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

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

(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 (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前期 (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 (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考向一 从文明碰撞与融合视角审视西方的侵略

[典例1] (2015·山东高考)“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考向二 从社会史观审视太平天国运动

[典例2] (2015·江苏高考)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几点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关于列强侵华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对中国而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最主要的,我们应看到西方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考点二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入侵。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取代土纱,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推广。④近代的买办及金融机构的出现。(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洋务运动(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性质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

(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考向一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联

[典例3] (2015·浙江高考)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考向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过程中的特点

[典例4]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从不同角度认识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1)史学角度

①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②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其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③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史观角度①从全球史观看,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②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和融合的产物③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考点三 西学东渐思潮

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救亡之道

考向一 学习西方的阶段性特征

[典例5] (2015·山东高考)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考向二 洋务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典例6]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多维视角审视西学东渐(1)从阶级斗争史(革命史)范式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范式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资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范式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2.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思想的本质区别

(1)中体西用思想主要局限于向西方学习军事、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触及封建制度,其目的是维护旧的、传统的封建制度。

(2)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和主权在民说,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核心都是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

考点四 本阶段综合贯通性热考问题

中日甲午之战的历史反思

[典例7] (2015·江苏高考)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对中国而言:《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使中华民族的危机愈加深重,同时在战争中清政府的腐朽进一步暴露;国内民间的救亡图存运动掀起高潮,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2)对日本而言:大量权益、大量赔款的获得大大促进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对外扩张更加疯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收内地税,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3)对朝鲜而言:朝鲜进一步为日本所控制,日本的“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

(4)对远东格局而言:使远东格局发生改变,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为远东的重要国家,而中国的地位则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

[典例8] (2014·北京高考,节选)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基础。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双线排查

通史排查——真题对点

题组一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2015·安徽高考)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15·上海高考)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题组二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抗争

3.(2015·重庆高考)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4.(2014·江苏高考)(2014·江苏高考)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题组三 自然经济的瓦解

5.(2015·天津高考)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2014·江苏高考) 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题组四 洋务运动

7.(2015·四川高考)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D.洋务人才的匮乏

8.(2015·江苏高考)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题组五 西学东渐思潮

9.(2014·天津高考)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10.(2014·北京高考)《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精析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

考向聚焦

[典例1] 紧扣题眼 “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中国和西方相互影响”是本题的题眼所在,强调的是文明的相互影响,B项与此立意最相近。

干扰排除 A项与史实与材料均不符;C、D两项虽有道理,但与材料相互影响的主旨不一致。 答案 B

[典例2] 找关键点 “从农民涌入金陵”到“天京陷落”即可判断材料探讨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调动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比较备选项,农民的社会角色与此最相近,故选D。

答案 D

[典例3] 找关键点 “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胡氏一蹶不振”是关键信息,这表明是因为世界市场的萎缩造成胡氏倒闭,表明中国商人的命运已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故选D,而其它备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D

[典例4] 紧扣题眼 英国上等棉布取代中国土布成为运往英国货品的包装布是材料的核心信息,隐含英国棉布在中国市场滞销,很快就会联想到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天然抵制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

干扰排除 B项材料中无从反映,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D

[典例5] 找关键点 “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是关键信息,其隐含着“中体西用”“师

夷长技”的时代特点。

干扰排除 A项探究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与题意相符;B项中国银行设立始现于19世纪末;C项探究西方政治制度;D项探讨革命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联,大致发生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期,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 A

[典例6] 紧扣题眼 准确把握材料含义是解题关键,洋务官员遭到蔑视和嘲讽,说明洋务派活动还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体现的是洋务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冲突,故A项符合题眼要旨。

干扰排除 洋务运动奉行“中体西用”,非崇洋媚外,故B项错;材料的主旨是排斥学习西方而非主张制度改革,故C项错;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典例7] 解题思路 第(1)题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兵舰既弱,坐守而已”即可得出“被动挨打”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即可得出“海陆交织”的结论。第二小问“主观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仍统海军驻威海„„坐守而已”即可得出“主帅指挥不力,避战不出”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海军水手„„向提督乞生路„„诸洋员请姑许乞降”即可得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的结论。第(2)题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甲午战争)后,日人„„培力既厚”即可得出“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中国乃不国矣”即可得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结论。第(3)题可从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开展及其影响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典例8]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学习”重点突出三个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及其与学习西方的关系,洋务运动突出学习技术,辛亥革命突出学习民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突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成果”则重点强调三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洋务运动突出开启近代化,辛亥革命突出政治近代化,新中国的成立突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 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双线排查 通史排查——真题对点

