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科教文化·211·

认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蔡扬贲雪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就得依赖于译者的认知在原文语境中进行判断摘要:翻译的过程主要为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要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或作者的意图,

和推理;恰当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神似与形似的表达效果,取决于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和世界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因此译者认知能力的培养在翻译实践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认知;翻译;语境现代语言研究表明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个离不开人的认知过程。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首先要意识到说话时的语境及受话人的背景知识,以最经济的语言把自己的意识表达出来,这种意识和表达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也是解码与语码转换的过程。离开这一认知过程, 所用语言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说话者

就得依的意思。受话人要从所接收的话语中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

赖于他的认知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样,作为翻译的两个主要过程,理解和表达也离不开认知的参与。认知作为人所具有的包括直觉、记忆、推理等因素在内的心理能力,在语言翻译中常常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即拟对此作点粗浅的探讨。

1语言运用与认知过程

人们究竟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语言符号的本质。

1.1能指与所指

语言学家索绪尔正确地论述了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他认为语言符号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能指(significant)和所指(signifie)的功能。所谓所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地说就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和书写形式,但从本质上来说能指是一个能区分意义的音位学概念,它可以有不同的体现形式。例如汉语中“妻子”的能指形式有“妻子”“老婆”、“内人”、、“爱人”等。所谓能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内容形式,也就是指语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概念意义,但从本质上来说能指是指向某一概念的,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同一语言符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概念。例如对于“鲸鱼”,有的人认为是鱼,而有的人则认为是哺乳动物;语言中的一词多义、同形异

另外语言符号还可用来表达其基本意义以外义也是属于此类情况。

的意义,至于所指究竟指向于哪一概念则由具体语境来确定。这说明语言不是一个规定性的系统而是一个导向性的系统,在语言形式与概念之间即能指和所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一种动态的对等关系。能指是词的内涵、意义, 所指是词语的外延, 是实际意义。

1.2认知与所指

一种语言形式可以指向不同的概念,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一种语言形式只能用来表达一种概念。语言既然是一个导向性而非规定性

功能清晰的,它只提供一系列的系统,这就说明它并非是界限分明、

的可能。在具体的语境下这种可能使说话人可以运用经济有效的方式把原语的内容创造性地解码表示出来,使目的语的人能够理解。译者表达的只是目的语的意思,而不是自己的设想,有时他很难找到适当的言词来把心里的意思译成目的语;或有时语境不允许直接表达原语意思,而要结合语境并考虑到说话人的意向和“知识系统”对它进行理解,作出解释,从而获得说话人想要传递的信息。语境在

这主要是“选择限制”规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词语所指即语言的外延。

则的运用。例如:Stawberries are my weakness. (草莓是我宠爱之果) 。如果对weakness 一词的所指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 就会导致成“草莓是我的缺点”的误译。如果词语所译的目的语意义不适合于当时语境,其所指的概念就会反映出认知系统中的局限。例如:Don ′t listen to her, she is a cat. 在这句中“a cat ”,就不再是该词的能指概念,而是此句中受限于上下文的所指意义,即“心地恶毒的人”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认知与所指的关系与原语的语境和说话者的意图是密切相关的。

1.3认知与交际

人的认知在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需要考虑到受话人的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用最简单的

方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对于他认为受话人知道的信息则不

而受话人则需要结合语境,从说话人的话语出发,对说话人再重复。

的意图进行判断和推理。换句话说,离开了人的认知,正常的语言交际将难以顺利进行。但这种交际是基于一定语境之中的。人与人交际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说话人与受话人就失去了交际的基础。

2翻译中离不开译者认知的理解过程

翻译的主要过程就是正确理解原语的过程,也就是对原语的意思进行破解。然而我们所看到的或听到的只是语言的符号(意义的代码) ,那么如何通过语言符号或意义代码去了解原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呢?人们在交际中所看到或听到的只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它和说话者用它来所表达的意义是不确定的。要正确理解原语的语

