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大纲整理

高等教育学发展简况

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20世纪完善以后的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它呈现出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多元化等特征和趋势。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和学科体系

高等教育学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他的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而在高等教育学科群中,相对于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高等教育学科而言,高等教育学又属于基础学科或基本学科。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主要有三方面: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巨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学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王伟廉的《高等教育学》,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杨德广的《高等教育学概论》,胡建华等的《高等教育学新论》,薛天祥的《高等教育学》等。这些著作各有特色,都为推动研究、探索、发现高等教育的规律,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们研究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对象、内容、方法、学科性质和基本规律等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及具体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按其地位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哲学方法;中层: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下层:具体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高等级最普遍的方法论,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学说,是方法的方法。哲学的共同特征是抽象和反思,其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于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的方法。以系统科学为例,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第二层次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

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建立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既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既能促进个体适应社会,又能促进个体的创新。总之,这种教育实践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可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所固有的,较稳定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高等教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分。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从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性、多样性。

对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认识已有四种观点。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而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高等教育价值及其分类、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它包括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反映了高等教育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就是社会化、社会选择和社会流动。

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知识或在于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遍教育。知识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新知识;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历史的必然。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其特殊作用: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

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是指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和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两方面。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影响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等概念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通才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但往往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后期发展。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概念上不同,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策制定的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因而政治色彩较浓,属于政治性概念,而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色彩较浓,属于学术性概念。2、层次上的差别。教育方针作为总政策,属于最高层次;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居于中间层次;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处于最低层次。3、稳定性的差异。教育方针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因而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教育目的相对于教育方针要稳定一些,一旦提出,不会轻易改变;培养目标相对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稳定性差得多,它会随教育体制、招生对象、学制、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联系:教育目的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

制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制定教育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客观尺度,以个体需要为内在准则,以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为根本依据。高等教育目的在价值上主要有自由教育目的、职业教育目的、普通教育目的以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教育目的。

自由教育:指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职业教育目的: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或专长的教育目的。普通教育: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教育目的: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掌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是由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和全方位发展学生三方面构成的。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高等学校有关培养目标的几项基本规定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有四种模式: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不分专业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

确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五条依据: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根据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可分为规定性目标与开放性目标;单向度目标与综合性目标;个体发展目标与群体发展目标;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实有目标与预期目标。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取向,包括通才化取向、专业化取向、职业化取向、基础化取向、复合型取向、素质化取向、个性化取向等。

高等教育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学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联与不同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联,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要实现新的功能,必然要求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指结构与功能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这一基本功能具有稳定性、潜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三个明显特点。 国内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现状

国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等,在结构上各国是有差别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是:调整层次结构,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调整科类专业结构,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调整形式结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高等学校职能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并不是自大学产生之日就同时具有的,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培养人才是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发展科学于19世纪初成为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直接服务社会则在19世纪末产生于现代高等学校。随着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使命不同,在三大职能之外,又有职能的新发展,如: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等。

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包括:高等学校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道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具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大学生主体发展的阶段性

主体性是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主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能动性是主体在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的反映;创造性是主体在与自我关系中的表现。人的主体性可分为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从其生理和心理品质发展的成熟程度来看,大致可分为特征相对有别的三个阶段: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低年级是“接受性学习”为主的阶段;中年级是“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变期;高年级是“发展性学习”为主的阶段。从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大学生在这三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区别性、阶段性和转折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发展性学习的阶段性,以及与此相应的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这一阶段性特征,启示我们在认真把握普遍特征之时,还要适应地针对不同个体选择和运用发展主体性的策略。 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内容和要求,规定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结构。文化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学基础和教育智慧;心理素质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道德素质包括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能力结构是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方面。

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非常丰富。教师角色所指的主要是教师行为和对教师的期望。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主要有: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历史上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不同关系的观点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包括:“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教育主体、教育主体“一体两面”的性质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只有一个,这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教师与学生的合二为一,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关联中的合作与协同。教育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两面的统一,观念交流、思维互动与人格养成是这种统一的实质。认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一体两面”——教师为“教的一面”和学生为“学的一面”,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一体两面”的教育主体观更是新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教育主体“一体两面”的积极性,一方面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现状,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育主体两面——教师与学生,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平等、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师生关系比较淡薄,师生关系有些异化。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有: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

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等基本概念

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专业在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上是指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一种教育实体。

