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质量管理考试知识点题库(全)

第一篇章:基础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填空题:

1.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ISO 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相关的(固有特性)。

3. 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 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6个方面。

5. 产品的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6.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7. 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8.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9. 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10. 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生产)、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11. 魅力特征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征。

二、判断题:

1. 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2.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3.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他指出,“适用性”就是产品符合规范或需求的程度。 (×)

4. 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5. 由于质量特性是人为变换的结果,因此我们所得到的或确定的质量特性实质上只是相对于顾客需要的一种代用特性。这种变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顾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

6.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7. 顾客是指组织外接受服务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团体。 (×)

8.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个大类:即硬件、软件、服务、流程型材料。(√)

9. 提高质量能带来全社会的效益,但是生产企业的成本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也越高。 (×)

10. 魅力特性是指那些如果充分就会使人产生满足,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不满的特性。×

三、选择题:

1. 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是(D )。

A 、性能 B 、寿命 C 、可靠性 D 、经济性

2. 服务质量特性中(A )是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顾客期望得到一个自由、亲切、尊重、友好和谅解的气氛。A 、文明性 B 、舒适性 C 、功能性 D 、安全性

3. 那些即使不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就会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是

(B )。A 、魅力特性 B 、必须特性 C 、固有特性 D 、赋予特性

4. 质量概念涵盖的对象是(D )A 、产品 B 、服务 C 、过程 D. 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5. “适用性”的观点是由(C )提出来的。

A 、戴明 B 、菲根鲍姆 C 、朱兰 D 、休哈特

6. (B )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A 、质量特性 B 、质量环 C 、质量圈 D 、全面质量管理

7. 汽车、机床为(A )产品。

A 、硬件 B 、流程性材料 C 、软件 D 、服务

8. (D )质量特性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A 、心理方面的 B 、时间方面的 C 、安全方面的 D 、社会方面的

第二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

2. 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ISO 8402:1994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4. 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质量策划)、(质量改进)和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5. 全过程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一是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二是(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6. 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7.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8.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二、判断题:

1. 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2.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的戴明博士。 (×)

3. 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4.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5. 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6. 质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7. 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三、选择题:

1. 质量检验的实质是(B )。

A 、事前预防 B 、事后把关 C 、全面控制 D 、应用统计

2. (A )的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质量状况。

A 、全过程 B 、全企业 C 、全员 D 、全面

3. 菲根鲍姆在(C )年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 、1945 B 、1956 C 、1961 D 、1967

4. (B )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

A 、早期质量管理 B 、统计质量控制 C 、全面质量管理 D 、质量检验

5. 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必须体现(A 、D )的思想。

A 、预防为主、不断改进 B 、严格质量检验 C 、加强生产控制 D 、为顾客服务

6. 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它的具体内容应是(B 、C 、D )。

A 、设定质量目标 B 、评价实际绩效 C 、将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对比 D 、对差异采取措施

7. 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A 、B 、D )三个阶段。

A 、质量检验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质量改进 D 、全面质量管理服务

8. 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A 、B 、C )。

A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B 、全员的质量管理 C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D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第三章:质量文化

一、填空题:

1. 组织文化是指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

2. 质量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

3. 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景,描述了组织正在(向何方去),以及希望成为什么或被看成什么。

4.2000版ISO9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原则构成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 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包括:(领导作用)、以顾客为导向、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管理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和 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和(系统的观点)。

6. 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

7.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8. 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组织要实现什么)”的问题。

二、判断题:

1.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职工的着装、标志、行为模式、组织的规范等完全反映出来。( × )

2. 质量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制度文化层就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

3. 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层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4. 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没必要形成文件。( × )

5. 愿景是指期望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 × )

6. 领导作用体现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三、选择题:`

1. 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和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 D )的问题。

A 、组织的计划 B 、完成计划的措施 C 、完成计划的时间 D 、组织要实现什么

2. 核心价值观说明组织( BC )等问题。A 、完成计划的措施 B 、代表什么 C 、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D 、要实现什么

3. 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C ),就是体现各级人民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的思想。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领导作用 C 、全员参与 D 、过程方法

4. 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A ),就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A 、过程方法 B 、管理的系统方法 C 、持续改进 D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5. 质量文化是由( ABD )三个层次构成的。A 、物质文化层 B 、制度文化层C 、奖惩文化层 D 、精神文化层

6. 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 BCD )A 、物质功能 B 、凝聚功能 C 、约束功能 D 、辐射功能

第四章:质量管理系统

一、填空题:

1.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3.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系统)和(指挥)组织的管理体系。

4. 质量方针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5.ISO 9001:2000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分为:(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过程。

6. 卓越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管理成熟度)的评价。

7.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与改进和(经营结果)等七大类目的要求,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

1. 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

2.ISO 9001标准与ISO 9004标准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一致的过程模式,因此这两个标准有着相似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 × )

3.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称之为:“管理的系统方法”。( × )

4.ISO 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 ( √ )

5.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ISO 9001一样,都是符合性评价标准。( × )

三、选择题:

1.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管理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就是( B )。

A 、产品 B 、过程 C 、程序 D 、体系

2.2000版ISO 9000族的核心标准是( D )。

A 、ISO 9000:2000 B 、ISO 9001:2000和ISO9004:2000 C 、ISO 19011:2003 D 、以上全部

3. 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D )。

A 、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B 、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C 、增进顾客满意 D 、B+C

4.PDCA 循环的方法适用于( D )。

A 、产品实现过程B 、产品实现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 C 、质量改进过程 D 、构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

5.GB/T 1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为了( D )。

A 、进一步明确规定组织的产品要求 B 、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结构

C 、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D 、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并增进顾客满意

6. 质量管理体系可以( ABC )。

A 、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 B 、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 C 、向顾客提供信任 D 、使管理过程标准化

7.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有助于组织( BCD )。

A 、取得认证 B 、获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 C 、作为卓越绩效自我评价的准则 D 、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组织为了实现所确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经过质量策划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构成质量管理体系。

2. 什么是过程方法?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3. 什么是管理的系统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就是: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哪几大类目的要求?

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及经营结果等七大类目的要求。

第五章:质量改进

一、填空题:

1.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2. 质量改进可分为“(突破性)改进”和“(渐进性)改进”两大类型。

3. 质量改进的基本程序是(PDCA 循环)。

4.PDCA 循环中P 表示(计划),D 表示(实施),C 表示(检查),A 表示(改进)。

5.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6. 质量改进过程中,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的步骤是设计假说,(验证假说)。

7. 按照ISO 9001:2000标准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改进可细分为:识别和确定改进机会、(调查把握现状)、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制定对策计划)、实施对策计划、确认改进效果和(巩固和分享改进成果)。

二、判断题:

1. 质量改进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过程或体系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

2. 质量改进就是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 × )

3.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 × )

4. 在有组织的质量改进中,可分为员工个人的改进和团队的改进。 ( √ )

5. 质量改进项目策划就是确定关键的少数项目。 ( × )

6. 质量改进是全员参与、全组织和全过程开展的活动。 ( √ )、

三、选择题:

1. ( A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 、质量改进 B 、质量控制 C 、质量策划 D 、质量保证

2. 质量改进的对象可以是( D )。

A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征 B 、过程质量的绩效 C 、体系的质量、经营管理的质量 D 、A+B+C

3.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P 阶段是( A )。A 、策划 B 、实施 C 、检查 D 、处置

4. 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 C )A 、替代 B 、补充 C 、基础 D 、一部分

5. 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包括( D )

A 、质量委员会 B 、质量改进跨职能团队 C 、质量改进职能部门 D 、A+B+C

四:简答题:

1. 质量改进的四个阶段和七个步骤是什么?

质量改进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P 计划; 第二阶段是D 实施; 第三阶段是C 检查; 第四阶段是D 处置.

七个步骤一般是:1.识别和确定改进机会;2调查把握现状;3. 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4制定对策计划;5. 实施对策计划;6. 确

认改进效果;7. 巩固和分享改进成果.

2. 质量改进的通常障碍是什么?

1. 满足于现有的质量水平;2. 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3. 片面认为”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4. 对授权的误解;5. 培训或其有

效性的不足;6. 员工的顾虑..

