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3840--91

(1991年8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2年6月1日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地区指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总则

3.1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而制定。

3.2 本标准是指导制定和修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方法标准。

3.3 本标准以大气质量标准为控制目标,在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规律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区(定义见4.1条)排放总量允许限值和点源排放允许限值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此外,各地还可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应用最佳可行和最佳实用技术方法或其他总量控制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4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列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允许限值,不得宽于本标准方法计算的排放限值和国家有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3.5 本标准各条规定在一般条件写具有同等效力,但对同一污染源标准中各条所确定的允许排放限值不一致时,应以其中最小允许排放限值为准。

3.6 附录中各条规定供使用本标准时参考。

4 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及大气环境功能分区

4.1 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以下简称总量控制区)是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城镇规划、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而决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总量控制区以外的区域称非总量控制区,例如广大农村以及工业化水平低的边远荒僻地区。但对大面积酸雨危害地区应尽量设置SO2和NOX排放总量控制区。

4.2 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功能区数目不限,但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城乡总体规划分为一、二和三类与GB 3095中3类大气质量区相对应,即:

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一、二、三类功能区分别执行GB 3095所规定的一、二、三级大气质量标准。 4.3 总量控制区及非总量控制区均可按4.2条进行功能区的划分。 4.4 本标准中各功能分区内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均按GB 3095确定,对该标准未规定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按TJ36中有关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确定;农作物保护区按GB 9137所

规定的浓度限值确定。

5 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系指各种生产能源的设备燃烧各种矿物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如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本章内简称大气污染物。

5.1 总量控制区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的计算方法 5.1.1 总量控制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由式(1)计算:

式中: Qak----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n----功能区总数;

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 a----总量下标;

k----某种污染物下标。

5.1.2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由式(2)计算:

式中: Qaki----见5.1.1定义;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 Si----第i功能区面积,km2;

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1·km-1,计算方法见5.1.3。 5.1.3 各类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 由式(4)计算:

式中: Aki----见5.1.2定义;

Cki----GB 3095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mn-3;

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2·a-1,可参照表1所列数据选取。亦可按附录A2方法求取,或经环境大气质量评价和预测研究后确定。

5.1.4 总量控制区内低架源(几何高度低于30m的排气筒排放或无组织排放源)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限值由式(5)计算:

式中: Qbk----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Qbki----第i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其计算方法见5.1.5; b----低架源排放总量下标。

5.1.5 各功能区低架源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按式(6)计算。 Qbki=aQaki (6)

式中: Qbki----见5.1.4定义; Qaki----见5.1.1定义;

a----低架源排放分担率,见表1。

5.1.6 总量控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30m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由式(7)

计算:

式中: Q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允许排放率限值,t·h-1; 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排放控制系数,t·h-1·m-2 ,计算方法见5.1.7; He----排气筒有效高度,m,计算方法见5.1.11。 5.1.7 点源排放控制系数按式(8)计算:Pki=βki×βk×P×Cki----------(8)

式中: Pki ----见5.1.6定义;

βki ----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的点源调整系数,计算方法见5.1.8; βk ----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的点源调整系数,计算方法见5.1.9; Cki ----见5.1.3定义,但使用日平均浓度限值,mg·mN-3; P ----地理区域性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见表1。 5.1.8 各功能区点源调整系数按式(9)计算:

式中: βki ----见5.1.7定义,若 >1则取 =1; Qaki----见5.1.2定义; Qbki----见5.1.4定义;

Qm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中架点源(几何高度大于或等于30m、小于100m的排气筒)年允许排放的总量,104t;

5.1.9 总量控制区点源调整系数按式(10)计算: βk=(Qak-Qbk)/(Qmk+Qek)

式中: βk ----见5.1.7定义,若 >1则取 =1; Qak ----见5.1.1定义; Qbk ----见5.1.4定义;

Qmk ----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中架点源(见5.1.8定义)年允许排放的总量,104t; Qek ----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高架点源(几何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的排气筒)年允许排放的总量,104t;。

5.1.10 实际排放总量超出限值后的削减原则是尽量削减低架源总量Qbk及Qbki,使得βk和βki接近或等于1,然后再按5.1.7的方法计算点源排放控制系数Pki。

5.1.11 排气筒有效高度 按式(11)计算: He=H+ΔH-------(11)

式中: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超过240m时取H=240m; ΔH ----烟气抬升高度,m。计算公式见式(12)、(17)、(18)和(19)。

5.1.11.1 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2100KJ.S-1且烟气温度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35K时,ΔH使用式(12)计算:

ΔH =n0×Qhn1×Hn2×Va-1------(12)

ΔT=Ts-Ta-------(4)

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见表2; 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见表2; n2----烟筒高度指数,见表2; Qh----烟气热释放率,kj·s-1; H----见5.1.11定义;

Pa----大气压力,hPa,取邻近气象站年平均值; Qv----实际排烟率m3·s-1;

ΔT ----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 Ts----烟气出口温度,K;

Ta----环境大气温度,K,取排气筒所在市(县)邻近气象台(站)最近5年平均气温; Va----烟囱出口处环境平均风速,m/s。以排气筒所在市(县)邻近气象台(站)最近5年平均风速,按幂指数关系换算到烟囱出口高度的平均风速。

式中: V1----邻近气象台(站)Z1高度5年平均风速,m·s-1; Z1----相应气象台(站)测风仪所在的高度,m; Z2----烟囱出口处高度(与Z1有相同高度基准),m; m----见表3。

表2 n0,n1,n2的选取

表3 各种稳定度条件下的风廓线幂指数值

m 5.1.11.2 当1700kj·s

式中: ΔH----见5.1.11定义,m;ΔH1----2×(1.5Vs×D+0.01Qh)/Va-0.048×(Qh-1700)/Va,m; V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m/s; D----排气筒出口直径,m; Qh----见5.1.11.1定义; Va----见5.1.11.1定义; ΔH2----按式(12)所计算的抬升高度。

