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部审计

企业财务内部审计

(一)资产审计

1、货币资金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货币资金余额的存在性、完整性、收付业务的合法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查验签发支票登记簿与签发支票存根→抽验资金收付款凭证→核实收入货币资金收款收据→检查日记账,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与库存现金盘点表→检查不相容职务划分情况→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管理→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库存现金审查

首先出纳员将现金全部放入保险柜暂作封存,要求出纳员将全部凭证入账,结出当日现金日记账余额,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在会计主管人员和内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现金,并作记录。填制“库存现金清点表”,该表由出纳员、会计人员共同签字,作为审计工作底稿。库存现金清点表应反映实际库存现金清点数,当日现金日记账结余数,账实是否相符。即有无溢缺。

②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

抽查现金日记账记录,至少抽查1至2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审查原始凭证。 ③银行存款的审查

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核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抽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2、存货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所有权归属、计价的正确性、采购与销售的合法性、分类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了解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抽查部分采购业务文件,追踪其业务系统→抽查部分存货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系统→审查存货管理制度→抽查盘点记录→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材料的审查

材料采购的审查:审查订货合同→审查材料的验收入库情况→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查看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采购成本是否合法、正确。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查在途材料→审查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

②库存材料审查

盘点库存材料,时间安排在结账日或接近结账日

③材料出库的审查

对生产领用材料应核实生产计划,核查发出材料的计价,揭露弄虚作假的行为

3、应收账款审计

(1)审计目标

①证实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正确性、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截止日期的正确性、坏账损失的真实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了解并描述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验证期末余额的合理性→抽查客户账龄分析表→审查销货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审核坏账损失的账簿记录及相应的手续→评价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

①应收账款的审查

取得应收款明细表→发出询证应收账款→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审查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使用

②应收票据的审查

取得应收票据分析表→清点库存应收票据→询证应收票据→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对票据贴现的审查→分析评价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

4、固定资产审计

(1)审计目标

①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分类的正确性、所有权的归属、计价的正确性、折旧方法的选用及其计算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验证固定资产的退废手续→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评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系统

(2)实质性审查

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

②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的审查

③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

④固定资产结存的审查

⑤在建工程审查

(二)、收入、成本与费用审计

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分类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系统→测试销售计划→审查销货合同→检查岗位职责的执行→测试销货制度的执行→评价主营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将企业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该年度计划数对比了解计划完成程度,与上年度相比了解其变动趋势。根据存在的异常现象进一步确定审查范围,以查明有无故意隐瞒或虚增利润的现象。

②验证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索取产品出库单存根、销货发票副本和有关明细账,相互核对→审阅一定数量的产品发运单、销货发票副本、结算凭证、有关明细账,根据生产经营和结算方式,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

③核查主营业务收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发票和销货合同的审查→审查发票和销货合同,采取重点抽查。审查销售收入计算是否正确→审查根据结算方式选用不同的方法与相关账户进行对比,查明收入的入账金额是否正确。核实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期→一般可对决算日前后一周有关收入的记录进行检查、核实,核对有关的发票、运单及其他单据,确认收入截止期是否正确无误

④销售退回、折让及折扣的审查

销货退回的审查→销货退回的合理性→退回批准手续的性→退回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折扣和折让的审查→折扣和折让的合理性→折扣和折让冲减当期销售收入,进而影响利润,因此折扣和折让应符合公司有关规定,发现异常情况应重点审查。折扣和折让的真实性→折扣和折让必须经过销售部门负责人的批准,按规定程序例行手续。

2、产品成本审计

证实成本形成的真实性、合规性、成本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调查了解并描述产品成本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产品成本计划→审查产品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执行→审查成本基础工作→评价产品成本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合规性的审查

②直接材料费的审查

直接材料耗用量的审查→直接材料计价的审查→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审查

③直接人工费的审查

审查直接人工费的真实性→审查工资结算的正确性→审查工资分配的正确性→审查职工福利费计提及分配的正确性→审查直接人工费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④制造费用的真实性

审查制造费用的真实性→审查制造费用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制造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⑤辅助生产费用的审查

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⑥在产品成本的审查

审查在产品结存量→审查在产品的计价方法

⑦产成品成本的审查

审查产成品数量→审查产品成本的计算

3、费用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费用分类的合规性、正确性、开支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并描述费用内部控制系统→索取并审查费用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抽取有关凭证、检查费用审批手续→检查费用账户的设置、登记及凭证保管→评价费用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分析主要费用的变动趋势→审查费用开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核查期间费用的截止日期→审查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三)、利润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利润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处理的正确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描述利润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利润计划→审查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查验会计处理程序→评价利润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1)产品销售利润的审查

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的合规性→产品销售内容应符合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严格分清与其他业务利润的界限,计算方法符合规定

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组成项目的真实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①产品销售成本计价是否正确:审阅“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委托代销明细账”等。查核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前后一致,应注意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结转成本的同时是否同时结转已售产品应负担产品成本差异,有无为调节利润而人为多转、少转成本的现象。②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否符合配比原则→审阅“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并与“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委托代销商品明细账”相核对,检查实现销售收入与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品种、数量、规格及入账

