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姑苏台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姑苏台记

予再莅吴将四载①,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②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shí),妇子满田塍(chéng),泥滓被体,桔槔(gāo)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迤逦过横塘③,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④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

山高尚不敌虎丘⑤,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葡⑥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⑦,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qiān)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⑧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⑨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⑩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浩淼⑾中。环望穹窿、灵岩、高峰、尧峰诸山⑿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⒀,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待行者,幼子筠⒁、孙韦金、外孙侯晸(zhěng)。六日前,子至方应该北上⒂,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选自清·宋荦(luò)《西陂类稿》)

【注释】

①再莅吴将四载:宋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任江苏布政使,三十一年六月由江西巡抚调任江苏巡抚,任职地点皆在苏州,故云“再莅吴”。至作此文时的三十五年五月,将近四年。②胥江:苏州胥门外的一条河。③横塘:《姑苏志》卷一八《乡都》:“吴县……镇五。……横塘,去县西南十三里有柜塘桥,风景特胜。”④木渎:镇名,在江苏吴县西南。⑤虎丘: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北七里。上有虎丘塔、剑池、千人石、真娘墓等古迹。⑥薝(zhān)葡:栀子花。⑦炎歊(xiāo):热气。⑧胥台:即姑苏台,在姑苏山上。相会为天王阖闾叹差所筑。⑨汪钝翁:汪琬。《记》指《姑苏台记》,其中云:“台址皮面平衍,有方石中穿,俗谓吴王用以竿旌者。其旁石壁直下数十尺,矮松寿藤相盘络,类一二百年物。壁上流泉数处,汇为池,其泉清泓可鉴。池畔皆石坡,土人呼为‘小赤壁’。” ⑩震泽:即太湖。(11)七十二峰:太湖中有七十二座山峰。⑾浩淼:形容湖水深远广阔。⑿穹窿:山甸,在苏州西南。灵岩:山名,在吴县木渎镇西北。吴王夫差作馆娃宫于此,以安置西施,今灵岩寺即其故址。另有响屟(xiè)廊、吴王井、西施洞、琴台等古迹。高峰、尧峰:均为苏州西南郊太湖畔山峰名。⒀世法:世俗的礼法。无世法即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⒁幼子筠:宋筠,字兰挥,康熙进士,著有《绿波园诗集》。⒂子至:儿子宋至,字山言,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苇萧草堂诗》。他这一年往北京应顺天府乡试,只中副榜。

【译文】

我第再次到苏州任职将近四年了,一直想去探访姑苏台却没有结果。丙子五月二十四日,雨后,我们乘小船从胥江出了日晖桥,看到农夫在插稻秧,田间的畦埂上到处是妇女儿童,农夫满身都是泥沙,桔槔汲水的转动声与歌声相互应和,他们的劳作特别辛苦。小船缓缓地过了横塘,我们看到两岸群山郁郁青青,一片浓绿。不到木渎两里左右,我们由别的水港过了两座小桥,就到了姑苏台下了。

姑苏台山还抵不上虎丘山高,远远望去,仅仅是一座荒凉的小土丘罢了。我们下船乘上了竹轿,沿着山脚向东走,渐渐地看见了村落,只见竹树茂盛,稻田相互交错犹如锦绣。山腰上的小赤壁,水石颇为幽静,仿佛是虎丘、剑池。道路两旁生长着矮松和荆棘,栀子花点缀在这些植物之间,就好像星星点点的残雪,香气扑鼻而来。当时已经正午了,赤日炎炎,热气蒸腾,跟随的人都气喘流汗。我兴致更加高涨,撩起衣襟,鼓足勇气,如猿猱跳跃似地地轻松而上。登上山顶,只见是黄沙平坦宽广,南北有十丈多,东西几丈阔,想传这里就是姑苏台旧址,我很惊讶它不及平时听说的那么宏伟。

我的朋友汪钝翁在《记》中写到:“方石在中间穿孔,相传是吴王用以插旗杆挂旗帜的东西。”又记载“矮松寿藤,好像是一二百年的植物”。现在都没有了。只看见那太湖波涛翻涌,似有掀开天空吞陷太阳的气势,七十二座山峰在这广阔的湖水与天空之间忽隐忽现,环望穹隆、灵岩、高峰等高山,它们一一在胥台左右显现出它们的奇特。而吴王夫差当年企图称霸的事业消散埋没终成泡影,绝代美人西施也掩埋于黄土之下,想探问吴王夫差的遗迹,但山中没有能说清楚的人,不禁再三感叹。

