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佛道白话双解(三)

2011-06-21 14:39:08|  分类:玄学密码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三章 无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尚贤:标榜贤良,崇尚有为。“尚贤”是专制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实质就是“

贤人政治”。贤人政治就是与“法治”相对立的“人治”。在专制社会里,贤与不贤,

是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的,符合统治者利益需求的,树为贤人,可得高官厚禄,

从而名利双收。尚贤的结果,是使人们在权力的诱惑下争做表面文章。因此,贤多是假

贤。有道之世,尚法不尚贤,法律高于一切。只有在法制社会,才有不争名、不争利、

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真贤涌现。

难得之货:凭借正常手段从正常渠道难以得到的东西,凡指钱财。有之则贵,无之则贱

,致使人的欲望膨胀而成为盗贼。

见可欲:见,通“现”,呈现、炫耀的意思;可欲:可以使欲望膨胀的东西,指美色。

欲可抑不可纵,统治者不炫耀美色,人们不因此而迷乱心性。心性不乱,则身心健康,

社会安定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圣人之治,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虚其心,即正心,是修练道德功的首要条件。练功时,要平心静气,忘怀名利得失,扫

除心中的一切私心杂念。心虚则气聚,气聚则神凝,神凝则朴生。虚其心不是让心空着

,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积极主动地打扫出洁净的家园,接纳那至诚不移、至高无

上的心灵。她是转变人们的观念,实现返朴归真的必要条件,是人的能动作用的具体体

现。当今社会,人们不是“虚其心”,而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田,

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一虚一实,则圣凡有别。

虚其心是道家的人生法则。基督教则不同,它的人生法则是“交托”,就是把自我一切

交托给上帝,让上帝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是唯心的、消极的、被动的。佛教的人生

法则则是“放下”。佛教认为,人生来是苦的,一切改变现实的努力都是枉然,只有持

斋念佛,来世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种放下一切,寄人生希望于来世的思想观念无疑是

消极的、悲观的。——这是宗教化了的佛家思想。本来,佛家的“放下”同于道家的“

虚其心”。佛家认为,现象世界的一切是虚幻不实的,只有放下对表面现象的执着,才

能明心见性,觉悟人生,修得六神通。虚心、交托、放下,虽然都含有顺其自然、不执

着于自我的意思,但因其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一样。

实其腹:正念既来,则心平气和,此时,精神内守,外欲不生,身心放松,呼吸自然。

以后天之气,炼液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待到精足、炁满、神全,则小腹如孕妇

一般,这才是真正的“实其腹”。弥勒佛的海肚,不是吃出来的,那是修炼有成的象征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不是精足、炁满、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两种不同

的追求,必然造就两种不同的命运。

弱其志:削弱自我主观意志,一切顺其自然。只有淡化主观意志,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样,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未体道之人,总是个人英雄主义占上风,缺乏

法治观念。然而自我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以法治国,才能取得无所

不为的业绩。人类历史表明,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信奉个人英

雄主义就是“有为”。

强其骨: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强弱,是由精气决定的。

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莫不与精气的盛衰有关。所以,道德功是以固精养气为

第一要义。精气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强健,则肌肉丰满,而骨强体健,是开启精神天

堂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并非是圣人的愚民政策,而是体道的根本措施和开发潜在智慧、修

养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无知无欲”,是精神已经进入道境,处于直觉思维状态,此

时此刻,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自我外在表现却是“无知无欲”的平静状态。“常

使民无知无欲”,就是使民“常回家看看”,自我精神只有经常沐浴在美妙的心灵家园

里,才能认识自己,从而陶冶情操,升华自我。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是说,能够经常进入“无知无欲”状态的人,都已经具备了超越

常人的智慧和功能,那些局限于自我,平时善于投机取巧、玩弄心计、耍小聪明的“智

者”,在他们面前,如同小巫见大巫,自然不敢胡作非为;有道者“无知无欲”,方有

大智大慧,这自然会启示并促使那些“智者”自觉自愿地从“敢为”转向“不敢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只有清静“无为”,才能取得无所不治的成果。自我“无为”,朴“无不治”;统治者

