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媒体特点对网络事件的影响

  摘 要:网络事件,通常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本文主要从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传受”角色模糊以及“把关人”制度削弱四个特征谈论网络媒体对网络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媒体特点 网络事件 影响   网络事件,通常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1]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正以其独有的优势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这种形态使传统的热点事件传播有了新的载体,为公众诉求的表达和公众舆论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场域。于是网络成为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平台,当一些网络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往往由于其互动性、开放性和匿名性而成为言论的集散区。各种热点事件一经网络传播在保持其原状态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媒体即时性的特点使网络事件传播速度更快   即时性是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没有制作周期和截稿时间的限制,新闻可以随到随发,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了解事态的发展。博客、微博等这些即时性网络媒体形态出现,使得事件传播速度异常加快,当该事件关乎公众舆论话题或者关乎公众自身利益时,这样的事件更容易大面积的迅速传播。例如,卫生、天气、健康等这些与公众安全生活相关的网络事件。网络事件得到迅速传播,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知晓权,事件怎么发生的、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都会引起公众的注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即便事件对个人的影响是间接的,公众依旧会从良知、道德感、正义等心理需求出发,关注事态的发展和处置的进程。网络事件得到公众的广泛的关注就更需要事件迅速的、即时的发布于公众眼前。而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点也正是使得网络事件传播的速度加快并满足了公众的敏感和猎奇的心理。   二、网络媒体的开放性拓宽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现代公关理论认为,公众对于现代的政府信息、社会信息享有当然的知情权。漠视公众的知情权,一方面会导致公众对社会信息产生不当理解;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公众对公共管理者的严重不信任。[2]网络传播不受地域限制,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一端,只要你拥有网络技术就可以随时的了解你想知道的信息。在只有传统媒体的时代,人们只能等待传统媒体在特定的时间发布各种特定的消息,现如今由于网络媒体发表意见的门槛低,不需要过多的个人信息,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就可以介入他人的信息互动与旁观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对他人的见解。对于同一事件,公共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应的信息,这样在遇到网络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的网络事件时,以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作为发布信息的桥梁,使公众享有了应有的知情权。大众传播媒介仍然是公共最信赖的声音,因此,在网络事件爆发时,媒体是组织和调控网络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件的发生、发展乃至结束都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   三、传受角色的模糊使网络事件高速互动和共享   在传统媒介的传播中,受众反馈几乎是一种“延迟”行为,无论从传播时间、传播能力还是传播资源上讲,传受双方都是不平等的,反馈在大众传播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而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受众参与到了媒体中,成为了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随心所欲地从媒体中“拉”出所需信息,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保罗·萨福(Paul Saffo)等学者认为,“同其他人发生联系”——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3]网络传播互动交往性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使网络事件在高速的互动中发展,通过网友间的互相留言或者论坛上的你我发表个人意见,网络事件不再是单独的由媒体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网络事件其本质是社会矛盾的具体体现,如果它符合公众的个人利益或者兴趣,将会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并由于网络媒体改变了传受关系,使事件在互动中得以发展。   四、“把关人”制度的削弱导致信息传播失真   “把关人”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被媒体传送,而是媒体从时间跨度、强度、明晰性和文化接近性等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过滤,逐层把关、编辑,从而最终面向受众并通过最后的信息影响受众。因此,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传播的信息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4]然而,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有这种自由,使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导致了各种网络事件信息人人都可以原创、转发或者进行自己的评论。这就给谣言的散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海量的信息混入受众的眼里,使受众混淆视听,进而让各种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失去了本来的真实性,造成了不良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而网络事件作为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影响社会的产物,受到的影响不光是传播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网络使网络事件可以绕过既有新闻体制让普通百姓说话。当代社会事件的进程因而也变得更加自下而上、更快、互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贺明华.网络热点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记者,2008(30):54.   [2]赵元珂.“强力公关”背景下的政府危机公关.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省略. 2006-3-7.   [3]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   [4]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实代话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5.