英义得依靠语言接受者的认知根据语境来进行判断和推理。例如,

文句子Coffee ,please ,如是食品顾客对营业员说的,其含义是“(我要) 买(一瓶) 咖啡”;如在是酒吧里,顾客对服务生说的,其含义是“来(一杯) 咖啡”;如果是主人在家里对客人说的,其含义是“请喝咖啡”。所以,对于一个译者来说,首先得具有对原语语言本身的认知能力,能对其语法结构进行破解,然后译者得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和推理。值得注意的是原语可能不是译者的母语,他对原语的交际过程、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在理解中,他应有意识地注意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例如在英文句子He was so fond of talking that his collegues nicknamed him magpie. 中的magpie 是“喜鹊”的意思,在我们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喜鹊”与“喜事、吉利”是相联系的,而在此句中其意思与原文意义毫不相干对此我们应意识到英语与汉语读者认知环境的差别,联想到喜鹊爱“喳、喳”叫的习性,就不难推测“喜鹊”在英语读者认知环境中的喻义应该是“唠叨”,由此我们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把它译为“麻雀”。所以译者的认知能力对原语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3翻译中离不开译者认知的表达过程

在翻译中当我们对原语进行成功解码后,我们面对的任务就是如何把所得到的信息传达给译入语的读者,这时译者所扮演的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信息发生者的角色。既然信息发出者在表达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信息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并能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所以对于译者来说,首先必须考虑到译入语的读者的语言和

一是因为他们与原语读者的语言及世界知识结构是世界知识结构。

不一样的。例如英文句子I repair to the enchanted-house, where there are 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 (Iam sorry to see) and the eldest M iss Larkins, a blaze of beauty. 有人把此句译成“我来到那迷人的住宅, 那里有灯光、谈话、音乐、鲜花、军官们(看

还有最大的拉京小姐,一个美的火焰。”此译表面上忠见使我难过) ,

实于原文,但令汉语读者不知所云。究其原因,首先是译者没有理解说话者说此话的意图,译者只理解了词句的能指意义,而对文字的所指意义即对那家住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没有充分理解;其次是译者没能考虑到汉语读者与英语读者在语言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英文读者看到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 a blaze of beauty 与汉语读者看到“灯光、谈话、音乐、鲜花、军官们、一个美的火焰”所产生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译者应从原文所表达的意图出发,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表达效果。此句可改译为“我朝那家仙宫神宇走去,那儿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声悠扬,军官纷来(这是我看到极为心痛的) ,还有拉钦小姐,简直是光彩照人。”这段译文应该说更好地表达了原语的意思;二是

·212·

不同层次的读者其知识背景也可能不同, 译者应根据读者需要区别对待。例如英文句子Do you remember what Sherlock Holmes say? 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 or may be it was Hercule Poirot. 对于了解英国文学、受过英语教育的读者,译者只需把句中两人的名字音译即可,但对于不熟悉这两人的普通读者,最好在文中加上

“福尔摩斯大侦探”和“比利时大侦探波罗”。以上简要的说明,译成

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译入语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当然这种驾驭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和世界知识的充分认知上。

在翻译中应该从正确理解语言符号的性质入手,充分认识语言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动态对等关系,从而在解码过程中能自觉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进行判断和推理,正确把握原语的意义或意图(其中

在编码过程中,译者应运用自己的认知就包括语义和语用的解释) ;

能力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知识结构并据此创造性地表达成译入语, 从而使译入语达到与原语形似乃至神似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Lyons.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程雨民.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4]邱天河,曹桂芳. 人们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类别[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5]王广成. 隐喻的认知基础跨文化隐喻的相似性[J].四川外国语学(上接64页)4) 。

图1中桩号为:24#,从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上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完整, 无缺陷反射波存在, 且波形规则, 桩底反射明显, 可判断桩身质量较好。

图2中桩号为:29#,从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上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较完整, 波型较规则, 但应力波在缺陷处会产生与入射波同相的反射波, 还出现多次反射, 由波型可判断6.4m 处轻微缩径, 不影响其承载力, 可判断桩身质量较好。

图3中桩号为:30#,通过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型可知,1.3m 轻微离析或缩径, 缺陷处介质的波速和密度较正常混凝土小, 导致波阻抗降低、出现同相反射, 这一点与缩颈类相似。但反射波形不规则, 后续

科教文化

2000,(1).院学报,

[6]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熊学亮. 语言形式与实体之分的当代语言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

(2).

