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可译与不可译

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王 巅 华

内容提要: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关键词: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对等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2)06-0064-03

  在试论翻译的可译性(translatability)与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之前,我们需要先重温一下翻译的本质,因为唯有对于翻译本质的透彻领悟才是认识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这一问题的理论和指导。“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那这个对等语的涵义就值得细细探讨一番了。对等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须在译文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与原文读者心目中相应的审美意境和交际效果。而这种从语义到文体的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的有无,恰恰就印证了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尤金·奈达(Eugene·A·Nida)在这一问题上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够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Nida分析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在同一语言区域或是不同语言区域之间,人们之间高度有效的沟通还是可能的,因为人们的思路、身体反应、文化经历和对别人行为方式作出调节的能力都是相似的。”可见,Nida在创造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上贡献颇为重大。然而,Nida并没有否认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不易这一客观事实,也没有

排除语言之间确实存在的差异。基于此,笔者认为语际翻译是可能的,认识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才显得有意义,即从宏观角度来审视翻译(理论翻译角度)可译性是翻译存在的前提。既然可译性是翻译的前提,但并不代表翻译过程中就没有困难,没有障碍。用PeterNewmark的话来说“任何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译的,但是往往伴随许多困难。”有些困难和障碍甚至是无法克服和跨越的。这就是下面要提出来的微观翻译(具体翻译实践)中不可译以及可译程度的问题。

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有三:认知表达功能(congni-tiveandexpressivefunction);文化功能(culturefunction)和艺术功能(aestheticfunction)。这三个语言功能是层层递进的,因而也就寓意了翻译过程中所要跨越的三道坎。

通常认为,认知表达功能是可译的(generaltrans-latability)。因为它是一种可以指代的社会符号,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存在的事物、人类的共同情感,另一个民族语言中必定有它所对应的对等语。人类的遗传方面、历史方面、情感方面、社会经济方面是共通的这些普遍存在的对等语在哪一种语言当中都有其相对应的对等语。承认这一点是翻译之所以存在、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的理论基础。例如,我们来看一

下RobertBurns写的那首荡气回肠的“ARed,RedRose”的其中一段:

Asfairartthoumybonnielass,SodeepinluveamI,

AndIwillluvetheestillmydear,`Tilla'theseasgangdry.我漂亮的姑娘如此美丽,我深深地爱着你,我将永远爱你,亲爱的,直到海水干竭。

这其中的意像具有高度的可译性,在翻译语中,我们也可以完全的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那种不渝的爱情,其可译性可以归结为诗中所用的海水枯竭的形象,具有人类普遍经验、认识的基础上。在讲不同语言人们的意识中有一个关于认知的同一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同构”(isomorph)。它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

语言的第二个功能———文化功能对于翻译来讲,就存在着“相对可译性”(relativetranslatability)这一障碍了。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曾给文化下了个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这一复杂整体中的各个因素中有的是各文化圈所共通的,有的则是某一文化圈内所特有的,还有的虽为两种文化所共同,但引申的内涵却不完全相同,并由此导致的置身于该文化圈中的人带来不同感受或使人联想到不同事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文的可译程度就受到局限。译文读者很难真正体味原文读者读原文时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文化震撼。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的第一句“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ourfathersbroughtforthonthisconti-nentanewnation,conceivedinliberty,anddedicatedtotheproposition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在这一庄严的时刻,林肯想到了《圣经》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即Abraham(基督教《圣经》中犹太人的始祖)生第一个孩子时,是“fourscoreandsixyearsold”。利用这样一个互文(intertexuality)结构的短语,林肯可以有力地感

召笃信基督教演讲课题的听众,激发了他们为南北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达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短语“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要将其翻译成汉语就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因为对于没有读过《圣经》的汉语读者而言,这一短语无法使他们产生共鸣,当然也就达不到原文读者心目中可能产生的那种效果。加之汉语并无score这一词的对应词,我们只能译为“87年前”。不得不承认这种译法丢失了原文的韵味,也就证实了翻译的相对可译性。

