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

  作者简介:刘恒(1988―),女,汉族,辽宁省葫芦岛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三、总结   为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和引起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学者们除了在期刊上、论坛上发表大量论文外,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相关知识。鉴于我国媒介素养仍属于起步阶段,从一开始就面向现代教育方向,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没有历史的基础,一切先进的理念都可能被误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对媒介素养教育熟视无睹,这不但会导致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空缺,这使得一部分老师不懂其中的奥妙,为此,现代教育理念应该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走出一条由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之路。

  作者简介:刘恒(1988―),女,汉族,辽宁省葫芦岛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三、总结   为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和引起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学者们除了在期刊上、论坛上发表大量论文外,也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相关知识。鉴于我国媒介素养仍属于起步阶段,从一开始就面向现代教育方向,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没有历史的基础,一切先进的理念都可能被误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对媒介素养教育熟视无睹,这不但会导致学生这方面知识的空缺,这使得一部分老师不懂其中的奥妙,为此,现代教育理念应该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走出一条由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之路。


    相关文章

    媒介素养教育新动向

    作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领军人物,瑞妮·霍布斯与詹姆斯·波特在去年发生的关于"媒介素养的状况"的论战,为我们了解媒介素养的现状.新动向,以及目前存在的重要学术争端等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次论战以2010年12月, ...

    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研究

    [摘要]本文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师范大学进行调查对比,试图找出两校学生媒介接触的差异性及可能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媒介接触 媒介素养教育 为了调查大学生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接触情况,我们特选地理位置很有对比性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 ...

    网络舆论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目录 1研究背景 .............................................................2 2研究假设 .......................................... ...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实施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进入到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当代小学生更多的体会到媒介带给我们的变化.其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快速性,新颖性的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每天都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着媒介快捷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被迫承担着它 ...

    信息时代媒介素养.1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瑞尼·赫伯斯1,曹凯译2 (1. 马萨诸塞州韦勒斯里拜伯森学院: 2.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摘要:我们的学生正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媒体信息的时代.这些信息占满了他们的闲暇时间,提供了谁将参加竞选或是该买什么东西等类似的 ...

    _微时代_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_以福建部分高校为例

    2015年第2期(总第106期) 青少年学刊 No.2,2015No.106General,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 ---以福建部分高校为例 * 陈燕红 ["微时代"摘要]的到来给高 ...

    新闻学本科学位论文新闻素养新媒体

    学号 密级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本科毕业论文 论多媒体时代媒介素养 --降低媒介依赖性 院(系)名 称: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 名 称 :新闻学 学 生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张彩霞 二○一二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 ...

    媒介批评:究竟批评什么

    --"媒介批评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专题名称]新闻与传播 [专 题 号]G6 [复印期号]2013年10期 [原文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保定)2013年4期第1-5页 [英文标题]What ...

    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关键词:阅读素养; 媒介素养; 信息素养; 三位一体; 教育模式 摘要:文章阐述了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强调在我国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