“无为”,法“无不治”。治身之道,在于朴治;治国之道,在于法治。

本章的主题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体现了老子关于有为、无为的辩证思想。崇尚人

治的统治者“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诱之以权力、金钱、美色,致使

天下人争权、图利、贪欲,结果是社会混乱,天下纷争。只有施行无为之治,才能实现

天下大治。

(南):实其腹小里说是人民温饱,大里说是天下粮仓;强其骨小里说是医疗健康房子,也就是安居,大里说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

很难想象一个十口之家只有父母锦衣美食,而八子衣衫褴褛居无定所。

人们过度欢欣,定会损伤阳气;人们过度愤怒,定会损伤阴气。阴与阳相互侵害,四时就不会顺应而至,寒暑也就不会调和形成,这恐怕反倒会伤害自身吧!使人喜怒失却常态,居处没有定规,考虑问题不得要领,办什么事都半途失去章法,于是天下就开始出现种种不平,而后便产生盗跖、曾参、史等各各不同的行为和作法。

佛教没有过多的治理国家的内容,有的是大量的内部的戒律,也就是管理佛教的内容,如南传佛教的不增一字不减一字的做法,无为吧,保持原貌想到了汉朝的曾参,与国家、国王有关的大部分是在本生故事里,以及一些故事里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邻国的侵凌,加以国内瘟疫流行,内忧外患,人民非常苦恼,国王更是忧心忡忡。

有一天,国王悄悄地来顶礼佛陀,请求佛陀告诉他如何修行才能脱离苦恼。

佛陀于是将一百零八颗木□子串成一环,教国王从这环木□子的一头拨起,每拨一颗木□子,从心里念一声佛号,周而复始,一直念到二十万遍的时候,身心不乱,自然安乐。

佛陀将这串念珠亲手授给国王,国王欢喜纳受。回到王宫后,马上依样做了千串的念珠,分赠六亲眷属及人民,国王每天手不离数珠,诚心念佛,大街小巷也可以看到持珠诚心念佛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后,不可思议地,国境渐渐安定,瘟疫也不再流行了,国王从此更是精进向道,全国洋溢着一股安详和平的气氛。

这就是念珠的由来。

内部的戒律很多很细如不持金钱、三衣、过午不食等等。对于吃饭圣人以果腹为目的‘次说行处,亦有行处与非行处。什么是非行处?兹或有人,行于淫女处,或行于寡妇、成年处女、黄门(阴阳男女及宦官)、比丘尼及酒肆之处,或与国王、大臣、外道及外道的弟子等俗人作不适当的交际而住,或与那些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无信仰、无欢喜、不供泉水(如无水之井不能供给所需)、骂詈谗谤、不欲他们得利益、不欲其适意、不欲其有瑜伽安稳的俗人相依亲近往来者,名非行处。什么是行处,兹或有人,不行于淫女处……”不行于酒肆之处,不与国王……外道的弟子等俗人作不适当的交际而住,或与那些对于比丘……优婆夷有信仰、欢喜、能供泉水(可以满足需求的)、爱袈裟的光辉、喜比丘等出入、欲比丘等得利益……欲其有瑜伽安稳的俗人相依亲近往来者,名为行处。能够具足、正具足、达、正达、成就、正成就、圆满这样的正行和行处,所以称为“正行与行处具足”。’

什么是守护行处?兹有比丘,进入村落行于道上,收缩眼界仅见眼前一寻之地,善加防护而行,不见象(兵),不见马(兵)、车(兵)、步(兵)、妇女、男人,不看上,不看下,不视四方和四维而行,是名守护行处。

据说:长老从支提山来阿努罗陀补罗乞食,有一位良家妇女和她的丈夫争吵了以后,装饰得象天女一样美丽,早晨从阿努罗陀补罗城内出来向她的娘家走去,在中途碰见了长老,生颠倒心,向他大笑。当时长老想:“这是什么”?于是向她一看(看见了她的笑口的牙齿),便对她的牙骨部分作不净想,证得阿罗汉果。于是他说:

看见了她的齿骨,

随念于以前所修的不净之想,

长老就站在那里,

证得了阿罗汉果。

这时,她的丈夫亦从同一路上追寻而来,看见了长老问道:“尊者,你看见什么妇女吗”?长老说:

我不知道是男是女,

向这路上走去,

但见一堆骨聚,

行于这平平的大路。

不要误解学佛的人不近人情,那只是一个对治的方法,从无尽的轮回的角度讲男女关系是复杂的,如前世再前世等等两人的关系可能含有一切关系,如母子、父女、情人、兄妹、朋友、恩人、仇人、债主等等,夫性妻性都是虚有的,如果姻缘好那是你的福报,白衣居士可能会把你看成是多重身份的人父女、情人、兄妹、朋友、恩人,如果不幸的话那也是菩提,磨难就菩提啊。

为了今生遇见你

我在前世

早已留有余地

天一黑

家家丢人

那些任性的女孩子

都在虎皮花纹中走散

那些不任性的高僧

都在顽强的举例

而一场秋雨

却篡改了

世上所有的鹦鹉和画眉

忘我的我

在寒风中

舒舒服服地

坐失江山—

我不是我

谁又是我呢

仓央嘉措——传奇的六世达赖

弥勒佛的形象汉传和藏传有明显的不同,藏传的弥勒佛是没有大肚子的。

佛教不消极,练功也是要过关斩将的,是得大智慧的过程。如果把人比作那个提线木偶,佛教的积极体现在要自己去发现那个线、斩断它,并要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木偶,这不是在说什么动画片,《无根树》不也同样这么说吗?

断掉外欲仅是开始而已,也就是木偶离开线还要自己锻炼。

忘我的境界不如说成是无我的境界,谈论玄学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阻碍。

比如: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无生则能成就涅槃。

学习和弘法一生的达摩难陀的简历是这样的看看是不是消极的人生:

达摩难陀长老出生于1919年3月18日,家乡在锡兰南部。他在马达拉的基宁村一间学校受正规教育。

由于文化的影响,年幼时,他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位出了家的舅父,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他的母亲是个非常开通及虔诚的佛教徒,虽然长老是个长子,但,母亲却鼓励他出家。母亲还说:“如果你结婚,只能照顾到家人而已;若出家成为法师,就能照顾到无数的众生。”

长老12岁时,依 Venerable k.Dhammaratana Maha剃度出家、在Venerable N.Sarananda Maha 座下成为沙马内拉。当中接受寺院的训练直到29岁受具足比库戒。为了更了解佛法,所以就进入哥伦维也华丹那佛学院及其它著名佛学府深造,随后7年,他专心研修梵文、佛教哲理、巴利文合经典。

26岁考获学院语言、哲学和巴利文经典研究文凭。

曾获得印度兴都大学奖学金,到该大学深造,主修梵文、兴都文和印度哲学,经过4年的专精研读,获得大学颁发印度哲学硕士学位。后来,回返锡兰建佛学院,实现说法度众的心愿,还出版佛教月刊给予村民阅读。

33岁那年,长老获得维戴加拉学院院长选派,前来马来西亚十五碑锡兰佛寺服务。

1962年。长老就在十五碑佛寺成立佛教弘法会,其目标是研究佛法和推广佛教文化,鼓励、促进和发展佛教真理和慈悲观以及培育宗教和平及认识。

1970年,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立,长老鼓励佛教弘法会青年组,大马锡兰佛教会青年组也加入马佛青总会。

同时马佛青总会也邀请长老为宗教导师,为佛青和佛教徒提供宗教信息服务。

长老到过东西方国家弘法。他拥有东方研究大学,那兰陀大学、兴都大学所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

60年代,长老是马来西亚宗教联系机构的活跃成员。

长老也是筹组各宗教咨询理事会的创办人之一。

目前,长老共有五十本着作,分别销售到世界各地,其中一本《佛教徒的信仰》已译成中文版,共出了九版,此书在国内流传极广,几乎成为大马佛教徒的生活手册。

记得有人说过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因为自己曾经都拥有了人们欲望中想得到的一切,如锦衣美食,金钱美女包括未来可见的国家权力,所以(不值驳斥).......所以现在的某些出家人先敛财......,有我、有欲、有车、有房、有公司......超范围了吧?佛祖保佑你们长命一些吧,不然没时间修炼初果都得不到就悲剧了。

普通人的善意的评说,实质上是不自觉的充当了佛教的护法一职,难道不是吗?