图2第29号桩实测波形图

图3第30号桩实测波形图

反射信号杂乱, 波速偏小,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该地层处于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分层处, 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扩张系数比较大, 容易被砼渗透, 且在浇筑砼时, 可能有浮浆从桩底排出与混凝土凝结。而且从低应变反射波上波速显示也可以看出该处砼可能夹有杂质, 判断该处轻微离析。

图4中桩号为:31#,2.7m轻微扩径, 判别扩径原因:从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上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较完整, 波型较规则, 但应力波在缺陷处会产生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的反射波,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该地层处于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分层处, 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扩张系数比较大, 在浇筑砼时, 受到挤压导致桩身扩径。

4结论

现场测试与分析可知, 反射波法在对桩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时结论较为准确有效, 可以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但是利用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 其正确结论的得出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因而对于桩基这类隐蔽性工程的检测, 尚有许多问题应得到检测人员的重视。在实际的工程测试工作中, 应针对测试方法的特点, 结合工程实际, 综合参考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资料对所检桩的实测波型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 以及时发现缺陷, 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 对施工进行指导以避免在后续施工工作中产生类似缺陷, 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JCJ1062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JGJ/T93-9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3]GB 50202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张良均, 王靖涛. 小波变换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11):23224.

图4第31号桩实测波形图

科教文化·211·

认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蔡扬贲雪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就得依赖于译者的认知在原文语境中进行判断摘要:翻译的过程主要为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要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或作者的意图,

和推理;恰当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神似与形似的表达效果,取决于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和世界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因此译者认知能力的培养在翻译实践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认知;翻译;语境现代语言研究表明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个离不开人的认知过程。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首先要意识到说话时的语境及受话人的背景知识,以最经济的语言把自己的意识表达出来,这种意识和表达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也是解码与语码转换的过程。离开这一认知过程, 所用语言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说话者

就得依的意思。受话人要从所接收的话语中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

赖于他的认知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同样,作为翻译的两个主要过程,理解和表达也离不开认知的参与。认知作为人所具有的包括直觉、记忆、推理等因素在内的心理能力,在语言翻译中常常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即拟对此作点粗浅的探讨。

1语言运用与认知过程

人们究竟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语言符号的本质。

1.1能指与所指

语言学家索绪尔正确地论述了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他认为语言符号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能指(significant)和所指(signifie)的功能。所谓所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地说就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和书写形式,但从本质上来说能指是一个能区分意义的音位学概念,它可以有不同的体现形式。例如汉语中“妻子”的能指形式有“妻子”“老婆”、“内人”、、“爱人”等。所谓能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内容形式,也就是指语言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概念意义,但从本质上来说能指是指向某一概念的,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同一语言符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概念。例如对于“鲸鱼”,有的人认为是鱼,而有的人则认为是哺乳动物;语言中的一词多义、同形异

另外语言符号还可用来表达其基本意义以外义也是属于此类情况。

的意义,至于所指究竟指向于哪一概念则由具体语境来确定。这说明语言不是一个规定性的系统而是一个导向性的系统,在语言形式与概念之间即能指和所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一种动态的对等关系。能指是词的内涵、意义, 所指是词语的外延, 是实际意义。

1.2认知与所指

一种语言形式可以指向不同的概念,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一种语言形式只能用来表达一种概念。语言既然是一个导向性而非规定性

功能清晰的,它只提供一系列的系统,这就说明它并非是界限分明、

的可能。在具体的语境下这种可能使说话人可以运用经济有效的方式把原语的内容创造性地解码表示出来,使目的语的人能够理解。译者表达的只是目的语的意思,而不是自己的设想,有时他很难找到适当的言词来把心里的意思译成目的语;或有时语境不允许直接表达原语意思,而要结合语境并考虑到说话人的意向和“知识系统”对它进行理解,作出解释,从而获得说话人想要传递的信息。语境在

这主要是“选择限制”规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词语所指即语言的外延。

则的运用。例如:Stawberries are my weakness. (草莓是我宠爱之果) 。如果对weakness 一词的所指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 就会导致成“草莓是我的缺点”的误译。如果词语所译的目的语意义不适合于当时语境,其所指的概念就会反映出认知系统中的局限。例如:Don ′t listen to her, she is a cat. 在这句中“a cat ”,就不再是该词的能指概念,而是此句中受限于上下文的所指意义,即“心地恶毒的人”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认知与所指的关系与原语的语境和说话者的意图是密切相关的。