5.1.11.3 当Qh=

5.1.11.4 凡地面以上10m高处年平均风速Va小于或等于1.5m/s的地区使用式(19)计算抬升高度:

式中:

----排放源高度以上环境温度垂直变化率,K/m。取值不得小于0.01K/m。

5.1.12 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1h平均)限值按式(20)计算: Cpki=2.78×Qpki×Qv-1×10-5----------(20) 式中: Cpki ----第i功能区内允许点源烟囱出口处排放的某种大气污染物(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mg·mN-3;

Qpki----见5.1.6定义;

Qv----见5.1.11.1定义,在式(20)中应使用1小时平均值并将单位折算为mN-3·s-1。 5.2 总量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制定方法

5.2.1 二氧化硫排放率超过14kg/h的排气筒高度必须超过30m。 5.2.2 二氧化硫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按5.1.1--5.1.5计算,其中 [见式(4)]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实施值,取相应等级的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目标值。

5.2.3 二氧化硫点源排放量限值按5.1.6--5.1.9计算,其中 [见式(8)]使用F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相知。

5.2.4 采暖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限值应以式(21)计算:

试中: Qwai ----第i功能区采暖期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104t; M----采暖期月数;

aa----二氧化硫总量季节调整系数,0.6

5.2.5 采暖期低架源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限值应以式(22)计算:

式中: Qwbi----第i功能区采暖期低架源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 M----见5.2.4定义;

ab----二氧化硫低架源季节调整系数,0.6

5.3.1 氮氧化物排放率超过9kg/h的排气筒高度必须超过30m。 5.3.2 氮氧化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按5.1.1--5.1.5计算,其中Cki[见式(4)]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

5.3.4 以交通工具为主要氮氧化物排放源的地方,低架源排放分担率Cki可以取为表1举值的2倍。

5.4 总量控制区一氧化碳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5.4.1 一氧化碳排放率超过180kg/h的排气筒高度必须超过30m。 5.4.2 一氧化碳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按5.1.1--5.1.5计算,其中Cki[见式(4)]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的0.4倍。

5.4.3 一氧化碳点源排放量限值按5.1.6--5.1.9计算,其中Cki[见式(8)]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

5.4.4 以交通工具为主要一氧化碳排放源的地方低架源排放分担率a可以取为表1列举值的2倍。

5.5 总量控制区各污染源的设置

5.5.1 在总量控制区按5.1.1--5.1.5所计算的各类允许排放总量限值减去各原有源实际排放总量后若有足够余额,则可建立相应的新排放源。否则将新源排放两加入原来实际排放总量后按5.1.10原则对各源削减以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5.5.2 由于建立热电厂而削减了的其他源的排放量份额,在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下,应划归热电厂使用。这时应该按5.1.7--5.1.9重新计算热电厂所在功能区的值以确定该厂允许排放率。

5.5.3 若排气筒处于不同功能区的边界附近,则按下列情况分别采用Pki(见5.1.6).

5.5.3.1 若排气筒距边界在10He范围内,那么计算该排气筒排放量时应采用邻近功能区最小的Pki值。

5.5.3.2 若排气筒距边界在25--10He范围内,而排气筒又在Pki较大的功能区内则取于相邻功能区Pki的平均值作为该排气筒的排放系数;如果排气筒在Pki值较小的功能区则取所在功能区的Pki值。

5.5.3.3 若排气筒距边界在25He以远,那么就取排气筒所在功能区的Pki值。

5.5.3.4 在(1、2类或2、3类)功能区边界500m以内的低架源排放总量应算入相邻较高类别(1类或2类)的功能区内。

5.5.4 各功能区按各点源排气筒实际排放的污染物数量、行业性质及最佳可行和最佳使用技术分析所确定的允许排放量不得大于5.1.6所计算出的耘锄排放限值。

5.6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排气筒应符合以下规定

5.6.1 排气筒出口处烟气速度Vs不得小于按式(23)计算出的风速Vc的1.5倍。

式中:

----排气筒出口高度处环境风速的多年平均风速,

K----韦伯斜率;

---- 函数,λ=1+1/K。

5.6.2 工矿企业点源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2倍,并且不得直接污染邻近建筑物。

5.6.3 若由5.1.11计算出的排气筒几何高度为Ho,在排气筒四周存在居住、工作等需要保护的建筑群,其平均高度为He ,那么排气筒的实际高度应设计为:

H=Ho+2/3Hc--------(25)

5.7 关于排气筒组的一些规定 5.7.1 若干邻近的排气筒(以下简称排气筒组),其中最远的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组中最大排气筒高度时,则该排气筒组的允许排放量按一个排气筒计算,其高度按式(26)计算:

式中: He----排气筒组等效单源有效到度,m; Hei----排气筒组中第i个排气筒的有效高度,m; N----排气筒组中排气筒的个数。

5.7.2 排气筒组中最远的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超过该组中最大排气筒高度是,各排气筒在不稳定大气(见附录B1定义)中落地浓度叠加值不得超过由式(27)所计算出的数值C。

C=rPki/p---------(27)

式中: C----各排气筒最大落地浓度叠加值的限值;

r----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的一次浓度限值与日平均浓度限值比,对二氧化硫为3.3、氮氧化物为1.5、一氧化碳为2.5;

Pki----该排气筒组应使用的某种污染物的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见5.1.7定义;

P----当地的地理区域性点源控制系数,见5.1.7定义。 5.8 非总量控制区污染物排放量限值计算方法 5.8.1 该区内暂不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

5.8.2 该区内点源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计算方法及规定同于5.1、5.5、5.6、5.7条中所有有关点源排放的条款,但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计算式(8)中的调整系数及 均取1,P值在表1中非总量控制区栏中选取。 值则按点源所在功能区或农作物保护区的类别执行GB 3095中规定的相应级别的浓度标准或GB 9137规定的相应作物日平均浓度限值标准。

