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造性思维的

作文创造性思维的

必由之路㈠

一、“细察深思”,丰富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说,中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应是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那么,靠什么才能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呢?我们认为,形成有价值的,逐渐清晰、豁朗,最终实现构想合理化的作文创造性思维,离不开“细察深思”,这也是在生活、生产领域和科学领域一切创造的必由之路。这方面,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从鲁班因被带刺的野草划破手掌而发明木工利器——锯、詹天佑在与友人一握之间触发灵感——发明火车挂钩这种种传说,到牛顿看到苹果坠地而打开万有引力定律的大门、瓦特发现壶盖被沸水冲起而迸发改良蒸汽机的思维火花这桩桩轶事,无不在述说着“细察深思”对于创造的决定性作用。

中学生,处于大致相同的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教育思想、文艺作品和新闻传媒,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中学生相当趋同的思维模式。很显然,要想打破这种具有根本性质的单一思维模式,绝不是作文教学一家所能承担的,它需要极大地拓扩学生的生活及思想环境。但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对生活 “细察深思”的思维习惯,可以使学生丰富对生活的认识,从生活中汲取滋养,调动、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无疑是有意义的。 让我们看一篇作文的片段。

[例文片段] 我竟在街上遇见了她——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曾经是无

话不谈的好友,是中考使我们分道扬镳。为此,我们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并相约要永远保持联络。起初,她的信每周一封,给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平添了无数亮点。到高二,信明显减少;进了高三,我们便像绝交一样,再没联络。而今我们竟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意外重逢。这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预示?“许久不见,一向还好吗?”笑容荡漾在她因惊讶而略微拉长的脸庞上。我们互致问候,接着,笑容消失了。沉默„„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的思维也似乎在这一刻僵滞。记忆中,我们之间从未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我俩强迫自己去找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前段《铁嘴铜牙纪晓岚》,看了吗?你觉得王刚演得怎么样?”“我早不看那玩艺了„„”又是沉默——我们在尴尬中各奔前程。

这一作文片段描写的是旧交重逢已形同陌路的尴尬。其中对语言和神情的描写不精采之笔。但由于观察不够细致,细节不够丰富,使得文段身量不足,表情达意不够充分。从作文创新的角度评价,作者是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一次展示和超越的机会。要展示和超越,要实现展示与超越的合理化,必须细察深思,丰富细节。在老师要求下,这位同学调动积累,细心回忆当时的情景,补充语气、神情、动作等细节,扩展了文段后半,从而将旧交殊路的尴尬,表现得更加惟妙惟肖。

[改写片段]我竟在街上遇见了她----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是中考使我们分道扬镳。为此,我们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并相约要永远保持联络。起初,她的信每周一封,给我枯燥的学习生

活平添了无数亮点。到高二,信明显减少;进了高三,我们便像绝交一样,再没联络。而今我们竟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意外重逢。这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预示?“许久不见,一向还好吗?”笑容荡漾在她因惊讶而略微拉长的脸庞上。我们互致问候,接着,笑容消失了。沉默„„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的思维也似乎在这一刻僵滞。[她下意识地拨弄着书包上的饰物——一只小树袋熊,小熊脖颈上的铃铛清脆地响着。“真可爱!”“是我妹……”又是沉默,我伸手从她肩上拈下一根落发,他嘻嘻一笑:“谢谢……”] 记忆中,我们之间从未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我俩强迫自己去找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前段《铁嘴铜牙纪晓岚》,看了吗?你觉得王刚演得怎么样?”“我早不看那玩艺了„„”[“忙吗?”“瞎混呗……”“留个电话?”我们各自解脱似的忙忙乱乱兜里包里地翻纸翻笔。“常联系呀!”“好好……”又是沉默——我们在沉默中“拜拜”。不经意间,一张纸条飘落到地上,我想起,那是他刚刚写的电话号码。弯腰去拾,竟是两张窄窄的纸条并在一起——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作者添加了三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小树袋熊”。“她”因无聊而“下意识地拨弄”;“我”因无聊而看他拨弄,听铃“清脆”的响声,有声无心地赞叹。而对她说的“是我妹……”,这有歧义的、模棱两可的话,并不追问个清楚;“她”呢?话到半截,戛然而止,也并无心把它说清楚。第二个细节是“拈头发”。“我伸手从她肩上拈下一根落发”,是有意无意地;“她”的“嘻嘻一笑”和道谢,也似真非真,是朋友之间绝对不需要的。第三个细节是“留电话号码”。提出“留电话号码”的动议,

