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走向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走向:重塑全球经济的五大力量

摘要:为了解商界精英们对于当前世界经济趋势与走向的判断,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集团于2010年3月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对象为全球代表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不同资历的1416位公司高管。除了按每年的常规询问单个的一些全球趋势之外,本年度的调查还首次引入了五个相互联系的主题,它们凸显了全球经济整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涵盖了各大公司未来可能的盈利点。这五个重点讨论的主题分别是:新兴市场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与人才管理,全球商品、信息以及资本的流动,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政府作用的日益加强。 目前,伴随着新兴经济体中消费者数量的增长,全球经济活动的重心正由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司高管们看来,这两大发展趋势是未来五年内影响商业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公司盈利最积极的驱动因素。此外,高管们也提出了全球化中另外两个关键的有利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以及日益增长的全球劳动力市场。在我们问到的十个趋势中(图1),上述四个方面是最受公司高管们所关注的,约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声称自己公司已经在这四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较于09年我们所做的调查,凡是涉及宏观商业运作和公司盈利的全球趋势,被调查者们对其重要性的认同基本没有改变(图1)。很显然,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挫并没有动摇这些重要的趋势。人们依然坚信全球化的积极效应,并且许多公司正由重短期计划向重长期计划转变,这些可能都反映了对全球经济前景乐观情绪的重燃,而这与麦肯锡其它经济调查的结果是相一致的。

除了按每年的常规询问单个的一些全球趋势之外,本年度的调查还首次引入了五个相互联系的主题,它们凸显了全球经济整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涵盖了各大公司未来可能的盈利点,这五个主题包括:新兴市场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与人才管理,全球商品、信息以及资本的流动,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政府作用的日益加强。

我们的调查发现,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面临着极为重要的挑战。例如,多数被调查者--大约63%--预计不断增加的波动性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永久特征,另外2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剧而大幅的波动将会损害全球经济的稳健性;另外,北美与欧洲的巨额赤字也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这两个地区的大多数公司高管们都担忧政府负债将会对GDP增长有负面影响。

在公司层面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半数的被调查者对于他们能找到符合其公司战略目标的合适人才只表示了稍许的乐观;同样的,面对全球经济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变--重塑全球经济的最重要力量,也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声称自己所在的公司已采取行动来应对这种转变。

一、新兴经济市场的经济增长与风险管理

新兴市场的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并且人口也不断在增加,它不仅正在逐步变为消费和生产的中心地,而且也将会成为资本、人才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在新兴市场取得成功是极为必要的。然而,对于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那些公司的高管们,他们中只有不到40%的人期望未来5年内在新兴市场上的收益能够占到公司总收入的25%以上,而其中有10%的人则对在新兴市场中获利完全没有任何期望。

为了抓住新兴市场的增长机遇,被调查者所在公司最常采用的一些做法(每一种做法的采用率大概是50%)便是:在当地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等分支机构,与当地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者与其建立合资企业,从新兴市场招募人才,以及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图2)。在中国和印度公司工作的高管们表示,他们发展新商业模式的速度要明显高于世界其它任何地区的公司。也许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总部设于北美的公司为谋求在新兴市场发展而采取的行动,相较于总部设在其他地区的公司要滞后很多,其中足足有20%的公司宣称它们根本没有对新兴市场采取过任何行动。另外,大型的上市公司对新兴市场采取行动的速率要远远超过小型的私人企业。

关于在新兴市场中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公司高管们认为前四位分别是:知识产权的不受保护(40%)、货币或者是汇率的波动性(38%)、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26%)、以及较低的安全和质量标准(26%)。北美的高科技和通讯公司的经理人们最担心的是知识产权的不受保护,而金融部门的公司经理人们则最担心货币的波动,能源公司的经理人们最担心的是地缘政治的不稳定。

二、劳动生产率和人才管理

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因此,除非这些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继续有很大的提高,否则很难取得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的(62%)经理人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中,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将会有中等水平的提高,而另外13%的人则期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不论是开发全球劳动力市场还是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熟练劳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在招募优秀员工时变得更加有创造力。对于寻找契合未来5年公司战略目标的合适人才,只有不到40%的公司高管们是“非常有信心”或者是“极其充满信心”的,大约一半的人表示“有点信心”。非常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市场与新兴市场的被调查者们在这个问题上大体持有相同的观点。

管理、研发和战略方面的人才短缺最为严重,但不同地区的经理人们对这些人才稀缺的严重性排序是有很大不同的(图3)。有趣的是,与研发人才相比较,中国的公司高管们更担心的是管理人才的短缺,但印度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当被问及公司在哪里招募所需人才时,经理人们最常提到的是从新兴市场中招募当地人并且让他们在那里工作(44%),招募新进入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人才(41%),调派发达国家的人才到新兴市场国家(35%)。北美公司的高管们表示,比起其它国家,他们更看重在发达国家招募优秀人才,包括再教育人才(30%)和劳动力市场中由于延迟退休而增加的人才(25%),这一数据与他们在把握新兴市场增长方面的行动较少是相一致的。