课程在狭义上是指教学科目,这是以学科的出现为前提的;在中义上指教学内容,相当于把狭义课程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对待,并统称为课程;从广义上是指把课程看成为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分类因为标准不用而呈现多样性。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具有管理作用、导向作用、鉴定作用、激励作用、改进作用等。 高等学校的学科分类及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

由于分类的视角不同而不同的学科清单甚至有不同层次的清单,因此有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研究生的学科门类有12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本科专业分为11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有:相应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以及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专业设置具有超前性、灵活性、可行性、结构优化、宽口径和发展特色等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要遵循的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高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高等学校课程在内容上反映了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前沿,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了得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在结构上是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来加以组织的;高等学校课程在使青年人更成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其他教育资源所不能代替的价值。

高校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双边活动的中介,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必须遵循适时原则、完整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原则、宽口径原则、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等。 修订教学计划和编制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1

教学计划一般规定教学科目、学科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的安排。修订教学计划要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优化和重组新的课题体系;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重点解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问题。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大纲应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应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应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应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要文字精炼,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和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等特点。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教学过程所固有的“本质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教学相长规律,教学科研互动规律,教学的发展性规律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有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考核评定等环节和步骤。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这些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具有:有注重“教法”转向“学法”,方法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等特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遵循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讲习知识方法与训练智能方法的统一,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等原则。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高等学校在教学手段上已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开发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构建了先进的教育网络系统。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主要有: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考虑如何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有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性模式,每一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践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风格的特点及其形成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它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其形成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学风格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等基本特点。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如下:学校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理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向,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教学趋向个性化,教学管理活性化,倡导自主性学习,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强调教学内容更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管理等策略。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只要任务是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研究的意义有:内部意义(人才培养意义、教师队伍建设意义、学科建设意义、经费筹措意义);外部意义(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服务社会;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分类、科学研究选题及其步骤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从课题来源分有自主研究与立项课题研究;从课题性质分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或更细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主要包括科研选题和项目设计两大步骤。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其方法有: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其步骤为:1、研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2、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弄清楚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外、省内外是否已有人研究过,有关的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围绕项目意向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实事求是地估价和评判自身的研究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及所在地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科研管理的内容

高等学校科研的原则: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和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流程包括四个阶段:科研准备阶段、科研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和推广应用阶段。

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主要有科研规划和计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 高等学校科研成果鉴定的有关准备、形式和步骤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申请鉴定的前期准备:申请渠道、请鉴定的资料准备、申请鉴定的程序。鉴定分为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三种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一、检测鉴定步骤:1、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对口的检测机机构,向检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下达" 委托书" ," 委托书" 是检测机构受理检测鉴定的依据;2、成果完成单位持" 委托书" 并携带成果实物和相关技术资料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必要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向检测机构介绍成果的具体情况,但不得干扰检测机构独立进行检测工作;3、检测机构在接到" 委托书" 和被检测的成果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 检测报告" 。" 委托书" 的有效期为二个月。4、检测机构须在检测报告上加盖" 成果鉴定-检测专用章" (以下简?quot; 专用章" )由检测机构的认定机构统一刻制;5、检测机构对被检测成果的个别技术指标不能进行检测时,可委托其他机构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使用成果完成单位的仪器设备;6、检测机构认为被检测成果不在本机构的检测范围之内时,应及时向组织鉴定单位提出,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其他检测机构;7、检测数据难以全面表征被鉴定成果性能、水平时,组织鉴定单位可会同检测机构聘请同行专家,并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形成书面评价意见;8、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一并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组织鉴定单位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作为《鉴定证书》中鉴定意见;9、《鉴定证书》的颁发,按会议鉴定步骤中《鉴定证书》的颁发规定办理;10、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并将其内容进入软盘。

二、会议鉴定步骤:(一)会前准备:1、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及时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其他任何单位不得另发与鉴定会有关的通知或请柬)。 主持鉴定单位应责成申报单位在鉴定会前十天将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和全套技术资料寄(或)送到应聘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不允许在召开鉴定会时临时发资料。2、需要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需经测试组专家签字。3、申请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认真做好会务的准备工作。4、主持鉴定单位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二)鉴定会过程(一般程序)1、主持鉴定单位的负责人宣布鉴定会开始,宣读鉴定的批复文件,宣布鉴定委员会名单,报告出席鉴定会专家人数,宣布由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技术鉴定。2、在鉴定会主任主持下,成果完成单位、专家测试组、用户单位等分别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测试报告、应用报告。3、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4、专家质疑。专家根据已经审阅的鉴定材料和听取汇报、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等,提出质疑。成果完成单位必须据实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提示所需的原始技术资料。5、专家评议。采取靠背的形式,成果完成单位所有人员回避,由鉴定委员会进行独立评议,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可派一至二名代表列席会议,了解专家评议情况,但不得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发表评价意见。鉴定委员会评议内容包括: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评议时,作出的总体性能、水平的评价要有可比的对象。