6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系指各种非能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6.1 排放各种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5m。如因生产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只能设置低于15m的排气筒,该排气筒按无组织排放源对待。

6.2 单一排气筒(指以其高度为半径的范围内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其他排气筒者)允许排放率按式(28)确定。

Q=CmRKe--------(28)

式中: Q----排气筒允许排放率, Cm----标准浓度限值, R----排放系数;

Ke----地区性经济技术系数,取值为0.5--1.5。 表4 排放系数R

注: 1) 地区序号见表1

6.2.1 标准浓度限值 取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任何1次浓度限值(mg·mN-3);该标准未规定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取TJ36规定的居住区1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mg·mN-3 ),该标准只规定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一般可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3倍,但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的物质,如苯、汞、铅等,则直接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6.2.2 排放系数R根据排气筒所在地区类别,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及排气筒高度,从表

4查取。排气筒高度在两档之间时,用内插法确定。

6.2.3 处于复杂气象、地形条件下的排气筒,其排放系数R可按式(29)计算:

式中: K----功能区调节系数,按一、二、三类分别取0.17,0.33,0.50; Va----排气口高度上的风速(见5.1.11.1),

He----排气筒有效源高,m。用本标准5.1.11所述方法确定。

6.3 单一排气筒(定义同6.2条)出口处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按式(30)计算:

式中: C----排气筒出口处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Q----见6.2条定义;

-3-1

Qv----排气筒排气率,mN·h。

6.4 排气筒组允许排放率确定方法:

6.4.1 当排气筒组中最远的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排气筒组中最高排气筒的高度时,按排气筒组各排气筒最大落地浓度之和不可超过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允许排放率限值,见6.2.1。

6.5 在总量控制区凡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大气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按第5章方法确定。

注: 1)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

Ⅰ类: 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大于标准规定 的允许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者。

Ⅱ类: 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小于标准规定 的允许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 但无组

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Ⅲ类: 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 且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 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7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

7.1 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工业企业应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

7.2 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带大气层时,其浓度如超过GB 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7.3 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级差为200m。

7.4 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式(31)计算:

式中: Cm----见6.2定义;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 ;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5查取。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

Qc取同类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处于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在正常运行时的无组织排放量。当按式(31)计算的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偏宽的一级。

7.5 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c/C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该高一级。

7.6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应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共同确定。

8 烟尘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8.1 本章所指烟尘为火电厂烟尘、锅炉烟尘和生产性粉尘。 8.1.1 点源烟尘允许排放率由式(32)计算:

式中: Qe----烟尘允许排放率;

-2

Pe----烟尘排放控制系数,t·h-1·m,按所在行政区及功能区查表6; He----见5.1.11。

e8.1.2 除尘器出口处烟尘允许排放浓度按式(33)计算:

表7 和α的αfh选取

式中: Callow----除尘器出口处烟尘允许排放浓度, Ay----燃料灰分;

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一般取3%; QDWy----燃煤的低位发热量;

afh----锅炉排烟带出的飞灰的份额,见表7; a----过量空气系数,见表7; ηc----除尘器的净化效率。

8.1.3 除尘设备的净化效率 应按当地经济能力及技术可能性确定。

附录A 复杂条件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补充件)

A1 复杂地形(包括山区及水陆交界区)下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方法 A1.1 对当地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建立污染源档案。

A1.2 对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勘查,如局地流场,风向频率,风、温垂直分布、稳定度的分布等。必要时应做大气扩散试验或风洞模拟实验,确定大气扩散参数及其它有关参数。

A1.3 使用适合当地条件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及扩散模式所预测的各计算点年均值浓度应不大于该点所在功能区大气污染物国家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无年日平均浓度限值则取日均浓度标准限值0.4倍),对SO2可暂用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近期控制目标值,同时用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远期目标值。

A1.4 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若在tc前后扩散参数发生变化。例如在t=tc时σ(t)= σ2(t),那么从t=0出发的烟羽扩散参数为

其中 满足

(tc)= σ2(tv)--------(A2)

当σ1=r1ta1,σ2=r2ta2时,则

式(A1)--(A4)对横向及垂直扩散参数都适用。如果用行程表达σ时,则可以污染物中心轨迹上的行程代替上述行走时间t。

A1.5 对于孤立山体(或其它障碍物),浓度计算可作如下修正: A1.5.1 在中性或不稳定天气条件下:

当地形高度hr低于有效源高He时,则假定烟轴与地面的高度差等于(He-hr/2);当高于He 时,则假定两者的高度差等于初始有效源高的一半,即He/2。

A1.5.2 在稳定天气条件下

当烟羽逼近山体时,烟羽以临界高度He为界分成两部分,临界高度以上部分的烟羽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而临界高度以下部分的烟羽则被迫绕山体而过。此临界高度He可由式(A5)定义:

式中: u----Hc高度的风速; θ----Z高度上大气位温,K; H----山体高度,m。

A1.6 关于沿海厂址,应研究内边界层的出现频率,高度及演变。对于内边界层内的地面浓度估算公式建议采用莱昂斯和柯尔公式,分阶段考虑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

A1.6.1 第一阶段为未受热力内边界层影响,烟羽始终在稳定层结内迁移,按常用的高架连续点源公式计算,在此阶段内地面浓度一般可忽略不计。

A1.6.2 第二阶段从烟羽下边界(边界定义为轴浓度1/10的等浓度线)开始进入热力内边界层到全部进入为止,地面浓度可由式(A6)给出:

式中: u----烟流中心轴线高度上的环境风速,m/s; σyf----发生漫烟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 σy(s,x)----原稳定层结的扩散参数,m; He----烟羽有效源高,m;