三、全球的商品、信息和资本流动

商品和资本的相对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力,公司高管们对这两者走出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的阴影保持了相当的乐观。尽管如此,基本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两者在未来5年的进展,这与此项调查中所看到的对多边合作的审慎希望也是一致的。

被调查者中,62%认为全球贸易流将平稳增长,但是仅有20%认为其将有显著增长;在资本市场一体化方面,59%的人预期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动将会整合在一起,但其它国家会继续限制资本流动;另外18%的人预测全球资本市场将会高度整合,将只有极少数国家会限制资本流动。整体来看,北美和欧洲的经理人表现得最不乐观,分别只有1%和2%的人预期会实现资本市场的完全整合,而在中国和拉美的经理人们中却有5%认为这一景象会出现。

信息的全球自由流动已经导致了定价的极端透明化,也建立起了消费者参与的新型沟通网络,但这可能仅仅还只是个开端。消费者行为的突破性变革将会对接下来五年的商业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经理人们预期对他们公司最强有力的影响将会是更多的创新性、消费者意识和知识的增强,以及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图4)。

四、自然资源管理

尽管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供应与使用的限制(这些问题在当今的公共辩论中十分抢眼),但经理人们对这些限制将影响公司利润的担忧似乎有所减弱:现在有25%的被调查者担心这一趋势会对公司的利润带来负面影响,这一比例相比去年报告中的28%以及前年报告中的33%已经有所下降。

能源和制造业的经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旧比较极端化:45%的制造业部门经理人预计他们的利润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在能源企业的经理人中,很少有人持中立态度:其中34%的人预计他们的利润会受到消极影响,但有更大一部分的人(59%)认为他们的利润会受到积极影响。

所有被调查者中只有三分之一(北美被调查者中有四成)表示自然资源限制不会对他们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当经理层在为他们的公司选择何种行动来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资源时,最常见的回答是,他们会采取节约能源的方式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图5)。

五、政府的作用日益加强

欧洲、北美的经理人正受困于本国几乎不能承受的超高公债:分别有54%和61%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债水平将对其本国市场的GDP增长产生“重大的”或者“异常负面的”影响。相反,45%的中国被调查者和24%的印度被调查者预计公债水平会对其本国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者“没有影响”。

根据一个几乎在所有地区都切合的分类,本地经理人与来自其它地区的经理人对未来五年内公司所在国政府在本国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64%的中国以外的被调查者将中国政府描述为该国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图6)。相对而言,中国的被调查者中只有49%的人持上述观点。

被调查者还被问及政府在过去12个月至18个月的行为是否增加了公司在特定国家投资的可能性。其中中国的得分最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公司“更可能”或者“非常可能”去中国投资;有一小部分的被调查者对印度(25%)、

巴西(24%)和美国(21%)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俄罗斯的情况最差: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公司“更可能”去俄罗斯投资,高达2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公司“不太可能”去那里投资。

最后,只有20%-30%的公司高管们声称(政府的与非政府的)多边合作将会在处理下列全球性议题时“很有效”或“非常有效”: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由贸易、核武器扩散以及恐怖主义。北美的被访谈者对多边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抱有最少的希望,而来自于新兴市场中的公司高管们的态度则要更为乐观些,他们对藉由通过多边合作机制的能力去解决上述问题充满信心。

六、展望未来

把握新兴市场增长所带来的机会--经理层认为把握这一趋势最为重要--将需要重新修改现有的商业模式,并重新配置公司的价格/价值等式。

对这些趋势进行风险管理也十分重要:被调查者表达了对新兴市场所面临的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市场波动问题的高度担忧。所以,评估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战略就显得举足轻重。

科技将在从本质上重塑消费者意识、消费者选择和互动模型中持续地发挥重大作用,所以企业应当努力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危机后,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

世界经济走出衰退

记者:在市场力量和各国政府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形势似乎好于预期。2008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为1.1%;而2009年底,这一预测被调高到3.1%。您对世界经济的态势也是持乐观态度吗?