根据评议情况,由鉴定委员会指定的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不能由其他人代拟。不明确写上" 存在问题" 和" 改进意见" 的鉴定意见视为无效鉴定,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应退回重新鉴定,予以补正。参加鉴定会的专家和列席会议的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评议情况,特别是将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对外泄露。6、鉴定意见形成后,鉴定委员会在鉴定意见原稿和《鉴定证书》中" 鉴定委员会签字表" 栏签字。不同意鉴定意见的委员有权拒绝签字。经专家签字的意见原件和现场测试报告由组织专鉴定单位存档进入软盘,复印件交成果完成单位填写《鉴定证书》用。科技成果经鉴定委员会评议未通过发,鉴定委员会应正式出具未通过的书面理由,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通知成果完成单位,并报其主管部门,将书面理由进入软盘存档。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发现鉴定意见有不符合《鉴定证书》和本规程有关规定的,应及时向鉴定委员会指出,责成鉴定委员会改正.7、鉴定意见形成后,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的领导主持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在鉴定会山个宣布鉴定意见,有关领导讲话。鉴定会结束。(三)颁发《鉴定证书》1、成果完成单位将专家签字的鉴定意见填写在《鉴定证书》的" 鉴定意见" 栏中,再将《鉴定证书》送主管鉴定单位和组织鉴定单位主管领导审查签署意见。2、《鉴定证书》由组织鉴定单位按年度统一编号,并填写" 鉴定批准日期" 。3、成果完成单位按国家科委制订的格式和尺寸(使用A4纸张,用仿宋字体)要求印刷《鉴定证书》。4、印制的《鉴定证书》先送主持鉴定单位审核无误后,加盖主持鉴定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专用章" ,再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核,无误后加盖组织鉴定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专用章" ,〈鉴定证书〉生效。5、科技成果鉴定会全部程序完成后,组织鉴定单位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将〈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鉴定证书〉原件和全套技术文件和资料的软盘存档。

三、函审鉴定步骤:1、组织鉴定单位选聘函审专家组成函审组,并指定正、副组长。2、组织鉴定单位将同意鉴定的批复件、〈科学技术成果函审表〉(以下简称〈函审表〉)和技术资料送函审专家审阅,函审专家收到函审材料后,按会议鉴定评议内容进行审查,在〈函审表〉中填写审查意见,一个月内将已填写审查意见是〈函审表〉、技术资料、〈鉴定证书〉初稿寄回组织鉴定单位。3、组织鉴定单位将各函审专家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寄函审组正、副组长,函审组正、副组长根据专家的函审意见,写出综合鉴定意见,签字后寄组织鉴定单位。4、鉴定意见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填写在〈鉴定证书〉的“定意见”。5、函审鉴定意见原件和〈函审表〉由组织鉴定单位保存并进入软盘存档。6、〈鉴定证书〉的颁发程序与会议鉴定相同。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对办学方向的意义,对促进教学、教研的意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美国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和启示

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美国都市大学和专业发展学校。美国高效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是: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首要难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主要有教学服务、科研服务、通过信息和社会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所需要的条件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条件包括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领导体制、科层制模式、管理客体、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等概念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由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构成。

领导体制是高等学校领导活动的内部要素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形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中内部决策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与领导关系的规定。

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管理客体是指被管理者或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它回答“管什么”的问题。

学术自由从认识上看,中有学术探讨不受国家、教会和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限制,知识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社会利益来看,只有在教育过程致使知识发展时,社会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学术自治主要是强调要让学者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避免外部不适当地控制和干预高等学校的学术自治,避免国家或其他某些利益集团对高等学校办学的不适当的干涉,更好地维护学术自由和使高等学校在办学上始终保持一种主动性的活力和自适应的机制。 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权力机构和决策模式

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决策模式: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和双重组织模式。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种类型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内部的政府、社会及学校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根据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可大致分为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和以高效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三种类型。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系统特性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从功能划分上,一般可分为决策领导机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组织和有关附属单位。在管理层次上,有的分为校、系两级,有的则分为校、院、系三级或校、系、教研室三级,某些多校区高等学校,则会在校和院系之间多出分校一级的管理层次。在管理权力结构上,较多的高校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形式。