两个人都“忙忙乱乱兜里包里地翻纸翻笔”,把这当成一种摆脱尴尬的解脱;而对留下的电话号码,谁也没有珍惜,都在“不经意间” “飘落到地上”了。三个细节之后,“我” 那“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心理,就画龙点睛地,格外触发一股酸楚意绪。

原文段三百字多一点,经作者回忆追加,添了二百字,丰富多了,也生动多了。这“回忆追加”,实际是“细察深思”的过程,“细察深思”是丰富对生活认识的必由之路,也是使作文更富有思想、意趣的必由之路。

作文命题,尤其是命题材料,从本质上说是生活的缩影,在作文构思中,也需要像观察生活实际一样,对它们“细察深思”。

曾经有一则高考作文题目: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阅卷实际表明,大量考生,以“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立意。细察寓言诗,我们会发现,这种立意与寓言的寓意是不一致的。在这里,考生不是就寓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而是在阐述自己的思维定式、思维模式。

“细察”便是从实际出发,忠实于材料,忠实于生活:黄鹂羽毛美丽,鹦鹉模仿人言,能说是缺点吗?那恰是它们的优势啊;燕子冬季南飞,麻雀与人相近,能说是缺点吗?那只是它们的习性呀;至于将百灵声音悦耳说成动机不纯,将苍鹰高飞远望说成好高骛远,岂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那喜鹊登枝,原没什么含义,是人赋予它一团喜气,却被说成“奴颜媚骨”,更是何其冤枉!细察《鸟的评说》,我们

会发现,它实际揭示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互相评说、指责,形成了一种怪圈,而这种评说又往往是主观臆断,甚至颠倒黑白的。正确认识这一点,才可能正确认识其危害与根源,进而提出解决办法。若再进一步深思,会认识到种种评说又各具特征:麻雀、苍鹰是以己之长度人之短,可以说是狂妄的片面指责;燕子是因己有短而责人之长,可以说是妒忌的恶意中伤;黄鹂、百灵是由己之长贬人之长,可以说是倾轧的凭空臆断;鹦鹉、喜鹊评说的似乎与己无直接干系,那么应是狭隘的无知妄说或庸俗的市侩习气吧?细察深思,在我们面前如同展开了一幅飞短流长的众生百态图。它与某种社会现状有时何其相似乃尔!认识到这一层,作文的思路,将会多么开阔,内容将会多么丰厚,也更贴近生活实际。作为有价值、有生活根基的创造性构思,它的合理化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源于平凡的生活。创造性写作之泉,离不开生活之源。对生活细察深思的意识,是有效地提高洞察生活能力的基础意识,是把思想锤炼得更深刻的基本条件。唯有从“细察深思”起步,丰富对生活的认识,才能逐步走向明察秋毫、独具慧眼、见微知著、入木三分、洞若观火的境界。“细察深思”,不只是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它将使中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学习、科研领域受益终生。让我们再看一篇作文。

[例文] 生活的遗憾——走进生活侧记 有人讲,生活就是尽情领受现实,无论它美好,还是严峻;也有人说,生活中充满着对往昔的追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但当我走进生活,观察

生活,体味生活,我发现生活中竟也有不少遗憾。

高二时,有幸和老师去沙滩人民教育出版社做一个电视节目,闲暇里与几位同学一起到马路上走走。突然,有个同学冲我们喊道:“看那,那几个字!”我停住脚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旧式建筑的大门匾额上,几个大字赫然跃入我的眼帘----“京师大学堂”。好家伙!我心底一惊:这里竟然就是中国第一所大学旧址。一百年前,戊戌变法中营建的大学堂,今天仍然显得庄重威严。

