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肿瘤中医辨证论治的补充认识

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在抑瘤消瘤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非脏腑肿瘤的辨证思路及方法,补充了非脏腑肿瘤中医辨证的不足,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后者兹录以下,和同道切磋共进。

1.三焦辨治对三焦的论述首见于《内经》,从位置上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下焦者,别迴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从功能上看,“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古代对三焦的认识主要是部位和功能,而临床辨证者仅仅在温病有论述,温病的三焦辨证对内外科杂病临床辨证有许多难以辨识之处。在肿瘤临床中发现许多肿瘤并未生长在脏腑,在脏腑之外,这是无法用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对肿瘤的治疗非常重要),如何辨证这类肿瘤是肿瘤治疗的难点。

我们认为这些非脏腑肿瘤可以从肿瘤生长的三焦部位来论治,三焦的每一焦都有它的特定病理、治疗特点,上焦为心肺所居,心为太阳、主一身之阳气,肺为储痰之器,所以上焦多为阳虚、痰蒙,治疗纵隔、胸膜部位肿瘤宜温阳益气化痰,纵隔内的肿瘤如为神经肿瘤可加祛风之品,为气管肿瘤或淋巴瘤加清热散结之药,食道肿瘤加降逆和胃的方药;胸膜重用温阳利水药。中焦属脾胃,脾胃主斡旋中州,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脾胃患病则多升降失常、痰湿困阻,故中焦肿瘤多有脾胃失和、痰湿困阻的特点,所以治疗腹腔非脏器肿瘤宜健脾和胃化痰消痞。下焦肾、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须疏通流畅;同时子宫及附件肿瘤也位于下焦,历代治疗主方为桂枝茯苓丸,不难看出其治疗大法为温阳化湿;此外湿浊下注,下焦多为湿困,祛湿温阳最为快捷,所以治疗下焦肿瘤宜温阳化湿通便。当然脏腑肿瘤如结合三焦辨证效果会更好一些。

2.部位辨证部位辨证的思想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以及《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清代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例言中云“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火属湿,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可见不同部位容易感受不同邪气,治疗自然不同,部位辨证施治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的中医辨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体表-内部中医学认为外为阳,内为阴,通过临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接近体表的或与外界相通的原发性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食管癌、肛管癌、皮肤癌、子宫颈癌、浅表淋巴瘤、中心型肺癌及前列腺癌发病初期多为火证,此与阳气多布于表有关,所以治疗体表肿瘤少用温阳药或慎用温阳药,如大剂量应用温阳药物会促进肿瘤发展。而体内肿瘤尤其中下焦肿瘤可用附子、川乌、草乌、肉桂干姜之属温阳药,效果往往较好。

2)头颈部-下肢阳邪上行,头颈部肿瘤多挟风、热、痰,治疗上可重用祛风、清热解毒、化痰药物;阴邪下注,又脾主四肢,下肢受邪多夹湿夹寒,治疗上以温阳化湿为主。

3)腹部-背部背为阳,腹为阴,背部转移肿瘤多为阳虚,治疗上应温阳补肾,曾治疗一例肾癌背部胸椎转移肿瘤,曾伽玛刀治疗2次,肿物未消,用金匮肾气丸加鹿角胶、草乌、川乌,半月后肿物消失。

4)经络经络有“内属于脏府,外络于肢节”的生理功能,故脏腑的病变可以反应其所属经络循行线上,经络病变可从所属脏腑来治疗。临床上如肿瘤长在经络上,可从经络所属脏腑来辨证,从十四经的特点来推出疾病的性质,如督脉为一身之阳,在督脉循行线上的肿瘤必有阳虚之象;任脉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任脉为病有元气不足,元阴亏之象;六条阳经主腑病,多见热证,六条阴经主脏病,多见寒症,根据病变所属脏腑的特点辨证用药,如用小柴胡汤为主治疗耳道肿瘤、乌梅丸为主治疗太冲部位肿瘤、腹股沟肿瘤皆取得满意疗效。

5)同一脏器不同部位上面谈到脏腑肿瘤从脏腑辨证,即使是同一脏腑的肿瘤治疗也有不同,治疗还可细化,把脏腑肿瘤发生部位分阴阳,如肺癌靠近胸膜的肿瘤多见寒湿,治疗上重温阳化湿;靠近纵隔、肺门的肺癌多夹痰、夹热,治疗上重用清热化痰药;肺内出现多个病灶一般该患者多怒,情志不畅,加用理气清热药物。