1.B [题干中“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体现了《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内容。材料“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反映了《天津条约》中的“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并没有得到执行,所以《北京条约》中又加了一条“承认《天津条约》有效的条款”,所以出现题干中的情景,故选B。]

2.D [“夷场”带有对西方人歧视的意味,“冒险家”“文明”均带有对侵略者赞扬肯定的意味,只有“外人居留地”的立场个人情绪含义较少,故选D。]

3.D [题干材料中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推寻本原”是官吏长期鱼肉百姓而大吏置若罔闻。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的腐败,D项符合题意。A、

B、C三项虽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但却不是材料中曾国藩的观点。]

4.B [依据“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可知,该条约还未签订,因此C项错误。由谕旨中道光帝准许厦门、宁波、上海等地贸易,说明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

误。依据“香港仍坚持‘赏借’”,可知道光帝的天朝上国思想浓重,但并非坚持捍卫国家主权,故B项正确,D项错误。]

5.A [在皮毛贸易的影响下,内地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增多,说明中国内地农村的经济市场化不断提高,故选A。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错在“全面”,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通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

6.D [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B、C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D项正确。]

7.D [根据“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人才的匮乏,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涉事务、立宪思想的传播及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B、C三项。]

8.C [1876年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投身洋务事业,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郭嵩焘建议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而没有提及他对西方体制的态度,故排除B项。郭嵩焘主张扩大留学范围的提议遭到士大夫的谩骂,说明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清廷对郭嵩焘的态度无法说明其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

9.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开眼看世界”是鸦片战争后,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坚持“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普遍接受西式教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材料中李鸿章所询问的正是当时西方的先进科技成就。故应选D。]

10.B [《海国图志》是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介绍了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

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

(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改变。

(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过程 (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前期 (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 (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考向一 从文明碰撞与融合视角审视西方的侵略

[典例1] (2015·山东高考)“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考向二 从社会史观审视太平天国运动

[典例2] (2015·江苏高考)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几点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关于列强侵华的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对中国而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最主要的,我们应看到西方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考点二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入侵。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取代土纱,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推广。④近代的买办及金融机构的出现。(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洋务运动(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性质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

(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考向一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联

[典例3] (2015·浙江高考)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考向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过程中的特点

[典例4]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从不同角度认识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1)史学角度

①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②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其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③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史观角度①从全球史观看,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②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和融合的产物③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考点三 西学东渐思潮

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救亡之道

考向一 学习西方的阶段性特征

[典例5] (2015·山东高考)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考向二 洋务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典例6]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1.多维视角审视西学东渐(1)从阶级斗争史(革命史)范式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范式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资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范式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2.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思想的本质区别

(1)中体西用思想主要局限于向西方学习军事、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触及封建制度,其目的是维护旧的、传统的封建制度。

(2)维新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和主权在民说,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核心都是以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主义。

考点四 本阶段综合贯通性热考问题

中日甲午之战的历史反思

[典例7] (2015·江苏高考)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对中国而言:《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使中华民族的危机愈加深重,同时在战争中清政府的腐朽进一步暴露;国内民间的救亡图存运动掀起高潮,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2)对日本而言:大量权益、大量赔款的获得大大促进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对外扩张更加疯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收内地税,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3)对朝鲜而言:朝鲜进一步为日本所控制,日本的“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

(4)对远东格局而言:使远东格局发生改变,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为远东的重要国家,而中国的地位则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

[典例8] (2014·北京高考,节选)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张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基础。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双线排查

通史排查——真题对点

题组一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2015·安徽高考)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15·上海高考)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题组二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抗争

3.(2015·重庆高考)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4.(2014·江苏高考)(2014·江苏高考)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题组三 自然经济的瓦解

5.(2015·天津高考)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2014·江苏高考) 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题组四 洋务运动

7.(2015·四川高考)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D.洋务人才的匮乏

8.(2015·江苏高考)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题组五 西学东渐思潮

9.(2014·天津高考)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10.(2014·北京高考)《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精析

第7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局

考向聚焦

[典例1] 紧扣题眼 “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中国和西方相互影响”是本题的题眼所在,强调的是文明的相互影响,B项与此立意最相近。

干扰排除 A项与史实与材料均不符;C、D两项虽有道理,但与材料相互影响的主旨不一致。 答案 B

[典例2] 找关键点 “从农民涌入金陵”到“天京陷落”即可判断材料探讨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调动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比较备选项,农民的社会角色与此最相近,故选D。