王宇:是的,世界经济已经走出衰退。2010年元月,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调高至3.9%。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一些重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情况以及我个人的分析预测也可以印证这一判断。

从美国经济看: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摆脱衰退。2009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3.8%、2.2%。我预测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2.5%,也有可能达到3%。

在危机应对中,美国经济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个人储蓄率的提高和经常账户逆差的缩小尤其值得关注。在1960年至1990年的30年间,美国个人储蓄率平均为9%,最高时超过12%,此后,由于美国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战略转向了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储蓄率开始下降。特别是2005~2007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个人储蓄率大幅下降,最低跌至1.5%左右。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国个人储蓄率开始回升,2009年5月达到7%,为15年以来历史最高。个人消费支出约占美

国GDP的1/3,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短期看,储蓄上升可能造成消费下降,不利于经济复苏,但从长远看,美国个人储蓄率上升有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减少美国市场对国外投资的过度依赖。此外,从2009年1月到12月初,美元持续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美国出口,减少了贸易赤字。最近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贸易逆差下降至3807亿美元,大大低于2008年的6959亿美元,创8年来最低纪录。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进口额为1.93万亿美元,出口额为1.55万亿美元。

从欧元区经济看:2009年前两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分别下降2.4%和0.2%;三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3%,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经济衰退,成为欧元区走出衰退的标志;四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1%。2009年12月份,反映市场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9个月回升,复苏势头明显。我预测2010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1%。

欧元区复苏,也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作为欧盟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欧元区曾经尝试在不提高工资总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就业人数来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3年以来,由于工资增长趋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欧元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出口增长,进而扩大了投资和就业,成为危机后推动欧元区经济恢复的力量。二是在此次危机中,欧元区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但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利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机制来刺激经济,这一做法有利于欧元区经济较早恢复稳定增长。

从英国经济看:2009年前三季度,英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下降3.3%、5.8%和5.1%,创下连续6个季度下跌的最长历史纪录,不过,2009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开始由负转正,经济增长率为0.1%,这标志着英国经济正式走出衰退。我预测,201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1.5%左右。由于英镑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自2007年以来分别贬值了5%和20%,使英国出口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逆差缩小。2010年净出口的扩大将对英国经济复苏发挥作用。

从日本经济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2009年的日本经济呈现跌幅较大和通货紧缩的特征。2009年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3.1%,同比下跌8.9%;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0.7%,同比下跌5.8%;三季度环比上升0.3%,同比下跌5.1%。并且,由于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下跌,2009年11月,日本政府宣布,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鉴于通货紧缩对国内需求的压力,日本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和经济刺激计划两个外部因素。2009年3月份以来,日本出口增长较快。2009年11月,由于进口降幅大于出口降幅,加之对亚洲地区的出口扩大,日本实现经常项目顺差

1.1030万亿日元,同比增加77%。同时,日本政府还加大了经济刺激力度,日本银行采取了新的资金供给措施;日本财政部增加了7.2万亿日元的财政预算,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2010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可能出现较快回升。我预测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可能为1%~1.5%。

从澳大利亚经济看:在此次危机中,澳大利亚经济受外部冲击相对较小,GDP环

比仅有一个季度负增长,GDP同比一直处于正增长区间。澳大利亚经济于2009年9月强劲复苏:失业率明显下降,住房价格指数较快上升,包括企业投资在内的私人部门需求持续扩张。我预测2010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率可能为3%左右。

从印度经济看: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为了抑制高达12%的通胀率,印度政府一直采取紧缩政策。2008年9月危机爆发后,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辛格政府的第一要务。2008年10月,印度储备银行提出保持金融稳定、防止经济放缓的计划;2008年12月,印度财政部提出经济刺激方案。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印度经济强劲复苏,2009年前三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5.8%、6.1%和7.9%,其中,第三季度7.9%的增长率为印度6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仅低于中国。我预测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8%。

复苏进程面临困难

记者: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但是,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上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应对呢?

王宇: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但复苏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金融体系尚未完全恢复。一些金融机构仍然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理,需要继续补充资本金。在市场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真正恢复之前,国际金融市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最近迪拜和希腊出现的债务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退出战略”的两难困境。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大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方案,使用了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如何实施“退出战略”,各国政府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使许多国家的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风险上升,巨大的成本使各国政府不得不直面退出问题;另一方面,不少国家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依然疲弱,产能利用率仍然较低,比如,美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0%,日本制造业开工率不足70%,在此情况下,实施“退出战略”可能延缓经济复苏的步伐。

此外,由于各国经济复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发展中国家复苏较快,发达国家相对缓慢,因此,如何协调各国政府的“退出战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多数国家实行超低利率的情况下,如果新一轮利率政策调整缺少协调,可能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并由此带来了投资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2009年10月,美国失业率达到10.2%,为26年历史最高;2009年11月,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0%,为11年历史最高;2009年7月,日本失业率达到5.7%,为15年历史最高。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一些地区的高失业率限制了消费增长,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

四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自2009年9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其中,玉米价格上涨了24%左右,大米价格上涨了11%左右,石油价格上涨了20%左右,黄金价格上涨了18%左右。如果这一势头继续下去,可能再次给世界蒙上通货膨胀的阴影,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利率政策调整出现分歧

