段、研究工作环境、组织机构、劳动管理、质量控制等”的研究。

工艺工作将为企业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工艺标准一般分为几种?

工艺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别:

a) 工艺通用标准;

b) 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维修规程、作业指导书、服务提供规范(以下简称:工艺规程); c) 投产前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和零部件的工艺控制标准;

d) 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

e)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信息接口标准。

▲工艺通用标准一般有几种?

工艺通用标准包括:

a) 工艺术语标准;

b) 工艺符号、代号标准;

c) 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d) 工艺文件标准;

e) 工艺余量标准。

▲什么是工艺文件(标准)?

工艺文件的四大支柱是安全、质量、成本和生产率。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统称为工艺文件。也称为:工艺标准。

说的详细点就是按一定的条件,取其合理的工艺过程(即:生产过程)的内容和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工具和设备,以及工艺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应遵守的技术条件、用文字表示的形式则称为工艺文件。

▲什么是工艺文件格式?

工艺文件格式则是按工艺技术和管理要求规定的工艺文件各栏目的编排格式。一般来说,各个行业根

据自己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均制定了有关工艺文件格式的标准供企业选用。当然企业也可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对特殊工艺过程编制自己的工艺标准。

▲工艺标准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工艺标准的编制原则:考虑的到工艺文件格式标准不向产品标准那样单一,为了使所制定的标准能够指导全行业,所以规定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因此,能统一的则统一,不能统一的则暂不强求统一,以体现共性为原则,有关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格式就不再列入。

▲工艺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关系

工艺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关系:工艺标准化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而质量管理又是工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

▲什么是工艺规程?

系指指导产品或零件或元器件加工及工人操作的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一般有几种表现形式?

工艺规程表现形式是根据行业的不同,可以是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维修规程、作业指导书或服务提供规范。

▲工艺规程内容是什么?

不同行业的工艺规程内容不一样,一般包括:

a) 机械加工企业的工艺规程内容,如专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规程和标准工艺规程;

b) 流程性生产企业的单项工艺规程,如工艺流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或质量指标等;

c) 服务企业的服务提供规范规定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如服务提供过程中所要求的各项设施、 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和服务提供技术与程序。

▲当有些生产工序找不到合适的上级工艺规程时(或上级的规程不适用时)怎么办?

这时企业可自己编制工艺文件(工艺规程)。

由于工艺文件就是把某一个生产工序过程或生产的整个制作过程用文字形式记录表述出来,这个文字文件中即有定性的要求、也有定量的要求,所以关键还是看其是否可以正确的指导企业人员操作和生产。即使国家有相应的工艺规程或规定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进或补充或制定自己的工艺标准。

▲什么是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

系指对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测量或其操作保养需要特殊技能的工序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工 艺规程的组成部分。

▲制定工艺技术标准的要求是什么?

1)根据工艺灵活多变的特点,工艺标准除少数有通用性强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外,多数应结合 企业特点制定企业工艺标准。

2)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运行规程、维修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服务提供规范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产 品标准和工艺标准要求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一般应规定技术操作前的准备、操作的一般步骤、操作中的 注意事项、对操作环境及设备的清理应达到的基本质量要求、使用的设备、工具的安全规定等内容。

3)制定服务提供规范,确定各工作阶段接口时,不应留有空白和空隙。

4)生产过程的工序都应制定工艺标准。工艺标准一般可按工序制定,并按产品实现过程顺序排列。

5)企业应首先明确直接影响质量的生产和安装工序,确定之后,应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

6)各工序的工艺控制规范(尤其是工艺质量指标)应与产品质量标准协调。

7)制定特殊工序的工艺标准时,应注意考虑特殊的环境、温度、时间或其他影响质量的因素。

8)企业要积极引进和转化国外企业有关的工艺标准或规范,以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企业自己编写计量器具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依据是什么?

