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

《黄帝内经》

第一节《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

体系,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整理先人们积累的丰富的医疗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并且进一步驾驭医疗实践,建立了中医学临床规范,使中医学基本上跳出了经验医学的窠臼,成为中国传统科学中探讨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系统学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术体系。它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打好了结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及至现代,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学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优势,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依据。

《内经》学术体系究竟由哪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或部分所组成?其形式如何?过去,中医界普遍认为,古代医家对《内经》的类分研究即体现了学术体系的框架结构。延至近代,有的学者将阴阳五行学说归入医学方法学或学术思想类。据有关概念,一个学科的学术体系,应当包括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论及形成这些理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学基础。毫无疑问,《内经》学术体系主要围绕人的健康、疾病展开研究,形成有关人的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知识和理论,而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形成,必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的渗透与影响,它既是医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内经》学术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将《内经》学术体系结构划分为医学理论和医学基础两部分。

一、医学理论

1、藏象

“藏象”是《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来的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专用术语。在古代解剖和生理知识的基础上,《黄帝内经》完成了人体组织器官的命名和分类,并借助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通过整体思维、意象思维,而相继建立了天地阴阳、王朝职官和四时五脏阴阳等藏象模型。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医学

理论核心和基础。

2、经络

经络是经脉、络脉、经筋和皮部的总称,《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了十二经脉和督、任、冲三脉的起止及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对跷脉、带脉和维脉的部位和功用也有粗略的描述。络脉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经筋、经别、皮部各分十二,皆有一定的部位和功用。经中称俞穴三百六十五个,实际提出穴名为二百余个,三百六十五不过是与一周年的日数相合之数。

3、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中明确地提出了邪和正的概念。邪为致病因素,正即为存在于人体内的正气,疾病是邪正斗争正不胜邪的结果。经中深入讨论了风、雨、寒、暑、湿、燥等外邪,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刺激,以及饮食、劳伤、跌扑等多种因素的致病性和所引起的疾病。阐述了疾病的发病过程,并论证了证候的机理。经中除《素问·至真要大论》举出病机十九条作为示例外,各篇所载病证都蕴含着一定的发病机理,从而为疾病的论治提供切实的依据。

4、病证

《黄帝内经》言病多用“疾”、“病”和“候”等字,“证”字仅见一处,“症”字晚出,不见于经,病名与证(症) 名多未严格分开。经中关于病证的记载丰富而翔实,其中专题讨论的有风病、热病、寒热病、疟、咳、痹、痿、厥、诸痛、肿胀、消渴、积聚、癫狂、痈疽、官窍病和外伤等数十种(类)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据统计病症名称多达三百余个,其中许多病名沿用至今。

5、诊法

《黄帝内经》中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已经具备,从其记载上看又以望诊和切诊为详。望诊重在五色诊和颜面分部望诊,对身形体态、眼等官窍的察验也有一定的记述。切诊内容最为丰富,提出了切脉、诊尺肤、扣按局部等多种方法。切脉又分全身经脉遍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寸口诊法及寸口人迎合诊法,其中以诊寸口应用最为普遍,脉象累计已有浮、沉、迟、数、滑、涩等二十多种,还形象地描述了五脏气绝、胃气全无的各种“真脏脉”。各篇一致强调四诊合参,“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6、论治

《黄帝内经》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确立了“法天则地”、“从容人事”和治求中和的治疗思想,提出了治病求本、标本先后、协调阴阳、因势利导、攻邪养正、早期治疗等治疗原则和在这些治则指导下的寒热温清、虚实补泻、正反逆从、表里异治等治疗大法。所记载的疗法包括砭石、针刺、灸焫、药物、熏洗、药熨、敷贴、按摩、导引、手术、饮食和精神等多种,其中针刺疗法所占比重最大,刺法已发展至二十余种。书中对药性理论和制方法则也有初步的论述。

7、养生

《黄帝内经》在古代养生家特别是在老庄等道家代表人物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学养生学体系。主张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全面摄养形与神。养形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欲保精;养神则要“恬惔虚无”、“和喜怒”、“无为惧惧,无为欣欣”,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思想情绪的安定。其养生术除具体规定了四季养生方法外,还涉及导引(气功) 和房中术等。所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蕴含着预防医学思想。

