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更应该传颂经典

语文教材

范围:包括什么阶段?包不包括大学语文?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心中,好的语文课并非在死抠课文和课本,而是要给学生以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培养热爱读书、喜欢思考的人。叶圣陶说课本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学习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工具。

学习语文的意义不管是中文,还是西文,只要是语文,其学习的目的无非就是理解别人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思想,就是听力和阅读理解,也就是能听得懂别人的话,看得懂别人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口语和写作,也就是能说能写,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听力和口语即语文之“语”,阅读理解和写作即语文之“文”。语文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育,似乎恨不得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文学家,学得很晦涩,很艰难。结果兴趣越来越少,感人的文章也越来越少,真正的文学家更越来越少。实际上文学家不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是社会、生活磨练出来的。只要有了基本的写作技能,通过社会、生活的磨练,加之有表达的欲望,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天长日久,文学家就诞生了。是要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应划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认知领域,一是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情感领域。

由此也相应确定了语文的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其一,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人非生而知之。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学术研究更是如此。语言文字正是认知的基础,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从不断爆炸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新知,学术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二,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学术研究中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论证阐述等工作就无法开展。一些人认为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语文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语文中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短语和句子的组织规律等,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叶圣陶说过,“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可见,语文与逻辑思维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其三,语文还是提高人的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学术研究的成果最终要表达出来,为大众所了解,才能发挥效用。要表达,就需要借助语言文字,需要讲究修辞,毕竟世界上没有赤裸裸的不需要载体的思想观点。可以说,通过修辞来吸引人们,不仅是文学大师们需要关心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学术研究者在传播研究成果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即使是自然科学家,也需要通过美文向人们进行准确严谨的科学说明、生动形象的描绘讲述。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等,既严谨又生动,堪称说明文的典范,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当然,语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其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经典 经典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现在大家常说的经典究竟是什么?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

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补充:

首先,从本体特征来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态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

其次,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它诉诸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再次,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孔孟老庄”之于中国文化及传统思想,伏羲周公文王之于最高哲学体系,沙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现代人眼中的经典:一方面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科玉律的典故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时常看到或者想起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能够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的也叫经典;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是能够感动到自己,并深藏在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的也可称之为经典。如此过于泛滥用“经典”,任何的流行性的东西都能称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经典”之“经”引自《诗经》、《道德经》等之“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影响巨大。经是一种文学类别,朴素优美,易于大众接受和传颂。经典是指有价值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推进语文教材固然需要改进,但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与给与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人的独立人格,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深奥,甚至偏见,但之所以至今我们还在讨论他的作品,是因为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敢于批判敢于正视民族劣根性的精神,如果为了和谐,为了让祖国的花朵纯洁的心灵不受震撼,而把鲁迅先生的一部分作品删除,那么我们的花朵就真成花朵了。——甫杜 鲁迅的文章好,这点不可否认,但是鲁迅大师的文章不少确实是生涩难懂。想当年学习鲁迅文章,很是痛苦,即使是老师也不能完全参透文章的全部,更何况向我们传授呢。现在的学生更多需要的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减少一些艰深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为学生们“减负”吧。话说回来,先人们留下的好文章,未必都要通过语文课本来学习,再说语文课堂时间紧迫,也无法将优秀文章一一参透,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利用其他的时间去研读经典。

然而让人纠结的是,面对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学生们课外读书时间会越来越少,相对于一些经典文章的“大撤退”,或许这才是更大的悲哀吧。——于洋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正是由于其多少年为世人所传诵,不会因为上不了中小学语文课本而改变,我们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都是从语文课本外获取的。语文课本只不过是孩子们的初级读物,或者考试必备读物,还有许许多多的课外读物等着他们呢!虽说各地教材的集体大换血把鲁迅朱自清换下来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已经没有价值,就当是对经典的一个小小考验嘛,不要把语文课本看的太神圣了,歌功颂德之作是必不可少的。——张欢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明的速度却没有跟上。文化似乎在大把大把地缺失,信息发展之迅速,原先几百年的一步现在只用几个小时没准就能迈出。可惜,原先的众多今天在今天仍然被反复解读,譬如红楼譬如张爱玲。红学会和张看表明很长时间没有新的好的经典的足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面世了。现在的教科书如果再一味追求科技文,缺少经典篇章。下一代的孩子们对于经典和传统的解读会越来越淡漠。——胡倩