L(x)----热力内边界层高度,m。

式中: σz(s,x)----原稳定层结的垂直扩散参数,m。

烟羽下边界与热力内边界层交点对源的水平距离xB,满足L(xB)=He-2.15σz(s,xB)。 A1.6.3 第三阶段是污染物已全部进入热力内边界层以后的阶段,从X>XE开始,污染物在铅直方向已达均匀分布,地面浓度估算公式如下:

式中: xE----烟羽上边界与热力内边界层交点对源的水平距离,满足

L(xB)=He+2.15σz(s,xB

),

σy(u,x)----陆地不稳定条件下的水平扩散参数。

A1.7 对已建厂、矿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比例控制法,即

式中: Q----允许排放量; Qo----某企业实际排放量;

Co----GB 3095所规定的浓度限值; C----最大落地浓度实测值; a----系数,取为0.7。

A2 特殊情况下,例如小风(风速小于或等于1m·s-1)多云雾多雨水地区,排放总量控制系数Ak(5.1.3)的实测确定方法

式中: Aki----见5.1.2定义;

Qei----第i功能区内二氧化硫年实际排放总量;

Cei ----第i功能区内在大气中检测到的二氧化硫浓度的年日今值; Csi ----GB 3095中规定的相应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 Si----第i功能区面积。

附录B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补充件)

B1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是使用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类法,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它们分别由A、B、C、D、E和F表示。首先从式(B1)算出太阳倾角:

式中: θo=360dn/365,deg; δ----太阳倾角,deg;

dn----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5。 以式(B2)算出太阳高度角h0:

h0=arcsin{sinυsinδ+cosυcosδcos(15t+λ-300)}--------(B2) 式中:h0 ----太阳高度角,deg; υ----当地纬度,deg; t----北京时间,h;

λ----当地经度,deg。

再从表B1由太阳高度角h0和云量查出太阳辐射等级。

表B1 太阳辐射等级

注:1)云量(全天空十分制)观测规则见中央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

3.3节。

最后从表B2由地面风速和太阳辐射等级查出大气稳定度等级。

注:1)地面风速(m·s)系指离地面10m高度处10分钟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

资料,其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八章相同。

附录C 风的特性(补充件) C1 风速概率分布按下列公式:

式中:

P(V=

V----为年平均风速; K----斜率;

Γ(λ)---- Γ函数,见表C1。

按照以下公式可算出表中未列出的函数值: Γ(λ+1)= λ Γ(λ)

附录D 扩散参数(σy,σz)的确定(参考件)

D1 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的扩散参数选取,A、B和C级稳定度由表D1和表D2直接查算。D、E和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查算。

D2 工业区或城区中点源的扩散参数选取,工业区A和B级不提级,C级升到B级,D、E和F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后,按表D1和表D2查算。

D3 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其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同城市工业区。

D4 大于30分钟取样时间,垂直扩散参数不变,横向扩散参数按式(D1)计算:

式中: σyτ1----取样时间为 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 σyτ2----取样时间为 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 q----时间稀释指数,见表D3。

表D1 横向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系数值σ=γ1xα

(

取样时间0.5 h)

1

z

表D3 时间稀释指数q

附录E 混合层及混合层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参考件)

E1 混合层厚度的确定

在大气稳定度为A、B、C和D级时:

在大气稳定度为E和F级时:

f=2Ωsinυ--------(E3)

式中: Lb----混合层厚度,m; u10----10m高度上平均风速,m·s-1;大于6m·s-1时取为6m·s-1; as,bs----混合层系数,见表E1; f----地转参数;

Ω----地转角速度,取为7.29×10-5rad·s-1; υ----地理纬度。

表E1 我国各地区as和bs值

注: ① 地区序号同表1。② A、B、C、D、E和F见附录B1。

E2 在大气混合层内的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的计算,若He=

若He=1.6Lb,则

若He>Lb则

C=0---------------(E6)

式中: Q----单位时间排放量;

σ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见表D1); σz ----铅直方向扩散参数(见表D2); u----平均风速;

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距离,m; He----有效源高,m; Lb----混合层厚度,m; 式(E4)中的k枝取为4。

E3 孤立排气筒下风向30min最大地面浓度 及最大浓度点距排气筒的距离按式(E7)、(E8)计算:

a=1+a1/a2------------(E9)

式中a1、a2、r1、r2见表D1、D2,其他符号同E2。 E4 使用公式(E4)、(E5)、(E7)和(E8)时,即计算不同时段的大气污染物平均地面浓度、最大地面浓度和最大地面浓度落点距排气筒的水平距离,应使用相应时段平均的气象参数及源参数。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 3840--91

(1991年8月31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92年6月1日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地区指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总则

3.1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而制定。

3.2 本标准是指导制定和修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方法标准。

3.3 本标准以大气质量标准为控制目标,在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规律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区(定义见4.1条)排放总量允许限值和点源排放允许限值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此外,各地还可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应用最佳可行和最佳实用技术方法或其他总量控制方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4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列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允许限值,不得宽于本标准方法计算的排放限值和国家有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3.5 本标准各条规定在一般条件写具有同等效力,但对同一污染源标准中各条所确定的允许排放限值不一致时,应以其中最小允许排放限值为准。

3.6 附录中各条规定供使用本标准时参考。

4 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及大气环境功能分区

4.1 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以下简称总量控制区)是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城镇规划、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而决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总量控制区以外的区域称非总量控制区,例如广大农村以及工业化水平低的边远荒僻地区。但对大面积酸雨危害地区应尽量设置SO2和NOX排放总量控制区。

4.2 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功能区数目不限,但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城乡总体规划分为一、二和三类与GB 3095中3类大气质量区相对应,即:

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一、二、三类功能区分别执行GB 3095所规定的一、二、三级大气质量标准。 4.3 总量控制区及非总量控制区均可按4.2条进行功能区的划分。 4.4 本标准中各功能分区内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均按GB 3095确定,对该标准未规定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按TJ36中有关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确定;农作物保护区按GB 9137所

规定的浓度限值确定。

5 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系指各种生产能源的设备燃烧各种矿物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如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本章内简称大气污染物。

5.1 总量控制区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的计算方法 5.1.1 总量控制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值由式(1)计算:

式中: Qak----总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Q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n----功能区总数;

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 a----总量下标;

k----某种污染物下标。

5.1.2 各功能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由式(2)计算:

式中: Qaki----见5.1.1定义;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 Si----第i功能区面积,km2;

Aki----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104t·a-1·km-1,计算方法见5.1.3。 5.1.3 各类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数 由式(4)计算:

式中: Aki----见5.1.2定义;

Cki----GB 3095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mn-3;

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2·a-1,可参照表1所列数据选取。亦可按附录A2方法求取,或经环境大气质量评价和预测研究后确定。

5.1.4 总量控制区内低架源(几何高度低于30m的排气筒排放或无组织排放源)大气污染物年排放总量限值由式(5)计算:

式中: Qbk----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低架源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

Qbki----第i功能区低架源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104t,其计算方法见5.1.5; b----低架源排放总量下标。

5.1.5 各功能区低架源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按式(6)计算。 Qbki=aQaki (6)

式中: Qbki----见5.1.4定义; Qaki----见5.1.1定义;

a----低架源排放分担率,见表1。

5.1.6 总量控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30m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由式(7)

计算:

式中: Q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允许排放率限值,t·h-1; 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排放控制系数,t·h-1·m-2 ,计算方法见5.1.7; He----排气筒有效高度,m,计算方法见5.1.11。 5.1.7 点源排放控制系数按式(8)计算:Pki=βki×βk×P×Cki----------(8)

式中: Pki ----见5.1.6定义;

βki ----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的点源调整系数,计算方法见5.1.8; βk ----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的点源调整系数,计算方法见5.1.9; Cki ----见5.1.3定义,但使用日平均浓度限值,mg·mN-3; P ----地理区域性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见表1。 5.1.8 各功能区点源调整系数按式(9)计算:

式中: βki ----见5.1.7定义,若 >1则取 =1; Qaki----见5.1.2定义; Qbki----见5.1.4定义;

Qm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中架点源(几何高度大于或等于30m、小于100m的排气筒)年允许排放的总量,104t;

5.1.9 总量控制区点源调整系数按式(10)计算: βk=(Qak-Qbk)/(Qmk+Qek)

式中: βk ----见5.1.7定义,若 >1则取 =1; Qak ----见5.1.1定义; Qbk ----见5.1.4定义;

Qmk ----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中架点源(见5.1.8定义)年允许排放的总量,104t; Qek ----总量控制区内某种污染物所有高架点源(几何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的排气筒)年允许排放的总量,104t;。

5.1.10 实际排放总量超出限值后的削减原则是尽量削减低架源总量Qbk及Qbki,使得βk和βki接近或等于1,然后再按5.1.7的方法计算点源排放控制系数Pki。

5.1.11 排气筒有效高度 按式(11)计算: He=H+ΔH-------(11)

式中: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超过240m时取H=240m; ΔH ----烟气抬升高度,m。计算公式见式(12)、(17)、(18)和(19)。

5.1.11.1 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2100KJ.S-1且烟气温度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35K时,ΔH使用式(12)计算:

ΔH =n0×Qhn1×Hn2×Va-1------(12)

ΔT=Ts-Ta-------(4)

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见表2; 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见表2; n2----烟筒高度指数,见表2; Qh----烟气热释放率,kj·s-1; H----见5.1.11定义;

Pa----大气压力,hPa,取邻近气象站年平均值; Qv----实际排烟率m3·s-1;

ΔT ----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 Ts----烟气出口温度,K;

Ta----环境大气温度,K,取排气筒所在市(县)邻近气象台(站)最近5年平均气温; Va----烟囱出口处环境平均风速,m/s。以排气筒所在市(县)邻近气象台(站)最近5年平均风速,按幂指数关系换算到烟囱出口高度的平均风速。

式中: V1----邻近气象台(站)Z1高度5年平均风速,m·s-1; Z1----相应气象台(站)测风仪所在的高度,m; Z2----烟囱出口处高度(与Z1有相同高度基准),m; m----见表3。

表2 n0,n1,n2的选取

表3 各种稳定度条件下的风廓线幂指数值

m 5.1.11.2 当1700kj·s

式中: ΔH----见5.1.11定义,m;ΔH1----2×(1.5Vs×D+0.01Qh)/Va-0.048×(Qh-1700)/Va,m; V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m/s; D----排气筒出口直径,m; Qh----见5.1.11.1定义; Va----见5.1.11.1定义; ΔH2----按式(12)所计算的抬升高度。

5.1.11.3 当Qh=

5.1.11.4 凡地面以上10m高处年平均风速Va小于或等于1.5m/s的地区使用式(19)计算抬升高度:

式中:

----排放源高度以上环境温度垂直变化率,K/m。取值不得小于0.01K/m。

5.1.12 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1h平均)限值按式(20)计算: Cpki=2.78×Qpki×Qv-1×10-5----------(20) 式中: Cpki ----第i功能区内允许点源烟囱出口处排放的某种大气污染物(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mg·mN-3;

Qpki----见5.1.6定义;

Qv----见5.1.11.1定义,在式(20)中应使用1小时平均值并将单位折算为mN-3·s-1。 5.2 总量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制定方法

5.2.1 二氧化硫排放率超过14kg/h的排气筒高度必须超过30m。 5.2.2 二氧化硫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按5.1.1--5.1.5计算,其中 [见式(4)]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实施值,取相应等级的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目标值。