我怀着激动甚至有些虔敬的心情走上前去。大学堂大门洞开,我试探着跨进院子。这时,一位中年妇女从里面迎了出来。“你们是干什么的?”“噢,是学生,想参观一下。”“别看了,没什么东西了,早改成煤气站了。”那人语气颇有些不耐烦。“煤气站?”我顿时感到十分震惊。“是呀,周围几百户人都指着它烧水做饭呢!”“为什么不保护起来呢?这可是……”“保护了!门口不是镶了块牌子?”牌子?喔,门口是有一块写着“文物……”之类的东西。可这也能叫保护?我不便再问,退出门来。

望着这古朴的大门,还有院里挨挨累累的一排排煤气罐,我还能说什么呢?也许这中华近代文明的摇篮应当让位于普通百姓繁衍不尽的生活?但这生活的变异却是无情甚至有些残酷的。中国百年近代教育的发祥地,演化为煤气罐虎踞的营盘,听起来有些滑稽,但却是我走进生活亲眼目睹的现实,让人无奈的事实,让人遗憾的生活的真实。 我默默回转过身,有些茫然地望着马路对面,不忍再回头一瞥。意想不到,另一项遗憾又展现在眼前。马路对面人行道实在狭窄,道边矗

着鲜明的警告牌:“此处禁止停车,以免阻碍交通!”可偏偏就在这醒目的标牌前,示威似的,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安安稳稳地停在那里。行人纷纷绕行而过。轿车默默,车主安在?面对此景此情,同学有的叹气,有的摇头。一位同学操着看破红尘的口吻戏谑道:“这也值得大惊小怪?瞧你们一个个‘如丧考妣’的!”我们都笑了,可笑中带着说不出的苦涩与遗憾。

生活应该是随意的,可随意同样要有规则。生活又往往是无奈的,越是无奈越需要人的爱惜。否则,生活的遗憾将遍布全球,以至将我们淹没。我走进了生活,我发现了生活的遗憾,于是我警醒自己:让生活少些遗憾,多些美好,我将联合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共同努力。

[简评]这位同学写了“走进生活”所见到的两个镜头,两个稍纵即逝的极其普通的镜头。正是“细察深思”的意识,使作者能够捕捉到它们,进而写成这篇发人深思的作文,同时,也开阔了作者的眼界,丰富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

第一个镜头:“京师大学堂”变为煤气站。作者先是在同学的指引下发现:“一座旧式建筑的大门匾额上,几个大字赫然跃入我的眼帘----„京师大学堂‟”。马上“心底一惊”,旋即“怀着激动甚至有些虔敬的心情走上前去”,“试探着跨进院子”----这是观察的冲动和开始。接着,作者在文中记下了一位妇女的谈话和院中的景象。听和看,都是观察,伴随着细致观察,作者深入思考,正因为此,他才形成了强烈而深刻的感受:“也许这中华近代文明的摇篮应当让位于普通百姓繁衍不尽的生活?但这生活的变异却是无情甚至有些残酷的。中国百年近代教育

的发祥地,演化为煤气罐虎踞的营盘,听起来有些滑稽,但却是我走进生活亲眼目睹的现实,让人无奈的事实,让人遗憾的生活的真实” 第二个镜头:禁止停车的标牌前,公然停着奔驰轿车。这次作者是在不经意间瞥见的。瞬间,他观察了标牌、轿车、行人和同学的反应,并马上与第一个镜头建立联系。“细察” 经“深思”,在作文中升华为这样一段议论和决心:“生活应该是随意的,可随意同样要有规则。生活又往往是无奈的,越是无奈越需要人的爱惜。否则,生活的遗憾将遍布全球,以至将我们淹没。我走进了生活,我发现了生活的遗憾,于是我警醒自己:让生活少些遗憾,多些美好,我将联合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共同努力。”

世上万事万物,相互间既然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相互间也就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启发。琐细小事,往往蕴含着广泛、深刻的大道理。“细察深思”,就是飞架在“小”与“大”之间的桥梁,是开阔视野、丰富积累的必由之路。

二、“细察深思”,深化对生活的理解

广泛地认识生活离不开“细察深思”,深入地理解生活也离不开“细察深思”。

有这样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追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在纸上写下了“X+Y+Z=W”,并解释说:“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青年迫不及待地问。爱因斯坦停顿了一

