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重点

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特征、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运行机制。

研究对象: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

研究内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空间与组成结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人地相互作用;评估、

预测、规划、管理和调控。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④ 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 区域性(本质特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性) 环境性(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功能结构性)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定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

用系统、综合、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

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科学。

二、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P9)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二节 地外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包括:①、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

②、引力的影响(太阳与太阳系行星引力是地球沿自身固有轨道运行;太阳月亮引力引起潮汐现象)

③、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改变地表环境形成陨石坑与环形山;导致地震;地球表层环境的灾变;岩石圈破

裂,引起板块分裂与运动)

④ 、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地内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包括:①、能量的来源(地热能)

②、物质的交换(火山活动、岩浆侵入、板块俯冲等)

③、其他环境效应(地震,地核、地幔物质运动与相变导致的地球重力场、磁场的变化等)

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一、三大界(无机界、有机界与人文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固、液、气三态物质

三、陆地与海洋(陆地系统:山地系统、盆地系统、高原系统、平原系统、丘陵系统

海洋系统:洋盆系统、路坡系统、陆架系统、海沟系统、岛弧系统)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一、圈层结构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二、结构特征:1、垂直分层

2、水平分异

3、立体交叉

4、多级嵌套

第五节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一、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①、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

②、 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

③、 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④、 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

⑤、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⑥、 地球表层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① 、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

② 、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

③ 、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度

④ 、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

⑤ 、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⑥ 、对资源的消耗

⑦ 、对环境的影响

⑧ 、对生态的破坏

三、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① 、摆正人类自身位置(人类是地表环境的产物、组成部分;地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已

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表环境,应控制在地表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

② 、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③ 、自然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

二、矿物组成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匀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常见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云母、辉石、橄榄石

三、岩石组成

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分为(根据成因):①、火成岩(岩浆岩)

按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按产状特征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包括岩脉)、喷出岩

②、沉积岩

基本特征:1、富含次生矿物和有机质,通常含有化石

2、层理比较明显

主要类型:1、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正常碎屑岩

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

3、生物化学岩类:成分单一,种类繁多,常为单矿岩或矿石 ③、变质岩

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

类型:1、动力(碎裂)变质作用

2、接触(热力)变质作用

3、交代(热液)变质作用

4、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5、超变质作用

岩石的相互转化(岩石的循环 或地质循环)

第三节 岩石圈的运动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

一、岩石圈运动方向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水平方向)进行的运动。

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二、岩石圈运动的表现

(一)、地层厚度、产状

底层产状通常用走向、倾向、倾角三要素来刻画

(三)、褶皱

1、定义: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2、成因:主要由构造运动形成,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

3、形态:背斜、向斜

4、类型: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翻卷褶曲

(四)、断裂:节理、断层

1、节理:断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2、断层: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构造

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和斜滑断层(从两盘相对位移关系上看);

阶状、叠瓦状、地堑和地垒(从剖面上看)

(五)、火山

主要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六)、地震:

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第四节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一、海陆分布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占71%、陆地占29%;海陆分布不均,集中于北半球

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大印北

第五节 构造地貌

构造运动形成的地球表面形态,叫做构造地貌

一、大地构造地貌

(由大地构造运动形成并受大地构造控制的地貌)

(一)、大陆与大洋

大陆与大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是大地构造的产物,是最大尺度的构造地貌

二、区域构造地貌

(在大地构造背景上,由于区域构造差异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构造地貌)

代表:高原(>1000m);平原(<200m);盆地;山地(相对起伏高差>200m);海底火山等

三、局地构造地貌

(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地貌)

(一)、褶曲地貌(由于岩层褶皱而形成或受褶曲构造控制的地貌)

1、单斜地貌: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猪背山、单面山)

2、背斜山和向斜谷

3、背斜谷和向斜山

4、顺成河与次成河:河流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的河流为顺城河;其支流与岩层走向平行,而与岩层倾向垂直,叫次成河

5、穹窿地貌:当背斜轴足够短时,组成背斜的底层倾向四周,这就是穹窿构造。发育在穹窿构造上的或受穹窿构造控制而发育的地貌叫穹窿地貌。(如:穹窿山、放射状水系、穹窿中央高原、环形单面山)

(二)、断层地貌

(三)、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口、火山湖、熔岩台地、熔岩丘)