从山北下来,到了云庵,庵小,有泉水,和尚贫寒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他们汲取泉水煮茶来进献给客人。山中刚采的杨梅,我们买了一筐,大家都饱吃一顿,还带着剩余的回到了船中。当时已近黄昏,吃饭以后,乘着风坐着小船而回。

陪侍探访的,有幼子宋筠、孙子宋韦金,外孙侯晸。六天前,儿子宋至正好北上应试去了,不能与我们一起游览。我赋诗纪事,惆怅了很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予再莅吴将四载

(2)山高尚不敌虎丘

(3)缘山麓而东

(4)颇讶不逮所闻

(5)类一二百年物

(6)时已薄暮

2.下列“之”与“怅然者久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子之谓也

B.士大夫之族

C.顷之,烟炎张天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2)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⑧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

4.文章第二段写姑苏台近景,还感受到_______,第三段写远景,感叹_________,最有一段说赋诗纪事,怅然回应上文,以感慨贯穿全篇。

【参考答案】

1.(1)到   (2)抵得上   (3)沿着   (4)及   (5)像,类似   (6)迫近

2.C

3.(1)我们看农夫在插稻秧,田间的畦埂上到处是妇女儿童,农夫满身都是泥沙,桔槔汲水的转动声与歌声相互应和,他们辛苦得非常厉害。

(2)登上山顶,只见是黄沙平坦宽广,南北有十丈多,东西几丈阔,想传这里就是姑苏台旧址,我很惊讶它不及平时听说的那么宏伟。

4.农民劳作的辛苦    太湖壮观,帝王霸业的灭亡之快

游姑苏台记

予再莅吴将四载①,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②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shí),妇子满田塍(chéng),泥滓被体,桔槔(gāo)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迤逦过横塘③,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④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

山高尚不敌虎丘⑤,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葡⑥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⑦,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qiān)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⑧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⑨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⑩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浩淼⑾中。环望穹窿、灵岩、高峰、尧峰诸山⑿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⒀,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待行者,幼子筠⒁、孙韦金、外孙侯晸(zhěng)。六日前,子至方应该北上⒂,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选自清·宋荦(luò)《西陂类稿》)

【注释】

①再莅吴将四载:宋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任江苏布政使,三十一年六月由江西巡抚调任江苏巡抚,任职地点皆在苏州,故云“再莅吴”。至作此文时的三十五年五月,将近四年。②胥江:苏州胥门外的一条河。③横塘:《姑苏志》卷一八《乡都》:“吴县……镇五。……横塘,去县西南十三里有柜塘桥,风景特胜。”④木渎:镇名,在江苏吴县西南。⑤虎丘: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北七里。上有虎丘塔、剑池、千人石、真娘墓等古迹。⑥薝(zhān)葡:栀子花。⑦炎歊(xiāo):热气。⑧胥台:即姑苏台,在姑苏山上。相会为天王阖闾叹差所筑。⑨汪钝翁:汪琬。《记》指《姑苏台记》,其中云:“台址皮面平衍,有方石中穿,俗谓吴王用以竿旌者。其旁石壁直下数十尺,矮松寿藤相盘络,类一二百年物。壁上流泉数处,汇为池,其泉清泓可鉴。池畔皆石坡,土人呼为‘小赤壁’。” ⑩震泽:即太湖。(11)七十二峰:太湖中有七十二座山峰。⑾浩淼:形容湖水深远广阔。⑿穹窿:山甸,在苏州西南。灵岩:山名,在吴县木渎镇西北。吴王夫差作馆娃宫于此,以安置西施,今灵岩寺即其故址。另有响屟(xiè)廊、吴王井、西施洞、琴台等古迹。高峰、尧峰:均为苏州西南郊太湖畔山峰名。⒀世法:世俗的礼法。无世法即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⒁幼子筠:宋筠,字兰挥,康熙进士,著有《绿波园诗集》。⒂子至:儿子宋至,字山言,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苇萧草堂诗》。他这一年往北京应顺天府乡试,只中副榜。

【译文】

我第再次到苏州任职将近四年了,一直想去探访姑苏台却没有结果。丙子五月二十四日,雨后,我们乘小船从胥江出了日晖桥,看到农夫在插稻秧,田间的畦埂上到处是妇女儿童,农夫满身都是泥沙,桔槔汲水的转动声与歌声相互应和,他们的劳作特别辛苦。小船缓缓地过了横塘,我们看到两岸群山郁郁青青,一片浓绿。不到木渎两里左右,我们由别的水港过了两座小桥,就到了姑苏台下了。

