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防护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

基坑防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29-20-200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8、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JGJ-200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JGJ18-2003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1、氧化铝仓及包装堆栈施工图纸

12、氧化铝仓及包装堆栈基坑支护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XXXXXXXXXXXXXXXX工程,位于XXXXXX内,主要包括XXXX、XXXXXX,XXXXXX长68.5m,宽38m,XXXXX长30m,宽15m,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桩(遇地下水时采用泥浆或砼护壁),基坑深度相差较大,呈阶梯状,其中Ⅰ区基坑深度为-7m,

Ⅱ区基坑深度为-13.4m,Ⅲ区基坑深度为-16.9m,土质以杂填土为主,地下水位在-3m至-13m之间,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基坑防护包括基坑降水及基坑支护。

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内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土质不均匀,主要成分为回填粉质粘土、粉土及泥岩、铝土泥岩碎石机砾石。

⑧层砂质泥岩:砂质含量较均匀,含少量黑色矿物,夹薄层泥岩,局部相变为砂岩,具水平层理。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软岩,较完整。

⑧-1层砂岩:以石英为主,断口较平坦,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分选性中等,磨圆度好。岩石的坚硬度为较硬岩,较完整。

⑨层石灰岩:中等风化~微风化,厚层状,坚硬、致密、性脆,隐晶质结构,含云母矿物及少量方解石脉。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完整。

三、施工部署

1、施工方案:本工程Ⅰ区基坑深度较浅,可按自然放坡进行防护,放坡系数1:0.33,根据实际情况,Ⅱ区基坑北侧为厂区道路,Ⅲ区南侧为一期建筑,按设计图纸要求,Ⅱ区基坑北侧及Ⅲ区基坑南侧采用旋挖桩作支护桩进行防护,上部做冠梁一道,Ⅲ区基坑南侧支护桩中间设锚索及腰梁;ZH-2及ZH-2a既作为基坑开挖时的支护桩又作为本工程的永久工程桩(一桩两用)。Ⅱ区基坑施工场地狭小,在土方开挖施工中,为防止基坑东、西侧桩之间土方塌方,采用铆钉

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方法进行防护。Ⅲ区基坑北侧采用自然放坡进行防护,放坡系数为1:0.75,基坑排水采用明沟排水。

2、施工顺序:

Ⅰ区土方开挖修坡支护桩、锚索施工 区土方开挖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冠梁

排桩施工完毕,开槽到冠梁底位置,清除多余桩头,清理连接面的残渣、浮土、夯实,在冠梁底部铺筑C15砼垫层,而后弹出中线,经验线后方可安装钢筋,封闭模板,浇筑冠梁混凝土。

2、锚索及挂网喷砼施工工艺

本工程的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锚索(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锚索采用OVM15-4锚具及1860N/m㎡级Φ15.24mm低级松弛钢绞线,其水平间距2.5m,水平倾角45°,锚固体直径110mm,锚索自

由段长度为18m,锚固段长度10m,总长度28m。注浆管均采用聚乙烯管。

①机械准备

②施工工艺及流程

⑴成孔:钻孔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根据设计高度按要求施工锚索,用锚杆钻机成孔,孔深超过设计深度的0.5m,成孔后,锚孔在水平方向的误差不应大于100mm,垂直方向误差不应小于50mm,钻孔偏斜度不应小于3%。

⑵锚索制作:钢绞线应除油污,除锈,排列要均匀,平直、杆体轴线方向1.5-2米设置隔离架,二次注浆管应捆扎牢固。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状,在锚索锚头部位设注浆管。

⑶锚索安装:向锚索孔装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可安装锚索。

⑷锚索一次注浆: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标号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第一次采用重力或低压(0.4~0.6MPa)灌浆,采用底部灌浆方式,导管底端插入孔底(距孔底宜为100~200mm),在灌浆同时,将导管缓慢的以匀速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逸出,当孔

口有水泥浆液流出时,说明注浆已满,停止注浆。

⑸锚索二次注浆:第二次采用高压注浆(1~3MPa),孔口设止浆塞,在首次灌浆初凝后2~4小时内向孔中二次灌注水泥净浆,注满后保持压力5~8分钟,二次灌浆管的边壁带孔且与钻孔等长,在首次灌浆前与锚索同时送入孔中。

