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一部家训与一个家族的兴盛

▲宣扬和传承优秀家风 (卢易 摄)

?《颜氏家训》书影

■ 冯祖贻

提要

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

古代教育的百科全书

今天说到家训或家风,无不要提及《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对我们在新时代树立良好家训、家风有什么帮助,就不得不从这个家族说起。

《颜氏家训》顾名思义是部家训。中国家训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盘庚上》收录商王盘庚对殷商贵族的训词,《无逸》、《君奭》是周公旦对侄儿成王、召公的劝诫,都称得上早期家训。家训的训者多为家族中前辈、尊者,受训者是晚辈或族人。到两汉、三国,家训多以“诫子书”形式出现,著名的有《司马谈命子迁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刘向诫子歆书》(《汉书·刘向、歆传》)、《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马援传》),三国时收录于《曹操集》、《诸葛亮集》中的诫子令、书等。魏晋前的家训多以单篇文字出现,《颜氏家训》问世,家训才形成完整的体例,标志着中国家训的成熟。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31-590后数年),字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随晋元帝南渡的世族之家。颜之推前九代(一说五代),历东晋、宋、齐、梁,都出仕朝廷,南北朝动乱的社会,给他们的生活留下深刻影响。

《颜氏家训》最令后人称道的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贡献,如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教育史家认为可媲美于西方的夸梅纽斯(1592-1670),但时间上却早了近千年。《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包括胎教、父母兄弟的家庭伦理),还包括了一个人成长中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含处世之道、友朋之道、养生之道等),职业教育(含理想职业的选择、多种才艺的培养等)及学习目的、方法的培养,独特家风的传承等等。称得上一部集古代中国教育理论、经验、方法的百科全书。

2

中国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早在宋朝就赢得很高评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代李参坡《庭帏杂录》也说:“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为什么颜之推的“家法最正”,又被后人奉之为“祖”?这是由《颜氏家训》内容决定的。

《颜氏家训》一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要从小抓起,由家庭推及社会。颜之推认为,从婴儿知道啼哭时就应引导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训。”进一步,教育还应提前,这便是“胎教”,胎教自周代便已有了,但置于家庭教育之首还是从《颜氏家训》开始的。婴儿期的教育就像新媳妇初进家门一样,“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是不应忽视的。颜之推将家庭中夫妇、父子、兄弟关系称之“三伦”,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方能维护家庭的和谐。对治家,他提出要勤俭,不可奢靡浪费,称“藜羹缊褐,我自为之”。他特别反对买卖婚姻,对北齐贵妇人盛装出门为丈夫儿子“争讼曲直,造请逢迎”打官司、走后门,甚至“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很瞧不起。家庭治理好了,方推及社会,而社会上的优良风尚需从上做起、从先(前辈)做起,这便是“风化”,“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后施于后者也。”强调上者(上级)、先者(前辈)对推动社会道德前进的重要作用。

第二,提倡“礼为教本”,要以忠孝仁义作为人生准则,为人不能贪慕名利而要做实事。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因此礼是教育后世的根本。颜之推心目中的“礼”,包括了以下几点:一、要“养亲”,即孝顺赡养长辈;二要“事君”,忠于君上,“见危授命,不忘诚谏”,目的是“以利社稷”,内有爱国之意;三、“勿骄奢”、要“敛容抑志”,恭教对人,谦抑对己;四、“勿鄙吝”,“重义轻财,少私寡欲”;五、“勿暴悍”,要“尊贤容众”,“小心黜己”;六、不“怯懦”,“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在危险关头勇敢奋发、毫不恐惧。颜之推的“礼为教本”不只讲礼的本身,而应付之实践。他用一句话告诫后代:“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说明“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切均依自身努力。

第三,要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习惯;学习要经过自己实践、不能轻信“耳受”;周围的贤者、能者都可以为师。《颜氏家训》特列《勉学》专篇,以古代、当代勤学的故事勉励后世。他总结出一句话:“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颜之推提出要善于向周围贤者、有专长的长者、强过自己的人学习。颜之推说,“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贩牛牧羊”者中都有先进者,都可为师。南北朝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颜之推以能者为师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四,维护颜氏门风并世代传承。作为南北朝的世族,颜之推深感维护门风的重要,《颜氏家训》的首篇和末篇,他都反复叮咛,写“家训”的目的便是“整齐门内”,耳提面命地交代后代“绍家世之业”。为之他要求后代要按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严格要求自己,不只做“典正”之人,亦要写“典正”之文,绝不能陷于“轻薄”之途。