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为: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组织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当前依据机构设置合理、权力和责任界限清晰、任务分工明确、队伍精干等原则进行了各种改革。改革的核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建立合适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高等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特性

高等学校管理活动系统要素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式、管理目的、管理环境等。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是管理组织的松散性,管理权威的双重性,管理结构的多样性,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随着现代高等学校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中心,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也越来越多样化。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既具有外部规律,又具有内部规律,我们不妨以此为依据,将高等学校多样化的管理目标划分为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 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其层次性

依据由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般管理原则,第二层次为校园管理原则,第三层次为高等学校管理原则。高等学校管理原则有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高等学校比较重要的几项管理内容涉及人力资源、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等。

教育制度、学制、招生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等相关概念

教育制度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在高等学校系统中,这些基本制度包括高等学校的学制、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等。

学制是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招生制度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及美、日、法、德、英等国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况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美国高等学校学制:已形成了三级结构,即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极为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日本高等学校学制: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本科大学。

法国高等学校学制主要为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三大类,分为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两个序列。 德国高等学校学制: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大学。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主要全日制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2

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有以下几种方式: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自199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部分权力逐步下放到省级地方和高校。这种考试有利有弊,我国尝试着进行了一系列招生制度的改革: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在高考改革的方向上,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基金等制度,保证高校招生制度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的改革趋势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改革的历程,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制度。自1997年开始,所有收费生的毕业分配全部实行自主择业。国家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在各高校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和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服务。与此同时,为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发展需要以及一些特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科、专业依旧采取国家承担培养费用,有政府统一负责安排就业的模式。高校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是;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高等学校需要的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高等学校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是指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和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教师资格制度的概念

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就是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来聘任教师。从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就是要使教师和学校双方变人身依附关系为平等的合同关系。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方略

学科、专业建设方略包括: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重视学术梯队建设;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意义为: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课程管理。课程建设的评价:过程、指标、原则等。

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学基础建设包括三方面:1、高等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建设。2、高等学校教学、实验装备建设:合理规划,强化项目管理,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和健全管理制度。3、高等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管理。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涵义、意义、特征、功能、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有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的意义包括:辐射社会精神文明、养成大学生素质、奠基教育现代化。校园文化的特征:认同与超越,交融与批判,吸收与辐射,教育与自我教育,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校园文化的功能:向导目标、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规范行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共创校园精神、发展智能结构、培养健全人格、丰富业余生活。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等概念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即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也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正确处理规模(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观是从人类社会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处,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引出的,是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来思考的一个命题,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从量和质两方面来界定。从量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学毛入学率达到15%~50%。在质方面,包含了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四种角度来界定:活动方法、能力方法、精神气质方法、过程方法。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方式发展的要求和必然产物。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体系,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即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也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正确处理规模(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它包括: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的超前性、整体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密切联系。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很复杂,有:以“卓越”或“一流”为标准;以合适的目标为标准;以满足高等学校内外顾客的要求为标准;以持续的质量改进为标准;无法捉摸的标准;以价值增值为标准;以多样性为标准;以效益和效率为标准。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与方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办学主体多元化;高等结构多样化;专业设置多样化;民办高教规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内容,人员的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现代化包括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实体现代化涉及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现代化,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包括两方面:1、传统文化限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2、现实国情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首要的是确保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再次是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创新体系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彼此之间共生共荣、相辅相成,因此应当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导。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宏观层次的思想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本质观、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管理观等,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观念主要包括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等。

3

高等教育学发展简况

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20世纪完善以后的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它呈现出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多元化等特征和趋势。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和学科体系

高等教育学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他的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而在高等教育学科群中,相对于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等高等教育学科而言,高等教育学又属于基础学科或基本学科。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主要有三方面: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巨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学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王伟廉的《高等教育学》,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杨德广的《高等教育学概论》,胡建华等的《高等教育学新论》,薛天祥的《高等教育学》等。这些著作各有特色,都为推动研究、探索、发现高等教育的规律,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们研究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对象、内容、方法、学科性质和基本规律等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及具体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按其地位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哲学方法;中层: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下层:具体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高等级最普遍的方法论,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学说,是方法的方法。哲学的共同特征是抽象和反思,其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于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的方法。以系统科学为例,它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第二层次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

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建立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上的教育实践,既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既能促进个体适应社会,又能促进个体的创新。总之,这种教育实践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可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所固有的,较稳定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高等教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分。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从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性、多样性。