⑹腰梁、垫板安装:人工安装腰梁,采用2x25#b型工字钢做腰梁,保证固定垫板与孔向垂直和孔中心一直。

⑺锚索的张拉:张拉锚索前需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标定时,将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油泵联好,在压力机上用千斤顶主动出力的方法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绘出千斤顶出力(KN)和压力表指示的压强(MPa)曲线,作为锚索张拉时的依据。

⑻锁定、记录:根据注浆浆液程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张拉。每级荷载条件下,应停留3~10分钟,当位移稳定时方能进行下级加载。加载过程中,如出现压力不稳定,钢绞线伸长量急剧增加时应及时锁定。

⑼封孔注浆:补偿张拉后,立即进行封孔注浆。对于下倾锚索,注浆管从预留孔插入,直至管口进到锚固段顶面约50cm;孔中的空气经由设在定位止浆环处的排气管排出。

⑽外部保护:封孔注浆后,从锚具量起留500mm钢绞线,其余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②喷射砼施工工艺

⑴在支护桩上打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用M12长度150,竖向间距

@500,钢筋网采用Ф6.5@200双向钢筋网片,与支护桩连接。喷射细石砼采用C20砼,厚度100mm。冠梁顶至基坑顶坡面采用喷射细石砼护面,喷射细石砼厚度50mm。

3、铆钉挂网喷射砼施工工艺

①材料和质量要求

⑴喷射砼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选用细砂,含水量不宜大于5%,石子选用5-10mm碎石,应干净无杂质,喷射砼强度等级C20。

⑵下层土或相邻的开挖须分开,待上层或相邻钢筋挂网施工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

②具体施工方法

在施工Ⅱ区土方开挖过程中,随开挖土方,随挂钢丝网,每层开挖高度为2m,由上部至下挂钢丝网,在已完成的Ⅰ区桩身上固定铆

钉,铆钉间距1m,将钢丝网与桩连成整体,随后喷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2:2,水泥为32.5标号,喷射厚度10cm,根据现场土质的实际情况控制每次的开挖厚度,严禁超挖。

4、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①施工方法

在基坑周围设一道200mm高120砖砌挡水沿,水泥抹面。另设排水沟,水沟坡度1%,沟宽500MM,沟深200MM(最浅处)。避免渗水、漏水进入坑内。排水沟每10米设一个集水井,集水井深3米,底部铺满碎石滤水层,将基坑内里的水汇到集水井中,由潜水泵抽向坑外。

底部缠尼龙网

②基坑降水辅助措施

⑴基坑壁残留滞水处理

在支护施工过程中,对于坑壁局部渗水,采用外引明排是主要的处理措施。根据

实际施工情况,如渗水较大,影响边坡锚喷面的稳定,在锚喷护壁上的面层混凝土初凝后,坡面插入周边带孔眼的包网尼龙布的排水管,把局部渗水通过暗埋在坡面内的塑料排水管引入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中(详见上图),利用水泵定时抽排,达到干槽作业。设置时,根据坡面地层的渗水情况,泄水管纵横向间距约为3.0m,梅花型布置。

3、基坑变形观测工艺

由于本基坑结构外形复杂,支护结构复杂,施工期间历经雨季,且多工种交叉作业,对基坑边坡安全与结构稳定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边坡的变形观测对维护本基坑的安全与结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基坑变形观测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①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及基准点的布置

⑴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是测量基坑变形观测点在垂直基坑边线方向上的水平位移,可采用经纬仪小角法观测。

⑵观测点的布置:施工期间在坡顶设变形观测点,观测点固定铝箔纸。观测点间距大约15m。且每边不少于3点。

⑶基准点的设置:基准点设在平行于基坑边线并通过观测点或离观测点距离较近的视线上,根据现场条件,基准点的位置应离开基坑边线一定距离设在稳定或相对稳定的位置,当按两个层次布网观测时,使用前应利用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每条视线至少1个工作基点。

⑷检核点的设置:检核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每个基准点布设的检核点不得少于2个

⑸定向点的设置:在通过工作基点的视线上、基坑对面的稳定建筑物或围墙上或地面上设置定向点,作为观测视线定向的依据。定向点的设置数量与工作基点对应。(附基坑变形观测平面图)