记者: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2009年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超低利率时代,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都已到达或仅略高于零水平,形成实际意义上的“零利率”。然而随着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全球利率政策也面临着新一轮调整。您能为我们分析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王宇: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非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调整出现分歧:一方面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坚守扩张性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挪威中央银行、以色列中央银行和越南中央银行开始收紧银根,提高利率。印度储备银行、泰国中央银行和印尼中央银行也有可能于2010年上半年加息。

从2007年9月起,美联储先后10次降息,将美元基准利率由5.25%降低至0~0.25%的目标区间,同时,美国政府还实施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如何及时回收流动性,以避免因信贷供应过量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不过,最近美国政府表示,高失业率反映了产能过剩对工资和价格造成的下行压力,在此情况下,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很快带来通胀威胁。美联储也表示,“美国低水平的资源利用率、受抑制的通货膨胀趋势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使联邦基金利率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极低水平上”。为此,我预测2010年6月份之前,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2010年2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从0.5%上调至0.75%,但同时发表声明说,上调贴现率只是一种技术调整,并不代表信贷紧缩政策的开始。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欧洲中央银行先后7次降低欧元基准利率至1.00%,为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预期2010年,欧元区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超过1%,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可能为1.5%左右,均低于欧洲中央银行2%的货币政策目标,我预测2010年上半年欧洲中央银行可能继续坚持1%的基准利率不变,2010年下半年欧洲中央银行有可能提高欧元利率。

由于日本已经陷入通货紧缩,面临物价持续下跌的压力,我预测2010年日本银行可能继续维持0.1%的基准利率不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英格兰银行9次降低英镑基准利率至0.5%,为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以来的最低水平。最近英格兰银行表示,正在考虑退出“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退出战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提高英镑利率;二是向市场出售英格兰银行持有的国债。我预测2010年英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超过2.5%,英格兰银行可能于2010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提高英镑的基准利率。

受旱灾影响,近期印度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09年12月,一周食品价格指数上升了19.95%,为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市场预期,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很快蔓延至其他领域,导致包括工业产品在内的全面通胀。最近印度政府官员表示,抑制通货膨胀已经比刺激经济增长更具紧迫性。我预测2010年上半年印度储备银行可能会提高卢比的基准利率。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从2009年10月份起,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连续三次提高澳元基准利率,成为第一个加息的G20国家。2009年10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3.25%,2009年11月第二次加息至3.5%,2009年12月第三次加息至3.75%。我预测2010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可能再次加息。 国际外汇市场逐步回稳

记者: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外汇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美元先是逆市走强,后又持续走弱。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2010年,国际外汇市场又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宇:最近,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外汇市场逐步回稳,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小幅双向波动,美元开始小幅走强,我预测这一趋势将在2010年上半年中得到延续。

2010年元月份以来,尽管美元持续升值,但从整体上看,2010年美元可能会小幅贬值。其原因在于:(1)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方案、历史最低的借贷成本、4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等将压低美元价值。(2)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过多的美元供应。(3)美国的超低利率和高失业率可能推动美元走低。

另一方面,如果不出现意外事件,2010年美元汇率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如果最近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欧洲的“债务炸弹”,美元可能出现较快升值。 尽管2010年元月份以来,欧元对美元双边汇率持续走低,但从整体看,2010年欧元对美元升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010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双边汇率可能小幅升值,日本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弱,日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英镑利率明显高于美元利率,但英国经济复苏整体弱于美国,因此,2010年英镑对美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英镑对美元汇率可能呈现小幅震荡格局。 2009年以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已经连续三次提高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至3.75%,考虑到利差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澳元可能继续走强。

11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走向:重塑全球经济的五大力量

摘要:为了解商界精英们对于当前世界经济趋势与走向的判断,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集团于2010年3月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对象为全球代表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不同资历的1416位公司高管。除了按每年的常规询问单个的一些全球趋势之外,本年度的调查还首次引入了五个相互联系的主题,它们凸显了全球经济整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涵盖了各大公司未来可能的盈利点。这五个重点讨论的主题分别是:新兴市场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与人才管理,全球商品、信息以及资本的流动,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政府作用的日益加强。 目前,伴随着新兴经济体中消费者数量的增长,全球经济活动的重心正由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司高管们看来,这两大发展趋势是未来五年内影响商业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公司盈利最积极的驱动因素。此外,高管们也提出了全球化中另外两个关键的有利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以及日益增长的全球劳动力市场。在我们问到的十个趋势中(图1),上述四个方面是最受公司高管们所关注的,约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声称自己公司已经在这四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较于09年我们所做的调查,凡是涉及宏观商业运作和公司盈利的全球趋势,被调查者们对其重要性的认同基本没有改变(图1)。很显然,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挫并没有动摇这些重要的趋势。人们依然坚信全球化的积极效应,并且许多公司正由重短期计划向重长期计划转变,这些可能都反映了对全球经济前景乐观情绪的重燃,而这与麦肯锡其它经济调查的结果是相一致的。