第五章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一节 大气圈的组成

一、大气的成分

三、几种重要的微量和痕量成分的时空变化

臭氧: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或突变现象。

大气中CH4的增加将引起对流层O3的增加,而N2O和CFCs的增加将引起平流层O3的减少。

第二节 大气圈的结构

二、垂直分层

1、对流层:A、对地表影响最直接。表现:可直接从地表获得物质、热量

B、对流层大气对地表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对流层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将地面不同地区的热量水分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

C、特征:(1)、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2)、空气对流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上到50~55km高度为平流层。气流平稳,以水平与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3、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0~85km为中间层。

特点: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故又称高空对流层。

4、暖层

自中间层顶到800km高空为暖层,又称热层、电离层。

能强烈吸收波长小于0.175μm的太阳紫外线辐射。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散逸层

大气十分稀薄,经常大气质点散逸到星际空间,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P103)

大气环流:不同规模的大气运动。

原因:气压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尤其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和变化。

结果:使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得以传输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引起了气压的空间分布不均。气压分布的不均程度常用气压梯度(Gn)表示)

A、 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方向: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等于两等压面的气压差(△P)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即Gn=—△P/△N (Gn为气压梯度,有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之分)

B、 在存在着气压梯度力的地方,空气分子受到力的作用,驱使着空气沿着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方向移动,这种力被

称为气压梯度力。

C、 作用:是促使空气从静止到运动的原动力。

二、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由于地球自转,北半球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南顺北逆)

A、 地转偏向力:导致地表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力。

B、 特点:①这个力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运动速度

②这个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③这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线速度成正比

④这个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在赤道处为零,向两极地区逐步增大

C、作用:①导致了大气运动方向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地旋风、气旋、反气旋

②导致了河流洋流潮流运动轨迹的偏转,从而形成了北半球河流幽暗的寝室,洋流潮流的向右偏转

三、大气的辐合与辐散

大气的辐散:在高压中心附近,大气向周围流动

大气的辐合:在低压中心附近,大气由周围向中心集中

气旋对应于大气辐合,反气旋对应于大气辐散;地面辐合则高空辐散,高空辐合则地面辐散

(反气旋向外辐散,中间高压;气旋向内辐合,中间低压)

四、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 原动力:太阳辐射

(一) 行星风系

太阳系中的任何行星只要周围包围着气圈,都有环流现象发生,发生在行星上的总的大气环流现象称为行星风系。 全球近地面地层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六个风带:南、北半球信风带,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两极东风带

(二) 季风

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夏季风:夏季亚欧大陆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北太平洋副高实力增强并扩展,气流由海洋流向陆地;

冬季风:冬季亚欧大陆迅速冷却,近地面形成强盛的冷高压,北太平洋上的副高退缩,低压扩展,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

(三) 局地环流

1. 海陆风

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沿海地区,白天陆地增温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夜间相反,陆地降温快,陆面气温低于海面)

2. 高原季风

高耸挺拔的大高原,由于他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

(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 对环流的影响:冬季出现了与哈德莱环流圈相一致的经圈环流;夏季则出现与哈德莱环流相反的经圈环流即季风环流

3. 山谷风

指在山区,白天从谷地吹向山坡、夜间从山坡吹向谷地,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谷风:白天山地增温比同高度大气强烈,空气从谷底沿坡向上爬升

山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冷空气沿坡下滑,从山坡流入谷地。

4. 焚风

沿背风坡向下吹的既热且干的风

焚风现象在我国西南峡谷地区最为明显

5.“城市热岛”和城市风

城市热岛:城市的温度一般高于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原因:主要是城市上空通过乱流扩散从暖的建筑物得到显热,并且吸收城市表面和污染层放出的长波辐射 影响:城市平均气温高于郊区0.5~1℃;最低温高于郊区;降水性质;影响最高温

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当大气环流较为弱时,常常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郊区下沉,使得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热力环流。

第六节 气候分异规律

一、气温分异

非地带性影响因素:

1、 海陆分布:A、由于受害冷热源的不同影响,在冬、夏不同季节,海陆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

B、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在冬、夏不同季节,无论是海洋还是大陆,其中部与东、

西两岸(侧)的气温差异都十分显著。

2、地形:地形对大气温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广泛的。

3、海拔:温度的分布还具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因此高大地形的存在,常会破坏温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而

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非地带特性。

二、温度和降水的分异

温度的非地带性影响因素:

1、 海陆分布:根据不同地区干湿程度的不同,可将我国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干旱等气候区。

2、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风向与风速)也直接影响着大气湿度。(气流携带水汽,风速越大,携带越多

温度降水地带性:

随着纬度不同,大气湿度及降水都各不相同:盛行上升气流的赤道地区及天气系统活动频繁的中纬度地区,大气中水汽丰沛;盛行下沉气流的副热带地区及极地地区,水汽含量少。(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和极地少雨带)

海陆分布使降水纬度地带性遭到破坏,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①、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越往内陆降水越少

②、山地地区,随着海拔的不同,降水量不同

三、气候分异

基本依据:气温和降水

气候地域分异决定其他地理要素的地带性变化

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太阳辐射在地表加热不均,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候

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是世界气候的基本规律。以热量分异为基础

非地带性规律(非纬度地带性):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又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气候的地带性,而呈现出一

定的非地带性规律。包括干湿度分带性(海陆分布上的)和垂直带性(纬度地带性与干

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

(一)、地带性

(二)、非地带性

1、干湿度分带性:

A、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①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

②同一气候带内因距海远近不同,大陆沿岸及中部降水、温度有很大差异。

B、大气环流、地形起伏也常造成气候的非地带性差异:①季风环流

②地形的起伏,尤其是高原山地,大陆性程度显著

2、 垂直带性:

高耸庞大山地对气候的影响:①阻碍气流运动,形成屏障,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地周围地区气候的纬度地带性。 ②山体本身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

候呈垂直方向变化,形成高山气候。

垂直气候带谱主要取决与山地高度以及所处纬度:

② 处于同一纬度地带内的山地,若距海远近或坡向不同,其垂直气候带谱的基带和序列也有很大差异。

(迎风坡水气多,降水高度较低,湿润气候出现高度较低,湿润区范围较广;

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多形成较干旱的气候)

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当大气环流较为弱时,常常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郊区下沉,使得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热力环流。

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特征、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运行机制。

研究对象: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

研究内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空间与组成结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人地相互作用;评估、

预测、规划、管理和调控。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④ 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 区域性(本质特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性) 环境性(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功能结构性)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定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

用系统、综合、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

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科学。

二、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P9)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二节 地外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包括:①、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

②、引力的影响(太阳与太阳系行星引力是地球沿自身固有轨道运行;太阳月亮引力引起潮汐现象)

③、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改变地表环境形成陨石坑与环形山;导致地震;地球表层环境的灾变;岩石圈破

裂,引起板块分裂与运动)

④ 、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地内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包括:①、能量的来源(地热能)

②、物质的交换(火山活动、岩浆侵入、板块俯冲等)

③、其他环境效应(地震,地核、地幔物质运动与相变导致的地球重力场、磁场的变化等)

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一、三大界(无机界、有机界与人文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固、液、气三态物质

三、陆地与海洋(陆地系统:山地系统、盆地系统、高原系统、平原系统、丘陵系统

海洋系统:洋盆系统、路坡系统、陆架系统、海沟系统、岛弧系统)

第二节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一、圈层结构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二、结构特征:1、垂直分层

2、水平分异

3、立体交叉

4、多级嵌套

第五节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一、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①、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

②、 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

③、 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④、 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

⑤、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⑥、 地球表层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① 、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

② 、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

③ 、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度

④ 、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

⑤ 、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

⑥ 、对资源的消耗

⑦ 、对环境的影响

⑧ 、对生态的破坏

三、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① 、摆正人类自身位置(人类是地表环境的产物、组成部分;地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已

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表环境,应控制在地表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

② 、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③ 、自然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

二、矿物组成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匀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常见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云母、辉石、橄榄石

三、岩石组成

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分为(根据成因):①、火成岩(岩浆岩)

按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按产状特征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包括岩脉)、喷出岩

②、沉积岩

基本特征:1、富含次生矿物和有机质,通常含有化石

2、层理比较明显

主要类型:1、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正常碎屑岩

2、黏土岩类:泥岩、页岩

3、生物化学岩类:成分单一,种类繁多,常为单矿岩或矿石 ③、变质岩

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

类型:1、动力(碎裂)变质作用

2、接触(热力)变质作用

3、交代(热液)变质作用

4、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5、超变质作用

岩石的相互转化(岩石的循环 或地质循环)

第三节 岩石圈的运动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

一、岩石圈运动方向

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水平方向)进行的运动。

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二、岩石圈运动的表现

(一)、地层厚度、产状

底层产状通常用走向、倾向、倾角三要素来刻画

(三)、褶皱

1、定义: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2、成因:主要由构造运动形成,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

3、形态:背斜、向斜

4、类型: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翻卷褶曲

(四)、断裂:节理、断层

1、节理:断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2、断层: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构造