5.2.3 二氧化硫点源排放量限值按5.1.6--5.1.9计算,其中 [见式(8)]使用F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相知。

5.2.4 采暖期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限值应以式(21)计算:

试中: Qwai ----第i功能区采暖期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104t; M----采暖期月数;

aa----二氧化硫总量季节调整系数,0.6

5.2.5 采暖期低架源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限值应以式(22)计算:

式中: Qwbi----第i功能区采暖期低架源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 M----见5.2.4定义;

ab----二氧化硫低架源季节调整系数,0.6

5.3.1 氮氧化物排放率超过9kg/h的排气筒高度必须超过30m。 5.3.2 氮氧化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按5.1.1--5.1.5计算,其中Cki[见式(4)]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

5.3.4 以交通工具为主要氮氧化物排放源的地方,低架源排放分担率Cki可以取为表1举值的2倍。

5.4 总量控制区一氧化碳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5.4.1 一氧化碳排放率超过180kg/h的排气筒高度必须超过30m。 5.4.2 一氧化碳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按5.1.1--5.1.5计算,其中Cki[见式(4)]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的0.4倍。

5.4.3 一氧化碳点源排放量限值按5.1.6--5.1.9计算,其中Cki[见式(8)]使用GB 3095相应的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

5.4.4 以交通工具为主要一氧化碳排放源的地方低架源排放分担率a可以取为表1列举值的2倍。

5.5 总量控制区各污染源的设置

5.5.1 在总量控制区按5.1.1--5.1.5所计算的各类允许排放总量限值减去各原有源实际排放总量后若有足够余额,则可建立相应的新排放源。否则将新源排放两加入原来实际排放总量后按5.1.10原则对各源削减以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5.5.2 由于建立热电厂而削减了的其他源的排放量份额,在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下,应划归热电厂使用。这时应该按5.1.7--5.1.9重新计算热电厂所在功能区的值以确定该厂允许排放率。

5.5.3 若排气筒处于不同功能区的边界附近,则按下列情况分别采用Pki(见5.1.6).

5.5.3.1 若排气筒距边界在10He范围内,那么计算该排气筒排放量时应采用邻近功能区最小的Pki值。

5.5.3.2 若排气筒距边界在25--10He范围内,而排气筒又在Pki较大的功能区内则取于相邻功能区Pki的平均值作为该排气筒的排放系数;如果排气筒在Pki值较小的功能区则取所在功能区的Pki值。

5.5.3.3 若排气筒距边界在25He以远,那么就取排气筒所在功能区的Pki值。

5.5.3.4 在(1、2类或2、3类)功能区边界500m以内的低架源排放总量应算入相邻较高类别(1类或2类)的功能区内。

5.5.4 各功能区按各点源排气筒实际排放的污染物数量、行业性质及最佳可行和最佳使用技术分析所确定的允许排放量不得大于5.1.6所计算出的耘锄排放限值。

5.6 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排气筒应符合以下规定

5.6.1 排气筒出口处烟气速度Vs不得小于按式(23)计算出的风速Vc的1.5倍。

式中:

----排气筒出口高度处环境风速的多年平均风速,

K----韦伯斜率;

---- 函数,λ=1+1/K。

5.6.2 工矿企业点源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2倍,并且不得直接污染邻近建筑物。

5.6.3 若由5.1.11计算出的排气筒几何高度为Ho,在排气筒四周存在居住、工作等需要保护的建筑群,其平均高度为He ,那么排气筒的实际高度应设计为:

H=Ho+2/3Hc--------(25)

5.7 关于排气筒组的一些规定 5.7.1 若干邻近的排气筒(以下简称排气筒组),其中最远的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组中最大排气筒高度时,则该排气筒组的允许排放量按一个排气筒计算,其高度按式(26)计算:

式中: He----排气筒组等效单源有效到度,m; Hei----排气筒组中第i个排气筒的有效高度,m; N----排气筒组中排气筒的个数。

5.7.2 排气筒组中最远的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超过该组中最大排气筒高度是,各排气筒在不稳定大气(见附录B1定义)中落地浓度叠加值不得超过由式(27)所计算出的数值C。

C=rPki/p---------(27)

式中: C----各排气筒最大落地浓度叠加值的限值;

r----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的一次浓度限值与日平均浓度限值比,对二氧化硫为3.3、氮氧化物为1.5、一氧化碳为2.5;

Pki----该排气筒组应使用的某种污染物的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见5.1.7定义;

P----当地的地理区域性点源控制系数,见5.1.7定义。 5.8 非总量控制区污染物排放量限值计算方法 5.8.1 该区内暂不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

5.8.2 该区内点源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计算方法及规定同于5.1、5.5、5.6、5.7条中所有有关点源排放的条款,但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计算式(8)中的调整系数及 均取1,P值在表1中非总量控制区栏中选取。 值则按点源所在功能区或农作物保护区的类别执行GB 3095中规定的相应级别的浓度标准或GB 9137规定的相应作物日平均浓度限值标准。

6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系指各种非能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6.1 排放各种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5m。如因生产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只能设置低于15m的排气筒,该排气筒按无组织排放源对待。

6.2 单一排气筒(指以其高度为半径的范围内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其他排气筒者)允许排放率按式(28)确定。

Q=CmRKe--------(28)

式中: Q----排气筒允许排放率, Cm----标准浓度限值, R----排放系数;

Ke----地区性经济技术系数,取值为0.5--1.5。 表4 排放系数R

注: 1) 地区序号见表1

6.2.1 标准浓度限值 取GB 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任何1次浓度限值(mg·mN-3);该标准未规定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取TJ36规定的居住区1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mg·mN-3 ),该标准只规定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一般可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3倍,但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的物质,如苯、汞、铅等,则直接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6.2.2 排放系数R根据排气筒所在地区类别,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及排气筒高度,从表