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都有计量器具,它们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一般来说,企业的标准计量器具应送到国家依法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对于大量的工作用计量器具,当企业建立自己的计量标准后,企业需要收集和制定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等技术标准,并依此定期检定/校准,以确保它们量值准确,数据可靠。编制依据主要是:JJF 1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和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什么是采购技术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系指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外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零部件、元器件等(以 下简称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采购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单项采购标准内容一般包括;

a) 采购质量要求

采购质量要求应规定采购物资适用的质量标准(如质量特性、品种、规格、等级),采购质量要求 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产品标准,也可以直接规定具体技术要求。

外协件应规定外协件技术要求。

b) 进货验收规则

采购物资必须规定进货验收规则,检查采购物资质量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及其购买条件。进货验收项目可以是采购物资的原出厂标准质量检测项目的全部,也可以是部分项目。

可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进货验收的质量检测项目、数量、时间间隔或次数,但必须慎重地选择被

检物资的质量特性。

c) 试验方法

对进货验收的项目,应规定相应试验方法。

d) 保管注意事项

主要规定采购物资在仓库中的保管事项和贮存期限,以及对不合格采购物资隔离存放的规定。若采购物资对保管无特殊要求,可在仓库管理标准中规定。

▲制定采购技术标准时应注意什么?

应该注意的有五点:

1)采购标准应保证对采购物资进行适当控制,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供应品。

2)在制定采购标准时,要特别注意对采购的原材料品种、规格的优化、压缩、选用。

3)在审批采购标准时,应加强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查。

4)确定进货验收规则时,应考虑对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合格外购货物对生产流程的质量影响。

5)必要时,企业可以把一些常用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分类汇编成采购手册或材料手册供采购部门和检验部门作为采购物资和进货验收依据。

▲什么是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系指对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通常简称测量设备)质量要求和使用方法而制定的标准。

▲测量设备标准一般有哪些内容?

测量设备标准内容包括:

a) 测量设备的性能,规定测量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量程、偏移、稳定性、分辨率、不确定度等质量要求。

b) 测量设备使用技术规范(包括使用方法和范围)。

c) 测量设备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规定检定校准的时间间隔或校准状态以及调整、修理后再检定、 校准、安装和使用程序。该规程和规范是法定的计量技术文件,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测量设备技术标准制定有哪些要求?

测量设备技术标准应对下列方面做出规定:

a) 所有的测量设备应进行计量确认;

b) 应规定生产控制中各种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和校准时问间隔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校准或检定,使其量值能溯源到国家或国际的计量基准;

c) 测量设备维修和必要的调整后必须进行再校准;

d) 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企业应自行编制形成文件的校准规范并记录:

e) 采取封缄等措施防止造成校准、检定失效的调整;

f) 规定明确的标志,以识别校准状态,防止错误使用;

g) 应规定防止搬运、储存和使用中对测量设备损害的技术措施;

h) 当计算机软件使用于测量、检验和试验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在没有国家或行业测量设备校准方法时,企业可制定校准规范.以企业标准形式发布和实施,用以满足测量设备检修的需要。但在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校准规范发布后,企业校准规范应废止。

▲什么是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器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JJF107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企业计量都要通过校准来确保其量值准确。因此,企业应十分重视制定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是由企业组织制定并发布,在企业范围内实施,作为校准时依据的技术标准文件。

▲制定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制定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一般原则是:

a)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规定;

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并为最新技术留有空间;

c)按企业实际需要确定适用范围,力求完整。

▲编写企业计量校准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编写企业计量校准规范的基本要求是:

a)文字表述应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叙述清楚,不可产生不同的理解;

b)规范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代码要统一,表述同一概念;

c)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计量与计量器具的术语及缩略语,技术符号、图形符号,尺寸和公差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d)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表格、图样、数据表述应准确无误;

e)与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内容表述应协调一致,不能矛盾、抵触。

▲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主要技术要素结构和编排顺序是什么?

企业汁量器具标准规范应按企业标准形式编写,其主要技术要素结构和编排顺序是:

a)概述;

b)计量特性;

c)校准条件;

d)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e)校准结果表达;

f)复核时间间隔;

g)附录等。

▲企业计量器具标准规范内容的编写方法是什么?