《颜氏家训》的写作方法也很有特色。颜之推往往以儒家经典、格言名句作为问题出发点,以历代圣贤如孔、孟、周公做楷模,以当代人、颜氏亲属乃至本人亲见的故事作范例,达到循循善诱的效果。无数的家训、家范、家诫、格言都继承了《颜氏家训》,形成中国家训的庞大体系。

3

颜氏家族三个世纪辉煌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颜之推本人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学问大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了他众多作品,有文字学的,有音韵学的,有古籍校注等,但仅有《颜氏家训》及个别单篇存世;就《颜氏家训》言,便是了不起的成就。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这样推崇颜之推,称“他是南北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20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

颜之推的期望没有落空,他的后代都继承了家学。颜之推长子颜思鲁隋代任东宫学士,唐初任秦王(李世民)府记室参军,颜之推文集(含《颜氏家训》)就是由他整理编定的。次子颜愍楚,继承了颜之推音韵学上的成就,著《礼俗音略》;三子颜游秦,唐武德间任廉州刺史、鄂州刺史,对《汉书》有独到见解,著《汉书决疑》,其学问又被其侄颜师古继承。

《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反复告诫子孙要恪守儒家的忠孝仁义,这点被颜氏后人遵循不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颜杲卿(692-756)和颜真卿(709-785)。两颜是堂兄弟。唐安史之乱初,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真卿任平原(今山东西部)太守。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出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他历任三朝(肃宗、代宗、德宗)。德宗时藩镇割据,他奉命去河南汝州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处。李在藩镇中位置最重要,势力最大,很想称帝。以此李逼颜真卿叛唐。颜真卿怒斥:“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李希烈还在颜真卿住处挖一大坑,欲坑杀之,颜真卿坦然道:何必多事,只要一剑便可。最终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于蔡州。

颜之推后人在安史之乱这一特殊年代表现出的忠、孝、节、义,是颜氏家风得以传承的最好体现。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很重视后代在文化艺术修养上的养成及提高。他本人对书法很有研究,称“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书法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他最看重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不仅收藏,更多方研习,他要求子孙“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颜氏一门对书法的重视,终在颜真卿身上结出奇迹。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处得到了笔法,他写的正楷端正雄浑,气势宏伟,行书则遒劲勃发,极像他的为人。中国书法到颜真卿又大放异彩,他的“颜体”至今仍奉为书法正宗,留下的笔迹如碑刻中的《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手迹《祭侄文稿》为书法史上的珍宝。

从南北朝到唐中叶,颜之推本人及后代,出现了一流的学问家、一流的书法家,也出现为后人称道的忠臣、义士,从时间上推算,其家业和门风,辉煌了三个世纪(6-8世纪)。

4

良好家风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

《颜氏家训》及所确立的家风及传承,给后世很大启发。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家族传统的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古训。《颜氏家训》说:“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两者通过“教化”即家庭教育来完成。通过《颜氏家训》我们更能体会家教(家庭教育)的重要。

由于家训在家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良好家风又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历代文人都重视家训一类文字的撰写。明、清后,各地纷纷编写家谱,一部家谱必有家训或族训,“谱必列训”成为惯例。一部宗谱也说:“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仲国法也。”(《康熙潛山吴氏宗谱·凡例》)后人称颜氏“家法最正”,所谓“正”正指这点。家训能起伸引国家法律的作用。

《颜氏家训》在内的各种类型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历代家训无不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及需要。也有许多时代的局限,这自然是应扬弃的。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入今天的家训、家风,仍须我们深思熟虑后为之。

(作者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宣扬和传承优秀家风 (卢易 摄)

?《颜氏家训》书影

■ 冯祖贻

提要

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

古代教育的百科全书

今天说到家训或家风,无不要提及《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对我们在新时代树立良好家训、家风有什么帮助,就不得不从这个家族说起。

《颜氏家训》顾名思义是部家训。中国家训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盘庚上》收录商王盘庚对殷商贵族的训词,《无逸》、《君奭》是周公旦对侄儿成王、召公的劝诫,都称得上早期家训。家训的训者多为家族中前辈、尊者,受训者是晚辈或族人。到两汉、三国,家训多以“诫子书”形式出现,著名的有《司马谈命子迁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刘向诫子歆书》(《汉书·刘向、歆传》)、《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马援传》),三国时收录于《曹操集》、《诸葛亮集》中的诫子令、书等。魏晋前的家训多以单篇文字出现,《颜氏家训》问世,家训才形成完整的体例,标志着中国家训的成熟。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31-590后数年),字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随晋元帝南渡的世族之家。颜之推前九代(一说五代),历东晋、宋、齐、梁,都出仕朝廷,南北朝动乱的社会,给他们的生活留下深刻影响。