第二篇章:实施与推进 第六章:方针目标管理

一、填空题:

1.ISO 9000:2000标准中对质量方针的定义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ISO 9000:2000标准中对质量目标的定义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3.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法。

4. 方针目标展开过程中是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分配给部门的课题、目标,结合部门提出的课题,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逐步展开),最后落实到实施(责任人),制定出每项工作责任人的实施计划。

5. 对一个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采用打分制,便于(考核)和横向(比较)。

6. 方针目标的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

二、判断题:

1. 质量方针应与组织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 √ )

2. 方针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替代计划职能。 ( × )

3. 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过去的实际成绩、问题的两个方面。 ( × )

4. 平衡计分卡是最近很流行的工具,它是通过一整套财务指标传达战略的方法。 ( × )

5. 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要达到的水平或应取得的成果,通常要用量化的指标表示。 ( √ )

6. 方针目标的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评价的频次根据管理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 ( √ )

三、选择题:

1. 目标管理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管理专家( D )提出来的。

A 、朱兰 B 、休哈特 C 、菲根堡姆 D 、德鲁克

2. 质量方针是一个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应由组织的( B )批准发布。

A 、上级机关 B 、最高管理者 C 、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 D 、总工程师

3. 组织方针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主要依据包括( ACD )。

A 、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B 、部门年度目标及重点对策

C 、上一年度方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D 、企业自身的资源情况

4. 方针目标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 ABC )。

A 、企业进行战略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 B 、调动企业各级员工的积极性

C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D 、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第七章:质量教育培训

一、填空题:

1. 质量教育培训是指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让员工的工作及其结果(满足要求),并考虑员工个体的(职业发展),所需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

2. 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包括组织(各级各类人员),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工作人员)的全体员工。

3. 质量教育培训可在提高员工的(认知)水平和质量(知识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4. 质量教育是指致力于介绍新的质量概念和原理,帮助人们(转变观念),唤醒意识的学习过程。

5. 质量培训是指致力于培训对象掌握新的质量技术、充实某些技巧,使个体达到(规定的岗位要求)的学习过程。

6. 为质量培训系统的开发、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指南的国家标准是(GB/T 19025-2001)等同于国际标准(ISO 10015:1999)。

7. 培训结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

8. 教育培训泛指提供和开发(知识)、(技术)和(行为)以满足要求的过程。

二、判断题:

1. 应针对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需求确定质量教育培训内容。 ( √ )

2. 培训科目和培训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 ( × )

3. 质量教育培训可以解决所有质量问题。 ( × )

4.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确定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应综合考虑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 ( √ )

5. 培训的设计和策划就是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设计和策划。 ( )

6. 随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展,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教育。 ( √ )

7. 对于一个企业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都可以经过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弥补员工的质量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方法来解决 ×

三、选择题:

1. 组织选择、实施质量教育培训一般包括( D )阶段。

A 、确定培训需求 B 、设计和策划并提供培训 C 、评价培训效果 D 、A+B+C

2. 质量教育培训可分为( D )的培训。

A 、高层管理者 B 、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员工 C 、特定职能部门人员和广泛的员工 D 、以上各类人员和层次

3. 对研发人员和质量工程师可进行( A )培训,使其掌握能胜任工作的岗位技能。

A 、质量功能展开、失效模型及影响分析 B 、顾客满意测量技术 C 、质量成本分析 D 、供应商战略

4. 培训教师的选择应考虑( D )A 、培训目标 B 、培训制约条件 C 、培训资源 D 、A+B+C

5. 培训效果评价的目的是( C )。

A 、统计培训科目 B 、统计培训人数 C 、衡量组织培训目标是否实现D 、衡量组织培训是否按计划实施

6.ISO 10015是( B )。

A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B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指南 C 、质量经济性指南 D 、项目管理指南

7.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培训对象应包括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的各个层面。其中针对中层管理者进行的教育培训,主要内容为( C )。

A 、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质量战略方针 B 、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技能

C 、系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 D 、专门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四、简单题:

1. 质量教育培训的作用是什么?

质量教育培训主要致力于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能力的提高, 增强组织的效益和竞争能力, 同时也满足员工学习与

发展的需求, 其作用可体现在下述方面所带来的效果: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减少浪费, 降低成本; 改善生产效率;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使企业具有更易沟通的工作环境和更强的应变能力.

2. 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四个阶段活动有哪些?

根据ISO 10015:1999《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四个阶段活动如下:第一阶段的活动是确定培训

需求;第二阶段活动是设计和策划培训,包括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的制约条件、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培训提供者、培训资料和培训时机,为培训结果评价和过程监督确定准则等;第三阶段活动是提供培训;第四阶段活动是评价培训效果。

第八章:QC 小组活动

一、填空题:

1.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QC 小组活动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3. 根据选题性质的不同,QC 小组的活动分为“(问题解决)”和“(课题达成)”两种类型。

4.QC 小组活动课题分为五种类型,即:“(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

5.QC 小组实施改进,解决问题除运用专业技术外,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遵循PDCA 循环);其二是(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其三是(应用统计方法及其他多种工具方法)。

二、判断题:

1.QC 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 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 √ )

2.QC 小组的课题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课题和质量部门推荐的指导性课题。 ( × )

3.QC 小组等同于行政班组,其组建需经行政批准。 ( × )

4.QC 小组活动成果评价更注重经济效益方面。 ( × )

5. 现场型QC 小组的课题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 ( × )

三、选择题:

1.QC 小组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所确定的活动课题是( C )。

A 、攻关型课题 B 、创新型课题 C 、现场型课题 D 、管理型课题

2. 通常所说的QC 小组活动的“四个阶段”包含( C )个步骤。A 、6 B 、7 C 、8 D 、10

3.QC 小组活动成果发表的作用是( D )。

A 、联谊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B 、展示QC 小组活动的技巧和方法,推广应用

C 、鼓足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D 、A+B+C

4.QC 小组活动起源于( A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挪威

5.QC 小组从选题到完成,每个课题的活动周期一般为( A )左右。A 、3个月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四、简答题:

1. 什么叫QC 小组?其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

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活动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2.QC 小组活动遵循PDCA 循环,其基本步骤有哪些?

遵循PDCA 循环,其基本步骤为:1. 找出所存在的问题;2.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3. 确定主要原因;4. 制定对策措

施;5. 实施制定的对策;6. 检查确认活动的效果;7. 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8. 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

打算。

第九章:六西格玛管理

一、填空题:

1. 管理水平达到6б时,其对应的缺陷率为(3.4PPM )。(考虑1.5б的偏移)。

2. 在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中,用于过程改进的DMAIC 指的是(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这5个步骤。

3. 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包括:(关注过程)、关注相关性、使用科学方法、(依据数据决策)。

4. 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测量系统分析)。

5.DMAIC 流程中的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输入对输出的影响,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二、判断题:

1.DMAIC 流程中定义阶段的目的是把顾客与企业的要求分解转化为可执行的六西格玛项目。 ( √ )

2.DMAIC 流程中的测量阶段应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预测。 ( × )

3. 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在于项目团队对统计技术的掌握,与最高管理层的参与无关。 ( × )

4. 六西格玛项目追求的是一种理念,并不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期限内获得显著的回报。 ( × )

三、简答题:

1. 六西格玛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有两个方面:一. 他是一种专业化的开发和持续交付近乎于零缺陷的产品与服务的过程方法;另一方面它也是

一种开展应用统计工具的项目活动,实现经营绩效突破的管理战略。

2. DMAIC 流程中定义(D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DMAIC 流程中定义(D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顾客和企业要求,明确对过程的关键质量要求及测量准则,确定什

么是缺陷,并由确定改进的目标。

3. 推进六西格玛管理需开展哪几方面工作?

需开展三方面工作,分别是开展六西格玛项目活动、培养六西格玛管理骨干、构建持续开展的基础。

第十章:5S 活动

一、填空题:

1.5S 由5个日语组成,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自律的简称。

2.5S 的基本含义为:整理即区分清理;整顿即(定置标识);清扫即清扫维护;清洁即(维持效果);自律即约束习惯。

3. 研究物品的取用方法,合理安排所需物品的摆放位置,并根据需要恰当标识的活动是(整顿)。

4.5S 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是:行为化、(规范化)和习惯化。

5. 整顿活动遵循的3定原则是:(定点)、(定容)和(定量)。

6.5S 是实施管理和(现场改进)的基础。

7. 明确区分用与不用,并将不用的物品清除现场的活动为(整理)。

8. 做好标实及定置管理,合理安排使用物品的取放方法的活动属于(整顿)。

二、判断题:

1.5S 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 × )

2. 对物品进行规划布局,确定存储摆放的场所的活动属于整理的范畴。 ( × )

3. 清扫就是突击打扫卫生,使工作场所符合卫生要求。 ( × )

4. 现场改进的重点就是安全和企业形象。 ( × )

5.5S 活动的5个步骤互为依托,层层递进,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整体。 ( √ )

三、选择题:

1. 对现场物品进行整理分类,明确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并把不用的清除现场的活动是( A )。

A 、整理 B 、整顿 C 、清扫 D 、清洁

2.5S 的最大功效是( D )。

A 、消除无效劳动和损耗,降低成本 B 、保持干净整洁、条理有序的现场环境,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

C 、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D 、A+B+C

3. 对过去一年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在整理时可选择( C )的处置方法。

A 、存放在稍远的场所 B 、作业场所内集中摆放 C 、撤离、丢弃 D 、就近摆放在工作场所内

4. 在5S 活动中,清洁目标包括( D )。

A 、显示整理、整顿、清扫的结果 B 、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结果

C 、实现筹划应对异常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D 、A+B+C

四、简答题:

1. 5S 活动的含义是什么? 答:5S 由5个日语词汇组成,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

用罗马字母拼写时,其第一个字母都是S ,故合并简称5S 。

2. 5S 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通过5S 活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 改善现场环境,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员工满意度;2. 塑造企业形象,给

客户以信心,赢得社会和公众的信赖;3. 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杜绝事故灾害的发生,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4. 调整生产周期,减少寻找、搬运的空耗,减少作业半径,保证按时交货;5. 降低库存浪费,压缩物料的在线滞

留时间,畅通物流,节能降耗;6. 保证质量,防止作业差错,提高业务的精确度。

第十一章:全面生产维护

一、填空题:

1.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标。

2. 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 活动)和(目视管理)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通过(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来实现意识的更新和行为的改善,从而达到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经营效率。

3.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4. 全面生产维护的八大支柱为:(自主保全)、计划保全、(逐项改善)、质量保全、(初期管理)、业务改善、(安全环境)和教育改善。

5. 设备综合效率由(时间利用率)、(设备功能开动)以及(产品合格率)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6. 在全面生产维护工作中,(活动看板)、(单元课程)和(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是常用的三大工具。

7. 坚持自愿自律、(坚持实践主义)、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明确各阶段目标)、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是全面生产维护的五项推进原则。