曾为中学语文老师的作家汪政说过:“任何一种母语教材,都是以自己母语中的经典作品和一定比例的其他语种的经典翻译作品构成,因为传统经典代表了我们无法逾越的历史和必须接受的传统”——此言当会“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文课,从来非同儿戏,它是其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传继者。可以说,非经典而莫入,是一国语文教材应有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像中华语言和文化,上下五千年间,且不论一般意义上的作品,仅传世之经典,就已汗牛充栋。如何从此洋洋大观的民族文化作品中优中先优,对编书著说的专家们而言,都非一件易事。因此,从中华文化典籍中,选出当代人学习教育专用的语文教材,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国计民生之大事。因而,对于教科书的编撰与修改,都应慎之又慎——最重要的,要有对文化经典的敬畏与敬重之心,而不应让我们的教材中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发生,更不能因此误人子弟和误国误民。

虽然,因历史原因,我们的语文教材并非从来都是完美无缺,但选择汉语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从来是编写语文教材的不变原则与精神。从诗经,到楚辞;从春秋百家,到战国雄文;从华美汉赋,到唐诗璀璨;从宋词风靡,到元曲烂漫;从明清小说登上汉文学巅峰,到现当代作品春花满园„„这其中盛开的朵朵经典之花,都在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中出现,成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最美精神食粮——这样的传世不衰之经典,我们的教材中当然应有其一席之地,让其哺育千秋后代,成为照亮中华文化与精神的最美星光。 当然,历史在前行,文化在发展,精神在提升,不同时代的经典也在不断涌现。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事实上也在一直更新和增添着当代经典作品。但是,对当代作品的选用,更应有着认真审慎的态度。像这位中学老师所推荐的当代年轻作者韩寒、郭敬明,事实上,且不论二人作品本身价值尚无定论,仅就其本人及其作品的争议性,对其入选语文教材都应有审慎态度。像韩寒的作品,引发了不少真伪代作的质疑,以及其作品本身存在的不成熟缺陷等,其能否于当下入得语文教材,都应充分考虑。像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等,其醉心于纸醉金迷生活的铺排描写,以及其作品抄袭案结案后,他承认却不道歉等争议,则其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显然都不应轻易言之。一个当代尚无定论、充满争议的作品,显然离经典之作的距离甚远——不妨将经典交给时间,因为,“浪沙淘尽始见金”。

当然,对语文教材的审慎,并不代表着阅读的自我封闭与圈囿;我们还有更为广阔的语文课外阅读路径——正是有了语文教材的经典引导性,再与广泛阅读的普遍性相结合,在二者的对比、延伸、互补中,

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更上层楼,更具有标杆作用,也才能在我们的语言文化之河上,让中国精神泛波乘舟勇往直前东到海。

与时俱进

1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

2.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从而发生一些改变。

3.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传颂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辗转传布颂扬”之意,区别于“传诵”

例稿

第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下的宝贵财富。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必然要得到传承和弘扬。然而对方辩友对传颂经典的理解存在偏差。(首先,对方辩友认为经典中存在不合理因素,其实我方今天所指的传颂经典,必然是经过长期实践考验并沉淀下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容。例如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不是要学习它的局限性。)其次,对方辩友认为传统经典无法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其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本来源于实践,而经典是无数人几千年的实践而来。另外,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试想,没有对经典的掌握和应用,学生也只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即便再怎么强调与时俱进也是徒劳的。没有了对经典的了解,所以才会出现《宰相刘罗锅》这类不符合史实的电视剧,更别说是创新了。最后,对方辩友误认为传颂经典无法与弘扬时代精神接轨,然而,我们从小学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告诉我们要爱国爱民,“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则告诉我们应该不畏艰难,“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又告诉我们要团结友善等等。这些不正是我们弘扬的时代精神吗?