除了按每年的常规询问单个的一些全球趋势之外,本年度的调查还首次引入了五个相互联系的主题,它们凸显了全球经济整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涵盖了各大公司未来可能的盈利点,这五个主题包括:新兴市场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与人才管理,全球商品、信息以及资本的流动,自然资源管理,以及政府作用的日益加强。

我们的调查发现,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面临着极为重要的挑战。例如,多数被调查者--大约63%--预计不断增加的波动性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永久特征,另外2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剧而大幅的波动将会损害全球经济的稳健性;另外,北美与欧洲的巨额赤字也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这两个地区的大多数公司高管们都担忧政府负债将会对GDP增长有负面影响。

在公司层面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半数的被调查者对于他们能找到符合其公司战略目标的合适人才只表示了稍许的乐观;同样的,面对全球经济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变--重塑全球经济的最重要力量,也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声称自己所在的公司已采取行动来应对这种转变。

一、新兴经济市场的经济增长与风险管理

新兴市场的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并且人口也不断在增加,它不仅正在逐步变为消费和生产的中心地,而且也将会成为资本、人才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在新兴市场取得成功是极为必要的。然而,对于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那些公司的高管们,他们中只有不到40%的人期望未来5年内在新兴市场上的收益能够占到公司总收入的25%以上,而其中有10%的人则对在新兴市场中获利完全没有任何期望。

为了抓住新兴市场的增长机遇,被调查者所在公司最常采用的一些做法(每一种做法的采用率大概是50%)便是:在当地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等分支机构,与当地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者与其建立合资企业,从新兴市场招募人才,以及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图2)。在中国和印度公司工作的高管们表示,他们发展新商业模式的速度要明显高于世界其它任何地区的公司。也许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总部设于北美的公司为谋求在新兴市场发展而采取的行动,相较于总部设在其他地区的公司要滞后很多,其中足足有20%的公司宣称它们根本没有对新兴市场采取过任何行动。另外,大型的上市公司对新兴市场采取行动的速率要远远超过小型的私人企业。

关于在新兴市场中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公司高管们认为前四位分别是:知识产权的不受保护(40%)、货币或者是汇率的波动性(38%)、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26%)、以及较低的安全和质量标准(26%)。北美的高科技和通讯公司的经理人们最担心的是知识产权的不受保护,而金融部门的公司经理人们则最担心货币的波动,能源公司的经理人们最担心的是地缘政治的不稳定。

二、劳动生产率和人才管理

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因此,除非这些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继续有很大的提高,否则很难取得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的(62%)经理人们认为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中,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将会有中等水平的提高,而另外13%的人则期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不论是开发全球劳动力市场还是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熟练劳动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在招募优秀员工时变得更加有创造力。对于寻找契合未来5年公司战略目标的合适人才,只有不到40%的公司高管们是“非常有信心”或者是“极其充满信心”的,大约一半的人表示“有点信心”。非常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市场与新兴市场的被调查者们在这个问题上大体持有相同的观点。

管理、研发和战略方面的人才短缺最为严重,但不同地区的经理人们对这些人才稀缺的严重性排序是有很大不同的(图3)。有趣的是,与研发人才相比较,中国的公司高管们更担心的是管理人才的短缺,但印度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当被问及公司在哪里招募所需人才时,经理人们最常提到的是从新兴市场中招募当地人并且让他们在那里工作(44%),招募新进入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人才(41%),调派发达国家的人才到新兴市场国家(35%)。北美公司的高管们表示,比起其它国家,他们更看重在发达国家招募优秀人才,包括再教育人才(30%)和劳动力市场中由于延迟退休而增加的人才(25%),这一数据与他们在把握新兴市场增长方面的行动较少是相一致的。

三、全球的商品、信息和资本流动

商品和资本的相对自由流动是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力,公司高管们对这两者走出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的阴影保持了相当的乐观。尽管如此,基本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两者在未来5年的进展,这与此项调查中所看到的对多边合作的审慎希望也是一致的。

被调查者中,62%认为全球贸易流将平稳增长,但是仅有20%认为其将有显著增长;在资本市场一体化方面,59%的人预期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动将会整合在一起,但其它国家会继续限制资本流动;另外18%的人预测全球资本市场将会高度整合,将只有极少数国家会限制资本流动。整体来看,北美和欧洲的经理人表现得最不乐观,分别只有1%和2%的人预期会实现资本市场的完全整合,而在中国和拉美的经理人们中却有5%认为这一景象会出现。

信息的全球自由流动已经导致了定价的极端透明化,也建立起了消费者参与的新型沟通网络,但这可能仅仅还只是个开端。消费者行为的突破性变革将会对接下来五年的商业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经理人们预期对他们公司最强有力的影响将会是更多的创新性、消费者意识和知识的增强,以及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图4)。

