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

K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

●陈

研张清东(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其引人入胜的构造情节和深刻内涵令人回味无穷。作

者通过多种写作技术表现手法,从语言层面上对事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展示出在荒诞的现实面前下层劳动人民的卑微无助和无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窘境及混淆错位、黑白颠倒的社会关系。本文从黑色幽默的写作特色、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和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几方面对该主题进行探讨。【关键词】

《警察与赞美诗>;主题;黑色幽默;生存困境

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其小说中幽默的语言、独特的写“不愁食宿”“又有意气相投的朋友相处”的地方。对监狱作技巧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警察的称赞和表彰反讽出下层人民的穷困,无以为生,只能到与赞美诗》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自发表以来其引人入牢中度日的窘地。再如苏贝想通过赖账入狱却惨遭痛打的胜的构造情节和深刻内涵,虽过百年仍是脍炙人口、回味情节。“两个侍者干净利索地把苏贝叉出门外,他的右耳贴无穷。小说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地摔在坚硬的人行道上。像打开一支木工曲尺似的,他一度过严冬而千方百计地故意以身试法试图进监狱,却没有节一节地撑了起来。”这里,作者似乎在赏玩苏贝的狼狈达到目的,然而在赞美诗的感召下突然顿悟想“改邪归相,把小人物痛苦挣扎的惨状,用无动于衷的比喻写来,正”,却被警察送进监狱。通过这个小片段,我们可以感受使人倍感辛酸。

到下层劳动人民无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窘境以及美国社会黑小说中多处典故、引用、模仿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展示白颠倒的社会本质。作为这么一个严肃的主题,作者并不出文本的互文性特征。通过对古希腊传说和罗马故事等的是通过主人公沉痛的哀怨或者悲愤的控诉或者言辞激烈的滑稽模仿和引用,欧・亨利旨在制造鲜明的对照,让读者声讨,而是以幽默风趣、辛辣讽刺的喜剧性的笔调展示了意识到现代生活的悲剧所在,同时面对这种悲剧发出无可苏贝是如何触霉头、不遂心,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的行为。奈何的笑声。为了摆脱“玻瑞阿斯”(Bore髂)和巡警的干但是这种发笑却是满含泪水,饱含辛酸,令人深思。文学扰,苏贝故意作恶,想去布莱克威尔岛,那是他梦寐以求中的苏贝是社会现实中下层劳动人民的一个代表,其充满的“阿卡迪亚”(Arcadia)。玻瑞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北风“荒唐”的种种遭遇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夸大”的缩影。小说神,她不仅不庇佑她的子民,还与他们为难,在这点上与中的生活世象与作家对于生活的感情体验两相对立,互为欺压百姓的污吏又有何区别。阿卡迪亚是古希腊地名,那表里。生活世象不是镜子照物式的机械反映,而是通过作是一个人情纯朴、风光明媚的理想之乡。苏贝将布莱克威家对作品中的生活世象打碎重构,去芜取精,让读者在世尔岛比作是世外桃源,事实上那是一座耸立着疯人院和监象的荒诞与现实的超脱中感受小说中蕴含的无穷魅力。

狱的孤岛。在下层劳动人民的眼里,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一、黑色幽默的写作特色

还不如一座监狱有吸引力。在面对该去监狱还是接受慈善家恩惠的选择时,苏贝毅然选择了去监狱。在这里作者引

“黑色”是悲剧的颜色,“幽默”是喜剧的效果。黑色用了古罗马故事血血部甜Jlnd船西Ⅲ泌来显示他的决心。

幽默将悲剧场面进行荒诞地处理,将苦难与玩笑并置,将恺撒是罗马皇帝,他被他的好友布鲁塔斯暗杀,这里引申原本处于悲剧效果的人物放在哭笑不得的境遇中,让他们为“凡事有利必有一弊”。要吃慈善机构的一块面包,“你像小丑一样表现出滑稽可笑的一面,以病态、玩偶般的形个人的私事也就得给打破砂锅问到底”了,统治阶级究其象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助、对现实的嘲讽和对生存的绝望。出身、干涉人权的行径昭然若揭。

