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_枢纽型_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运作及思考

观察与思考

[文章编号]1674-1323(2012)-02-0054-03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运作及思考

张大明

(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海200000)

为了着力推进静安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2007年静安区委、区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的要求,在全面、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社会组织如何既“发展得好”又“掌握得住”,结合静安区情和社会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对静安区社会组织建立起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的构想,在上海率先成立了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即1),之后又相继在5个社区(即5),和劳动、文化、教育(系统即X)社会组织联合会,形成了“1+5+X”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五年来,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在坚持“党建”引导“社建”,提升党建有效性;培养发展社会组织,提升能力建设;承接服务项目,服务百姓民生;造就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提升组织品牌;搭建服务平台,倾听组织诉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家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1+5+X’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具有时代特征,富有静安特色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化、专业化,使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治自律。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新思考、新理念,是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的新选择、新尝试,是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新渠道。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1+5+X”成立以来,我们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始终,把引领、服务、凝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贯

穿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始终,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社会组织活力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政治引领,把握正确方向。区社联会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召开党建负责人例会,及时传达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确保广大基层组织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统一

思想,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坚持服务保障,推动业务发展。区社联会坚持党建加业务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性、专业性和联合会性质的社会组织,努力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社会组织以项目化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模式,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来实现发展。坚持各类培训,指导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目前,我区有3家社会组织被评为“5A”级单位,9家“4A”级单位,13家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定义

所谓“枢纽型管理”就是指:把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通过类似社会组织联合体这样的载体,来服务和管理一个地域、一个系统、一个领域的社会组织。这个载体以章程为纽带,在政治上发挥引领作用。在业务上发挥引导功能,通过政府授权,委托承担业务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组织的社会

54|社团管理研究

观察与思考

“3A”级单位,居于全市前列。

坚持上传下达,反映基层诉求。建立重大问题向区委、区府专报制度、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党建负责人例会制度、联系基层社会组织制度、新注册社会组织访问制度等,通过参加区社会工作党工委例会、与区民政局开展经常性的协调会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及基层组织的联络,畅通社会组织维护权益、反映诉求的渠道,搭建社会组织与党和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坚持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走访慰问弱势社会组织和生病住院的党员、群众等凝聚力工程,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送去关心和问候。

坚持党建平台,培育领军人物。组织评选“社会组织之星”、开展“走进演播室”访谈,编辑出版《雁行头领——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群英谱》等,积极发掘推介、宣传塑造领军人物,努力壮大社会组织骨干队伍。截止目前,已通过《静安时报》刊登40名“静安社会组织之星”。注重培育社会组织青年后备人才,不断完善领军人才库动态管理,定期更新人才成长、组织发展信息,为人才培育打好基础。

坚持共同行动,服务奉献社会。贯彻落实区委“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以社会组织“共同行动”工作联盟为平台,并相继成立青年志愿、社会服务、法律维稳等三个专业联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各项活动。三个联盟以各自的专业资源和优势,坚持项目联动、信息联动、服务联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功能,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社会组织“共同行动”工作联盟为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了机制保证。通过工作联盟的形式,延伸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触角,建立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提升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使工作联盟成为联系党和政府、区域内社会组织、群众的重要载体,使工作联盟成为凝聚力量、服务民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的重要平台。

建议。对我区乐龄家园老年午餐发展不平衡和居民的需求,进行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老年午餐调研。对我区职能技能培训机构的现状,发展和瓶颈进行调研,提出了对策。这些调研使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了解现状,所提的相关方案和建设因切实可行得到政府的重视,有的已列入议事日程。

2.积极开展指导咨询,帮助社会组织释疑解难。我们始终认为能力建设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通过系列培训,专题讲座,业务指导、政策解释,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能力。区社联会每年以不同形式进行财务,法律,档案,创新力,专业人才等培训,受到社会组织的普遍欢迎,共有约1500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社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提高了参与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竞争力,2011年我区社会组织公益招投标,公益创投项目中标率100%。

