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读后感

《学记》读后感

从小就听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但从未探寻过其出处,直到读了《学记》才恍然大悟。《学记》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可谓短小精辟,其内容深刻,见解独到,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践和教学原则,对于现代的教育任然有着重要意义,它强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长善救失等教学方法到今天仍然适用,可见其思想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全文开篇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引入,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确实从古至今,教育对于兴国安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更是以科教兴国作为重要发展策略。

文中提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然后不懈的钻研。其实教与学就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教育使人的知识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也会遇到现阶段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又间接促进了我们学习新知识,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是“教学相长”所要表达的道理。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因。

以前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只有“传道、授业、解惑”等浅显的概念,但是现在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随着师范类课程的深入开展,对教师一词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就如文中所说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单靠死记硬背一些零碎知识,是远不能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要求的,我们不仅要对我们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要善于利用理论知识结合于日常生活当中,以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唯有我们的知识足够渊博,才能对学生的提问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达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的境界。

作为老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外,对于教学方法也非常讲究。现在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我觉得这已经严重违背了教学的原则。这不仅背离了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还会让学生因为不堪重负,对学习心生厌倦。勉强的灌输知识,就算学生硬着头皮死记硬背了下来,这些知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因为那些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所以一味的灌输是根本达不到教学的效果的,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是很多教师必须严正看待的问题,教育制度一而再,再而三的改革,提出要为学生减负,可是却出现了越减越负的情况,只能说明改革的实施还不够全面,不够到位罢了。我觉得学习之所以成为压力是因为学生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讲学习视为任务,所以才会觉得有压力,而强迫他们学习只会让他们更加反感。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思想:一是注重引导,但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二是督促鼓励,但

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容易多了;三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但是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发展他们的潜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角色,是引路人而非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造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总结了学生求学过程中导致失败的原因,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而“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则明确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进行相适应的引导。《学记》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和循序渐进。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对于自身资质较差的学生我们更要耐心的指导。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业方面表现并不突出,可是其他才能很优秀,或善歌舞或善手工或善交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才能,对于此类学生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培养他们的特殊才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学记》中最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以后将要成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都应该牢记在心,如果单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能学习足够的知识的,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真把知识技艺学到家,就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觉得《学记》无论对于教学还是求学都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每次阅读此文都有不一样的感悟,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它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教育方法和原则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

《学记》读后感

从小就听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但从未探寻过其出处,直到读了《学记》才恍然大悟。《学记》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可谓短小精辟,其内容深刻,见解独到,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践和教学原则,对于现代的教育任然有着重要意义,它强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长善救失等教学方法到今天仍然适用,可见其思想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全文开篇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引入,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确实从古至今,教育对于兴国安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更是以科教兴国作为重要发展策略。

文中提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然后不懈的钻研。其实教与学就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教育使人的知识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也会遇到现阶段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又间接促进了我们学习新知识,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是“教学相长”所要表达的道理。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因。

以前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只有“传道、授业、解惑”等浅显的概念,但是现在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随着师范类课程的深入开展,对教师一词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就如文中所说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单靠死记硬背一些零碎知识,是远不能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要求的,我们不仅要对我们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要善于利用理论知识结合于日常生活当中,以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唯有我们的知识足够渊博,才能对学生的提问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达到“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的境界。

作为老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外,对于教学方法也非常讲究。现在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我觉得这已经严重违背了教学的原则。这不仅背离了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还会让学生因为不堪重负,对学习心生厌倦。勉强的灌输知识,就算学生硬着头皮死记硬背了下来,这些知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因为那些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所以一味的灌输是根本达不到教学的效果的,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是很多教师必须严正看待的问题,教育制度一而再,再而三的改革,提出要为学生减负,可是却出现了越减越负的情况,只能说明改革的实施还不够全面,不够到位罢了。我觉得学习之所以成为压力是因为学生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讲学习视为任务,所以才会觉得有压力,而强迫他们学习只会让他们更加反感。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思想:一是注重引导,但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二是督促鼓励,但

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容易多了;三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但是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发展他们的潜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角色,是引路人而非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造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总结了学生求学过程中导致失败的原因,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而“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则明确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进行相适应的引导。《学记》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和循序渐进。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对于自身资质较差的学生我们更要耐心的指导。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业方面表现并不突出,可是其他才能很优秀,或善歌舞或善手工或善交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才能,对于此类学生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培养他们的特殊才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学记》中最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以后将要成为一名教师,我觉得都应该牢记在心,如果单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能学习足够的知识的,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真把知识技艺学到家,就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觉得《学记》无论对于教学还是求学都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每次阅读此文都有不一样的感悟,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它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教育方法和原则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


    相关文章

    查理九世读后感大全

    读<查理九世>黑贝街的亡灵有感35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5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4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00字 <黑贝 ...

    名著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三

    标题 名著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三 红楼中,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物不是贾母,而是这位着墨不多的大小姐--贾元春.文中曰 此女才德兼备,因而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因为她,贾府成为皇亲国戚,真正是"白玉为堂金做马",贾 ...

    小学读后感怎么写

    篇一:小学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 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 ...

    浅谈"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浅谈"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杨秀芬 (卓尼县柳林镇中心小学 甘肃 卓尼 747600)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要求:写作方法: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段材料,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在领会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联系 ...

    读后感的开头和结尾该怎么写

    读后感的开头和结尾该怎么写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 ...

    丛飞读后感

    [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 1.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 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丛飞读后感.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 ...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00篇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四大名著中最受中学生青睐的一部作品,它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充满神话色彩与浪漫主义的一部经典之作.而书写<西游记>读后感历来是中小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后作业之一,为此,本站精编100余篇西游 ...

    野草读后感600

    [野草读后感600]野草读后感600深夜,一间旧屋,一盏小油灯,几缕轻烟,一个微曲的背影,野草读后感600. 屋里不时会发出一点动静,那是飞虫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有时还有飞蛾扑向油灯惨烈身亡的声响.但更多的仍是安静.屋子里的人在写东西,他已 ...

    爱国文章读后感大全(30篇)_20字

    爱国文章读后感大全(30篇) <我爱祖国>诗歌读后感 <心系祖国,健康成长>读后感 <我愛祖国山和水>读后感 <歌唱二小放牛郎>读后感 读<"龙的传人"傲立世界> ...

    五年级上第七单元作文--读后感

    五年级上第七单元作文--读后感 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师生讨论,表达共识: 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