1.3认知与交际

人的认知在语言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需要考虑到受话人的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用最简单的

方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对于他认为受话人知道的信息则不

而受话人则需要结合语境,从说话人的话语出发,对说话人再重复。

的意图进行判断和推理。换句话说,离开了人的认知,正常的语言交际将难以顺利进行。但这种交际是基于一定语境之中的。人与人交际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说话人与受话人就失去了交际的基础。

2翻译中离不开译者认知的理解过程

翻译的主要过程就是正确理解原语的过程,也就是对原语的意思进行破解。然而我们所看到的或听到的只是语言的符号(意义的代码) ,那么如何通过语言符号或意义代码去了解原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呢?人们在交际中所看到或听到的只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形式,它和说话者用它来所表达的意义是不确定的。要正确理解原语的语

英义得依靠语言接受者的认知根据语境来进行判断和推理。例如,

文句子Coffee ,please ,如是食品顾客对营业员说的,其含义是“(我要) 买(一瓶) 咖啡”;如在是酒吧里,顾客对服务生说的,其含义是“来(一杯) 咖啡”;如果是主人在家里对客人说的,其含义是“请喝咖啡”。所以,对于一个译者来说,首先得具有对原语语言本身的认知能力,能对其语法结构进行破解,然后译者得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和推理。值得注意的是原语可能不是译者的母语,他对原语的交际过程、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在理解中,他应有意识地注意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例如在英文句子He was so fond of talking that his collegues nicknamed him magpie. 中的magpie 是“喜鹊”的意思,在我们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喜鹊”与“喜事、吉利”是相联系的,而在此句中其意思与原文意义毫不相干对此我们应意识到英语与汉语读者认知环境的差别,联想到喜鹊爱“喳、喳”叫的习性,就不难推测“喜鹊”在英语读者认知环境中的喻义应该是“唠叨”,由此我们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把它译为“麻雀”。所以译者的认知能力对原语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3翻译中离不开译者认知的表达过程

在翻译中当我们对原语进行成功解码后,我们面对的任务就是如何把所得到的信息传达给译入语的读者,这时译者所扮演的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信息发生者的角色。既然信息发出者在表达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信息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并能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所以对于译者来说,首先必须考虑到译入语的读者的语言和

一是因为他们与原语读者的语言及世界知识结构是世界知识结构。

不一样的。例如英文句子I repair to the enchanted-house, where there are 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 (Iam sorry to see) and the eldest M iss Larkins, a blaze of beauty. 有人把此句译成“我来到那迷人的住宅, 那里有灯光、谈话、音乐、鲜花、军官们(看

还有最大的拉京小姐,一个美的火焰。”此译表面上忠见使我难过) ,

实于原文,但令汉语读者不知所云。究其原因,首先是译者没有理解说话者说此话的意图,译者只理解了词句的能指意义,而对文字的所指意义即对那家住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没有充分理解;其次是译者没能考虑到汉语读者与英语读者在语言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英文读者看到lights, chattering, music, flowers, officers, a blaze of beauty 与汉语读者看到“灯光、谈话、音乐、鲜花、军官们、一个美的火焰”所产生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译者应从原文所表达的意图出发,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表达效果。此句可改译为“我朝那家仙宫神宇走去,那儿灯火辉煌,人语嘈杂,乐声悠扬,军官纷来(这是我看到极为心痛的) ,还有拉钦小姐,简直是光彩照人。”这段译文应该说更好地表达了原语的意思;二是

·212·

不同层次的读者其知识背景也可能不同, 译者应根据读者需要区别对待。例如英文句子Do you remember what Sherlock Holmes say? 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 or may be it was Hercule Poirot. 对于了解英国文学、受过英语教育的读者,译者只需把句中两人的名字音译即可,但对于不熟悉这两人的普通读者,最好在文中加上

“福尔摩斯大侦探”和“比利时大侦探波罗”。以上简要的说明,译成

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译入语必须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当然这种驾驭能力主要体现在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和世界知识的充分认知上。