第二,虽然我方并不否定与时俱进是一种积极态度,的确,在当下,改进课堂硬件设施以及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优质学生,例如于丹用现代眼光现代科技很好的重现了《论语》的魅力。但我方并不认为它是万能钥匙,语文教材不同于物理化学教材,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忽视经典无疑与培养“博学通古”学生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与时俱进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当今社会,快餐式阅读渐成风尚,但是其中不乏充斥着虚无颓废的思想,远离了阅读品位与质量。很多因素是连编写人员都无法甄别的,如果将这些因素大量引进语文教材,必然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扭曲。近年来,鲁迅的文章确实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调整,但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吴承恩的小说也节选写进了语文教材,同时,鲁迅的文章依然占据最大比例。(我们不能关注《背影》里的父亲跨栏杆违反交通法规,那么按照与时俱进的逻辑,是不是也应该将中国式过马路写进课本鼓励学生要闯红灯呢?)

第三,退一步而言,我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读一些新鲜文章,但与时俱进的内容不应该以语文教材为主要舞台,而更多由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角色提供,2012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曾有一份对于中学生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将青春,流行,时尚作为课外阅读的首选,而很多人接触名著主要以电视剧为主,以《西游记》

为例,只有4.2%的被调查者读过原著。可见,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接触经典少之又少,因此,作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阵地的语文教材,更应该加强对经典的传颂,而报纸杂志显然更能做到与时俱进。例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会议精神,更新最快效果最好的是网络报纸等,那又何必强求语文教材呢?

有诗云:大国泱泱,大河滂滂,五千年文明未绝,惊殊寰宇;八万里河朔浩荡,唯我无双。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经书典籍,汗牛充栋。莘莘学子,攻读于民族贫弱之日;英雄我辈,相会于中华崛起之时。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大致得知,只有在语文教材里更加注重传颂经典,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继承与发扬。正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一旦切断了这条纽带,我们的文化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如果教科书一味追求时代的步伐,下一代的孩子对于经典和传统的解读就会越来越冷漠。那时,遭遇尴尬的就不仅仅是端午节和孔子的出生地问题了。

厚古不薄今,温故而知新。经典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在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改革,部分地区中高考语文分值提高的背景下,传颂经典显得更加重要,西窗独倚,灯下苦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经典作品背后独特的人文天地和情感世界,我们不反对语文教材中需要青春又有活力的文章,但一本有良知对民族有责任心的教科书必然更加需要对经典的传颂,由此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爱国情

怀的提高,独立人格的形成。(优秀文化无国界,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们既要成为继承者,更要成为传播者。)试想,一个只强调与时俱进,对经典冷漠的国度,那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全人类)就失去了背后一半的世界。

反方可能提到的反驳 只注重与时俱进,忽视经典导致学生文化素养的缺少。

与时俱进的文章并不意味着缺少文化素养。不难找到,许多当代文学作品(如《我与地坛》),有浓重文学气息,也有着许多的人文关怀,当代文学易懂的语言也令学生更易接受。反而那些难读的经典,学生难于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素养和文学知识的追求。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接触经典太少,语文教材应该加强对经典的传颂。

在教材中苦读经典的同学,回家还愿意利用课外时间读经典吗?学生阅读得少,根本原因在于对经典不感兴趣。为了读经典而读经典,这显然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吸纳到有用的知识。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在精而不在多。

当代文学,更新速度快,易被取代,因此难以判断它是不是真正适合学生学习。 选入教材的当代文学当然是有其代表性与普遍性,而且符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而且易于接受。

语文教材不同于物理化学教材,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而注重其经典性。

时代在发展,在当今时代,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必须成为主流。语文教材也是当代产物,难道就不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了吗?语文课本不与时俱进,这根本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与时俱进的内容应更多由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角色(报纸等)提供。

报纸杂志等缺乏语文教材的规范化。经过筛选,与时俱进的内容编进教材,更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吸收。

语文出版社是全国唯一的语文专业出版社,也是我国能独立研发全套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的出版社之一。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语文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的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15年来,语文版课标教材被福建、广东、广西、

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辽宁、宁夏、山西、四川、云南、浙江等省市的两千多万学生使用。2013年,教材修订大幕正式被拉开

