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脾斯麦结盟体系.德意志.意大利统一

维也纳体系建立的背景:1、欧洲: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2、世界范围内:欧洲大国凭借其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紧进行殖民扩张,为“欧化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分割非洲、支配亚洲”打下基础。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特点 拿破仑帝国在欧洲建立了短暂的单极霸权;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欧洲秩序有两个基本原则:君主制度和均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冲击了这两个原则,因此遭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围攻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1、三个等级;教士、贵族等特权等级和资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的第三等级矛盾尖锐 2、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的束缚 3、启蒙思想广泛传播4、当时的财政危机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 VS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

法国政权更迭:(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拿破仑

1789年7月14日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9月击败普奥联军,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 1793年6月雅各宾派政变上台 1794年7月热月党人政变上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雾月政变” 上台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

革命的发展与国际矛盾的形成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吉伦特派--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

矛盾:1、传统的防范法国霸权2、意识领域的冲突

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为什么站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立面呢?1、英国对法战争的实质:保持欧洲大陆力量均势、保护英国的商业利益;2、“意识形态之战”

当时存在两个反对法国革命的集团:一个是英普两国;一个是波旁王朝的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以及与法国王后有家族关系的奥地利

拿破仑对内政策

宗教上: 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政治上: 精简编制,政府改革成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经济上: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军事上: 继承大革命传统,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

法律上: 编纂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法律规范

拿破仑对外政策——拿破仑的战略图谋

以革命和自由的名义进行扩张和征服,在欧洲恢复至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的法国天然疆界,在海外恢复18世纪法国丧失的殖民地,建立以法国为母国的欧罗巴合众国。这个合众国不仅包括欧洲的附属国,还应包括埃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印度群岛、北美洲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

拿破仑在上台后依仗其军事才能和法军的优势同反法联盟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第二次欧洲反法联盟(1799-1801)

第三次欧洲反法联盟(1804-1805)莱茵联盟的建立

第四次欧洲反法联盟(1806-1807)大陆封锁与伊比利亚半岛战争

第五次反法联盟(1809)拿破仑兵败莫斯科(1812)

第六次反法联盟(1813-1814)

拿破仑战争的性质: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和掠夺别的民族和兼并别国领土的反动目的,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政策 关键:两重性——

1、在各国扶植起了许多资产阶级政权。在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方面,拿破仑战争表现出革命进步的一面;2、以打击反法联盟、封建体制为理由武力征服他国,与英国展开大陆争霸、远征埃及、叙利亚等国家,这些都带有资产阶级贪婪的侵略扩张的性质

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一)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局势1、俄国势力在反拿破仑战争中迅速崛起(波兰、德意志)2英国在战争期间大大巩固了海上和殖民霸权,3、普奥的矛盾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变得激烈起来,核心矛盾仍然是争夺德意志进而争夺中欧霸权 4、被拿破仑推翻和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小王室力图恢复昔日的统治,但因力量不足,所以分别依附于上述几个欧洲大国

(二) 第一次巴黎和约会议性质——和会。拿破仑1814年第一次退位以后,法国与第六次

反法联盟国家签定了第一次巴黎和约

(三) 对法国的处置:第一次巴黎和约对法国相当宽容,尽管法国在战争中失败,但作为

欧洲大国地位依然保持着

召开维也纳会议,是第一次巴黎和约中提出来的

对维也纳会议作出这样推断:

1、维也纳会议不是和会;2、会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的原则,在战胜国间分配战利品,重新安排欧洲版图,确认新的国际格局

维也纳会议三原则: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

正统主义——塔列朗:法国代表塔列朗提出的,法国提出,恢复革命前各国君主的正统地位和领土范围。在这一点上,各国形成一致

补偿原则——波兰-萨克森问题以维持均势为目的瓜分领土,尤其是弱国领土。争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在这一点上,各国矛盾重重

会议的中心议题:波兰—萨克森问题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各大国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两个集团:

俄、普 VS 奥、英、法

会议的总决议案——《最后议定书》内容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并得到意大利北部作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极为分散和不统一的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

议总决议主要体现了维也纳会议的两个原则: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

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一、“神圣同盟”

性质:君主的联合体。

1815年9月,俄、奥、普三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签订《神圣同盟条约》,巩固维也纳体系。这个同盟是开放的,因此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国王因受宪法制约而没有参见。

该条约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维护各国君主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条约没有规定盟国的具体义务,只表达了合作的决心。因此没有实质性内容。该同盟的三个成员在随后的欧洲政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联合镇压革命运动。

第二次巴黎和约、“四国同盟”与“欧洲协调”

性质:军事同盟。

1815年3月拿破仑返回巴黎(”百日政变“),6月滑铁卢战役,11月英、俄、奥、普四国同路易十八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惩处法国;同一天,英、俄、奥、普签订该条约,规定:(1)在法国驻军,驻军司令由英国威灵顿公爵担任;(2)决定四国定期召开会议。这种定期协商

机制就是当代首脑会议的原型,当时称“会议外交”,又称“欧洲协调”。国际关系史上,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建立了一种多边危机管理机制。1818年法国也加入四国定期会议,从此欧洲协调就是五大国之间的合作机制。

维也纳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支撑:第一,正统主义原则保护下的君主制度;第二,俄国通过神圣同盟在欧洲大陆建立的优势;第三,英国在大陆事务中的砝码作用;第四,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和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

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是大国的分赃会议,是大国任意宰割弱小民族的会议。会议自始至终是大国在争夺战利品,通过重新划分欧洲地图的办法,把拿破仑失败以后的新的力量对比肯定下来,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1、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北面:荷兰与比利时合并,成立荷兰王国;东面:莱茵河左岸领土属普鲁士所有;东南:瑞士永久中立,允许撒丁王国吞并热那亚共和国2、增加法国周围国家的力量,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渠道:3、通过地缘政治安排,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使其履行维持欧洲均势的作用;4、和会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只是暂时的,相对的。5追求封建体制的复辟、无视弱国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也是不正义的;

维也纳体系运作的两层含义:

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保卫正统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的主要表现:亚琛会议、特洛波会议、莱巴赫会议、维罗纳会议等四次会议协调

【神圣同盟主导了欧洲政治】

【在是否干涉他国内政的问题上,英国与奥俄法普的分歧】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奥俄法普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问题上对抗日益加剧,维也纳体系陷入了分裂的危机;

30年代初期,欧洲民族民主浪潮重新高涨,维也纳体系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东方问题”逐渐成为破坏欧洲大国均势的最主要诱因

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拉美独立运动——欧洲列强内讧加剧的导火索】

【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分裂的危机】

一)背景: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二)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三)门罗宣言1823年12月,门罗宣言出台 实质:“门罗主义”,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之实。但其对欧洲列强干涉拉美革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陷入分裂的危机,也表明维也纳体系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被排斥于美洲体系之外

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

维也纳正统统治秩序的一个墙角坍塌了;表明,神圣同盟无法协调一致了

【革命状况】1、意大利西西里首先爆发起义,成为欧洲革命的信号;2、法国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维也纳条约体系对法国的约束正走向解体]3、德意志革命,德意志全境掀起革命狂澜,梅特涅逃奔荷兰,标志着梅特涅体系的终结;

4、维也纳起义,匈牙利布达佩斯也爆发起义。

奥斯曼帝国到17世纪之后走向衰落,出现三类矛盾,这三种

矛盾共同构成了“东方问题”:(1)帝国内部矛盾(反对苏丹统治)(2)帝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3)欧洲列强之间围绕分割帝国的矛盾 “东方问题”本质是列强对土耳其帝国的侵略和争夺,特别是对土耳其领土的蚕食。其中,俄的野心最大,与英法奥普矛盾

“东方问题”的内容从矛盾方面分析—

从地域方面分析——奥斯曼帝国地域上包括三个完全不同部分:1、非洲的藩属王国(埃及和突尼斯);2、亚洲土耳其;3、欧洲土耳其 巴尔干半岛(欧洲土耳其)是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是东方问题的核心

东方问题”影响大国均势的主要因素1、领土均势因素,主要表现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2、地缘政治因素,主要体现为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的争夺

1828年俄土战争的影响:

俄国在东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同时也破坏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均势状态,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1833) :土失败及失败后的结盟—俄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反复,使“欧洲协调”失去意义。

第二次土埃战争(1839-1841) :法支持埃及 VS 英、俄、奥、普支持土。埃败 克里米亚战争导火索:圣地保护权问题

爆发:1853年7月,俄军进占多瑙河两公国。11月1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

俄 VS 英、法、土、撒丁(奥、普)

1855年9月俄军彻底失败。1856年2月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结果:巴黎和会与《巴黎和约各国共同确保土耳其独立和领土完整,禁止干涉土内部矛盾; 黑海中立化,多瑙河自由通航。

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1、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是拿破仑战争后第一次大国战争,维也纳体系解体(争议)2、对大国兴衰的影响:(1)俄失去原有的黑海利益,也丧失了欧陆的优势地位;(2)法国地位再次上升;(3)英国继续海上霸权;(4)奥地利的行为使俄奥从此成仇。

3、对俄国历史的影响:迫使沙皇1861年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度。4、对国际制度和规范影响:巴黎和会通过《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

欧洲国际关系的新格局1、拿破仑三世在“对威望的追求”中获得了胜利 2、克里米亚战争沉重打击了俄国 3、克里米亚战争使英国获利4、奥地利在巴黎和会上,与英国相配合,充当了强硬的反俄派,达到了黑海中立化和对多瑙河两公国由列强共管的目的5、土耳其从西方国家的胜利中只得到一个“维持现状” 6、普鲁士和撒丁在欧洲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从维也纳体系到一战之间欧洲格局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

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

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 与 体系之外的分散状态

两大阵营:德、奥、意 VS 法、俄

意大利统一的总体特点1、统一之前分崩离析的状态:八邦分裂、三方外国势力2、统一过程中的途径之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3、存在一个核心人物:加富尔4、统一过程的阶段性:

北意大利→中意大利→南意大利→遗留问题

(一)统一之前意大利的状况1、政治状况2、经济状况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政治状况:分裂状况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分裂为八个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小邦(撒丁王国——君主立宪制;其余各邦——专制制度)三方外国势力:a、奥地利统

治着北部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并且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着中部的托斯堪纳、莫德纳、帕尔马、卢加等公国,它甚至在教皇国驻有军队。b、西班牙控制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c、罗马驻有法国的军队。经济状况撒丁王国、伦巴底和托斯堪纳——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其余各邦——落后的农业国

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VS 意大利的分裂(2)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和民族情绪加强

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自下而上”——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

“自上而下”——以撒丁王国为中坚力量的自由派(由大资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主导途径

为什么撒丁王国能成为自由派统一意大利的运动的中坚力量:(1)政治上——意大利诸邦中唯一独立的国家、拥有统一全意大利的政治号召力;(2)经济上——撒丁王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资基础;(3)军事上——进行有效的军事改革,拥有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北意大利的统一:(一)加富尔其人及其统一意大利的思想(二)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努力(三)对奥战争加富尔是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并且是自由派领导人,支持“自上而下”的统一方式,同时善于拉拢、利用民主派。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个人关于意大利统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意大利的统一

加富尔统一意大利的思想(1)利用民主派(2)结盟政策

他所推崇的结盟政策包括两个含义:1)与意大利其他邦结盟;2)与大国(特别是法国)结盟

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背景 时间:1858年 背景:(1)极具扩张欲望的拿破仑三世为了侵入意大利,力图排挤

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2)俄国记恨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忘恩负义;(3)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而关系紧张;(4)英国在意大利问题上的态度趋于中立。 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努力2、普隆比埃协定——撒丁王国拉拢法国的努力

 (1)普隆比埃协定的签订过程

 (2)普隆比埃协定的主要内容

 (3)对普隆比埃协定的评价

1858年7月20日,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秘密订立了反奥的军事协定,即“普隆比埃协定”,又称“君子协定”。(2)主要内容: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驱逐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战后撒丁王国领导组成意大利联邦,把伦巴底和威尼斯并入撒丁王国。做为回报,把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评价1)对于撒丁王国——普隆比埃协定是撒丁王国外交的胜利,它以必要的让步赢得了法国对自己反对奥地利的帮助;2) 对于法国——寻找到了扩大在意大利势力的办法,但是这暴露了拿破仑三世谋求法国的欧洲霸权的野心,这将会给法国带来更多的麻烦;3)普隆比埃协定图谋以战争的手段修改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划定的欧洲政治版图,这对业已动摇的维也纳体系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

(2) “自上而下”途径的王朝战争方面(主导途径)法撒联军重创孤军奋战的奥军,6月法撒联军将奥军赶出了伦巴底,奥军退守威尼斯。

(3)“自下而上” 途径的人民革命运动方面 随着对奥战争的开始和胜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人民革命运动也高涨起来,从4月到6月,托斯堪纳、帕尔马、莫德纳等地先后爆发起义,起义推翻了当地政权,起义甚至波及了教皇的领地罗曼纳。

法国愿意和奥地利单独媾和的考虑a. 法国担心排挤出奥地利势力的意大利强大起来。b. 法国对高涨的意大利人民革命运动的防范:一方面,是出于对人民革命运动的本能性的反感;另一方面,是担心意大利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会危及法国在意大利的利益,尤其是危及它在

罗马的利益。

《苏黎世和约》 时间:1859年11月10日,法、撒、奥三国在瑞士苏黎世正式订立和约,即《苏黎世和约》 内容1、奥地利保有威尼斯,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将伦巴底转交撒丁王国;2、撒丁王国负担一部分伦巴底——威尼斯过去所欠的公债等。

对中意大利的归并(一)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背景1、撒丁王国为兼并所做的努力2、法国的压力与撒丁王国初次兼并的失败

(二)《都灵条约》的签订与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实现

1、撒丁王国结盟政策的调整

2、《都灵条约》的签订1)早在对奥战争初期,意大利各邦爆发革命时撒丁王国就派遣一些特派员去控制局势,为日后的兼并做准备。

(2)法奥签订《维拉法郎卡预备和约》单独媾和后,撒丁王国为了避免冒犯法国,试图召唤特派员回国,但各特派员表示反对。

撒丁王国结盟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就是:保持与法国的同盟关系的同时,开始重视英国的作用,希望通过英国向法国施压。

《都灵条约》签订过程也就是撒丁王国努力实现中意大利归并的过程,也就是法国对中意大利态度转变的过程:1)↓意大利中部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这让法国看到了它复辟中意大利各邦的目的难以达到,于是趋向于放弃原来强硬的态度,让撒丁王国得到中意大利,而法国要求得到萨伏依和尼斯,以部分实现其“天然疆界”的野心;

2)↓1860年3月,中意大利四邦再次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并入撒丁王国,撒丁王国表示接受;

3)_面对中意大利四邦已经并入撒丁王国的事实,法国以战争相威胁, 于3月24日迫使撒丁王国签订了割让萨伏依和尼斯给法国的《都灵条约》。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途径——“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南部意大利的解放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实现的。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行动也得到了代表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撒丁王国的暗中支持。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过程1860年4月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爆发起义,随后加里波第带领其红衫军征讨两西西里王国,并于9月进入两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城,解放了南部意大利 归并南意大利的能够实现的原因:1)意大利统一是大势所趋,归并南意大利的到了两西西里王国人民的拥护。2)撒丁王国的努力3)当地自由派的拥护以及加里波第的深明大义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过程:1)撒丁王国将军队开到那不勒斯,并联合当地的自由派提出将两西西里王国的政权交由全民投票表决的建议;2)1860年10月在自由派的控制下,通过全民投票决定将南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3)11月8日,撒丁王国国王进入那不勒斯,接受两西西里的并入请求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1861年2月,在都灵召开第一届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 3月14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撒丁王国国王维克多·厄曼努尔二世为意大利国王,加富尔任首相,定都佛罗伦萨。

