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识一一甘草,九节菖蒲,中药常用药引,川乌不良反应,川乌草乌中毒

夏先生

味甘性平的甘草具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润肺祛痰、缓和药性、缓急定痛的功效。我国现今临床常用的700余种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推甘草。在中草药的历史上,甘草可谓是“国老”了。

在浩如烟海的中药王国里,甘草是本草国里的"国老"。我国现今临床常用的700余种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推甘草。据统计,甘草的处方率在79%以上。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很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甘草始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古书《尔雅》中,药用则首见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一书。

东西方的古人对甘草的应用有所不同,东方多用作解毒剂,西方则用于祛痰和镇咳。

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把甘草列为上品。说其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梁朝名医陶弘景所辑《名医别录》称其为灵草、蜜草和国老,并誉之为"众药之王"。唐朝名医甄权称甘草能"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上曾记载:在当时的湖广地区,人们外出旅行,随身必带甘草数段,以备不时之需。凡就餐前先试服少量饮食,再取甘草嚼汁,若经此不吐者,证明食物无毒,便可放胆享用。江浙民间常在婴儿手腕上缚一段甘草,任其吮吸,既甜且有益无害。

祖国医学认为,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蜜炙用,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等;生用,可治疗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现代医药学已证实甘草确有较好的解毒功能,可消除和降低氯化铵、组织胺、水合氯醛、苯、砷、汞等的毒性,对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且也证明它能治疗诸般咳嗽,还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甘草还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胆固醇,以及具有镇痛、抗惊厥的功用。此外,由于甘草独具甘味,又有缓和其他药味性能之作用,故在复方中能起到协调各药,"补偏纠弊"的作用。

据日本、美国医学家的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其抑制率达78%。将甘草甜素加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中,可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死亡。日本东京的南谷干夫医生试用甘草甜素治疗8例艾滋病患者,病人的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增强。这充分说明甘草对艾滋病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美国也有类似报道。

九节菖蒲的功效

九节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Acorus gramineus Soland.Var.prsillus En.的根茎,为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Soland.的变种,从《名医别录》转引《神农本草经》开始,历代本草均云:石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九节菖蒲生长在贫瘠的石涧缝隙中,生长缓慢,质地致密,根茎坚小节密,环节深陷,有鳞毛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微有红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气味芳香浓烈。九节菖蒲含有醚类等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平喘等药理作用。中医认为善于开窍醒脑,为神昏痰厥之急救药。

九节菖蒲不宜当菖蒲使用

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exC.A.Mey.的干燥根茎。俗名节菖蒲、小菖蒲、外菖蒲、九节菖蒲。该品生长于山谷、沟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产地相对狭窄。据查证,九节菖蒲始见于陈仁山的《药物出产辨》。后来陈存仁在《中国药学大辞典》和《中国药物标本图形》中曾提及九节菖蒲。陈氏曰:“有一种名外菖蒲者,即九节菖蒲,味略辛而不甚香,嚼之有辛辣味,产陕西汉中、河南禹州。”事实上,九节菖蒲是菖蒲的一个混乱品种,只是近代才出现的。

过去,《中国药典》收载九节菖蒲,性温味辛,具开窍化痰、醒脾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外治痈疽疮癣。后来,弄清了九节菖蒲的化学成分和疗效,证实它不具有芳香开窍的功能,与菖蒲毫不相关。因此,从1985年版开始,《中国药典》不再收载九节菖蒲,九节菖蒲不属于正品药材。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目前对九节菖蒲的淘汰工作极不理想,临床以九节菖蒲代替菖蒲入药者很普遍,而且九节菖蒲价格高达每千克70元左右。

综上所述,一方面,长期以来在陕西等省仍用九节菖蒲入药,这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产区药农长期大量采挖九节菖蒲,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以九节菖蒲不宜作菖蒲药材使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生产、流通及临床所用菖蒲药材进行检查和整顿,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九节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对硫贲妥钠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显的加强,呈协同作用。用光电管法记录小鼠自发活动,7.418g/kg腹腔给药,还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能显着地抑制苯丙胺(4mg/kg)的运动性兴奋(P

2.镇痛作用皮下注射九节菖蒲用热板法在给药后60min可延长小鼠反应时间(P

3.毒性 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7.09g/kg

【化学成份】根茎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5-羟基乙酰丙酸(5-hydroxy acetylpropano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头翁素(anemonin),蔗糖(sucrose),(5R,8R)1,6,9,13-四氧双螺-(4,2,4,2)-十四烷-2,10-二酮〔(5R,8R)1,6,9,13-tetraoxadispiro-(4,2,4,2)tetradecane-2,10-dione〕。