企业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是企业标准,应按企业标准的编写规定并实施GB/T1.1-1.3等标准,其中技术要素部分内容的编写方法主要有:

(1)概述

主要简述被校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结构(必要时,应附结构示意图)。

(2)计量特性

应编写被校计量各参数的测量范围及其技术指标,还有应具备的分辨力和稳定度等性能要求。

(3)校准条件

应写明为确保标准过程中计量标准?被校计量器具正常工作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灰尘、振动、电磁干扰等条件。

计量标准及有关设备应写明其计量特性,以及对被校计量器具各测量范围内能提供的计量测试实 验室测量能力。

(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校准项目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确定,并写明其示值或量值要求;校准方法应包括校准的原则,必要时,应提供校准原理示意图、公式所含的常数或系数。

对带有调控器的计量器具,经校准后规定保护措施,如南封印、漆封等。

当然,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中规定的方法。

校准步骤应具体、明确,与校准项目一一对应。

(5)校准结果

校准结果应在计量器具的校准报告上反映,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a)编号;

b)送校部门/单项名称;

c)被校对象的名称、标识;

d)校准日期;

e)校准依据的规范名称、编号;

f)校准所用计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g)校准环境条件;

h)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

i)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签发日期等。

(6)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是指保证被校计量器具准确有效的两次校准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应依据被校计量 器具的使用条件和次数等实际情况决定。

(7)附录

主要包括:校准记录、不确定度评定程序、确定的校准方法及有关的图表、数据等。

▲什么是职业健康技术标准?

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系指为消除、限制或预防职业活动中的健康损害和安全危险及其有害因素而制定的标准。

▲职业健康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职业健康标准内容一般应包括:

a) 尘埃浓度限量标准;

b) 有害物质浓度限量标准;

c) 噪声、振动、高温限量标准等;

d) 辐射防护标准;

e) 生物危险防护标准等。

▲制定职业健康标准有哪些要求?

a)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法规性技术文件要求;

b) 生产过程中涉及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有害因素;

c) 对生产场所和作业现场的安全卫生要求;

d) 对有害性的原材料、毛坯和半成品的使用、处理要求;

e) 安全卫生要求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什么是环境技术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系指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振动、电磁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及其他事项制定的标准。

▲环境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质量标准;

b)“三废”(废水、废气、废物)排放标准;

c) 环境保护监测方法标准等。

▲制定环境技术标准有哪些要求?

主要有三方面:

1)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依法严格执行。企业应根据国家环境标准选择适应本企业的部分,制定企业环境标准。

2)企业环境标准,一般应规定允许限量、测试地点和测定周期三个方面内容。

3)制定环境技术标准时,应考虑对下述因素控制的技术要求:

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 废物处置管理;

d) 土地污染等。

▲什么是信息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系主要是指对企业各种信息的收集、贮存、加工、传递、利用等信息技术活动制定的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

1)信息通用标准

包括:信息术语、图形、符号、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条形码技术标准、数据元表示标准、设备与媒体标准、程序设计语言标准、中文信息处理标准、计算机图形标准等。

2)信息应用标准

信息应用标准系指信息技术在应用中所涉及的标准,包括:

a) 电子商务标准;

b) 电子政务标准;

c) IC卡标准;

d) 智能卡应用标准等。

3)网络标准

包括:网络总体标准、功能标准、一致性测试标准、典型网络标准、网络安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

等等。

▲制定信息技术标准有哪些要求?

主要要求有:

1)应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将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部标准文件和各种文件记录输入电子网络,实行网络管理,使全部文件处于受控状态和便于应用。

2)应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标准的作用,为网络信息管理编制软件,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水平。

3)应积极收集信息技术标准,并积极组织实施。

▲什么是企业管理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之为企业管理标准(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当然,这些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

技术要求。例如:在企业中为实施各类管理体系标准(如:质量体系管理标准ISO 9000:2000),编制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等,这些程序文件就是企业管理标准的一部分。

▲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依据是:

1.与企业管理技术事项对应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制定企业管理标准的首要依据;

2.有关企业管理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企业制定各项管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3.企业原有的一些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各项管理标准的重要基础;

4.企业传统的管理实践经验是企业制定各项管理标准的必要内容;

5.应用现代化或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各项管理标准水平的主要手段。

▲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原则是什么?

制定好企业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和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遵守《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原则;

2.按企业管理职能制定管理标准,不能按企业现行管理机构制定;

3.“三不”原则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提出的七个原则是什么?

企业管理标准是一类企业标准,因此必须遵守《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七条中提出的七个原则。即:

①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②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③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包括工程和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④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⑤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⑥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使用和对外贸易。

⑦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为什么说应按企业管理职能制定管理标准,不能按企业现行管理机构制定?

