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999-6-15)

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江泽民

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

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如果说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化必需的资源和商品、资本输出的市场,那么,当今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对于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技术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及时抓住这种机遇,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战胜各种挑战,这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考验。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和科技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继续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立足于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走出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充分注意。一度被国际社会看好的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在这场危机中严重倒退,说明发展中国家如果过分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如果仅仅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本国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事实越来越证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势,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在发展科技方面,我们已积累了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等重要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坚持运用和不断丰富、发展这些经验。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志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大作用。去年,严重洪涝灾害发生以后,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面临巨大威胁,我们党领导和组织成千上万的军民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并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在这场斗争中,党和国家正确决策,各级组织努力工作,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全体军民齐心协力。这是对我们全党和干部队伍战斗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整个民族凝聚力的考验。在这样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面前,任何艰险和敌人都可以战胜。这再一次证明,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坚信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人民,才能如此众志成城,成为永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同志们可以想一想,这种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自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和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

必须看到,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显露出来。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1〕这是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情况讲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整个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在今年初中央举办的金融研究班上的讲话〔2〕中,曾经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在学校中,对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知识的教育要重视,对上面讲的这些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轨迹。这一点,请教育战线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千万加以注意。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该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要使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具有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就拓宽了他们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现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区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在大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各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扩大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办一点民办高校,作为现有高校的补充。兴办一所新的大学很不容易,但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配置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可以逐步办好的。各级政府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教育机会,尤其要重视解决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穷家庭的教育资助。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我国十二亿多人口中,八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各级政府都要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并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国务院要继续对贫困地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给以必要的资助。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既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文化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爱岗和服务质量意识,养成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合作的风气。还要努力普及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水平,为推广应用实用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提供人力基础。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闻名于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党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学得好的影响和带动学得不太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比较低的,这样就可以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不准别人脱颖而出,谁一冒尖、一先进,就孤立人家,把人家挤压下去,以为这样大家都公平了、舒服了,殊不知这是扼杀优秀人才、否定先进事物的极其错误的行为。如果让这种现象泛滥作祟,还谈什么创新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必须改变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的新机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要把教育培训同技术革新和实用技术的推广结合起来,以利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高等教育要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要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的统筹权和管理权限,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使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作用。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办好教育事业的同时,还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兴办和扶持教育事业,特别是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总之,要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化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全社会的实际行动,为繁荣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合力。

有远见、成熟、合格的领导,必然是重视教育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抓好教育工作,坚持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3〕。宁可其他方面的事情放慢一点,也要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教育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坚决反对和防止浪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关心和帮助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和责任。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上级对下级考绩以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制度。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应该有联系的学校,深入了解情况,倾听师生意见,亲自调查和处理存在的问题,抓典型,抓试点,推进学校的改革和管理。还要建立检查和奖惩制度。对于贡献显著、成绩突出的人员,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犯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特别是挪用教育经费、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必须坚决依法查处。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我们要坚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各级党政领导要为教师多办实事,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待遇。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教师队伍过大,对其中那些学业上、思想政治上都不合格的人,必须果断地调整出去;对于其知识水平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要及时加以培训和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目的都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那样对我们办好教育事业是不利的,不符合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教育的光荣传统。

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的环境。文化艺术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介,必须以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教育青少年。总之,全党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

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

注释

〔1〕见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2〕即本卷《论加强和改进学习》。

〔3〕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出处: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江泽民

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

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如果说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化必需的资源和商品、资本输出的市场,那么,当今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对于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技术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及时抓住这种机遇,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战胜各种挑战,这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考验。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和科技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继续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立足于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走出一条与传统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充分注意。一度被国际社会看好的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在这场危机中严重倒退,说明发展中国家如果过分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如果仅仅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本国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事实越来越证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势,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在发展科技方面,我们已积累了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等重要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坚持运用和不断丰富、发展这些经验。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志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大作用。去年,严重洪涝灾害发生以后,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面临巨大威胁,我们党领导和组织成千上万的军民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并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在这场斗争中,党和国家正确决策,各级组织努力工作,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全体军民齐心协力。这是对我们全党和干部队伍战斗力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整个民族凝聚力的考验。在这样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面前,任何艰险和敌人都可以战胜。这再一次证明,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坚信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人民,才能如此众志成城,成为永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同志们可以想一想,这种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来自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和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