3.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功能日益显现。社会组织本身就不是封闭的,交流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开阔眼界,合作才能多赢和提升,我区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交流合作得到延伸和拓展,社联会也积极促进和谐建设平台。现在在“柏万青老娘舅工作室”、“木兰拳协会”、“帮教协会”、“洪智中心”、”“青凤”、“金钥匙”、“青艾”、“音速”、“灰姑娘”、“乐创益”、“曹家渡青年联谊会”等社会组织合作领域从区域走向全市,有的已走入外省市。

4.畅通反映社会组织诉求的渠道。区社联会始终把反映社会组织诉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召开前夕我们都召开社会组织代表会议,听取社情民意,倾听呼声,把握实情。同时把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通过他们在会议上反映上去。同时,社会组织中的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区党代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中已有29名社会组织的代表。这在静安区发展史上是从未有的。这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体现,也是近几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在政治上造就一批领军人物的结果。

5、沟通协调功能在社会管理得到有效的体现。近年来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由于社会组织和利益相关方没有任何历史和切身利益的纠葛,因此作为第三方能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在反映弱势群体诉求,涉及动拆迁、劳资纠纷、少数民族矛盾等案件中社会组织发挥了特有的优势,较好地化解了矛盾,为一方平安、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主要通过章程在协调指导,自律管理,规范行为,自我服务和政治引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任何行政化、指令化的倾向都会背离这一管理模式的初衷,使其丧失生命力,失去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拥护。

静安区“枢纽式”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其功能定位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我们基本出发点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有作为,但不越位。

1.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正确的决策,来自于周到和必要的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区社联会始终把民生的需求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近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关于将社会组织发展写入“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今年又对我区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区养老机构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在静安寺社区试行居家养老护理员由派遣变更为员工制的

四、“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作用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有一个被社会接受、认可的过程。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这一做法得到了学术界、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认可。他们认为,静安区枢纽式管理是体制外社会组织管理的一种创新,摆脱了传统上的“内循环”状态,更富有活力,充分体现了社会组织民管民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社团管理研究|55

观察与思考

1.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后,一部分政府职能可以有枢纽型社会组织来承担,缓解了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压力,登记管理机关摆脱繁琐事务,能有更多精力从宏观上来思考谋划社会组织培养发展。节约了行政开支,既转移了政府的职能又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2.有利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的建立。“1+5+X”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之后,我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逐步理顺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建工作部、群众团队党建工作指导站、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部、站、点”三级工作网络,覆盖全区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3.有利于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共享和合作。由于“枢纽型”社会组织按照“领域相同,业务相近”的原则,将社会组织分类归并到各联合会枢纽,使社会组织有了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从而不断积累社会资源,帮助降低机构运作成本。当专业化社会组织在发展中遇到困难,枢纽型社会组织以其网络式分支优势为其提供更为便捷和畅通的解决渠道。由于以章程为纽带,会员之间的互信、合作、共享更为坦诚和富有成就。

4、有利于社会组织领军人物脱颖而出。枢纽型管理模式建立以前,我区社会组织中虽有一些先进人物,但社会影响不大。枢纽型社会组织成立后、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枢纽平台,积极宣传,大力推介,运用各种媒体弘扬领军人物的先进思想,感人事迹。如今像柏万青、王元洪、康志坚、应美凤、方佩儿已经家喻户晓。而且一批年青的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中凸显了他们的才干,如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宁、曹家渡社区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好人”钱昌昊、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严洪、上海微笑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徐峰、上海“青艾”志愿者服务中心卜佳青等一批青年领军人物被社会认可,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5.有利于社会组织自律管理和社会监督。枢纽型社会组织既是社会协同的主体,又是社会管理的客体,在实施枢纽

型管理中要坚持法人治理结构,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自主协会。坚持章程的主导地位,坚持非营利性,民间型,公益性,通过社会组织的自律和专业化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自我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要增强公开性、透明度,接受会员单位,枢纽型组织内部成员、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和受益人群等多方监督,通过传达民众诉求、协调多方利益、调整各方关系、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和自我价值。

五、“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运作中必须处理好与政府、社区、系统社联会、社会组织的关系,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全力推进。