四、自然资源管理

尽管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供应与使用的限制(这些问题在当今的公共辩论中十分抢眼),但经理人们对这些限制将影响公司利润的担忧似乎有所减弱:现在有25%的被调查者担心这一趋势会对公司的利润带来负面影响,这一比例相比去年报告中的28%以及前年报告中的33%已经有所下降。

能源和制造业的经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旧比较极端化:45%的制造业部门经理人预计他们的利润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在能源企业的经理人中,很少有人持中立态度:其中34%的人预计他们的利润会受到消极影响,但有更大一部分的人(59%)认为他们的利润会受到积极影响。

所有被调查者中只有三分之一(北美被调查者中有四成)表示自然资源限制不会对他们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当经理层在为他们的公司选择何种行动来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资源时,最常见的回答是,他们会采取节约能源的方式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图5)。

五、政府的作用日益加强

欧洲、北美的经理人正受困于本国几乎不能承受的超高公债:分别有54%和61%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债水平将对其本国市场的GDP增长产生“重大的”或者“异常负面的”影响。相反,45%的中国被调查者和24%的印度被调查者预计公债水平会对其本国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者“没有影响”。

根据一个几乎在所有地区都切合的分类,本地经理人与来自其它地区的经理人对未来五年内公司所在国政府在本国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说,64%的中国以外的被调查者将中国政府描述为该国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图6)。相对而言,中国的被调查者中只有49%的人持上述观点。

被调查者还被问及政府在过去12个月至18个月的行为是否增加了公司在特定国家投资的可能性。其中中国的得分最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公司“更可能”或者“非常可能”去中国投资;有一小部分的被调查者对印度(25%)、

巴西(24%)和美国(21%)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俄罗斯的情况最差: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公司“更可能”去俄罗斯投资,高达2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公司“不太可能”去那里投资。

最后,只有20%-30%的公司高管们声称(政府的与非政府的)多边合作将会在处理下列全球性议题时“很有效”或“非常有效”: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自由贸易、核武器扩散以及恐怖主义。北美的被访谈者对多边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抱有最少的希望,而来自于新兴市场中的公司高管们的态度则要更为乐观些,他们对藉由通过多边合作机制的能力去解决上述问题充满信心。

六、展望未来

把握新兴市场增长所带来的机会--经理层认为把握这一趋势最为重要--将需要重新修改现有的商业模式,并重新配置公司的价格/价值等式。

对这些趋势进行风险管理也十分重要:被调查者表达了对新兴市场所面临的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市场波动问题的高度担忧。所以,评估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战略就显得举足轻重。

科技将在从本质上重塑消费者意识、消费者选择和互动模型中持续地发挥重大作用,所以企业应当努力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危机后,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

世界经济走出衰退

记者:在市场力量和各国政府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形势似乎好于预期。2008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为1.1%;而2009年底,这一预测被调高到3.1%。您对世界经济的态势也是持乐观态度吗?

王宇:是的,世界经济已经走出衰退。2010年元月,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将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调高至3.9%。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一些重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情况以及我个人的分析预测也可以印证这一判断。

从美国经济看: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摆脱衰退。2009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3.8%、2.2%。我预测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2.5%,也有可能达到3%。

在危机应对中,美国经济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个人储蓄率的提高和经常账户逆差的缩小尤其值得关注。在1960年至1990年的30年间,美国个人储蓄率平均为9%,最高时超过12%,此后,由于美国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战略转向了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战略,储蓄率开始下降。特别是2005~2007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个人储蓄率大幅下降,最低跌至1.5%左右。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国个人储蓄率开始回升,2009年5月达到7%,为15年以来历史最高。个人消费支出约占美

国GDP的1/3,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短期看,储蓄上升可能造成消费下降,不利于经济复苏,但从长远看,美国个人储蓄率上升有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减少美国市场对国外投资的过度依赖。此外,从2009年1月到12月初,美元持续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美国出口,减少了贸易赤字。最近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贸易逆差下降至3807亿美元,大大低于2008年的6959亿美元,创8年来最低纪录。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进口额为1.93万亿美元,出口额为1.55万亿美元。

从欧元区经济看:2009年前两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分别下降2.4%和0.2%;三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3%,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经济衰退,成为欧元区走出衰退的标志;四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1%。2009年12月份,反映市场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9个月回升,复苏势头明显。我预测2010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1%。

欧元区复苏,也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作为欧盟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欧元区曾经尝试在不提高工资总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就业人数来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2003年以来,由于工资增长趋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欧元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出口增长,进而扩大了投资和就业,成为危机后推动欧元区经济恢复的力量。二是在此次危机中,欧元区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但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利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机制来刺激经济,这一做法有利于欧元区经济较早恢复稳定增长。

