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

第31卷第2期

20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bL31。Nb.2Apr.20100年4月TSINGHUAJOURNALOFEDUCATl0N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

何淳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在对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中外大学组织结构的差异。借鉴国外现代大学治理

的经验,根据“学术为本”的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组织设计思路与模式,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2—0077—07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大学的社会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变革,建立起高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大学学术服务,这已成为现代大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标。本文重点研究大学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两大系统的优化结构,探索我国建立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和对策,对我国现代大学组织设计提出了创新思路与模式。

一、西方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与我国大学的缺陷

由于经济和科技、教育水平比较发达,西方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与模式。西方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主要有如下特征:

1.以学术为核心的“二元治理结构”

大学是典型的“二元治理结构”组织。作为学术组织,大学以学术自由、学术卓越为价值取向,要求有一定的学术自由,学者在大学管理中有较高的地位;作为社会组织,大学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证组织内部高效有序运行。二者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也有激烈的冲突。从根本上说,这是大学的本源使命与大学作为社会组织的矛盾反映,所以,大学的发展又根本上取决于这两种体系的融合度。

在西方现代大学中,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处于平行的位置,二者分离、分治,因为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学术体系必须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权。学术体系在行政体系的支持下,使大学的本质得到充分体现;行政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维护大学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之上,是代表学校主办者的董事会(包括教授会、评议会等),大学的目标、理念、职能等都由主办者的代表——董事会决定,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都必须以董事会确定的目标、理念、职能为归依,这也是西方现代大学分权、分治而逐步成为扁平化、矩阵式结构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9—12—11

作者简介:何淳宽,湖南道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7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2.学术与行政在分治中的协调机制

在西方现代大学中,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虽然分离分治,但不是绝对的分离,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协调运转的系统。通过内部管理的分权,学术主导体系能够有效地制约和监督行政管理体系的运行,同时又避免了教授过多地卷入具体行政事务。西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教授会(评议会)及各类专门委员会的学术主导作用上,同时又包括对行政体系运作的评议、咨询和监督。例如,美国大学内部的科层组织比较发达,行政运作能力较强,但是以教授为主体(也吸收其他学术人员和学生加入)的学术主导体系仍能通过各类专门委员会对学校的各种事务进行决策和监督,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维护大学的学术权利。教授会已经成为大学内部不可或缺的、对各项事务做出最终评判的主要力量。

随着大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西方现代大学的董事会成员也逐步多元化,包括吸纳非投资主体的社会知名人士、教职员工加入董事会。大学决策委员会成员构成由单一向多元发展是大学决策机构设置的共同发展趋势①,是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校内民主管理要求的表现,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开放性和社会服务职能。

3.管理重心下移的矩阵结构

西方现代大学组织结构通常划分为“校院系”三个层次。校级是大学组织结构的最高一级,拥有对学术、行政事务的终决权,代表大学处理与外部社会之间的事务。同时,校长又是解决学校内教授会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以及校内外各种问题的协调者。系或研究所是大学教学和科研最基本的单位,通常是围绕一门学科组织起来的学术和行政管理机构。学部或学院是由以学科群为基础,由相关学科若干个系组成起来的。大学的教学、科研等各项职能,最终都要由院、系具体组织实施。正因如此,西方现代大学尤其强调基层管理,注重发挥基层学术体系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教授在学术事务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决策权②。在大学规模、职能不断拓展的形势下,实施“校院系”三层组织结构,有利于合理定位“校院系”的管理职能,降低管理重心,实现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的优化。

4.组织职能的专业化管理

大学组织结构也是伴随着大学职能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在追逐理想和适应现实的不断冲突和协调中逐渐走向完善③。随着大学规模、职能和战略的拓展,大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内部的学术、行政事务日益繁重,大学组织结构也由单一演变为多元。在西方现代大学中,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目标,即以专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运作效率,争取更多的社会办学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水平服务。美国的大学校长主要承担社会公关的角色,为大学募集资金,而不是主导大学的学术方向。当美国的私立大学由最初的小型学院逐步扩大规模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时,“各大学都倾向于借鉴美国成熟的企业运作经验,在大学中建立起类似企业管理结构的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以适应大规模组织的有效运作”④。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源泉,大学不仅研究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也正在成为先进管理手段的实践者。

5.我国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影响,我国大学的组织结构仍存在着明显缺陷。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僵化的科层模式在我国大学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校级机关将决策、执行和学术主导集于一身,不仅自身缺乏专业运作能力,也制约了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导致学术治理行政化倾向;代表学术力量的各类委员

①王乾坤.大学组织特征及管理模式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8):78—81.

②吴志功.世界著名大学的组织管理特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1):71—78.

③赵鹏,刘莉莉.大学职能演变与西方大学组织结构变革[J].煤炭高等教育,2007,(4):98—100.④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体系: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8.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79・

会基本上是虚拟组织,难以在大学的决策和监督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校级包揽了过多的具体行政事务,学院职能弱化,缺乏中间管理层等。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流传的“一流学生、二流师资、三流管理”,即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落后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大学组织设计的目标取向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一流大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大学管理特别是组织结构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可以用“学术主导、教授治学、专业管理、合理分治”来概括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

1.学术主导-坚持大学的学术本质

坚持以学术为主导是大学组织结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它决定大学的管理运行方式,是实现大学办学目标的基础。曾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杰拉德・卡斯帕尔曾批评西方大学组织结构往往是一个充满惰性的组织,他引证说:“在西方,大学是特别持久的。克拉克・克尔计算过,1520年前建立的85个组织,‘至今还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事情’,其中有70个组织是大学。其他组织是宗教组织”①。这个调查数字令人惊讶,大学组织的“墨守成规”居然与宗教组织并列,我国大学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墨守成规”的现象和痼疾,可见大学组织的变革之难。

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大学的组织结构是围绕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而形成的,大学中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育人为本、学术卓越”这个根本目标,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大学中,学术体系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在重大事务中享有决策权和监督权。过强的行政管理体系可能对学术体系带来致命的冲击,使得大学更像企业或者政府机关,迷失了自身的学术追求。教授热衷于在行政部门任职,就是大学中行政体系过强的表现。在组织结构中学术主导的定位,有利于强化大学的本质属性。