姑苏台山还抵不上虎丘山高,远远望去,仅仅是一座荒凉的小土丘罢了。我们下船乘上了竹轿,沿着山脚向东走,渐渐地看见了村落,只见竹树茂盛,稻田相互交错犹如锦绣。山腰上的小赤壁,水石颇为幽静,仿佛是虎丘、剑池。道路两旁生长着矮松和荆棘,栀子花点缀在这些植物之间,就好像星星点点的残雪,香气扑鼻而来。当时已经正午了,赤日炎炎,热气蒸腾,跟随的人都气喘流汗。我兴致更加高涨,撩起衣襟,鼓足勇气,如猿猱跳跃似地地轻松而上。登上山顶,只见是黄沙平坦宽广,南北有十丈多,东西几丈阔,想传这里就是姑苏台旧址,我很惊讶它不及平时听说的那么宏伟。

我的朋友汪钝翁在《记》中写到:“方石在中间穿孔,相传是吴王用以插旗杆挂旗帜的东西。”又记载“矮松寿藤,好像是一二百年的植物”。现在都没有了。只看见那太湖波涛翻涌,似有掀开天空吞陷太阳的气势,七十二座山峰在这广阔的湖水与天空之间忽隐忽现,环望穹隆、灵岩、高峰等高山,它们一一在胥台左右显现出它们的奇特。而吴王夫差当年企图称霸的事业消散埋没终成泡影,绝代美人西施也掩埋于黄土之下,想探问吴王夫差的遗迹,但山中没有能说清楚的人,不禁再三感叹。

从山北下来,到了云庵,庵小,有泉水,和尚贫寒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他们汲取泉水煮茶来进献给客人。山中刚采的杨梅,我们买了一筐,大家都饱吃一顿,还带着剩余的回到了船中。当时已近黄昏,吃饭以后,乘着风坐着小船而回。

陪侍探访的,有幼子宋筠、孙子宋韦金,外孙侯晸。六天前,儿子宋至正好北上应试去了,不能与我们一起游览。我赋诗纪事,惆怅了很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予再莅吴将四载

(2)山高尚不敌虎丘

(3)缘山麓而东

(4)颇讶不逮所闻

(5)类一二百年物

(6)时已薄暮

2.下列“之”与“怅然者久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子之谓也

B.士大夫之族

C.顷之,烟炎张天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2)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⑧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

4.文章第二段写姑苏台近景,还感受到_______,第三段写远景,感叹_________,最有一段说赋诗纪事,怅然回应上文,以感慨贯穿全篇。

【参考答案】

1.(1)到   (2)抵得上   (3)沿着   (4)及   (5)像,类似   (6)迫近

2.C

3.(1)我们看农夫在插稻秧,田间的畦埂上到处是妇女儿童,农夫满身都是泥沙,桔槔汲水的转动声与歌声相互应和,他们辛苦得非常厉害。

(2)登上山顶,只见是黄沙平坦宽广,南北有十丈多,东西几丈阔,想传这里就是姑苏台旧址,我很惊讶它不及平时听说的那么宏伟。

4.农民劳作的辛苦    太湖壮观,帝王霸业的灭亡之快


    相关文章

    吴士好夸言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士好夸言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指孙子和吴起).遇元季(元朝末年)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 ...

    杨维桢执教阅读答案

    杨维桢执教 蒋氏,姑苏巨家①也.有子甫八龄,欲为求师,慕郑明德先生,具礼延之.先生不屑往.蒋亦跌宕②者,遂厚延铁崖杨先生③,县道郑不就之意.时先生居吴淞④,放情山水,曰携宾客妓女⑤,以文酒为乐,谓蒋曰:能从三事则可,币⑥不足计也.一无拘日课 ...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木讷(nâ) 棱(l ãng )角 角(jiǎo) 斗士 纵横捭(bǎi) 阖 ... ...

    2015[岳阳楼记]中考题汇编

    2015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岳阳楼记> 一.[北京市]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 ...

    2010年广东省语文高考试卷高职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0年全国高考(广东高职卷)语 文 本试题卷共三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012黄冈中考必考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写景抒情篇

    2012黄冈中考必考文言文试题--写景抒情篇 [<三峡>对比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②,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

    上海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 2.,若出其里. (<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5. ...

    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译文]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 ...

    咏史怀古诗练习

    咏史怀古诗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