教材更加强调时代性

更换大约40%课文

据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修订版教材和之前版本相比,大约更换了40%的课文,其更换标准就是是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修订版教材除了拼音、识字单元外,以诗歌为主构架全书,共有13首诗。“诗歌是人类最早抒情表意的形式,也是语文体裁之一。虽然小学语文明线是以话题组元,但暗线是体裁,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首先,一些优秀的传统篇目得到了保留。比如,保留了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其次,修订版教材更加强调时代性。王旭明表示,有些篇目虽然内容很好,文字也不错,但是由于和时代要求不符,还是被撤换。“比如《谁勇敢》一文,有些老师教过,而且特别爱教,希望能留下来,但我们还是拿下来了。为什么呢?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其他孩子不受马蜂蜇,用身体扑向马蜂窝,虽然保护了别人,但自己却受伤了,文本的结论是这个孩子最勇敢。我们认为,对孩子来说,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应倡导这种行为。怎么办最好?那不是语文要讲的事,至少在选文时我们不选这种文章。”此外,中学课本里的《洲际导弹自述》被改为《网络表情符号》,以更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由于与现代和谐社会导向不符,被换为《智取生辰纲》;《南京大屠杀》被换成《死里逃生》。 同时,修订版教材还特别注意选择文质兼美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文本,并保留了原教材的许多传统名篇,比如《想做好事的尤拉》、《奥莉娅和莉达》等。“这些文章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情操和优秀的品德。”

内容向传统文化倾斜

古诗文最多占比40%

据了解,修订后的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重,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每册最后一个单元集中安排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七至九年级教材在篇目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每册两个古文单元,古文单元占比基本保持在40%左右。同时,新修订教材还通过其他方式做了一定程度的弥补,比如增加了白话小说单元,“这实际上也是学习古文”。

此外,新修订教材还特别注意通过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设计,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一至六年级《百花园》中的“读读背背”栏目,安排的内容都是古诗文;全套教材在《百花园》中安排读背古诗文82篇,比此前教材增加了40%。另外,七至九年级口语交际中的《交流座右铭》、《谈谈你心目中的君子》, 写作中的《我看古人的苦读精神》,综合性学习中的《诸子百家初探》、《现代社会与儒家思想》等,都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课后练习注重理解运用

分析解释题目占比过半

在课后练习上,修订版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做到既有一定数量的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又有较大比例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练习,还有不少则是二者兼顾。比如,修订版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了较多的读写结合题;同时,练习中多次出现“用自己的话说说”、“用自己的话写写”等题目,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的能力。

据统计,全套教材当中,语言文字运用题,即用语文来说现象,分析、解释各种问题的题目,占到50%以上。体现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上,话题的形式更加考虑学生的需要:口语交际加强了互动性,比如一二年级看图讲故事《劝说》,七八年级开一次辩论会《一分钱的官司该不该打》 等;习作加强了实用性,比如一至六年级加强应用文的写作指

导,安排了8次应用文写作的练习;综合性学习加强了实践性,比如七至九年级的编演短剧、办一份小报、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等。据王旭明介绍,修订后的教材想利用这样一些环节,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不学“空语文”、不学“死语文”,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

体现核心价值观不靠“贴标签”

中小学语文教材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单纯地“贴标签”,选一些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文章,这样容易背离语文。语文版修订教材的课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有机结合于语文的人文性、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得到情感和审美的熏陶。同时,这套教材还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选了很多经典篇目,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认同感。

语文教材

范围:包括什么阶段?包不包括大学语文?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心中,好的语文课并非在死抠课文和课本,而是要给学生以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培养热爱读书、喜欢思考的人。叶圣陶说课本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学习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工具。

学习语文的意义不管是中文,还是西文,只要是语文,其学习的目的无非就是理解别人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思想,就是听力和阅读理解,也就是能听得懂别人的话,看得懂别人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口语和写作,也就是能说能写,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听力和口语即语文之“语”,阅读理解和写作即语文之“文”。语文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育,似乎恨不得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文学家,学得很晦涩,很艰难。结果兴趣越来越少,感人的文章也越来越少,真正的文学家更越来越少。实际上文学家不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是社会、生活磨练出来的。只要有了基本的写作技能,通过社会、生活的磨练,加之有表达的欲望,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天长日久,文学家就诞生了。是要使学生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应划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认知领域,一是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为目标的情感领域。