一些经常犯戒的出家人还是应被劝退的,也就是还俗的好,虽然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一语出自当初的白莲教。

说明一下,平视仰视的拍照的角度光线不好,并有小牌子挡着。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因有一法不从法化,令法毁灭,不得

长益。何谓为一?不护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顺道教,

不肯勤慕度世之业。是为一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二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二?一、不护禁戒,不摄其心,不修智

慧。畜妻养子,放心恣意。贾作治产,以相供活。二、伴党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堕

,故为言议,谓之谀谄。内私犯恶,外扬清白。是为二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三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三?一、既不护戒,不能摄心,不修经

义。二、自读文字,不谛句逗,以上着下,以下着上,头尾颠倒,不能解了义之所归,

自以为是。三、明者呵之,不从其教,反怀瞋恨,谓相嫉妒。识义者少,多不别理,咸

自为是。是为三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四事,令法毁灭。何谓为四?一、将来比丘,已舍家在空闲处,

不修道业。二、喜游人间,愦闹之中行来,比丘谈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三、高望

远视,以为绮饰,自以高德,无能及者。以杂碎之智,比日月之明畜已。四、不摄三事

,不护根门。行妇女间,宣文饰辞。多言合偶,以动人心。使清变浊,身行荒乱,正法

废迟。是为四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五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五?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

道,废深经教十二因缘、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虚之慧;智度无极、善权方便、空无相

愿至化之即。二、反习杂句,浅末小经,世俗行故。王者经典,乱道之原,好讲此业。

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欢悦,因致名闻。三、新闻法人,浅解之士,意用妙快。深

达之人,不用为佳。四、天龙鬼神不以为喜,心怀悒戚,口发斯言:‘大法欲灭,故使

其然。舍妙化法,反宣杂句。’诸天流泪,速逝而去。五、由是正法稍稍见舍,无精修

者。是为五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吾灭度后,有此邪事十五之乱,令法毁灭,一何痛哉!若有比丘欲谛

学道,弃捐绮饰,不求名闻,质朴守真。宣传正经,佛之雅典,深法之辞,不用多言。

案其本经,不舍正句,希言屡中,不失佛意。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恶。衣食好

丑,随施者意,不以瞋喜。摄身口意,守诸根门,不违佛教。寿命甚短,恍惚已过。如

梦所见,觉不知处。三途之难,不可称计。勤修佛法,犹救头燃。五戒十善、六度无极

、四等四恩、智慧善权,咸可修行。虽复后生,不值佛世,出家为道,学不唐捐,平其

本心,愍哀一切,十方蒙恩。”

佛说如是。诸比丘悲喜,前自归佛,作礼而去。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2011-06-21 14:39:08|  分类:玄学密码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三章 无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尚贤:标榜贤良,崇尚有为。“尚贤”是专制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实质就是“

贤人政治”。贤人政治就是与“法治”相对立的“人治”。在专制社会里,贤与不贤,

是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的,符合统治者利益需求的,树为贤人,可得高官厚禄,

从而名利双收。尚贤的结果,是使人们在权力的诱惑下争做表面文章。因此,贤多是假

贤。有道之世,尚法不尚贤,法律高于一切。只有在法制社会,才有不争名、不争利、

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真贤涌现。

难得之货:凭借正常手段从正常渠道难以得到的东西,凡指钱财。有之则贵,无之则贱

,致使人的欲望膨胀而成为盗贼。

见可欲:见,通“现”,呈现、炫耀的意思;可欲:可以使欲望膨胀的东西,指美色。

欲可抑不可纵,统治者不炫耀美色,人们不因此而迷乱心性。心性不乱,则身心健康,

社会安定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圣人之治,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虚其心,即正心,是修练道德功的首要条件。练功时,要平心静气,忘怀名利得失,扫