8. 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其活动的目标是:(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

9. 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标。

二、判断题:

1. 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2. 全面生产维护就是消除机械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运转率。 ( × )

3. 全面生产维护的两大基础管理系统是5S 管理和目标管理。 ( × )

4. 全面生产维护仅适用于设备密集型企业。 ( × )

5. 组织推行全面生产维护活动,既能明显的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增强员工的改进意识。( √ )

6. 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的图表化是目视管理的唯一方法。 ( × )

7. 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其活动目标是努力提高企业生产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其参与部门为企业的生产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 ( × )

8. “我操作,你维修“的分工概念,是全面生产维护的一个基本原则。 ( × )

三、选择题:

1. 全面生产维护的六方面指标包括:( D )。

A 、质量、成本、交货期 B 、安全、生产力 C 、士气 D 、A+B+C

2. ( D )是实施质量保全的一般步骤。

A 、调查分析、实施改进 B 、调查分析、研讨改进 C 、实施改进、标准化 D 、准备、调查分析、研讨改进、实施改进、标准化

3. 在没有生产制造设备的业务部门中,最有代表性的损失一般表现在( D )。

A 、时间损失 B 、工作质量损失 C 、物品数量损失 D 、以上全部

4. 在全面生产维护活动中,站在设备的源头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A )。

A 、WHY-WHY 分析 B 、现象-机理分析 C 、职务性小组活动 D 、单元课程

5. 教育训练是全面生产维护的八大支柱之一,其内容包括:( D )。

A 、建立技能评价制度 B 、培训重点实施的对策 C 、建立提高运转、保全技能的训练体系 D 、A+B+C

6. 全面生产维护以( C )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

A 、全员培训和自主保全 B 、现场管理和安全环境 C 、5S 活动和目视管理 D 、全员参与和小组改进

7. 反映设备损失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是设备综合效率。即( D )。

A 、设备综合效率=设计速度/实际速度*100% B 、设备综合效率=(生产产品数*设计速度)/时间*100%

C 、设备综合效率=(负荷时间-停机时间)/负荷时间*100% D 、设备综合效率=时间利用率*设备功能开动*合格品率

四、简答题:

1. 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

以5S 活动和目视管理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通过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来实现意识的更新和行为的改善,从

而达到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经营效率,是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其目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

故障”。

2. 在全面生产维护工作中常用的三大工具和六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三大工具:活动看板、单元课程、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

六种基本方法:PDCA 、QC 老七种工具、WHY-WHY 分析、快速换模技术(SMED )、8字展开法、现象 机理分

析(PM 分析)。

五、计算题:

1. 如果注塑机日历工作时间为8小时,班前计划停机为20分钟,更换模具、设备调整用了30分钟,故障停机30分

钟,每件产品理论生产周期为9分钟,而实际生产周期为10分钟,一天共生产产品32件,废品2件,求设备的

时间利用率、设备性能率、合格品率以及设备综合效率。

答: 时间利用率=(480-20-30-30)/(480-20)=400/460=20/23=87%

设备性能率=生产产品数*设计速度/有效利用时间=32*9/400=288/400=72%

合格品率=(32-2)/32=94%

设备综合效率=87%*72%*94%=58.9%

第三篇 工具方法 第12章 质量工具概述

一、填空题

是指为解决质量方面的问题和不断改进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通常是把某些成功的管理实践进行整理和程序化处理,使之成为普遍适用的方法。

2. 质量工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帮助建立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路的工具,另一类则是涉及到如何分析处理过程或产品中的 数据波动 。

3. 涉及质量数据波动是以用于质量控制或质量改进的各个阶段中,以帮助我们系统的诊断和改进 产品或过程质量。

二、选择题

1. 检验表主要应用于A. 数据采集 B. 数据整理与分析 C. 过程分析 D. 原因分析

2. 用于过程控制活动的质量工具有A. 关联图 B. 直方图 C. 因果图 D. 过程能力分析

三、简答题

1. 质量管理工具中有一类主要用与管理和策划的工具,试举出一些这类质量工具的实例。

答:用于管理和策划的工具有:头脑风暴、亲和图、矩阵图、树图等

2.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要以充分、准确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质量工具时要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要使质量工具的运用尽可能简单,为更多人所掌握。

第13章 计技术基础

一、填空题

1. 数据可分为和

2. 定量数据主要依据可分为数据和数据两大类。

3. 按照对客观事物测度的精度水平,可将计量尺度有粗略到精确氛围四个层次,即、

、。

4. 我们所关心的事物的全体构成

5. 在总体分布中,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主要统计参数是 和 总体标准差б(或总体方差--б平方) 、 的数值越小,说明总体数据的波动越小,散布情况越集中。

6. 统计推断是指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和估计,常用的方法有参数估计和 假设检验 。

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等)进行合理的估计。包括点估计和 区间估计 。

二、选择题

1. 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这些信息不包括

A. 均值 B. 方差 C. 标准 D. 样本方差

2. 对这11件产品的直径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结果为:5.31,5.34,5.34,5.37,5.38,5.385.39,5.39,5.39,则中位数是。

A.5.38 B.5.39 C.5.37 D. 以上都不是

3. 样本的平均值提高了,则

A. 总体平均值提高 B. 总体平均值下降 C. 不能说明总体均值发生变化 D. 以上都不对

4. 在调查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时,调查表中“顾客所在地区”一栏用填写数字“1”、“2”、“3”、“4”用的是那一种测量尺度?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5. 在前一题中,如果要统计在“1”、“2”、“3”、“4”各个地区所调查的顾客数,测量这些数据属于哪一种测量尺度?。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6. 在设计某产品时,请了几位专家对产品六项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价,每位专家分别从最有价值开始把各项功能排队,然后把所有专家的排序值进行统计处理。请问专家对各个功能价值的评价采用的是什么测量尺度? B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7. 如果上题中,专家对产品六项功能的价值评价不是采用排序的方法,而是采用量表的方法,即用1-10分给各功能的价值进行评分,1分为价值最小,10分为价值最大。这时专家评价所采用的是什么尺度? C 。

8. 对某通管道宽度的测量要求准确到cm (取整),测量结果为110,112,110,109,等等,请问这属于什么数据?

9. 某企业测量各单位缺勤率分别为1.2%,4.1%,4.25%,4.01%,等等,请问这些属于什么数据

A. 计量值 B. 计数值

10. 测量某化工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别为4.2%,4.1%,4.25%,4.01%,~~~~~请问这些属于什么数据?A. 计量值 B. 计数值

三、简答题

1. 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什么叫样本量?

答:总体:是某一次统计分析中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

样本: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出并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一部分个体,其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量。

2. 如果某各个零部件一批工生产了六个件,分别为A.B.C.D.E.F 。问这批零件的总体是多少?如果随机抽检其中两件,那么这个样本的样本量是多少?如果研究该批零件中样本量为2的所有样本,其总体是指什么?

答:零件总体为6,抽检的样本量为2。该批产品样本量为2的总体是指由该批零件中不同的2个零件组成的所有可能的样本数量。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两种类错误是什么?

答: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拒绝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此表示。

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接收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通常用此表示。

四、计算题

1. 请计算数据“10,7,10,8,10,10,7,6”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极差。

答:X1=10,X2=7,X3=10,X4=8,X5=10,X6=10,X7=7,X8=6

均值=8.5 中位数=9 众数=10 极差=4

2. 请计算数据组“36,38,38,38,39,40,42,44,44,4000”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极差。

答:均值=435.9

中位数=39.5

众数=38

样本方差=1568255

样本标准差=1252.3

第14章 过程分析与数据收集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绘制整个组织或复杂过程流程图可以采取 自上而下 的流程图方式,用

2. 流程展开图不仅表示了流程的每个步骤,而且还显示出该步骤的,有利于确定接口和职责。

3. 常见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焦点问题小组法等。

4. 把满意程度等主观性很强的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最常用的方法是

5. 由两个供方提供的同一种产品,其中A 供方提供的20箱共计1000件产品,B 供方提供的为40箱共计2000件产品。准备抽检300件产品,①如果把所有的产品编号,按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按号码抽取产品,这称为 一般随机抽样 法;②把所有产品排序,按一个随机数抽取第一个产品,然后每隔10个号再抽一个,这个称为 等距抽样 法;③随机从A 供方的产品中抽取100个,再从B 供方的产品中抽取200个产品进行检验,这称为 分层抽样

法;④A 供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箱,再从B 供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4箱,然后检验抽出的6箱所有产品,这称为 整群抽样 法。

6. 流程图是用

二、简答题

1. 流程图有什么作用?

流程路的作用是用来对过程进行认识和沟通,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源和可以改进的领域。

2. 绘制流程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绘制流程图的基本步骤是选择开始与结束点,确定基本活动与决策点;按规定图形绘出流程图;对绘制的流程图进行验证。

3. 用流程图进行过程分析时应考虑的主要方面有哪些?