一)意大利统一的遗留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尝试

遗留问题:1、威尼斯问题——威尼斯尚在奥地利统治之下2、罗马问题——罗马尚在教皇国统治之下,并且驻有法国的军队

解决的尝试:(1)“自上而下”方式:威尼斯问题——孤立奥地利,等待时机收回威尼斯 罗马问题——试图鼓动教皇放弃世俗权利,并与法国协商,无果

(2) “自下而上”方式:1862年 加里波第——罗马 1865年 马志尼——威尼斯

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威尼斯问题——普奥战争 罗马问题——普法战争

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1866年10月 威尼斯及周边地区并入意大利王国 1870年10月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1871年7月,意大利迁都至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最终完成。

962年之后成立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就是古代德国,全称是“德意志各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这个帝国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帝国的皇帝是由七个较大的诸侯选举出来的,这七个诸侯就被称为选帝侯;1806年在拿破仑的强迫下解散。

勃兰登堡: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建立了勃兰登堡,以抵抗斯拉夫人的入侵。经过三个世纪的壮大,勃兰登堡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之一。2、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时,勃兰登堡选侯继承了普鲁士公爵的头衔。1660年勃兰登堡选侯通过《奥利瓦和约》,取得对普鲁士公国的主权,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永久合并,西普鲁士仍在波兰(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年)

普鲁士: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永久合并后的历史:1、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年)合并东普鲁士;2、腓特烈三世(1688-1713年)1701年加冕为普鲁士国王,但并未被认可。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使“普鲁士国王”称号正式被承认;3、腓特烈•威廉一世国王(1713-1740年)普鲁士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4、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经历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获得了西里西亚;5、腓特烈三世(1786-1797年)瓜分波兰,获得了包括西普鲁士在内的大片的领土 ;6、腓特烈•威廉三世 1797年-1840年在位; 7、腓特烈•威廉四世 1840年-1861年在位; 8、威廉一世 1861年-1888年在位;(德意志统一)9、腓特烈三世(百日皇帝)1888年在位; 10、威廉二世 1888年-1918年在位(一战)

德意志统一的总体特点

存在一个核心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是统一德意志的总设计师

统一方式: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自上而下”方式)实现,与战争一样重要的是俾斯麦富有远见的外交策略

德意志的统一对德意志、欧洲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与法国的宿仇也始于此时 德意志统一的背景

德意志的分裂状况及原因分析(二)关于德意志统一的分歧(三)当时普鲁士的状况

关于德意志统一的分歧 1、统一方式:“自下而上” VS “自上而下”2、统一的领导者: 普鲁士-“小德意志” VS 奥地利-“大德意志” 当时普鲁士的状况1、政治状况: 形成了以容克地主为主导的容克地主同资产阶级的同盟,普鲁士在各邦资产阶级中的影响大为增强;2、经济状况:经济力量大大超过奥地利,通过由他控制的“关税同盟”、铁路运输和航运系统,同各邦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战略目标:统一德意志,把奥排除在外。

策略和手段:(1)外交:利用列强的矛盾,避免出现任何出现反对普鲁士的同盟。使俄国保持中立,对奥地利采取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政策,和英国缓和,延缓法国对普鲁士的敌视。(2)武力:精心策划连锁反应式的三次王朝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导火索—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两公国的归属问题

俾斯麦发动普丹战争的动机 1)提高普鲁土的威望,赢得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对其外交政策的支持;(2)制造普奥之间的领土纠纷,并通过战争摸清奥地利的军事实力,为未来的普奥战争做准备;(3)把对丹麦的战争作为未来对奥战争的总演习。

普奥战争(1866年6月-7月普丹战争之后,在统一德国问题上普奥矛盾渐渐加深,奥地利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最大障碍。俾斯麦决定战争。目标是军事上则力图速战速决。条件是赢得英法俄的中立和普意结盟,使奥地利两线作战。为了不增加奥地利的屈辱感,不会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站到普鲁士的对立面,俾斯麦反对占领维也纳,并在签订的《布拉格和约》中对奥让步。《布拉格和约》的内容:1、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承认普鲁士在邦联中的领导

地位;2、普鲁士承诺退出占领的一切奥地利领土,普领土扩大了1/ 4,人口增加500万,改变了欧洲均势;3、协同奥地利作战的各邦均并入普鲁士;4、奥地利将威尼斯归还给意大利。1867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北德意志邦联成立。

普法战争(1870-1871)俾斯麦发动普法战争的考虑:对奥战争胜利后,主要由于法国阻挠,普没有将德意志南部四邦统一。 法国是不会轻易允许德国统一的 ,因此成为俾斯麦的主要敌人。1870年7月战争爆发, 9月法国在色当惨败,拿破仑三世和10万军队被俘,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色当战役之前,普鲁士是反侵略战争,战役之后,是侵略战争。11月,普军包围了巴黎,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5月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内容:(1)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2)赔款50亿法郎;(3)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占领法国领土1/3,由法国负担占领费用;(4)以法国偿付赔款为条件,德军分期分批撤军。这个掠夺性屈辱条约使法德从此称为世仇。 德意志的统一对欧洲格局的影响德国的统一是德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德意志分裂五百多年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和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对国际关系和欧洲格局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支配欧洲政治的大国发生易位; 2、德国的统一与崛起为欧洲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3、导致德法关系的日趋复杂化。

1、俾斯麦的政治远见体现在哪些方面?2、比较意大利统一和德意志统一的区别 德国的外交特点 1、崇尚武力2、外交政策谋求“东西方政策”的平衡

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动在于两点:1、法德之间大国优势的移位2、中部欧洲的巨大变化 缓冲带 → 强大力量

与对奥和约中的宽容态度不同,俾斯麦在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时的苛刻使得法国极度仇视德国,俾斯麦的苛刻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前提是:俾斯麦认定了法德之间的另一次战争迟早不可避免。1、尽可能削弱法国进行复仇战争的能力;2、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加强刚实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内部(尤其是南德地区)的凝聚力(使法国成为任何德国敌对力量的潜在盟)

俾斯麦营造“大陆联盟体系”的主要任务——联合俄奥,拉拢英国,防止任何大国与法国结盟 在对待俄国问题—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 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一、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前奏——三皇联盟及其瓦解

二、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德奥同盟(1879) 、三皇同盟(1881)、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德奥罗同盟(1883)

三、三皇同盟的解体和俾斯麦体系的危机——保加利亚危机、三皇同盟解体

四、俾斯麦体系的调整和加强——《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五、德国外交“新路线”和俾斯麦体系的瓦解——俾斯麦下台与德国外交“新路线”、法俄同盟的形成

1873年6月,俄奥两国 《兴勃隆协定》规定两国今后就彼此的分歧展开磋商,确定合作方针。这个协定深受俾斯麦欢迎,10月德国也加入该协定,由此形成三皇联盟。联盟性质——这个联盟是个政治联合体,比较松散。被称为新的神圣同盟

近东危机:事件本身——1875年7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起义,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予以支持。土耳其进行镇压。

对三皇联盟的影响——

奥担心巴尔干出现一个由俄国支持的大斯拉夫国家,从而阻塞其唯一的向东南扩张的通道,因此支持土对巴尔干属地的统治。俄则支持巴尔干斯拉夫人从土耳其那里获得自治或自立,

但为了避免在克里米亚战争时的孤立状态,俄也准备与奥就巴尔干问题达成某种谅解。 德国出于维护三皇联盟的需要,赞成俄奥达成妥协。 事件发展——俄土战争与《圣斯蒂法诺条约》柏林会议与近东实现权力的再分配【柏林会议】参与国——英、德、俄、奥、法、意、土 核心问题——英奥俄围绕东方问题的矛盾 结果——《柏林条约》:(1)俄放弃建立大保加利亚的计划;(2)由奥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两省;(3)俄保留一些土的领土,土承认塞、门、罗的独立;(4)海峡对一切外国军舰关闭

柏林会议【对三皇联盟的影响】近东实现权力的再分配,东方问题暂时得以缓和。但三皇联盟由于俄奥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而逐渐失去了协调彼此间关系的作用;同时,俄的目标受到遏制,对俾斯麦和奥十分不满,俄德奥三皇联盟受到威胁。