③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各方,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④基坑开挖期间和遇暴雨时,每天观测一次,其它时间,每2天观测一次,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后,若无明显变形,可适当减少(每周不少于2次,基坑回填后二个月内每星期一次)观测频率。

⑤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应按规范进行,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并存档保存。监理方应进行旁站,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

4、临边防护工艺

①四周距基坑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并挂设立网,夜间必须设红色标志灯。

②栏杆立杆的固定方法用Ф48×3.5钢管打入地面40cm,立杆间距2米,横杆距地分别为0.1米和1.2米,立杆距基坑边500cm,栏杆高度1.8m,并刷红白相间的警示色。

如图所示:

五、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⑴ 建立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

⑵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各个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将处理方法制定成规章制度。

⑶ 强化全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⑷ 全体人员进场后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⑸ 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主要材料必须有原材料合格证方可进场,碎石、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⑹ 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⑺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有效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⑻密切注意坡壁的动态变化。

⑼修坡:坡面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⑽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专人操作维护,熟悉机械性能与构造,巡回检查注油部位,使机械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禁止非专职人员开停机器。 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⑴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组(班)长及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新技术推广项目予以落实。为保证技术交底的贯彻落实,技术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工前技术培训,从材料使用、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注意事项都要进行详尽讲解,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对设计要求、《规范》标准、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作业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⑵ 材料检验制度:应按照国家及部颁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检验。

⑶技术复核制度:是以重要环节进行复查、校核,以避免重大差错的一项制度。

⑷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要认真进行处理。

⑸技术档案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到交工为止,应加强技术资料的取证、记录、检查和整理工作,各项技术资料要如实反映情况,经有关人员审定后严加管理不得丢失损坏。

③技术措施

⑴修坡:挂线、验尺、不亏不盈,坡面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准有伞沿,坡面平整无鼓包。

⑵凿孔:孔的水平垂直间距,允许误差±100㎜,孔径允许误差±5㎜,孔深允许误差±50㎜。

⑶制浆: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水泥、水灰比以及添加剂配料,搅拌均匀。

⑷注浆作业:首先扎紧防漏浆袋,将符合孔深要求的注浆塑料管插入孔内,从里向外逐步回撤注浆,达到孔口稍有溢流现象,即行堵口封死。

⑸喷射砼:严格按设计要求比例配料搅拌均匀,严格掌握喷层厚度,表面平整度要求±30㎜。

六、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①安全组织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做好安全管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⑴项目经理部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并赋予一定的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⑵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生产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建立专业检查,职工自检和安全值日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应由专人管理,做到及时、准确、齐全。 ⑶对现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均应履行签字手续,未作安全技术交底的,生产班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接受任务。

⑷建立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凡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不得从事管理活动。执行每周一安全例会制度和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对全体参与施工的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贯彻有关安全文明精神,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②安全保证措施

⑴各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⑵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现场及相

邻区域的人员和设施安全,严禁私自购买使用劣质假冒的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

⑶施工现场道路应当平整畅通,出入口等易看到的地方应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牌。

⑷进入施工现场,人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拖鞋和残疾病人及童工进入现场,严禁酒后施工作业。

⑸非机电作业人员不准动用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防护装置应齐全,操作人员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⑹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思想要集中,不得擅自离岗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⑺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遇到跳闸时,不得强行合闸,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合闸。

③安全防护

⑴安全设施有专人按规定统一设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动。因工作需要须拆动时,要经过有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安全员要认真检查。

⑵注浆、喷浆等人员必须带上防护眼镜及其他有关防护用具。 ⑶喷砼浆时,基坑边应用竹篱板隔离以防飞石伤人和灰尘飞扬。 ⑷切割钢绞线使用的砂轮切割机要设安全护罩,以免断片伤人。

七、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①预防措施

⑴严禁坑边大量堆载,基坑边严格按支护设计要求控制荷载,

坑边3m范围内严禁堆载,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⑵为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基坑边坡变形过大、过快,应立即回填支撑基坑,。

⑶加强安全监控:由于土性及施工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然而基坑和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化情况,因此加强动态信息化跟踪,以数据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控制施工进度,必要时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加以补救,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的安全。