坚持这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持企业管理标准的稳定性。企业管理标准是为r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职能针对管理活动过程制定的,只要企业存在,就一定有企业的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鼍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管理活动过程。为了实现这些管理职能,就可以制定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方面的管理标准。但企业的管理机构却是依据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条件和企业内部的产品、设备、人员等状况而设立的,并会不断变更与调整,以适应企业内外的变化。

▲什么是“三不”原则?

“三不”原则的内容是:

①不稳定的管理事项不能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

②不成熟的管理工作事项,也不能急于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

③企业管理制度已有效管理的事项,不必再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中有两类管理事项,一类是管理技术事项,他们一般比较稳定地重复发生,我们可以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制定为企业管理标准,可以由定性管理转变为定量管理,由粗放经营变为集约化经营,由经验管理变为科学管理;另一类是受企业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或涉及到管理艺术的管理事项,就只能制定为管理制度,实现有序化管理。尽管企业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对象、产生基础、制定程序、内容要求及编写格式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它们都是企业管理的“法规”和“工具”,都是企业规范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都要长期并存互相补充,决不能排斥或替代某一种,也没有必要把原来的企业管理制度全部“转化

业标准化效益,才能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编写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有哪些基本要求?

企业管理标准除了应符合GB/T 1.1-1.3中提出的正确性、统一性、简明性、协调性和规范性五项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三项基本要求:

1.应该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专业管理的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不能把被替代、被废止的无效法规作为企业管理标准的管理依据。

2.应该符合企业管理实际,具有该企业管理特色,而不是抄袭搬用的。

3.管理内容应明确具体,其检查与考核方法应尽可能定量化、科学化,具有可行性和可检查性。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部分结构及编排顺序是什么?

依据GB/T1.1,结合企业管理标准的实际需要,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部分结构及编排顺序如下所示:

技术要素部分

范围

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管理职责

管理原则

管理程序

管理内容与要求

检查与考核

规范性附录

上述构成部分不是任何一项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都需要包括在内的,企业可根据管理对象的具体内窬及其特点,以及制定该管理标准的目的,来具体规定标准应具有的内容结构。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方法是什么?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程序文件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各部分的编写方法是:

1.范围

企业管理标准的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按GB/T1.1规定编写,当标准名称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时,可不写适用范围。

2.引用文件

企业管理标准的引用标准是写该标准直接引用的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标准,书写格式按GB/T1.1规定,

但要写全标准号,即写明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当一些部门管理技术性规程、规范、细则等用文件形式发布时,可以在这一章中作为:“引用文件

a)文件发布部门;

b)文件名称;

c)文件发布或实施日期。

3.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为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企业管理方面的常用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也要标准化。凡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无规定时,企业可制定单独的企业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标准,或在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正文第3章中写明,以便统一理解,顺利实施。

4.管理职责

企业某类管理工作应有一个归口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该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及权限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应该在相应的企业管理标准(一般是每类企业管理标准中有一项)中明确规定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同时,也可写明配合/协作部门的管理职责。

5.管理原则

企业管理业务中,有些业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或准则),则应明确规定,如企业物资管理应实行“六统一原则‘”,即“统一分类、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等原则。生产管理应实行均衡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等原则。当然,如无管理原则时,该章可省略不写。

6.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指管理活动运行客观的顺序,一般应采用程序图来表述,在管理程序图表形式还不能表述清楚时,可插加一些文字说明。在编写管理流程图时,应用科学方法优化流程或业务过程再造,使流程畅通而又路线最短,尽量避免重复交叉和迂回。管理程序流离转徙图表中的图形符号一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四种符号即:过程符号口,方向符号 →,判断符号◇和始终符号O。

必要时,也可采用GB/T1526《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等标准中规定的图形符号,以达到能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要求。管理程序图表的具体尺寸、格式由企业自行确定,但要符合简明、清晰的要求。

7.管理内容和要求

这是企业管理中正文部分的主体,应根据具体专业管理业务内容和5W1 H原则,对其中应处理事项的时间、空间、质量和数量、管理的条件和方法等一一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企业设备管理基本规定》中,应对设备的规划、购置、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查、修理、改造、更新、封存直到报

废等内容分成若干章写出明确的规定要求。

8.检查和考核

企业管理标准中一般应对标准中规定的管理内容与要求的实施情况如何进行检查和考核作出明确规定,这种检查与考核是对企业一项管理业务工作状况的检查和考证。因此,可根据该项管理业务企业应达到的总目标,按目标管理的方法分解落实到企业各有关部门和车间,并提出具体的检查方法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尽可能定量,用数据或比率表示,对一些确实难以用数据和比率表示的定性考核要求也可以转化为等级或分数的办法来表示。

企业管理标准中检查和考核的结果必须与企业的经济承包奖惩责任制紧密挂钩,匹配一致。必要时,企业也可以制定独立的考核标准,然后在管理标准中引用实施。

▲什么是采购管理标准?