2.教授治学:完善对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

学术权利的核心是“教授治学”,它充分体现了教授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和教授群体是大学的核心力量。教授除担任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将以学术主体身份参与学科建设规划、学术资源分配、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等关系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各项学术评议与决策,并对这些事务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和主导权。但是,“教授治学”不同于“教授治校”,教授原则上不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细节。学术主导体系主要以各种专门委员会形式对行政管理体系实行目标化监管。学术主导体系提出宏观管理目标,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运行情况给予评估和监督。对于行政管理体系的具体运作过程,学术主导体系不予干涉。学术主导体系所形成的规划、决策,最终是通过校长主持的行政管理体系来执行,学术主导的作用要通过学术行政管理来执行,这又意味着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和保障教授的学术权力。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在谈到大学的地位时说:“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造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从本质上讲,人类的使命是极其复杂的,从程度上看是重要的,其需求是无止境的。”②

倡导教授治学,强化学术权力,并非是成立学术组织即可的形式化策略,而是要剥离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学术主导权,把学术权力归还于学术主体。

3.专业管理:推行“企业化”运作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外界对大学的影响日益显著。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大学行①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E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3.

②陆登庭.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EAI.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9.

・8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政管理体系的职能定位必须做出调整和变革。伯顿・克拉克于1998年以欧洲五国的五所大学为案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学内部变化过程正朝向企业式模式发展。乔治・凯勒认为,“排除现代大学管理中的弊端,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其中一项就是企业式的管理方式”①。行政体系必须摆脱校内资源分配者的角色,成为社会资源的开发者。行政体系应当主动思考如何提升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独立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职责,如(1)通过募捐、发展教育基金会、合作办学等形式募集更多的办学资源;(2)实现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3)提升学校的社会公共形象和影响力;(4)拓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等等。职能的转变要求大学原有的充满惰性、盲目的行政体系必须向富有活力、目标清晰的经营型管理体系转变。大学在行政管理上要充分吸取企业、政府的经验,通过高效的管理运作,在人力资源、资产运营收益、社会宣传、吸纳社会办学资源等方面产生显著的效益。当然,取得运营效益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术活动提供更多物质支持和服务。管理活动必须在学术体系的宏观监督下,以不损害大学的学术性为前提。

实施专业管理,必然要进行管理理念的变革,将更多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应用于大学管理,使其更有效率、更富活力、更为规范,避免管理中的随意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重构服务社会的组织系统,实现组织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4.合理分治:协调优化组织结构

“合理分治”包含三个方面含义。一是实现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的分治,保持二者的制衡;二是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减少行政管理干预程度,实现校与院、系的分治,充分发挥学院作为中间管理层的作用,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大学的日常管理要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分工,剥离大学不擅长的管理职能,扬长避短。

围绕其战略目标和职能,现代大学的学术主导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学术组织以创造、传播知识为第一使命,追求学术卓越;行政组织以专业化的管理水平服务于学术组织。注重提高大学的整体管理效率,树立公共形象,开拓社会办学资源,为学术事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二者的制衡与整合,促使它们各司其职、各守其度、协调发展。在学术活动中,以学术主导体系为主,教授是决策者,行政人员是执行者;在行政事务中,以行政管理体系为主,负责日常工作的决策和运作,学术主导体系是监督者、考评者和重大学术事项的决策者。

三、我国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目标取向,我们可着手来设计我国大学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平行,院系教学科研与支撑服务等子系统形成矩阵式结构。既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也有柔性组织和刚性组织,反映了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是与现代社会日益变得复杂和多样相适应的。

1.“二元结构”的合理分治与相互监督。以各类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主导体系和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体系处于平行并列的位置。这有利于提高学术体系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决策、咨询和监督作用。各类委员会有比较明确的职责,人员构成以教授为主,在学科设置、专业发展、学术活动、人才引进等学术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关于学术活动的指导性意见可直接下达到各学院和科研机构。属于学术活动的决策性规范,则通过校长主持的行政管理体系来执行,其中有学术权力向学术行政权力转化的环节,各委员会为行政管理体系的重大事务提供咨询并进行监督,同时,学术主导体系也应受到监督。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履行两大职能:对外,负责争取办学资源,树立学校的公共形象;对内,负责面向校内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以及管理协调工作,推动院、系执行各类委员会的决策,保障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

2.职能结构由科层制向矩阵式转换。在纵向结构中,主要包含两个层级,即校、院两级。在校一院两①李孔珍.国外几种大学组织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76-78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81・

党委会

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

党群事务

党群部门望

构学院与学院与科研机构学院与社团1社团组社团2织矩社团3阵学院与科研机构社会化服务矩阵平台l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平台2平台3

学科1

学科2学

学科3

图1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科研矩阵项目l项目2项目3

级管理体制中,校级是决策层,学院是中间管理层,系是隶属于院的执行层,其结构如图2所示。校级包括校党委、校长和各类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考虑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宏观决策,代表学校与外部社会联系,争取办学资源。党群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校级决策层的助手,负责落实其决策并为学院提供服务和保障。学院是大学在某一学科群具有高度独立自主办学权的准实体,它衔接着校级和系、所,是学校管理的重心。校级将教学、科研、学科专业设置、财务及资产调配、人事管理等事务的职责和权力下放给学院,使学院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合理布局学科,推动学科资源整合。

落实决策党委会、各类委员会

和校长等校级决策层

校行政管理部门l校党群部门、

学口固落实

图2校院两级组织结构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种典型的事业部制,它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中,“尤其是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其管理重心处于学院一层,具有事业部制的管理特征。”①在规①宣勇.现代大学的分层与管理模式的选择[口.高等教育研究,2005,(2):52—55

・8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模较大的巨型大学,分校、二级学院等更具独立性的事业部制亦得到普遍应用。

3.构建社会化网络体系。大学一般把公共设施、出版和

图书文献服务作为学术支撑体系,这是狭义的支撑服务。广

义的支撑服务还包括后勤在内的庞大系统,后勤社会化之所

以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原因是忽略了我国国情。我国

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后勤还不具备市场化

的条件。~方面,国家对大学食堂和其他生活服务项目仍作

为内设非营利机构实行免税;另一方面,大学又把以营利为目

的企业法人引入大学经营,而大学食堂有着特定的消费对象,

对企业来说,具有“垄断性”和“独占性”。对广义的支撑服务

体系要分为营利与非营利两类,在大学面向社会提供科教产

品和科教服务的同时,社会同时服务于大学,承担后勤、科技

产业等配套支撑的网络化体系。通过面向社会委托代理的方

式逐渐予以剥离,其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网络型组织结构能够极大地促进大学管理效