3.根据转移部位体征辨证:肿瘤晚期多出现淋巴、骨、肝、肺、脑部位等转移,也多出现胸腹水。肿大的淋巴结为有形之物,按之软或韧或硬,此乃无形之痰,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者应考虑痰的因素,在治疗上加适当的化痰散结药会有异想不到的效果。骨转移患者多为血瘀兼血热,再补肾壮骨的同时化瘀兼清血热。出现肝转移者多肝血不足,应加上滋养肝血的药,如白芍、生熟地。肺转移者注重补肺气养肺阴,同时结合转移位置,或加强温阳化湿或加强清热化痰。头为诸阳之会,脑转移多见于痰热挟风的病人,故治疗脑转移注意清热化痰祛风。临床上胸水、腹水很常见,并且容易反复,很难消除,《内经·病机十九条》明确告诉我们“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在胸腹水(乳糜胸腹水除外)的治疗上要注重温阳利水,重用附子、肉桂、干姜、川椒、半边莲、龙葵。

4.根据年龄和病理类型辨证在治疗上应考虑年龄的因素,少年患者注意先天不足的问题,从补肾论治;人到老年,正气渐衰,老年患者从后天不足来考虑,注重补脾肾。辨证的同时还应考虑病理类型,一般而言,鳞癌属火多见,治当清火;小细胞癌生长迅速,符合火热宜散宜窜的特点,自当按火治之。此外肉瘤来自间叶组织,在胚胎发育中就已存在,肉瘤以年轻人多见,故肉瘤的治疗重用补肾。

5.根据运气学辩证  大多数肿瘤患者发病与出生有关、发病与年运有关,所以在临床辩证不很明确时往往应用运气学帮助临床辩证。

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但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在抑瘤消瘤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非脏腑肿瘤的辨证思路及方法,补充了非脏腑肿瘤中医辨证的不足,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后者兹录以下,和同道切磋共进。

1.三焦辨治对三焦的论述首见于《内经》,从位置上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下焦者,别迴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从功能上看,“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古代对三焦的认识主要是部位和功能,而临床辨证者仅仅在温病有论述,温病的三焦辨证对内外科杂病临床辨证有许多难以辨识之处。在肿瘤临床中发现许多肿瘤并未生长在脏腑,在脏腑之外,这是无法用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对肿瘤的治疗非常重要),如何辨证这类肿瘤是肿瘤治疗的难点。

我们认为这些非脏腑肿瘤可以从肿瘤生长的三焦部位来论治,三焦的每一焦都有它的特定病理、治疗特点,上焦为心肺所居,心为太阳、主一身之阳气,肺为储痰之器,所以上焦多为阳虚、痰蒙,治疗纵隔、胸膜部位肿瘤宜温阳益气化痰,纵隔内的肿瘤如为神经肿瘤可加祛风之品,为气管肿瘤或淋巴瘤加清热散结之药,食道肿瘤加降逆和胃的方药;胸膜重用温阳利水药。中焦属脾胃,脾胃主斡旋中州,腐熟消化,吸收转输水谷精微,脾胃患病则多升降失常、痰湿困阻,故中焦肿瘤多有脾胃失和、痰湿困阻的特点,所以治疗腹腔非脏器肿瘤宜健脾和胃化痰消痞。下焦肾、膀胱的排尿作用和肠道排泄大便的作用,犹如沟渎一样,须疏通流畅;同时子宫及附件肿瘤也位于下焦,历代治疗主方为桂枝茯苓丸,不难看出其治疗大法为温阳化湿;此外湿浊下注,下焦多为湿困,祛湿温阳最为快捷,所以治疗下焦肿瘤宜温阳化湿通便。当然脏腑肿瘤如结合三焦辨证效果会更好一些。

2.部位辨证部位辨证的思想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以及《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清代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例言中云“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火属湿,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可见不同部位容易感受不同邪气,治疗自然不同,部位辨证施治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的中医辨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体表-内部中医学认为外为阳,内为阴,通过临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接近体表的或与外界相通的原发性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食管癌、肛管癌、皮肤癌、子宫颈癌、浅表淋巴瘤、中心型肺癌及前列腺癌发病初期多为火证,此与阳气多布于表有关,所以治疗体表肿瘤少用温阳药或慎用温阳药,如大剂量应用温阳药物会促进肿瘤发展。而体内肿瘤尤其中下焦肿瘤可用附子、川乌、草乌、肉桂干姜之属温阳药,效果往往较好。

2)头颈部-下肢阳邪上行,头颈部肿瘤多挟风、热、痰,治疗上可重用祛风、清热解毒、化痰药物;阴邪下注,又脾主四肢,下肢受邪多夹湿夹寒,治疗上以温阳化湿为主。

3)腹部-背部背为阳,腹为阴,背部转移肿瘤多为阳虚,治疗上应温阳补肾,曾治疗一例肾癌背部胸椎转移肿瘤,曾伽玛刀治疗2次,肿物未消,用金匮肾气丸加鹿角胶、草乌、川乌,半月后肿物消失。