对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认识已有四种观点。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而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高等教育价值及其分类、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它包括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反映了高等教育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就是社会化、社会选择和社会流动。

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知识或在于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遍教育。知识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新知识;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历史的必然。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其特殊作用: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

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是指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和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两方面。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影响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等概念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通才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但往往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后期发展。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概念上不同,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策制定的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因而政治色彩较浓,属于政治性概念,而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色彩较浓,属于学术性概念。2、层次上的差别。教育方针作为总政策,属于最高层次;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居于中间层次;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处于最低层次。3、稳定性的差异。教育方针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因而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教育目的相对于教育方针要稳定一些,一旦提出,不会轻易改变;培养目标相对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稳定性差得多,它会随教育体制、招生对象、学制、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联系:教育目的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

制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

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制定教育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客观尺度,以个体需要为内在准则,以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为根本依据。高等教育目的在价值上主要有自由教育目的、职业教育目的、普通教育目的以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教育目的。

自由教育:指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职业教育目的: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或专长的教育目的。普通教育: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教育目的: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掌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是由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和全方位发展学生三方面构成的。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高等学校有关培养目标的几项基本规定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有四种模式: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不分专业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

确立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五条依据: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根据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可分为规定性目标与开放性目标;单向度目标与综合性目标;个体发展目标与群体发展目标;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实有目标与预期目标。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取向,包括通才化取向、专业化取向、职业化取向、基础化取向、复合型取向、素质化取向、个性化取向等。

高等教育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高等教育学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联与不同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联,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要实现新的功能,必然要求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指结构与功能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这一基本功能具有稳定性、潜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三个明显特点。 国内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现状

国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等,在结构上各国是有差别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是:调整层次结构,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调整科类专业结构,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调整形式结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高等学校职能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并不是自大学产生之日就同时具有的,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培养人才是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发展科学于19世纪初成为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直接服务社会则在19世纪末产生于现代高等学校。随着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使命不同,在三大职能之外,又有职能的新发展,如: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等。

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包括:高等学校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道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具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大学生主体发展的阶段性

主体性是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主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能动性是主体在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的反映;创造性是主体在与自我关系中的表现。人的主体性可分为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从其生理和心理品质发展的成熟程度来看,大致可分为特征相对有别的三个阶段: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低年级是“接受性学习”为主的阶段;中年级是“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变期;高年级是“发展性学习”为主的阶段。从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大学生在这三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区别性、阶段性和转折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发展性学习的阶段性,以及与此相应的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这一阶段性特征,启示我们在认真把握普遍特征之时,还要适应地针对不同个体选择和运用发展主体性的策略。 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内容和要求,规定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结构。文化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学基础和教育智慧;心理素质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道德素质包括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能力结构是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方面。

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非常丰富。教师角色所指的主要是教师行为和对教师的期望。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主要有: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历史上关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不同关系的观点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包括:“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教育主体、教育主体“一体两面”的性质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只有一个,这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教师与学生的合二为一,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关联中的合作与协同。教育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两面的统一,观念交流、思维互动与人格养成是这种统一的实质。认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一体两面”——教师为“教的一面”和学生为“学的一面”,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一体两面”的教育主体观更是新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教育主体“一体两面”的积极性,一方面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现状,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育主体两面——教师与学生,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平等、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师生关系比较淡薄,师生关系有些异化。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有: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

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等基本概念

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专业在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上是指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一种教育实体。

课程在狭义上是指教学科目,这是以学科的出现为前提的;在中义上指教学内容,相当于把狭义课程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对待,并统称为课程;从广义上是指把课程看成为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分类因为标准不用而呈现多样性。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具有管理作用、导向作用、鉴定作用、激励作用、改进作用等。 高等学校的学科分类及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

由于分类的视角不同而不同的学科清单甚至有不同层次的清单,因此有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研究生的学科门类有12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本科专业分为11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有:相应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以及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专业设置具有超前性、灵活性、可行性、结构优化、宽口径和发展特色等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要遵循的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高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高等学校课程在内容上反映了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前沿,特别是那些专门化了得知识领域的最新进展,在结构上是以有利于探究高深学问的方式来加以组织的;高等学校课程在使青年人更成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其他教育资源所不能代替的价值。

高校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双边活动的中介,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必须遵循适时原则、完整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原则、宽口径原则、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等。 修订教学计划和编制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1