瑟生

会服务合

社图3网络化结构的服务体系益实现质的飞跃: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大学与社会的合理分工;简化机构和管理层次,充分实现授权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不仅如此,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经营性组织亦贸可通过组建企业法人实体,从教学与科研体系中剥离出来,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使大学的

本体组织结构更符合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为社

会提供的服务不是完全的无偿服务,特别是为企

业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以营利为目的的捆绑合作会更有效率。、、——+--t学生食堂--4学生商场--4宿舍管理乡图4剥离非核心组织:重组生活服务合作社

日本大学的生活协同组合可供借鉴,其基本组织结构如图4。合作社为半封闭式经营,一是只对校内,凭卡消费;二是政府免税部分让利学生;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脱离学校核心组织系统,由工会、学生会作为学校代表进入董事会。

4。广泛采用柔性化矩阵组织。图1中的教学矩阵与科研矩阵,是最活跃的组织体系。矩阵结构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和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力图做到条块结合,以协调有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组织结构以一定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非常适用于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现代科研活动的领域跨度大,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系和实验室,既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个体的智慧和才能,又需要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面向科学问题的柔性化矩阵结构,为创造良好的学科交叉生态环境和学术氛围提供组织保障。在现代大学中,由于事务庞杂,跨学科、跨部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横向联系。为此,各种矩阵结构也成为大学中常见的组织划分法,被普遍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组织和科技产业之中。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认为,有效的学校组织原则之一是把整个学校组织成为长期目标工作小组和暂时的完成学校任务的各种小组。广泛分布于大学内的各种柔性化矩阵组织,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活动,激发了大学的活力。通过以上设计分析可知,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两类组织的分治与协调,可使大学的学术本质和学术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83・

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基于学术属性的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术主体的根本追求是学术权力;在坚守大学学术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协调和优化的视角,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与制度创新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Attribute-basedacademicstructureofmodernuniversities

HEChun-kuan

(GeneralOfBce,UniversityDrScienceandTechnologyD,China,Hefei,Anhui,230026)

onAbstract: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foreignuniversitieswereinvestigatedbasedthe

organizationstructureanalysisofmodernuniversity.Byemployingthecharacteristicsotforeignmodernuniversity,amodelofmodernuniversityorganizationdesignhasbeenprovidedbasedOnacademicattri—butioncombinedwithChinesecircumstanceandthemodelwillbethetheoreticsupportformodernuni—versitysystemofChina.

Keywords:modernuniversity;administrativemanagement;structure

・+-_.—・+—+—■——卜—+—斗—十一.—.+__呻呻・-+-+—._-+-+-+呻叶‘扣+’+’+-+斗_+—_.h+’■—H卜呻‘+—+—..—H卜叶叶叶叶叶‘(上接第26页)

TheMeasurementofEducationalOutputEquityand

itsImplicationstotheDevelopmentofElementaryEducation

XinTao

(InstituteTianWeiZouZhouofDevelopmentalP掣'hology,&q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

AbsWaet:Thebalanceddevelopmentoftheelementaryeducation’SqualityiSanultimateembodimentofed-ucationalequity.Ascientificmeasurementoftheeducationalqualityequitycomestobeanunsolvedproblemineducationalresearch.Themeasurement0feducationaloutputequityderivesineconomics,andthecommonlyusedmethodsincludethecalculationofabsolutemeasuresofdifference,relativemeasuresofdifferenceanda

ofrelativemeasuresofdifference.Thesesarethecoremethodsandreflecttheinfluenceofvail—

tOdecompositionoUSfacetsofeducationeducationaloutput.Employing

reasontherealdata,theindexeswereallcalculated.ResultsshowthatpersonaldifferenceiSthemajorforeducationaloutputinequity.

KeyWOldS:educationaloutputequity;GiniCoefficient;TheilStatistic

.+—卜-+—+—+....—+—卜一+-..—斗一+-+-+-+一+-+・+-+-+斗.+斗-十.+斗斗呻—卜—+.—+—_.——卜呻。+斗—+叶斗-+斗‘+_+—..‘(上接第39页)

andInnovationFactorsinTransforming

theOrderofModernChin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es

MAHuan-ling

(SchoolD,EducationalScience,田aenyangNormalUniveraty,口aenyang,Liaoning,110034)

Ak;h翟d:Intraditionalsocie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builtitscampusorderthroughascribedroles,Thetransformationfromsecondarygrouptoprimarygroup.ethics-basedpatternaswellashomogeneousculture.Inthesocialtransformationperiod,theautonolTlOUSrnarmgemen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enablestherela—tions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studentstOtransf01TnfromasingleadministrativelawrelationshiptOtheco-existenceofadministrativelawandcivillegalrelationships.Aseriesoforderelementsandnewmechanismshaveenabledtheorder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hangeandtheoriginalorderhasmetunprecedentedchal—lenges.Theconflictsbetweenstudentsandthe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theproductsofinterestsre-sharingandrulesreconstructionintheprocessofsocialtransformationanditisartinevitablesocialphenomenon.ItiSanimportantmission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researchtoresolvetheconflictstoreconstructtheorderinmodemchin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orderreconstruction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何淳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26清华大学教育研究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010,31(2)0次

参考文献(8条)

1. 王乾坤 大学组织特征及管理模式探析 2001(8)

2. 吴志功 世界著名大学的组织管理特征 1998(1)

3. 赵鹏. 刘莉莉 大学职能演变与西方大学组织结构变革 2007(4)

4. 约翰?范德格拉夫 学术体系: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2001

5. 杰拉德·卡斯帕尔 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 2002

6. 陆登庭 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 2002

7. 李孔珍 国外几种大学组织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2005(8)

8. 宣勇 现代大学的分层与管理模式的选择 2005(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长喜. 陈磊 论现代大学内部组织特性及其柔性化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

现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以学科为基本构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高深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组织是柔性化的组织,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的交叉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职能的糅合性,掌握高深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对象的"人本性";现代大学组织柔性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大学文化和发展战略柔性.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实现"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对于提高大学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期刊论文 赵文骅 论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科技信息2009,""(13)

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从根本上说必须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作为前提和保证,而只有对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才有可能使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队伍优化、优组,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管理人员科学二合理的绩效考核,对激励管理人员求真务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现代大学的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予以完善的建议.