《颜氏家训》最令后人称道的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贡献,如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教育史家认为可媲美于西方的夸梅纽斯(1592-1670),但时间上却早了近千年。《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包括胎教、父母兄弟的家庭伦理),还包括了一个人成长中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含处世之道、友朋之道、养生之道等),职业教育(含理想职业的选择、多种才艺的培养等)及学习目的、方法的培养,独特家风的传承等等。称得上一部集古代中国教育理论、经验、方法的百科全书。

2

中国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早在宋朝就赢得很高评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代李参坡《庭帏杂录》也说:“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为什么颜之推的“家法最正”,又被后人奉之为“祖”?这是由《颜氏家训》内容决定的。

《颜氏家训》一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要从小抓起,由家庭推及社会。颜之推认为,从婴儿知道啼哭时就应引导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训。”进一步,教育还应提前,这便是“胎教”,胎教自周代便已有了,但置于家庭教育之首还是从《颜氏家训》开始的。婴儿期的教育就像新媳妇初进家门一样,“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是不应忽视的。颜之推将家庭中夫妇、父子、兄弟关系称之“三伦”,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方能维护家庭的和谐。对治家,他提出要勤俭,不可奢靡浪费,称“藜羹缊褐,我自为之”。他特别反对买卖婚姻,对北齐贵妇人盛装出门为丈夫儿子“争讼曲直,造请逢迎”打官司、走后门,甚至“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很瞧不起。家庭治理好了,方推及社会,而社会上的优良风尚需从上做起、从先(前辈)做起,这便是“风化”,“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后施于后者也。”强调上者(上级)、先者(前辈)对推动社会道德前进的重要作用。

第二,提倡“礼为教本”,要以忠孝仁义作为人生准则,为人不能贪慕名利而要做实事。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因此礼是教育后世的根本。颜之推心目中的“礼”,包括了以下几点:一、要“养亲”,即孝顺赡养长辈;二要“事君”,忠于君上,“见危授命,不忘诚谏”,目的是“以利社稷”,内有爱国之意;三、“勿骄奢”、要“敛容抑志”,恭教对人,谦抑对己;四、“勿鄙吝”,“重义轻财,少私寡欲”;五、“勿暴悍”,要“尊贤容众”,“小心黜己”;六、不“怯懦”,“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在危险关头勇敢奋发、毫不恐惧。颜之推的“礼为教本”不只讲礼的本身,而应付之实践。他用一句话告诫后代:“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说明“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切均依自身努力。

第三,要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习惯;学习要经过自己实践、不能轻信“耳受”;周围的贤者、能者都可以为师。《颜氏家训》特列《勉学》专篇,以古代、当代勤学的故事勉励后世。他总结出一句话:“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颜之推提出要善于向周围贤者、有专长的长者、强过自己的人学习。颜之推说,“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贩牛牧羊”者中都有先进者,都可为师。南北朝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颜之推以能者为师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四,维护颜氏门风并世代传承。作为南北朝的世族,颜之推深感维护门风的重要,《颜氏家训》的首篇和末篇,他都反复叮咛,写“家训”的目的便是“整齐门内”,耳提面命地交代后代“绍家世之业”。为之他要求后代要按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严格要求自己,不只做“典正”之人,亦要写“典正”之文,绝不能陷于“轻薄”之途。

《颜氏家训》的写作方法也很有特色。颜之推往往以儒家经典、格言名句作为问题出发点,以历代圣贤如孔、孟、周公做楷模,以当代人、颜氏亲属乃至本人亲见的故事作范例,达到循循善诱的效果。无数的家训、家范、家诫、格言都继承了《颜氏家训》,形成中国家训的庞大体系。

3

颜氏家族三个世纪辉煌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颜之推本人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学问大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了他众多作品,有文字学的,有音韵学的,有古籍校注等,但仅有《颜氏家训》及个别单篇存世;就《颜氏家训》言,便是了不起的成就。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这样推崇颜之推,称“他是南北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20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

