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校区--谢永乐--论文:[阿甘正传]--从小说到电影

《阿甘正传》--从小说到电影

摘要:本文以《阿甘正传》为例致力于从叙事与情节、人物塑造、中心思想、氛围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电影与原著小说之间的差异之处。叙事与情节主要从情节、叙事手法和细节处理展开论述的;人物塑造将阿甘、母亲、珍妮、丹·泰勒、巴布五个主要人物与小说原著中的形象进行比较;中心思想比较电影对小说原著在主线上的改变,以及主旨的丰富化、多元化;最后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电影营造出与小说不同的氛围环境。 关键词:《阿甘正传》;小说;电影

一、引言

一个成功的导演必定要对原著小说进行改造,用电影的方式去叙述故事,构造人物形象。这种改造的必然性来自于这两种艺术天生具有的差异性。电影要取得票房,便需要让观众看到与原著小说的区别,这也是观众的期许新鲜感,因为没有观众会觉得在电影院重新把小说看一遍很有意义,而这种期许的结果往往是叙事方式甚至是中心思想的变动。就像安德烈·勒文孙说过的那样--“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中,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

《阿甘正传》1993年被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搬上荧幕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远大于原著小说的轰动,主人公弗雷斯·甘以及珍妮、巴布·甘、丹·泰勒、阿甘的母亲等形象深入人心。有趣的是,据说当时有报道称原作者温斯顿·葛鲁姆曾因为电影对阿甘的角色改变过大而表示厌烦。这或许能在侧面反映了电影与其小说原著之间的复杂关系。关于这个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地去提问:

电影与原著小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电影是对原著小说的升华吗?

二、叙事与情节

电影只有区区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小说则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因此,相对于小说来讲,电影涵盖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对小说面面俱到。所以,电影要做到对小说进行背景和情节上的删减、缩略。而另一方面,电影要体现出与原著在中心思想上的不同,便要放大一些情节甚至增加编剧和导演认为有必要增加的情节和背景。

背景和情节的取舍在任何编剧和导演那里都不是轻松的事情,甚至像《达芬奇密码》和《挪威的森林》这样相对成功的电影都存在这个问题。

若是从《达芬奇密码》的票房和获奖情况来看,它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影,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原著小说也曾引发的巨大轰动。在观众看来,原著小说的精髓之一也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之一便是其宗教因素,而电影对此作了大量删减,不知道是故意避开敏感话题还是出于时间控制,这点曾让观众颇为不满。不仅如此,大量情节的删减使得作者所构筑的逻辑性被打破,逻辑性不再那么紧凑。换句话说,大量背景和说明性情节被删减后,观众很难弄明白电影展现一些画面和现象。最后,背景情节的大量删减也使得人物形象不再那么饱满。 电影《挪威的森林》则面临更大的困境,尽管作者村上春树和业内人士并不觉得电影存在很大问题,甚至也委婉给予褒扬,然而,电影上映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得到不尽人意的票房。其原因之一便是导演陈英雄不希望删减太多情节。如前面所提及的,电影时间只有简短的两

个小时,涵盖的情节越多,则每个情节给予的时间越短,情节刻画便会越粗略。观众看到的像是一张张ppt依此呈现出来,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比《达芬奇密码》和《挪威的森林》,《阿甘正传》显然在情节上做得更好。这种更好不仅体现在情节取舍、放大与缩小得当上,还体现在叙事顺序与细节处理上,接下来具体分析。

在情节取舍上,删除了阿甘在“裂蛋”乐队的经历以及太空之旅、野人族之旅、成为象棋及摔跤高手等情节。同时,增加了阿甘小时后无意间成为“猫王”舞蹈的“启蒙导师”,启发列侬的新歌,以及一些标志性政治事件:水门事件、小石城事件、黑豹党聚会、肯尼迪兄弟、约翰逊和福特被刺杀以及卡特总统中暑等情节,使得电影大的社会背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增加“shit happens”车贴、“t-shirt”等情节为电影营造了更加诙谐的气氛,使电影更加具有趣味性。