需注意:1. 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2. 流程中非增值环节在哪里;3. 流程中是否存在“瓶颈”;4. 流程中是否有错误、缺失和冗余的环节。

4. 调查表的作用是什么?应用调查表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答:作用:是采用统一的方式,系统地收集和积累有关数据和信息,为分析、控制和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基础。

应用调查表的主要步骤:是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要收集的变量和数据类型;确定分析所需的其他信息,设计调查表格;对调查表预测试;定期评审和修订调查表。

5. 请列举问卷调查可能的方式。

有书面调查;访员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

第15章 数据整理和分析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饼图主要用于表示数据中个元素在总体所占的,图中圆的总面积代表。

2. 直方图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

3. 直方图中,平均值表示一组数据的位置,它与规范中心越越好。

4. 直方图中各个矩形在横轴中表示,纵轴表示落入该区间数据的

5. 直方图中数据组的标准差S 越大,表示数据的

6. 运行图能够反映数据随变化而发生变化。

7排列图的目的是寻找引发80%质量问题的。

8. 散布图是研究

9. 散步图中,当X 值增加,Y 值也增加,而且点子分布比较密集,点子云呈线性,称为。

10. 散布图中,当X 值增加,Y 值减少,点子分布比较松散,点子云呈线性,称为

11. 重要度----绩效分析是用于分析各个质量特性的与

三、选择题

1. 双峰型直方图表示。

A .加工习惯 B. 据来自两个总体 C. 分工过多 D. 测量工具有误差

2. 显示产品质量波动分布状态开采用

A. 直方图 B. 排列图 C. 因果图 D. 散布图

3. 直方图的纵坐表是表示。

A. 频数 B. 因变量 C. 质量特性值 D. 样本号

4. 在直方图中出现孤岛时,可能是由于

A. 加工习惯 B. 量工具有误差 C. 分组过多 D. 数据来自两个总体

5. 排列图是利用研究

A. 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 B. 寻找最优水平,找出差距,促进质量改进

C. 分析不同变量间相关关系 D. 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识别改进机会

三、判断题

1. 平顶型直方图表示质量数据变化,因此生产过程是稳定。 ( × )

2. 直方图的平均值与规范的中心重合,说明此组数据的分布非常理想。 ( × )

3. 数据表现为无富余 型直方图,应采取措施,改变数据的分散程度。 ( √ )

4. 绘制直方图不必考虑收集数据的数量。 ( × )

5. 运行图的横坐标应为质量特性值。 ( × )

6. 排列图是按照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7. 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 )

8. 散布图是为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工具。 ( × )

9. 当两个变量的点子在散布图不呈现出直线带状时,可以判定两变量不相关。( × )

10. 当俩功能个变量的点子在散布图不呈现出直线带状,且无任何其他规律,可以判定两变量不相关。( √ )

11. 散布图相关性规律的运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到观测值数据范围以外。 ( √ )

四、简答题

1. 运行图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答:运行图的主要作用是监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发现数据变化的周期和形式,比较业绩水平的变化。

2. 重要度---绩效分析图中Ⅰ、Ⅱ、Ⅲ、Ⅳ象限是如何划分的?落入Ⅰ和Ⅱ象限的质量特性应如何对待?

答:在重要度---绩效分析中,以质量特性的绩效指标为横坐标,重要度指标为纵坐标,以其中心值为界限。落入Ⅰ象限表示该质量特性绩效好,重要程度高,应加以保持;落入Ⅱ象限表示该质量特性绩效差,而重要程度高,这应该是重点加一改进的领域。

3. 什么叫绩效综合指数?

答:绩效综合指数是指当总体质量是由几个指标共同反映时,需要把这几个指标组合成一个综合指数,用于衡量总体状况,这个综合指数称为绩效指数。

4. 绩效综合指数的应用步骤是什么?

答:绩效综合指数的应用步骤是:确定反映总体质量的若干的关键质量特性;确定各关键质量特性及其重要程度的度量方法;综合考虑各关键质量特性的业绩及对总体质量的重要程度,合成为一个绩效综合指数。

第16章 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因果图是揭示质量问题与其潜在之间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关系的图表。

2. 因果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对该原因为止。

3. 在因果图中确定的“要因”一定要位于

4. 头脑风暴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自由畅想、

5. 亲和图是一把收集到大量有关某一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照他们之间相互亲近关系加以的一种图示技术。

二、选择题

1. 因果图的作用为:

A. 寻找产品质量的主要关系

B. 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相符相关关系

C. 寻找影响只联合国的主要原因

D. 显示质量波动分析的状态

2. 头脑风暴的应用步骤可以分为

A. 调查阶段 B. 准备阶段 C. 创造性思维阶段 D. 整理阶段

三、判断题

1. 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 )

2. 因果图用于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 )

3. 运用因果图分析是质量部门的职责,必须由少数专家把原因逐级展开。 ( × )

4. 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遵循领导的意见。 ( √ )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因果图?

答:因果图是揭示质量问题与其可能原因之间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2. 因果矩阵的作用是什么?

答:因果矩正用于分析一组问题变量与一组原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有组原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助于对应重点关注的原因变量进行排序和选择。

3. 什么是头脑风暴?他的作用是什么?

答:头脑风暴法就是指通过一组人创造性地思维,系统地、有计划地提出可行的想法和意见。头脑风暴可用于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识别潜在的改进领域等。

4. 亲和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亲和图常用于把头脑风暴所产生的意见、观点和想法等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作为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基础。

第17章 统计过程控制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控制图中,上控制界限用符号表示。

2. 导致质量特性波动的因素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个方面,简称为5MIE 。

3.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的能力,他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4. “合理子组原则”是休哈特提出的控制图基础理论之一。在抽取样本时要使:组内波动仅由引起的;组间拨主要由 异常原因 引起的。

5. 统计过程控制就是应用 统计技术 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 产品质量 的目的。

6. 常规控制图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照数据的性质分成控制图和控制图两大类。

7. 在均值控制图中,判断异常的8条检验原则有:A 区以外;连续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连续或递减;连续 14 点中相邻点交替上下,连续3点中有 2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 区以外;连续5点中有 4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 区以外;连续 15 点落在中心线两侧的C 区内;连续 8 带内落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在C 区内。

二、判断题

1. 质量波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控制住以往影响过程(工序)质量的六个因素。( × )

2. 控制图是对过程只连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 )

3. 运用控制图可以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 × )

4. 当控制图上出现异常点时,就表示有不合格品发生。 ( × )

5.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可以用压缩的规范界限代替。 ( × )

6. 运用控制图可以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 ( × )

7. 运用控制图有利于及时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状态。( √ )

8. 控制过程就是把波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超出范围就要设法减少波动并及时报告,迟到报告就有可能引起损失。 ( √ )

9. 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必须减少该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标准偏差。( × )

10.X (—)控制图中的点子全部落在控制限内说明没有异常出现。 ( × )

三、选择题

1. 当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重合时,过程能力指数

A.C P >C PK B.A.C P =C PK C.C P

2. 控制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

A. 项目 B. 质量特性 C. 自变量 D. 时间或样本号

3.X (—)控制图中连线

A.6 B.7 C.8 D.9

4.X (—)控制图中连续

A.5 B.6 C.9 D.14

5.X (—)控制图中连续C 区内判为异常。

A.15 B.14 C.9 D6

6. 控制图的主要用图。

A. 评价工序的质量特性 B. 发现不合格

C. 及时反映和区分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D. 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

7. 当控制对象为’均值和离散程度”时, 控制图可选。

A.P 图 B.X (—)--R 图 C.U 图 D.X (~)--R 图

8. 生产质量波动的原因是

A. 主要原因 B. 客观原因 C. 偶然原因 D. 异常原因

9. 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

A. 对过程因素进行控制,减少过程因素的波动

B. 调整计算方法,扩大样本抽样量

C. 调整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减少中心偏移量

D. 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公差

四、计算分析题

1. 某工序加工一批零件,公差范围T=0.65mm,标准偏差S=0.08mm,尺寸中心与分布中心偏移量∑=0.01mm,求C PK 。 C PK =1.31。

2. 某食用油罐装过程,要求为10000+5g ,实测均值为1002.3g ,测定值标准偏差S=0.6g,求C PK 。

C PK =1.27。

3. 某零件尺寸50-0.10+0.015mm ,实测均值50.001mm ,S=0.003mm,求C PK 。

C PK =1.22。

4. 某建筑工地施工工时厂界噪音测定的值均为72.4Db ,测定值的标准偏差S=0.6dB,国家标准规定不能超过75dB ,求C PU 。 C PU =1.44。

5. 某工序加工的材料屈服强度不得低于500Mp ,标本实测均值为531Mp ,样本标准偏差为6.2Mp ,求C PL 。

C PL =1.67。

第一篇章:基础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填空题:

1.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ISO 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相关的(固有特性)。

3. 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 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6个方面。

5. 产品的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6.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7. 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8.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9. 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10. 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生产)、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11. 魅力特征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征。

二、判断题:

1. 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2.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3.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他指出,“适用性”就是产品符合规范或需求的程度。 (×)

4. 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5. 由于质量特性是人为变换的结果,因此我们所得到的或确定的质量特性实质上只是相对于顾客需要的一种代用特性。这种变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顾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

6. 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7. 顾客是指组织外接受服务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团体。 (×)

8.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个大类:即硬件、软件、服务、流程型材料。(√)

9. 提高质量能带来全社会的效益,但是生产企业的成本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也越高。 (×)

10. 魅力特性是指那些如果充分就会使人产生满足,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不满的特性。×

三、选择题:

1. 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是(D )。

A 、性能 B 、寿命 C 、可靠性 D 、经济性

2. 服务质量特性中(A )是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顾客期望得到一个自由、亲切、尊重、友好和谅解的气氛。A 、文明性 B 、舒适性 C 、功能性 D 、安全性

3. 那些即使不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一旦不足就会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是

(B )。A 、魅力特性 B 、必须特性 C 、固有特性 D 、赋予特性

4. 质量概念涵盖的对象是(D )A 、产品 B 、服务 C 、过程 D. 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5. “适用性”的观点是由(C )提出来的。