中药常用药引

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

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

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红糖

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

川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乌头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干,脉搏减缓,呼吸困难,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等。中毒严重者,可死于循环、呼吸衰竭及严重心律紊乱。

中毒原因多因误服、过量,或用生品不经久煮、服生品药酒、配伍不当等。一般中毒救治为:早期应催吐、导泻,或高位灌肠,并补液和注射阿托品。

重症者,加大剂量和缩短间隔时间,或同时服用金银花、甘草、绿豆、生姜、黑豆等。如出现频发早搏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轻度中毒者,可用绿豆60g,黄连6g,甘草15g,生姜15g,红糖适量水煎后鼻饲或口服;还可用蜂蜜50~120g,用凉开水冲服;心律失常,可用苦参30g,煎服。

川乌草乌中毒

例 1 男 ,2 8岁 ,入院前 1h前饮含生川乌、草乌的药酒约 15 0ml ,感口舌喉头麻木 5 0min,全身麻木无力、恶心、胸闷、心慌、抽搐 30min。查体 :血压 130 / 80mmHg(1mmHg= 0 133kPa),神志尚清 ,面色蜡黄 ,针样瞳 ,心率 4 5~ 6 5次 /min ,律不齐 ,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 ,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川乌、草乌中毒 ,予吸氧、输液 ,静脉注射阿托品 1mg ,洗胃后收重症监护室 ,监护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患者烦躁 ,血压 6 0 / 30mmHg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0mg ,快速输液 ,多巴胺维持血压无效。监护示室扑、室颤,患者意识丧失 ,呼吸微弱 ,立即电击除颤 ,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心律暂时恢复窦性 ,仍频发室早 ,并见R on T现象,10min后再次反复室扑室颤 ,考虑乌头碱对心肌作用强。即连续作心肺复苏术 14 0min ,其间电击除颤 6次 ,心律转为窦性,频发室早 ,患者神志转清 ,躁动 ,自主呼吸恢复 ,血压正常 ,继续予利多卡因 1mg/min及小剂量脱水剂 ,2 4h后拔气管插管,7d后痊愈出院。

例 2 女 ,5 6岁 ,例 1母亲 ,同饮药酒约 10 0ml,30min后感麻木、恶心、胸闷 ,与其子同时入院 ,烦躁,血压正常 ,心率 6 0~ 80次 /min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频发室早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mg/min、黄芪、糖皮质激素、呋塞米 (速尿 )等 ,3d病愈出院。

例 3 男 ,75岁 ,因腿痛服含生川乌、草乌药酒 5 0ml,30min感后恶心、胸闷入院。神志清 ,血压正常,监护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并微量泵维持泵入 ,恢复窦性节律 ,7d病愈出院。讨论 民间多用生川乌、草乌泡酒治腰腿痛,其有毒成分乌头碱口服 0 2mg即能使人中毒 ,口服致死剂量3~4mg 。乌头碱的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先兴奋后麻痹,对心脏除通过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房室结外 ,还直接刺激心肌 ,提高心肌应激性,致心律失常。因乌头碱经煎煮后可水解成毒性较弱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乙酸 ,故煎煮 1h以上毒性大大降低 ,生药应慎用。

急性川乌草乌中毒三例

@刘庆辉!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刘光辉!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臧建辉!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1陈世铭,高连永,主编.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95562.

夏先生

味甘性平的甘草具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润肺祛痰、缓和药性、缓急定痛的功效。我国现今临床常用的700余种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推甘草。在中草药的历史上,甘草可谓是“国老”了。

在浩如烟海的中药王国里,甘草是本草国里的"国老"。我国现今临床常用的700余种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推甘草。据统计,甘草的处方率在79%以上。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很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甘草始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古书《尔雅》中,药用则首见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一书。

东西方的古人对甘草的应用有所不同,东方多用作解毒剂,西方则用于祛痰和镇咳。

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把甘草列为上品。说其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梁朝名医陶弘景所辑《名医别录》称其为灵草、蜜草和国老,并誉之为"众药之王"。唐朝名医甄权称甘草能"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上曾记载:在当时的湖广地区,人们外出旅行,随身必带甘草数段,以备不时之需。凡就餐前先试服少量饮食,再取甘草嚼汁,若经此不吐者,证明食物无毒,便可放胆享用。江浙民间常在婴儿手腕上缚一段甘草,任其吮吸,既甜且有益无害。