3.期刊论文 刘锐. Liu Rui 推进电子校务建设现代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高等学校电子校务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之一,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实现行政管理运行的规范、协调、高效和低成本,这是推行依法治教和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4.期刊论文 蓝华生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与行政法制衡——依法治校与大学自主办学的均衡研究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6)

现代大学的理念是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大学必须秉承大学自治的传统,适应当代公共行政范式的转换,进行行政管理创新,建立良好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大学也要适当接受国家的介入,包括司法审查.实现依法治校与大学自主办学的均衡,促进大学的良性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心.

5.学位论文 刘怀杰 基于善治理念的大学行政管理研究 2008

笔者在文中着眼于善治理念下的我国现代大学行政管理改革研究。首先分析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领域内的善治理念,指出其本质特征表现在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权力中心的多元化和管理的公开化三个方面;同时阐明了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以善治为目标追求的意义所在;继而客观地分析并指出我国现行大学行政管理中存在着的善治因素及非善治因素,其中业已存在的善治因素主要指目前我国许多大学内出现的纵向分权管理的推行、师生权利受到重视和管理逐步走向法治化的良好现象,这些都为善治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善治因素主要体现为多元管理主体地位的缺失、权力的失衡、机构的庞杂、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及管理方式的僵化;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和问题透视,最后从管理文化、管理体制、法治环境和管理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作为大学行政善治目标的实现策略。

6.期刊论文 邓光荣. DENG Guang-rong 规范和创新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

高等教育与高校内部治理改革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众多新课题.在现代大学制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从管理理念更新、战略目标定位、强化学术权力、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权力关系协调、管理权限下移、加强民主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7.期刊论文 章仁彪 关于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江苏高教2002,""(3)

本文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现行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提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应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改革拨款机制、发挥协调职能、加强监督评估等四个方面依法治教;同时提出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和自主办学、落实"共建"和完善"共管"、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等4个关系,从而建立行政管理靠法规、学术管理靠教授、评估管理常规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

8.期刊论文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决定着能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文章指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政治领导、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三者,有其相应合理性,又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9.学位论文 周敏 高校实行“电子校务”的意义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TZ学院的个案分析 2007

90年代,美国在“重塑政府”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背景下首先提出“电子政务”的概念,将电子信息网络与政府政治联系在一起。人们从电子的“单纯技术观”中走出来,发现“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正在改变着包括政府与公民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因而也真实地在改变着政治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力关系。这些政治、权力、行政的关系主要被这些概念或名词表现着:公开、透明、知情权、互动、电子服务、信息的可获得性等等。这些电子政府的意义也在更广泛的公共部门被运用着。例如电子校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实现运行的规范、协调、高效和低成本,这是推行依法治教和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本文首先阐述电子校务作用以及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部分地方高校电子校务的发展现状,解析了大学电子校务的概念结构,详细介绍了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历经访谈、问卷等形式的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发现自我国高校启用电子校务以来,校内行政服务的效率和工作态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就本文讨论的重点即电子校务所带来的“行政方式”效用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参与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电子校务是行政方式、信息民主化与监督权力实现的重要变革途径等种种“政务”属性,而仍然把电子校务看成是办公电子化的一种形式、工具、技术等,这些观念,恰是电子校务的全面发展最大的阻碍。笔者试图通过传统行政方式惯性、现行行政运行模式、管理参与者的个异心态以及资金因素、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解剖是什么原因使电子校务在推行过程中举步维艰,提出“电子校务”带来的不甚直观却可能产生深层影响的体制变革效应,这包括利用电子校务来改善校内行政权力、克服原来制度上的弊病、促进大学学术繁荣等等方面。

在目前教育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电子校务的“理想”状态,还需要我们充分评估,深入研究,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以保障电子校务合理有序的发展。论文从民主、高效、实用的角度探讨了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应选择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维度的概念和内容框架,设计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水平分析模型,对电子校务实施的保障措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更适合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途径,拓展到我国构建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电子校务的管理模式,在完善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校务公开的最大化,通过最大平等的信息共享和相对顺畅的沟通平台,实现提升民主管理水平的目标,真正成为新时代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利工具。

10.期刊论文 杨文洁. 韦小鸿 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研究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国高等学校行政化的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等级设置行政化、高等学校机构设置行政化、高等学校管理和运行行政化和高等学校行政决策权力独大.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甚为严重.要解决高等学校行政化这一问题,必须增强高等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学术、行政分而治之;改革校长选拔制度、落实民主与法治精神;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hdxjyyj201002011.aspx

授权使用:同济大学图书馆(tjdxtsg),授权号:bb6dd334-4cda-46d5-98da-9de2006cc22f

下载时间:2010年8月30日

第31卷第2期

20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bL31。Nb.2Apr.20100年4月TSINGHUAJOURNALOFEDUCATl0N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

何淳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在对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中外大学组织结构的差异。借鉴国外现代大学治理

的经验,根据“学术为本”的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组织设计思路与模式,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现代大学;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2—0077—07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大学的社会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变革,建立起高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大学学术服务,这已成为现代大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标。本文重点研究大学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两大系统的优化结构,探索我国建立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和对策,对我国现代大学组织设计提出了创新思路与模式。

一、西方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与我国大学的缺陷

由于经济和科技、教育水平比较发达,西方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与模式。西方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主要有如下特征:

1.以学术为核心的“二元治理结构”

大学是典型的“二元治理结构”组织。作为学术组织,大学以学术自由、学术卓越为价值取向,要求有一定的学术自由,学者在大学管理中有较高的地位;作为社会组织,大学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必须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证组织内部高效有序运行。二者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也有激烈的冲突。从根本上说,这是大学的本源使命与大学作为社会组织的矛盾反映,所以,大学的发展又根本上取决于这两种体系的融合度。