A 、戴明 B 、菲根鲍姆 C 、朱兰 D 、休哈特

6. (B )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A 、质量特性 B 、质量环 C 、质量圈 D 、全面质量管理

7. 汽车、机床为(A )产品。

A 、硬件 B 、流程性材料 C 、软件 D 、服务

8. (D )质量特性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A 、心理方面的 B 、时间方面的 C 、安全方面的 D 、社会方面的

第二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

2. 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ISO 8402:1994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4. 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质量策划)、(质量改进)和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5. 全过程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一是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二是(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6. 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7. 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8.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二、判断题:

1. 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2.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的戴明博士。 (×)

3. 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4.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5. 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6. 质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7. 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三、选择题:

1. 质量检验的实质是(B )。

A 、事前预防 B 、事后把关 C 、全面控制 D 、应用统计

2. (A )的质量管理认为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质量状况。

A 、全过程 B 、全企业 C 、全员 D 、全面

3. 菲根鲍姆在(C )年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 、1945 B 、1956 C 、1961 D 、1967

4. (B )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

A 、早期质量管理 B 、统计质量控制 C 、全面质量管理 D 、质量检验

5. 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必须体现(A 、D )的思想。

A 、预防为主、不断改进 B 、严格质量检验 C 、加强生产控制 D 、为顾客服务

6. 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控制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它的具体内容应是(B 、C 、D )。

A 、设定质量目标 B 、评价实际绩效 C 、将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对比 D 、对差异采取措施

7. 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A 、B 、D )三个阶段。

A 、质量检验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质量改进 D 、全面质量管理服务

8. 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A 、B 、C )。

A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B 、全员的质量管理 C 、全组织的质量管理 D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第三章:质量文化

一、填空题:

1. 组织文化是指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

2. 质量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

3. 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景,描述了组织正在(向何方去),以及希望成为什么或被看成什么。

4.2000版ISO9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八原则构成了质量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分别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 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包括:(领导作用)、以顾客为导向、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关注未来追求持续稳定发展、(管理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和 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和(系统的观点)。

6. 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

7.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8. 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组织要实现什么)”的问题。

二、判断题:

1.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职工的着装、标志、行为模式、组织的规范等完全反映出来。( × )

2. 质量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制度文化层就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

3. 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层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4. 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没必要形成文件。( × )

5. 愿景是指期望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 × )

6. 领导作用体现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三、选择题:`

1. 使命是指一个组织的总和的功能,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回答( D )的问题。

A 、组织的计划 B 、完成计划的措施 C 、完成计划的时间 D 、组织要实现什么

2. 核心价值观说明组织( BC )等问题。A 、完成计划的措施 B 、代表什么 C 、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D 、要实现什么

3. 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C ),就是体现各级人民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的思想。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领导作用 C 、全员参与 D 、过程方法

4. 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提出( A ),就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A 、过程方法 B 、管理的系统方法 C 、持续改进 D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5. 质量文化是由( ABD )三个层次构成的。A 、物质文化层 B 、制度文化层C 、奖惩文化层 D 、精神文化层

6. 质量文化的功能包括( BCD )A 、物质功能 B 、凝聚功能 C 、约束功能 D 、辐射功能

第四章:质量管理系统

一、填空题:

1.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3.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系统)和(指挥)组织的管理体系。

4. 质量方针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5.ISO 9001:2000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活动分为:(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过程。

6. 卓越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管理成熟度)的评价。

7.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与改进和(经营结果)等七大类目的要求,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

1. 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

2.ISO 9001标准与ISO 9004标准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一致的过程模式,因此这两个标准有着相似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 × )

3.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称之为:“管理的系统方法”。( × )

4.ISO 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 ( √ )

5.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ISO 9001一样,都是符合性评价标准。( × )

三、选择题:

1.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管理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就是( B )。

A 、产品 B 、过程 C 、程序 D 、体系

2.2000版ISO 9000族的核心标准是( D )。

A 、ISO 9000:2000 B 、ISO 9001:2000和ISO9004:2000 C 、ISO 19011:2003 D 、以上全部

3. 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D )。

A 、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B 、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C 、增进顾客满意 D 、B+C

4.PDCA 循环的方法适用于( D )。

A 、产品实现过程B 、产品实现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 C 、质量改进过程 D 、构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

5.GB/T 1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为了( D )。

A 、进一步明确规定组织的产品要求 B 、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结构

C 、统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D 、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并增进顾客满意

6. 质量管理体系可以( ABC )。

A 、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 B 、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 C 、向顾客提供信任 D 、使管理过程标准化

7.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有助于组织( BCD )。

A 、取得认证 B 、获得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 C 、作为卓越绩效自我评价的准则 D 、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组织为了实现所确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经过质量策划将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构成质量管理体系。

2. 什么是过程方法?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3. 什么是管理的系统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就是: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哪几大类目的要求?

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及经营结果等七大类目的要求。

第五章:质量改进

一、填空题:

1.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2. 质量改进可分为“(突破性)改进”和“(渐进性)改进”两大类型。

3. 质量改进的基本程序是(PDCA 循环)。

4.PDCA 循环中P 表示(计划),D 表示(实施),C 表示(检查),A 表示(改进)。

5.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6. 质量改进过程中,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的步骤是设计假说,(验证假说)。

7. 按照ISO 9001:2000标准基于过程方法的质量改进可细分为:识别和确定改进机会、(调查把握现状)、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制定对策计划)、实施对策计划、确认改进效果和(巩固和分享改进成果)。

二、判断题:

1. 质量改进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过程或体系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

2. 质量改进就是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 × )

3.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 × )

4. 在有组织的质量改进中,可分为员工个人的改进和团队的改进。 ( √ )

5. 质量改进项目策划就是确定关键的少数项目。 ( × )

6. 质量改进是全员参与、全组织和全过程开展的活动。 ( √ )、

三、选择题:

1. ( A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 、质量改进 B 、质量控制 C 、质量策划 D 、质量保证

2. 质量改进的对象可以是( D )。

A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征 B 、过程质量的绩效 C 、体系的质量、经营管理的质量 D 、A+B+C

3.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P 阶段是( A )。A 、策划 B 、实施 C 、检查 D 、处置

4. 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 C )A 、替代 B 、补充 C 、基础 D 、一部分

5. 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包括( D )

A 、质量委员会 B 、质量改进跨职能团队 C 、质量改进职能部门 D 、A+B+C

四:简答题:

1. 质量改进的四个阶段和七个步骤是什么?

质量改进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P 计划; 第二阶段是D 实施; 第三阶段是C 检查; 第四阶段是D 处置.

七个步骤一般是:1.识别和确定改进机会;2调查把握现状;3. 寻求要因或最佳方案;4制定对策计划;5. 实施对策计划;6. 确

认改进效果;7. 巩固和分享改进成果.

2. 质量改进的通常障碍是什么?

1. 满足于现有的质量水平;2. 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3. 片面认为”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4. 对授权的误解;5. 培训或其有

效性的不足;6. 员工的顾虑..

第二篇章:实施与推进 第六章:方针目标管理

一、填空题:

1.ISO 9000:2000标准中对质量方针的定义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ISO 9000:2000标准中对质量目标的定义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3.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法。

4. 方针目标展开过程中是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分配给部门的课题、目标,结合部门提出的课题,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逐步展开),最后落实到实施(责任人),制定出每项工作责任人的实施计划。

5. 对一个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采用打分制,便于(考核)和横向(比较)。

6. 方针目标的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

二、判断题:

1. 质量方针应与组织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 √ )

2. 方针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替代计划职能。 ( × )

3. 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过去的实际成绩、问题的两个方面。 ( × )

4. 平衡计分卡是最近很流行的工具,它是通过一整套财务指标传达战略的方法。 ( × )

5. 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要达到的水平或应取得的成果,通常要用量化的指标表示。 ( √ )

6. 方针目标的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评价的频次根据管理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 ( √ )

三、选择题:

1. 目标管理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管理专家( D )提出来的。

A 、朱兰 B 、休哈特 C 、菲根堡姆 D 、德鲁克

2. 质量方针是一个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应由组织的( B )批准发布。

A 、上级机关 B 、最高管理者 C 、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 D 、总工程师

3. 组织方针目标的制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主要依据包括( ACD )。

A 、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B 、部门年度目标及重点对策

C 、上一年度方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D 、企业自身的资源情况

4. 方针目标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 ABC )。

A 、企业进行战略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 B 、调动企业各级员工的积极性

C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D 、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第七章:质量教育培训

一、填空题:

1. 质量教育培训是指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让员工的工作及其结果(满足要求),并考虑员工个体的(职业发展),所需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

2. 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包括组织(各级各类人员),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工作人员)的全体员工。

3. 质量教育培训可在提高员工的(认知)水平和质量(知识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4. 质量教育是指致力于介绍新的质量概念和原理,帮助人们(转变观念),唤醒意识的学习过程。

5. 质量培训是指致力于培训对象掌握新的质量技术、充实某些技巧,使个体达到(规定的岗位要求)的学习过程。

6. 为质量培训系统的开发、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指南的国家标准是(GB/T 19025-2001)等同于国际标准(ISO 10015:1999)。

7. 培训结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

8. 教育培训泛指提供和开发(知识)、(技术)和(行为)以满足要求的过程。

二、判断题:

1. 应针对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需求确定质量教育培训内容。 ( √ )

2. 培训科目和培训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 ( × )

3. 质量教育培训可以解决所有质量问题。 ( × )