4查取。排气筒高度在两档之间时,用内插法确定。

6.2.3 处于复杂气象、地形条件下的排气筒,其排放系数R可按式(29)计算:

式中: K----功能区调节系数,按一、二、三类分别取0.17,0.33,0.50; Va----排气口高度上的风速(见5.1.11.1),

He----排气筒有效源高,m。用本标准5.1.11所述方法确定。

6.3 单一排气筒(定义同6.2条)出口处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按式(30)计算:

式中: C----排气筒出口处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Q----见6.2条定义;

-3-1

Qv----排气筒排气率,mN·h。

6.4 排气筒组允许排放率确定方法:

6.4.1 当排气筒组中最远的两个排气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排气筒组中最高排气筒的高度时,按排气筒组各排气筒最大落地浓度之和不可超过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允许排放率限值,见6.2.1。

6.5 在总量控制区凡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大气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按第5章方法确定。

注: 1)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

Ⅰ类: 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大于标准规定 的允许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者。

Ⅱ类: 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 小于标准规定 的允许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 但无组

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Ⅲ类: 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 且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 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7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

7.1 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工业企业应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

7.2 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带大气层时,其浓度如超过GB 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7.3 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级差为200m。

7.4 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式(31)计算:

式中: Cm----见6.2定义;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 ;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5查取。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

Qc取同类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处于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在正常运行时的无组织排放量。当按式(31)计算的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偏宽的一级。

7.5 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c/Cm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该高一级。

7.6 地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应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与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的卫生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共同确定。

8 烟尘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

8.1 本章所指烟尘为火电厂烟尘、锅炉烟尘和生产性粉尘。 8.1.1 点源烟尘允许排放率由式(32)计算:

式中: Qe----烟尘允许排放率;

-2

Pe----烟尘排放控制系数,t·h-1·m,按所在行政区及功能区查表6; He----见5.1.11。

e8.1.2 除尘器出口处烟尘允许排放浓度按式(33)计算:

表7 和α的αfh选取

式中: Callow----除尘器出口处烟尘允许排放浓度, Ay----燃料灰分;

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一般取3%; QDWy----燃煤的低位发热量;

afh----锅炉排烟带出的飞灰的份额,见表7; a----过量空气系数,见表7; ηc----除尘器的净化效率。

8.1.3 除尘设备的净化效率 应按当地经济能力及技术可能性确定。

附录A 复杂条件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补充件)

A1 复杂地形(包括山区及水陆交界区)下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方法 A1.1 对当地污染源分布进行调查、建立污染源档案。

A1.2 对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勘查,如局地流场,风向频率,风、温垂直分布、稳定度的分布等。必要时应做大气扩散试验或风洞模拟实验,确定大气扩散参数及其它有关参数。

A1.3 使用适合当地条件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及扩散模式所预测的各计算点年均值浓度应不大于该点所在功能区大气污染物国家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无年日平均浓度限值则取日均浓度标准限值0.4倍),对SO2可暂用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近期控制目标值,同时用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作远期目标值。

A1.4 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若在tc前后扩散参数发生变化。例如在t=tc时σ(t)= σ2(t),那么从t=0出发的烟羽扩散参数为

其中 满足

(tc)= σ2(tv)--------(A2)

当σ1=r1ta1,σ2=r2ta2时,则

式(A1)--(A4)对横向及垂直扩散参数都适用。如果用行程表达σ时,则可以污染物中心轨迹上的行程代替上述行走时间t。

A1.5 对于孤立山体(或其它障碍物),浓度计算可作如下修正: A1.5.1 在中性或不稳定天气条件下:

当地形高度hr低于有效源高He时,则假定烟轴与地面的高度差等于(He-hr/2);当高于He 时,则假定两者的高度差等于初始有效源高的一半,即He/2。

A1.5.2 在稳定天气条件下

当烟羽逼近山体时,烟羽以临界高度He为界分成两部分,临界高度以上部分的烟羽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而临界高度以下部分的烟羽则被迫绕山体而过。此临界高度He可由式(A5)定义:

式中: u----Hc高度的风速; θ----Z高度上大气位温,K; H----山体高度,m。

A1.6 关于沿海厂址,应研究内边界层的出现频率,高度及演变。对于内边界层内的地面浓度估算公式建议采用莱昂斯和柯尔公式,分阶段考虑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

A1.6.1 第一阶段为未受热力内边界层影响,烟羽始终在稳定层结内迁移,按常用的高架连续点源公式计算,在此阶段内地面浓度一般可忽略不计。

A1.6.2 第二阶段从烟羽下边界(边界定义为轴浓度1/10的等浓度线)开始进入热力内边界层到全部进入为止,地面浓度可由式(A6)给出:

式中: u----烟流中心轴线高度上的环境风速,m/s; σyf----发生漫烟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 σy(s,x)----原稳定层结的扩散参数,m; He----烟羽有效源高,m;

L(x)----热力内边界层高度,m。

式中: σz(s,x)----原稳定层结的垂直扩散参数,m。

烟羽下边界与热力内边界层交点对源的水平距离xB,满足L(xB)=He-2.15σz(s,xB)。 A1.6.3 第三阶段是污染物已全部进入热力内边界层以后的阶段,从X>XE开始,污染物在铅直方向已达均匀分布,地面浓度估算公式如下:

式中: xE----烟羽上边界与热力内边界层交点对源的水平距离,满足

L(xB)=He+2.15σz(s,xB

),

σy(u,x)----陆地不稳定条件下的水平扩散参数。

A1.7 对已建厂、矿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比例控制法,即

式中: Q----允许排放量; Qo----某企业实际排放量;

Co----GB 3095所规定的浓度限值; C----最大落地浓度实测值; a----系数,取为0.7。

A2 特殊情况下,例如小风(风速小于或等于1m·s-1)多云雾多雨水地区,排放总量控制系数Ak(5.1.3)的实测确定方法

式中: Aki----见5.1.2定义;