②现场复杂地质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复杂地质,应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现有老基础、防空洞等均要全部挖除,然后回填素土并分层夯实。 ③应急组织措施

由于地基土质复杂,环境条件的不同,开挖方法的不同,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事故。因此,在土方开挖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本工程各方面的条件分析,预测在开挖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坑壁坍塌,透水等问题,预先做好应急措施和补救的准备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企业,员工和相关方的生命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特制定项目部深基坑倒坍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成立深基坑倒坍应急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 长:张福祥

副组长:李海涛、史淑芳

成 员:王恩洲、白兰英、史俊英、刘光华、刘建玲、耿元元、王永星、刘伟宽、王行

具体分工如下:

1、副组长的任务是了解险情,组织现场抢救及对外联络。 ○

2、成员的任务是根据命令,及时调动调动抢险人员、器材、机械上○

一线抢险。

3、组长保持项目部与公司及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做到上情下○

达、下情上达,并负责生活保障。

2、主要职责

1、当基坑开挖过程中迅速开展深基坑坍塌抢救任务,及时观察周边○

裂缝,宽度情况,布置应急预防措施,根据坍塌和周边环境调运,抢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救灾。

2、及时汇报相关部门、坍塌情况,组织周边人员的紧急疏散。 ○

3、指挥处理程序

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召集临时应急会议,并根据情况调集抢险队员和物资、器械赶赴现场,后勤保障及联络要按指挥小组指令,及时进入岗位开展工作。

1、开挖过程中要组织“信息化施工”,建立施工监测系统,随时监测○

基坑变形,围护结构内力变化,水压力变化和对周围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等情况,根据监测资料,随时核对原设计,采取弥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准备好应急措施的材料○

设备,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就可以马上采取措施,以防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3、做好现场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及时排水。 ○

4、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避免靠近基坑。 ○

4、应急材料

为做到及时处理各项事故,要准备以下材料:

1、大口径排污泵3台,配套水龙带。 ○

2、专用铁锹10把。 ○

3、简单护理药物,以便处理轻微伤势。 ○

4、备用水泥若干。 ○

5、毛巾、灭火器、大绳、口哨、通信工具等应齐全,其它方面材料○

根据需要准备。

5、对由于降水、支护施工引起的危情,项目部立即召开研讨会,8小时由技术负责人内拿出技术处理措施,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工程师通过,迅速组织实施完毕。

6、安排专人负责对基坑危情的监控。监控负责人组织现场的技术员,做到每天24小时对基坑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危情10分钟内通知到施工负责人。

7、在公司仓库留置一定数量的、可随时调配的机械设备,保证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现场。

8、应急处理措施

当基坑涌水量过大,无法用明水泵排出时,要及时调用铲车,自卸汽

车等,把已开挖部分填实,然后修定原施工方案,改用其它降水方法。当基坑壁变形时可先打入钢管护桩壁,然后在表面喷注快硬早强水泥。

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

基坑防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29-20-200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8、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JGJ-200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JGJ18-2003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1、氧化铝仓及包装堆栈施工图纸

12、氧化铝仓及包装堆栈基坑支护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XXXXXXXXXXXXXXXX工程,位于XXXXXX内,主要包括XXXX、XXXXXX,XXXXXX长68.5m,宽38m,XXXXX长30m,宽15m,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桩(遇地下水时采用泥浆或砼护壁),基坑深度相差较大,呈阶梯状,其中Ⅰ区基坑深度为-7m,

Ⅱ区基坑深度为-13.4m,Ⅲ区基坑深度为-16.9m,土质以杂填土为主,地下水位在-3m至-13m之间,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基坑防护包括基坑降水及基坑支护。

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内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土质不均匀,主要成分为回填粉质粘土、粉土及泥岩、铝土泥岩碎石机砾石。

⑧层砂质泥岩:砂质含量较均匀,含少量黑色矿物,夹薄层泥岩,局部相变为砂岩,具水平层理。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软岩,较完整。

⑧-1层砂岩:以石英为主,断口较平坦,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分选性中等,磨圆度好。岩石的坚硬度为较硬岩,较完整。