由此也相应确定了语文的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其一,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人非生而知之。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学术研究更是如此。语言文字正是认知的基础,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从不断爆炸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新知,学术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二,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学术研究中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论证阐述等工作就无法开展。一些人认为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语文的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语文中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短语和句子的组织规律等,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叶圣陶说过,“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可见,语文与逻辑思维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其三,语文还是提高人的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学术研究的成果最终要表达出来,为大众所了解,才能发挥效用。要表达,就需要借助语言文字,需要讲究修辞,毕竟世界上没有赤裸裸的不需要载体的思想观点。可以说,通过修辞来吸引人们,不仅是文学大师们需要关心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学术研究者在传播研究成果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即使是自然科学家,也需要通过美文向人们进行准确严谨的科学说明、生动形象的描绘讲述。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等,既严谨又生动,堪称说明文的典范,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当然,语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其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经典 经典英文名classics: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现在大家常说的经典究竟是什么?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

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补充:

首先,从本体特征来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态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

其次,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它诉诸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再次,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孔孟老庄”之于中国文化及传统思想,伏羲周公文王之于最高哲学体系,沙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现代人眼中的经典:一方面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科玉律的典故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时常看到或者想起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能够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的也叫经典;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是能够感动到自己,并深藏在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的也可称之为经典。如此过于泛滥用“经典”,任何的流行性的东西都能称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经典”之“经”引自《诗经》、《道德经》等之“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影响巨大。经是一种文学类别,朴素优美,易于大众接受和传颂。经典是指有价值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推进语文教材固然需要改进,但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与给与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人的独立人格,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深奥,甚至偏见,但之所以至今我们还在讨论他的作品,是因为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敢于批判敢于正视民族劣根性的精神,如果为了和谐,为了让祖国的花朵纯洁的心灵不受震撼,而把鲁迅先生的一部分作品删除,那么我们的花朵就真成花朵了。——甫杜 鲁迅的文章好,这点不可否认,但是鲁迅大师的文章不少确实是生涩难懂。想当年学习鲁迅文章,很是痛苦,即使是老师也不能完全参透文章的全部,更何况向我们传授呢。现在的学生更多需要的是面对升学的压力,减少一些艰深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为学生们“减负”吧。话说回来,先人们留下的好文章,未必都要通过语文课本来学习,再说语文课堂时间紧迫,也无法将优秀文章一一参透,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利用其他的时间去研读经典。

然而让人纠结的是,面对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学生们课外读书时间会越来越少,相对于一些经典文章的“大撤退”,或许这才是更大的悲哀吧。——于洋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正是由于其多少年为世人所传诵,不会因为上不了中小学语文课本而改变,我们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都是从语文课本外获取的。语文课本只不过是孩子们的初级读物,或者考试必备读物,还有许许多多的课外读物等着他们呢!虽说各地教材的集体大换血把鲁迅朱自清换下来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已经没有价值,就当是对经典的一个小小考验嘛,不要把语文课本看的太神圣了,歌功颂德之作是必不可少的。——张欢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明的速度却没有跟上。文化似乎在大把大把地缺失,信息发展之迅速,原先几百年的一步现在只用几个小时没准就能迈出。可惜,原先的众多今天在今天仍然被反复解读,譬如红楼譬如张爱玲。红学会和张看表明很长时间没有新的好的经典的足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面世了。现在的教科书如果再一味追求科技文,缺少经典篇章。下一代的孩子们对于经典和传统的解读会越来越淡漠。——胡倩

曾为中学语文老师的作家汪政说过:“任何一种母语教材,都是以自己母语中的经典作品和一定比例的其他语种的经典翻译作品构成,因为传统经典代表了我们无法逾越的历史和必须接受的传统”——此言当会“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文课,从来非同儿戏,它是其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者、传继者。可以说,非经典而莫入,是一国语文教材应有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像中华语言和文化,上下五千年间,且不论一般意义上的作品,仅传世之经典,就已汗牛充栋。如何从此洋洋大观的民族文化作品中优中先优,对编书著说的专家们而言,都非一件易事。因此,从中华文化典籍中,选出当代人学习教育专用的语文教材,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国计民生之大事。因而,对于教科书的编撰与修改,都应慎之又慎——最重要的,要有对文化经典的敬畏与敬重之心,而不应让我们的教材中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发生,更不能因此误人子弟和误国误民。