4.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确定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应综合考虑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 ( √ )

5. 培训的设计和策划就是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设计和策划。 ( )

6. 随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进展,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教育。 ( √ )

7. 对于一个企业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都可以经过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弥补员工的质量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方法来解决 ×

三、选择题:

1. 组织选择、实施质量教育培训一般包括( D )阶段。

A 、确定培训需求 B 、设计和策划并提供培训 C 、评价培训效果 D 、A+B+C

2. 质量教育培训可分为( D )的培训。

A 、高层管理者 B 、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员工 C 、特定职能部门人员和广泛的员工 D 、以上各类人员和层次

3. 对研发人员和质量工程师可进行( A )培训,使其掌握能胜任工作的岗位技能。

A 、质量功能展开、失效模型及影响分析 B 、顾客满意测量技术 C 、质量成本分析 D 、供应商战略

4. 培训教师的选择应考虑( D )A 、培训目标 B 、培训制约条件 C 、培训资源 D 、A+B+C

5. 培训效果评价的目的是( C )。

A 、统计培训科目 B 、统计培训人数 C 、衡量组织培训目标是否实现D 、衡量组织培训是否按计划实施

6.ISO 10015是( B )。

A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B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指南 C 、质量经济性指南 D 、项目管理指南

7.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培训对象应包括从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的各个层面。其中针对中层管理者进行的教育培训,主要内容为( C )。

A 、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质量战略方针 B 、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技能

C 、系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 D 、专门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四、简单题:

1. 质量教育培训的作用是什么?

质量教育培训主要致力于员工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能力的提高, 增强组织的效益和竞争能力, 同时也满足员工学习与

发展的需求, 其作用可体现在下述方面所带来的效果: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减少浪费, 降低成本; 改善生产效率;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增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使企业具有更易沟通的工作环境和更强的应变能力.

2. 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四个阶段活动有哪些?

根据ISO 10015:1999《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实施质量教育培训的四个阶段活动如下:第一阶段的活动是确定培训

需求;第二阶段活动是设计和策划培训,包括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的制约条件、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培训提供者、培训资料和培训时机,为培训结果评价和过程监督确定准则等;第三阶段活动是提供培训;第四阶段活动是评价培训效果。

第八章:QC 小组活动

一、填空题:

1.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QC 小组活动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3. 根据选题性质的不同,QC 小组的活动分为“(问题解决)”和“(课题达成)”两种类型。

4.QC 小组活动课题分为五种类型,即:“(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

5.QC 小组实施改进,解决问题除运用专业技术外,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遵循PDCA 循环);其二是(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其三是(应用统计方法及其他多种工具方法)。

二、判断题:

1.QC 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 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职责。 ( √ )

2.QC 小组的课题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课题和质量部门推荐的指导性课题。 ( × )

3.QC 小组等同于行政班组,其组建需经行政批准。 ( × )

4.QC 小组活动成果评价更注重经济效益方面。 ( × )

5. 现场型QC 小组的课题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 ( × )

三、选择题:

1.QC 小组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所确定的活动课题是( C )。

A 、攻关型课题 B 、创新型课题 C 、现场型课题 D 、管理型课题

2. 通常所说的QC 小组活动的“四个阶段”包含( C )个步骤。A 、6 B 、7 C 、8 D 、10

3.QC 小组活动成果发表的作用是( D )。

A 、联谊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B 、展示QC 小组活动的技巧和方法,推广应用

C 、鼓足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D 、A+B+C

4.QC 小组活动起源于( A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挪威

5.QC 小组从选题到完成,每个课题的活动周期一般为( A )左右。A 、3个月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四、简答题:

1. 什么叫QC 小组?其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

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活动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2.QC 小组活动遵循PDCA 循环,其基本步骤有哪些?

遵循PDCA 循环,其基本步骤为:1. 找出所存在的问题;2.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3. 确定主要原因;4. 制定对策措

施;5. 实施制定的对策;6. 检查确认活动的效果;7. 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8. 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

打算。

第九章:六西格玛管理

一、填空题:

1. 管理水平达到6б时,其对应的缺陷率为(3.4PPM )。(考虑1.5б的偏移)。

2. 在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中,用于过程改进的DMAIC 指的是(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这5个步骤。

3. 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包括:(关注过程)、关注相关性、使用科学方法、(依据数据决策)。

4. 保证测量数据准确可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测量系统分析)。

5.DMAIC 流程中的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输入对输出的影响,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二、判断题:

1.DMAIC 流程中定义阶段的目的是把顾客与企业的要求分解转化为可执行的六西格玛项目。 ( √ )

2.DMAIC 流程中的测量阶段应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预测。 ( × )

3. 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在于项目团队对统计技术的掌握,与最高管理层的参与无关。 ( × )

4. 六西格玛项目追求的是一种理念,并不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期限内获得显著的回报。 ( × )

三、简答题:

1. 六西格玛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有两个方面:一. 他是一种专业化的开发和持续交付近乎于零缺陷的产品与服务的过程方法;另一方面它也是

一种开展应用统计工具的项目活动,实现经营绩效突破的管理战略。

2. DMAIC 流程中定义(D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DMAIC 流程中定义(D )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顾客和企业要求,明确对过程的关键质量要求及测量准则,确定什

么是缺陷,并由确定改进的目标。

3. 推进六西格玛管理需开展哪几方面工作?

需开展三方面工作,分别是开展六西格玛项目活动、培养六西格玛管理骨干、构建持续开展的基础。

第十章:5S 活动

一、填空题:

1.5S 由5个日语组成,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自律的简称。

2.5S 的基本含义为:整理即区分清理;整顿即(定置标识);清扫即清扫维护;清洁即(维持效果);自律即约束习惯。

3. 研究物品的取用方法,合理安排所需物品的摆放位置,并根据需要恰当标识的活动是(整顿)。

4.5S 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是:行为化、(规范化)和习惯化。

5. 整顿活动遵循的3定原则是:(定点)、(定容)和(定量)。

6.5S 是实施管理和(现场改进)的基础。

7. 明确区分用与不用,并将不用的物品清除现场的活动为(整理)。

8. 做好标实及定置管理,合理安排使用物品的取放方法的活动属于(整顿)。

二、判断题:

1.5S 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 × )

2. 对物品进行规划布局,确定存储摆放的场所的活动属于整理的范畴。 ( × )

3. 清扫就是突击打扫卫生,使工作场所符合卫生要求。 ( × )

4. 现场改进的重点就是安全和企业形象。 ( × )

5.5S 活动的5个步骤互为依托,层层递进,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整体。 ( √ )

三、选择题:

1. 对现场物品进行整理分类,明确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并把不用的清除现场的活动是( A )。

A 、整理 B 、整顿 C 、清扫 D 、清洁

2.5S 的最大功效是( D )。

A 、消除无效劳动和损耗,降低成本 B 、保持干净整洁、条理有序的现场环境,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

C 、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D 、A+B+C

3. 对过去一年都没有使用过的物品,在整理时可选择( C )的处置方法。

A 、存放在稍远的场所 B 、作业场所内集中摆放 C 、撤离、丢弃 D 、就近摆放在工作场所内

4. 在5S 活动中,清洁目标包括( D )。

A 、显示整理、整顿、清扫的结果 B 、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结果

C 、实现筹划应对异常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D 、A+B+C

四、简答题:

1. 5S 活动的含义是什么? 答:5S 由5个日语词汇组成,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

用罗马字母拼写时,其第一个字母都是S ,故合并简称5S 。

2. 5S 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通过5S 活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 改善现场环境,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员工满意度;2. 塑造企业形象,给

客户以信心,赢得社会和公众的信赖;3. 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杜绝事故灾害的发生,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4. 调整生产周期,减少寻找、搬运的空耗,减少作业半径,保证按时交货;5. 降低库存浪费,压缩物料的在线滞

留时间,畅通物流,节能降耗;6. 保证质量,防止作业差错,提高业务的精确度。

第十一章:全面生产维护

一、填空题:

1.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 )。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标。

2. 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 活动)和(目视管理)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通过(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来实现意识的更新和行为的改善,从而达到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经营效率。

3.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4. 全面生产维护的八大支柱为:(自主保全)、计划保全、(逐项改善)、质量保全、(初期管理)、业务改善、(安全环境)和教育改善。

5. 设备综合效率由(时间利用率)、(设备功能开动)以及(产品合格率)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6. 在全面生产维护工作中,(活动看板)、(单元课程)和(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是常用的三大工具。

7. 坚持自愿自律、(坚持实践主义)、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明确各阶段目标)、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是全面生产维护的五项推进原则。

8. 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其活动的目标是:(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

9. 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标。

二、判断题:

1. 全面生产维护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2. 全面生产维护就是消除机械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运转率。 ( × )

3. 全面生产维护的两大基础管理系统是5S 管理和目标管理。 ( × )

4. 全面生产维护仅适用于设备密集型企业。 ( × )

5. 组织推行全面生产维护活动,既能明显的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增强员工的改进意识。( √ )

6. 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的图表化是目视管理的唯一方法。 ( × )

7. 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其活动目标是努力提高企业生产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其参与部门为企业的生产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 ( × )

8. “我操作,你维修“的分工概念,是全面生产维护的一个基本原则。 ( × )

三、选择题:

1. 全面生产维护的六方面指标包括:( D )。

A 、质量、成本、交货期 B 、安全、生产力 C 、士气 D 、A+B+C

2. ( D )是实施质量保全的一般步骤。

A 、调查分析、实施改进 B 、调查分析、研讨改进 C 、实施改进、标准化 D 、准备、调查分析、研讨改进、实施改进、标准化

3. 在没有生产制造设备的业务部门中,最有代表性的损失一般表现在( D )。

A 、时间损失 B 、工作质量损失 C 、物品数量损失 D 、以上全部

4. 在全面生产维护活动中,站在设备的源头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A )。

A 、WHY-WHY 分析 B 、现象-机理分析 C 、职务性小组活动 D 、单元课程

5. 教育训练是全面生产维护的八大支柱之一,其内容包括:( D )。

A 、建立技能评价制度 B 、培训重点实施的对策 C 、建立提高运转、保全技能的训练体系 D 、A+B+C

6. 全面生产维护以( C )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

A 、全员培训和自主保全 B 、现场管理和安全环境 C 、5S 活动和目视管理 D 、全员参与和小组改进

7. 反映设备损失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是设备综合效率。即( D )。

A 、设备综合效率=设计速度/实际速度*100% B 、设备综合效率=(生产产品数*设计速度)/时间*100%

C 、设备综合效率=(负荷时间-停机时间)/负荷时间*100% D 、设备综合效率=时间利用率*设备功能开动*合格品率

四、简答题:

1. 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

以5S 活动和目视管理为基础,以八大支柱为依托,通过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来实现意识的更新和行为的改善,从

而达到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和经营效率,是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其目标力求达到“零灾害”、“零不良”、“零

故障”。

2. 在全面生产维护工作中常用的三大工具和六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三大工具:活动看板、单元课程、职务性重复小组活动。

六种基本方法:PDCA 、QC 老七种工具、WHY-WHY 分析、快速换模技术(SMED )、8字展开法、现象 机理分

析(PM 分析)。

五、计算题:

1. 如果注塑机日历工作时间为8小时,班前计划停机为20分钟,更换模具、设备调整用了30分钟,故障停机30分

钟,每件产品理论生产周期为9分钟,而实际生产周期为10分钟,一天共生产产品32件,废品2件,求设备的

时间利用率、设备性能率、合格品率以及设备综合效率。

答: 时间利用率=(480-20-30-30)/(480-20)=400/460=20/23=87%

设备性能率=生产产品数*设计速度/有效利用时间=32*9/400=288/400=72%

合格品率=(32-2)/32=94%

设备综合效率=87%*72%*94%=58.9%

第三篇 工具方法 第12章 质量工具概述

一、填空题

是指为解决质量方面的问题和不断改进而采用的方法和技术,通常是把某些成功的管理实践进行整理和程序化处理,使之成为普遍适用的方法。

2. 质量工具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帮助建立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路的工具,另一类则是涉及到如何分析处理过程或产品中的 数据波动 。

3. 涉及质量数据波动是以用于质量控制或质量改进的各个阶段中,以帮助我们系统的诊断和改进 产品或过程质量。

二、选择题

1. 检验表主要应用于A. 数据采集 B. 数据整理与分析 C. 过程分析 D. 原因分析

2. 用于过程控制活动的质量工具有A. 关联图 B. 直方图 C. 因果图 D. 过程能力分析

三、简答题

1. 质量管理工具中有一类主要用与管理和策划的工具,试举出一些这类质量工具的实例。

答:用于管理和策划的工具有:头脑风暴、亲和图、矩阵图、树图等

2.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要以充分、准确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质量工具时要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要使质量工具的运用尽可能简单,为更多人所掌握。

第13章 计技术基础

一、填空题

1. 数据可分为和

2. 定量数据主要依据可分为数据和数据两大类。

3. 按照对客观事物测度的精度水平,可将计量尺度有粗略到精确氛围四个层次,即、

、。

4. 我们所关心的事物的全体构成

5. 在总体分布中,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主要统计参数是 和 总体标准差б(或总体方差--б平方) 、 的数值越小,说明总体数据的波动越小,散布情况越集中。

6. 统计推断是指利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和估计,常用的方法有参数估计和 假设检验 。

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等)进行合理的估计。包括点估计和 区间估计 。

二、选择题

1. 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这些信息不包括

A. 均值 B. 方差 C. 标准 D. 样本方差

2. 对这11件产品的直径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结果为:5.31,5.34,5.34,5.37,5.38,5.385.39,5.39,5.39,则中位数是。

A.5.38 B.5.39 C.5.37 D. 以上都不是

3. 样本的平均值提高了,则

A. 总体平均值提高 B. 总体平均值下降 C. 不能说明总体均值发生变化 D. 以上都不对

4. 在调查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时,调查表中“顾客所在地区”一栏用填写数字“1”、“2”、“3”、“4”用的是那一种测量尺度?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5. 在前一题中,如果要统计在“1”、“2”、“3”、“4”各个地区所调查的顾客数,测量这些数据属于哪一种测量尺度?。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6. 在设计某产品时,请了几位专家对产品六项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价,每位专家分别从最有价值开始把各项功能排队,然后把所有专家的排序值进行统计处理。请问专家对各个功能价值的评价采用的是什么测量尺度? B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7. 如果上题中,专家对产品六项功能的价值评价不是采用排序的方法,而是采用量表的方法,即用1-10分给各功能的价值进行评分,1分为价值最小,10分为价值最大。这时专家评价所采用的是什么尺度? C 。

8. 对某通管道宽度的测量要求准确到cm (取整),测量结果为110,112,110,109,等等,请问这属于什么数据?

9. 某企业测量各单位缺勤率分别为1.2%,4.1%,4.25%,4.01%,等等,请问这些属于什么数据

A. 计量值 B. 计数值

10. 测量某化工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别为4.2%,4.1%,4.25%,4.01%,~~~~~请问这些属于什么数据?A. 计量值 B. 计数值

三、简答题

1. 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什么叫样本量?

答:总体:是某一次统计分析中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

样本: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出并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一部分个体,其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量。

2. 如果某各个零部件一批工生产了六个件,分别为A.B.C.D.E.F 。问这批零件的总体是多少?如果随机抽检其中两件,那么这个样本的样本量是多少?如果研究该批零件中样本量为2的所有样本,其总体是指什么?

答:零件总体为6,抽检的样本量为2。该批产品样本量为2的总体是指由该批零件中不同的2个零件组成的所有可能的样本数量。

3. 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两种类错误是什么?

答: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如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合理的判断。

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拒绝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发生的概率通常用此表示。

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是,利用样本数据却做出了接收零假设的结论,这类错误通常用此表示。

四、计算题

1. 请计算数据“10,7,10,8,10,10,7,6”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极差。

答:X1=10,X2=7,X3=10,X4=8,X5=10,X6=10,X7=7,X8=6

均值=8.5 中位数=9 众数=10 极差=4

2. 请计算数据组“36,38,38,38,39,40,42,44,44,4000”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极差。

答:均值=435.9

中位数=39.5

众数=38

样本方差=1568255

样本标准差=1252.3

第14章 过程分析与数据收集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绘制整个组织或复杂过程流程图可以采取 自上而下 的流程图方式,用

2. 流程展开图不仅表示了流程的每个步骤,而且还显示出该步骤的,有利于确定接口和职责。

3. 常见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焦点问题小组法等。

4. 把满意程度等主观性很强的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最常用的方法是

5. 由两个供方提供的同一种产品,其中A 供方提供的20箱共计1000件产品,B 供方提供的为40箱共计2000件产品。准备抽检300件产品,①如果把所有的产品编号,按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按号码抽取产品,这称为 一般随机抽样 法;②把所有产品排序,按一个随机数抽取第一个产品,然后每隔10个号再抽一个,这个称为 等距抽样 法;③随机从A 供方的产品中抽取100个,再从B 供方的产品中抽取200个产品进行检验,这称为 分层抽样

法;④A 供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箱,再从B 供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4箱,然后检验抽出的6箱所有产品,这称为 整群抽样 法。

6. 流程图是用

二、简答题

1. 流程图有什么作用?

流程路的作用是用来对过程进行认识和沟通,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源和可以改进的领域。

2. 绘制流程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绘制流程图的基本步骤是选择开始与结束点,确定基本活动与决策点;按规定图形绘出流程图;对绘制的流程图进行验证。

3. 用流程图进行过程分析时应考虑的主要方面有哪些?