⑨层石灰岩:中等风化~微风化,厚层状,坚硬、致密、性脆,隐晶质结构,含云母矿物及少量方解石脉。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完整。

三、施工部署

1、施工方案:本工程Ⅰ区基坑深度较浅,可按自然放坡进行防护,放坡系数1:0.33,根据实际情况,Ⅱ区基坑北侧为厂区道路,Ⅲ区南侧为一期建筑,按设计图纸要求,Ⅱ区基坑北侧及Ⅲ区基坑南侧采用旋挖桩作支护桩进行防护,上部做冠梁一道,Ⅲ区基坑南侧支护桩中间设锚索及腰梁;ZH-2及ZH-2a既作为基坑开挖时的支护桩又作为本工程的永久工程桩(一桩两用)。Ⅱ区基坑施工场地狭小,在土方开挖施工中,为防止基坑东、西侧桩之间土方塌方,采用铆钉

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方法进行防护。Ⅲ区基坑北侧采用自然放坡进行防护,放坡系数为1:0.75,基坑排水采用明沟排水。

2、施工顺序:

Ⅰ区土方开挖修坡支护桩、锚索施工 区土方开挖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冠梁

排桩施工完毕,开槽到冠梁底位置,清除多余桩头,清理连接面的残渣、浮土、夯实,在冠梁底部铺筑C15砼垫层,而后弹出中线,经验线后方可安装钢筋,封闭模板,浇筑冠梁混凝土。

2、锚索及挂网喷砼施工工艺

本工程的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锚索(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锚索采用OVM15-4锚具及1860N/m㎡级Φ15.24mm低级松弛钢绞线,其水平间距2.5m,水平倾角45°,锚固体直径110mm,锚索自

由段长度为18m,锚固段长度10m,总长度28m。注浆管均采用聚乙烯管。

①机械准备

②施工工艺及流程

⑴成孔:钻孔是锚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根据设计高度按要求施工锚索,用锚杆钻机成孔,孔深超过设计深度的0.5m,成孔后,锚孔在水平方向的误差不应大于100mm,垂直方向误差不应小于50mm,钻孔偏斜度不应小于3%。

⑵锚索制作:钢绞线应除油污,除锈,排列要均匀,平直、杆体轴线方向1.5-2米设置隔离架,二次注浆管应捆扎牢固。锚索在钻孔的同时于现场进行编制,内锚固段采用波纹形状,张拉段采用直线形状,在锚索锚头部位设注浆管。

⑶锚索安装:向锚索孔装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再以高压风清孔一次,即可安装锚索。

⑷锚索一次注浆: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标号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第一次采用重力或低压(0.4~0.6MPa)灌浆,采用底部灌浆方式,导管底端插入孔底(距孔底宜为100~200mm),在灌浆同时,将导管缓慢的以匀速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的表面以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逸出,当孔

口有水泥浆液流出时,说明注浆已满,停止注浆。

⑸锚索二次注浆:第二次采用高压注浆(1~3MPa),孔口设止浆塞,在首次灌浆初凝后2~4小时内向孔中二次灌注水泥净浆,注满后保持压力5~8分钟,二次灌浆管的边壁带孔且与钻孔等长,在首次灌浆前与锚索同时送入孔中。

⑹腰梁、垫板安装:人工安装腰梁,采用2x25#b型工字钢做腰梁,保证固定垫板与孔向垂直和孔中心一直。

⑺锚索的张拉:张拉锚索前需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标定时,将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油泵联好,在压力机上用千斤顶主动出力的方法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绘出千斤顶出力(KN)和压力表指示的压强(MPa)曲线,作为锚索张拉时的依据。

⑻锁定、记录:根据注浆浆液程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张拉。每级荷载条件下,应停留3~10分钟,当位移稳定时方能进行下级加载。加载过程中,如出现压力不稳定,钢绞线伸长量急剧增加时应及时锁定。

⑼封孔注浆:补偿张拉后,立即进行封孔注浆。对于下倾锚索,注浆管从预留孔插入,直至管口进到锚固段顶面约50cm;孔中的空气经由设在定位止浆环处的排气管排出。

⑽外部保护:封孔注浆后,从锚具量起留500mm钢绞线,其余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②喷射砼施工工艺