在翻译中应该从正确理解语言符号的性质入手,充分认识语言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动态对等关系,从而在解码过程中能自觉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进行判断和推理,正确把握原语的意义或意图(其中

在编码过程中,译者应运用自己的认知就包括语义和语用的解释) ;

能力充分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知识结构并据此创造性地表达成译入语, 从而使译入语达到与原语形似乃至神似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Lyons.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程雨民.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4]邱天河,曹桂芳. 人们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类别[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5]王广成. 隐喻的认知基础跨文化隐喻的相似性[J].四川外国语学(上接64页)4) 。

图1中桩号为:24#,从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上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完整, 无缺陷反射波存在, 且波形规则, 桩底反射明显, 可判断桩身质量较好。

图2中桩号为:29#,从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上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较完整, 波型较规则, 但应力波在缺陷处会产生与入射波同相的反射波, 还出现多次反射, 由波型可判断6.4m 处轻微缩径, 不影响其承载力, 可判断桩身质量较好。

图3中桩号为:30#,通过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型可知,1.3m 轻微离析或缩径, 缺陷处介质的波速和密度较正常混凝土小, 导致波阻抗降低、出现同相反射, 这一点与缩颈类相似。但反射波形不规则, 后续

科教文化

2000,(1).院学报,

[6]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熊学亮. 语言形式与实体之分的当代语言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

(2).

图2第29号桩实测波形图

图3第30号桩实测波形图

反射信号杂乱, 波速偏小,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该地层处于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分层处, 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扩张系数比较大, 容易被砼渗透, 且在浇筑砼时, 可能有浮浆从桩底排出与混凝土凝结。而且从低应变反射波上波速显示也可以看出该处砼可能夹有杂质, 判断该处轻微离析。

图4中桩号为:31#,2.7m轻微扩径, 判别扩径原因:从低应变反射波的波形上观察到该桩的反射波较完整, 波型较规则, 但应力波在缺陷处会产生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的反射波,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该地层处于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分层处, 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扩张系数比较大, 在浇筑砼时, 受到挤压导致桩身扩径。

4结论

现场测试与分析可知, 反射波法在对桩的完整性进行检测时结论较为准确有效, 可以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但是利用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 其正确结论的得出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因而对于桩基这类隐蔽性工程的检测, 尚有许多问题应得到检测人员的重视。在实际的工程测试工作中, 应针对测试方法的特点, 结合工程实际, 综合参考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资料对所检桩的实测波型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 以及时发现缺陷, 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 对施工进行指导以避免在后续施工工作中产生类似缺陷, 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JCJ1062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JGJ/T93-9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3]GB 50202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张良均, 王靖涛. 小波变换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11):23224.

图4第31号桩实测波形图


    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教材教法

    初中小学英语教学法 第一章 绪论 №学科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的边缘学科. №学科教育是研究学科教育的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揭示学科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探讨学科教育的规律.原理和方法. 学科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

    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探析

    [摘要]无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日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话题,邢台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不同层次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外宣翻译现状并不理想.本文探讨与非物质文化相关的翻译的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一.研究背 ...

    语言的认知维度主持人话语

    2007年第2期 总第135期 外语学刊 F ORE I 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7, No . 2 Serial No . 135 ●语言学 ○语言的认知维度 特约主持人:王寅 教授 主持人简介:王寅, 四川 ...

    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第19卷第4期 2011年7月 河南社会科学 Jul. ,2011 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 康立新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30年来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的现状做了一个较为全 面的评述.主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 ...

    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模拟试题 对外汉语4班 三组拟 一.选择题 1.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中谁强调用幼儿学语的方式教学 ( )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 D.华生 2.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的语言学家是?( ) A.贝力子 B.叶斯帕森 C ...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动态: 功能翻译理论在国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将 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 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这种 关系 ...

    权力话语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外宣翻译_马利飞

    2013年第3期 (第34卷总第151期)贵州民族研究GuizhouEthnicStudiesNo.3,2013(Vol.34.General.No.151) 权力话语视阈下的 少数民族文化网络外宣翻译 马利飞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 ...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日期:200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