从英国经济看:2009年前三季度,英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下降3.3%、5.8%和5.1%,创下连续6个季度下跌的最长历史纪录,不过,2009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开始由负转正,经济增长率为0.1%,这标志着英国经济正式走出衰退。我预测,201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1.5%左右。由于英镑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自2007年以来分别贬值了5%和20%,使英国出口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逆差缩小。2010年净出口的扩大将对英国经济复苏发挥作用。

从日本经济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2009年的日本经济呈现跌幅较大和通货紧缩的特征。2009年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3.1%,同比下跌8.9%;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0.7%,同比下跌5.8%;三季度环比上升0.3%,同比下跌5.1%。并且,由于消费物价指数持续下跌,2009年11月,日本政府宣布,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

鉴于通货紧缩对国内需求的压力,日本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和经济刺激计划两个外部因素。2009年3月份以来,日本出口增长较快。2009年11月,由于进口降幅大于出口降幅,加之对亚洲地区的出口扩大,日本实现经常项目顺差

1.1030万亿日元,同比增加77%。同时,日本政府还加大了经济刺激力度,日本银行采取了新的资金供给措施;日本财政部增加了7.2万亿日元的财政预算,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2010年下半年日本经济可能出现较快回升。我预测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可能为1%~1.5%。

从澳大利亚经济看:在此次危机中,澳大利亚经济受外部冲击相对较小,GDP环

比仅有一个季度负增长,GDP同比一直处于正增长区间。澳大利亚经济于2009年9月强劲复苏:失业率明显下降,住房价格指数较快上升,包括企业投资在内的私人部门需求持续扩张。我预测2010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率可能为3%左右。

从印度经济看: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为了抑制高达12%的通胀率,印度政府一直采取紧缩政策。2008年9月危机爆发后,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辛格政府的第一要务。2008年10月,印度储备银行提出保持金融稳定、防止经济放缓的计划;2008年12月,印度财政部提出经济刺激方案。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印度经济强劲复苏,2009年前三季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5.8%、6.1%和7.9%,其中,第三季度7.9%的增长率为印度6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仅低于中国。我预测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8%。

复苏进程面临困难

记者: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但是,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上还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应对呢?

王宇: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但复苏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金融体系尚未完全恢复。一些金融机构仍然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理,需要继续补充资本金。在市场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真正恢复之前,国际金融市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最近迪拜和希腊出现的债务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退出战略”的两难困境。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大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方案,使用了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如何实施“退出战略”,各国政府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使许多国家的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风险上升,巨大的成本使各国政府不得不直面退出问题;另一方面,不少国家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依然疲弱,产能利用率仍然较低,比如,美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0%,日本制造业开工率不足70%,在此情况下,实施“退出战略”可能延缓经济复苏的步伐。

此外,由于各国经济复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发展中国家复苏较快,发达国家相对缓慢,因此,如何协调各国政府的“退出战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多数国家实行超低利率的情况下,如果新一轮利率政策调整缺少协调,可能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并由此带来了投资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2009年10月,美国失业率达到10.2%,为26年历史最高;2009年11月,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0%,为11年历史最高;2009年7月,日本失业率达到5.7%,为15年历史最高。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一些地区的高失业率限制了消费增长,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

四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自2009年9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其中,玉米价格上涨了24%左右,大米价格上涨了11%左右,石油价格上涨了20%左右,黄金价格上涨了18%左右。如果这一势头继续下去,可能再次给世界蒙上通货膨胀的阴影,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利率政策调整出现分歧

记者: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2009年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超低利率时代,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都已到达或仅略高于零水平,形成实际意义上的“零利率”。然而随着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全球利率政策也面临着新一轮调整。您能为我们分析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王宇: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非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调整出现分歧:一方面为了促进经济复苏,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坚守扩张性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挪威中央银行、以色列中央银行和越南中央银行开始收紧银根,提高利率。印度储备银行、泰国中央银行和印尼中央银行也有可能于2010年上半年加息。

从2007年9月起,美联储先后10次降息,将美元基准利率由5.25%降低至0~0.25%的目标区间,同时,美国政府还实施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如何及时回收流动性,以避免因信贷供应过量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不过,最近美国政府表示,高失业率反映了产能过剩对工资和价格造成的下行压力,在此情况下,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很快带来通胀威胁。美联储也表示,“美国低水平的资源利用率、受抑制的通货膨胀趋势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使联邦基金利率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极低水平上”。为此,我预测2010年6月份之前,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2010年2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贴现率从0.5%上调至0.75%,但同时发表声明说,上调贴现率只是一种技术调整,并不代表信贷紧缩政策的开始。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欧洲中央银行先后7次降低欧元基准利率至1.00%,为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预期2010年,欧元区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超过1%,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可能为1.5%左右,均低于欧洲中央银行2%的货币政策目标,我预测2010年上半年欧洲中央银行可能继续坚持1%的基准利率不变,2010年下半年欧洲中央银行有可能提高欧元利率。