1.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1+5+X”社联会是经注册登记非营利性社团法人,与政府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职能上彻底分开,是独立的主体,它绝不是“二政府”更不能让社会组织多了一个“婆婆”。只能在和政府在分离中体现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新型的伙伴关系。区社联会经费不是靠政府拨付,而是以定项委托来实现,不是靠政府划款,而是通过购买服务签约来兑现。政府需要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个平台,实现平等对话,枢纽型社会组织需要依托政府更好的运作,两者相辅相成。

2.正确处理好“1”与“5+X”的关系。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这一机制中的“1”在促进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中承担指导、引领、管理、服务、协调的重要功能,区社联会跨越社团,民非的界限,突破业务主管单位的分工,有效整合各类社会组织资源,起到了承上启下、综合协调、中枢调度的作用。“1”与“5+X”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他们之间是章程认同、行为规范、服务接纳、协调一致、活动牵头。通过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旨在建立起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平台,管理服务网络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

3.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

的目标是实现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监督下的以民管民,社联会与社会组织以章程为纽带,会员单位通过遵守章程,履行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建立工作联盟以平等参与、交流、合作,实现互信双赢,将社联会建成凝聚会员的载体,合作共治的平台,反映诉求的渠道。

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我们将吸取各地“枢纽式社会组织”管理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在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开创现代化国际区域的征途中,这一模式将发挥着更大作用,服务更多的人民群众。

(张大明,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

56|社团管理研究

观察与思考

[文章编号]1674-1323(2012)-02-0054-03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运作及思考

张大明

(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上海200000)

为了着力推进静安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2007年静安区委、区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的要求,在全面、系统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社会组织如何既“发展得好”又“掌握得住”,结合静安区情和社会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对静安区社会组织建立起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的构想,在上海率先成立了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即1),之后又相继在5个社区(即5),和劳动、文化、教育(系统即X)社会组织联合会,形成了“1+5+X”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五年来,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在坚持“党建”引导“社建”,提升党建有效性;培养发展社会组织,提升能力建设;承接服务项目,服务百姓民生;造就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提升组织品牌;搭建服务平台,倾听组织诉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家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1+5+X’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具有时代特征,富有静安特色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化、专业化,使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治自律。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新思考、新理念,是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的新选择、新尝试,是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新渠道。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1+5+X”成立以来,我们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始终,把引领、服务、凝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式贯

穿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始终,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社会组织活力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政治引领,把握正确方向。区社联会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召开党建负责人例会,及时传达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确保广大基层组织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统一

思想,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坚持服务保障,推动业务发展。区社联会坚持党建加业务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性、专业性和联合会性质的社会组织,努力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社会组织以项目化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模式,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来实现发展。坚持各类培训,指导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目前,我区有3家社会组织被评为“5A”级单位,9家“4A”级单位,13家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定义

所谓“枢纽型管理”就是指:把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在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通过类似社会组织联合体这样的载体,来服务和管理一个地域、一个系统、一个领域的社会组织。这个载体以章程为纽带,在政治上发挥引领作用。在业务上发挥引导功能,通过政府授权,委托承担业务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组织的社会

54|社团管理研究

观察与思考

“3A”级单位,居于全市前列。

坚持上传下达,反映基层诉求。建立重大问题向区委、区府专报制度、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党建负责人例会制度、联系基层社会组织制度、新注册社会组织访问制度等,通过参加区社会工作党工委例会、与区民政局开展经常性的协调会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及基层组织的联络,畅通社会组织维护权益、反映诉求的渠道,搭建社会组织与党和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坚持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走访慰问弱势社会组织和生病住院的党员、群众等凝聚力工程,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送去关心和问候。

坚持党建平台,培育领军人物。组织评选“社会组织之星”、开展“走进演播室”访谈,编辑出版《雁行头领——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群英谱》等,积极发掘推介、宣传塑造领军人物,努力壮大社会组织骨干队伍。截止目前,已通过《静安时报》刊登40名“静安社会组织之星”。注重培育社会组织青年后备人才,不断完善领军人才库动态管理,定期更新人才成长、组织发展信息,为人才培育打好基础。