教学计划一般规定教学科目、学科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的安排。修订教学计划要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优化和重组新的课题体系;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重点解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问题。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大纲应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应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应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应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要文字精炼,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和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等特点。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教学过程所固有的“本质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教学相长规律,教学科研互动规律,教学的发展性规律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有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考核评定等环节和步骤。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这些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具有:有注重“教法”转向“学法”,方法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等特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遵循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讲习知识方法与训练智能方法的统一,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等原则。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高等学校在教学手段上已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开发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构建了先进的教育网络系统。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主要有: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考虑如何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有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性模式,每一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践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风格的特点及其形成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它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其形成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教学风格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等基本特点。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如下:学校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理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向,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教学趋向个性化,教学管理活性化,倡导自主性学习,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强调教学内容更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管理等策略。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只要任务是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研究的意义有:内部意义(人才培养意义、教师队伍建设意义、学科建设意义、经费筹措意义);外部意义(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服务社会;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分类、科学研究选题及其步骤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从课题来源分有自主研究与立项课题研究;从课题性质分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或更细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主要包括科研选题和项目设计两大步骤。科研选题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其方法有: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其步骤为:1、研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2、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弄清楚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国内外、省内外是否已有人研究过,有关的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围绕项目意向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实事求是地估价和评判自身的研究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及所在地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科研管理的内容

高等学校科研的原则: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和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流程包括四个阶段:科研准备阶段、科研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和推广应用阶段。

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主要有科研规划和计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 高等学校科研成果鉴定的有关准备、形式和步骤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结论。申请鉴定的前期准备:申请渠道、请鉴定的资料准备、申请鉴定的程序。鉴定分为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三种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一、检测鉴定步骤:1、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对口的检测机机构,向检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下达" 委托书" ," 委托书" 是检测机构受理检测鉴定的依据;2、成果完成单位持" 委托书" 并携带成果实物和相关技术资料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必要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向检测机构介绍成果的具体情况,但不得干扰检测机构独立进行检测工作;3、检测机构在接到" 委托书" 和被检测的成果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 检测报告" 。" 委托书" 的有效期为二个月。4、检测机构须在检测报告上加盖" 成果鉴定-检测专用章" (以下简?quot; 专用章" )由检测机构的认定机构统一刻制;5、检测机构对被检测成果的个别技术指标不能进行检测时,可委托其他机构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使用成果完成单位的仪器设备;6、检测机构认为被检测成果不在本机构的检测范围之内时,应及时向组织鉴定单位提出,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其他检测机构;7、检测数据难以全面表征被鉴定成果性能、水平时,组织鉴定单位可会同检测机构聘请同行专家,并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形成书面评价意见;8、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一并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组织鉴定单位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作为《鉴定证书》中鉴定意见;9、《鉴定证书》的颁发,按会议鉴定步骤中《鉴定证书》的颁发规定办理;10、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并将其内容进入软盘。

二、会议鉴定步骤:(一)会前准备:1、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及时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其他任何单位不得另发与鉴定会有关的通知或请柬)。 主持鉴定单位应责成申报单位在鉴定会前十天将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和全套技术资料寄(或)送到应聘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不允许在召开鉴定会时临时发资料。2、需要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需经测试组专家签字。3、申请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认真做好会务的准备工作。4、主持鉴定单位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二)鉴定会过程(一般程序)1、主持鉴定单位的负责人宣布鉴定会开始,宣读鉴定的批复文件,宣布鉴定委员会名单,报告出席鉴定会专家人数,宣布由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技术鉴定。2、在鉴定会主任主持下,成果完成单位、专家测试组、用户单位等分别作总结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测试报告、应用报告。3、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4、专家质疑。专家根据已经审阅的鉴定材料和听取汇报、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等,提出质疑。成果完成单位必须据实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提示所需的原始技术资料。5、专家评议。采取靠背的形式,成果完成单位所有人员回避,由鉴定委员会进行独立评议,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可派一至二名代表列席会议,了解专家评议情况,但不得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发表评价意见。鉴定委员会评议内容包括: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评议时,作出的总体性能、水平的评价要有可比的对象。