1、德奥同盟(1879)背景A、三皇联盟瓦解及其之后的状况B、俾斯麦的强硬态度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于1879年10月7日签订,其内容规定: 1、缔约国一方如遭到俄国的进攻,两缔约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2、缔约国一方如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中立,但是如果该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协同作战直至共同议和;3、条约有效期为五年,经协商可予延期和修改;缔约双方对条约保守秘密,但在俄国军备构成威胁时应及时通知沙皇,对任何本缔约国一方之进攻将被视作是对缔约国双方的进攻。

在俾斯麦体系中的地位:俾斯麦德奥同盟是用以获得对局势控制的工具并在80年代构成了他所建立的欧洲结盟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影响1、对奥——使其在欧洲相对脆弱的大国的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和保证。2、对德—(1)保证了在俄法联合进攻时不会造成孤立(2)使德国在一段时期内恢复了对奥俄关系的牵制力以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3、长远影响——使德俄关系的根本改善变得非常困难。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德国统治集团越来越把德奥同盟当作其对外政策的支柱,这个同盟是促使法俄同盟的形成和导致欧洲划分为两大对抗性集团的一个重要基础。

2、三皇同盟(1881)德奥俄对结盟问题的态度(1)德国——希望俄国在德奥结盟的压力下改变对德态度(2)俄国——俄国外交此时面临两项急待解决的任务:一是阻止英国利用它在柏林会议关于海峡问题的声明,单方面派军舰进入君士坦丁堡附近海域,威胁俄国本土。二是意图保加利亚公国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挽回在柏林会议上的损失。需要有盟国支持。 3奥匈帝国——企图建立起一个德奥英的同盟,以便“长期堵塞”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发展。特点——一是缔约国相互之间存在着保障安全的中立义务的承诺。 二是缔约国在秘密修改《柏林条约》有关条款的基础上,就俄奥两国的巴尔干利益达成了新的谅解。 (4)暴露出的问题—俄奥在巴尔干利益的根本对立

3、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1882年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这个同盟的宗旨如条约序文所言,是为了巩固欧洲的“君主制原则”,“维护缔约国现存社会、政治秩序”:(1)俾斯麦——保证了所谓“意大利的中立”(2)奥匈帝国——不仅从政府层面上冻结了意大利的领土收复主义要求,而且解除了在同俄国发生冲突时的后顾之忧(3)意大利——摆脱了危险的孤立和提高了大国身份(4)侵略性——

4、德奥罗同盟(1883)1883年10月。新独立的罗马尼亚担心俄威胁,寻求奥支持,俾斯麦撮合成为三国同盟。1883年的德、奥、罗同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同盟,罗马尼亚被划入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

至此,俾斯麦在柏林会议后五年时间里,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包括奥、俄、意、罗等国的结盟体系,欧洲国际政治形成一种为俾斯麦体系所支配的局面。

保加利亚危机对三皇同盟的影响——使奥俄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奥匈帝国——不能容忍在巴尔干半岛出现一个俄国主宰下的统一的保加利亚。就俄国方面看来,奥国的敌对是它实现对保意图的一个主要障碍; 俄国——绑架事件、考尔巴斯使命以及俄国扬言的占领威胁无

不表明三皇同盟的合作并不能阻遏俄国野心; 俾斯麦——极力维持三皇同盟的存在(1)一方面他把保加利亚看成是俄国的势力范围;(2)另一方面,他要求奥国保持克制以避免同俄国的冲突,但又鼓励奥国寻求英国遏制俄国。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和加强 《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三皇同盟的解体与法德关系危机使俾斯麦再次考虑采取外交行动,来达到牵制法、俄,阻止法俄接近的战略目的。于是调整政策,继续加强同盟体系。这次调整的关键是争取英国的加盟和德俄关系的加强。俾斯麦体系调整和加强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以下事件实现—《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三国同盟续约》各方的考虑(1)俾斯麦——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巩固三国同盟;(2)意大利——企图通过三国同盟的续订获得有利的条件;(3)奥匈帝国——不积极:关注的焦点是对付俄国

与德、意的反法共同诉求不同1887年2月20日《三国同盟续约》1882年条约延长五年。 德、奥同时与意大利订立双边协定,《奥意协定》主要涉及巴尔干事务,《德意协定》着重解决反法利益要求的问题。(4)侵略性——满足了意大利的侵略性要求而使之具有了进攻性军事同盟的性质 德英(1)俾斯麦——通过意大利的“桥梁”建立起三国同盟国家与英国之间的协约联系1)在地中海:促进英意接近,牵制法国;2)在巴尔干:促进英奥接近,牵制俄国

(2)英国

1)同法、俄的利益冲突 2)对德国的不信任 3)政策取向——既要避免在与法俄的斗争中的孤立,又要防止被推上与法国或俄国发生战争冲突的道路。

1887年3月24日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内容:英意共同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活动而英国支持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活动

评价具有主要针对法国同时也针对俄国的遏制性质,三国同盟与英国在维护地中海地区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同盟性的联合。

对英国来说,它使英国改善了外交地位,同时保持着对义务承诺的灵活性。

俾斯麦对促成《英、意、奥地中海协约》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德国并没有参加这个协定。 《再保险条约》签订背景:俄德联合的诉求

(2)内容 1887年6月18日,两国签订了所谓的《再保险条约》,该约为期三年,内容保密。

(3)评价:一定程度上构成对俄国的一种束缚,防止它和法国建立反德同盟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背景—德、英关于把《地中海协定》扩大到巴尔干及对土耳其的控制方面的外交角逐(2)第二次《地中海协定》(1887年12月)——主要针对俄国的有关近东问题的协定

三国同意共同维持近东(包括小亚细亚)现状和保护海峡,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如果土耳其抵抗其他国家对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三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土耳其纵容这种“非法举动”,三国将有理由占领它的一些领土。

潜在的问题和危机

在争取英国和俄国方面,俾斯麦的政策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他的同盟体系中包含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使这个体系难以长久维持。这些问题是:

1、英国的均势政策英国名为“光辉孤立”的均势政策,使得英国难以被依靠 2、俄奥关系的不稳定性因为德奥同盟关系是确定的,有明确义务的,一旦俄奥关系出现问题,德国难以作出选择3、德国政策的连续性问题(1)脆弱性(2)俾斯麦的个性,使得他和德国皇帝以及其他人的关系比较紧张。新路线“在大国关系方面,就是加强与英国和奥、意的关系,轻视

德俄关系。这个致命错误把俄国推向法国,直接导致俾斯麦体系的解体

1891年续订《三国同盟条约》,加强了德奥意关系。

对俄政策的失败 (1)对德俄经济关系的轻视俾斯麦时期忽视了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2)对德俄政治关系的忽视不再延长《德俄再保险条约》 (3)法俄同盟背景:德国的政策失误导致了俄国走向与法国的联合1892年8月18日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1894年1月4日法俄同盟正式成立 法俄同盟的形成,很大意义上是普法战争结果对欧洲国际关系影响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法国——在经过20多年的孤立后找到了一个抗衡德国的盟国;俄国——获得一个牵制德国的法国为盟国,得以用更多的力量从事近东、中亚、远东方面的扩张; 欧洲政治格局——法俄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俾斯麦体系一统欧洲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大陆上的大的军事强国分为相互威胁的两大军事阵营:一方是俄国和法国,另一方是德国和奥地利。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理解个体决策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俾斯麦营造“大陆联盟体系”的主要任务—联合俄奥,拉拢英国,防止任何大国与法国结盟 在对待俄国问题—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维也纳体系建立的背景:1、欧洲:在欧洲反法联盟围剿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2、世界范围内:欧洲大国凭借其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紧进行殖民扩张,为“欧化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分割非洲、支配亚洲”打下基础。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特点 拿破仑帝国在欧洲建立了短暂的单极霸权;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欧洲秩序有两个基本原则:君主制度和均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冲击了这两个原则,因此遭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围攻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1、三个等级;教士、贵族等特权等级和资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的第三等级矛盾尖锐 2、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的束缚 3、启蒙思想广泛传播4、当时的财政危机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 VS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

法国政权更迭:(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拿破仑

1789年7月14日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9月击败普奥联军,成立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 1793年6月雅各宾派政变上台 1794年7月热月党人政变上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雾月政变” 上台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

革命的发展与国际矛盾的形成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吉伦特派--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

