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潘保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2期

多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使我切身感到文言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尴尬,这里仅仅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

困惑之一:学生学习文言文为何总是反应迟钝?

学生是学习文言文的主体,但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个主体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疲于应对,以至于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迟钝。

1、课文朗读有气无力,敷衍塞责。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小学生在私塾先生的教鞭下,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背着书,书声朗朗,铿锵有力。而在如今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上,则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境。除了文言文背诵篇目,学生大多不愿多读。又由于不懂得古人句读的要领,读起课文,有的结结巴巴,有气无力;有的胡乱停顿,前言不搭后语,让人听起来费神费力,甚至忍俊不禁。如果让学生给古文断句加标点,更是乱点“鸳鸯谱”,一段美文被活生生地拆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2、字句翻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老师为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在教授古文时,基本上采用串译方式,逐字逐句地讲解,逐字逐句的翻译。哪个字活用,哪句话是特殊句式,字字落实,句句到位。然而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诲,并没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和翻译能力。事实上,即使在高三年级,仍有大量学生搞不懂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分不清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对词类活用也糊里糊涂,翻译只好望文生义,生拉硬扯。譬如“王见之,曰:„牛何之?‟”有人将“牛何之”翻译为“牛是为什么呢”。又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有人将其译为“耳朵听到我的话的人,受下等奖励”。

学生学习文言文显得特别的幼稚、愚拙和麻木,其才智和灵气似乎都被文言文埋没了。然而他们对那些被老师严厉打击的网络语言,却心有灵犀,不时在作文中露一手,运用得娴熟而自如,不能不让老师费解和尴尬。

困惑之二:文言文的实用性在哪里?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里,古代散文有10个单元,古诗词、古戏曲、古白话小说还有6个单元,占了近40%的内容,其份量之重,不言自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的用武之地又在哪里呢?

高中语文第一册单元知识《怎样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定义及作用作了这样的解释:“文言是古代书面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

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这里把文言文的作用明确地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而有高度。然而,这些作用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可望而不可及。中学生学文言文的用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会明确回答:为了高考。因为高考考文言文,所以学文言文。对他们来说,文言文的实用性就在于应考。既然是应考,就有结束的时候。一旦应考结束,文言文也基本上淡出了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理科考生,除了在高校的《大学语文》里偶尔见见面,也再难寻觅文言文的踪影(个别对文言文有兴趣的除外)。事实上,学生将来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只有师范专业且当语文老师的,才有机会重新读到文言文。除此以外,还有多少人会接触这种古老的语言呢?

《语文大纲》还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实,即使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也无用武之地,因为现实生活中实在很难读到“浅易的文言文”。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在社会的围追堵截中红红火火,是因为有不计其数的网民在使用它,中学生也是其中之一。他们上网交友聊天,经常使用这种语言,而且以使用这种语言为荣,谁若不会还会被人耻笑。而文言文呢?没有人因读不懂它而苦恼,没有人因不会使用它而羞愧,也没有人因不会翻译而痛心,因为生活中没有什么人使用它。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是学习文言文的主体。的确,他们学好文言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可是,又有多少人从中加深了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呢?又有多少人提高了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呢?学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甚至为拿不到高分而苦恼,以至于恐惧文言文。为一种将来几乎用不上的古老语言而苦读,学生能用心吗? 困惑之三:高考提高分值,增加难度,能提高文言文的地位吗?

综观近年的高考试题,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加大。2001年以前,文言文阅读分值为15分,而今年全国试卷(I)文段阅读为19分,另有古诗文默写5分,古诗鉴赏8分,有关古诗文内容共占32分。全国其它地区也是如此,如全国试卷(II)共计33分,湖北省试卷共计31分。由此可见,古文地位之重。

分值增加的同时,试题难度也在逐年加大。前几年的文段阅读为客观题,2002年则开始增加文言文语句翻译,分值为5分。2004年语句翻译增加到8分,2006年则增加到10分。现在有的省市还增加了断句题。

题型变化,难度加大,使文言文更贴近实际,可以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感受古代文化的精妙,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华文化,其作用无疑是积极的。但是,这些改变能提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吗?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精妙吗?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潘保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2期

多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使我切身感到文言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尴尬,这里仅仅谈谈个人的肤浅看法。

困惑之一:学生学习文言文为何总是反应迟钝?

学生是学习文言文的主体,但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个主体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疲于应对,以至于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迟钝。

1、课文朗读有气无力,敷衍塞责。我们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小学生在私塾先生的教鞭下,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背着书,书声朗朗,铿锵有力。而在如今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上,则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境。除了文言文背诵篇目,学生大多不愿多读。又由于不懂得古人句读的要领,读起课文,有的结结巴巴,有气无力;有的胡乱停顿,前言不搭后语,让人听起来费神费力,甚至忍俊不禁。如果让学生给古文断句加标点,更是乱点“鸳鸯谱”,一段美文被活生生地拆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2、字句翻译望文生义,牵强附会。《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老师为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在教授古文时,基本上采用串译方式,逐字逐句地讲解,逐字逐句的翻译。哪个字活用,哪句话是特殊句式,字字落实,句句到位。然而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诲,并没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和翻译能力。事实上,即使在高三年级,仍有大量学生搞不懂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分不清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对词类活用也糊里糊涂,翻译只好望文生义,生拉硬扯。譬如“王见之,曰:„牛何之?‟”有人将“牛何之”翻译为“牛是为什么呢”。又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有人将其译为“耳朵听到我的话的人,受下等奖励”。