根据评议情况,由鉴定委员会指定的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不能由其他人代拟。不明确写上" 存在问题" 和" 改进意见" 的鉴定意见视为无效鉴定,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应退回重新鉴定,予以补正。参加鉴定会的专家和列席会议的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评议情况,特别是将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对外泄露。6、鉴定意见形成后,鉴定委员会在鉴定意见原稿和《鉴定证书》中" 鉴定委员会签字表" 栏签字。不同意鉴定意见的委员有权拒绝签字。经专家签字的意见原件和现场测试报告由组织专鉴定单位存档进入软盘,复印件交成果完成单位填写《鉴定证书》用。科技成果经鉴定委员会评议未通过发,鉴定委员会应正式出具未通过的书面理由,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通知成果完成单位,并报其主管部门,将书面理由进入软盘存档。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发现鉴定意见有不符合《鉴定证书》和本规程有关规定的,应及时向鉴定委员会指出,责成鉴定委员会改正.7、鉴定意见形成后,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的领导主持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在鉴定会山个宣布鉴定意见,有关领导讲话。鉴定会结束。(三)颁发《鉴定证书》1、成果完成单位将专家签字的鉴定意见填写在《鉴定证书》的" 鉴定意见" 栏中,再将《鉴定证书》送主管鉴定单位和组织鉴定单位主管领导审查签署意见。2、《鉴定证书》由组织鉴定单位按年度统一编号,并填写" 鉴定批准日期" 。3、成果完成单位按国家科委制订的格式和尺寸(使用A4纸张,用仿宋字体)要求印刷《鉴定证书》。4、印制的《鉴定证书》先送主持鉴定单位审核无误后,加盖主持鉴定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专用章" ,再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核,无误后加盖组织鉴定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专用章" ,〈鉴定证书〉生效。5、科技成果鉴定会全部程序完成后,组织鉴定单位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将〈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鉴定证书〉原件和全套技术文件和资料的软盘存档。

三、函审鉴定步骤:1、组织鉴定单位选聘函审专家组成函审组,并指定正、副组长。2、组织鉴定单位将同意鉴定的批复件、〈科学技术成果函审表〉(以下简称〈函审表〉)和技术资料送函审专家审阅,函审专家收到函审材料后,按会议鉴定评议内容进行审查,在〈函审表〉中填写审查意见,一个月内将已填写审查意见是〈函审表〉、技术资料、〈鉴定证书〉初稿寄回组织鉴定单位。3、组织鉴定单位将各函审专家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寄函审组正、副组长,函审组正、副组长根据专家的函审意见,写出综合鉴定意见,签字后寄组织鉴定单位。4、鉴定意见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填写在〈鉴定证书〉的“定意见”。5、函审鉴定意见原件和〈函审表〉由组织鉴定单位保存并进入软盘存档。6、〈鉴定证书〉的颁发程序与会议鉴定相同。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对办学方向的意义,对促进教学、教研的意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美国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和启示

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美国都市大学和专业发展学校。美国高效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是: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首要难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主要有教学服务、科研服务、通过信息和社会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所需要的条件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条件包括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领导体制、科层制模式、管理客体、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等概念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由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构成。

领导体制是高等学校领导活动的内部要素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形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中内部决策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与领导关系的规定。

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管理客体是指被管理者或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它回答“管什么”的问题。

学术自由从认识上看,中有学术探讨不受国家、教会和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限制,知识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社会利益来看,只有在教育过程致使知识发展时,社会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学术自治主要是强调要让学者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避免外部不适当地控制和干预高等学校的学术自治,避免国家或其他某些利益集团对高等学校办学的不适当的干涉,更好地维护学术自由和使高等学校在办学上始终保持一种主动性的活力和自适应的机制。 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权力机构和决策模式

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决策模式: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和双重组织模式。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种类型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内部的政府、社会及学校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根据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可大致分为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和以高效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三种类型。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系统特性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从功能划分上,一般可分为决策领导机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组织和有关附属单位。在管理层次上,有的分为校、系两级,有的则分为校、院、系三级或校、系、教研室三级,某些多校区高等学校,则会在校和院系之间多出分校一级的管理层次。在管理权力结构上,较多的高校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形式。

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为: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组织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当前依据机构设置合理、权力和责任界限清晰、任务分工明确、队伍精干等原则进行了各种改革。改革的核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建立合适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高等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特性

高等学校管理活动系统要素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方式、管理目的、管理环境等。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是管理组织的松散性,管理权威的双重性,管理结构的多样性,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随着现代高等学校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中心,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也越来越多样化。由于高等教育活动既具有外部规律,又具有内部规律,我们不妨以此为依据,将高等学校多样化的管理目标划分为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 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其层次性

依据由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般管理原则,第二层次为校园管理原则,第三层次为高等学校管理原则。高等学校管理原则有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高等学校比较重要的几项管理内容涉及人力资源、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等。

教育制度、学制、招生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等相关概念

教育制度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在高等学校系统中,这些基本制度包括高等学校的学制、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等。