在西方现代大学中,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处于平行的位置,二者分离、分治,因为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学术体系必须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权。学术体系在行政体系的支持下,使大学的本质得到充分体现;行政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维护大学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之上,是代表学校主办者的董事会(包括教授会、评议会等),大学的目标、理念、职能等都由主办者的代表——董事会决定,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都必须以董事会确定的目标、理念、职能为归依,这也是西方现代大学分权、分治而逐步成为扁平化、矩阵式结构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9—12—11

作者简介:何淳宽,湖南道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7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2.学术与行政在分治中的协调机制

在西方现代大学中,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虽然分离分治,但不是绝对的分离,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协调运转的系统。通过内部管理的分权,学术主导体系能够有效地制约和监督行政管理体系的运行,同时又避免了教授过多地卷入具体行政事务。西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教授会(评议会)及各类专门委员会的学术主导作用上,同时又包括对行政体系运作的评议、咨询和监督。例如,美国大学内部的科层组织比较发达,行政运作能力较强,但是以教授为主体(也吸收其他学术人员和学生加入)的学术主导体系仍能通过各类专门委员会对学校的各种事务进行决策和监督,从而有效地控制和维护大学的学术权利。教授会已经成为大学内部不可或缺的、对各项事务做出最终评判的主要力量。

随着大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西方现代大学的董事会成员也逐步多元化,包括吸纳非投资主体的社会知名人士、教职员工加入董事会。大学决策委员会成员构成由单一向多元发展是大学决策机构设置的共同发展趋势①,是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校内民主管理要求的表现,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开放性和社会服务职能。

3.管理重心下移的矩阵结构

西方现代大学组织结构通常划分为“校院系”三个层次。校级是大学组织结构的最高一级,拥有对学术、行政事务的终决权,代表大学处理与外部社会之间的事务。同时,校长又是解决学校内教授会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以及校内外各种问题的协调者。系或研究所是大学教学和科研最基本的单位,通常是围绕一门学科组织起来的学术和行政管理机构。学部或学院是由以学科群为基础,由相关学科若干个系组成起来的。大学的教学、科研等各项职能,最终都要由院、系具体组织实施。正因如此,西方现代大学尤其强调基层管理,注重发挥基层学术体系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作用。教授在学术事务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决策权②。在大学规模、职能不断拓展的形势下,实施“校院系”三层组织结构,有利于合理定位“校院系”的管理职能,降低管理重心,实现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的优化。

4.组织职能的专业化管理

大学组织结构也是伴随着大学职能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在追逐理想和适应现实的不断冲突和协调中逐渐走向完善③。随着大学规模、职能和战略的拓展,大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内部的学术、行政事务日益繁重,大学组织结构也由单一演变为多元。在西方现代大学中,以校长为首的行政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组织目标,即以专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运作效率,争取更多的社会办学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水平服务。美国的大学校长主要承担社会公关的角色,为大学募集资金,而不是主导大学的学术方向。当美国的私立大学由最初的小型学院逐步扩大规模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时,“各大学都倾向于借鉴美国成熟的企业运作经验,在大学中建立起类似企业管理结构的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以适应大规模组织的有效运作”④。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播的源泉,大学不仅研究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也正在成为先进管理手段的实践者。

5.我国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影响,我国大学的组织结构仍存在着明显缺陷。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僵化的科层模式在我国大学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校级机关将决策、执行和学术主导集于一身,不仅自身缺乏专业运作能力,也制约了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导致学术治理行政化倾向;代表学术力量的各类委员

①王乾坤.大学组织特征及管理模式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8):78—81.

②吴志功.世界著名大学的组织管理特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1):71—78.

③赵鹏,刘莉莉.大学职能演变与西方大学组织结构变革[J].煤炭高等教育,2007,(4):98—100.④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体系: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8.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79・

会基本上是虚拟组织,难以在大学的决策和监督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校级包揽了过多的具体行政事务,学院职能弱化,缺乏中间管理层等。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流传的“一流学生、二流师资、三流管理”,即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落后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大学组织设计的目标取向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一流大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大学管理特别是组织结构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可以用“学术主导、教授治学、专业管理、合理分治”来概括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思想。

1.学术主导-坚持大学的学术本质

坚持以学术为主导是大学组织结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它决定大学的管理运行方式,是实现大学办学目标的基础。曾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杰拉德・卡斯帕尔曾批评西方大学组织结构往往是一个充满惰性的组织,他引证说:“在西方,大学是特别持久的。克拉克・克尔计算过,1520年前建立的85个组织,‘至今还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的事情’,其中有70个组织是大学。其他组织是宗教组织”①。这个调查数字令人惊讶,大学组织的“墨守成规”居然与宗教组织并列,我国大学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墨守成规”的现象和痼疾,可见大学组织的变革之难。

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大学的组织结构是围绕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而形成的,大学中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育人为本、学术卓越”这个根本目标,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大学中,学术体系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在重大事务中享有决策权和监督权。过强的行政管理体系可能对学术体系带来致命的冲击,使得大学更像企业或者政府机关,迷失了自身的学术追求。教授热衷于在行政部门任职,就是大学中行政体系过强的表现。在组织结构中学术主导的定位,有利于强化大学的本质属性。

2.教授治学:完善对学术权利的组织保障

学术权利的核心是“教授治学”,它充分体现了教授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和教授群体是大学的核心力量。教授除担任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将以学术主体身份参与学科建设规划、学术资源分配、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等关系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各项学术评议与决策,并对这些事务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和主导权。但是,“教授治学”不同于“教授治校”,教授原则上不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细节。学术主导体系主要以各种专门委员会形式对行政管理体系实行目标化监管。学术主导体系提出宏观管理目标,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运行情况给予评估和监督。对于行政管理体系的具体运作过程,学术主导体系不予干涉。学术主导体系所形成的规划、决策,最终是通过校长主持的行政管理体系来执行,学术主导的作用要通过学术行政管理来执行,这又意味着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和保障教授的学术权力。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在谈到大学的地位时说:“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造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当智力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比其他资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时,智力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从本质上讲,人类的使命是极其复杂的,从程度上看是重要的,其需求是无止境的。”②

倡导教授治学,强化学术权力,并非是成立学术组织即可的形式化策略,而是要剥离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学术主导权,把学术权力归还于学术主体。

3.专业管理:推行“企业化”运作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外界对大学的影响日益显著。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大学行①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E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3.