虽然,因历史原因,我们的语文教材并非从来都是完美无缺,但选择汉语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从来是编写语文教材的不变原则与精神。从诗经,到楚辞;从春秋百家,到战国雄文;从华美汉赋,到唐诗璀璨;从宋词风靡,到元曲烂漫;从明清小说登上汉文学巅峰,到现当代作品春花满园„„这其中盛开的朵朵经典之花,都在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中出现,成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最美精神食粮——这样的传世不衰之经典,我们的教材中当然应有其一席之地,让其哺育千秋后代,成为照亮中华文化与精神的最美星光。 当然,历史在前行,文化在发展,精神在提升,不同时代的经典也在不断涌现。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事实上也在一直更新和增添着当代经典作品。但是,对当代作品的选用,更应有着认真审慎的态度。像这位中学老师所推荐的当代年轻作者韩寒、郭敬明,事实上,且不论二人作品本身价值尚无定论,仅就其本人及其作品的争议性,对其入选语文教材都应有审慎态度。像韩寒的作品,引发了不少真伪代作的质疑,以及其作品本身存在的不成熟缺陷等,其能否于当下入得语文教材,都应充分考虑。像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等,其醉心于纸醉金迷生活的铺排描写,以及其作品抄袭案结案后,他承认却不道歉等争议,则其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显然都不应轻易言之。一个当代尚无定论、充满争议的作品,显然离经典之作的距离甚远——不妨将经典交给时间,因为,“浪沙淘尽始见金”。

当然,对语文教材的审慎,并不代表着阅读的自我封闭与圈囿;我们还有更为广阔的语文课外阅读路径——正是有了语文教材的经典引导性,再与广泛阅读的普遍性相结合,在二者的对比、延伸、互补中,

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更上层楼,更具有标杆作用,也才能在我们的语言文化之河上,让中国精神泛波乘舟勇往直前东到海。

与时俱进

1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

2.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从而发生一些改变。

3.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传颂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辗转传布颂扬”之意,区别于“传诵”

例稿

第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下的宝贵财富。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必然要得到传承和弘扬。然而对方辩友对传颂经典的理解存在偏差。(首先,对方辩友认为经典中存在不合理因素,其实我方今天所指的传颂经典,必然是经过长期实践考验并沉淀下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容。例如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不是要学习它的局限性。)其次,对方辩友认为传统经典无法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其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本来源于实践,而经典是无数人几千年的实践而来。另外,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试想,没有对经典的掌握和应用,学生也只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即便再怎么强调与时俱进也是徒劳的。没有了对经典的了解,所以才会出现《宰相刘罗锅》这类不符合史实的电视剧,更别说是创新了。最后,对方辩友误认为传颂经典无法与弘扬时代精神接轨,然而,我们从小学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告诉我们要爱国爱民,“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则告诉我们应该不畏艰难,“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又告诉我们要团结友善等等。这些不正是我们弘扬的时代精神吗?

第二,虽然我方并不否定与时俱进是一种积极态度,的确,在当下,改进课堂硬件设施以及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优质学生,例如于丹用现代眼光现代科技很好的重现了《论语》的魅力。但我方并不认为它是万能钥匙,语文教材不同于物理化学教材,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忽视经典无疑与培养“博学通古”学生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与时俱进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危险的因素。当今社会,快餐式阅读渐成风尚,但是其中不乏充斥着虚无颓废的思想,远离了阅读品位与质量。很多因素是连编写人员都无法甄别的,如果将这些因素大量引进语文教材,必然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扭曲。近年来,鲁迅的文章确实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调整,但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吴承恩的小说也节选写进了语文教材,同时,鲁迅的文章依然占据最大比例。(我们不能关注《背影》里的父亲跨栏杆违反交通法规,那么按照与时俱进的逻辑,是不是也应该将中国式过马路写进课本鼓励学生要闯红灯呢?)

第三,退一步而言,我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读一些新鲜文章,但与时俱进的内容不应该以语文教材为主要舞台,而更多由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角色提供,2012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曾有一份对于中学生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将青春,流行,时尚作为课外阅读的首选,而很多人接触名著主要以电视剧为主,以《西游记》

为例,只有4.2%的被调查者读过原著。可见,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接触经典少之又少,因此,作为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阵地的语文教材,更应该加强对经典的传颂,而报纸杂志显然更能做到与时俱进。例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会议精神,更新最快效果最好的是网络报纸等,那又何必强求语文教材呢?