欧・亨利通过借用多种写作技术表现手法,从语言层面上拼贴画是欧・亨利在该作品中运用的又一手法,通过对事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显示出与现实巨大的反差,精选拼贴的六幅生活场景折射出资本主义生活的无序与荒突出表现在荒诞的现实面前小人物的卑微无助和混淆错位诞。在苏贝的六次惹是生非事件中,人们更能体验到资本的社会关系。

主义社会中荒诞不经、善恶不分、庸俗势利的丑陋本质。欧・亨利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借代、比喻、反苏贝的第一次“作恶”便是想吃“霸王餐”,可是他的讽等多种修辞手法令人感到轻松、诙谐、风趣和辛酸。例“旧裤子和破皮鞋”出卖了他,被赶了出来。作者形象地嘲如一开场,作者就用一种无奈自嘲的口吻将飘落的树叶称讽了在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认衣服作杰克・弗罗斯特(英文中“寒霜”的拟人称);把流浪不认人的虚伪势利的本质。苏贝想通过“调戏”妇女来达汉说成“露天居民”;苏贝所住的露天广场被借代成“幕到入狱的目的,但这位貌似“娴静文雅”的女子却“像常天席地别墅”,而北风是它的营房。这种诙谐、自嘲的气氛春藤攀住橡树般地依偎在苏贝的身旁”。苏贝拿走了一位使得在痛苦的环境下冬天将至的那种寒冷肃杀的感觉不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竟然“来路不正”。“风凄凉沉重。又如监狱本是违法犯纪之人的牢笼,而作者却姿可人”的少妇、“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把它比喻成苏贝梦寐以求的理想之乡,并无限赞美那是

的感觉,却做了妓女和小偷。苏贝偶然性的遭遇却反映出

万方数据

当地卖淫随处可见、偷盗成风。另外,苏贝本身行为的不合理性和警察“合乎情理”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也是苏贝屡屡“背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苏贝砸了玻璃等着被抓,可警察却认为“他连个线索都算不上”。他想借助于“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人行道上扯直他那破锣似的嗓子,大吵大闹”,但警察却认为这是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后的狂喜。而最后苏贝感受音乐的净化,想改过自新时却“意外”地被捕。正是这“意外”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的本质。

二、《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

标题中《警察与赞美诗》的对等排列似乎是作者别具用心的安排。“警察”作为国家机器是法律的持有者和执行者,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政权,是政治文明的象征,而“赞美诗”则代表着宗教道德的精神力量,牵引着人性的回归,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在文中,苏贝一共五次与警察邂逅,第一次砸玻璃时,从拐角跑出的警察却去追赶赶车的人,这反映出警察无视现实、自作聪明的办事作风。第二次调戏“良家少妇”,却招致该妓女的如影随形。可见当地世风日下,而警察却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第i次“扰乱治安”时,警察却帮助开脱,可见警察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的行事风格。第四次偷伞时,警察先是“好奇”地观望着他与“伞主人”的窃窃私语,后见一“穿晚礼服的高身材的金发女郎”,忙“赶过去搀扶”“陪她过马路”,这谄媚的行为反映他们只是上流人士的奴仆,只会忠心地为上流社会服务。最后一次当苏贝在音乐的感召下,重振自我时,却毫无理由地被捕入狱。黑白颠倒、混淆是非的司法行径跃然纸上。欧・享利正是抓住了警察这一特殊的能指身份,对他所代表的政权和社会的荒诞做了最深刻的鞭挞和嘲讽。

“赞美诗”是宗教王国里的精神力量,它能唤起苏贝那曾经失落的“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它能让他“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它能使苏贝迸发出“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使他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然而在警察粗暴的干预下,那迸发出乐观向上的火花瞬间熄灭。在强大的政治暴力面前就连“赞美诗”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无力改变苏贝的命运。强大的政治文明和虚弱的精神文明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警察”和“赞美诗”在标题中虽然是形式上对等排列,但作为支配人类生存选择的两股力量是不对等的。在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中,以“警察”为代表的国家政权永远支配着和控制着以“赞美诗”为代表的精神力量。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人们无法摆脱也不能摆脱,这不仅是苏贝无奈的生存选择,也是贫民阶层的无奈选择。