矛盾:1、传统的防范法国霸权2、意识领域的冲突

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为什么站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立面呢?1、英国对法战争的实质:保持欧洲大陆力量均势、保护英国的商业利益;2、“意识形态之战”

当时存在两个反对法国革命的集团:一个是英普两国;一个是波旁王朝的西班牙,两西西里王国以及与法国王后有家族关系的奥地利

拿破仑对内政策

宗教上: 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政治上: 精简编制,政府改革成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经济上: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军事上: 继承大革命传统,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

法律上: 编纂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法律规范

拿破仑对外政策——拿破仑的战略图谋

以革命和自由的名义进行扩张和征服,在欧洲恢复至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的法国天然疆界,在海外恢复18世纪法国丧失的殖民地,建立以法国为母国的欧罗巴合众国。这个合众国不仅包括欧洲的附属国,还应包括埃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印度群岛、北美洲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

拿破仑在上台后依仗其军事才能和法军的优势同反法联盟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第二次欧洲反法联盟(1799-1801)

第三次欧洲反法联盟(1804-1805)莱茵联盟的建立

第四次欧洲反法联盟(1806-1807)大陆封锁与伊比利亚半岛战争

第五次反法联盟(1809)拿破仑兵败莫斯科(1812)

第六次反法联盟(1813-1814)

拿破仑战争的性质: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和掠夺别的民族和兼并别国领土的反动目的,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政策 关键:两重性——

1、在各国扶植起了许多资产阶级政权。在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方面,拿破仑战争表现出革命进步的一面;2、以打击反法联盟、封建体制为理由武力征服他国,与英国展开大陆争霸、远征埃及、叙利亚等国家,这些都带有资产阶级贪婪的侵略扩张的性质

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一)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新的国际局势1、俄国势力在反拿破仑战争中迅速崛起(波兰、德意志)2英国在战争期间大大巩固了海上和殖民霸权,3、普奥的矛盾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变得激烈起来,核心矛盾仍然是争夺德意志进而争夺中欧霸权 4、被拿破仑推翻和征服的欧洲各国大小王室力图恢复昔日的统治,但因力量不足,所以分别依附于上述几个欧洲大国

(二) 第一次巴黎和约会议性质——和会。拿破仑1814年第一次退位以后,法国与第六次

反法联盟国家签定了第一次巴黎和约

(三) 对法国的处置:第一次巴黎和约对法国相当宽容,尽管法国在战争中失败,但作为

欧洲大国地位依然保持着

召开维也纳会议,是第一次巴黎和约中提出来的

对维也纳会议作出这样推断:

1、维也纳会议不是和会;2、会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的原则,在战胜国间分配战利品,重新安排欧洲版图,确认新的国际格局

维也纳会议三原则: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

正统主义——塔列朗:法国代表塔列朗提出的,法国提出,恢复革命前各国君主的正统地位和领土范围。在这一点上,各国形成一致

补偿原则——波兰-萨克森问题以维持均势为目的瓜分领土,尤其是弱国领土。争夺的焦点是波兰和萨克森问题。在这一点上,各国矛盾重重

会议的中心议题:波兰—萨克森问题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各大国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两个集团:

俄、普 VS 奥、英、法

会议的总决议案——《最后议定书》内容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并得到意大利北部作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极为分散和不统一的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

议总决议主要体现了维也纳会议的两个原则: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

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一、“神圣同盟”

性质:君主的联合体。

1815年9月,俄、奥、普三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签订《神圣同盟条约》,巩固维也纳体系。这个同盟是开放的,因此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国王因受宪法制约而没有参见。

该条约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维护各国君主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条约没有规定盟国的具体义务,只表达了合作的决心。因此没有实质性内容。该同盟的三个成员在随后的欧洲政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联合镇压革命运动。

第二次巴黎和约、“四国同盟”与“欧洲协调”

性质:军事同盟。

1815年3月拿破仑返回巴黎(”百日政变“),6月滑铁卢战役,11月英、俄、奥、普四国同路易十八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惩处法国;同一天,英、俄、奥、普签订该条约,规定:(1)在法国驻军,驻军司令由英国威灵顿公爵担任;(2)决定四国定期召开会议。这种定期协商

机制就是当代首脑会议的原型,当时称“会议外交”,又称“欧洲协调”。国际关系史上,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建立了一种多边危机管理机制。1818年法国也加入四国定期会议,从此欧洲协调就是五大国之间的合作机制。

维也纳体系主要由四个方面支撑:第一,正统主义原则保护下的君主制度;第二,俄国通过神圣同盟在欧洲大陆建立的优势;第三,英国在大陆事务中的砝码作用;第四,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和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地位

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是大国的分赃会议,是大国任意宰割弱小民族的会议。会议自始至终是大国在争夺战利品,通过重新划分欧洲地图的办法,把拿破仑失败以后的新的力量对比肯定下来,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1、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北面:荷兰与比利时合并,成立荷兰王国;东面:莱茵河左岸领土属普鲁士所有;东南:瑞士永久中立,允许撒丁王国吞并热那亚共和国2、增加法国周围国家的力量,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渠道:3、通过地缘政治安排,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使其履行维持欧洲均势的作用;4、和会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只是暂时的,相对的。5追求封建体制的复辟、无视弱国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也是不正义的;

维也纳体系运作的两层含义:

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保卫正统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的主要表现:亚琛会议、特洛波会议、莱巴赫会议、维罗纳会议等四次会议协调

【神圣同盟主导了欧洲政治】

【在是否干涉他国内政的问题上,英国与奥俄法普的分歧】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奥俄法普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问题上对抗日益加剧,维也纳体系陷入了分裂的危机;

30年代初期,欧洲民族民主浪潮重新高涨,维也纳体系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东方问题”逐渐成为破坏欧洲大国均势的最主要诱因

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拉美独立运动——欧洲列强内讧加剧的导火索】

【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分裂的危机】

一)背景: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二)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三)门罗宣言1823年12月,门罗宣言出台 实质:“门罗主义”,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之实。但其对欧洲列强干涉拉美革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陷入分裂的危机,也表明维也纳体系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被排斥于美洲体系之外

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

维也纳正统统治秩序的一个墙角坍塌了;表明,神圣同盟无法协调一致了

【革命状况】1、意大利西西里首先爆发起义,成为欧洲革命的信号;2、法国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维也纳条约体系对法国的约束正走向解体]3、德意志革命,德意志全境掀起革命狂澜,梅特涅逃奔荷兰,标志着梅特涅体系的终结;

4、维也纳起义,匈牙利布达佩斯也爆发起义。

奥斯曼帝国到17世纪之后走向衰落,出现三类矛盾,这三种

矛盾共同构成了“东方问题”:(1)帝国内部矛盾(反对苏丹统治)(2)帝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3)欧洲列强之间围绕分割帝国的矛盾 “东方问题”本质是列强对土耳其帝国的侵略和争夺,特别是对土耳其领土的蚕食。其中,俄的野心最大,与英法奥普矛盾

“东方问题”的内容从矛盾方面分析—

从地域方面分析——奥斯曼帝国地域上包括三个完全不同部分:1、非洲的藩属王国(埃及和突尼斯);2、亚洲土耳其;3、欧洲土耳其 巴尔干半岛(欧洲土耳其)是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是东方问题的核心

东方问题”影响大国均势的主要因素1、领土均势因素,主要表现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2、地缘政治因素,主要体现为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的争夺

1828年俄土战争的影响:

俄国在东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同时也破坏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均势状态,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1833) :土失败及失败后的结盟—俄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反复,使“欧洲协调”失去意义。

第二次土埃战争(1839-1841) :法支持埃及 VS 英、俄、奥、普支持土。埃败 克里米亚战争导火索:圣地保护权问题

爆发:1853年7月,俄军进占多瑙河两公国。11月1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

俄 VS 英、法、土、撒丁(奥、普)

1855年9月俄军彻底失败。1856年2月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结果:巴黎和会与《巴黎和约各国共同确保土耳其独立和领土完整,禁止干涉土内部矛盾; 黑海中立化,多瑙河自由通航。