8、运气

运气即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规律与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关系的一门学问。运气学说贯穿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的思想。古人在长期观察中发现,日月星辰的环转、气象的变化,对生物界特别是人身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试图用宇宙节律来探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疾病发生与流行,其说理推演工具是干支甲子和阴阳五行。于是逐步形成了以五运、六气、三阴三阳为理论核心的,以大气运动、气候变化及相应的生物生化、疾病流行为基本内容的五运六气学说。 《黄帝内经》中有关运气学说的内容,集中载于《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此“七篇大论”,可能是唐代王冰整理《素问》时据古代运气学著作移入书中的,以补足《素问》所缺之篇卷。此部分内容

虽非《黄帝内经》原书所有,但其理论体系、学术水平与《素问》其他篇章基本一致,有些文句甚至在此重出。因此,多数学者仍视七篇大论为古医经的一部分,将运气学说作为《黄帝内经》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医学基础

战国至秦汉的大型学术著作,多广涉人文和自然科学多个领域,探讨宇宙天地社会人生,发出纵横八极的议论。《黄帝内经》就是这样的著作,由于作者将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健康疾病置于廖廓的宇宙和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研究,“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灵枢·逆顺肥瘦》),因此必然运用中国古代卓有成就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无论是《素问》还是《灵枢》,都富含文史哲、社会学、教育学和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生物、农学等学科的内容,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思想家的影响亦昭然于两书之中。《黄帝内经》除被奉为医学经典、“医家之宗”外,还受到历代文史学者及当今哲学史家、自然科学史家的高度重视。

(一)人文科学

1. 哲学

哲学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围绕天道观、天人观、形神观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所提出的哲学范畴主要是气、阴阳、五行,思维方式有意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等。辩证思维又包括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和相成思维。

天道观:《内经》的天指的是自然之天,与殷周时期有意志、有目的的天不同。“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具有宇宙时空无限的意思。

天人观:在天人关系上,《内经》主张“天人合一”论,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 “人与天地相参”,“与天地如一” ,人的生命运动规律与天地自然相统一。

气:也称精气。《内经》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另外,气可表示为气体状态的物质以及物质运动的状态及功能。气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用一源,微显无间。

阴阳: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阴阳”主要指事物相对、相反但又合和、统一的属性。 阴阳概念的产生,有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至迟在西周末年,已经使用阴阳来说明地震、陨石等自然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都普通使用“阴阳”概念。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易传》将“阴阳”提升到哲学本体论层面,并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内经》全书充分地运用了阴阳学说,说明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内经》还有某些独创性,如三阴三阳理论。

五行: “五行”的最初意义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基本的物质材料。作为哲学概念,“五行”主要指“五性”,即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五种基本功能属性,这是《尚书·洪范》首次规定的。后世对五行的解释基本上没有偏离《洪范》的这种属性规定。归纳五行的基本意义为:水,表示有润下、寒冷属性和功能的事物或现象;火,表示具有炎热、向上属性和功能的事物或现象;木,表示具有生发、条达、曲直属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现象;金,表示具有清静、肃杀、从革属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现象;土,表示具有生养、化育属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现象。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等。和阴阳学说一样,《内经》也广泛运用了五行理论,说明人体的常、变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及其治疗。 《内经》多篇使用的是阴阳和五行学说合流之后的理论。

“气—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认识宇宙生命现象的思维模型,《内经》在藏象、经络、病因病证、诊法、论治、养生,特别是运气学中,皆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思维模型。

注:《黄帝内经》与诸子之学

《黄帝内经》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学说的精髓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论,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

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若能修六艺之术, 而观此九家之言, 舍短取长, 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所举九家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包括上自春秋下至秦汉的众多学者。

诸子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正在此期撰著及成编的《黄帝内经》,受其影响,与之相通,亦势所必然。 观《黄帝内经》多篇内容,确与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及兵家关系相当密切。这是由于《内经》诸多作者能“观览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素问·示从容论》)使然。或许《内经》许多篇章正是由那些通百家之学的医家所撰著。

2. 文学、史学

对于《内经》的文章笔法,宋人程颢说:“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内经》的文字后人虽多有改动,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先秦古文。由于其汇编成书于汉代,必经汉代学者的损益,因而更多地体现了汉时的文字特点。古今许多学者在文字学和音韵学上的考据皆证实了这一说法。《内经》成功地运用了先秦及秦汉文字,将中国古代的医学技术和理论传承下来。