另外,增加了珍妮身世,让我们更加清晰了解珍妮幼时的遭遇,这个情节的增加为后来珍妮的一系列行为做了铺垫,后面在分析珍妮形象的时候我们还会做具体分析。

在情节的放大与缩小方面,被缩小的包括阿甘小时后如何被欺负、在大学美式足球队的生活遭遇、中国之旅等比较大的情节。这种删减多是对电影主旨无关痛痒的,这些情节往往是点到为止,以此给放大和增加的情节腾出时间。放大的情节包括阿甘与珍妮小时后青梅竹马、将阿甘大学生活、越战生涯以及捕虾情节时间跨度拉长涵盖之前删掉的太空之旅、野人族之旅、摔跤、下棋的时间。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种做法对电影主旨的作用。

再次,电影还做了很多改造情节,比如“阿甘和巴布不是在大学而是在军队认识的”、“阿甘参加游行时间延后而且不是珍妮让他去的”、“在克林顿总统面前阿甘说要尿尿”等都有改造,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出于人物塑造和中心思想考虑而进行的,充分利用了原著中作者天才的诙谐创意,后面我们也会再次提到。

在叙事手法上,我们首先能看到的差异便是电影一改原著小说中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方式而采用插叙手法。电影一开始便是主人公阿甘坐在公园旁边的公交车上向行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一直从阿甘出生讲到珍妮寄信给他约他来萨凡纳相见。而原著小说里则是直接从阿甘出生讲到最后成为流浪街头的百万富翁。

细节处理是电影的一大亮点,在此做详细陈述:

首先存在的一类细节是重复性细节,这类细节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更大,通过前后对比呼应,使得电影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也能引发观众的感叹和共鸣。列举出来有:两次出现的校车(与同一名驾驶员对话,体现出阿甘儿子的机智聪明)、阿甘两次在车上被拒绝让座(遇到两个最重要的朋友)、珍妮让阿甘快跑、阿甘的家庭医生两次出现(引发观众的回想)、羽毛两次出现(开头和结尾,体现主旨)、阿甘三次动手打人保护珍妮(突出阿甘为爱义无反顾)、珍妮家的小屋(揭示珍妮幼时被父亲虐待给她造成的伤痛)等。

另一类主要烘托人物形象有:阿甘在巴布墓前将带来的钱精确到美分以及阿甘跑步的时间精确到零6个小时(体现他的诚实憨厚)、阿甘的狗爬式泳姿(体现他孩童般的天真可爱)、阿甘一直穿着珍妮买的运动鞋直到破旧不堪(体现对珍妮忠贞的感情)等、阿甘两次说出“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 have ever seen”(体现珍妮对阿甘生命的重要意义)等。

最后,体现社会背景:水门旅馆卫生间里的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征兵宣传手册画像、丹的钛合金假腿是航天飞机材料做的、购买苹果公司的股票、珍妮买了空调、阿甘没有得到伤病补贴、羽毛球拍上“gump-mao”的商标等。

要说明的一点是,前面所归类是依据主要作用进行归纳的,事实上,这些细节起到不止一种的作用。无论这些细节起到何等作用,我们都能看到导演的用心良苦,更为戏剧化的是,一些看似不必要的细节导演也做了精心安排,如阿甘帽子上的“巴布-甘”标签、几个看电视的人从年轻到年老等。

三、人物塑造

关于人物塑造,我们首先要找出来电影的主要人物:阿甘、母亲、珍妮、巴布、丹·泰勒。对于阿甘的塑造,我们或许可以说是改造,前面也有提及到作者的观点。现在来看看主要差别:

首先,电影故意把原著里的阿甘高大健壮改成从小腿有残疾,通过后来在被追打时奇迹般的脱掉脚撑“跑的像兔子一样快”来揭示主旨之一,用阿甘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奇迹发生在每一天”。第二,电影极力塑造阿甘正面形象,在电影中,阿甘诚实、勇敢、纯洁(特别是在性观念上,原著中多次提及阿甘的性行为和想法)、朴素、忠贞、坚毅等素质。第三,原著中阿甘其实只是反映迟钝,经常做傻事、事实上,其在思维能力上具有一定天赋,如成为象棋高手、在中级光学上颇有造诣。而电影更让人觉得阿甘由于心无旁骛的专注使得其在做具体操作如组装枪支、打球上具有天赋。且不去揣测导演和编剧这样安排的意图,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鲜明、正派的阿甘形象。