祖国医学认为,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蜜炙用,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等;生用,可治疗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现代医药学已证实甘草确有较好的解毒功能,可消除和降低氯化铵、组织胺、水合氯醛、苯、砷、汞等的毒性,对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且也证明它能治疗诸般咳嗽,还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甘草还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胆固醇,以及具有镇痛、抗惊厥的功用。此外,由于甘草独具甘味,又有缓和其他药味性能之作用,故在复方中能起到协调各药,"补偏纠弊"的作用。

据日本、美国医学家的研究发现,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其抑制率达78%。将甘草甜素加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中,可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死亡。日本东京的南谷干夫医生试用甘草甜素治疗8例艾滋病患者,病人的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增强。这充分说明甘草对艾滋病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美国也有类似报道。

九节菖蒲的功效

九节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Acorus gramineus Soland.Var.prsillus En.的根茎,为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Soland.的变种,从《名医别录》转引《神农本草经》开始,历代本草均云:石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九节菖蒲生长在贫瘠的石涧缝隙中,生长缓慢,质地致密,根茎坚小节密,环节深陷,有鳞毛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微有红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气味芳香浓烈。九节菖蒲含有醚类等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平喘等药理作用。中医认为善于开窍醒脑,为神昏痰厥之急救药。

九节菖蒲不宜当菖蒲使用

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exC.A.Mey.的干燥根茎。俗名节菖蒲、小菖蒲、外菖蒲、九节菖蒲。该品生长于山谷、沟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产地相对狭窄。据查证,九节菖蒲始见于陈仁山的《药物出产辨》。后来陈存仁在《中国药学大辞典》和《中国药物标本图形》中曾提及九节菖蒲。陈氏曰:“有一种名外菖蒲者,即九节菖蒲,味略辛而不甚香,嚼之有辛辣味,产陕西汉中、河南禹州。”事实上,九节菖蒲是菖蒲的一个混乱品种,只是近代才出现的。

过去,《中国药典》收载九节菖蒲,性温味辛,具开窍化痰、醒脾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外治痈疽疮癣。后来,弄清了九节菖蒲的化学成分和疗效,证实它不具有芳香开窍的功能,与菖蒲毫不相关。因此,从1985年版开始,《中国药典》不再收载九节菖蒲,九节菖蒲不属于正品药材。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目前对九节菖蒲的淘汰工作极不理想,临床以九节菖蒲代替菖蒲入药者很普遍,而且九节菖蒲价格高达每千克70元左右。

综上所述,一方面,长期以来在陕西等省仍用九节菖蒲入药,这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产区药农长期大量采挖九节菖蒲,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以九节菖蒲不宜作菖蒲药材使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生产、流通及临床所用菖蒲药材进行检查和整顿,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药理作用】

1.镇静作用九节菖蒲水煎醇沉液7.418g/kg(1/5LD50),3.709g/kg(1/10LD50)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对硫贲妥钠40mg/kg的催眠作用有明显的加强,呈协同作用。用光电管法记录小鼠自发活动,7.418g/kg腹腔给药,还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能显着地抑制苯丙胺(4mg/kg)的运动性兴奋(P

2.镇痛作用皮下注射九节菖蒲用热板法在给药后60min可延长小鼠反应时间(P

3.毒性 水煎醇沉液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37.09g/kg

【化学成份】根茎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5-羟基乙酰丙酸(5-hydroxy acetylpropano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头翁素(anemonin),蔗糖(sucrose),(5R,8R)1,6,9,13-四氧双螺-(4,2,4,2)-十四烷-2,10-二酮〔(5R,8R)1,6,9,13-tetraoxadispiro-(4,2,4,2)tetradecane-2,10-dione〕。

中药常用药引

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

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

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红糖

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

川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乌头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口干,脉搏减缓,呼吸困难,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紊乱,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等。中毒严重者,可死于循环、呼吸衰竭及严重心律紊乱。

中毒原因多因误服、过量,或用生品不经久煮、服生品药酒、配伍不当等。一般中毒救治为:早期应催吐、导泻,或高位灌肠,并补液和注射阿托品。

重症者,加大剂量和缩短间隔时间,或同时服用金银花、甘草、绿豆、生姜、黑豆等。如出现频发早搏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轻度中毒者,可用绿豆60g,黄连6g,甘草15g,生姜15g,红糖适量水煎后鼻饲或口服;还可用蜂蜜50~120g,用凉开水冲服;心律失常,可用苦参30g,煎服。