中国古代医学的历史进程,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充满了医学与巫术的斗争。《内经》的许多作者熟悉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终于建立了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素问》的《异法方宜论》、《移精变气论》、《汤液醪醴论》、《玉版论要》、《五脏别论》和《灵枢·贼风》等篇都保存了医学发展史的真实而生动的史料。

3.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社会问题的学科,而社会因素同人类群体或个体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有着密切关系。《素问·著至教论》说:“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人事,除个体之人外,还包括社会群体、社会世事。《内经》中许多篇章描述了古代社会与医学起源、发展情况。如远古穴居野处,私有观念尚未萌生而称“恬惔之世”,疾病以外感外伤为主,医药学初建,“祝由”盛行;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的建立,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增多,疾病也渐趋复杂,单纯的汤液醪醴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于是发展而为多种剂型、多种治法。此外,《内经》还有大量社会经济状况、风土习俗、人情心理以及社会地位变迁等及其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并贯穿于病因、发病、诊断、治疗、养生诸学说之中。它将人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失调作为重要致病因素,丰富了中医病因学理论;它重视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纠正社会性致病因素,并以此作为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完善了中医学疾病防治理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自然科学

1. 天文

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学科。我国是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春秋至秦汉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形成时期,其知识和方法不仅影响《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成为“天人合一”内容之一,而且还渗透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之中。关于宇宙结构《内经》不同篇章分别接受了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灵枢·邪客》)是为盖天说。“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 )反映浑天说思想,又含有宣夜说的成分。关于日月五星、北斗星、天周二十八宿的运行规律及其空间关系,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映到《内经》之中,则用以说明生命运动的周期性,即所谓“与天地同纪”。

2. 历法

把年、月、日、时等计时单位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编排以便记录和计算较长的时间序列,这种法则叫历法。中国古代历法(战国的古六历,西汉的太初历等),主要实行“四分历”,它以一回归年等于365.25日,岁余四分之一日而得名。四分历又用朔望月来定月,用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兼有阴历月和回归年双重性质,属于阴阳合历。《内经》实行的也是四分历。此外,运气诸篇还独创了“五运六气历”,它也属于阴阳合历,以天干地支作为运算符号进行推演,阐明六十甲子年中天度、气数、气候、物候、疾病

变化与防治规律。

3. 气象

气象及其周期性、灾害性变化,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人深受所生存空间大气的影响,“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遊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内经》重视四时气候的太过与不及对人的致病作用,发现了外感疾病的发病规律,有力地指导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经》有关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十分丰富,建立了中国古代医学气象学。

4. 地理

地理是中国古代就有的称谓,《内经》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域区划、自然特点、地区物产及经济状况。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内经》重视东西南北中五方不同地区的地势、气候、物产、生活环境及方式的差异,找到了地理因素影响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的规律, 建立了中国古代的医学地理学。

5. 数学

数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内经》用数表示天地、万物及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的度量,其中多用自然数表示量化关系,“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也常用三、五、十二、三百六十五等常数以及九宫八风图等表示阴阳、五行、经脉、腧穴之数及建构藏象、经络、疾病的数学模型。

6. 生物(农学)

中国古代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动植物物种、形态、生化功能及养育都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成为人的饮食来源,一些大动物的身体构造成为人体结构的参照,多种动植物药用价值的发现成为本草学的基础,因而生物学包括农学的成就便成为医学发展的基础。“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显示了生物生化与人脏腑功能的相关性。“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明对农作物和禽畜的属性与功能已用阴阳五行学说加以概括和分类,并以其不同的性用而施用于疾病的治疗中。

第二节《内经》的解读

中医文化是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养生文化系统,而不是单纯的医疗科技文化形态,因此,正视中医的文化意义关键就是要正视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正视了它,中医才能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才不会象中国古代其它科学技术那样被现代科学技术扫进历史的博物馆。

首先,要改变人们把《黄帝内经》视为“医学最高经典”的传统看法,还原《黄帝内经》的真相。我们看《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它已经明确地告诉来者,不要把它看成一部医书,它是一部关于自然和人体生命及其相互关系的书。