下,然后意味深长的回答:“Z,代表少说空话。”

我们权且把这个故事当成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真实场景,那么你会有什么观感呢?你将如何理解生活中的这一幕呢?缺乏“细察深思”习惯的、粗枝大叶的人,会认为爱因斯坦是在向青年传授成功秘诀,他们大约还会将“X、Y、Z ”工工整整记到笔记本上,再出于一片好心介绍给更多的人,从而使这则所谓“成功三秘诀”的公式广为流传。这样说绝非无稽之谈,我们可以在不少学校的走廊里见到诠释这则公式的宣传画。宣传画上,爱因斯坦睿智的肖像旁,写着颇费人端详的公式:“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细察深思”告诉我们,这是对生活错误的理解。让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这一幕。首先,这则所谓“秘诀”,并不是爱因斯坦主动要告诉青年的;是那个青年向爱因斯坦“追问”“成功的秘诀”,才引出这幕场景的。“细察”到这一点,还要“深思”,“追问”意味着什么?很显然,这种情状表明,爱因斯坦本对“秘诀”之类的问题不感兴趣,只是在青年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下,才极不情愿地“在纸上写下了„X+Y+Z=W‟”的。再者,当爱因斯坦逐一解释了“W”、“X”和“Y”,并且马上就要解释“Z” 的含意时,被“青年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那么Z呢?”,青年的打断、追问意味着什么?不由我们不深思。按生活常理,它表明了一种不满:青年对爱因斯坦为“X”、“Y”所作的诠释不以为然,他不想“勤奋”,也无心探求“正确的方法”。他“追问”“成功的秘诀”,动机何在,也就昭然若揭了——他想的是,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一觉醒来,大功告成。

如果说,当青年“追问”之初,爱因斯坦尽管不情愿,但还未形成对青年意图的警觉;那么,此时,这位科学巨匠恍然大悟。也正因此,才有如下情景:“爱因斯坦停顿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的回答:„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的本意十分清楚:成功是没有秘诀的。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勤奋地工作,努力探求正确的方法,至于那个“Z”,依爱因斯坦的原意要表示什么,亦即这位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从他科研的成功中,总结出的另一条什么经验,我们已无从知道——被那个青年“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那可能是锲而不舍,是不骄不躁,是团结协作,是机遇竞争,还是外界帮助?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我们现在只能将神秘的“Z”归结为“其他诸多因素”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因斯坦的原意,“Z”绝不表示“少说空话”,因为这种表面化、简单化的认识,无法与青年和爱因斯坦这一场“演出”中出现的种种细节相统一。“少说空话”是爱因斯坦就青年人的空想、空话开出的一剂有针对性的药,是专门送给青年人的特殊礼物。若一定要与对“X”、“Y”的解释挂钩,那就是:如果好说空话,那就不可能勤奋地工作,也不可能研得正确的方法,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将“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作为爱因斯坦的名言,悬挂在学校走廊里,实在荒唐。莫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如那个青年一样,急功近利,懒惰成型,需要特殊的针砭?不然我们何以要用“少说空话”来规劝他们呢?这不是错认对象吗?须知,这并不是爱因斯坦的原意呀。

生活中短短的一幕,需要我们“细察深思”,才能排除误解,求得理解。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差其言观其色”呀!

“细察深思”,是准确、深入地理解生活、理解题意的基础,有了“细察深思”,认识才能不只浮在生活的表面,思维才能突破“一般性”的窠臼,创造才能舒张开飞翔的翅膀。让我们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文题]就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想。

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前,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一位刚有柜台高的小姑娘,把鼻子尖贴到玻璃柜台上,“妈妈,我要吃糖!”她已经迫不及待了。售货员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当他以精熟的“一抓准”的手法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他把糖投入柜台,“这是您的一斤糖,八角,请付钱吧。”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