对于珍妮的塑造,前面提及到的珍妮的身世,尤其是她幼年的被酗酒父亲虐待的经历,这对她性格的形成是具有决定性的:弗洛伊德曾对精神分析,幼年经历是会成为潜意识,并左右人的潜意识。珍妮后来参加的反男权运动、滥交很可能都是由这个引起的。反男权,在弗洛伊德看来,其投射的便是反对父权,珍妮对父亲的无力的反抗使得她成年后反弹一样的参与反男权运动。而被父亲虐待,更是造成了她对男人的怀疑、憎恨和自虐式的滥交倾向。包括珍妮后来两次与弗雷斯重逢却又逃离,这些体现珍妮的矛盾性格,而这个过程也推动电影情节合理自然的延伸开来。不得不提的是珍妮的形象让我们联想到“垮掉的一代”,她是那帮忠贞于毒品和摇滚乐的朋友的代表也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而这种形象在原著中体现的并不明显,可以毫不怀疑的说,电影对珍妮的形象进行丰富化、放大化、极端化了。正是由于这种极端化,之后珍妮的回归才体现的更为令人动容,我们后面还会再次提及。 关于阿甘的妈妈,原著没有更多的笔墨。但是,在电影中,阿甘的妈妈成为一个奉献、开明、乐观甚至富有哲理的形象,实际上担当的角色是阿甘的心灵导师与电影中心的解释者。电影善于运用阿甘多次提到妈妈的话来层层深化、多元化主旨。接下来的主旨部分会做具体解释。

巴布和丹·泰勒则是改造和新增的角色,若是论述他们的主要作用,首先,便是塑造更丰富的阿甘形象。其次,在于引导电影情节继续展开,特别是丹。在前面提到的删减太空之旅等情节之后的时间差要靠丹来弥补,如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这段时间阿甘是和丹生活在一起的,或者说有联系的。当然,新增人物便会新增情节,最终丰富或突出主旨。这样说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叙述这条普遍的规律。

四、中心思想

谈论中心思想我们先行理清电影与小说原著在叙事主线上的差异:电影是以阿甘和珍妮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沿着两个人不同的生命轨迹展开,从小时候到大学、到之后的分离、再到三次重逢,两个人的生命轨迹反复分离、交合最终汇聚在一起。而原著更像是一篇游记,以阿甘自己独特的戏谑化口吻来叙述离奇的经历。

这个差异便将电影主旨之一明确出来了--爱情,朴素的真爱最终赢得了胜利。谈到这里,我们要回复到之前提到的阿甘的母亲对主旨解释作用。阿甘母亲在电影中的言论如下:

1.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2. If God intended everybody to be the same, he'd have given us all braces on our legs.

3.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4. You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5.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6.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7.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

8.Nothing just happens,it's all part of a plan.

9. 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

可以看到的是句句揭示电影德的另外一条主旨:生命既有偶然也有注定,上帝是公平的,要凭借自己拥有的好好生活。

或许电影还有志于彰显大的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选择,或许体现出“傻人有傻福”,或许还有其他主旨。我们要明确一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的主旨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并不要局限于笔者上述的解释。

五、氛围环境

这里要提到一个侧重的问题:虽然原著和电影都是以第一人称阿甘来叙事的,原著更加突出故事(阿甘经历)的传奇性和故事性色彩,换句话讲很多笔墨花在了营造曲折离奇的电影情节上。而电影更希望塑造鲜明形象和多元化主旨。因此,笔者认为,导演增加烘托的环境描写或许也出于此意。

对于《阿甘正传》的氛围营造,笔者希望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来讲述:

1.自然环境

熟悉原文便会知晓原著中没有太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增加的环境描写突出一个情节主题化的特点:如,阿甘的家--绿茵县就是一幅田园风景画(包括小屋、草坪、湖泊、阿甘与珍妮的树,营造悠闲、安逸的氛围)、越南则是梅雨不断(沉闷、压抑的氛围)、阿甘跑步路上风景(色彩斑斓,让人联想到自然生命的绚丽)、拉巴特湾的风景(温馨、深邃,引发阿甘对珍妮的思念)、珍妮跳楼未遂时的月光(阴冷、恐惧的氛围)、一家人散步时秋风扫落叶(暗示珍妮不久于人世,营造凄凉氛围),不管是对于人物塑造还会对于情节推进、主旨的作用,这些自然环境描写都起到了理想的作用,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刺激,而这种通过环境营造氛围也是电影更加擅长的。

2.人文环境

这里主要提第四个方面:

第一,基督教色彩明显。或许跟导演及编剧个人喜好和信仰有关。电影很明显突出了基督教元素。阿甘妈妈的基督教义式哲理是最集中的体现,丹泰勒从开始跟上帝作对到讲和,电影还突出上帝对阿甘的命运眷顾与安排,以及阿甘去教堂祷告、给教堂捐款等等,这些营造了一个基督普世的和谐氛围。

第二,原著口吻更加戏谑化,情节也更加夸张,例如阿甘与珍妮看电影闹出的笑话、阿甘的失误炸掉了营房等等。而电影情节更加精细,诙谐的情节表达地更加委婉。电影通过对阿甘正面形象塑造彰显爱情与人生两大主题营造出的是温馨、诗意的氛围,当然,妈妈与珍妮的相继离世也让整个故事略带伤感。 第三,不得不提,电影的另外一个出彩之处--配乐。当中每一个主题旋律作曲优美,各具特色,对角色的刻画和情感的描写,不仅十分贴切真挚,而且有着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如前面提及的写景一样,配乐也具有明显的主题化倾向。电影配乐也获当年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钢琴曲和摇滚乐的交相辉映、轮番上阵在电影中大放异彩。

第四,前面也多处提及到的政治化色彩。多次出现的大事件构成了电影基本的、繁杂的、动荡的社会背景。

六、结语

通过上述分类探讨,我们基本上可以去用自己的结论回答引言提到的问题。电影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电影对原著小说的改造乃是其自身必然需求,只有好的电影才是对原著小说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1989

2.常宇.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美与时代:下半月.2011(7)

3.戴雁辉,张建凯.《山楂树之恋》——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比较.电影文学.2011(12)

4.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贾放.故事形态学.2006

5.黄宝先.《风声》:小说与电影文本的叙事视角比较.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

6.刘文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小说与电影的比较.电影文学.2012(23)

7.吕金娥.《曼斯菲尔德庄园》.小说与电影叙事手法比较.时代文学.2011(12)

8.廖青鹏.《活着》之小说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电影文学.2012(6)

9.乔才娴.从小说到电影——原著小说《香水》与电影版《香水》的对比分析.经济视角.2011(5)

10.任庭义.典型化地提升——从小说《万家诉讼》到电影《秋菊打官司》.小说评论

11.温斯顿格鲁姆著:《阿甘正传》.于而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2.徐强.跨媒介叙事研究的范例——从《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看雅各布·卢特的叙事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1,31(1)

13.苑晶芳.《达芬奇密码》小说与电影的比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

14.周家宸, 苗勇刚.《阿瓦隆的迷雾》:小说与电影叙事解读.电影文学.2011(21)

《阿甘正传》--从小说到电影

摘要:本文以《阿甘正传》为例致力于从叙事与情节、人物塑造、中心思想、氛围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电影与原著小说之间的差异之处。叙事与情节主要从情节、叙事手法和细节处理展开论述的;人物塑造将阿甘、母亲、珍妮、丹·泰勒、巴布五个主要人物与小说原著中的形象进行比较;中心思想比较电影对小说原著在主线上的改变,以及主旨的丰富化、多元化;最后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电影营造出与小说不同的氛围环境。 关键词:《阿甘正传》;小说;电影

一、引言

一个成功的导演必定要对原著小说进行改造,用电影的方式去叙述故事,构造人物形象。这种改造的必然性来自于这两种艺术天生具有的差异性。电影要取得票房,便需要让观众看到与原著小说的区别,这也是观众的期许新鲜感,因为没有观众会觉得在电影院重新把小说看一遍很有意义,而这种期许的结果往往是叙事方式甚至是中心思想的变动。就像安德烈·勒文孙说过的那样--“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中,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