川乌草乌中毒

例 1 男 ,2 8岁 ,入院前 1h前饮含生川乌、草乌的药酒约 15 0ml ,感口舌喉头麻木 5 0min,全身麻木无力、恶心、胸闷、心慌、抽搐 30min。查体 :血压 130 / 80mmHg(1mmHg= 0 133kPa),神志尚清 ,面色蜡黄 ,针样瞳 ,心率 4 5~ 6 5次 /min ,律不齐 ,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 ,Ⅱ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川乌、草乌中毒 ,予吸氧、输液 ,静脉注射阿托品 1mg ,洗胃后收重症监护室 ,监护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患者烦躁 ,血压 6 0 / 30mmHg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0mg ,快速输液 ,多巴胺维持血压无效。监护示室扑、室颤,患者意识丧失 ,呼吸微弱 ,立即电击除颤 ,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心律暂时恢复窦性 ,仍频发室早 ,并见R on T现象,10min后再次反复室扑室颤 ,考虑乌头碱对心肌作用强。即连续作心肺复苏术 14 0min ,其间电击除颤 6次 ,心律转为窦性,频发室早 ,患者神志转清 ,躁动 ,自主呼吸恢复 ,血压正常 ,继续予利多卡因 1mg/min及小剂量脱水剂 ,2 4h后拔气管插管,7d后痊愈出院。

例 2 女 ,5 6岁 ,例 1母亲 ,同饮药酒约 10 0ml,30min后感麻木、恶心、胸闷 ,与其子同时入院 ,烦躁,血压正常 ,心率 6 0~ 80次 /min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频发室早 ,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mg/min、黄芪、糖皮质激素、呋塞米 (速尿 )等 ,3d病愈出院。

例 3 男 ,75岁 ,因腿痛服含生川乌、草乌药酒 5 0ml,30min感后恶心、胸闷入院。神志清 ,血压正常,监护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并微量泵维持泵入 ,恢复窦性节律 ,7d病愈出院。讨论 民间多用生川乌、草乌泡酒治腰腿痛,其有毒成分乌头碱口服 0 2mg即能使人中毒 ,口服致死剂量3~4mg 。乌头碱的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先兴奋后麻痹,对心脏除通过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房室结外 ,还直接刺激心肌 ,提高心肌应激性,致心律失常。因乌头碱经煎煮后可水解成毒性较弱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乙酸 ,故煎煮 1h以上毒性大大降低 ,生药应慎用。

急性川乌草乌中毒三例

@刘庆辉!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刘光辉!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臧建辉!261400$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1陈世铭,高连永,主编.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救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95562.


    相关文章

    中药配伍禁忌

    摘 要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列为配伍禁忌,历代医家推崇备至,世代相传.然而在千百年中,持异议者也屡见不鲜,数不胜数.可见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相反.相畏的中药配伍使用药理.药化.毒理等多方面分析它们的合理 ...

    中药的副作用

    中药的副作用 近几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专家为此呼吁:必须提高人们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 据专家介绍,多年来"中药副作用少"的说法使人们对某些中草药的肾毒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90年代 ...

    中药鉴定学速记口诀

    中药鉴定学口诀 一. 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 何首乌 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2."罗盘纹" 商陆 3."珍珠盘&qu ...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药性)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五味的概念.作用及气味的综合效应. 3.掌握升降沉浮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4.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 5.熟悉毒性的分级 ...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歌诀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歌诀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在"配伍"一节中曾原则地提到,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 ...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66内蒙古中医药 2000年(第19卷) 增刊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杜遵义Ξ 赵丽娟ΞΞ 关键词:炮制; 临床疗效; 中草药 中图分类号:R 283.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0) 05-0066-01 ...

    药店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各药店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关怀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相关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业务不断提高。工作多年来,我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 在药店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经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法》 ...

    中药,中药的副作用是什么?.docx

    中药,细说中药中毒相关知识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一向以毒副作用小而著称于世.然而,最近从多份权威报表上看到,近20年来,中药中毒病例明显增加.80年代以前,国内每年报道中药中毒病例不足10例:80年代,平均每年病例报道数约 ...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 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 B 分离有效成分 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E 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