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斯特条约

苏维埃政府利用签订条约赢得的时间,加紧调整和恢复国家经济建设和扩大红军队伍,为以后粉碎国内的反革命和国外的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为苏维埃国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列宁后来在谈到这个和约时指出,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在当时情况下是必要的,是有利于革命的妥协,是"交出了次要利益而保存了根本利益"。

《布列斯特条约》签订前夕,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十分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德国军队仍占领着俄国西北部大片土地,并企图继续向俄国境内推进。当列宁的主张还没有被多数领导人接受而未签订和约时,德军出动30个师,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线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迅速向彼得格勒逼进,苏维埃政权处在十分危急的境地。而当时苏俄的国内状况又决定了它根本无法用革命战争来抗击德国的进攻,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安全。

1. 从军事上看,当时苏维埃俄国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旧军队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政府自己的军队--工农红军正在组建之中。

2. 俄国经济上濒于崩溃。帝国主义战争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极端混乱局面,约1400万青壮年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使许多工厂关闭,大片土地荒芜。战争把国内财富消耗殆尽,引起物资奇缺,黑市盛行。资产阶级和地主在战争中大搞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大发横财, 广大工农群众困苦不堪,饥寒交迫。

3、广大群众渴望和平。广大群众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1914年下半年到1916年发生了2757次的工人罢工,"打倒战争"是工人游行中经常提出的口号;1916年,在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因征兵而发生了几百万人参加的民族起义,少数民族的革命战争和整个人民大众反对战争。

4、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需要。苏维埃政权正在建设之中,国内反革命活动十分猖獗,他们采取各种形式向苏维埃政权进攻,苏维埃政府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之机,以便壮大红军,聚集力量,巩固政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918年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

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仍没有停止进攻,并于1918年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

条约准备割让地区

3月3日,《布列斯特条约》正式签订。按照和约,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部分地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德军占领;俄军应完全复员;苏俄要向德国支付赔款60亿马克等。

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1918年11月13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列宁

1922年,俄罗斯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苏维埃政府利用签订条约赢得的时间,加紧调整和恢复国家经济建设和扩大红军队伍,为以后粉碎国内的反革命和国外的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为苏维埃国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列宁后来在谈到这个和约时指出,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在当时情况下是必要的,是有利于革命的妥协,是"交出了次要利益而保存了根本利益"。

《布列斯特条约》签订前夕,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十分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德国军队仍占领着俄国西北部大片土地,并企图继续向俄国境内推进。当列宁的主张还没有被多数领导人接受而未签订和约时,德军出动30个师,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线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迅速向彼得格勒逼进,苏维埃政权处在十分危急的境地。而当时苏俄的国内状况又决定了它根本无法用革命战争来抗击德国的进攻,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安全。

1. 从军事上看,当时苏维埃俄国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旧军队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政府自己的军队--工农红军正在组建之中。

2. 俄国经济上濒于崩溃。帝国主义战争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极端混乱局面,约1400万青壮年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使许多工厂关闭,大片土地荒芜。战争把国内财富消耗殆尽,引起物资奇缺,黑市盛行。资产阶级和地主在战争中大搞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大发横财, 广大工农群众困苦不堪,饥寒交迫。

3、广大群众渴望和平。广大群众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从1914年下半年到1916年发生了2757次的工人罢工,"打倒战争"是工人游行中经常提出的口号;1916年,在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因征兵而发生了几百万人参加的民族起义,少数民族的革命战争和整个人民大众反对战争。

4、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需要。苏维埃政权正在建设之中,国内反革命活动十分猖獗,他们采取各种形式向苏维埃政权进攻,苏维埃政府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之机,以便壮大红军,聚集力量,巩固政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越飞支持托洛茨基。

1918年1月2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1918年1月24日,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

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仍没有停止进攻,并于1918年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

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

条约准备割让地区

3月3日,《布列斯特条约》正式签订。按照和约,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部分地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德军占领;俄军应完全复员;苏俄要向德国支付赔款60亿马克等。

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1918年11月13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列宁

1922年,俄罗斯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相关文章

    印度对195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的反应

    [内容提要]1964-1968年间,在中国核试验成功后,印度国内围绕核政策选择问题展开讨论.1964-1966年,讨论的焦点是印度是否要发展核武器,结论是印度保有发展和平目的核爆炸装置的权利.1964-1967年,印度政府又试探大国向本国提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近代国际法

    体系由来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phalian sy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 ...

    世界史现代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 ...

    凡尔赛条约

    尔赛条约 一.总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二. ...

    国际法名词解释

    International Custom国际习惯 指经接受成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由两个因素构成: ①客观因素:是各国的重复类似行为,是"常例": ②主观因素:是被各国认为有法律约束力,是"法律确信&q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而 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必然会引起帝国主义各国政治军事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德.日帝国主义.由于国 ...

    2014年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和答案

    2014 年国际法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和答案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一: 一.不定向选择题 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 A.林则徐 B.严复 C.丁韪良 D.张之洞 2.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C) A.国际习惯 B.国际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