坚持共同行动,服务奉献社会。贯彻落实区委“共同行动”区域化党建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以社会组织“共同行动”工作联盟为平台,并相继成立青年志愿、社会服务、法律维稳等三个专业联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各项活动。三个联盟以各自的专业资源和优势,坚持项目联动、信息联动、服务联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功能,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社会组织“共同行动”工作联盟为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了机制保证。通过工作联盟的形式,延伸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触角,建立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提升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使工作联盟成为联系党和政府、区域内社会组织、群众的重要载体,使工作联盟成为凝聚力量、服务民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的重要平台。

建议。对我区乐龄家园老年午餐发展不平衡和居民的需求,进行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老年午餐调研。对我区职能技能培训机构的现状,发展和瓶颈进行调研,提出了对策。这些调研使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了解现状,所提的相关方案和建设因切实可行得到政府的重视,有的已列入议事日程。

2.积极开展指导咨询,帮助社会组织释疑解难。我们始终认为能力建设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通过系列培训,专题讲座,业务指导、政策解释,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能力。区社联会每年以不同形式进行财务,法律,档案,创新力,专业人才等培训,受到社会组织的普遍欢迎,共有约1500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社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提高了参与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竞争力,2011年我区社会组织公益招投标,公益创投项目中标率100%。

3.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功能日益显现。社会组织本身就不是封闭的,交流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开阔眼界,合作才能多赢和提升,我区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交流合作得到延伸和拓展,社联会也积极促进和谐建设平台。现在在“柏万青老娘舅工作室”、“木兰拳协会”、“帮教协会”、“洪智中心”、”“青凤”、“金钥匙”、“青艾”、“音速”、“灰姑娘”、“乐创益”、“曹家渡青年联谊会”等社会组织合作领域从区域走向全市,有的已走入外省市。

4.畅通反映社会组织诉求的渠道。区社联会始终把反映社会组织诉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召开前夕我们都召开社会组织代表会议,听取社情民意,倾听呼声,把握实情。同时把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通过他们在会议上反映上去。同时,社会组织中的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区党代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中已有29名社会组织的代表。这在静安区发展史上是从未有的。这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体现,也是近几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在政治上造就一批领军人物的结果。

5、沟通协调功能在社会管理得到有效的体现。近年来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的化解,由于社会组织和利益相关方没有任何历史和切身利益的纠葛,因此作为第三方能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在反映弱势群体诉求,涉及动拆迁、劳资纠纷、少数民族矛盾等案件中社会组织发挥了特有的优势,较好地化解了矛盾,为一方平安、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主要通过章程在协调指导,自律管理,规范行为,自我服务和政治引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任何行政化、指令化的倾向都会背离这一管理模式的初衷,使其丧失生命力,失去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拥护。

静安区“枢纽式”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其功能定位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我们基本出发点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有作为,但不越位。

1.开展调查研究,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正确的决策,来自于周到和必要的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区社联会始终把民生的需求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近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关于将社会组织发展写入“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今年又对我区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区养老机构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在静安寺社区试行居家养老护理员由派遣变更为员工制的

四、“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作用

静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有一个被社会接受、认可的过程。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这一做法得到了学术界、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认可。他们认为,静安区枢纽式管理是体制外社会组织管理的一种创新,摆脱了传统上的“内循环”状态,更富有活力,充分体现了社会组织民管民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社团管理研究|55

观察与思考

1.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后,一部分政府职能可以有枢纽型社会组织来承担,缓解了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压力,登记管理机关摆脱繁琐事务,能有更多精力从宏观上来思考谋划社会组织培养发展。节约了行政开支,既转移了政府的职能又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2.有利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的建立。“1+5+X”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之后,我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逐步理顺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建工作部、群众团队党建工作指导站、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部、站、点”三级工作网络,覆盖全区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3.有利于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共享和合作。由于“枢纽型”社会组织按照“领域相同,业务相近”的原则,将社会组织分类归并到各联合会枢纽,使社会组织有了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从而不断积累社会资源,帮助降低机构运作成本。当专业化社会组织在发展中遇到困难,枢纽型社会组织以其网络式分支优势为其提供更为便捷和畅通的解决渠道。由于以章程为纽带,会员之间的互信、合作、共享更为坦诚和富有成就。