⑴在支护桩上打膨胀螺栓,膨胀螺栓用M12长度150,竖向间距

@500,钢筋网采用Ф6.5@200双向钢筋网片,与支护桩连接。喷射细石砼采用C20砼,厚度100mm。冠梁顶至基坑顶坡面采用喷射细石砼护面,喷射细石砼厚度50mm。

3、铆钉挂网喷射砼施工工艺

①材料和质量要求

⑴喷射砼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选用细砂,含水量不宜大于5%,石子选用5-10mm碎石,应干净无杂质,喷射砼强度等级C20。

⑵下层土或相邻的开挖须分开,待上层或相邻钢筋挂网施工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

②具体施工方法

在施工Ⅱ区土方开挖过程中,随开挖土方,随挂钢丝网,每层开挖高度为2m,由上部至下挂钢丝网,在已完成的Ⅰ区桩身上固定铆

钉,铆钉间距1m,将钢丝网与桩连成整体,随后喷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2:2,水泥为32.5标号,喷射厚度10cm,根据现场土质的实际情况控制每次的开挖厚度,严禁超挖。

4、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①施工方法

在基坑周围设一道200mm高120砖砌挡水沿,水泥抹面。另设排水沟,水沟坡度1%,沟宽500MM,沟深200MM(最浅处)。避免渗水、漏水进入坑内。排水沟每10米设一个集水井,集水井深3米,底部铺满碎石滤水层,将基坑内里的水汇到集水井中,由潜水泵抽向坑外。

底部缠尼龙网

②基坑降水辅助措施

⑴基坑壁残留滞水处理

在支护施工过程中,对于坑壁局部渗水,采用外引明排是主要的处理措施。根据

实际施工情况,如渗水较大,影响边坡锚喷面的稳定,在锚喷护壁上的面层混凝土初凝后,坡面插入周边带孔眼的包网尼龙布的排水管,把局部渗水通过暗埋在坡面内的塑料排水管引入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中(详见上图),利用水泵定时抽排,达到干槽作业。设置时,根据坡面地层的渗水情况,泄水管纵横向间距约为3.0m,梅花型布置。

3、基坑变形观测工艺

由于本基坑结构外形复杂,支护结构复杂,施工期间历经雨季,且多工种交叉作业,对基坑边坡安全与结构稳定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边坡的变形观测对维护本基坑的安全与结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基坑变形观测采用经纬仪进行观测。

①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及基准点的布置

⑴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是测量基坑变形观测点在垂直基坑边线方向上的水平位移,可采用经纬仪小角法观测。

⑵观测点的布置:施工期间在坡顶设变形观测点,观测点固定铝箔纸。观测点间距大约15m。且每边不少于3点。

⑶基准点的设置:基准点设在平行于基坑边线并通过观测点或离观测点距离较近的视线上,根据现场条件,基准点的位置应离开基坑边线一定距离设在稳定或相对稳定的位置,当按两个层次布网观测时,使用前应利用检核点对其进行稳定性检测,每条视线至少1个工作基点。

⑷检核点的设置:检核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每个基准点布设的检核点不得少于2个

⑸定向点的设置:在通过工作基点的视线上、基坑对面的稳定建筑物或围墙上或地面上设置定向点,作为观测视线定向的依据。定向点的设置数量与工作基点对应。(附基坑变形观测平面图)

③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各方,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④基坑开挖期间和遇暴雨时,每天观测一次,其它时间,每2天观测一次,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后,若无明显变形,可适当减少(每周不少于2次,基坑回填后二个月内每星期一次)观测频率。

⑤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应按规范进行,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并存档保存。监理方应进行旁站,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

4、临边防护工艺

①四周距基坑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并挂设立网,夜间必须设红色标志灯。

②栏杆立杆的固定方法用Ф48×3.5钢管打入地面40cm,立杆间距2米,横杆距地分别为0.1米和1.2米,立杆距基坑边500cm,栏杆高度1.8m,并刷红白相间的警示色。

如图所示:

五、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⑴ 建立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

⑵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各个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将处理方法制定成规章制度。

⑶ 强化全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⑷ 全体人员进场后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⑸ 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主要材料必须有原材料合格证方可进场,碎石、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⑹ 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⑺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有效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⑻密切注意坡壁的动态变化。

