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体育课堂教学

  摘要:体育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为目标的课堂,本文从指导思想、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谈如何评价体育课堂,以期实现体育课真正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28-1在教学改革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必将使更多的体育工作者产生观念的转变。从现在的教育评价观念来看,原来的公开课是好课,今天看来不是好课,甚至是差课。原因是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以培养学生朝终身体育这一方向发展为目标的体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学思想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贯穿于整个课堂,树立以“育人为主”的原则。   2.体现教学的主体。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唱主角,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只体现了教师讲、学生学的单项信息传递过程,忽略了学生自我目标的提出和目标追求的动力机制。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树立情感教育的意识。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目标、内容及组织的和谐统一   1.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尺度,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参照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忽视情感、个性、意志等其它方面的学习内容,目标要体现《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   2.优化的教学内容。新《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淡化“学科体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新颖、样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做到所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考虑其操作的便利性,尊重学生的建议,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3.有效的教学组织。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很难体现主体意识,通常要使同质分组、兴趣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尽量体现分层教学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要思路清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的独创性,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注重多方面联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情绪的体验。   三、变通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新《标准》的实行,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体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使每一节课都能有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多采用“目标设置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目标追求的动机。   四、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受益。体育蕴含着多种价值和多种精神,能使学生受到启发,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受益终生(即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基本运动技能以外,其他方面也将获益)。举例:陈景润成为大数学家,得益于一堂数学课,老师并没有讲太多的数学知识,但老师一席话,启发陈景润对攀登数学高峰的理解,最终成为大数学家。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受到启发,就自然会把体育精神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视对过程目标的评价。教师要经常应用激励性的评语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新《标准》下的体育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完全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了,更多地强调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身体上、精神上各方面受益,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真正培养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体育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为目标的课堂,本文从指导思想、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谈如何评价体育课堂,以期实现体育课真正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28-1在教学改革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必将使更多的体育工作者产生观念的转变。从现在的教育评价观念来看,原来的公开课是好课,今天看来不是好课,甚至是差课。原因是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以培养学生朝终身体育这一方向发展为目标的体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学思想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贯穿于整个课堂,树立以“育人为主”的原则。   2.体现教学的主体。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唱主角,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只体现了教师讲、学生学的单项信息传递过程,忽略了学生自我目标的提出和目标追求的动力机制。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树立情感教育的意识。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目标、内容及组织的和谐统一   1.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尺度,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参照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忽视情感、个性、意志等其它方面的学习内容,目标要体现《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   2.优化的教学内容。新《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淡化“学科体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新颖、样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做到所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考虑其操作的便利性,尊重学生的建议,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3.有效的教学组织。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很难体现主体意识,通常要使同质分组、兴趣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尽量体现分层教学的新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要思路清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的独创性,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注重多方面联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情绪的体验。   三、变通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新《标准》的实行,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体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使每一节课都能有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多采用“目标设置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目标追求的动机。   四、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受益。体育蕴含着多种价值和多种精神,能使学生受到启发,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受益终生(即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基本运动技能以外,其他方面也将获益)。举例:陈景润成为大数学家,得益于一堂数学课,老师并没有讲太多的数学知识,但老师一席话,启发陈景润对攀登数学高峰的理解,最终成为大数学家。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受到启发,就自然会把体育精神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视对过程目标的评价。教师要经常应用激励性的评语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新《标准》下的体育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完全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了,更多地强调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身体上、精神上各方面受益,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真正培养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11体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吉林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加强和改进我县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切实 ...

    体育新课标解读

     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 ...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和建议

    浅谈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国家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小学体育课程和中学体育与健康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再 ...

    学校体育学重点资料

    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基本不考,可能有选择题) 1.1979年扬州会议 2.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布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 3.2001年 ...

    [体育与健康]测试评价标准

    耀州区锦阳路张郝小学 <体育与健康>测试评价标准 此标准依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将从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检测每个学段学生掌握 ...

    体育课程评价内容述略

    第17卷 总第72期Vo.l17 SumNo.72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GUANGDONGRADIO&TVUNIVERSITY2008年第6期 No.6.2008 体育课程评价内容述略 OntheContento ...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 导纲要(试行) 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二篇 第一章 体育课程

    课次8.9 教学内容:体育课程 教学目标:了解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掌握编制体育课程的基本程序,掌握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方法途径 教学手段:讲授与讨论 第二篇 第一章 体育课程 第一节 体育课程概述 一.对课程概念的几点把握 (一)是通 ...

    体育上岗考名词解释

    词解释 2011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 ...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评价分析

    摘 要: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回顾总结这六年,在这个平台上,一大批体育教师通过交流和展示脱颖而出,推动了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一些现象令人担忧,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使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