采购管理标准是企业对采购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的管理标准。

▲采购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主要有:

1、标准应规定在采购过程中选择合格的供方,企业应:

a) 要求供方提供其有能力为合格供方的证据.包括:

1) 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人员的概况;

2) 供方的产品安全认证;

3) 供方的质量管理等体系的认证。

b) 根据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

c) 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合格供方的准则。

d) 对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予以保持。

2、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包括:

a) 测量、检验、观察、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b) 企业或其顾客可在供方的现场或本企业现场实施验证;

c) 拟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 ▲什么是生产管理标准?

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人力、设备、生产环境)、原料准备、技术提供、工艺加工直至产品实现的具体过程的管理制定的管理标准。

▲生产管理标准中应对哪些内容做出要求?

主要方面的要求有:

a) 生产计划、调度计划的编制;

b) 工艺规程的执行和工艺方案的落实;

c) 工艺验证和评定的落实;

d) 过程能力验证的具体要求;

e) 设备调剂使用的具体要求;

f) 生产原料调拨运输的一般要求;

g) 生产单元操作人员的有序组织和调剂的要求;

h) 生产现场各类信息沟通要求和反馈渠道。

▲管理编制中对生产现场文明有序生产应规定哪些要求?

主要包括有:

a) 合理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定置物品与操作人员结合状态,确保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提高效率;

b) 对生产现场的工位器具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不同工序工位采用不同颜色,便于目视管理和工位器具管理;

c) 督促对生产现场整理、整顿、清理、清扫,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什么是安装、交付管理标准?应注意什么?

企业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对安装、交付和交付后活动予以规范和控制的管理标准。

需注意的是在安装、交付管理标准中应明确要求,划分供、需方的产品责任和产品使用责任。

▲安装管理标准的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有:

a) 安装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组织准备的范围;

b) 安装期间或安装后合格确认程序和现场安装测试办法。

▲交付管理标准的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有:

a)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制定及评审程序;

b) 技术咨询、备品备件供应;

c) 维修服务提供方式,服务网点:工作要求。

▲什么是服务管理标准?应注意什么?

对影响服务质量的人员、设施、资源、方法、程序和环境等因素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有效控制的管理标准。

应注意的是服务管理标准应及时修订规范和过程控制程序,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以适应顾客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企业服务管理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服务管理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制定服务规范,规定服务达到的水平和要求.包括:

1) 根据服务项目的特点考虑并形成定量和定性的质量指标要求,包括功能、经济、安全、舒 适、时间和文明;

2) 服务特性需要经顾客评价并相应地制定验收标准。

b) 制定服务提供规范,规定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包括:

1) 提供过程所要求的各项设施、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

2) 编制一套服务提供程序,确定各工作阶段接口,不应留有空白或空隙。

c) 制定质量控制规范规定控制和评价服务特性和服务提供特性的程序,包括:

1) 识别并分析对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活动并加以控制;

2) 规定特性的评价方法及建立控制手段。

▲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管理标准内容包括哪些?

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管理标准,其内容包括:

a) 分析测量结果和数据信息,评定服务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规定和顾客要求;

b) 建立、培训技术咨询队伍,健全配件、备品管理;

c) 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施行包修、包退、包换;

d) 对售后服务活动应明确提供服务的方式(上门服务或定点服务)以及联系方法。

▲什么是能源管理标准?

企业针对能源的生产、分配、转换和消耗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所制定的管理标准。

▲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b) 能源管理各种报表、记录的保存和利用;

c) 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应纳入企业测试装置管理中;

d) 节能技术改造措施的办事程序;

e) 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成果的奖励;

f) 能源设备的管理应纳入企业设备管理中;

g) 制定企业合理利用能源的评价办法和程序。

▲什么是企业工作标准?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企业工作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上述“工作事项”,一般是指与企业职工所担负的岗位工作中出现的稳定性、重复性工作事项。不稳定的或非重复性工作事项一般不写入工作标准中。《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对企业工作标准一个更简单的定义:“按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质量的标准”。

▲什么是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有关日常如何实施和记录的详细描述(见GB/T 19023),它可以是流程图、图表、模型、图样中的技术注释,设备操作手册、图片、录像检查清单,也可以是规范或它们的组合。

当作业指导书是工作/作业/服务岗位的规范时,就是企业工作标准。

▲企业工作标准一般分成几类?