时间的一致性,确认是否遵循了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的原则,如发现有多转、少转成本的现象,应扩大审计范围。

(2)其他销售利润的审查

①审查材料销售收入

审查材料销售的合法性→审查材料销售手续的合规性→审查材料销售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②审查技术转让收入

审查技术转让双方是否签有合同,是否经过公证→审查企业转让的技术商品是否经过国家有关机构的确认→审查技术转让收入是否属实,成本、费用是否真实。

③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的审查

审查固定资产出租业务是否有完备的审批手续、是否订有合同→审查固定资产出租业务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审查固定资产出租收费是否合理,租金收入是否及时、全部入账→审查固定资产出租合同的执行情况

④审查其他业务支出的真实性

⑤审查其他业务支出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3)投资净收益的审查

审查投资收益的真实性→审查投资收益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4)营业外收支的审查

①营业外收入的审查

审查营业外收入的合法性→审查营业外收入数额的正确性→审核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②营业外支出的审查

审查营业外支出的合规性→审查营业外支出数额的正确性→审查营业外支出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5)利润总额的审查

在完成利润形成各组成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审查的基础上,审阅“本年利润”账户并核对其与相关账户记录的一致性、复算利润形成,证实其正确性。

(6)净利润的审查

审查所得税征收范围→审查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审查所得税率和税额的计算→审查所得税的减免→审查所得税会计处理

(四)管理性工作

1、定期组织对集团所属公司进行常规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为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考核提供相关资料。

2、参与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规范统一集团财务核算管理。

(五)工作要求

1、熟悉公司各类财务管理制度,熟悉现行各种税法。

2、了解财务部各岗位工作内容,做好与各岗位的衔接工作。

3、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心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企业财务内部审计

(一)资产审计

1、货币资金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货币资金余额的存在性、完整性、收付业务的合法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查验签发支票登记簿与签发支票存根→抽验资金收付款凭证→核实收入货币资金收款收据→检查日记账,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与库存现金盘点表→检查不相容职务划分情况→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管理→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库存现金审查

首先出纳员将现金全部放入保险柜暂作封存,要求出纳员将全部凭证入账,结出当日现金日记账余额,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在会计主管人员和内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现金,并作记录。填制“库存现金清点表”,该表由出纳员、会计人员共同签字,作为审计工作底稿。库存现金清点表应反映实际库存现金清点数,当日现金日记账结余数,账实是否相符。即有无溢缺。

②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

抽查现金日记账记录,至少抽查1至2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审查原始凭证。 ③银行存款的审查

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核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抽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2、存货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所有权归属、计价的正确性、采购与销售的合法性、分类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了解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抽查部分采购业务文件,追踪其业务系统→抽查部分存货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系统→审查存货管理制度→抽查盘点记录→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材料的审查

材料采购的审查:审查订货合同→审查材料的验收入库情况→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查看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采购成本是否合法、正确。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查在途材料→审查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

②库存材料审查

盘点库存材料,时间安排在结账日或接近结账日

③材料出库的审查

对生产领用材料应核实生产计划,核查发出材料的计价,揭露弄虚作假的行为

3、应收账款审计

(1)审计目标

①证实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正确性、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截止日期的正确性、坏账损失的真实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调查了解并描述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验证期末余额的合理性→抽查客户账龄分析表→审查销货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审核坏账损失的账簿记录及相应的手续→评价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

①应收账款的审查

取得应收款明细表→发出询证应收账款→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审查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使用

②应收票据的审查

取得应收票据分析表→清点库存应收票据→询证应收票据→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对票据贴现的审查→分析评价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

4、固定资产审计

(1)审计目标

①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分类的正确性、所有权的归属、计价的正确性、折旧方法的选用及其计算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验证固定资产的退废手续→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评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系统

(2)实质性审查

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

②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的审查

③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

④固定资产结存的审查

⑤在建工程审查

(二)、收入、成本与费用审计

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分类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系统→测试销售计划→审查销货合同→检查岗位职责的执行→测试销货制度的执行→评价主营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将企业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该年度计划数对比了解计划完成程度,与上年度相比了解其变动趋势。根据存在的异常现象进一步确定审查范围,以查明有无故意隐瞒或虚增利润的现象。

②验证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索取产品出库单存根、销货发票副本和有关明细账,相互核对→审阅一定数量的产品发运单、销货发票副本、结算凭证、有关明细账,根据生产经营和结算方式,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

③核查主营业务收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发票和销货合同的审查→审查发票和销货合同,采取重点抽查。审查销售收入计算是否正确→审查根据结算方式选用不同的方法与相关账户进行对比,查明收入的入账金额是否正确。核实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期→一般可对决算日前后一周有关收入的记录进行检查、核实,核对有关的发票、运单及其他单据,确认收入截止期是否正确无误

④销售退回、折让及折扣的审查

销货退回的审查→销货退回的合理性→退回批准手续的性→退回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折扣和折让的审查→折扣和折让的合理性→折扣和折让冲减当期销售收入,进而影响利润,因此折扣和折让应符合公司有关规定,发现异常情况应重点审查。折扣和折让的真实性→折扣和折让必须经过销售部门负责人的批准,按规定程序例行手续。