然而,伴随着目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日渐积累。我文化中原本没有的,在他文化中的带动下,也产生了共鸣,那既然文化都已产生,这样的翻译就愈趋于语言功能的浅层第一层———认知表达功能了。例如翻译当中出现的零翻译现象。“零翻译”就是不用译语(T.T)中现成的词语译出原语中的词语。例如采用音译和移译中的秀(show):脱口秀、时装秀、个人秀等等。派对(party):生日派对、圣诞派对、迷你派对、单身派对等等。还有更多的例子,如酷(cool),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零翻译表面上看来并没翻译,只不过用选择过的谐音字音译原文的词或把外文照搬过来。但从深层次看,它包含了原语所有的含义,是最精确的翻译。零翻译的出现正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整合的实证,而由文化产生的翻译中的相对可译正由文化本身的全球融合流动而变得、使得这种相对越来越相对,即相对的范畴在逐步得缩小。我们在这里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翻译在文化这一层次上的相对可译性的逐渐缩小的这样一种现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是否也会有完全可译的一天呢。

至于语言功能的第三层———艺术功能,往往是翻译过程中永远也追寻不到的梦想,尤其是在利用语言本身的某些特征构成的语言艺术范畴中。因为一种语言所独有的特征必定为另一语言所缺,利用特征所做的文章,另一语言必定“做”不出来。象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讲的“不可译”。如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的茶具上,有时也可以看到:

可以 心

    

的字样,这四个字无论以哪个字开始,只要按逆时针来读,均可读出意思来:可以清心,以清心可,清新可以,心可以清。可谓绝妙。但以同样形式译成英文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其中的艺术的同享恐怕正是译者所无法企及的终极。

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本词开头七对叠字感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且造成一种音乐效果,强烈的表现了作者难以尽诉的凄婉之情。此间的艺术效果在笔者找到的两个译本中几已尽失。“I'veasenseofsomethingmissingImustseek.Everythingaboutmelooksdismalandbleak.Nothingthatgivesmepleasure,Icanfind.”(徐忠杰译)“IlookforwhatImiss,Iknownotwhatitis.Ifeelsosad,sodrear,solonely,withoutcheer.”(许渊冲译)。虽然许译比徐译更切词中意境,但犹显不表原文“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总之在艺术意境方

面我们讲翻译是不可译的。

至此,我们讨论了实践翻译中基于语言功能的三个层次所划分出来的翻译的可译程度。从以上所举例子中也可以看出对于可译、部分可译、不可译的理解必须都源于一点,即对等语要在译文读者心中产生与原文读者心中一致的效应。有了这一点,才可能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来审视可译性、不可译性问题,才不至于出现对这一问题存在摇摆不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

社,1997.

[2]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7.

[3]侯维瑞.文学形象的民族性及其翻译[J].外国语,1996,

(3).

[4]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5]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作者地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责任编辑:冯济平

OnTranslatabilityandUntranslatability

WANGDian-hua

Abstract:Translatabilityanduntranslatabilitydependontheexistenceof“equivalentlanguage”intheprocessoftranslation.Theoreticallyspeaking,thisequivalentlanguageexists;butintermsoftranslationpractice,itcanbedividedintothreelevels:thecognitiveexpressionlevelistranslatable;theculturallevelistranslatable;theartisticlevelisuntranslatable.Thisdivisionisbasedontheprincipleofequiva-lentlanguagethatasfarasthecommunicativeeffectisconcerned,theaestheticconceptionofthetargetlanguagereadershouldbethesameasthatofthesourcelanguagereader.Keywords: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ility;equivalentlanguage

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王 巅 华

内容提要: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关键词: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对等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2)06-0064-03

  在试论翻译的可译性(translatability)与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之前,我们需要先重温一下翻译的本质,因为唯有对于翻译本质的透彻领悟才是认识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这一问题的理论和指导。“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那这个对等语的涵义就值得细细探讨一番了。对等语所要达到的效果是须在译文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与原文读者心目中相应的审美意境和交际效果。而这种从语义到文体的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的有无,恰恰就印证了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尤金·奈达(Eugene·A·Nida)在这一问题上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够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Nida分析到“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在同一语言区域或是不同语言区域之间,人们之间高度有效的沟通还是可能的,因为人们的思路、身体反应、文化经历和对别人行为方式作出调节的能力都是相似的。”可见,Nida在创造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上贡献颇为重大。然而,Nida并没有否认人与人之间的绝对沟通不易这一客观事实,也没有