企业工作标准依据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一般分成三类:

一类是适用于管理岗位的,对管理工作事项所制定的企业工作标准;

一类是适用于操作或作业岗位的,对操作或作业事项所制定的企业作业标准或岗位操作规程。

一类是适用于交通运输、商场饭店、广播、邮电、通讯、银行、旅游以及工业企业的食堂、后勤等服务岗位的,对服务事项所制定的服务标准或服务规范。但无论是哪类企业工作标准,其适用对象都是“人”,是在某个岗位上工作(作业或服务)的人。而作业指导书一般是作业的工作标准,或者是工作/作业/服务过程的过程标准。

▲为什么说企业工作标准是衡量企业员工的基本依据?

企业工作标准是衡量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企业是把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稳定的重复性工作事项制定为企业工作标准,并以此作为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教育、工作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使企业职工理解、掌握自己的工作标准,并认真严格地实施,从而保证工作井然有序,有条有理。可以说,没有工作标准,没有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就没有第一流的职工队伍,也没有第一流的企业。

不过,企业工作标准并不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唯一依据,他(她)们的工作质量除了达到工作标准中规定的工作要求外,还要满足本职工作中各种潜在的要求,而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劳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她)们的工作高效率、高质量。从而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

▲制定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要使企业工作标准受广大职工欢迎,就必须在制定企业工作标准之前,首先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合理地确定工作路线和工作岗位

为了使企业内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配合协调,物流、车流和人流流向合理,不交叉,不往复,不杂乱,就要科学地确定和布置工作路线。

为了激励企业职工努力工作,克服苦乐不均等不合理现象,就要依据工作数量、工作复杂程度及工作责任或风险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地确定工作岗位。

然后,再按“岗定标、选标选人”,促进企业职工平等竞争,各尽所能,按劳取酬。

2.运用工业工程(IE)等科学方法优化岗位工作作业或操作事项提高工作效率

工业工程(IE)是研究由人、物、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设计、改善和控制方法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旨在改善作业方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编写企业工作标准有哪些基本要求?

企业工作标准既是标准,就要遵循GB/T1.1_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中提出的正确、准确、简明、和谐和统一的五个要求。此外,结合企业工作标准的特点,更应遵循下列四项基本要求:

①应充分体现岗位上应实施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的要求,并具体明确地规定:

a)干什么;

b)怎么干;

c)干到什么程度,即提出工作质量、数量和期限要求。

②充分发动广大职工,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群策群力,保证企业工作(作业)标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起草和编写企业工作标准可以采取下列三种方式:

a)谁干谁起草,谁管谁审核;

b)上级起草下级岗位工作标准,同时充分征求下级意见;

c)上下结合起草和编写。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都必须认真征求被编写岗位职工和相关岗位职工的意见,在充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编写工作标准。

③重点抓好生产现场工作岗位及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作业)标准。

④工作(作业)标准内容必须有侧重点,主要控制那些直接影响产品或工程质量的工作要求或容易导致质量失控的难点。同时应考虑到企业工作标准是以企业职工为主要对象,是作为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考证依据,必须要求其内容正确、简明、具体、易懂、实用,使企业职工能熟练地掌握,准确地实施且便于检查与考核。

▲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构成及其编排顺序

1.对企业工作标准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

a)该岗位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

b)每项任务的数量、质量与完成期限; ’

c)完成任务的程序与方法;

d)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方法;

e)信息传递方式;

f)检查与考核办法。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格式以及详略程度应适合于企业中员工使用的客观需要,并取决于活动的复杂程度、使用方法、实施的培训以及员工的资历和技能。如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或服务规范时,应按上述企业工作标准的结构编写。 ’

2.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结构及其编排顺序:

范围

引用标准

岗位职责与权限

上岗条件

工作程序或作业/服务流程

内容与要求

检查与考核

▲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内容的编写方法是什么?