需注意:1. 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2. 流程中非增值环节在哪里;3. 流程中是否存在“瓶颈”;4. 流程中是否有错误、缺失和冗余的环节。

4. 调查表的作用是什么?应用调查表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答:作用:是采用统一的方式,系统地收集和积累有关数据和信息,为分析、控制和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基础。

应用调查表的主要步骤:是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要收集的变量和数据类型;确定分析所需的其他信息,设计调查表格;对调查表预测试;定期评审和修订调查表。

5. 请列举问卷调查可能的方式。

有书面调查;访员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

第15章 数据整理和分析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饼图主要用于表示数据中个元素在总体所占的,图中圆的总面积代表。

2. 直方图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

3. 直方图中,平均值表示一组数据的位置,它与规范中心越越好。

4. 直方图中各个矩形在横轴中表示,纵轴表示落入该区间数据的

5. 直方图中数据组的标准差S 越大,表示数据的

6. 运行图能够反映数据随变化而发生变化。

7排列图的目的是寻找引发80%质量问题的。

8. 散布图是研究

9. 散步图中,当X 值增加,Y 值也增加,而且点子分布比较密集,点子云呈线性,称为。

10. 散布图中,当X 值增加,Y 值减少,点子分布比较松散,点子云呈线性,称为

11. 重要度----绩效分析是用于分析各个质量特性的与

三、选择题

1. 双峰型直方图表示。

A .加工习惯 B. 据来自两个总体 C. 分工过多 D. 测量工具有误差

2. 显示产品质量波动分布状态开采用

A. 直方图 B. 排列图 C. 因果图 D. 散布图

3. 直方图的纵坐表是表示。

A. 频数 B. 因变量 C. 质量特性值 D. 样本号

4. 在直方图中出现孤岛时,可能是由于

A. 加工习惯 B. 量工具有误差 C. 分组过多 D. 数据来自两个总体

5. 排列图是利用研究

A. 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 B. 寻找最优水平,找出差距,促进质量改进

C. 分析不同变量间相关关系 D. 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识别改进机会

三、判断题

1. 平顶型直方图表示质量数据变化,因此生产过程是稳定。 ( × )

2. 直方图的平均值与规范的中心重合,说明此组数据的分布非常理想。 ( × )

3. 数据表现为无富余 型直方图,应采取措施,改变数据的分散程度。 ( √ )

4. 绘制直方图不必考虑收集数据的数量。 ( × )

5. 运行图的横坐标应为质量特性值。 ( × )

6. 排列图是按照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7. 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 )

8. 散布图是为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工具。 ( × )

9. 当两个变量的点子在散布图不呈现出直线带状时,可以判定两变量不相关。( × )

10. 当俩功能个变量的点子在散布图不呈现出直线带状,且无任何其他规律,可以判定两变量不相关。( √ )

11. 散布图相关性规律的运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到观测值数据范围以外。 ( √ )

四、简答题

1. 运行图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答:运行图的主要作用是监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发现数据变化的周期和形式,比较业绩水平的变化。

2. 重要度---绩效分析图中Ⅰ、Ⅱ、Ⅲ、Ⅳ象限是如何划分的?落入Ⅰ和Ⅱ象限的质量特性应如何对待?

答:在重要度---绩效分析中,以质量特性的绩效指标为横坐标,重要度指标为纵坐标,以其中心值为界限。落入Ⅰ象限表示该质量特性绩效好,重要程度高,应加以保持;落入Ⅱ象限表示该质量特性绩效差,而重要程度高,这应该是重点加一改进的领域。

3. 什么叫绩效综合指数?

答:绩效综合指数是指当总体质量是由几个指标共同反映时,需要把这几个指标组合成一个综合指数,用于衡量总体状况,这个综合指数称为绩效指数。

4. 绩效综合指数的应用步骤是什么?

答:绩效综合指数的应用步骤是:确定反映总体质量的若干的关键质量特性;确定各关键质量特性及其重要程度的度量方法;综合考虑各关键质量特性的业绩及对总体质量的重要程度,合成为一个绩效综合指数。

第16章 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因果图是揭示质量问题与其潜在之间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关系的图表。

2. 因果图的原因分析应逐级展开到能对该原因为止。

3. 在因果图中确定的“要因”一定要位于

4. 头脑风暴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自由畅想、

5. 亲和图是一把收集到大量有关某一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照他们之间相互亲近关系加以的一种图示技术。

二、选择题

1. 因果图的作用为:

A. 寻找产品质量的主要关系

B. 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相符相关关系

C. 寻找影响只联合国的主要原因

D. 显示质量波动分析的状态

2. 头脑风暴的应用步骤可以分为

A. 调查阶段 B. 准备阶段 C. 创造性思维阶段 D. 整理阶段

三、判断题

1. 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 )

2. 因果图用于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 )

3. 运用因果图分析是质量部门的职责,必须由少数专家把原因逐级展开。 ( × )

4. 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遵循领导的意见。 ( √ )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因果图?

答:因果图是揭示质量问题与其可能原因之间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2. 因果矩阵的作用是什么?

答:因果矩正用于分析一组问题变量与一组原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有组原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助于对应重点关注的原因变量进行排序和选择。

3. 什么是头脑风暴?他的作用是什么?

答:头脑风暴法就是指通过一组人创造性地思维,系统地、有计划地提出可行的想法和意见。头脑风暴可用于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识别潜在的改进领域等。

4. 亲和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亲和图常用于把头脑风暴所产生的意见、观点和想法等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作为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基础。

第17章 统计过程控制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控制图中,上控制界限用符号表示。

2. 导致质量特性波动的因素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个方面,简称为5MIE 。

3.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的能力,他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4. “合理子组原则”是休哈特提出的控制图基础理论之一。在抽取样本时要使:组内波动仅由引起的;组间拨主要由 异常原因 引起的。

5. 统计过程控制就是应用 统计技术 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 产品质量 的目的。

6. 常规控制图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照数据的性质分成控制图和控制图两大类。

7. 在均值控制图中,判断异常的8条检验原则有:A 区以外;连续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连续或递减;连续 14 点中相邻点交替上下,连续3点中有 2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 区以外;连续5点中有 4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 区以外;连续 15 点落在中心线两侧的C 区内;连续 8 带内落在中心线两侧且无一在C 区内。

二、判断题

1. 质量波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控制住以往影响过程(工序)质量的六个因素。( × )

2. 控制图是对过程只连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 )

3. 运用控制图可以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 × )

4. 当控制图上出现异常点时,就表示有不合格品发生。 ( × )

5.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可以用压缩的规范界限代替。 ( × )

6. 运用控制图可以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 ( × )

7. 运用控制图有利于及时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状态。( √ )

8. 控制过程就是把波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超出范围就要设法减少波动并及时报告,迟到报告就有可能引起损失。 ( √ )

9. 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必须减少该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标准偏差。( × )

10.X (—)控制图中的点子全部落在控制限内说明没有异常出现。 ( × )

三、选择题

1. 当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重合时,过程能力指数

A.C P >C PK B.A.C P =C PK C.C P

2. 控制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

A. 项目 B. 质量特性 C. 自变量 D. 时间或样本号

3.X (—)控制图中连线

A.6 B.7 C.8 D.9

4.X (—)控制图中连续

A.5 B.6 C.9 D.14

5.X (—)控制图中连续C 区内判为异常。

A.15 B.14 C.9 D6

6. 控制图的主要用图。

A. 评价工序的质量特性 B. 发现不合格

C. 及时反映和区分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D. 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

7. 当控制对象为’均值和离散程度”时, 控制图可选。

A.P 图 B.X (—)--R 图 C.U 图 D.X (~)--R 图

8. 生产质量波动的原因是

A. 主要原因 B. 客观原因 C. 偶然原因 D. 异常原因

9. 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

A. 对过程因素进行控制,减少过程因素的波动

B. 调整计算方法,扩大样本抽样量

C. 调整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减少中心偏移量

D. 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公差

四、计算分析题

1. 某工序加工一批零件,公差范围T=0.65mm,标准偏差S=0.08mm,尺寸中心与分布中心偏移量∑=0.01mm,求C PK 。 C PK =1.31。

2. 某食用油罐装过程,要求为10000+5g ,实测均值为1002.3g ,测定值标准偏差S=0.6g,求C PK 。

C PK =1.27。

3. 某零件尺寸50-0.10+0.015mm ,实测均值50.001mm ,S=0.003mm,求C PK 。

C PK =1.22。

4. 某建筑工地施工工时厂界噪音测定的值均为72.4Db ,测定值的标准偏差S=0.6dB,国家标准规定不能超过75dB ,求C PU 。 C PU =1.44。

5. 某工序加工的材料屈服强度不得低于500Mp ,标本实测均值为531Mp ,样本标准偏差为6.2Mp ,求C PL 。

C PL =1.67。


    相关文章

    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9月起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9月起免征新能源汽 车购置税 2014-07-15 09:32:58 来源: 点击:19 加入收藏打印文章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百度搜藏 0 公务员备考:2015年国公务员备考:这个暑假中公陪你 ...

    合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提高汽车挡风玻璃 淋雨试验合格率 班 级 08-04 姓 名 陈传俊 指导教师 张翠红 学 号 20086306 学 院 合工大高职学院 课题背景 随着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更新与进步.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饱和 ...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doc

    为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素质,规范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行为,提升出租汽车客运服务水平,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了<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以交通运输部令予以公布.现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收集截止日期为2011年11月2 ...

    2015年安徽省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专题]试题考试题库

    1.全程陪同导游人员是受哪个旅行社的委派,在领队和地陪的配合下实施接待计划() A地接社 B组团社 C海外组团社 D接待社 2.随着导游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大众旅游活动的发展,导游服务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A导游服务人性化 B导游讲解内容趣 ...

    燃气公司新员工入司培训考试题库

    一.湛江新奥基本情况介绍: 1.湛江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东濒南海,南遥琼州海峡,西临北部湾,北依广西. 2.2004年5月新奥燃气投资有限公司与湛江市燃气集团公司签订合资合同,同年7月14日,湛江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3.经湛江 ...

    职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聘为助理工程师以来,认真学习江总书记xxxx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将xxxx思想融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力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xxxx,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自己在各方面都取 ...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安全例检)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基础知识模块(共110题) 一.判断题 1. 汽车维修作业的产品质量标准是相应车型的汽车维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2. 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通常用转向轮的侧滑.转向盘操 ...

    出租汽车驾驶员远程教育系统

    出租汽车驾驶员远程教育系统 一.驾驶员网络化职业教育的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为网络化远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也将会被各类教学机构广泛采用.出租汽车驾驶员作为一种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

    江淮震荡波

    左延安的离任将给江淮汽车带来变局. "左总年底真要退下了".9月6日,一位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了目前坊间流传的这一种说法,今年已经62岁的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将正式退休.左延安掌舵江淮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