其次,要纠正人们忽视中医文化的历史错误,重塑中医文化形态。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医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要把是不是“道”“德”作为能不能吃这碗饭的衡量标准。二是在中医所有的文化活动中体现“道”“德”的重要地位,包括:解释《黄帝内经》,要强调“尊道贵德”对养生和治病的决定意义;在现行中医生理、病理和医理中,于“君主神明”之上,建立“德主君命”、“德”力决定五运六气和五藏六府运动顺逆的论述;在中医活动场所,要有中医讲诵经堂及相关设施和文饰。

再次,要让《黄帝内经·素问》进入家家户户,把诵读经典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业。养生不是养身,而是体悟生命的完整意义。养生的技术千千万万,没有那个人有本事把所有这些具体技术都记得清清楚楚,用得真真切切,唯有诵读经典可以不断地提醒人们按照简单的养生原则去生活,就可以实现“治未病”的愿望。“治未病”难道不是对中医信仰最好的回报吗?

《黄帝内经》

第一节《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

体系,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整理先人们积累的丰富的医疗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并且进一步驾驭医疗实践,建立了中医学临床规范,使中医学基本上跳出了经验医学的窠臼,成为中国传统科学中探讨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系统学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术体系。它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打好了结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及至现代,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学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优势,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依据。

《内经》学术体系究竟由哪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或部分所组成?其形式如何?过去,中医界普遍认为,古代医家对《内经》的类分研究即体现了学术体系的框架结构。延至近代,有的学者将阴阳五行学说归入医学方法学或学术思想类。据有关概念,一个学科的学术体系,应当包括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论及形成这些理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学基础。毫无疑问,《内经》学术体系主要围绕人的健康、疾病展开研究,形成有关人的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知识和理论,而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形成,必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的渗透与影响,它既是医学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内经》学术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将《内经》学术体系结构划分为医学理论和医学基础两部分。

一、医学理论

1、藏象

“藏象”是《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来的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专用术语。在古代解剖和生理知识的基础上,《黄帝内经》完成了人体组织器官的命名和分类,并借助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通过整体思维、意象思维,而相继建立了天地阴阳、王朝职官和四时五脏阴阳等藏象模型。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医学

理论核心和基础。

2、经络

经络是经脉、络脉、经筋和皮部的总称,《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了十二经脉和督、任、冲三脉的起止及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对跷脉、带脉和维脉的部位和功用也有粗略的描述。络脉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经筋、经别、皮部各分十二,皆有一定的部位和功用。经中称俞穴三百六十五个,实际提出穴名为二百余个,三百六十五不过是与一周年的日数相合之数。

3、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中明确地提出了邪和正的概念。邪为致病因素,正即为存在于人体内的正气,疾病是邪正斗争正不胜邪的结果。经中深入讨论了风、雨、寒、暑、湿、燥等外邪,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刺激,以及饮食、劳伤、跌扑等多种因素的致病性和所引起的疾病。阐述了疾病的发病过程,并论证了证候的机理。经中除《素问·至真要大论》举出病机十九条作为示例外,各篇所载病证都蕴含着一定的发病机理,从而为疾病的论治提供切实的依据。

4、病证

《黄帝内经》言病多用“疾”、“病”和“候”等字,“证”字仅见一处,“症”字晚出,不见于经,病名与证(症) 名多未严格分开。经中关于病证的记载丰富而翔实,其中专题讨论的有风病、热病、寒热病、疟、咳、痹、痿、厥、诸痛、肿胀、消渴、积聚、癫狂、痈疽、官窍病和外伤等数十种(类)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疾病,据统计病症名称多达三百余个,其中许多病名沿用至今。

5、诊法

《黄帝内经》中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已经具备,从其记载上看又以望诊和切诊为详。望诊重在五色诊和颜面分部望诊,对身形体态、眼等官窍的察验也有一定的记述。切诊内容最为丰富,提出了切脉、诊尺肤、扣按局部等多种方法。切脉又分全身经脉遍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寸口诊法及寸口人迎合诊法,其中以诊寸口应用最为普遍,脉象累计已有浮、沉、迟、数、滑、涩等二十多种,还形象地描述了五脏气绝、胃气全无的各种“真脏脉”。各篇一致强调四诊合参,“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6、论治