企业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内容的编写方法主要有:

①标准名称

企业工作标准的名称应依据岗位的特性分别写明:

“×××(管理岗位名称)工作标准”;

“×××(操作岗位名称)各企业标准或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服务岗位名称)服务标准或服务规范

对一类岗位通用的工作标准名称可写成:

“×××(一类岗位名称)通用工作标准”等。

②范围 ,

依据GB/T1.1规定,简明扼要地规定标准的主题内容与适用岗位状况。

当标准名称已明确地指出其适用岗位状况时,可不写适用范围。

③规范性引用文件

应写明该工作标准中应采用(即执行)的标准,一般是通用工作标准,及该岗位应执行的基础标准和技术标准。

④岗位职责与权限(或任务)

应用简明扼要的方案清楚地规定该岗位的职责、权限或主要工作任务。

⑤工作(作业)程序

一般应采用方框图或程序图表述该岗位的工作顺序。主要的工作(作业)环节应用框图或用国内外 通行规定的信息处理流程图图形符号标明,并可插加一些简短的说明性文字。

⑥工作内容与要求

应按上述编写企业工作标准的基本要求,用文字、图形或表格等简明易懂的形式,写明工作程序图上各环节的内容及其要求。

⑦检查与考核

应该写明对岗位工作的检查方法和考核指标。

生产岗位的作业标准的考核指标,应写明产品质量、产量、消耗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管理岗位的工作标准的考核应与目标管理紧密挂钩,并用量值化数据或指标等定量表示。

▲企业工作标准的编写格式有哪些?

由于各类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规模、设备条件、人员素质等都不相同,各企业应当创新一套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不同格式的企业工作标准。同时也应允许一个企业根据各类岗位的特点规定若干种不同的企业工作标准。目前,我国企业工作标准的格式大概有以下四种:

(1)条文叙述式

这种形式的企业工作标准一般都按GB/T1.1规定,按标准格式逐章逐条编写。

(2)表格排列式

为了使企业工作标准表述形式简明、扼要、实用,有些地方推荐采用表格排列式的企业工作标准。

(3)图表展示式

近两年来,有些水泥、制药等过程性工业企业,为了使企业工作标准进一步具体、实用,适应自动化封闭生产的特点,创新了图表展示式的企业工作标准编写格式。

(4)活页卡片式

有些企业采用这种形式。由一张或几张卡片组成:卡片中标明了工作信息和要求等。这种方式的企业工作标准简明扼要,便于实施和修改,较为实用方便,应用的也很多。

企业工作标准在遵循GB/T 1.1基本要求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形式或格式,关键是可以指导人员工作和便于管理。但同一个企业同一类岗位的工作(作业)标准编写格式应该规范化。


    相关文章

    5-2 产品标准制定

    标准化讲座 产品标准制定 目次 第一讲:企业为什么要制定产品标准 第二讲:企业如何制定产品标准 第三讲:如何把握产品标准制定的时机 第四讲:企业产品标准由谁来制定 第五讲:企业如何建立标准体系--建立标准体系的关键点 第六讲:开发创新-企业 ...

    浅析企业标准立项查新的必要性

    浅析企业标准立项查新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标准立项查新的作用,明确了查新服务流程,提出了实施查新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标准:立项查新:必要性 制定标准是一项科技活动过程.同一切科技活动一样,立项前的调研 ...

    企业标准体系

    ICS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1 1 范围----------- ...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 /T 15496-2003 前 言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是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

    标准化管理手册

    东风汔车集团南充嘉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标准化管理手册 Standardize Management Manual (GB/T15496-2003.GB/T15497-2003. GB/T15498-2003.GB/T19273-2003) ...

    标准也是生产力

    众所周知全球竞争的趋势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获取利益最大化.但中国现在总的状况是核心专利和核心技术非常少,主要都掌握在跨国公司和国外企业手中.许多我们自己的品牌还没有走进国际市场,反而原有的品牌已被国际品牌步步紧逼.处处失手 ...

    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运行的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作用的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已经成为当今各国保护本国利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把利器.许多大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正是通 ...

    福建省标准化管理办法

    福建省标准化管理办法 信息类别:标准化 索 引 号:QZ00809-0201-2000-00001 发布机构:福建省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09-7-3 0:00:00 备注/文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59号 内容概述:为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管 ...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1.<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 -2010)适用范围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