必须看到,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显露出来。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1〕这是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情况讲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整个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在今年初中央举办的金融研究班上的讲话〔2〕中,曾经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在学校中,对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知识的教育要重视,对上面讲的这些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轨迹。这一点,请教育战线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千万加以注意。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该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而不要使未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普通中学生只具有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就拓宽了他们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现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区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在大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各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扩大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办一点民办高校,作为现有高校的补充。兴办一所新的大学很不容易,但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配置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可以逐步办好的。各级政府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教育机会,尤其要重视解决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的教育问题,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穷家庭的教育资助。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我国十二亿多人口中,八亿多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各级政府都要确保农村教育的投入,并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国务院要继续对贫困地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给以必要的资助。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既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文化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爱岗和服务质量意识,养成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合作的风气。还要努力普及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水平,为推广应用实用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提供人力基础。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闻名于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党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学得好的影响和带动学得不太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比较低的,这样就可以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不准别人脱颖而出,谁一冒尖、一先进,就孤立人家,把人家挤压下去,以为这样大家都公平了、舒服了,殊不知这是扼杀优秀人才、否定先进事物的极其错误的行为。如果让这种现象泛滥作祟,还谈什么创新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必须改变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的新机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要把教育培训同技术革新和实用技术的推广结合起来,以利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高等教育要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要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的统筹权和管理权限,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使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作用。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办好教育事业的同时,还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兴办和扶持教育事业,特别是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总之,要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化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全社会的实际行动,为繁荣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合力。

有远见、成熟、合格的领导,必然是重视教育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抓好教育工作,坚持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3〕。宁可其他方面的事情放慢一点,也要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教育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坚决反对和防止浪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经常关心和帮助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和责任。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和上级对下级考绩以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制度。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应该有联系的学校,深入了解情况,倾听师生意见,亲自调查和处理存在的问题,抓典型,抓试点,推进学校的改革和管理。还要建立检查和奖惩制度。对于贡献显著、成绩突出的人员,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犯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特别是挪用教育经费、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必须坚决依法查处。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我们要坚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各级党政领导要为教师多办实事,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待遇。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教师队伍过大,对其中那些学业上、思想政治上都不合格的人,必须果断地调整出去;对于其知识水平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要及时加以培训和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之间、系科之间、学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学习;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可以自由讨论和争论,目的都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不可文人相轻、学科相轻、学派相轻,那样对我们办好教育事业是不利的,不符合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教育的光荣传统。

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的环境。文化艺术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介,必须以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教育青少年。总之,全党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

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

注释

〔1〕见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2〕即本卷《论加强和改进学习》。

〔3〕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出处: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相关文章

    2222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选择题2--4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选择题(二)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0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总体规划,是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A.<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

    国家教育方针

    国家教育方针 一.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 ...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情况介绍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情况介绍 1999年6月15-18日,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我国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 ...

    党史党建知识

    动物科技学院党建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1.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是<共产党宣言>. 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3.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 4.五四运动 ...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国名党反动派被推翻后) (1)时间:1949年9月21日,地点:北平. (2)性质: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 ...

    [教育法]修订解读讲稿(简)

    <教育法>修订解读讲稿(简) 序 一.教育法概况 二.教育法修订解读的必要性 三.教育法修订解读的目的 四.教育法修订的背景 五.教育法修订体现的新精神 六.教育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七.教育法修订的亮点 八.教育法修订后的贯彻实施 ...

    在国资委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国资委党委书记 *** (2005年1月7日) 同志们: 中央部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国资委党委非常重视.党委会多次专题学习讨论中央有关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 ...

    河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河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 1.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

    "青春凝聚党旗下"党史知识竞赛题库

    "青春凝聚党旗下"党史知识竞赛题库 类型题之一(填空题) 1. 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 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 2.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