分为:正断层、逆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和斜滑断层(从两盘相对位移关系上看);

阶状、叠瓦状、地堑和地垒(从剖面上看)

(五)、火山

主要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六)、地震:

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第四节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一、海陆分布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占71%、陆地占29%;海陆分布不均,集中于北半球

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大印北

第五节 构造地貌

构造运动形成的地球表面形态,叫做构造地貌

一、大地构造地貌

(由大地构造运动形成并受大地构造控制的地貌)

(一)、大陆与大洋

大陆与大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是大地构造的产物,是最大尺度的构造地貌

二、区域构造地貌

(在大地构造背景上,由于区域构造差异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征的构造地貌)

代表:高原(>1000m);平原(<200m);盆地;山地(相对起伏高差>200m);海底火山等

三、局地构造地貌

(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地貌)

(一)、褶曲地貌(由于岩层褶皱而形成或受褶曲构造控制的地貌)

1、单斜地貌: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猪背山、单面山)

2、背斜山和向斜谷

3、背斜谷和向斜山

4、顺成河与次成河:河流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的河流为顺城河;其支流与岩层走向平行,而与岩层倾向垂直,叫次成河

5、穹窿地貌:当背斜轴足够短时,组成背斜的底层倾向四周,这就是穹窿构造。发育在穹窿构造上的或受穹窿构造控制而发育的地貌叫穹窿地貌。(如:穹窿山、放射状水系、穹窿中央高原、环形单面山)

(二)、断层地貌

(三)、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口、火山湖、熔岩台地、熔岩丘)

第五章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一节 大气圈的组成

一、大气的成分

三、几种重要的微量和痕量成分的时空变化

臭氧: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或突变现象。

大气中CH4的增加将引起对流层O3的增加,而N2O和CFCs的增加将引起平流层O3的减少。

第二节 大气圈的结构

二、垂直分层

1、对流层:A、对地表影响最直接。表现:可直接从地表获得物质、热量

B、对流层大气对地表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对流层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将地面不同地区的热量水分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

C、特征:(1)、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降低

(2)、空气对流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上到50~55km高度为平流层。气流平稳,以水平与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3、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0~85km为中间层。

特点: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故又称高空对流层。

4、暖层

自中间层顶到800km高空为暖层,又称热层、电离层。

能强烈吸收波长小于0.175μm的太阳紫外线辐射。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散逸层

大气十分稀薄,经常大气质点散逸到星际空间,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P103)

大气环流:不同规模的大气运动。

原因:气压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尤其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和变化。

结果:使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得以传输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引起了气压的空间分布不均。气压分布的不均程度常用气压梯度(Gn)表示)

A、 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方向: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等于两等压面的气压差(△P)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即Gn=—△P/△N (Gn为气压梯度,有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之分)

B、 在存在着气压梯度力的地方,空气分子受到力的作用,驱使着空气沿着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方向移动,这种力被

称为气压梯度力。

C、 作用:是促使空气从静止到运动的原动力。

二、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由于地球自转,北半球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南顺北逆)

A、 地转偏向力:导致地表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力。

B、 特点:①这个力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运动速度

②这个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③这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线速度成正比

④这个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在赤道处为零,向两极地区逐步增大

C、作用:①导致了大气运动方向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地旋风、气旋、反气旋

②导致了河流洋流潮流运动轨迹的偏转,从而形成了北半球河流幽暗的寝室,洋流潮流的向右偏转

三、大气的辐合与辐散

大气的辐散:在高压中心附近,大气向周围流动

大气的辐合:在低压中心附近,大气由周围向中心集中

气旋对应于大气辐合,反气旋对应于大气辐散;地面辐合则高空辐散,高空辐合则地面辐散

(反气旋向外辐散,中间高压;气旋向内辐合,中间低压)

四、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 原动力:太阳辐射

(一) 行星风系

太阳系中的任何行星只要周围包围着气圈,都有环流现象发生,发生在行星上的总的大气环流现象称为行星风系。 全球近地面地层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六个风带:南、北半球信风带,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两极东风带

(二) 季风

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夏季风:夏季亚欧大陆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北太平洋副高实力增强并扩展,气流由海洋流向陆地;

冬季风:冬季亚欧大陆迅速冷却,近地面形成强盛的冷高压,北太平洋上的副高退缩,低压扩展,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

(三) 局地环流

1. 海陆风

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沿海地区,白天陆地增温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夜间相反,陆地降温快,陆面气温低于海面)