排除语言之间确实存在的差异。基于此,笔者认为语际翻译是可能的,认识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才显得有意义,即从宏观角度来审视翻译(理论翻译角度)可译性是翻译存在的前提。既然可译性是翻译的前提,但并不代表翻译过程中就没有困难,没有障碍。用PeterNewmark的话来说“任何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译的,但是往往伴随许多困难。”有些困难和障碍甚至是无法克服和跨越的。这就是下面要提出来的微观翻译(具体翻译实践)中不可译以及可译程度的问题。

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有三:认知表达功能(congni-tiveandexpressivefunction);文化功能(culturefunction)和艺术功能(aestheticfunction)。这三个语言功能是层层递进的,因而也就寓意了翻译过程中所要跨越的三道坎。

通常认为,认知表达功能是可译的(generaltrans-latability)。因为它是一种可以指代的社会符号,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存在的事物、人类的共同情感,另一个民族语言中必定有它所对应的对等语。人类的遗传方面、历史方面、情感方面、社会经济方面是共通的这些普遍存在的对等语在哪一种语言当中都有其相对应的对等语。承认这一点是翻译之所以存在、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的理论基础。例如,我们来看一

下RobertBurns写的那首荡气回肠的“ARed,RedRose”的其中一段:

Asfairartthoumybonnielass,SodeepinluveamI,

AndIwillluvetheestillmydear,`Tilla'theseasgangdry.我漂亮的姑娘如此美丽,我深深地爱着你,我将永远爱你,亲爱的,直到海水干竭。

这其中的意像具有高度的可译性,在翻译语中,我们也可以完全的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那种不渝的爱情,其可译性可以归结为诗中所用的海水枯竭的形象,具有人类普遍经验、认识的基础上。在讲不同语言人们的意识中有一个关于认知的同一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同构”(isomorph)。它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

语言的第二个功能———文化功能对于翻译来讲,就存在着“相对可译性”(relativetranslatability)这一障碍了。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曾给文化下了个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这一复杂整体中的各个因素中有的是各文化圈所共通的,有的则是某一文化圈内所特有的,还有的虽为两种文化所共同,但引申的内涵却不完全相同,并由此导致的置身于该文化圈中的人带来不同感受或使人联想到不同事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文的可译程度就受到局限。译文读者很难真正体味原文读者读原文时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文化震撼。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的第一句“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ourfathersbroughtforthonthisconti-nentanewnation,conceivedinliberty,anddedicatedtotheproposition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在这一庄严的时刻,林肯想到了《圣经》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即Abraham(基督教《圣经》中犹太人的始祖)生第一个孩子时,是“fourscoreandsixyearsold”。利用这样一个互文(intertexuality)结构的短语,林肯可以有力地感

召笃信基督教演讲课题的听众,激发了他们为南北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达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短语“Fourscoreandsevenyearsago”,要将其翻译成汉语就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因为对于没有读过《圣经》的汉语读者而言,这一短语无法使他们产生共鸣,当然也就达不到原文读者心目中可能产生的那种效果。加之汉语并无score这一词的对应词,我们只能译为“87年前”。不得不承认这种译法丢失了原文的韵味,也就证实了翻译的相对可译性。

然而,伴随着目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日渐积累。我文化中原本没有的,在他文化中的带动下,也产生了共鸣,那既然文化都已产生,这样的翻译就愈趋于语言功能的浅层第一层———认知表达功能了。例如翻译当中出现的零翻译现象。“零翻译”就是不用译语(T.T)中现成的词语译出原语中的词语。例如采用音译和移译中的秀(show):脱口秀、时装秀、个人秀等等。派对(party):生日派对、圣诞派对、迷你派对、单身派对等等。还有更多的例子,如酷(cool),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零翻译表面上看来并没翻译,只不过用选择过的谐音字音译原文的词或把外文照搬过来。但从深层次看,它包含了原语所有的含义,是最精确的翻译。零翻译的出现正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整合的实证,而由文化产生的翻译中的相对可译正由文化本身的全球融合流动而变得、使得这种相对越来越相对,即相对的范畴在逐步得缩小。我们在这里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翻译在文化这一层次上的相对可译性的逐渐缩小的这样一种现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是否也会有完全可译的一天呢。

至于语言功能的第三层———艺术功能,往往是翻译过程中永远也追寻不到的梦想,尤其是在利用语言本身的某些特征构成的语言艺术范畴中。因为一种语言所独有的特征必定为另一语言所缺,利用特征所做的文章,另一语言必定“做”不出来。象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讲的“不可译”。如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的茶具上,有时也可以看到:

可以 心

    

的字样,这四个字无论以哪个字开始,只要按逆时针来读,均可读出意思来:可以清心,以清心可,清新可以,心可以清。可谓绝妙。但以同样形式译成英文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其中的艺术的同享恐怕正是译者所无法企及的终极。

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本词开头七对叠字感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且造成一种音乐效果,强烈的表现了作者难以尽诉的凄婉之情。此间的艺术效果在笔者找到的两个译本中几已尽失。“I'veasenseofsomethingmissingImustseek.Everythingaboutmelooksdismalandbleak.Nothingthatgivesmepleasure,Icanfind.”(徐忠杰译)“IlookforwhatImiss,Iknownotwhatitis.Ifeelsosad,sodrear,solonely,withoutcheer.”(许渊冲译)。虽然许译比徐译更切词中意境,但犹显不表原文“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总之在艺术意境方

面我们讲翻译是不可译的。

至此,我们讨论了实践翻译中基于语言功能的三个层次所划分出来的翻译的可译程度。从以上所举例子中也可以看出对于可译、部分可译、不可译的理解必须都源于一点,即对等语要在译文读者心中产生与原文读者心中一致的效应。有了这一点,才可能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来审视可译性、不可译性问题,才不至于出现对这一问题存在摇摆不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

社,1997.

[2]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7.

[3]侯维瑞.文学形象的民族性及其翻译[J].外国语,1996,

(3).

[4]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5]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作者地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责任编辑:冯济平

OnTranslatabilityandUntranslatability

WANGDian-hua

Abstract:Translatabilityanduntranslatabilitydependontheexistenceof“equivalentlanguage”intheprocessoftranslation.Theoreticallyspeaking,thisequivalentlanguageexists;butintermsoftranslationpractice,itcanbedividedintothreelevels:thecognitiveexpressionlevelistranslatable;theculturallevelistranslatable;theartisticlevelisuntranslatable.Thisdivisionisbasedontheprincipleofequiva-lentlanguagethatasfarasthecommunicativeeffectisconcerned,theaestheticconceptionofthetargetlanguagereadershouldbethesameasthatofthesourcelanguagereader.Keywords: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ility;equivalentlanguage


    相关文章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展开述评,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纯语言"."理想的翻译"."忠实原则"."原作与译作的关 ...

    论翻译的可译度

    第29卷第4期Vol.29No.4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 y2012年7月 Jul.2012 论翻译的可译度 雷 超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 要:翻译既 ...

    浅谈我国古诗歌翻译中的失与得

    浅谈我国古诗歌翻译中的失与得 林达 林秀榕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福建 尤溪 365100)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瑰宝,翻译中国古代诗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失"与"得",即,译诗中真 ...

    在形似与神似之间

    在形似和神似之间 -- 汉语格律诗英译中的折衷主义策略浅议 张俊杰 (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2.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本文通过简要回顾文学翻译领域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流派. ...

    翻译家林纾教子:为人子要体贴亲心 不可闲散过日|翻译家|教子

    翻译家林纾教子:为人子要体贴亲心 不可闲散过日 2014年05月29日 17: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参与 0评论 核心提示:林纾有忠告:"应自思是有责任之人,尤须努力为善且专 ...

    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

    L稿馥镘飘译 ShⅡ"gh-l-H以.fTrnns|nt-^¨sm盯£dnd TechHo¨g, 20日3N. 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 贾文波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铁道枝区).长沙市4l[)[)7j) f摘要]汉英旅游又体 ...

    解构主义学派1

    1992年漓江出版社的编辑找到董燕生,邀请他重新翻译<堂吉诃德>.当时,杨绛版的<堂吉诃德>面世已经14年.在<听杨绛谈往事>中,杨绛曾经回忆翻译这部72万字的译著前后经历整整二十年时间.为了以读懂原著, ...

    字幕翻译的策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6期) 001361 J.ShanxiA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6Vol.92010 g 电影<孔子>字幕翻译的策略探析 林丽霞1,宋铁花2 ( ...

    辩证反思奈达的_功能对等_理论

    第4卷第5期 2009年5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igherEducationEdition) Vol14 No15May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