Qei----第i功能区内二氧化硫年实际排放总量;

Cei ----第i功能区内在大气中检测到的二氧化硫浓度的年日今值; Csi ----GB 3095中规定的相应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标准限值; 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 Si----第i功能区面积。

附录B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补充件)

B1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是使用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类法,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它们分别由A、B、C、D、E和F表示。首先从式(B1)算出太阳倾角:

式中: θo=360dn/365,deg; δ----太阳倾角,deg;

dn----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5。 以式(B2)算出太阳高度角h0:

h0=arcsin{sinυsinδ+cosυcosδcos(15t+λ-300)}--------(B2) 式中:h0 ----太阳高度角,deg; υ----当地纬度,deg; t----北京时间,h;

λ----当地经度,deg。

再从表B1由太阳高度角h0和云量查出太阳辐射等级。

表B1 太阳辐射等级

注:1)云量(全天空十分制)观测规则见中央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

3.3节。

最后从表B2由地面风速和太阳辐射等级查出大气稳定度等级。

注:1)地面风速(m·s)系指离地面10m高度处10分钟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

资料,其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八章相同。

附录C 风的特性(补充件) C1 风速概率分布按下列公式:

式中:

P(V=

V----为年平均风速; K----斜率;

Γ(λ)---- Γ函数,见表C1。

按照以下公式可算出表中未列出的函数值: Γ(λ+1)= λ Γ(λ)

附录D 扩散参数(σy,σz)的确定(参考件)

D1 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的扩散参数选取,A、B和C级稳定度由表D1和表D2直接查算。D、E和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查算。

D2 工业区或城区中点源的扩散参数选取,工业区A和B级不提级,C级升到B级,D、E和F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后,按表D1和表D2查算。

D3 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其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同城市工业区。

D4 大于30分钟取样时间,垂直扩散参数不变,横向扩散参数按式(D1)计算:

式中: σyτ1----取样时间为 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 σyτ2----取样时间为 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 q----时间稀释指数,见表D3。

表D1 横向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系数值σ=γ1xα

(

取样时间0.5 h)

1

z

表D3 时间稀释指数q

附录E 混合层及混合层条件下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参考件)

E1 混合层厚度的确定

在大气稳定度为A、B、C和D级时:

在大气稳定度为E和F级时:

f=2Ωsinυ--------(E3)

式中: Lb----混合层厚度,m; u10----10m高度上平均风速,m·s-1;大于6m·s-1时取为6m·s-1; as,bs----混合层系数,见表E1; f----地转参数;

Ω----地转角速度,取为7.29×10-5rad·s-1; υ----地理纬度。

表E1 我国各地区as和bs值

注: ① 地区序号同表1。② A、B、C、D、E和F见附录B1。

E2 在大气混合层内的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的计算,若He=

若He=1.6Lb,则

若He>Lb则

C=0---------------(E6)

式中: Q----单位时间排放量;

σ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见表D1); σz ----铅直方向扩散参数(见表D2); u----平均风速;

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距离,m; He----有效源高,m; Lb----混合层厚度,m; 式(E4)中的k枝取为4。

E3 孤立排气筒下风向30min最大地面浓度 及最大浓度点距排气筒的距离按式(E7)、(E8)计算:

a=1+a1/a2------------(E9)

式中a1、a2、r1、r2见表D1、D2,其他符号同E2。 E4 使用公式(E4)、(E5)、(E7)和(E8)时,即计算不同时段的大气污染物平均地面浓度、最大地面浓度和最大地面浓度落点距排气筒的水平距离,应使用相应时段平均的气象参数及源参数。


    相关文章

    关于水泥粉磨站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有关问题的复函

    环办函[2013]161号 关于水泥粉磨站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有关问题的复函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你厅<关于水泥粉磨站项目核实卫生防护距离有关问题的请示>(冀环评[2012]263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制定地方大 ...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标准名称 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 标准号 GB/T 16911-1997 标准正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生产的防尘基本要求和综合防尘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企业的防尘设计.技术改造和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 ...

    确定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技术方法研究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第5专题: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 确定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技术方法研究 王静王栋成张爱英刘焕彬董旭光 (山东省气候中心,济南250031) 曹 洁 摘要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对新建工业企业的选址和现有工业企业的环 ...

    欧盟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欧盟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 欧盟议会和理事会考虑到欧盟成立条约,特别是第175(1)条,委员会的建议,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意见,当地委员会的意见,按照251条的规定条约和10月11日调解委员会批准的联合文本 鉴于: (1) 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 ...

    环境工程标准

    水环境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GB 3097-1997 GB 3838-2002 GB 5084-1992 GB 11607-1989 地下水质量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相关信息 1993-12-30 1997-1 ...

    回复 引用

    ★考试相关资料求助★ 1.求08年真题第一天专业知识部分 2.求08年真题第二天专业案例部分 [专家答疑]09年注册专业考试模拟题真题讨论与专家答疑汇总贴 [模拟题勘误]模拟题2009年版的空调部分的勘误表(李兆坚) [模拟题勘误]2009 ...

    重庆市锶盐工业污染排放标准

    ICS13.030 E61 备案号20111-2007 DB 重 庆 市 地 方标准 DB 50/247-2007 锶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Strontium Com ...

    河北邯郸污水处理重点项目表

    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调查表 "十二五"规划编制组 2010年3月 1 表1 水污染物减排工程 2 3 负责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10年4月12日 联系方式: 填表说明: ...

    电动汽车整车电池SOC分析及监控控制策略开发

    电动汽车整车电池SOC分析及监控控制策略开发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范围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动汽车电动化对于减少我国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技术创新.自主品牌的实质性突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不能忽视,汽车排放是主要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