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1、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是拿破仑战争后第一次大国战争,维也纳体系解体(争议)2、对大国兴衰的影响:(1)俄失去原有的黑海利益,也丧失了欧陆的优势地位;(2)法国地位再次上升;(3)英国继续海上霸权;(4)奥地利的行为使俄奥从此成仇。

3、对俄国历史的影响:迫使沙皇1861年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度。4、对国际制度和规范影响:巴黎和会通过《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

欧洲国际关系的新格局1、拿破仑三世在“对威望的追求”中获得了胜利 2、克里米亚战争沉重打击了俄国 3、克里米亚战争使英国获利4、奥地利在巴黎和会上,与英国相配合,充当了强硬的反俄派,达到了黑海中立化和对多瑙河两公国由列强共管的目的5、土耳其从西方国家的胜利中只得到一个“维持现状” 6、普鲁士和撒丁在欧洲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从维也纳体系到一战之间欧洲格局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

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

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 与 体系之外的分散状态

两大阵营:德、奥、意 VS 法、俄

意大利统一的总体特点1、统一之前分崩离析的状态:八邦分裂、三方外国势力2、统一过程中的途径之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3、存在一个核心人物:加富尔4、统一过程的阶段性:

北意大利→中意大利→南意大利→遗留问题

(一)统一之前意大利的状况1、政治状况2、经济状况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政治状况:分裂状况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分裂为八个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小邦(撒丁王国——君主立宪制;其余各邦——专制制度)三方外国势力:a、奥地利统

治着北部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并且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着中部的托斯堪纳、莫德纳、帕尔马、卢加等公国,它甚至在教皇国驻有军队。b、西班牙控制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c、罗马驻有法国的军队。经济状况撒丁王国、伦巴底和托斯堪纳——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其余各邦——落后的农业国

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VS 意大利的分裂(2)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和民族情绪加强

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自下而上”——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

“自上而下”——以撒丁王国为中坚力量的自由派(由大资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主导途径

为什么撒丁王国能成为自由派统一意大利的运动的中坚力量:(1)政治上——意大利诸邦中唯一独立的国家、拥有统一全意大利的政治号召力;(2)经济上——撒丁王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资基础;(3)军事上——进行有效的军事改革,拥有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北意大利的统一:(一)加富尔其人及其统一意大利的思想(二)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努力(三)对奥战争加富尔是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并且是自由派领导人,支持“自上而下”的统一方式,同时善于拉拢、利用民主派。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个人关于意大利统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意大利的统一

加富尔统一意大利的思想(1)利用民主派(2)结盟政策

他所推崇的结盟政策包括两个含义:1)与意大利其他邦结盟;2)与大国(特别是法国)结盟

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背景 时间:1858年 背景:(1)极具扩张欲望的拿破仑三世为了侵入意大利,力图排挤

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2)俄国记恨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忘恩负义;(3)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而关系紧张;(4)英国在意大利问题上的态度趋于中立。 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努力2、普隆比埃协定——撒丁王国拉拢法国的努力

 (1)普隆比埃协定的签订过程

 (2)普隆比埃协定的主要内容

 (3)对普隆比埃协定的评价

1858年7月20日,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秘密订立了反奥的军事协定,即“普隆比埃协定”,又称“君子协定”。(2)主要内容: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驱逐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战后撒丁王国领导组成意大利联邦,把伦巴底和威尼斯并入撒丁王国。做为回报,把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评价1)对于撒丁王国——普隆比埃协定是撒丁王国外交的胜利,它以必要的让步赢得了法国对自己反对奥地利的帮助;2) 对于法国——寻找到了扩大在意大利势力的办法,但是这暴露了拿破仑三世谋求法国的欧洲霸权的野心,这将会给法国带来更多的麻烦;3)普隆比埃协定图谋以战争的手段修改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划定的欧洲政治版图,这对业已动摇的维也纳体系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

(2) “自上而下”途径的王朝战争方面(主导途径)法撒联军重创孤军奋战的奥军,6月法撒联军将奥军赶出了伦巴底,奥军退守威尼斯。

(3)“自下而上” 途径的人民革命运动方面 随着对奥战争的开始和胜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人民革命运动也高涨起来,从4月到6月,托斯堪纳、帕尔马、莫德纳等地先后爆发起义,起义推翻了当地政权,起义甚至波及了教皇的领地罗曼纳。

法国愿意和奥地利单独媾和的考虑a. 法国担心排挤出奥地利势力的意大利强大起来。b. 法国对高涨的意大利人民革命运动的防范:一方面,是出于对人民革命运动的本能性的反感;另一方面,是担心意大利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会危及法国在意大利的利益,尤其是危及它在

罗马的利益。

《苏黎世和约》 时间:1859年11月10日,法、撒、奥三国在瑞士苏黎世正式订立和约,即《苏黎世和约》 内容1、奥地利保有威尼斯,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将伦巴底转交撒丁王国;2、撒丁王国负担一部分伦巴底——威尼斯过去所欠的公债等。

对中意大利的归并(一)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背景1、撒丁王国为兼并所做的努力2、法国的压力与撒丁王国初次兼并的失败

(二)《都灵条约》的签订与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实现

1、撒丁王国结盟政策的调整

2、《都灵条约》的签订1)早在对奥战争初期,意大利各邦爆发革命时撒丁王国就派遣一些特派员去控制局势,为日后的兼并做准备。

(2)法奥签订《维拉法郎卡预备和约》单独媾和后,撒丁王国为了避免冒犯法国,试图召唤特派员回国,但各特派员表示反对。

撒丁王国结盟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就是:保持与法国的同盟关系的同时,开始重视英国的作用,希望通过英国向法国施压。

《都灵条约》签订过程也就是撒丁王国努力实现中意大利归并的过程,也就是法国对中意大利态度转变的过程:1)↓意大利中部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这让法国看到了它复辟中意大利各邦的目的难以达到,于是趋向于放弃原来强硬的态度,让撒丁王国得到中意大利,而法国要求得到萨伏依和尼斯,以部分实现其“天然疆界”的野心;

2)↓1860年3月,中意大利四邦再次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并入撒丁王国,撒丁王国表示接受;

3)_面对中意大利四邦已经并入撒丁王国的事实,法国以战争相威胁, 于3月24日迫使撒丁王国签订了割让萨伏依和尼斯给法国的《都灵条约》。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途径——“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南部意大利的解放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实现的。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行动也得到了代表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撒丁王国的暗中支持。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过程1860年4月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爆发起义,随后加里波第带领其红衫军征讨两西西里王国,并于9月进入两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城,解放了南部意大利 归并南意大利的能够实现的原因:1)意大利统一是大势所趋,归并南意大利的到了两西西里王国人民的拥护。2)撒丁王国的努力3)当地自由派的拥护以及加里波第的深明大义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过程:1)撒丁王国将军队开到那不勒斯,并联合当地的自由派提出将两西西里王国的政权交由全民投票表决的建议;2)1860年10月在自由派的控制下,通过全民投票决定将南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3)11月8日,撒丁王国国王进入那不勒斯,接受两西西里的并入请求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1861年2月,在都灵召开第一届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 3月14日,意大利议会宣布撒丁王国国王维克多·厄曼努尔二世为意大利国王,加富尔任首相,定都佛罗伦萨。

一)意大利统一的遗留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尝试

遗留问题:1、威尼斯问题——威尼斯尚在奥地利统治之下2、罗马问题——罗马尚在教皇国统治之下,并且驻有法国的军队

解决的尝试:(1)“自上而下”方式:威尼斯问题——孤立奥地利,等待时机收回威尼斯 罗马问题——试图鼓动教皇放弃世俗权利,并与法国协商,无果

(2) “自下而上”方式:1862年 加里波第——罗马 1865年 马志尼——威尼斯

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威尼斯问题——普奥战争 罗马问题——普法战争

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1866年10月 威尼斯及周边地区并入意大利王国 1870年10月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1871年7月,意大利迁都至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最终完成。

962年之后成立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就是古代德国,全称是“德意志各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这个帝国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帝国的皇帝是由七个较大的诸侯选举出来的,这七个诸侯就被称为选帝侯;1806年在拿破仑的强迫下解散。