三、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

存在决定意识,欧・亨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就是要通过典型化的文学世象来揭示生活的本质。《警察与赞美诗》发表于1904年,当时正是新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美国资本主义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极大的物质文明时,美国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明显。作品开头部分衣衫单薄的苏贝和身穿海豹皮大衣的淑女的对比便奠定了美国社会贫富悬殊的主题基

万方数据

调。富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可以“去地中海游弋”或“到维苏威湾漂流”,而以苏贝为代表的穷人们则为冬天的食宿而“辗转反侧,不能人寐”。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最基本的、最强烈的需要是对生存的需要。然而在看似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纽约大都市中,穷人却食不果腹,衣不裹体。欧・亨利就是要透过苏贝这一能指的薄纱,揭示在两极分化下所指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窘境和在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

在人的生存困境中,有两种张力制约着人性的发展。一种是以个体生命形式显现的人本体,另一种是危及人的存在的种种因素。人的生存困境的张力是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的两种基本生存愿望的冲突,一种是实现人自我完善的自由生存的愿望,另一种是达到一个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的愿望,前一种是人的自由,后一种是人的幸福。苏贝面对三个月的严冬,只能舍弃自我完善的自由生存而选择一

个“幸福”的生存处境——监狱。因为那里不愁食宿,伙

六次故意作恶,这显然是一个处于生命终极困境的流浪汉无奈的选择,全然暴露了他在生存困境中对生命本原最低级的捍卫。苏贝在对生命最原始欲望的执著追求中,却遭到了生活戏剧化的嘲弄。他的反抗也无法使他走出困境。苏贝的困境折射出为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挣扎的底层人民的生存窘境。但苏贝并非完全是一个为追求和谐安宁而入狱并完全舍弃自我完善、追求自由的故意“作恶”者。面对赞美诗时,“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重新做人”。这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在生存困境中的底层人民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在绝墨中发现希望并沉入悲观而激昂的乐观,对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生的无尽追求。

欧・亨利所塑造的苏贝形象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它以喜剧的形式体现了美国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这部小说让我们宛若置身于纽约大都市的大街小巷,目睹了像苏贝一样底层人民的坎坷艰辛的生活,清楚地认识到五光十色的美国社会的肮脏、卑俗的世态,领会了美国司法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本质。苏贝的不幸遭遇蕴藏了“严肃的人生哲理”:生活在美国社会像苏贝这样的下层小人物的命运,注定只能陷入泥坑而又走不出泥坑的悲剧。人无法从人本体的困境中摆脱,只能从困境走入困境。【参考文献]

[1】[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A].未子,选编.大师的盛

宴:世界短篇小说精华[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2]胡铁生.人的本质与其所处的社会——欧-亨利与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对比评析[J】.学术交流,2004(02).

[3]张树生.如何把握苏比的形象及其意义——兼谈《警察和赞

芙诗》的幽默艺术[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4]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6.

[5]何轩.无奈的选择与冷漠的叙事——欧・亨利《警察和赞美

[6]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2:28—29.

【作者简介,陈研(19r70一),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张清东(1975一)。男.吉林蛟河人。硕士。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篇章语言学。

伴们意气相投。并且面对自己的奋斗目标,苏贝煞费心机。诗》再解读[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陈研, 张清东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电影文学

FILM LITERATURE2010(23)

参考文献(6条)

1. 任生名 西方现代悲剧论稿 2002

2. 何轩 无奈的选择与冷漠的叙事--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再解读[期刊论文]-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07)3. 汪小玲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 2006

4. 张树生 如何把握苏比的形象及其意义--兼谈《警察和赞美诗》的幽默艺术[期刊论文]-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5. 胡铁生 人的本质与其所处的社会--欧·亨利与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对比评析 2004(02)6. 欧·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20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ywx201023062.aspx

K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

●陈

研张清东(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其引人入胜的构造情节和深刻内涵令人回味无穷。作

者通过多种写作技术表现手法,从语言层面上对事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展示出在荒诞的现实面前下层劳动人民的卑微无助和无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窘境及混淆错位、黑白颠倒的社会关系。本文从黑色幽默的写作特色、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和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几方面对该主题进行探讨。【关键词】