②陆登庭.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EAI.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9.

・8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政管理体系的职能定位必须做出调整和变革。伯顿・克拉克于1998年以欧洲五国的五所大学为案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学内部变化过程正朝向企业式模式发展。乔治・凯勒认为,“排除现代大学管理中的弊端,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其中一项就是企业式的管理方式”①。行政体系必须摆脱校内资源分配者的角色,成为社会资源的开发者。行政体系应当主动思考如何提升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独立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职责,如(1)通过募捐、发展教育基金会、合作办学等形式募集更多的办学资源;(2)实现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3)提升学校的社会公共形象和影响力;(4)拓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等等。职能的转变要求大学原有的充满惰性、盲目的行政体系必须向富有活力、目标清晰的经营型管理体系转变。大学在行政管理上要充分吸取企业、政府的经验,通过高效的管理运作,在人力资源、资产运营收益、社会宣传、吸纳社会办学资源等方面产生显著的效益。当然,取得运营效益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术活动提供更多物质支持和服务。管理活动必须在学术体系的宏观监督下,以不损害大学的学术性为前提。

实施专业管理,必然要进行管理理念的变革,将更多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应用于大学管理,使其更有效率、更富活力、更为规范,避免管理中的随意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重构服务社会的组织系统,实现组织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4.合理分治:协调优化组织结构

“合理分治”包含三个方面含义。一是实现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的分治,保持二者的制衡;二是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减少行政管理干预程度,实现校与院、系的分治,充分发挥学院作为中间管理层的作用,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大学的日常管理要符合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分工,剥离大学不擅长的管理职能,扬长避短。

围绕其战略目标和职能,现代大学的学术主导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学术组织以创造、传播知识为第一使命,追求学术卓越;行政组织以专业化的管理水平服务于学术组织。注重提高大学的整体管理效率,树立公共形象,开拓社会办学资源,为学术事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二者的制衡与整合,促使它们各司其职、各守其度、协调发展。在学术活动中,以学术主导体系为主,教授是决策者,行政人员是执行者;在行政事务中,以行政管理体系为主,负责日常工作的决策和运作,学术主导体系是监督者、考评者和重大学术事项的决策者。

三、我国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目标取向,我们可着手来设计我国大学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学术主导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平行,院系教学科研与支撑服务等子系统形成矩阵式结构。既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也有柔性组织和刚性组织,反映了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是与现代社会日益变得复杂和多样相适应的。

1.“二元结构”的合理分治与相互监督。以各类委员会为代表的学术主导体系和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体系处于平行并列的位置。这有利于提高学术体系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决策、咨询和监督作用。各类委员会有比较明确的职责,人员构成以教授为主,在学科设置、专业发展、学术活动、人才引进等学术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关于学术活动的指导性意见可直接下达到各学院和科研机构。属于学术活动的决策性规范,则通过校长主持的行政管理体系来执行,其中有学术权力向学术行政权力转化的环节,各委员会为行政管理体系的重大事务提供咨询并进行监督,同时,学术主导体系也应受到监督。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履行两大职能:对外,负责争取办学资源,树立学校的公共形象;对内,负责面向校内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以及管理协调工作,推动院、系执行各类委员会的决策,保障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

2.职能结构由科层制向矩阵式转换。在纵向结构中,主要包含两个层级,即校、院两级。在校一院两①李孔珍.国外几种大学组织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76-78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81・

党委会

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

党群事务

党群部门望

构学院与学院与科研机构学院与社团1社团组社团2织矩社团3阵学院与科研机构社会化服务矩阵平台l科研机构科研机构平台2平台3

学科1

学科2学

学科3

图1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科研矩阵项目l项目2项目3

级管理体制中,校级是决策层,学院是中间管理层,系是隶属于院的执行层,其结构如图2所示。校级包括校党委、校长和各类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考虑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宏观决策,代表学校与外部社会联系,争取办学资源。党群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校级决策层的助手,负责落实其决策并为学院提供服务和保障。学院是大学在某一学科群具有高度独立自主办学权的准实体,它衔接着校级和系、所,是学校管理的重心。校级将教学、科研、学科专业设置、财务及资产调配、人事管理等事务的职责和权力下放给学院,使学院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合理布局学科,推动学科资源整合。

落实决策党委会、各类委员会

和校长等校级决策层

校行政管理部门l校党群部门、

学口固落实

图2校院两级组织结构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种典型的事业部制,它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中,“尤其是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其管理重心处于学院一层,具有事业部制的管理特征。”①在规①宣勇.现代大学的分层与管理模式的选择[口.高等教育研究,2005,(2):52—55

・8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模较大的巨型大学,分校、二级学院等更具独立性的事业部制亦得到普遍应用。

3.构建社会化网络体系。大学一般把公共设施、出版和

图书文献服务作为学术支撑体系,这是狭义的支撑服务。广

义的支撑服务还包括后勤在内的庞大系统,后勤社会化之所

以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原因是忽略了我国国情。我国

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后勤还不具备市场化

的条件。~方面,国家对大学食堂和其他生活服务项目仍作

为内设非营利机构实行免税;另一方面,大学又把以营利为目

的企业法人引入大学经营,而大学食堂有着特定的消费对象,

对企业来说,具有“垄断性”和“独占性”。对广义的支撑服务

体系要分为营利与非营利两类,在大学面向社会提供科教产

品和科教服务的同时,社会同时服务于大学,承担后勤、科技

产业等配套支撑的网络化体系。通过面向社会委托代理的方

式逐渐予以剥离,其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网络型组织结构能够极大地促进大学管理效

瑟生

会服务合

社图3网络化结构的服务体系益实现质的飞跃: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大学与社会的合理分工;简化机构和管理层次,充分实现授权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不仅如此,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经营性组织亦贸可通过组建企业法人实体,从教学与科研体系中剥离出来,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使大学的

本体组织结构更符合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为社

会提供的服务不是完全的无偿服务,特别是为企

业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以营利为目的的捆绑合作会更有效率。、、——+--t学生食堂--4学生商场--4宿舍管理乡图4剥离非核心组织:重组生活服务合作社

日本大学的生活协同组合可供借鉴,其基本组织结构如图4。合作社为半封闭式经营,一是只对校内,凭卡消费;二是政府免税部分让利学生;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脱离学校核心组织系统,由工会、学生会作为学校代表进入董事会。