有诗云:大国泱泱,大河滂滂,五千年文明未绝,惊殊寰宇;八万里河朔浩荡,唯我无双。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经书典籍,汗牛充栋。莘莘学子,攻读于民族贫弱之日;英雄我辈,相会于中华崛起之时。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大致得知,只有在语文教材里更加注重传颂经典,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得到继承与发扬。正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一旦切断了这条纽带,我们的文化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如果教科书一味追求时代的步伐,下一代的孩子对于经典和传统的解读就会越来越冷漠。那时,遭遇尴尬的就不仅仅是端午节和孔子的出生地问题了。

厚古不薄今,温故而知新。经典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尤其在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改革,部分地区中高考语文分值提高的背景下,传颂经典显得更加重要,西窗独倚,灯下苦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经典作品背后独特的人文天地和情感世界,我们不反对语文教材中需要青春又有活力的文章,但一本有良知对民族有责任心的教科书必然更加需要对经典的传颂,由此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爱国情

怀的提高,独立人格的形成。(优秀文化无国界,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们既要成为继承者,更要成为传播者。)试想,一个只强调与时俱进,对经典冷漠的国度,那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全人类)就失去了背后一半的世界。

反方可能提到的反驳 只注重与时俱进,忽视经典导致学生文化素养的缺少。

与时俱进的文章并不意味着缺少文化素养。不难找到,许多当代文学作品(如《我与地坛》),有浓重文学气息,也有着许多的人文关怀,当代文学易懂的语言也令学生更易接受。反而那些难读的经典,学生难于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素养和文学知识的追求。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接触经典太少,语文教材应该加强对经典的传颂。

在教材中苦读经典的同学,回家还愿意利用课外时间读经典吗?学生阅读得少,根本原因在于对经典不感兴趣。为了读经典而读经典,这显然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根本无法真正吸纳到有用的知识。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在精而不在多。

当代文学,更新速度快,易被取代,因此难以判断它是不是真正适合学生学习。 选入教材的当代文学当然是有其代表性与普遍性,而且符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而且易于接受。

语文教材不同于物理化学教材,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而注重其经典性。

时代在发展,在当今时代,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必须成为主流。语文教材也是当代产物,难道就不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了吗?语文课本不与时俱进,这根本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与时俱进的内容应更多由媒体以及其他社会角色(报纸等)提供。

报纸杂志等缺乏语文教材的规范化。经过筛选,与时俱进的内容编进教材,更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吸收。

语文出版社是全国唯一的语文专业出版社,也是我国能独立研发全套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的出版社之一。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语文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的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15年来,语文版课标教材被福建、广东、广西、

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辽宁、宁夏、山西、四川、云南、浙江等省市的两千多万学生使用。2013年,教材修订大幕正式被拉开

教材更加强调时代性

更换大约40%课文

据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修订版教材和之前版本相比,大约更换了40%的课文,其更换标准就是是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修订版教材除了拼音、识字单元外,以诗歌为主构架全书,共有13首诗。“诗歌是人类最早抒情表意的形式,也是语文体裁之一。虽然小学语文明线是以话题组元,但暗线是体裁,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首先,一些优秀的传统篇目得到了保留。比如,保留了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其次,修订版教材更加强调时代性。王旭明表示,有些篇目虽然内容很好,文字也不错,但是由于和时代要求不符,还是被撤换。“比如《谁勇敢》一文,有些老师教过,而且特别爱教,希望能留下来,但我们还是拿下来了。为什么呢?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其他孩子不受马蜂蜇,用身体扑向马蜂窝,虽然保护了别人,但自己却受伤了,文本的结论是这个孩子最勇敢。我们认为,对孩子来说,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应倡导这种行为。怎么办最好?那不是语文要讲的事,至少在选文时我们不选这种文章。”此外,中学课本里的《洲际导弹自述》被改为《网络表情符号》,以更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由于与现代和谐社会导向不符,被换为《智取生辰纲》;《南京大屠杀》被换成《死里逃生》。 同时,修订版教材还特别注意选择文质兼美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文本,并保留了原教材的许多传统名篇,比如《想做好事的尤拉》、《奥莉娅和莉达》等。“这些文章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情操和优秀的品德。”