4、有利于社会组织领军人物脱颖而出。枢纽型管理模式建立以前,我区社会组织中虽有一些先进人物,但社会影响不大。枢纽型社会组织成立后、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枢纽平台,积极宣传,大力推介,运用各种媒体弘扬领军人物的先进思想,感人事迹。如今像柏万青、王元洪、康志坚、应美凤、方佩儿已经家喻户晓。而且一批年青的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中凸显了他们的才干,如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宁、曹家渡社区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好人”钱昌昊、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严洪、上海微笑青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徐峰、上海“青艾”志愿者服务中心卜佳青等一批青年领军人物被社会认可,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5.有利于社会组织自律管理和社会监督。枢纽型社会组织既是社会协同的主体,又是社会管理的客体,在实施枢纽

型管理中要坚持法人治理结构,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自主协会。坚持章程的主导地位,坚持非营利性,民间型,公益性,通过社会组织的自律和专业化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自我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要增强公开性、透明度,接受会员单位,枢纽型组织内部成员、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和受益人群等多方监督,通过传达民众诉求、协调多方利益、调整各方关系、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和自我价值。

五、“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运作中必须处理好与政府、社区、系统社联会、社会组织的关系,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全力推进。

1.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1+5+X”社联会是经注册登记非营利性社团法人,与政府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职能上彻底分开,是独立的主体,它绝不是“二政府”更不能让社会组织多了一个“婆婆”。只能在和政府在分离中体现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新型的伙伴关系。区社联会经费不是靠政府拨付,而是以定项委托来实现,不是靠政府划款,而是通过购买服务签约来兑现。政府需要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个平台,实现平等对话,枢纽型社会组织需要依托政府更好的运作,两者相辅相成。

2.正确处理好“1”与“5+X”的关系。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这一机制中的“1”在促进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中承担指导、引领、管理、服务、协调的重要功能,区社联会跨越社团,民非的界限,突破业务主管单位的分工,有效整合各类社会组织资源,起到了承上启下、综合协调、中枢调度的作用。“1”与“5+X”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他们之间是章程认同、行为规范、服务接纳、协调一致、活动牵头。通过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旨在建立起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平台,管理服务网络的现代社会组织制度。

3.正确处理好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

的目标是实现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监督下的以民管民,社联会与社会组织以章程为纽带,会员单位通过遵守章程,履行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建立工作联盟以平等参与、交流、合作,实现互信双赢,将社联会建成凝聚会员的载体,合作共治的平台,反映诉求的渠道。

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我们将吸取各地“枢纽式社会组织”管理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在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开创现代化国际区域的征途中,这一模式将发挥着更大作用,服务更多的人民群众。

(张大明,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

56|社团管理研究


    相关文章

    物业管理"三位一体制"

    物业管理"三位一体制" 1 居住区物业管理"三位一体"新体制 物业管理"三位一体",是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街道居委会三者以物业管理为轴心的社区一体化关系,这是一种综合型社区 ...

    上海评选2012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日期:2012-10-24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上海评选2012社会建设十大创新项目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总结.宣传本市近年来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扩大 ...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复习思考题

    大安区大规模干部培训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专题 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 1.(A)始终是四川第一位的任务. A.发展 B.解放思想 C.创新 2.一切工作首先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解决群众的(B)问 ...

    [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实验项目总报告

    <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实验总报告 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实验项目组* 一.实验的背景 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受益人群,优化参与人群的年龄结构,成为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上海市中长 ...

    中国本土企业主题公园策划方案

      前言   主题公园是指围绕特定主题而规划建造的有特别环境和游乐项目的新型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组成,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 ...

    上海"两新" 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两新"组织 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童 [摘 要] 强陈洪明孙守印 专职党群工作者为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已经成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 ...

    2014年街道老龄工作报告

    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积极统领**街道老龄工作,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推进.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核心,积极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老 ...

    什么是做中学

    >> 做中学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思考 2007年10月22日 中学"科学教育是近几年在我国开展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它面向幼儿园和小学三年儿童,使他们有机会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 ...

    街道助残社会工作者招聘启事范文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本市社区助残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在残疾人组织系统内引入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专业方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残疾人有关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助残社工队伍,逐步健全静安寺社区助残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