《阿甘正传》1993年被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搬上荧幕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远大于原著小说的轰动,主人公弗雷斯·甘以及珍妮、巴布·甘、丹·泰勒、阿甘的母亲等形象深入人心。有趣的是,据说当时有报道称原作者温斯顿·葛鲁姆曾因为电影对阿甘的角色改变过大而表示厌烦。这或许能在侧面反映了电影与其小说原著之间的复杂关系。关于这个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地去提问:

电影与原著小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电影是对原著小说的升华吗?

二、叙事与情节

电影只有区区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小说则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因此,相对于小说来讲,电影涵盖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对小说面面俱到。所以,电影要做到对小说进行背景和情节上的删减、缩略。而另一方面,电影要体现出与原著在中心思想上的不同,便要放大一些情节甚至增加编剧和导演认为有必要增加的情节和背景。

背景和情节的取舍在任何编剧和导演那里都不是轻松的事情,甚至像《达芬奇密码》和《挪威的森林》这样相对成功的电影都存在这个问题。

若是从《达芬奇密码》的票房和获奖情况来看,它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影,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原著小说也曾引发的巨大轰动。在观众看来,原著小说的精髓之一也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之一便是其宗教因素,而电影对此作了大量删减,不知道是故意避开敏感话题还是出于时间控制,这点曾让观众颇为不满。不仅如此,大量情节的删减使得作者所构筑的逻辑性被打破,逻辑性不再那么紧凑。换句话说,大量背景和说明性情节被删减后,观众很难弄明白电影展现一些画面和现象。最后,背景情节的大量删减也使得人物形象不再那么饱满。 电影《挪威的森林》则面临更大的困境,尽管作者村上春树和业内人士并不觉得电影存在很大问题,甚至也委婉给予褒扬,然而,电影上映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得到不尽人意的票房。其原因之一便是导演陈英雄不希望删减太多情节。如前面所提及的,电影时间只有简短的两

个小时,涵盖的情节越多,则每个情节给予的时间越短,情节刻画便会越粗略。观众看到的像是一张张ppt依此呈现出来,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比《达芬奇密码》和《挪威的森林》,《阿甘正传》显然在情节上做得更好。这种更好不仅体现在情节取舍、放大与缩小得当上,还体现在叙事顺序与细节处理上,接下来具体分析。

在情节取舍上,删除了阿甘在“裂蛋”乐队的经历以及太空之旅、野人族之旅、成为象棋及摔跤高手等情节。同时,增加了阿甘小时后无意间成为“猫王”舞蹈的“启蒙导师”,启发列侬的新歌,以及一些标志性政治事件:水门事件、小石城事件、黑豹党聚会、肯尼迪兄弟、约翰逊和福特被刺杀以及卡特总统中暑等情节,使得电影大的社会背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增加“shit happens”车贴、“t-shirt”等情节为电影营造了更加诙谐的气氛,使电影更加具有趣味性。

另外,增加了珍妮身世,让我们更加清晰了解珍妮幼时的遭遇,这个情节的增加为后来珍妮的一系列行为做了铺垫,后面在分析珍妮形象的时候我们还会做具体分析。

在情节的放大与缩小方面,被缩小的包括阿甘小时后如何被欺负、在大学美式足球队的生活遭遇、中国之旅等比较大的情节。这种删减多是对电影主旨无关痛痒的,这些情节往往是点到为止,以此给放大和增加的情节腾出时间。放大的情节包括阿甘与珍妮小时后青梅竹马、将阿甘大学生活、越战生涯以及捕虾情节时间跨度拉长涵盖之前删掉的太空之旅、野人族之旅、摔跤、下棋的时间。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种做法对电影主旨的作用。

再次,电影还做了很多改造情节,比如“阿甘和巴布不是在大学而是在军队认识的”、“阿甘参加游行时间延后而且不是珍妮让他去的”、“在克林顿总统面前阿甘说要尿尿”等都有改造,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出于人物塑造和中心思想考虑而进行的,充分利用了原著中作者天才的诙谐创意,后面我们也会再次提到。