《黄帝内经》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确立了“法天则地”、“从容人事”和治求中和的治疗思想,提出了治病求本、标本先后、协调阴阳、因势利导、攻邪养正、早期治疗等治疗原则和在这些治则指导下的寒热温清、虚实补泻、正反逆从、表里异治等治疗大法。所记载的疗法包括砭石、针刺、灸焫、药物、熏洗、药熨、敷贴、按摩、导引、手术、饮食和精神等多种,其中针刺疗法所占比重最大,刺法已发展至二十余种。书中对药性理论和制方法则也有初步的论述。

7、养生

《黄帝内经》在古代养生家特别是在老庄等道家代表人物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学养生学体系。主张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全面摄养形与神。养形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欲保精;养神则要“恬惔虚无”、“和喜怒”、“无为惧惧,无为欣欣”,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思想情绪的安定。其养生术除具体规定了四季养生方法外,还涉及导引(气功) 和房中术等。所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蕴含着预防医学思想。

8、运气

运气即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规律与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关系的一门学问。运气学说贯穿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的思想。古人在长期观察中发现,日月星辰的环转、气象的变化,对生物界特别是人身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试图用宇宙节律来探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疾病发生与流行,其说理推演工具是干支甲子和阴阳五行。于是逐步形成了以五运、六气、三阴三阳为理论核心的,以大气运动、气候变化及相应的生物生化、疾病流行为基本内容的五运六气学说。 《黄帝内经》中有关运气学说的内容,集中载于《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此“七篇大论”,可能是唐代王冰整理《素问》时据古代运气学著作移入书中的,以补足《素问》所缺之篇卷。此部分内容

虽非《黄帝内经》原书所有,但其理论体系、学术水平与《素问》其他篇章基本一致,有些文句甚至在此重出。因此,多数学者仍视七篇大论为古医经的一部分,将运气学说作为《黄帝内经》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医学基础

战国至秦汉的大型学术著作,多广涉人文和自然科学多个领域,探讨宇宙天地社会人生,发出纵横八极的议论。《黄帝内经》就是这样的著作,由于作者将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健康疾病置于廖廓的宇宙和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研究,“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灵枢·逆顺肥瘦》),因此必然运用中国古代卓有成就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无论是《素问》还是《灵枢》,都富含文史哲、社会学、教育学和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生物、农学等学科的内容,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思想家的影响亦昭然于两书之中。《黄帝内经》除被奉为医学经典、“医家之宗”外,还受到历代文史学者及当今哲学史家、自然科学史家的高度重视。

(一)人文科学

1. 哲学

哲学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古代哲学围绕天道观、天人观、形神观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流派。所提出的哲学范畴主要是气、阴阳、五行,思维方式有意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等。辩证思维又包括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和相成思维。

天道观:《内经》的天指的是自然之天,与殷周时期有意志、有目的的天不同。“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具有宇宙时空无限的意思。

天人观:在天人关系上,《内经》主张“天人合一”论,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 “人与天地相参”,“与天地如一” ,人的生命运动规律与天地自然相统一。

气:也称精气。《内经》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另外,气可表示为气体状态的物质以及物质运动的状态及功能。气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体用一源,微显无间。

阴阳: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阴阳”主要指事物相对、相反但又合和、统一的属性。 阴阳概念的产生,有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至迟在西周末年,已经使用阴阳来说明地震、陨石等自然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都普通使用“阴阳”概念。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易传》将“阴阳”提升到哲学本体论层面,并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内经》全书充分地运用了阴阳学说,说明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内经》还有某些独创性,如三阴三阳理论。

五行: “五行”的最初意义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基本的物质材料。作为哲学概念,“五行”主要指“五性”,即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五种基本功能属性,这是《尚书·洪范》首次规定的。后世对五行的解释基本上没有偏离《洪范》的这种属性规定。归纳五行的基本意义为:水,表示有润下、寒冷属性和功能的事物或现象;火,表示具有炎热、向上属性和功能的事物或现象;木,表示具有生发、条达、曲直属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现象;金,表示具有清静、肃杀、从革属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现象;土,表示具有生养、化育属性和功能的事物和现象。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等。和阴阳学说一样,《内经》也广泛运用了五行理论,说明人体的常、变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及其治疗。 《内经》多篇使用的是阴阳和五行学说合流之后的理论。