学生学习文言文显得特别的幼稚、愚拙和麻木,其才智和灵气似乎都被文言文埋没了。然而他们对那些被老师严厉打击的网络语言,却心有灵犀,不时在作文中露一手,运用得娴熟而自如,不能不让老师费解和尴尬。

困惑之二:文言文的实用性在哪里?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里,古代散文有10个单元,古诗词、古戏曲、古白话小说还有6个单元,占了近40%的内容,其份量之重,不言自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的用武之地又在哪里呢?

高中语文第一册单元知识《怎样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定义及作用作了这样的解释:“文言是古代书面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

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这里把文言文的作用明确地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而有高度。然而,这些作用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可望而不可及。中学生学文言文的用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会明确回答:为了高考。因为高考考文言文,所以学文言文。对他们来说,文言文的实用性就在于应考。既然是应考,就有结束的时候。一旦应考结束,文言文也基本上淡出了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理科考生,除了在高校的《大学语文》里偶尔见见面,也再难寻觅文言文的踪影(个别对文言文有兴趣的除外)。事实上,学生将来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只有师范专业且当语文老师的,才有机会重新读到文言文。除此以外,还有多少人会接触这种古老的语言呢?

《语文大纲》还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实,即使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也无用武之地,因为现实生活中实在很难读到“浅易的文言文”。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在社会的围追堵截中红红火火,是因为有不计其数的网民在使用它,中学生也是其中之一。他们上网交友聊天,经常使用这种语言,而且以使用这种语言为荣,谁若不会还会被人耻笑。而文言文呢?没有人因读不懂它而苦恼,没有人因不会使用它而羞愧,也没有人因不会翻译而痛心,因为生活中没有什么人使用它。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是学习文言文的主体。的确,他们学好文言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可是,又有多少人从中加深了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呢?又有多少人提高了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呢?学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的魅力,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甚至为拿不到高分而苦恼,以至于恐惧文言文。为一种将来几乎用不上的古老语言而苦读,学生能用心吗? 困惑之三:高考提高分值,增加难度,能提高文言文的地位吗?

综观近年的高考试题,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加大。2001年以前,文言文阅读分值为15分,而今年全国试卷(I)文段阅读为19分,另有古诗文默写5分,古诗鉴赏8分,有关古诗文内容共占32分。全国其它地区也是如此,如全国试卷(II)共计33分,湖北省试卷共计31分。由此可见,古文地位之重。

分值增加的同时,试题难度也在逐年加大。前几年的文段阅读为客观题,2002年则开始增加文言文语句翻译,分值为5分。2004年语句翻译增加到8分,2006年则增加到10分。现在有的省市还增加了断句题。

题型变化,难度加大,使文言文更贴近实际,可以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感受古代文化的精妙,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华文化,其作用无疑是积极的。但是,这些改变能提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吗?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精妙吗?


    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2007年9月17日) 时间: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早上第三节 地点:仙游侨中八号楼高二年办公室 出席人员:王晓 黄金建 林玉梨 黄燕闽 蔡惠来 郑玉仁 傅美群 林惠鹏 林庆丁 研讨内容: 1.统一教学进度: ...

    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旧书不厌百回读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与现代口语和书面语都有巨大差异,因此很多人认为没有实用价值,除了被动学习一些用以应付考试外,没必要花时间去过多了解.受此观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很多都停留在疏通字词,讲解语法 ...

    小课题申报

    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实施方案 导读: 文言文是高中生接近传统经典的最直接的载体,这一载体应该最大限度在"学文"与"立人"的双重责任之中发挥作用.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着独特的词法.句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 ...

    高中生语文备考19个常见问题

    介绍:张禾强,学而思网校明星教师,高中语文教师,自主招生专家,明星师资特训营主教练.自号"土鳖",笔名"蟑螂才尽". 1.提问:老师好:想请问一下,以您高中语文教学的经验反观小学和初中的语文阅读,如何 ...

    高中作文教学之反思篇

    高中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而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也一样在这三个方面存有太多的困惑吗?穷则思变.<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有所突破 ...

    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收集整理

    奥斯特教育 一.简介 成都澳斯特教育集团(成都澳斯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澳斯特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澳斯特培训学校.小桔灯作文)是专业化.正规化.科学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机构. 履行"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 ...

    一等奖(14篇)

    一等奖(14篇) 为有源头活水来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合肥一中 吴保宏 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 合肥二中 徐晓华 教育者身边的故事 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雪落大地静无声 --记一次教育经历 为受伤的鸟儿插 ...

    师范生实践报告

    当自己为如何教好一个学生而发愁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难以做到。 爸爸想让弟弟参加今年十月多号的成人高考,我便成为了弟弟的辅导老师。可是我弟弟才初中毕业,要学的东西有很多,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会,可真是 ...

    [精品][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篇一:<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