由于日本已经陷入通货紧缩,面临物价持续下跌的压力,我预测2010年日本银行可能继续维持0.1%的基准利率不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英格兰银行9次降低英镑基准利率至0.5%,为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以来的最低水平。最近英格兰银行表示,正在考虑退出“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退出战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提高英镑利率;二是向市场出售英格兰银行持有的国债。我预测2010年英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超过2.5%,英格兰银行可能于2010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提高英镑的基准利率。

受旱灾影响,近期印度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09年12月,一周食品价格指数上升了19.95%,为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市场预期,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很快蔓延至其他领域,导致包括工业产品在内的全面通胀。最近印度政府官员表示,抑制通货膨胀已经比刺激经济增长更具紧迫性。我预测2010年上半年印度储备银行可能会提高卢比的基准利率。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从2009年10月份起,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连续三次提高澳元基准利率,成为第一个加息的G20国家。2009年10月,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3.25%,2009年11月第二次加息至3.5%,2009年12月第三次加息至3.75%。我预测2010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可能再次加息。 国际外汇市场逐步回稳

记者: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外汇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美元先是逆市走强,后又持续走弱。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2010年,国际外汇市场又将迎来哪些变化?

王宇:最近,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外汇市场逐步回稳,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小幅双向波动,美元开始小幅走强,我预测这一趋势将在2010年上半年中得到延续。

2010年元月份以来,尽管美元持续升值,但从整体上看,2010年美元可能会小幅贬值。其原因在于:(1)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方案、历史最低的借贷成本、4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等将压低美元价值。(2)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过多的美元供应。(3)美国的超低利率和高失业率可能推动美元走低。

另一方面,如果不出现意外事件,2010年美元汇率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如果最近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欧洲的“债务炸弹”,美元可能出现较快升值。 尽管2010年元月份以来,欧元对美元双边汇率持续走低,但从整体看,2010年欧元对美元升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2010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双边汇率可能小幅升值,日本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弱,日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英镑利率明显高于美元利率,但英国经济复苏整体弱于美国,因此,2010年英镑对美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英镑对美元汇率可能呈现小幅震荡格局。 2009年以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已经连续三次提高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至3.75%,考虑到利差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澳元可能继续走强。

11


    相关文章

    滕州市地名委员会关于更改地名的通知

    滕州市地名委员会 关于对城区部分道路进行更名命名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山东省地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滕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滕政字[2010]48号),下列地名为标准名称,准予使用,特此公告. 一.更名的 ...

    这是钱钟书唯一主动作序的书

    下半年,编辑界的传奇人物钟叔河将迎来86岁生日.他是爱书之人,爱书也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走向世界丛书"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先后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岳麓书社出版,包含梁启超<汗漫录><梁卓如先生 ...

    张卓元:消费主导是个大战略//迟福林:走向消费主导的战略选择

    2012年02月27日13:4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张卓元:消费主导是个大战略--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分享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最近几年,由中改院院长 ...

    高考满分作文走向自己

    ※成长途中走过艰难 经历了黑暗的洗礼.泥土的挤压,种子才得以胜出强壮的根须.柔嫩的枝 杈:体会了韧丝的紧缚.挣扎的艰苦,青虫才能过拥有娇嫩的翅羽飞翔的资格.恰如刘墉所说"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他们突破了艰难.经历了疼痛 ...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师:回望历史,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改革开放使我们打开国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 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 走 ...

    医疗服务市场与医院文化走向

    一、医疗服务市场催化了医院新文化 医疗服务市场与商品市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医院是非盈利性和医患双方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一致性。当然,也无可否认,医疗服务市场也有部分商品交换,存在技术性商品。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的福利性正在不 ...

    走向生活读后感

    共有<走向生活>读后感范文二篇: 范文一: 学习了美国作家戴维科宁斯写的<走向生活>这篇课文后,我深有感触.这篇课文通过回忆自己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提出并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 ...

    考研各专业近5年分数线统计

    序 言 为了让众多考研er 更清楚自身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特制作了2012年至2016年13个学科门类的国家线走势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历史学 哲学 文学 经济学 农学 法学 教育学 医学 工学 理学 军事学 管理学 艺 ...

    斯宾塞约翰逊:谦虚使中国走向繁荣

    他为中国人所知,源于他的<谁动了我的奶酪>2001年在中国的出版."奶酪"一词迅速在中国成为频频见诸媒体的流行词汇,也受到了企业界的推崇.正如<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先生所言,那时的中国刚入世, ...

    2014年教资考试地理试讲:[我国的主要山脉]

    教师招聘考试知名品牌 2014年教资考试地理试讲:<我国的主要山脉>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教材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知识的记忆性要求很强,它即用上了我国行政区划和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旧知识,又为本章的其它地形区的教学做了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