  摘 要:网络事件,通常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本文主要从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传受”角色模糊以及“把关人”制度削弱四个特征谈论网络媒体对网络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媒体特点 网络事件 影响   网络事件,通常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1]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正以其独有的优势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这种形态使传统的热点事件传播有了新的载体,为公众诉求的表达和公众舆论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场域。于是网络成为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平台,当一些网络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往往由于其互动性、开放性和匿名性而成为言论的集散区。各种热点事件一经网络传播在保持其原状态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媒体即时性的特点使网络事件传播速度更快   即时性是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没有制作周期和截稿时间的限制,新闻可以随到随发,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了解事态的发展。博客、微博等这些即时性网络媒体形态出现,使得事件传播速度异常加快,当该事件关乎公众舆论话题或者关乎公众自身利益时,这样的事件更容易大面积的迅速传播。例如,卫生、天气、健康等这些与公众安全生活相关的网络事件。网络事件得到迅速传播,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知晓权,事件怎么发生的、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都会引起公众的注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即便事件对个人的影响是间接的,公众依旧会从良知、道德感、正义等心理需求出发,关注事态的发展和处置的进程。网络事件得到公众的广泛的关注就更需要事件迅速的、即时的发布于公众眼前。而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点也正是使得网络事件传播的速度加快并满足了公众的敏感和猎奇的心理。   二、网络媒体的开放性拓宽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现代公关理论认为,公众对于现代的政府信息、社会信息享有当然的知情权。漠视公众的知情权,一方面会导致公众对社会信息产生不当理解;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公众对公共管理者的严重不信任。[2]网络传播不受地域限制,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一端,只要你拥有网络技术就可以随时的了解你想知道的信息。在只有传统媒体的时代,人们只能等待传统媒体在特定的时间发布各种特定的消息,现如今由于网络媒体发表意见的门槛低,不需要过多的个人信息,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就可以介入他人的信息互动与旁观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对他人的见解。对于同一事件,公共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应的信息,这样在遇到网络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的网络事件时,以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作为发布信息的桥梁,使公众享有了应有的知情权。大众传播媒介仍然是公共最信赖的声音,因此,在网络事件爆发时,媒体是组织和调控网络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件的发生、发展乃至结束都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   三、传受角色的模糊使网络事件高速互动和共享   在传统媒介的传播中,受众反馈几乎是一种“延迟”行为,无论从传播时间、传播能力还是传播资源上讲,传受双方都是不平等的,反馈在大众传播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而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受众参与到了媒体中,成为了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随心所欲地从媒体中“拉”出所需信息,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保罗·萨福(Paul Saffo)等学者认为,“同其他人发生联系”——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3]网络传播互动交往性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使网络事件在高速的互动中发展,通过网友间的互相留言或者论坛上的你我发表个人意见,网络事件不再是单独的由媒体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网络事件其本质是社会矛盾的具体体现,如果它符合公众的个人利益或者兴趣,将会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并由于网络媒体改变了传受关系,使事件在互动中得以发展。   四、“把关人”制度的削弱导致信息传播失真   “把关人”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被媒体传送,而是媒体从时间跨度、强度、明晰性和文化接近性等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过滤,逐层把关、编辑,从而最终面向受众并通过最后的信息影响受众。因此,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传播的信息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4]然而,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有这种自由,使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导致了各种网络事件信息人人都可以原创、转发或者进行自己的评论。这就给谣言的散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海量的信息混入受众的眼里,使受众混淆视听,进而让各种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失去了本来的真实性,造成了不良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而网络事件作为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影响社会的产物,受到的影响不光是传播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网络使网络事件可以绕过既有新闻体制让普通百姓说话。当代社会事件的进程因而也变得更加自下而上、更快、互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贺明华.网络热点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记者,2008(30):54.   [2]赵元珂.“强力公关”背景下的政府危机公关.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省略. 2006-3-7.   [3]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   [4]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实代话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5.


    相关文章

    网络舆论及其引导初探

    [摘要]网络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包括主体匿名性.广泛性.互动性等特点,使网络舆论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其又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本文对网络舆论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引导策略. [关 ...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题 目: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 学 院: 法律与行政学院 专 业:班 级:姓 名: 张释予 指导教师:起讫时间: 2012.11--2013.6 2013年6月 摘 要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 ...

    浅论网络中新闻媒体的职责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受众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入门要求较低等特点让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的身份并不固定,但新闻媒体要将自己与普通网民区分开来,要承担起自己的 ...

    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警机制

    摘 要 当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情已超越了传统媒介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在新形势下,如何紧跟"新媒体"步伐,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环节.化解网络舆论危机 .妥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正面网 ...

    网络新闻论文选题题库

    新闻学(网络方向)论文选题 1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2 正面报道的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3 我国新闻网络传播研究 5 手机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6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 7 论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8 论我 ...

    8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实施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实施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概念 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平台,对某个关注程度较高的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新闻事件.人物.现象.问题等进行的集合式的报道.网络新闻专题的组织和策划就是网络媒体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运用消息.通 ...

    微博舆论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摘 要]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造就了微博的产生,微博的产生又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微博正在以其强大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微博平台产生的微博舆论也对各种突发事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舆论 突发事件 影响 自20 ...

    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 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

    社会化媒体时代商业银行舆情管理研究

    社会化媒体时代商业银行舆情管理研究 万至臻 [摘要]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化媒体的时代.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拥有舆论制造与传播的条件,这给商业银行的舆情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应对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