勃兰登堡: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建立了勃兰登堡,以抵抗斯拉夫人的入侵。经过三个世纪的壮大,勃兰登堡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之一。2、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时,勃兰登堡选侯继承了普鲁士公爵的头衔。1660年勃兰登堡选侯通过《奥利瓦和约》,取得对普鲁士公国的主权,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永久合并,西普鲁士仍在波兰(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年)

普鲁士: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永久合并后的历史:1、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年)合并东普鲁士;2、腓特烈三世(1688-1713年)1701年加冕为普鲁士国王,但并未被认可。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使“普鲁士国王”称号正式被承认;3、腓特烈•威廉一世国王(1713-1740年)普鲁士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4、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经历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获得了西里西亚;5、腓特烈三世(1786-1797年)瓜分波兰,获得了包括西普鲁士在内的大片的领土 ;6、腓特烈•威廉三世 1797年-1840年在位; 7、腓特烈•威廉四世 1840年-1861年在位; 8、威廉一世 1861年-1888年在位;(德意志统一)9、腓特烈三世(百日皇帝)1888年在位; 10、威廉二世 1888年-1918年在位(一战)

德意志统一的总体特点

存在一个核心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是统一德意志的总设计师

统一方式: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自上而下”方式)实现,与战争一样重要的是俾斯麦富有远见的外交策略

德意志的统一对德意志、欧洲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与法国的宿仇也始于此时 德意志统一的背景

德意志的分裂状况及原因分析(二)关于德意志统一的分歧(三)当时普鲁士的状况

关于德意志统一的分歧 1、统一方式:“自下而上” VS “自上而下”2、统一的领导者: 普鲁士-“小德意志” VS 奥地利-“大德意志” 当时普鲁士的状况1、政治状况: 形成了以容克地主为主导的容克地主同资产阶级的同盟,普鲁士在各邦资产阶级中的影响大为增强;2、经济状况:经济力量大大超过奥地利,通过由他控制的“关税同盟”、铁路运输和航运系统,同各邦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战略目标:统一德意志,把奥排除在外。

策略和手段:(1)外交:利用列强的矛盾,避免出现任何出现反对普鲁士的同盟。使俄国保持中立,对奥地利采取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政策,和英国缓和,延缓法国对普鲁士的敌视。(2)武力:精心策划连锁反应式的三次王朝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导火索—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两公国的归属问题

俾斯麦发动普丹战争的动机 1)提高普鲁土的威望,赢得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对其外交政策的支持;(2)制造普奥之间的领土纠纷,并通过战争摸清奥地利的军事实力,为未来的普奥战争做准备;(3)把对丹麦的战争作为未来对奥战争的总演习。

普奥战争(1866年6月-7月普丹战争之后,在统一德国问题上普奥矛盾渐渐加深,奥地利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最大障碍。俾斯麦决定战争。目标是军事上则力图速战速决。条件是赢得英法俄的中立和普意结盟,使奥地利两线作战。为了不增加奥地利的屈辱感,不会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站到普鲁士的对立面,俾斯麦反对占领维也纳,并在签订的《布拉格和约》中对奥让步。《布拉格和约》的内容:1、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承认普鲁士在邦联中的领导

地位;2、普鲁士承诺退出占领的一切奥地利领土,普领土扩大了1/ 4,人口增加500万,改变了欧洲均势;3、协同奥地利作战的各邦均并入普鲁士;4、奥地利将威尼斯归还给意大利。1867年,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北德意志邦联成立。

普法战争(1870-1871)俾斯麦发动普法战争的考虑:对奥战争胜利后,主要由于法国阻挠,普没有将德意志南部四邦统一。 法国是不会轻易允许德国统一的 ,因此成为俾斯麦的主要敌人。1870年7月战争爆发, 9月法国在色当惨败,拿破仑三世和10万军队被俘,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色当战役之前,普鲁士是反侵略战争,战役之后,是侵略战争。11月,普军包围了巴黎,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5月签订《法兰克福和约》:内容:(1)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2)赔款50亿法郎;(3)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占领法国领土1/3,由法国负担占领费用;(4)以法国偿付赔款为条件,德军分期分批撤军。这个掠夺性屈辱条约使法德从此称为世仇。 德意志的统一对欧洲格局的影响德国的统一是德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德意志分裂五百多年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和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对国际关系和欧洲格局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支配欧洲政治的大国发生易位; 2、德国的统一与崛起为欧洲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3、导致德法关系的日趋复杂化。

1、俾斯麦的政治远见体现在哪些方面?2、比较意大利统一和德意志统一的区别 德国的外交特点 1、崇尚武力2、外交政策谋求“东西方政策”的平衡

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动在于两点:1、法德之间大国优势的移位2、中部欧洲的巨大变化 缓冲带 → 强大力量

与对奥和约中的宽容态度不同,俾斯麦在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时的苛刻使得法国极度仇视德国,俾斯麦的苛刻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前提是:俾斯麦认定了法德之间的另一次战争迟早不可避免。1、尽可能削弱法国进行复仇战争的能力;2、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加强刚实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内部(尤其是南德地区)的凝聚力(使法国成为任何德国敌对力量的潜在盟)

俾斯麦营造“大陆联盟体系”的主要任务——联合俄奥,拉拢英国,防止任何大国与法国结盟 在对待俄国问题—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 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一、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前奏——三皇联盟及其瓦解

二、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德奥同盟(1879) 、三皇同盟(1881)、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德奥罗同盟(1883)

三、三皇同盟的解体和俾斯麦体系的危机——保加利亚危机、三皇同盟解体

四、俾斯麦体系的调整和加强——《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五、德国外交“新路线”和俾斯麦体系的瓦解——俾斯麦下台与德国外交“新路线”、法俄同盟的形成

1873年6月,俄奥两国 《兴勃隆协定》规定两国今后就彼此的分歧展开磋商,确定合作方针。这个协定深受俾斯麦欢迎,10月德国也加入该协定,由此形成三皇联盟。联盟性质——这个联盟是个政治联合体,比较松散。被称为新的神圣同盟

近东危机:事件本身——1875年7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起义,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予以支持。土耳其进行镇压。

对三皇联盟的影响——

奥担心巴尔干出现一个由俄国支持的大斯拉夫国家,从而阻塞其唯一的向东南扩张的通道,因此支持土对巴尔干属地的统治。俄则支持巴尔干斯拉夫人从土耳其那里获得自治或自立,

但为了避免在克里米亚战争时的孤立状态,俄也准备与奥就巴尔干问题达成某种谅解。 德国出于维护三皇联盟的需要,赞成俄奥达成妥协。 事件发展——俄土战争与《圣斯蒂法诺条约》柏林会议与近东实现权力的再分配【柏林会议】参与国——英、德、俄、奥、法、意、土 核心问题——英奥俄围绕东方问题的矛盾 结果——《柏林条约》:(1)俄放弃建立大保加利亚的计划;(2)由奥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两省;(3)俄保留一些土的领土,土承认塞、门、罗的独立;(4)海峡对一切外国军舰关闭

柏林会议【对三皇联盟的影响】近东实现权力的再分配,东方问题暂时得以缓和。但三皇联盟由于俄奥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而逐渐失去了协调彼此间关系的作用;同时,俄的目标受到遏制,对俾斯麦和奥十分不满,俄德奥三皇联盟受到威胁。

1、德奥同盟(1879)背景A、三皇联盟瓦解及其之后的状况B、俾斯麦的强硬态度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于1879年10月7日签订,其内容规定: 1、缔约国一方如遭到俄国的进攻,两缔约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2、缔约国一方如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中立,但是如果该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协同作战直至共同议和;3、条约有效期为五年,经协商可予延期和修改;缔约双方对条约保守秘密,但在俄国军备构成威胁时应及时通知沙皇,对任何本缔约国一方之进攻将被视作是对缔约国双方的进攻。

在俾斯麦体系中的地位:俾斯麦德奥同盟是用以获得对局势控制的工具并在80年代构成了他所建立的欧洲结盟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影响1、对奥——使其在欧洲相对脆弱的大国的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和保证。2、对德—(1)保证了在俄法联合进攻时不会造成孤立(2)使德国在一段时期内恢复了对奥俄关系的牵制力以及在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3、长远影响——使德俄关系的根本改善变得非常困难。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德国统治集团越来越把德奥同盟当作其对外政策的支柱,这个同盟是促使法俄同盟的形成和导致欧洲划分为两大对抗性集团的一个重要基础。