除心中的一切私心杂念。心虚则气聚,气聚则神凝,神凝则朴生。虚其心不是让心空着

,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而是积极主动地打扫出洁净的家园,接纳那至诚不移、至高无

上的心灵。她是转变人们的观念,实现返朴归真的必要条件,是人的能动作用的具体体

现。当今社会,人们不是“虚其心”,而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田,

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一虚一实,则圣凡有别。

虚其心是道家的人生法则。基督教则不同,它的人生法则是“交托”,就是把自我一切

交托给上帝,让上帝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因而是唯心的、消极的、被动的。佛教的人生

法则则是“放下”。佛教认为,人生来是苦的,一切改变现实的努力都是枉然,只有持

斋念佛,来世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种放下一切,寄人生希望于来世的思想观念无疑是

消极的、悲观的。——这是宗教化了的佛家思想。本来,佛家的“放下”同于道家的“

虚其心”。佛家认为,现象世界的一切是虚幻不实的,只有放下对表面现象的执着,才

能明心见性,觉悟人生,修得六神通。虚心、交托、放下,虽然都含有顺其自然、不执

着于自我的意思,但因其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一样。

实其腹:正念既来,则心平气和,此时,精神内守,外欲不生,身心放松,呼吸自然。

以后天之气,炼液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待到精足、炁满、神全,则小腹如孕妇

一般,这才是真正的“实其腹”。弥勒佛的海肚,不是吃出来的,那是修炼有成的象征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不是精足、炁满、神全,而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两种不同

的追求,必然造就两种不同的命运。

弱其志:削弱自我主观意志,一切顺其自然。只有淡化主观意志,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同样,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未体道之人,总是个人英雄主义占上风,缺乏

法治观念。然而自我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以法治国,才能取得无所

不为的业绩。人类历史表明,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信奉个人英

雄主义就是“有为”。

强其骨: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骨骼的强弱,是由精气决定的。

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莫不与精气的盛衰有关。所以,道德功是以固精养气为

第一要义。精气充盈,骨骼必健。骨骼强健,则肌肉丰满,而骨强体健,是开启精神天

堂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并非是圣人的愚民政策,而是体道的根本措施和开发潜在智慧、修

养自我品德的最佳方式。“无知无欲”,是精神已经进入道境,处于直觉思维状态,此

时此刻,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自我外在表现却是“无知无欲”的平静状态。“常

使民无知无欲”,就是使民“常回家看看”,自我精神只有经常沐浴在美妙的心灵家园

里,才能认识自己,从而陶冶情操,升华自我。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是说,能够经常进入“无知无欲”状态的人,都已经具备了超越

常人的智慧和功能,那些局限于自我,平时善于投机取巧、玩弄心计、耍小聪明的“智

者”,在他们面前,如同小巫见大巫,自然不敢胡作非为;有道者“无知无欲”,方有

大智大慧,这自然会启示并促使那些“智者”自觉自愿地从“敢为”转向“不敢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只有清静“无为”,才能取得无所不治的成果。自我“无为”,朴“无不治”;统治者

“无为”,法“无不治”。治身之道,在于朴治;治国之道,在于法治。

本章的主题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体现了老子关于有为、无为的辩证思想。崇尚人

治的统治者“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诱之以权力、金钱、美色,致使

天下人争权、图利、贪欲,结果是社会混乱,天下纷争。只有施行无为之治,才能实现

天下大治。

(南):实其腹小里说是人民温饱,大里说是天下粮仓;强其骨小里说是医疗健康房子,也就是安居,大里说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