2. 高原季风

高耸挺拔的大高原,由于他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

(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 对环流的影响:冬季出现了与哈德莱环流圈相一致的经圈环流;夏季则出现与哈德莱环流相反的经圈环流即季风环流

3. 山谷风

指在山区,白天从谷地吹向山坡、夜间从山坡吹向谷地,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谷风:白天山地增温比同高度大气强烈,空气从谷底沿坡向上爬升

山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冷空气沿坡下滑,从山坡流入谷地。

4. 焚风

沿背风坡向下吹的既热且干的风

焚风现象在我国西南峡谷地区最为明显

5.“城市热岛”和城市风

城市热岛:城市的温度一般高于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原因:主要是城市上空通过乱流扩散从暖的建筑物得到显热,并且吸收城市表面和污染层放出的长波辐射 影响:城市平均气温高于郊区0.5~1℃;最低温高于郊区;降水性质;影响最高温

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当大气环流较为弱时,常常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郊区下沉,使得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热力环流。

第六节 气候分异规律

一、气温分异

非地带性影响因素:

1、 海陆分布:A、由于受害冷热源的不同影响,在冬、夏不同季节,海陆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

B、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在冬、夏不同季节,无论是海洋还是大陆,其中部与东、

西两岸(侧)的气温差异都十分显著。

2、地形:地形对大气温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广泛的。

3、海拔:温度的分布还具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因此高大地形的存在,常会破坏温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而

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非地带特性。

二、温度和降水的分异

温度的非地带性影响因素:

1、 海陆分布:根据不同地区干湿程度的不同,可将我国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干旱等气候区。

2、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风向与风速)也直接影响着大气湿度。(气流携带水汽,风速越大,携带越多

温度降水地带性:

随着纬度不同,大气湿度及降水都各不相同:盛行上升气流的赤道地区及天气系统活动频繁的中纬度地区,大气中水汽丰沛;盛行下沉气流的副热带地区及极地地区,水汽含量少。(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和极地少雨带)

海陆分布使降水纬度地带性遭到破坏,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①、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越往内陆降水越少

②、山地地区,随着海拔的不同,降水量不同

三、气候分异

基本依据:气温和降水

气候地域分异决定其他地理要素的地带性变化

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太阳辐射在地表加热不均,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候

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是世界气候的基本规律。以热量分异为基础

非地带性规律(非纬度地带性):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又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气候的地带性,而呈现出一

定的非地带性规律。包括干湿度分带性(海陆分布上的)和垂直带性(纬度地带性与干

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

(一)、地带性

(二)、非地带性

1、干湿度分带性:

A、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①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

②同一气候带内因距海远近不同,大陆沿岸及中部降水、温度有很大差异。

B、大气环流、地形起伏也常造成气候的非地带性差异:①季风环流

②地形的起伏,尤其是高原山地,大陆性程度显著

2、 垂直带性:

高耸庞大山地对气候的影响:①阻碍气流运动,形成屏障,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地周围地区气候的纬度地带性。 ②山体本身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

候呈垂直方向变化,形成高山气候。

垂直气候带谱主要取决与山地高度以及所处纬度:

② 处于同一纬度地带内的山地,若距海远近或坡向不同,其垂直气候带谱的基带和序列也有很大差异。

(迎风坡水气多,降水高度较低,湿润气候出现高度较低,湿润区范围较广;

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多形成较干旱的气候)

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当大气环流较为弱时,常常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郊区下沉,使得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热力环流。


    相关文章

    林业行政执法(野保部分)

    4. 74 对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行为,是指违反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法规,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情形.该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该行为侵犯的是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 ...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附件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 (试行) 为加强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规范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附件2: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56学时) 1. 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国旅游地理是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根据专业结构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形成发展. ...

    第七册教案\2敦煌莫高窟

    2.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 ...

    主体功能区系统研究一: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区划基本方案

    主体功能区系统研究一: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区划基本方案 一.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基本研究思路 为了更加科学地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和施行的宏大计划.国家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作为规划重要基础的 ...

    四年级语文火烧云1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1 宁夏中卫县宣和镇张洪学校 王嘉鸿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 关系 [日期: 2008-03-11] 来源:<规划师>2005(05) 作者:谢凝高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风景区总体规划是综合性规划,在风景区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关方面应在总规或详规 ...

    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学建议

    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学建议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探究活动. 3.具 ...

    [装满昆虫的衣袋]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东湖二小 张蓉蓉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两件事:一是抓纺织娘, 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 ...

    修订版识字七和识字八

    识字7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26.‚红领巾‛真好 第一课时 一.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