《警察与赞美诗>;主题;黑色幽默;生存困境

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其小说中幽默的语言、独特的写“不愁食宿”“又有意气相投的朋友相处”的地方。对监狱作技巧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警察的称赞和表彰反讽出下层人民的穷困,无以为生,只能到与赞美诗》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自发表以来其引人入牢中度日的窘地。再如苏贝想通过赖账入狱却惨遭痛打的胜的构造情节和深刻内涵,虽过百年仍是脍炙人口、回味情节。“两个侍者干净利索地把苏贝叉出门外,他的右耳贴无穷。小说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地摔在坚硬的人行道上。像打开一支木工曲尺似的,他一度过严冬而千方百计地故意以身试法试图进监狱,却没有节一节地撑了起来。”这里,作者似乎在赏玩苏贝的狼狈达到目的,然而在赞美诗的感召下突然顿悟想“改邪归相,把小人物痛苦挣扎的惨状,用无动于衷的比喻写来,正”,却被警察送进监狱。通过这个小片段,我们可以感受使人倍感辛酸。

到下层劳动人民无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窘境以及美国社会黑小说中多处典故、引用、模仿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展示白颠倒的社会本质。作为这么一个严肃的主题,作者并不出文本的互文性特征。通过对古希腊传说和罗马故事等的是通过主人公沉痛的哀怨或者悲愤的控诉或者言辞激烈的滑稽模仿和引用,欧・亨利旨在制造鲜明的对照,让读者声讨,而是以幽默风趣、辛辣讽刺的喜剧性的笔调展示了意识到现代生活的悲剧所在,同时面对这种悲剧发出无可苏贝是如何触霉头、不遂心,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的行为。奈何的笑声。为了摆脱“玻瑞阿斯”(Bore髂)和巡警的干但是这种发笑却是满含泪水,饱含辛酸,令人深思。文学扰,苏贝故意作恶,想去布莱克威尔岛,那是他梦寐以求中的苏贝是社会现实中下层劳动人民的一个代表,其充满的“阿卡迪亚”(Arcadia)。玻瑞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北风“荒唐”的种种遭遇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夸大”的缩影。小说神,她不仅不庇佑她的子民,还与他们为难,在这点上与中的生活世象与作家对于生活的感情体验两相对立,互为欺压百姓的污吏又有何区别。阿卡迪亚是古希腊地名,那表里。生活世象不是镜子照物式的机械反映,而是通过作是一个人情纯朴、风光明媚的理想之乡。苏贝将布莱克威家对作品中的生活世象打碎重构,去芜取精,让读者在世尔岛比作是世外桃源,事实上那是一座耸立着疯人院和监象的荒诞与现实的超脱中感受小说中蕴含的无穷魅力。

狱的孤岛。在下层劳动人民的眼里,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一、黑色幽默的写作特色

还不如一座监狱有吸引力。在面对该去监狱还是接受慈善家恩惠的选择时,苏贝毅然选择了去监狱。在这里作者引

“黑色”是悲剧的颜色,“幽默”是喜剧的效果。黑色用了古罗马故事血血部甜Jlnd船西Ⅲ泌来显示他的决心。

幽默将悲剧场面进行荒诞地处理,将苦难与玩笑并置,将恺撒是罗马皇帝,他被他的好友布鲁塔斯暗杀,这里引申原本处于悲剧效果的人物放在哭笑不得的境遇中,让他们为“凡事有利必有一弊”。要吃慈善机构的一块面包,“你像小丑一样表现出滑稽可笑的一面,以病态、玩偶般的形个人的私事也就得给打破砂锅问到底”了,统治阶级究其象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助、对现实的嘲讽和对生存的绝望。出身、干涉人权的行径昭然若揭。

欧・亨利通过借用多种写作技术表现手法,从语言层面上拼贴画是欧・亨利在该作品中运用的又一手法,通过对事件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显示出与现实巨大的反差,精选拼贴的六幅生活场景折射出资本主义生活的无序与荒突出表现在荒诞的现实面前小人物的卑微无助和混淆错位诞。在苏贝的六次惹是生非事件中,人们更能体验到资本的社会关系。