⑼修坡:坡面角度符合设计要求。

⑽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专人操作维护,熟悉机械性能与构造,巡回检查注油部位,使机械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禁止非专职人员开停机器。 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⑴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组(班)长及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新技术推广项目予以落实。为保证技术交底的贯彻落实,技术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工前技术培训,从材料使用、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注意事项都要进行详尽讲解,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对设计要求、《规范》标准、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作业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⑵ 材料检验制度:应按照国家及部颁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检验。

⑶技术复核制度:是以重要环节进行复查、校核,以避免重大差错的一项制度。

⑷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要认真进行处理。

⑸技术档案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到交工为止,应加强技术资料的取证、记录、检查和整理工作,各项技术资料要如实反映情况,经有关人员审定后严加管理不得丢失损坏。

③技术措施

⑴修坡:挂线、验尺、不亏不盈,坡面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准有伞沿,坡面平整无鼓包。

⑵凿孔:孔的水平垂直间距,允许误差±100㎜,孔径允许误差±5㎜,孔深允许误差±50㎜。

⑶制浆: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水泥、水灰比以及添加剂配料,搅拌均匀。

⑷注浆作业:首先扎紧防漏浆袋,将符合孔深要求的注浆塑料管插入孔内,从里向外逐步回撤注浆,达到孔口稍有溢流现象,即行堵口封死。

⑸喷射砼:严格按设计要求比例配料搅拌均匀,严格掌握喷层厚度,表面平整度要求±30㎜。

六、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①安全组织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做好安全管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⑴项目经理部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并赋予一定的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⑵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由主管生产负责人主持安全活动,建立专业检查,职工自检和安全值日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应由专人管理,做到及时、准确、齐全。 ⑶对现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均应履行签字手续,未作安全技术交底的,生产班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接受任务。

⑷建立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凡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不得从事管理活动。执行每周一安全例会制度和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对全体参与施工的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安全制度和严禁事项,贯彻有关安全文明精神,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②安全保证措施

⑴各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⑵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现场及相

邻区域的人员和设施安全,严禁私自购买使用劣质假冒的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

⑶施工现场道路应当平整畅通,出入口等易看到的地方应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牌。

⑷进入施工现场,人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拖鞋和残疾病人及童工进入现场,严禁酒后施工作业。

⑸非机电作业人员不准动用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防护装置应齐全,操作人员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⑹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思想要集中,不得擅自离岗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

⑺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遇到跳闸时,不得强行合闸,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合闸。

③安全防护

⑴安全设施有专人按规定统一设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动。因工作需要须拆动时,要经过有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安全员要认真检查。

⑵注浆、喷浆等人员必须带上防护眼镜及其他有关防护用具。 ⑶喷砼浆时,基坑边应用竹篱板隔离以防飞石伤人和灰尘飞扬。 ⑷切割钢绞线使用的砂轮切割机要设安全护罩,以免断片伤人。

七、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①预防措施

⑴严禁坑边大量堆载,基坑边严格按支护设计要求控制荷载,

坑边3m范围内严禁堆载,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⑵为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基坑边坡变形过大、过快,应立即回填支撑基坑,。

⑶加强安全监控:由于土性及施工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然而基坑和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化情况,因此加强动态信息化跟踪,以数据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控制施工进度,必要时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加以补救,确保基坑和周边建筑的安全。

②现场复杂地质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复杂地质,应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现有老基础、防空洞等均要全部挖除,然后回填素土并分层夯实。 ③应急组织措施

由于地基土质复杂,环境条件的不同,开挖方法的不同,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事故。因此,在土方开挖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本工程各方面的条件分析,预测在开挖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坑壁坍塌,透水等问题,预先做好应急措施和补救的准备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企业,员工和相关方的生命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特制定项目部深基坑倒坍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成立深基坑倒坍应急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 长:张福祥

副组长:李海涛、史淑芳

成 员:王恩洲、白兰英、史俊英、刘光华、刘建玲、耿元元、王永星、刘伟宽、王行

具体分工如下:

1、副组长的任务是了解险情,组织现场抢救及对外联络。 ○

2、成员的任务是根据命令,及时调动调动抢险人员、器材、机械上○

一线抢险。

3、组长保持项目部与公司及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做到上情下○

达、下情上达,并负责生活保障。

2、主要职责

1、当基坑开挖过程中迅速开展深基坑坍塌抢救任务,及时观察周边○

裂缝,宽度情况,布置应急预防措施,根据坍塌和周边环境调运,抢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救灾。

2、及时汇报相关部门、坍塌情况,组织周边人员的紧急疏散。 ○

3、指挥处理程序

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召集临时应急会议,并根据情况调集抢险队员和物资、器械赶赴现场,后勤保障及联络要按指挥小组指令,及时进入岗位开展工作。

1、开挖过程中要组织“信息化施工”,建立施工监测系统,随时监测○

基坑变形,围护结构内力变化,水压力变化和对周围地面建筑物的影响等情况,根据监测资料,随时核对原设计,采取弥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准备好应急措施的材料○

设备,一旦出现事故苗头,就可以马上采取措施,以防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3、做好现场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及时排水。 ○

4、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避免靠近基坑。 ○

4、应急材料

为做到及时处理各项事故,要准备以下材料:

1、大口径排污泵3台,配套水龙带。 ○

2、专用铁锹10把。 ○

3、简单护理药物,以便处理轻微伤势。 ○

4、备用水泥若干。 ○

5、毛巾、灭火器、大绳、口哨、通信工具等应齐全,其它方面材料○

根据需要准备。

5、对由于降水、支护施工引起的危情,项目部立即召开研讨会,8小时由技术负责人内拿出技术处理措施,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工程师通过,迅速组织实施完毕。

6、安排专人负责对基坑危情的监控。监控负责人组织现场的技术员,做到每天24小时对基坑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危情10分钟内通知到施工负责人。

7、在公司仓库留置一定数量的、可随时调配的机械设备,保证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现场。

8、应急处理措施

当基坑涌水量过大,无法用明水泵排出时,要及时调用铲车,自卸汽

车等,把已开挖部分填实,然后修定原施工方案,改用其它降水方法。当基坑壁变形时可先打入钢管护桩壁,然后在表面喷注快硬早强水泥。


    相关文章

    临边防护施工方案

    四口五临边防护方案 作者: pkpm0001 发表日期: 2008-08-13 17:11 复制链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四口"围护 1.楼梯口防护 2.电梯井口防护 3.预留洞口围护 4.通道口防护 83吕$4 ...

    基坑.模板支护

    2-4 基坑支护.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 2-4-1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 保证项目 一.施工方案 应得分数20分 20分 1.基础施工无支护方案的扣 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根据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开挖深度.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 层高及基 ...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图文详解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 本章内容那个包括:桩基施工.基坑施工.墩柱.支架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施工.挂篮悬臂施工.跨线桥通道安全防护. 一.桩基施工 知识点: 1.桩机作业区域应平整,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立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 ...

    基坑防护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LTD TESCO沈阳北海工程 基坑防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北大马路与北海街交汇 ...

    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

    华浙·银马公寓Ⅰ标段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编制:审核:审批: 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0五年五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㈠ 地下室结构设计概况: ㈡ 基坑周围作业环境条件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㈠ 安全管理的目标.方针, ...

    基坑放坡施工方案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区门诊病房综合楼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 负 责 人: 监理单位: 负 责 人: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二O一三年五月二日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及原则 二. 工程概况 三. 边坡分析及处理措施 ...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K10+000-K11+000段填方路基防护工程 挡 墙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1.工程概况 74省道三门城区过境段公路改建工程第L3合同段K10+000-K11+000段路基填筑段沿河防护工程,是为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约束坡脚, ...

    成都市安监站各阶段检查资料(汇总)

    成都市安监站房建工程各阶段抽查资料 一.开工条件审查抽查资料 (一)建设单位 1.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及制度: 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拨付协议: 3.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地下工程有关资料移交清单(附图): 4. ...

    邻近既有线施工

    14.11现场施工安全监理工作重点 本标段有诸暨.义乌2个客专车站与既有沪昆线车站并站设场,沿线有多处施工区段与既有线并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与既有线有干扰,既有线施工安全是本标段工程的一大重点.. 14.11.1邻近既有线施工监理安全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