4)经络经络有“内属于脏府,外络于肢节”的生理功能,故脏腑的病变可以反应其所属经络循行线上,经络病变可从所属脏腑来治疗。临床上如肿瘤长在经络上,可从经络所属脏腑来辨证,从十四经的特点来推出疾病的性质,如督脉为一身之阳,在督脉循行线上的肿瘤必有阳虚之象;任脉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任脉为病有元气不足,元阴亏之象;六条阳经主腑病,多见热证,六条阴经主脏病,多见寒症,根据病变所属脏腑的特点辨证用药,如用小柴胡汤为主治疗耳道肿瘤、乌梅丸为主治疗太冲部位肿瘤、腹股沟肿瘤皆取得满意疗效。

5)同一脏器不同部位上面谈到脏腑肿瘤从脏腑辨证,即使是同一脏腑的肿瘤治疗也有不同,治疗还可细化,把脏腑肿瘤发生部位分阴阳,如肺癌靠近胸膜的肿瘤多见寒湿,治疗上重温阳化湿;靠近纵隔、肺门的肺癌多夹痰、夹热,治疗上重用清热化痰药;肺内出现多个病灶一般该患者多怒,情志不畅,加用理气清热药物。

3.根据转移部位体征辨证:肿瘤晚期多出现淋巴、骨、肝、肺、脑部位等转移,也多出现胸腹水。肿大的淋巴结为有形之物,按之软或韧或硬,此乃无形之痰,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者应考虑痰的因素,在治疗上加适当的化痰散结药会有异想不到的效果。骨转移患者多为血瘀兼血热,再补肾壮骨的同时化瘀兼清血热。出现肝转移者多肝血不足,应加上滋养肝血的药,如白芍、生熟地。肺转移者注重补肺气养肺阴,同时结合转移位置,或加强温阳化湿或加强清热化痰。头为诸阳之会,脑转移多见于痰热挟风的病人,故治疗脑转移注意清热化痰祛风。临床上胸水、腹水很常见,并且容易反复,很难消除,《内经·病机十九条》明确告诉我们“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在胸腹水(乳糜胸腹水除外)的治疗上要注重温阳利水,重用附子、肉桂、干姜、川椒、半边莲、龙葵。

4.根据年龄和病理类型辨证在治疗上应考虑年龄的因素,少年患者注意先天不足的问题,从补肾论治;人到老年,正气渐衰,老年患者从后天不足来考虑,注重补脾肾。辨证的同时还应考虑病理类型,一般而言,鳞癌属火多见,治当清火;小细胞癌生长迅速,符合火热宜散宜窜的特点,自当按火治之。此外肉瘤来自间叶组织,在胚胎发育中就已存在,肉瘤以年轻人多见,故肉瘤的治疗重用补肾。

5.根据运气学辩证  大多数肿瘤患者发病与出生有关、发病与年运有关,所以在临床辩证不很明确时往往应用运气学帮助临床辩证。


    相关文章

    中医肿瘤治疗方法学探讨

    [摘要]  分析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与困境.特色与地位,认为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必须优化中医肿瘤治疗方法,提倡中医药应全程积极介入肿瘤的治疗. [关键词]  中医肿瘤学;辨证论治:整体治疗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 ...

    [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

    周岱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恶性肿瘤是多发病和难治病,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公布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人,死亡620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达到1500万人.我国公布2007年38 ...

    重庆知名名老中医大全

    重庆的名老中医要消失了,他们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学西医切老 重庆的名老中医要消失了,他们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学西医切老,需要的老师们赶紧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收藏,收藏,再收藏 在重庆,有这么一群人 不管他们在不在江湖 江湖总有关于他 ...

    中医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研究_云彩霞

    ·1690· 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第38卷第8期 中医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2 云彩霞,孟智宏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要:中枢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见于脑血管 ...

    癌痛的治疗和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癌痛的治疗和护理研究进展 <2012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在 2011 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超越心脑血管疾病,位列死亡排名的第一位,分别占市县死亡构成的 27.79%和 23.62%[1].在当今&qu ...

    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

    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及对其影响. [方法]对20例肿瘤患者各阶段治疗进行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 [结果]通过对各阶段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精心中医护理, 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好, 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

    中医治疗甲状腺腺瘤有什么优势

    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有很多种,中医的方法大家并不了解,甲状腺肿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它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是女性高于男性,由于甲状腺肿瘤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和带来了不良影响,要及时治疗,那么,中医治疗甲状腺腺瘤有什么优势? ...

    肿瘤科中医诊疗常规

    肿瘤科 第一节 胃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 ...

    名中医简介

    唐汉钧,男,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 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内科功底深厚,外科诸法精通,崇尚"治病必求其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