答案 D

[典例3] 找关键点 “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胡氏一蹶不振”是关键信息,这表明是因为世界市场的萎缩造成胡氏倒闭,表明中国商人的命运已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故选D,而其它备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D

[典例4] 紧扣题眼 英国上等棉布取代中国土布成为运往英国货品的包装布是材料的核心信息,隐含英国棉布在中国市场滞销,很快就会联想到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天然抵制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

干扰排除 B项材料中无从反映,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D

[典例5] 找关键点 “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是关键信息,其隐含着“中体西用”“师

夷长技”的时代特点。

干扰排除 A项探究西方工业革命的技术,与题意相符;B项中国银行设立始现于19世纪末;C项探究西方政治制度;D项探讨革命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联,大致发生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期,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 A

[典例6] 紧扣题眼 准确把握材料含义是解题关键,洋务官员遭到蔑视和嘲讽,说明洋务派活动还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体现的是洋务思潮与传统观念的冲突,故A项符合题眼要旨。

干扰排除 洋务运动奉行“中体西用”,非崇洋媚外,故B项错;材料的主旨是排斥学习西方而非主张制度改革,故C项错;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的信息,故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典例7] 解题思路 第(1)题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兵舰既弱,坐守而已”即可得出“被动挨打”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即可得出“海陆交织”的结论。第二小问“主观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仍统海军驻威海„„坐守而已”即可得出“主帅指挥不力,避战不出”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海军水手„„向提督乞生路„„诸洋员请姑许乞降”即可得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的结论。第(2)题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甲午战争)后,日人„„培力既厚”即可得出“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中国乃不国矣”即可得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结论。第(3)题可从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开展及其影响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典例8]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学习”重点突出三个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及其与学习西方的关系,洋务运动突出学习技术,辛亥革命突出学习民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突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成果”则重点强调三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洋务运动突出开启近代化,辛亥革命突出政治近代化,新中国的成立突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 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双线排查 通史排查——真题对点

1.B [题干中“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体现了《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内容。材料“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反映了《天津条约》中的“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并没有得到执行,所以《北京条约》中又加了一条“承认《天津条约》有效的条款”,所以出现题干中的情景,故选B。]

2.D [“夷场”带有对西方人歧视的意味,“冒险家”“文明”均带有对侵略者赞扬肯定的意味,只有“外人居留地”的立场个人情绪含义较少,故选D。]

3.D [题干材料中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推寻本原”是官吏长期鱼肉百姓而大吏置若罔闻。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的腐败,D项符合题意。A、

B、C三项虽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但却不是材料中曾国藩的观点。]

4.B [依据“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可知,该条约还未签订,因此C项错误。由谕旨中道光帝准许厦门、宁波、上海等地贸易,说明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

误。依据“香港仍坚持‘赏借’”,可知道光帝的天朝上国思想浓重,但并非坚持捍卫国家主权,故B项正确,D项错误。]

5.A [在皮毛贸易的影响下,内地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增多,说明中国内地农村的经济市场化不断提高,故选A。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排除;C项错在“全面”,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通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

6.D [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B、C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D项正确。]

7.D [根据“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人才的匮乏,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涉事务、立宪思想的传播及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B、C三项。]

8.C [1876年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投身洋务事业,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郭嵩焘建议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而没有提及他对西方体制的态度,故排除B项。郭嵩焘主张扩大留学范围的提议遭到士大夫的谩骂,说明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清廷对郭嵩焘的态度无法说明其对外政策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

9.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开眼看世界”是鸦片战争后,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坚持“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普遍接受西式教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材料中李鸿章所询问的正是当时西方的先进科技成就。故应选D。]

10.B [《海国图志》是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介绍了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相关文章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课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12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 ...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 ...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上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重庆南岸区广益中学 黄祖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分期及社会性质 2.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统治的危机 3.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 4.鸦片战争的过程 5.识记 ...

    0097高一历史教案 4.1 鸦片战争 5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课 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 ...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从两次鸦片战争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班级:B110931 姓名:李金锁(B11093131) 手机号 [1**********] 焦鹏飞(B11093132) 邱俊友(B11093133) 杨 皓(B11093129) 赵 ...

    鸦片战争教案(2)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徐新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 ...

    鸦片战争教案1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高一历史必修第一册) [教学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1(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

    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内容标准]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内容标准]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 ...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 专题一(近代西方侵华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鸦片战争是英国蓄意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 B .割占中国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