4。广泛采用柔性化矩阵组织。图1中的教学矩阵与科研矩阵,是最活跃的组织体系。矩阵结构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和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特点表现在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力图做到条块结合,以协调有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组织结构以一定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非常适用于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现代科研活动的领域跨度大,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系和实验室,既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个体的智慧和才能,又需要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因此,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面向科学问题的柔性化矩阵结构,为创造良好的学科交叉生态环境和学术氛围提供组织保障。在现代大学中,由于事务庞杂,跨学科、跨部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横向联系。为此,各种矩阵结构也成为大学中常见的组织划分法,被普遍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组织和科技产业之中。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认为,有效的学校组织原则之一是把整个学校组织成为长期目标工作小组和暂时的完成学校任务的各种小组。广泛分布于大学内的各种柔性化矩阵组织,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活动,激发了大学的活力。通过以上设计分析可知,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两类组织的分治与协调,可使大学的学术本质和学术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83・

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基于学术属性的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术主体的根本追求是学术权力;在坚守大学学术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协调和优化的视角,我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与制度创新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Attribute-basedacademicstructureofmodernuniversities

HEChun-kuan

(GeneralOfBce,UniversityDrScienceandTechnologyD,China,Hefei,Anhui,230026)

onAbstract: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foreignuniversitieswereinvestigatedbasedthe

organizationstructureanalysisofmodernuniversity.Byemployingthecharacteristicsotforeignmodernuniversity,amodelofmodernuniversityorganizationdesignhasbeenprovidedbasedOnacademicattri—butioncombinedwithChinesecircumstanceandthemodelwillbethetheoreticsupportformodernuni—versitysystemofChina.

Keywords:modernuniversity;administrativemanagement;structure

・+-_.—・+—+—■——卜—+—斗—十一.—.+__呻呻・-+-+—._-+-+-+呻叶‘扣+’+’+-+斗_+—_.h+’■—H卜呻‘+—+—..—H卜叶叶叶叶叶‘(上接第26页)

TheMeasurementofEducationalOutputEquityand

itsImplicationstotheDevelopmentofElementaryEducation

XinTao

(InstituteTianWeiZouZhouofDevelopmentalP掣'hology,&q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

AbsWaet:Thebalanceddevelopmentoftheelementaryeducation’SqualityiSanultimateembodimentofed-ucationalequity.Ascientificmeasurementoftheeducationalqualityequitycomestobeanunsolvedproblemineducationalresearch.Themeasurement0feducationaloutputequityderivesineconomics,andthecommonlyusedmethodsincludethecalculationofabsolutemeasuresofdifference,relativemeasuresofdifferenceanda

ofrelativemeasuresofdifference.Thesesarethecoremethodsandreflecttheinfluenceofvail—

tOdecompositionoUSfacetsofeducationeducationaloutput.Employing

reasontherealdata,theindexeswereallcalculated.ResultsshowthatpersonaldifferenceiSthemajorforeducationaloutputinequity.

KeyWOldS:educationaloutputequity;GiniCoefficient;TheilStatistic

.+—卜-+—+—+....—+—卜一+-..—斗一+-+-+-+一+-+・+-+-+斗.+斗-十.+斗斗呻—卜—+.—+—_.——卜呻。+斗—+叶斗-+斗‘+_+—..‘(上接第39页)

andInnovationFactorsinTransforming

theOrderofModernChin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es

MAHuan-ling

(SchoolD,EducationalScience,田aenyangNormalUniveraty,口aenyang,Liaoning,110034)

Ak;h翟d:Intraditionalsociety,collegesanduniversitiesbuiltitscampusorderthroughascribedroles,Thetransformationfromsecondarygrouptoprimarygroup.ethics-basedpatternaswellashomogeneousculture.Inthesocialtransformationperiod,theautonolTlOUSrnarmgemen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enablestherela—tions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studentstOtransf01TnfromasingleadministrativelawrelationshiptOtheco-existenceofadministrativelawandcivillegalrelationships.Aseriesoforderelementsandnewmechanismshaveenabledtheorder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hangeandtheoriginalorderhasmetunprecedentedchal—lenges.Theconflictsbetweenstudentsandthe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theproductsofinterestsre-sharingandrulesreconstructionintheprocessofsocialtransformationanditisartinevitablesocialphenomenon.ItiSanimportantmission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researchtoresolvetheconflictstoreconstructtheorderinmodemchina’S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orderreconstruction

基于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组织结构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何淳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政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26清华大学教育研究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010,31(2)0次

参考文献(8条)

1. 王乾坤 大学组织特征及管理模式探析 2001(8)

2. 吴志功 世界著名大学的组织管理特征 1998(1)

3. 赵鹏. 刘莉莉 大学职能演变与西方大学组织结构变革 2007(4)

4. 约翰?范德格拉夫 学术体系: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2001

5. 杰拉德·卡斯帕尔 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 2002

6. 陆登庭 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 2002

7. 李孔珍 国外几种大学组织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2005(8)

8. 宣勇 现代大学的分层与管理模式的选择 2005(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长喜. 陈磊 论现代大学内部组织特性及其柔性化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

现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以学科为基本构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高深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组织是柔性化的组织,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的交叉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职能的糅合性,掌握高深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对象的"人本性";现代大学组织柔性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大学文化和发展战略柔性.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实现"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对于提高大学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期刊论文 赵文骅 论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科技信息2009,""(13)

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从根本上说必须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作为前提和保证,而只有对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才有可能使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队伍优化、优组,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管理人员科学二合理的绩效考核,对激励管理人员求真务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现代大学的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予以完善的建议.

3.期刊论文 刘锐. Liu Rui 推进电子校务建设现代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高等学校电子校务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之一,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实现行政管理运行的规范、协调、高效和低成本,这是推行依法治教和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4.期刊论文 蓝华生 高校行政管理创新与行政法制衡——依法治校与大学自主办学的均衡研究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6)

现代大学的理念是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大学必须秉承大学自治的传统,适应当代公共行政范式的转换,进行行政管理创新,建立良好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大学也要适当接受国家的介入,包括司法审查.实现依法治校与大学自主办学的均衡,促进大学的良性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心.