很难想象一个十口之家只有父母锦衣美食,而八子衣衫褴褛居无定所。

人们过度欢欣,定会损伤阳气;人们过度愤怒,定会损伤阴气。阴与阳相互侵害,四时就不会顺应而至,寒暑也就不会调和形成,这恐怕反倒会伤害自身吧!使人喜怒失却常态,居处没有定规,考虑问题不得要领,办什么事都半途失去章法,于是天下就开始出现种种不平,而后便产生盗跖、曾参、史等各各不同的行为和作法。

佛教没有过多的治理国家的内容,有的是大量的内部的戒律,也就是管理佛教的内容,如南传佛教的不增一字不减一字的做法,无为吧,保持原貌想到了汉朝的曾参,与国家、国王有关的大部分是在本生故事里,以及一些故事里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邻国的侵凌,加以国内瘟疫流行,内忧外患,人民非常苦恼,国王更是忧心忡忡。

有一天,国王悄悄地来顶礼佛陀,请求佛陀告诉他如何修行才能脱离苦恼。

佛陀于是将一百零八颗木□子串成一环,教国王从这环木□子的一头拨起,每拨一颗木□子,从心里念一声佛号,周而复始,一直念到二十万遍的时候,身心不乱,自然安乐。

佛陀将这串念珠亲手授给国王,国王欢喜纳受。回到王宫后,马上依样做了千串的念珠,分赠六亲眷属及人民,国王每天手不离数珠,诚心念佛,大街小巷也可以看到持珠诚心念佛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后,不可思议地,国境渐渐安定,瘟疫也不再流行了,国王从此更是精进向道,全国洋溢着一股安详和平的气氛。

这就是念珠的由来。

内部的戒律很多很细如不持金钱、三衣、过午不食等等。对于吃饭圣人以果腹为目的‘次说行处,亦有行处与非行处。什么是非行处?兹或有人,行于淫女处,或行于寡妇、成年处女、黄门(阴阳男女及宦官)、比丘尼及酒肆之处,或与国王、大臣、外道及外道的弟子等俗人作不适当的交际而住,或与那些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无信仰、无欢喜、不供泉水(如无水之井不能供给所需)、骂詈谗谤、不欲他们得利益、不欲其适意、不欲其有瑜伽安稳的俗人相依亲近往来者,名非行处。什么是行处,兹或有人,不行于淫女处……”不行于酒肆之处,不与国王……外道的弟子等俗人作不适当的交际而住,或与那些对于比丘……优婆夷有信仰、欢喜、能供泉水(可以满足需求的)、爱袈裟的光辉、喜比丘等出入、欲比丘等得利益……欲其有瑜伽安稳的俗人相依亲近往来者,名为行处。能够具足、正具足、达、正达、成就、正成就、圆满这样的正行和行处,所以称为“正行与行处具足”。’

什么是守护行处?兹有比丘,进入村落行于道上,收缩眼界仅见眼前一寻之地,善加防护而行,不见象(兵),不见马(兵)、车(兵)、步(兵)、妇女、男人,不看上,不看下,不视四方和四维而行,是名守护行处。

据说:长老从支提山来阿努罗陀补罗乞食,有一位良家妇女和她的丈夫争吵了以后,装饰得象天女一样美丽,早晨从阿努罗陀补罗城内出来向她的娘家走去,在中途碰见了长老,生颠倒心,向他大笑。当时长老想:“这是什么”?于是向她一看(看见了她的笑口的牙齿),便对她的牙骨部分作不净想,证得阿罗汉果。于是他说:

看见了她的齿骨,

随念于以前所修的不净之想,

长老就站在那里,

证得了阿罗汉果。

这时,她的丈夫亦从同一路上追寻而来,看见了长老问道:“尊者,你看见什么妇女吗”?长老说:

我不知道是男是女,

向这路上走去,

但见一堆骨聚,

行于这平平的大路。

不要误解学佛的人不近人情,那只是一个对治的方法,从无尽的轮回的角度讲男女关系是复杂的,如前世再前世等等两人的关系可能含有一切关系,如母子、父女、情人、兄妹、朋友、恩人、仇人、债主等等,夫性妻性都是虚有的,如果姻缘好那是你的福报,白衣居士可能会把你看成是多重身份的人父女、情人、兄妹、朋友、恩人,如果不幸的话那也是菩提,磨难就菩提啊。