学制是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招生制度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及美、日、法、德、英等国高等学校学制的概况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美国高等学校学制:已形成了三级结构,即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极为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日本高等学校学制: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本科大学。

法国高等学校学制主要为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三大类,分为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两个序列。 德国高等学校学制: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大学。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主要全日制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2

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有以下几种方式: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自199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部分权力逐步下放到省级地方和高校。这种考试有利有弊,我国尝试着进行了一系列招生制度的改革: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在高考改革的方向上,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基金等制度,保证高校招生制度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的改革趋势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改革的历程,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制度。自1997年开始,所有收费生的毕业分配全部实行自主择业。国家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在各高校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和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服务。与此同时,为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发展需要以及一些特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科、专业依旧采取国家承担培养费用,有政府统一负责安排就业的模式。高校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是;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高等学校需要的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高等学校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是指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和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教师资格制度的概念

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就是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来聘任教师。从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就是要使教师和学校双方变人身依附关系为平等的合同关系。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方略

学科、专业建设方略包括: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重视学术梯队建设;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意义为: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课程管理。课程建设的评价:过程、指标、原则等。

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学基础建设包括三方面:1、高等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建设。2、高等学校教学、实验装备建设:合理规划,强化项目管理,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和健全管理制度。3、高等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管理。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涵义、意义、特征、功能、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有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的意义包括:辐射社会精神文明、养成大学生素质、奠基教育现代化。校园文化的特征:认同与超越,交融与批判,吸收与辐射,教育与自我教育,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校园文化的功能:向导目标、启迪智慧、塑造人格、规范行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共创校园精神、发展智能结构、培养健全人格、丰富业余生活。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等概念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即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也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正确处理规模(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观是从人类社会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处,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引出的,是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来思考的一个命题,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从量和质两方面来界定。从量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学毛入学率达到15%~50%。在质方面,包含了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四种角度来界定:活动方法、能力方法、精神气质方法、过程方法。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方式发展的要求和必然产物。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体系,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即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也是指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正确处理规模(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它包括: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的超前性、整体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密切联系。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很复杂,有:以“卓越”或“一流”为标准;以合适的目标为标准;以满足高等学校内外顾客的要求为标准;以持续的质量改进为标准;无法捉摸的标准;以价值增值为标准;以多样性为标准;以效益和效率为标准。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与方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办学主体多元化;高等结构多样化;专业设置多样化;民办高教规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内容,人员的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现代化包括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实体现代化涉及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现代化,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包括两方面:1、传统文化限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2、现实国情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首要的是确保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再次是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创新体系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彼此之间共生共荣、相辅相成,因此应当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导。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宏观层次的思想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本质观、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管理观等,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观念主要包括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等。

3


    相关文章

    学历认定有关知识问答

    学历认定有关知识问答 "党校学历,是干部在党校学绩的一种标志.干部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完必修课程,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党校学历证书的,按照中共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学历可享受国 ...

    2016北京市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题库总结整理

    2016北京市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题库总结整理 高教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群体:指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分类: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2.心理发展:指心 ...

    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 网上填报 1:注册个人基本信息 考生注册须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及证件号码.已注册的考生填写密码进行登陆,未注册的考生点击[注册]进行注册. 新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本人的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登录密码.电子邮箱等联络信息. ...

    2012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修订情况汇总

    2012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修订情况汇总 作者:tcjdc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tcjdc 更新时间:2012-1-6 11:22:41 点击数:527 2012安徽省对口高考考纲修订情况汇总 按照委厅领导和职成处部署,我院组织了专家对20 ...

    2017年清远市赴全国高校招聘教师公告

    2017年清远市赴全国高校招聘教师公告 广东教师招聘.广东教师资格的最新资讯.考试公告及真题资料请详情查看广东教师招聘网,我们会及时更新动态! 2017年清远市赴全国部分师范院校设点招聘教师32人,中公广东教师考试网现将招聘有关信息整理如下 ...

    高等教育法规大纲

    2014年广西高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 <高等教育法规>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及目的 (一)考试性质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是中国公民获得高等学校职位的前提条 ...

    2016广西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本原理篇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内涵: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即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有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其次,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或者精神产品的生产. 2.教育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教育中介. ...

    2014年河南成人高考招生有关事项问答

    2014 年河南成人高考招生有关事项问答河南省 2013 年成人高校招生有关事项问答 编者按: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参加成人高招,我们以答问的 形式对成人高校招生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解读,请广大考生 报考前认真阅读. 一.报考成人高校需要什么条件 ...

    2013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2013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一)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