5.学位论文 刘怀杰 基于善治理念的大学行政管理研究 2008

笔者在文中着眼于善治理念下的我国现代大学行政管理改革研究。首先分析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领域内的善治理念,指出其本质特征表现在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权力中心的多元化和管理的公开化三个方面;同时阐明了我国大学行政管理以善治为目标追求的意义所在;继而客观地分析并指出我国现行大学行政管理中存在着的善治因素及非善治因素,其中业已存在的善治因素主要指目前我国许多大学内出现的纵向分权管理的推行、师生权利受到重视和管理逐步走向法治化的良好现象,这些都为善治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善治因素主要体现为多元管理主体地位的缺失、权力的失衡、机构的庞杂、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及管理方式的僵化;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和问题透视,最后从管理文化、管理体制、法治环境和管理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作为大学行政善治目标的实现策略。

6.期刊论文 邓光荣. DENG Guang-rong 规范和创新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

高等教育与高校内部治理改革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众多新课题.在现代大学制度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从管理理念更新、战略目标定位、强化学术权力、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权力关系协调、管理权限下移、加强民主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7.期刊论文 章仁彪 关于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江苏高教2002,""(3)

本文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现行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提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应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改革拨款机制、发挥协调职能、加强监督评估等四个方面依法治教;同时提出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和自主办学、落实"共建"和完善"共管"、统一管理和分类指导、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等4个关系,从而建立行政管理靠法规、学术管理靠教授、评估管理常规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

8.期刊论文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决定着能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文章指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政治领导、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三者,有其相应合理性,又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9.学位论文 周敏 高校实行“电子校务”的意义与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TZ学院的个案分析 2007

90年代,美国在“重塑政府”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背景下首先提出“电子政务”的概念,将电子信息网络与政府政治联系在一起。人们从电子的“单纯技术观”中走出来,发现“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正在改变着包括政府与公民关系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因而也真实地在改变着政治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力关系。这些政治、权力、行政的关系主要被这些概念或名词表现着:公开、透明、知情权、互动、电子服务、信息的可获得性等等。这些电子政府的意义也在更广泛的公共部门被运用着。例如电子校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电子校务,实现运行的规范、协调、高效和低成本,这是推行依法治教和加强高等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本文首先阐述电子校务作用以及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部分地方高校电子校务的发展现状,解析了大学电子校务的概念结构,详细介绍了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历经访谈、问卷等形式的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发现自我国高校启用电子校务以来,校内行政服务的效率和工作态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就本文讨论的重点即电子校务所带来的“行政方式”效用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参与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电子校务是行政方式、信息民主化与监督权力实现的重要变革途径等种种“政务”属性,而仍然把电子校务看成是办公电子化的一种形式、工具、技术等,这些观念,恰是电子校务的全面发展最大的阻碍。笔者试图通过传统行政方式惯性、现行行政运行模式、管理参与者的个异心态以及资金因素、安全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解剖是什么原因使电子校务在推行过程中举步维艰,提出“电子校务”带来的不甚直观却可能产生深层影响的体制变革效应,这包括利用电子校务来改善校内行政权力、克服原来制度上的弊病、促进大学学术繁荣等等方面。

在目前教育管理和高校管理的大环境下,要实现电子校务的“理想”状态,还需要我们充分评估,深入研究,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以保障电子校务合理有序的发展。论文从民主、高效、实用的角度探讨了电子校务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应选择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维度的概念和内容框架,设计了大学电子校务发展水平分析模型,对电子校务实施的保障措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更适合TZ学院电子校务发展的途径,拓展到我国构建地方综合性普通高校电子校务的管理模式,在完善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实现校务公开的最大化,通过最大平等的信息共享和相对顺畅的沟通平台,实现提升民主管理水平的目标,真正成为新时代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利工具。

10.期刊论文 杨文洁. 韦小鸿 高等学校行政化问题研究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国高等学校行政化的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等级设置行政化、高等学校机构设置行政化、高等学校管理和运行行政化和高等学校行政决策权力独大.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甚为严重.要解决高等学校行政化这一问题,必须增强高等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学术、行政分而治之;改革校长选拔制度、落实民主与法治精神;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hdxjyyj201002011.aspx

授权使用:同济大学图书馆(tjdxtsg),授权号:bb6dd334-4cda-46d5-98da-9de2006cc22f

下载时间:2010年8月30日


    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_两个维度_四项指标_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_高宝立

    2008年第9期(总第344期 ) EDUCATIONAL RESEARCH No.9,2008General,No.344 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两个维度.四项指标 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为例 高宝立 刘小强 * [摘 要] 高等教育研究热点 ...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801个)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

    学术活动公告

    关于举办河南理工大学 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全校研究生: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加强研究生的学 ...

    从会计目标谈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时代经贸2011年5月中旬刊忌第205期 从会计目标谈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皮诗萌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会计日标是会计研究的起点,也是会计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者的角度不同,会计目标一直在.决策有用论 ...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 公共性的判定 WhatisAuthenticUrbanPublicSpace?--AReviewofWesternPublicSpaceTheoriesandAEvaluationoft ...

    列宁_帝国主义论_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_姜安

    :列宁"帝国主义论" 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 姜 安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 ...

    BIM论文 ▏▏基于CATIA的钢桁架拱桥建模研究

    北京华筑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及各专业高级工程师团队联合发表各专业BIM学术论文,每周二.四,小编都将为大家定期推送一篇学术论文,敬请期待. 本期论文简介 作者:华筑-比目鱼专家 赵雪锋  刘占省 高级工程师  杨露  郑晓磊  刘继 论文 ...

    劳动科学研究的特征分析

    作者:熊新发陈玉杰 现代管理科学 2011年05期 <劳动合同法>从2004年起草工作启动,到2008年下半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颁布之后,一直都是在激烈的争议中前行.特别是2005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 ...

    论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论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内容提要」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司法是权利的最终救济方式和法律争议的最终解决方式.国内兴起的基于公民宪法权利抑或人权的诉权研究更多的是从权利的自然正当性或从比较法视角进行的权利的法定化研究,但对权利实现的制度基础的 ...

    数据挖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8卷 第2期红河学院学报Vol . 8 No . 2 2010年4月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Ap r . 2010 数据挖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继刚, 王边疆 (保山学院数学系, 云南保山67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