主义社会中荒诞不经、善恶不分、庸俗势利的丑陋本质。欧・亨利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借代、比喻、反苏贝的第一次“作恶”便是想吃“霸王餐”,可是他的讽等多种修辞手法令人感到轻松、诙谐、风趣和辛酸。例“旧裤子和破皮鞋”出卖了他,被赶了出来。作者形象地嘲如一开场,作者就用一种无奈自嘲的口吻将飘落的树叶称讽了在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认衣服作杰克・弗罗斯特(英文中“寒霜”的拟人称);把流浪不认人的虚伪势利的本质。苏贝想通过“调戏”妇女来达汉说成“露天居民”;苏贝所住的露天广场被借代成“幕到入狱的目的,但这位貌似“娴静文雅”的女子却“像常天席地别墅”,而北风是它的营房。这种诙谐、自嘲的气氛春藤攀住橡树般地依偎在苏贝的身旁”。苏贝拿走了一位使得在痛苦的环境下冬天将至的那种寒冷肃杀的感觉不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竟然“来路不正”。“风凄凉沉重。又如监狱本是违法犯纪之人的牢笼,而作者却姿可人”的少妇、“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把它比喻成苏贝梦寐以求的理想之乡,并无限赞美那是

的感觉,却做了妓女和小偷。苏贝偶然性的遭遇却反映出

万方数据

当地卖淫随处可见、偷盗成风。另外,苏贝本身行为的不合理性和警察“合乎情理”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也是苏贝屡屡“背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苏贝砸了玻璃等着被抓,可警察却认为“他连个线索都算不上”。他想借助于“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人行道上扯直他那破锣似的嗓子,大吵大闹”,但警察却认为这是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后的狂喜。而最后苏贝感受音乐的净化,想改过自新时却“意外”地被捕。正是这“意外”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的本质。

二、《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

标题中《警察与赞美诗》的对等排列似乎是作者别具用心的安排。“警察”作为国家机器是法律的持有者和执行者,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政权,是政治文明的象征,而“赞美诗”则代表着宗教道德的精神力量,牵引着人性的回归,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在文中,苏贝一共五次与警察邂逅,第一次砸玻璃时,从拐角跑出的警察却去追赶赶车的人,这反映出警察无视现实、自作聪明的办事作风。第二次调戏“良家少妇”,却招致该妓女的如影随形。可见当地世风日下,而警察却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第i次“扰乱治安”时,警察却帮助开脱,可见警察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的行事风格。第四次偷伞时,警察先是“好奇”地观望着他与“伞主人”的窃窃私语,后见一“穿晚礼服的高身材的金发女郎”,忙“赶过去搀扶”“陪她过马路”,这谄媚的行为反映他们只是上流人士的奴仆,只会忠心地为上流社会服务。最后一次当苏贝在音乐的感召下,重振自我时,却毫无理由地被捕入狱。黑白颠倒、混淆是非的司法行径跃然纸上。欧・享利正是抓住了警察这一特殊的能指身份,对他所代表的政权和社会的荒诞做了最深刻的鞭挞和嘲讽。

“赞美诗”是宗教王国里的精神力量,它能唤起苏贝那曾经失落的“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它能让他“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它能使苏贝迸发出“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使他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然而在警察粗暴的干预下,那迸发出乐观向上的火花瞬间熄灭。在强大的政治暴力面前就连“赞美诗”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无力改变苏贝的命运。强大的政治文明和虚弱的精神文明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警察”和“赞美诗”在标题中虽然是形式上对等排列,但作为支配人类生存选择的两股力量是不对等的。在警察与赞美诗的二元对立中,以“警察”为代表的国家政权永远支配着和控制着以“赞美诗”为代表的精神力量。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人们无法摆脱也不能摆脱,这不仅是苏贝无奈的生存选择,也是贫民阶层的无奈选择。

三、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

存在决定意识,欧・亨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就是要通过典型化的文学世象来揭示生活的本质。《警察与赞美诗》发表于1904年,当时正是新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美国资本主义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极大的物质文明时,美国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明显。作品开头部分衣衫单薄的苏贝和身穿海豹皮大衣的淑女的对比便奠定了美国社会贫富悬殊的主题基