2、三皇同盟(1881)德奥俄对结盟问题的态度(1)德国——希望俄国在德奥结盟的压力下改变对德态度(2)俄国——俄国外交此时面临两项急待解决的任务:一是阻止英国利用它在柏林会议关于海峡问题的声明,单方面派军舰进入君士坦丁堡附近海域,威胁俄国本土。二是意图保加利亚公国和东鲁米利亚的合并,挽回在柏林会议上的损失。需要有盟国支持。 3奥匈帝国——企图建立起一个德奥英的同盟,以便“长期堵塞”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发展。特点——一是缔约国相互之间存在着保障安全的中立义务的承诺。 二是缔约国在秘密修改《柏林条约》有关条款的基础上,就俄奥两国的巴尔干利益达成了新的谅解。 (4)暴露出的问题—俄奥在巴尔干利益的根本对立

3、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1882年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这个同盟的宗旨如条约序文所言,是为了巩固欧洲的“君主制原则”,“维护缔约国现存社会、政治秩序”:(1)俾斯麦——保证了所谓“意大利的中立”(2)奥匈帝国——不仅从政府层面上冻结了意大利的领土收复主义要求,而且解除了在同俄国发生冲突时的后顾之忧(3)意大利——摆脱了危险的孤立和提高了大国身份(4)侵略性——

4、德奥罗同盟(1883)1883年10月。新独立的罗马尼亚担心俄威胁,寻求奥支持,俾斯麦撮合成为三国同盟。1883年的德、奥、罗同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同盟,罗马尼亚被划入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

至此,俾斯麦在柏林会议后五年时间里,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包括奥、俄、意、罗等国的结盟体系,欧洲国际政治形成一种为俾斯麦体系所支配的局面。

保加利亚危机对三皇同盟的影响——使奥俄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奥匈帝国——不能容忍在巴尔干半岛出现一个俄国主宰下的统一的保加利亚。就俄国方面看来,奥国的敌对是它实现对保意图的一个主要障碍; 俄国——绑架事件、考尔巴斯使命以及俄国扬言的占领威胁无

不表明三皇同盟的合作并不能阻遏俄国野心; 俾斯麦——极力维持三皇同盟的存在(1)一方面他把保加利亚看成是俄国的势力范围;(2)另一方面,他要求奥国保持克制以避免同俄国的冲突,但又鼓励奥国寻求英国遏制俄国。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和加强 《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三皇同盟的解体与法德关系危机使俾斯麦再次考虑采取外交行动,来达到牵制法、俄,阻止法俄接近的战略目的。于是调整政策,继续加强同盟体系。这次调整的关键是争取英国的加盟和德俄关系的加强。俾斯麦体系调整和加强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以下事件实现—《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三国同盟续约》各方的考虑(1)俾斯麦——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巩固三国同盟;(2)意大利——企图通过三国同盟的续订获得有利的条件;(3)奥匈帝国——不积极:关注的焦点是对付俄国

与德、意的反法共同诉求不同1887年2月20日《三国同盟续约》1882年条约延长五年。 德、奥同时与意大利订立双边协定,《奥意协定》主要涉及巴尔干事务,《德意协定》着重解决反法利益要求的问题。(4)侵略性——满足了意大利的侵略性要求而使之具有了进攻性军事同盟的性质 德英(1)俾斯麦——通过意大利的“桥梁”建立起三国同盟国家与英国之间的协约联系1)在地中海:促进英意接近,牵制法国;2)在巴尔干:促进英奥接近,牵制俄国

(2)英国

1)同法、俄的利益冲突 2)对德国的不信任 3)政策取向——既要避免在与法俄的斗争中的孤立,又要防止被推上与法国或俄国发生战争冲突的道路。

1887年3月24日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内容:英意共同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意大利支持英国在埃及的活动而英国支持意大利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活动

评价具有主要针对法国同时也针对俄国的遏制性质,三国同盟与英国在维护地中海地区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同盟性的联合。

对英国来说,它使英国改善了外交地位,同时保持着对义务承诺的灵活性。

俾斯麦对促成《英、意、奥地中海协约》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德国并没有参加这个协定。 《再保险条约》签订背景:俄德联合的诉求

(2)内容 1887年6月18日,两国签订了所谓的《再保险条约》,该约为期三年,内容保密。

(3)评价:一定程度上构成对俄国的一种束缚,防止它和法国建立反德同盟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背景—德、英关于把《地中海协定》扩大到巴尔干及对土耳其的控制方面的外交角逐(2)第二次《地中海协定》(1887年12月)——主要针对俄国的有关近东问题的协定

三国同意共同维持近东(包括小亚细亚)现状和保护海峡,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如果土耳其抵抗其他国家对上述地区的“非法举动”,三国将立即就应采取的措施取得协议;如果土耳其纵容这种“非法举动”,三国将有理由占领它的一些领土。

潜在的问题和危机

在争取英国和俄国方面,俾斯麦的政策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他的同盟体系中包含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使这个体系难以长久维持。这些问题是:

1、英国的均势政策英国名为“光辉孤立”的均势政策,使得英国难以被依靠 2、俄奥关系的不稳定性因为德奥同盟关系是确定的,有明确义务的,一旦俄奥关系出现问题,德国难以作出选择3、德国政策的连续性问题(1)脆弱性(2)俾斯麦的个性,使得他和德国皇帝以及其他人的关系比较紧张。新路线“在大国关系方面,就是加强与英国和奥、意的关系,轻视

德俄关系。这个致命错误把俄国推向法国,直接导致俾斯麦体系的解体

1891年续订《三国同盟条约》,加强了德奥意关系。

对俄政策的失败 (1)对德俄经济关系的轻视俾斯麦时期忽视了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2)对德俄政治关系的忽视不再延长《德俄再保险条约》 (3)法俄同盟背景:德国的政策失误导致了俄国走向与法国的联合1892年8月18日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1894年1月4日法俄同盟正式成立 法俄同盟的形成,很大意义上是普法战争结果对欧洲国际关系影响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法国——在经过20多年的孤立后找到了一个抗衡德国的盟国;俄国——获得一个牵制德国的法国为盟国,得以用更多的力量从事近东、中亚、远东方面的扩张; 欧洲政治格局——法俄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俾斯麦体系一统欧洲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大陆上的大的军事强国分为相互威胁的两大军事阵营:一方是俄国和法国,另一方是德国和奥地利。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理解个体决策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俾斯麦营造“大陆联盟体系”的主要任务—联合俄奥,拉拢英国,防止任何大国与法国结盟 在对待俄国问题—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


    相关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_分析一战前欧洲强国的合纵连横

    第17卷 第1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7 No.12 2008年1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Dec. 2008 文章编号:1008-8717(2008)12-0082-03 第一次世界大 ...

    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作者:承庆昌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9年04期 德国的统一破坏了欧洲的均势,促成了欧洲列强之间地位的急剧变化,导致欧洲的重心逐渐向柏林转移.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变引起邻国的焦虑和恐慌.深谙地缘政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认识到,欧洲均势的任何改变 ...

    如何正确评价俾斯麦

    评价俾斯麦 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而 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必然会引起帝国主义各国政治军事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德.日帝国主义.由于国 ...

    教6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第三章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与全球殖民格局 ⏹ 在这一时期的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内,欧洲仍然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 除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外,非西方世界的抵抗运动也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内容 ⏹ 第一节 大陆联盟体 ...

    网上关于希特勒喜欢中国的传言是假的

    最近有帖子说希特勒喜欢中国,说希特勒早年受过一对中国夫妇的帮助,从此对这个有好感,开始喜爱中国文化,援助中国建设,甚至要和这个瓜分世界--这些内容在网上流传很广,基本上和那篇帖子的内容如出一辙,许多网友也因此找到了崇拜希特勒的理由,总是发帖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 背景文件 主席团成员: 和睿.梅立楚.田牧童.杨正昊 简介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 尔"冯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