在叙事手法上,我们首先能看到的差异便是电影一改原著小说中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方式而采用插叙手法。电影一开始便是主人公阿甘坐在公园旁边的公交车上向行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一直从阿甘出生讲到珍妮寄信给他约他来萨凡纳相见。而原著小说里则是直接从阿甘出生讲到最后成为流浪街头的百万富翁。

细节处理是电影的一大亮点,在此做详细陈述:

首先存在的一类细节是重复性细节,这类细节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更大,通过前后对比呼应,使得电影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也能引发观众的感叹和共鸣。列举出来有:两次出现的校车(与同一名驾驶员对话,体现出阿甘儿子的机智聪明)、阿甘两次在车上被拒绝让座(遇到两个最重要的朋友)、珍妮让阿甘快跑、阿甘的家庭医生两次出现(引发观众的回想)、羽毛两次出现(开头和结尾,体现主旨)、阿甘三次动手打人保护珍妮(突出阿甘为爱义无反顾)、珍妮家的小屋(揭示珍妮幼时被父亲虐待给她造成的伤痛)等。

另一类主要烘托人物形象有:阿甘在巴布墓前将带来的钱精确到美分以及阿甘跑步的时间精确到零6个小时(体现他的诚实憨厚)、阿甘的狗爬式泳姿(体现他孩童般的天真可爱)、阿甘一直穿着珍妮买的运动鞋直到破旧不堪(体现对珍妮忠贞的感情)等、阿甘两次说出“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 have ever seen”(体现珍妮对阿甘生命的重要意义)等。

最后,体现社会背景:水门旅馆卫生间里的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征兵宣传手册画像、丹的钛合金假腿是航天飞机材料做的、购买苹果公司的股票、珍妮买了空调、阿甘没有得到伤病补贴、羽毛球拍上“gump-mao”的商标等。

要说明的一点是,前面所归类是依据主要作用进行归纳的,事实上,这些细节起到不止一种的作用。无论这些细节起到何等作用,我们都能看到导演的用心良苦,更为戏剧化的是,一些看似不必要的细节导演也做了精心安排,如阿甘帽子上的“巴布-甘”标签、几个看电视的人从年轻到年老等。

三、人物塑造

关于人物塑造,我们首先要找出来电影的主要人物:阿甘、母亲、珍妮、巴布、丹·泰勒。对于阿甘的塑造,我们或许可以说是改造,前面也有提及到作者的观点。现在来看看主要差别:

首先,电影故意把原著里的阿甘高大健壮改成从小腿有残疾,通过后来在被追打时奇迹般的脱掉脚撑“跑的像兔子一样快”来揭示主旨之一,用阿甘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奇迹发生在每一天”。第二,电影极力塑造阿甘正面形象,在电影中,阿甘诚实、勇敢、纯洁(特别是在性观念上,原著中多次提及阿甘的性行为和想法)、朴素、忠贞、坚毅等素质。第三,原著中阿甘其实只是反映迟钝,经常做傻事、事实上,其在思维能力上具有一定天赋,如成为象棋高手、在中级光学上颇有造诣。而电影更让人觉得阿甘由于心无旁骛的专注使得其在做具体操作如组装枪支、打球上具有天赋。且不去揣测导演和编剧这样安排的意图,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鲜明、正派的阿甘形象。

对于珍妮的塑造,前面提及到的珍妮的身世,尤其是她幼年的被酗酒父亲虐待的经历,这对她性格的形成是具有决定性的:弗洛伊德曾对精神分析,幼年经历是会成为潜意识,并左右人的潜意识。珍妮后来参加的反男权运动、滥交很可能都是由这个引起的。反男权,在弗洛伊德看来,其投射的便是反对父权,珍妮对父亲的无力的反抗使得她成年后反弹一样的参与反男权运动。而被父亲虐待,更是造成了她对男人的怀疑、憎恨和自虐式的滥交倾向。包括珍妮后来两次与弗雷斯重逢却又逃离,这些体现珍妮的矛盾性格,而这个过程也推动电影情节合理自然的延伸开来。不得不提的是珍妮的形象让我们联想到“垮掉的一代”,她是那帮忠贞于毒品和摇滚乐的朋友的代表也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而这种形象在原著中体现的并不明显,可以毫不怀疑的说,电影对珍妮的形象进行丰富化、放大化、极端化了。正是由于这种极端化,之后珍妮的回归才体现的更为令人动容,我们后面还会再次提及。 关于阿甘的妈妈,原著没有更多的笔墨。但是,在电影中,阿甘的妈妈成为一个奉献、开明、乐观甚至富有哲理的形象,实际上担当的角色是阿甘的心灵导师与电影中心的解释者。电影善于运用阿甘多次提到妈妈的话来层层深化、多元化主旨。接下来的主旨部分会做具体解释。