“气—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认识宇宙生命现象的思维模型,《内经》在藏象、经络、病因病证、诊法、论治、养生,特别是运气学中,皆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思维模型。

注:《黄帝内经》与诸子之学

《黄帝内经》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学说的精髓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论,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

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若能修六艺之术, 而观此九家之言, 舍短取长, 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所举九家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包括上自春秋下至秦汉的众多学者。

诸子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正在此期撰著及成编的《黄帝内经》,受其影响,与之相通,亦势所必然。 观《黄帝内经》多篇内容,确与道家、儒家、阴阳家、名家及兵家关系相当密切。这是由于《内经》诸多作者能“观览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素问·示从容论》)使然。或许《内经》许多篇章正是由那些通百家之学的医家所撰著。

2. 文学、史学

对于《内经》的文章笔法,宋人程颢说:“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内经》的文字后人虽多有改动,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先秦古文。由于其汇编成书于汉代,必经汉代学者的损益,因而更多地体现了汉时的文字特点。古今许多学者在文字学和音韵学上的考据皆证实了这一说法。《内经》成功地运用了先秦及秦汉文字,将中国古代的医学技术和理论传承下来。

中国古代医学的历史进程,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充满了医学与巫术的斗争。《内经》的许多作者熟悉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终于建立了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素问》的《异法方宜论》、《移精变气论》、《汤液醪醴论》、《玉版论要》、《五脏别论》和《灵枢·贼风》等篇都保存了医学发展史的真实而生动的史料。

3.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社会问题的学科,而社会因素同人类群体或个体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有着密切关系。《素问·著至教论》说:“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人事,除个体之人外,还包括社会群体、社会世事。《内经》中许多篇章描述了古代社会与医学起源、发展情况。如远古穴居野处,私有观念尚未萌生而称“恬惔之世”,疾病以外感外伤为主,医药学初建,“祝由”盛行;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的建立,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增多,疾病也渐趋复杂,单纯的汤液醪醴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于是发展而为多种剂型、多种治法。此外,《内经》还有大量社会经济状况、风土习俗、人情心理以及社会地位变迁等及其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并贯穿于病因、发病、诊断、治疗、养生诸学说之中。它将人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失调作为重要致病因素,丰富了中医病因学理论;它重视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纠正社会性致病因素,并以此作为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完善了中医学疾病防治理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自然科学

1. 天文

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学科。我国是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春秋至秦汉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形成时期,其知识和方法不仅影响《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成为“天人合一”内容之一,而且还渗透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之中。关于宇宙结构《内经》不同篇章分别接受了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灵枢·邪客》)是为盖天说。“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 )反映浑天说思想,又含有宣夜说的成分。关于日月五星、北斗星、天周二十八宿的运行规律及其空间关系,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映到《内经》之中,则用以说明生命运动的周期性,即所谓“与天地同纪”。

2. 历法

把年、月、日、时等计时单位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编排以便记录和计算较长的时间序列,这种法则叫历法。中国古代历法(战国的古六历,西汉的太初历等),主要实行“四分历”,它以一回归年等于365.25日,岁余四分之一日而得名。四分历又用朔望月来定月,用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兼有阴历月和回归年双重性质,属于阴阳合历。《内经》实行的也是四分历。此外,运气诸篇还独创了“五运六气历”,它也属于阴阳合历,以天干地支作为运算符号进行推演,阐明六十甲子年中天度、气数、气候、物候、疾病

变化与防治规律。

3. 气象

气象及其周期性、灾害性变化,同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人深受所生存空间大气的影响,“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遊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内经》重视四时气候的太过与不及对人的致病作用,发现了外感疾病的发病规律,有力地指导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经》有关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十分丰富,建立了中国古代医学气象学。

4. 地理

地理是中国古代就有的称谓,《内经》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域区划、自然特点、地区物产及经济状况。中国古代地域辽阔,《内经》重视东西南北中五方不同地区的地势、气候、物产、生活环境及方式的差异,找到了地理因素影响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的规律, 建立了中国古代的医学地理学。

5. 数学

数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内经》用数表示天地、万物及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的度量,其中多用自然数表示量化关系,“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也常用三、五、十二、三百六十五等常数以及九宫八风图等表示阴阳、五行、经脉、腧穴之数及建构藏象、经络、疾病的数学模型。