2、产品成本审计

证实成本形成的真实性、合规性、成本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调查了解并描述产品成本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产品成本计划→审查产品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执行→审查成本基础工作→评价产品成本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①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合规性的审查

②直接材料费的审查

直接材料耗用量的审查→直接材料计价的审查→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审查

③直接人工费的审查

审查直接人工费的真实性→审查工资结算的正确性→审查工资分配的正确性→审查职工福利费计提及分配的正确性→审查直接人工费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④制造费用的真实性

审查制造费用的真实性→审查制造费用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制造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⑤辅助生产费用的审查

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⑥在产品成本的审查

审查在产品结存量→审查在产品的计价方法

⑦产成品成本的审查

审查产成品数量→审查产品成本的计算

3、费用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费用分类的合规性、正确性、开支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并描述费用内部控制系统→索取并审查费用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抽取有关凭证、检查费用审批手续→检查费用账户的设置、登记及凭证保管→评价费用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分析主要费用的变动趋势→审查费用开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核查期间费用的截止日期→审查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三)、利润审计

1、审计目标

证实利润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处理的正确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了解描述利润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利润计划→审查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查验会计处理程序→评价利润内部控制系统

3、实质性审查

(1)产品销售利润的审查

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的合规性→产品销售内容应符合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严格分清与其他业务利润的界限,计算方法符合规定

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组成项目的真实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①产品销售成本计价是否正确:审阅“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委托代销明细账”等。查核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前后一致,应注意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结转成本的同时是否同时结转已售产品应负担产品成本差异,有无为调节利润而人为多转、少转成本的现象。②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否符合配比原则→审阅“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并与“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委托代销商品明细账”相核对,检查实现销售收入与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品种、数量、规格及入账

时间的一致性,确认是否遵循了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的原则,如发现有多转、少转成本的现象,应扩大审计范围。

(2)其他销售利润的审查

①审查材料销售收入

审查材料销售的合法性→审查材料销售手续的合规性→审查材料销售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②审查技术转让收入

审查技术转让双方是否签有合同,是否经过公证→审查企业转让的技术商品是否经过国家有关机构的确认→审查技术转让收入是否属实,成本、费用是否真实。

③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的审查

审查固定资产出租业务是否有完备的审批手续、是否订有合同→审查固定资产出租业务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审查固定资产出租收费是否合理,租金收入是否及时、全部入账→审查固定资产出租合同的执行情况

④审查其他业务支出的真实性

⑤审查其他业务支出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3)投资净收益的审查

审查投资收益的真实性→审查投资收益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4)营业外收支的审查

①营业外收入的审查

审查营业外收入的合法性→审查营业外收入数额的正确性→审核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②营业外支出的审查

审查营业外支出的合规性→审查营业外支出数额的正确性→审查营业外支出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5)利润总额的审查

在完成利润形成各组成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审查的基础上,审阅“本年利润”账户并核对其与相关账户记录的一致性、复算利润形成,证实其正确性。

(6)净利润的审查

审查所得税征收范围→审查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审查所得税率和税额的计算→审查所得税的减免→审查所得税会计处理

(四)管理性工作

1、定期组织对集团所属公司进行常规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为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考核提供相关资料。

2、参与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规范统一集团财务核算管理。

(五)工作要求

1、熟悉公司各类财务管理制度,熟悉现行各种税法。

2、了解财务部各岗位工作内容,做好与各岗位的衔接工作。

3、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心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相关文章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已有 350 次阅读2008-5-21 09:59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 摘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质量,财务管理信息化质量的提高又将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本 ...

    浅谈财务报告编制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2年1月第15卷第2期 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中国管理信息化 Jan.,2012Vol.15,No.2 浅谈财务报告编制风险及应对措施 张建伟1,高立法2 (1.烟台南山学院财会金融学院, ...

    财务审计报告模板

    附录[参见本指南第i2段) 标准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参考格式1 :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背景信息: 1.对整套财务报表实施审计: 2财务报表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基于通用目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3审计业务约定 ...

    财务预算审计的关键环节(内部审计)

    O 业务探索 财务预算审计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刘可桃/江汉石油管理局运输公司 企 业财务预算是企业依据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在财务预测.决策基 求.新形势下,为提高集团国际竞争力,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中石化选择了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切入点. ...

    企业财务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 [摘 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发展壮大过程,同时也是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强化的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 ...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谭震叶(班级:06会本1班,学号:[1**********])指导老师: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在增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吸纳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 ...

    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意义

    1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意义 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增强私营企业的管理能力,把握正确的经营方向,及时发现偏离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行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所规定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企业内控制定得好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会计 1.论会计本质 2.会计职能问题研究 3.论会计目标 4.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 5.会计计量探讨 6.浅谈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研究 8.也谈会计恒等式的作用 9. ...

    财务管理会计和审计关系模型创新

    财务管理.会计和审计关系模型创新 2011年08月08日 15:47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战辉 陈康 一.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三者关系理论研究现状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会理论问题,理论 ...

    基于新时期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我国不同企业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进程.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企业财务部门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