巴布和丹·泰勒则是改造和新增的角色,若是论述他们的主要作用,首先,便是塑造更丰富的阿甘形象。其次,在于引导电影情节继续展开,特别是丹。在前面提到的删减太空之旅等情节之后的时间差要靠丹来弥补,如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这段时间阿甘是和丹生活在一起的,或者说有联系的。当然,新增人物便会新增情节,最终丰富或突出主旨。这样说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叙述这条普遍的规律。

四、中心思想

谈论中心思想我们先行理清电影与小说原著在叙事主线上的差异:电影是以阿甘和珍妮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沿着两个人不同的生命轨迹展开,从小时候到大学、到之后的分离、再到三次重逢,两个人的生命轨迹反复分离、交合最终汇聚在一起。而原著更像是一篇游记,以阿甘自己独特的戏谑化口吻来叙述离奇的经历。

这个差异便将电影主旨之一明确出来了--爱情,朴素的真爱最终赢得了胜利。谈到这里,我们要回复到之前提到的阿甘的母亲对主旨解释作用。阿甘母亲在电影中的言论如下:

1.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2. If God intended everybody to be the same, he'd have given us all braces on our legs.

3.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4. You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5.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6.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7.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

8.Nothing just happens,it's all part of a plan.

9. 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

可以看到的是句句揭示电影德的另外一条主旨:生命既有偶然也有注定,上帝是公平的,要凭借自己拥有的好好生活。

或许电影还有志于彰显大的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选择,或许体现出“傻人有傻福”,或许还有其他主旨。我们要明确一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的主旨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并不要局限于笔者上述的解释。

五、氛围环境

这里要提到一个侧重的问题:虽然原著和电影都是以第一人称阿甘来叙事的,原著更加突出故事(阿甘经历)的传奇性和故事性色彩,换句话讲很多笔墨花在了营造曲折离奇的电影情节上。而电影更希望塑造鲜明形象和多元化主旨。因此,笔者认为,导演增加烘托的环境描写或许也出于此意。

对于《阿甘正传》的氛围营造,笔者希望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来讲述:

1.自然环境

熟悉原文便会知晓原著中没有太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增加的环境描写突出一个情节主题化的特点:如,阿甘的家--绿茵县就是一幅田园风景画(包括小屋、草坪、湖泊、阿甘与珍妮的树,营造悠闲、安逸的氛围)、越南则是梅雨不断(沉闷、压抑的氛围)、阿甘跑步路上风景(色彩斑斓,让人联想到自然生命的绚丽)、拉巴特湾的风景(温馨、深邃,引发阿甘对珍妮的思念)、珍妮跳楼未遂时的月光(阴冷、恐惧的氛围)、一家人散步时秋风扫落叶(暗示珍妮不久于人世,营造凄凉氛围),不管是对于人物塑造还会对于情节推进、主旨的作用,这些自然环境描写都起到了理想的作用,给观众以感官上的刺激,而这种通过环境营造氛围也是电影更加擅长的。

2.人文环境

这里主要提第四个方面:

第一,基督教色彩明显。或许跟导演及编剧个人喜好和信仰有关。电影很明显突出了基督教元素。阿甘妈妈的基督教义式哲理是最集中的体现,丹泰勒从开始跟上帝作对到讲和,电影还突出上帝对阿甘的命运眷顾与安排,以及阿甘去教堂祷告、给教堂捐款等等,这些营造了一个基督普世的和谐氛围。