内容向传统文化倾斜

古诗文最多占比40%

据了解,修订后的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重,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每册最后一个单元集中安排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七至九年级教材在篇目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每册两个古文单元,古文单元占比基本保持在40%左右。同时,新修订教材还通过其他方式做了一定程度的弥补,比如增加了白话小说单元,“这实际上也是学习古文”。

此外,新修订教材还特别注意通过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设计,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一至六年级《百花园》中的“读读背背”栏目,安排的内容都是古诗文;全套教材在《百花园》中安排读背古诗文82篇,比此前教材增加了40%。另外,七至九年级口语交际中的《交流座右铭》、《谈谈你心目中的君子》, 写作中的《我看古人的苦读精神》,综合性学习中的《诸子百家初探》、《现代社会与儒家思想》等,都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课后练习注重理解运用

分析解释题目占比过半

在课后练习上,修订版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做到既有一定数量的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又有较大比例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练习,还有不少则是二者兼顾。比如,修订版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了较多的读写结合题;同时,练习中多次出现“用自己的话说说”、“用自己的话写写”等题目,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的能力。

据统计,全套教材当中,语言文字运用题,即用语文来说现象,分析、解释各种问题的题目,占到50%以上。体现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上,话题的形式更加考虑学生的需要:口语交际加强了互动性,比如一二年级看图讲故事《劝说》,七八年级开一次辩论会《一分钱的官司该不该打》 等;习作加强了实用性,比如一至六年级加强应用文的写作指

导,安排了8次应用文写作的练习;综合性学习加强了实践性,比如七至九年级的编演短剧、办一份小报、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等。据王旭明介绍,修订后的教材想利用这样一些环节,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不学“空语文”、不学“死语文”,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绍振

体现核心价值观不靠“贴标签”

中小学语文教材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单纯地“贴标签”,选一些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文章,这样容易背离语文。语文版修订教材的课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有机结合于语文的人文性、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得到情感和审美的熏陶。同时,这套教材还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选了很多经典篇目,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精神认同感。


    相关文章

    语文教材改革:留住经典身影 跟上时代步伐

    本报记者 倪光辉< 人民日报 >( 2010年04月02日 18 版) 3月17日,北京市教委通报了北京高中课改后的新高考实施方案.加之湖南.黑龙江.吉林和陕西,2010年高考又有五省市开始新课改启动以后的首次高考.至此,全国实 ...

    "主题阅读"--引领儿童精神成长的阅读

    主题阅读"--引领儿童精神成长的阅读 (2013-02-16 10:40:31) 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聆听心灵的声音 "主题阅读"--引领儿童精神成长的阅读 陆恕:常常和许多同龄人一起回忆这些场景:咿 ...

    "绍兴本土经典诗文诵读"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绍兴本土经典诗文诵读"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一.学科课程规划基础 1.学科性质与基本特点 "绍兴本土经典诗文诵读"是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的校本课程之一,是语文学科的拓展性课程.因而它具有开放 ...

    语文教材教法研究word文档

    语 文 教 材 教 法 研 究 陈永祥 教授 课程说明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语文 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 一是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过程 ...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 同学们,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 ...

    编者的文化期待与高中生的文化需求

    编者的文化期待与高中生的文化需求 --山东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化研究之三 田瑞云 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是一个使人不断获得自由.走向解放.展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即一个自由.自主.自觉的文化主体的培育过程.语文教材作为课程的静态形式, ...

    用智慧传承国学经典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五千年文化积淀,文明之花最早扎根于这片广袤大地之上.国学经典这朵奇葩在历史文化的百花园中显得尤为灿烂. 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未离开过国学经典的点滴渗透.教材的编排也一直注重这方面的传承.让国学经典轻松愉悦地走进课堂,让 ...

    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五首-观沧海]

    <观沧海>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 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 ...

    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的教学反思.doc

    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的教学反思 作者:郝 梅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20期 [摘要]近年来, 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困境"已是各高校的共忧.作为任课教师, 笔者立足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