为了今生遇见你

我在前世

早已留有余地

天一黑

家家丢人

那些任性的女孩子

都在虎皮花纹中走散

那些不任性的高僧

都在顽强的举例

而一场秋雨

却篡改了

世上所有的鹦鹉和画眉

忘我的我

在寒风中

舒舒服服地

坐失江山—

我不是我

谁又是我呢

仓央嘉措——传奇的六世达赖

弥勒佛的形象汉传和藏传有明显的不同,藏传的弥勒佛是没有大肚子的。

佛教不消极,练功也是要过关斩将的,是得大智慧的过程。如果把人比作那个提线木偶,佛教的积极体现在要自己去发现那个线、斩断它,并要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木偶,这不是在说什么动画片,《无根树》不也同样这么说吗?

断掉外欲仅是开始而已,也就是木偶离开线还要自己锻炼。

忘我的境界不如说成是无我的境界,谈论玄学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阻碍。

比如: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无生则能成就涅槃。

学习和弘法一生的达摩难陀的简历是这样的看看是不是消极的人生:

达摩难陀长老出生于1919年3月18日,家乡在锡兰南部。他在马达拉的基宁村一间学校受正规教育。

由于文化的影响,年幼时,他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位出了家的舅父,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他的母亲是个非常开通及虔诚的佛教徒,虽然长老是个长子,但,母亲却鼓励他出家。母亲还说:“如果你结婚,只能照顾到家人而已;若出家成为法师,就能照顾到无数的众生。”

长老12岁时,依 Venerable k.Dhammaratana Maha剃度出家、在Venerable N.Sarananda Maha 座下成为沙马内拉。当中接受寺院的训练直到29岁受具足比库戒。为了更了解佛法,所以就进入哥伦维也华丹那佛学院及其它著名佛学府深造,随后7年,他专心研修梵文、佛教哲理、巴利文合经典。

26岁考获学院语言、哲学和巴利文经典研究文凭。

曾获得印度兴都大学奖学金,到该大学深造,主修梵文、兴都文和印度哲学,经过4年的专精研读,获得大学颁发印度哲学硕士学位。后来,回返锡兰建佛学院,实现说法度众的心愿,还出版佛教月刊给予村民阅读。

33岁那年,长老获得维戴加拉学院院长选派,前来马来西亚十五碑锡兰佛寺服务。

1962年。长老就在十五碑佛寺成立佛教弘法会,其目标是研究佛法和推广佛教文化,鼓励、促进和发展佛教真理和慈悲观以及培育宗教和平及认识。

1970年,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立,长老鼓励佛教弘法会青年组,大马锡兰佛教会青年组也加入马佛青总会。

同时马佛青总会也邀请长老为宗教导师,为佛青和佛教徒提供宗教信息服务。

长老到过东西方国家弘法。他拥有东方研究大学,那兰陀大学、兴都大学所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

60年代,长老是马来西亚宗教联系机构的活跃成员。

长老也是筹组各宗教咨询理事会的创办人之一。

目前,长老共有五十本着作,分别销售到世界各地,其中一本《佛教徒的信仰》已译成中文版,共出了九版,此书在国内流传极广,几乎成为大马佛教徒的生活手册。

记得有人说过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因为自己曾经都拥有了人们欲望中想得到的一切,如锦衣美食,金钱美女包括未来可见的国家权力,所以(不值驳斥).......所以现在的某些出家人先敛财......,有我、有欲、有车、有房、有公司......超范围了吧?佛祖保佑你们长命一些吧,不然没时间修炼初果都得不到就悲剧了。

普通人的善意的评说,实质上是不自觉的充当了佛教的护法一职,难道不是吗?