第二,原著口吻更加戏谑化,情节也更加夸张,例如阿甘与珍妮看电影闹出的笑话、阿甘的失误炸掉了营房等等。而电影情节更加精细,诙谐的情节表达地更加委婉。电影通过对阿甘正面形象塑造彰显爱情与人生两大主题营造出的是温馨、诗意的氛围,当然,妈妈与珍妮的相继离世也让整个故事略带伤感。 第三,不得不提,电影的另外一个出彩之处--配乐。当中每一个主题旋律作曲优美,各具特色,对角色的刻画和情感的描写,不仅十分贴切真挚,而且有着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如前面提及的写景一样,配乐也具有明显的主题化倾向。电影配乐也获当年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钢琴曲和摇滚乐的交相辉映、轮番上阵在电影中大放异彩。

第四,前面也多处提及到的政治化色彩。多次出现的大事件构成了电影基本的、繁杂的、动荡的社会背景。

六、结语

通过上述分类探讨,我们基本上可以去用自己的结论回答引言提到的问题。电影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电影对原著小说的改造乃是其自身必然需求,只有好的电影才是对原著小说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1989

2.常宇.挪威没有森林——浅谈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电影改编.美与时代:下半月.2011(7)

3.戴雁辉,张建凯.《山楂树之恋》——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之比较.电影文学.2011(12)

4.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贾放.故事形态学.2006

5.黄宝先.《风声》:小说与电影文本的叙事视角比较.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

6.刘文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小说与电影的比较.电影文学.2012(23)

7.吕金娥.《曼斯菲尔德庄园》.小说与电影叙事手法比较.时代文学.2011(12)

8.廖青鹏.《活着》之小说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电影文学.2012(6)

9.乔才娴.从小说到电影——原著小说《香水》与电影版《香水》的对比分析.经济视角.2011(5)

10.任庭义.典型化地提升——从小说《万家诉讼》到电影《秋菊打官司》.小说评论

11.温斯顿格鲁姆著:《阿甘正传》.于而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2.徐强.跨媒介叙事研究的范例——从《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看雅各布·卢特的叙事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1,31(1)

13.苑晶芳.《达芬奇密码》小说与电影的比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

14.周家宸, 苗勇刚.《阿瓦隆的迷雾》:小说与电影叙事解读.电影文学.2011(21)


    相关文章

    好莱坞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文化

    好菜坞电影中所体现的美国文化 吕凤鑫 (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电影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是当代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从大众娱乐文化的角度讲.二十世纪电影的发展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好莱坞的发 ...

    我孤单,你不安:九部有关自闭症的电影

    如果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那么对于患有自闭症的人来讲,他们的每一天是不是都可以在这种狂欢中愉快地度过? --玄曦皓 ■ 题记 医学上,自闭症也叫孤独症,相比之下我觉得自闭症的说法较为委婉一些,而孤独症则带出浓浓的悲情色彩.不管是谁,似乎一提 ...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 ) 2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3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4 The Same Experienc ...

    (全英文论文)国内近十年来关于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的研究综述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全英文论文) 低调陈述在国际商务谈判的应用 (全英文论文) 英语报刊阅读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提高作用 (全英文论文)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 (全英文论文) 分析美国新教与中 ...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碎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2 3 Sister Carrie:a Girl with Ascending but Unfulfilled Desires 4 文 ...

    小说_阿甘正传_中阿甘形象的解读

    文化与传播  <阿甘正传>小说中 ...

    古建瑰宝永乐宫

    山西芮城永乐宫是13世纪元代下.张乐置酒,终日乃罢.近世土官保存至今最为完整宏伟的一组古建以隘陋故.增修门庑.以祠为观,择筑群.这些建筑都是当时的佳作.是道流高洁者主之".因为建在永乐::壮丽的元代建筑 研究宋.元建筑结构演变过程 ...

    电影赏析作业(阿甘正传影评)

    学院:数计学院 专业:数学 班级:12级 姓名:张帆 学号:031201421 班级:数学四班 课程名称:<影视欣赏> 所评论的电影:<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影评 阿甘正传说时候当时老师说要看这部影片的 ...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