6. 生物(农学)

中国古代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动植物物种、形态、生化功能及养育都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成为人的饮食来源,一些大动物的身体构造成为人体结构的参照,多种动植物药用价值的发现成为本草学的基础,因而生物学包括农学的成就便成为医学发展的基础。“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显示了生物生化与人脏腑功能的相关性。“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明对农作物和禽畜的属性与功能已用阴阳五行学说加以概括和分类,并以其不同的性用而施用于疾病的治疗中。

第二节《内经》的解读

中医文化是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养生文化系统,而不是单纯的医疗科技文化形态,因此,正视中医的文化意义关键就是要正视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正视了它,中医才能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才不会象中国古代其它科学技术那样被现代科学技术扫进历史的博物馆。

首先,要改变人们把《黄帝内经》视为“医学最高经典”的传统看法,还原《黄帝内经》的真相。我们看《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它已经明确地告诉来者,不要把它看成一部医书,它是一部关于自然和人体生命及其相互关系的书。

其次,要纠正人们忽视中医文化的历史错误,重塑中医文化形态。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医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要把是不是“道”“德”作为能不能吃这碗饭的衡量标准。二是在中医所有的文化活动中体现“道”“德”的重要地位,包括:解释《黄帝内经》,要强调“尊道贵德”对养生和治病的决定意义;在现行中医生理、病理和医理中,于“君主神明”之上,建立“德主君命”、“德”力决定五运六气和五藏六府运动顺逆的论述;在中医活动场所,要有中医讲诵经堂及相关设施和文饰。

再次,要让《黄帝内经·素问》进入家家户户,把诵读经典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业。养生不是养身,而是体悟生命的完整意义。养生的技术千千万万,没有那个人有本事把所有这些具体技术都记得清清楚楚,用得真真切切,唯有诵读经典可以不断地提醒人们按照简单的养生原则去生活,就可以实现“治未病”的愿望。“治未病”难道不是对中医信仰最好的回报吗?


    相关文章

    王洪图[黄帝内经]80全集(1--20集)

    首页>科教> 王洪图<黄帝内经>80全集 播放全部 倒序排序 顺序排序 播放数排序 总视频数:80 专辑播放:798,020 总时长:64:57:16 01<内经>(上篇:绪论)上1:概论.简介:上1-1 ...

    浅谈[黄帝内经]课程的教学体会

    摘 要:<内经>是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开设的课程,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浅谈下体会. 关健词:<黄帝内经>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R181.1 文 ...

    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重点小结 1. 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学术体系形成时期:临证经验积累和发展时期: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 2. 关于药物起源的三个传说人物:伏羲氏.神农.黄帝. 3. 火的使用特别 ...

    2014王洪图黄帝内经教学讲座(1-80全集)

    <黄帝内经讲义--养生大道>(王洪图)80集全集 黄帝内经 王洪图教学讲座(1-80全集) 张廷模<中药学>教学讲座(1-79全集) 王洪图 黄帝内经 目录xCL一品下载 01<黄帝内经>简介xCL一品下 ...

    中医护理的概念

    第一篇 绪 论 第一章 中医护理学概述 我国的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之中,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不仅为我国人类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又深刻影响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科学技 ...

    "子午流注针法"之理论谬误

    乱弹 洪洞散人 子午流注,妙不可言, 掐指一算,克急救难. 所可疑者,时间节点, 古之滴漏,天下翕然? 子丑寅卯,以何为准? 更夫敲锣,一念之间. 太虚寥廓,脉气流转, 吾善开穴,神医秘传, 正欲施术,患者捣乱, 却云内急,更衣盘桓, 大夫 ...

    [黄帝内经素问]: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素问&g ...

    我的中医梦--电子小报

    针灸甲乙经 推拿 中医学 主编:crazy star 刊号:001 日期:05.26 <针灸甲乙经> 是中国针灸学专著, 该书集 <素问> . <针经>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 灸 ...

    我的师傅李士懋老的"成才之路"

    李士懋教授成才之路 教学临床科研三者共融出真知  读书看病著述一脉相承创新论 河北医科大学"李士懋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组 李士懋(1936-),男.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