颜之推的期望没有落空,他的后代都继承了家学。颜之推长子颜思鲁隋代任东宫学士,唐初任秦王(李世民)府记室参军,颜之推文集(含《颜氏家训》)就是由他整理编定的。次子颜愍楚,继承了颜之推音韵学上的成就,著《礼俗音略》;三子颜游秦,唐武德间任廉州刺史、鄂州刺史,对《汉书》有独到见解,著《汉书决疑》,其学问又被其侄颜师古继承。

《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反复告诫子孙要恪守儒家的忠孝仁义,这点被颜氏后人遵循不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颜杲卿(692-756)和颜真卿(709-785)。两颜是堂兄弟。唐安史之乱初,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真卿任平原(今山东西部)太守。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出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他历任三朝(肃宗、代宗、德宗)。德宗时藩镇割据,他奉命去河南汝州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处。李在藩镇中位置最重要,势力最大,很想称帝。以此李逼颜真卿叛唐。颜真卿怒斥:“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李希烈还在颜真卿住处挖一大坑,欲坑杀之,颜真卿坦然道:何必多事,只要一剑便可。最终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于蔡州。

颜之推后人在安史之乱这一特殊年代表现出的忠、孝、节、义,是颜氏家风得以传承的最好体现。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很重视后代在文化艺术修养上的养成及提高。他本人对书法很有研究,称“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书法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他最看重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不仅收藏,更多方研习,他要求子孙“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颜氏一门对书法的重视,终在颜真卿身上结出奇迹。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处得到了笔法,他写的正楷端正雄浑,气势宏伟,行书则遒劲勃发,极像他的为人。中国书法到颜真卿又大放异彩,他的“颜体”至今仍奉为书法正宗,留下的笔迹如碑刻中的《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手迹《祭侄文稿》为书法史上的珍宝。

从南北朝到唐中叶,颜之推本人及后代,出现了一流的学问家、一流的书法家,也出现为后人称道的忠臣、义士,从时间上推算,其家业和门风,辉煌了三个世纪(6-8世纪)。

4

良好家风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

《颜氏家训》及所确立的家风及传承,给后世很大启发。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家族传统的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古训。《颜氏家训》说:“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两者通过“教化”即家庭教育来完成。通过《颜氏家训》我们更能体会家教(家庭教育)的重要。

由于家训在家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良好家风又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历代文人都重视家训一类文字的撰写。明、清后,各地纷纷编写家谱,一部家谱必有家训或族训,“谱必列训”成为惯例。一部宗谱也说:“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仲国法也。”(《康熙潛山吴氏宗谱·凡例》)后人称颜氏“家法最正”,所谓“正”正指这点。家训能起伸引国家法律的作用。

《颜氏家训》在内的各种类型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历代家训无不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及需要。也有许多时代的局限,这自然是应扬弃的。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入今天的家训、家风,仍须我们深思熟虑后为之。

(作者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相关文章

    山东17位文化世家后人讲述齐鲁好家风

    家风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到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在山东省"齐鲁家风与时代精神--弘扬齐鲁优良家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中,齐聚济南的17位齐鲁文化世家后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家风的作用. 曲阜孔氏 孔令绍后 ...

    材料作文:家风.校风.社会风气

    材料作文:家风.校风.社会风气 材料作文:家风.校风.社会风气一松柏 材料作文:家风.校风.社会风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家,有家风:校,有校风.当前社会里呈现节俭风.文明风.无论是家风.校风,还是社会风气,都会对我们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动带来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玄学.佛学.道教.儒学以至法家.名家既相互争胜又相互吸收.此时,由于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 ...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好家风好家训带来好校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让好的家教家风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近日,岔河小学开展"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国家情 ...

    开展"家风家规家训教育活动总结

    伊通二中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活动总结 2016年11月6日 伊通二中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活动总结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 ...

    家风家训与党风政风学习笔记

    家风家训与党风政风学习笔记 春节期间,央视以"家风是什么"为题,在全国许多地方连续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个活动引发对人们树立和发扬美好家风的重视.家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它是一种文化,一种 形而上的东 ...

    余天乐家风家教演讲稿

    家风家教演讲稿 初二(2)班 余天乐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 ...

    探析家风的文化内涵

    屈 直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刘奇葆部长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刘奇葆强调: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优良的家风教育对 ...

    河棚中心校"我的家风.家训.家教"征文

    我的家训 从小到大,我在妈妈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做事不要拖拉".每个早晨当第一声闹铃响时,迎接我的一定是老妈的"唾沫横飞"或者鸡毛掸子.从小到大,一直这样. 儿时的一个寒假里,天气格外寒冷,窗外鹅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