万方数据

调。富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可以“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可以“去地中海游弋”或“到维苏威湾漂流”,而以苏贝为代表的穷人们则为冬天的食宿而“辗转反侧,不能人寐”。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最基本的、最强烈的需要是对生存的需要。然而在看似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纽约大都市中,穷人却食不果腹,衣不裹体。欧・亨利就是要透过苏贝这一能指的薄纱,揭示在两极分化下所指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窘境和在生存困境中人性的顿悟。

在人的生存困境中,有两种张力制约着人性的发展。一种是以个体生命形式显现的人本体,另一种是危及人的存在的种种因素。人的生存困境的张力是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的两种基本生存愿望的冲突,一种是实现人自我完善的自由生存的愿望,另一种是达到一个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的愿望,前一种是人的自由,后一种是人的幸福。苏贝面对三个月的严冬,只能舍弃自我完善的自由生存而选择一

个“幸福”的生存处境——监狱。因为那里不愁食宿,伙

六次故意作恶,这显然是一个处于生命终极困境的流浪汉无奈的选择,全然暴露了他在生存困境中对生命本原最低级的捍卫。苏贝在对生命最原始欲望的执著追求中,却遭到了生活戏剧化的嘲弄。他的反抗也无法使他走出困境。苏贝的困境折射出为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挣扎的底层人民的生存窘境。但苏贝并非完全是一个为追求和谐安宁而入狱并完全舍弃自我完善、追求自由的故意“作恶”者。面对赞美诗时,“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重新做人”。这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在生存困境中的底层人民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在绝墨中发现希望并沉入悲观而激昂的乐观,对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生的无尽追求。

欧・亨利所塑造的苏贝形象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它以喜剧的形式体现了美国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这部小说让我们宛若置身于纽约大都市的大街小巷,目睹了像苏贝一样底层人民的坎坷艰辛的生活,清楚地认识到五光十色的美国社会的肮脏、卑俗的世态,领会了美国司法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本质。苏贝的不幸遭遇蕴藏了“严肃的人生哲理”:生活在美国社会像苏贝这样的下层小人物的命运,注定只能陷入泥坑而又走不出泥坑的悲剧。人无法从人本体的困境中摆脱,只能从困境走入困境。【参考文献]

[1】[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A].未子,选编.大师的盛

宴:世界短篇小说精华[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2]胡铁生.人的本质与其所处的社会——欧-亨利与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对比评析[J】.学术交流,2004(02).

[3]张树生.如何把握苏比的形象及其意义——兼谈《警察和赞

芙诗》的幽默艺术[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4]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6.

[5]何轩.无奈的选择与冷漠的叙事——欧・亨利《警察和赞美

[6]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2:28—29.

【作者简介,陈研(19r70一),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张清东(1975一)。男.吉林蛟河人。硕士。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篇章语言学。

伴们意气相投。并且面对自己的奋斗目标,苏贝煞费心机。诗》再解读[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陈研, 张清东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电影文学

FILM LITERATURE2010(23)

参考文献(6条)

1. 任生名 西方现代悲剧论稿 2002

2. 何轩 无奈的选择与冷漠的叙事--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再解读[期刊论文]-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07)3. 汪小玲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 2006

4. 张树生 如何把握苏比的形象及其意义--兼谈《警察和赞美诗》的幽默艺术[期刊论文]-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5. 胡铁生 人的本质与其所处的社会--欧·亨利与莫泊桑的两篇小说对比评析 2004(02)6. 欧·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20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ywx201023062.aspx


    相关文章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解读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2 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 3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4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 劳伦斯<查泰 ...

    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的虚构意象和冒险精神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3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 4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5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 ...

    [警察与赞美诗]的情节和主题

    摘 要: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指出在<警察与赞美诗>中,主要的七个情节并非任意安排,而是寓意深刻,各有所指,并且相互照应,共同勾勒出一个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图景,描绘出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进而展现出在这样腐朽荒诞的制度中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 ...

    [警察与赞美诗]教学反思

    <警察与赞美诗>教学反思 语文教研组 陈佳 <警察与赞美诗>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小说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悲喜人生,作为一篇传统教材,过去在教学上非常强调它的思想性,在肯定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的同时要看 ...

    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2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3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4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 ...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3 <谁动了我的奶酪> ...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目的]: 1.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3. 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 ...

    公安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2010修订版)[1]

    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10年修订版)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