一些经常犯戒的出家人还是应被劝退的,也就是还俗的好,虽然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一语出自当初的白莲教。

说明一下,平视仰视的拍照的角度光线不好,并有小牌子挡着。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因有一法不从法化,令法毁灭,不得

长益。何谓为一?不护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顺道教,

不肯勤慕度世之业。是为一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二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二?一、不护禁戒,不摄其心,不修智

慧。畜妻养子,放心恣意。贾作治产,以相供活。二、伴党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堕

,故为言议,谓之谀谄。内私犯恶,外扬清白。是为二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三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三?一、既不护戒,不能摄心,不修经

义。二、自读文字,不谛句逗,以上着下,以下着上,头尾颠倒,不能解了义之所归,

自以为是。三、明者呵之,不从其教,反怀瞋恨,谓相嫉妒。识义者少,多不别理,咸

自为是。是为三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四事,令法毁灭。何谓为四?一、将来比丘,已舍家在空闲处,

不修道业。二、喜游人间,愦闹之中行来,比丘谈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三、高望

远视,以为绮饰,自以高德,无能及者。以杂碎之智,比日月之明畜已。四、不摄三事

,不护根门。行妇女间,宣文饰辞。多言合偶,以动人心。使清变浊,身行荒乱,正法

废迟。是为四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五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五?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

道,废深经教十二因缘、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虚之慧;智度无极、善权方便、空无相

愿至化之即。二、反习杂句,浅末小经,世俗行故。王者经典,乱道之原,好讲此业。

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欢悦,因致名闻。三、新闻法人,浅解之士,意用妙快。深

达之人,不用为佳。四、天龙鬼神不以为喜,心怀悒戚,口发斯言:‘大法欲灭,故使

其然。舍妙化法,反宣杂句。’诸天流泪,速逝而去。五、由是正法稍稍见舍,无精修

者。是为五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吾灭度后,有此邪事十五之乱,令法毁灭,一何痛哉!若有比丘欲谛

学道,弃捐绮饰,不求名闻,质朴守真。宣传正经,佛之雅典,深法之辞,不用多言。

案其本经,不舍正句,希言屡中,不失佛意。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恶。衣食好

丑,随施者意,不以瞋喜。摄身口意,守诸根门,不违佛教。寿命甚短,恍惚已过。如

梦所见,觉不知处。三途之难,不可称计。勤修佛法,犹救头燃。五戒十善、六度无极

、四等四恩、智慧善权,咸可修行。虽复后生,不值佛世,出家为道,学不唐捐,平其

本心,愍哀一切,十方蒙恩。”

佛说如是。诸比丘悲喜,前自归佛,作礼而去。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相关文章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卷第四十五

    白话文: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不善品第四十八入前品中 四三一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诸比丘广说七佛的名号.种姓.道树.所化的弟子众.侍者.寿命等.三世诸佛,都说七佛的本末.都应念念奉行此记佛的名号经.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 ...

    [金刚经]原文+白话通俗直译 - 中国佛教论坛网 - 6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 ...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

    曾国藩家书评析 宗教  浏览:3 下载:0 评论:0  时间:2011-09-17 18:33 PDF  下载积分:360 初级命理部分 宗教  浏览:0 下载:0 评论:0  时间:2011-09-17 16:49 DOC  下载积分:2 ...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 班级学号 姓 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六经,即 . . . . . ,四书即 . . . .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 . . . . ,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他们 ...

    给学生古代传统文化

    古代传统文化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 ...

    宋明理学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三个特点,对宋明理学有一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1)宋明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哲学化. 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儒学在哲学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儒学在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详细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理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 ...

    张伯端的[悟真篇]与密宗拙火定范畴之比较

    ・研究生论坛・ 张伯端的<悟真篇>与密宗拙火定范畴之比较 刘正平 提 要:本文通过<悟真篇>内丹法和密宗拙火定在修道理论中使用的范畴比较,认为二者在气脉理论.修道方法以及修道理论上都存在结构的相似性.在<悟真篇 ...

    明清小说与同时期外国小说的对比

    明清小说与同时期外国小说的对比 孙璐璐 小说有很多值得比较的地方. 1008090054 摘要:由于文化.习俗.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明清小说与同时期的外国 关键字:传统文化 封建 精神 形象 差异 正文: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