这位售货员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

缺乏“细察深思”意识的同学,大约都会写成一篇赞颂“爱心”的读后感。泛泛地谈“爱心”,并不是由就这一特定材料引出的感想,并没有揭示出张秉贵此时、此地,面对特殊对象献出的“爱心”的特性;他们所写的那种“爱心”,实际是很多同学头脑中都有的定式,就写成作文的立意而言,是毫无创造价值的模式。

略能“细察”,稍有概括“深思”能力的同学,会从材料中发现对比关系:小姑娘还很小,刚有柜台高;而张秉贵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小姑娘的要求很幼稚,而糖果柜台前,顾客正多,张秉贵的工作分外忙碌。但这位劳动模范,并未因此而忽略一位小姑娘幼稚天真的要求。这正

是张秉贵的模范本色。但只有这些,似仍嫌不足。要想让作文实现超越,绽放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还需看得更细些,想得更深些。 是呀,在顾客盈门的售货大厅内,一个稚嫩的童声发出的天真渴求,并未被一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忽视,这本身的确十分动人;但集中体现张秉贵这份关注的举动“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并未引发“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的动人场面。将一件“两块糖果”的小事推向“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高潮的,恰恰是张秉贵“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并且让这位妈妈付钱的言与行。这是颇耐人寻味的。生活要求我们“深思”。看来,张秉贵给予小姑娘的爱心,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那种“爱心”。 让我们回到张秉贵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地点,面对特定的对象,替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听到小姑娘对妈妈提出的“我要吃糖”的请求,张秉贵大致可作如下选择:一、事不关己,不予理睬;二、劝说小姑娘几句“小妹妹,别着急,就快到啦”云云,而且可以是笑容可掬的;三、从柜台里拿出两块糖递给小姑娘,不再取回;四、出以公心,事后自己补上这两块糖钱。四种选择全有各自道理,甚至全都不失高尚。 但张秉贵单单选择了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一种,一种绝对纯洁,剔除了任何物质色彩的纯粹的心理体贴、精神关护——“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他把糖投入柜台”。在场顾客的内心深处,也都渴望着这一份特别纯净的“爱心”,此时此刻,他们的渴望被张秉贵的极为自然流畅的举动唤醒,于是,“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于是,

才出现了“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的动人场面。从这一个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分明感到老劳模那份明净的爱心,这份化作糖果香甜的挚爱,这份为满堂喝彩所强化的醇美,一定会常驻小姑娘的心头:张秉贵用两块糖果铸造着一个人的灵魂!

这种“细察深思”使认识、理解,也使作文立意超越了文题材料本身,实际,也是对生活本身的超越。超越就是创造,这种创造的价值在于,它能给读者以启迪,促使读者产生新颖的认识,形成对生活深刻的理解。经过“细察深思”,才能写出有创造价值的作文。让我们撷取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

[例文] 蓝天白云般的爱心(片段)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是堂堂五尺男子汉,但他心细如发。它不仅关注了小姑娘稚嫩的要求,“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而且更细心地在“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张秉贵这一举动,为小姑娘解除了可能面对的烦恼。试想,如果他不取出那两块糖果,小姑娘回家可能就要受到妈妈的指责。妈妈会对她说:“以后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许再这样说话!这样说话无异于向别人索取,这是在占小便宜„„”为此,小姑娘的天真可能就要蒙上一层阴霾,他再面对人世也许就不再像今天这样质朴无瑕,她再看头顶的天空也许就不再像今天这样亮丽蔚蓝。张秉贵不但关怀着小姑娘的今日,而且关注到了小姑娘的未来。这种关护大约并非张秉贵刻意为之的,但这是他为人的准则,是他行为的规范。张秉贵无愧于今日百货大楼门前的纪念塑像——他用两块糖果,为共和国塑造了一颗美丽的心。

三、“细察深思”,升华为独到的见解

冲破思维一般化的束缚,表白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使这种冲破和表白,通过文字合理化,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这种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细察深思”。没有“细察深思”,就往往会迷失在一般模式的窠臼而不自知;没有“细察深思”,即使有独到见解的萌动,也无法言之成理,说得清清楚楚,使“萌动”扎根、抽芽、长叶、开花、结果。胡适先生谈到国学研究时,曾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态度。借用来说作文,可以转化为“大胆地立论,小心地论证”,当然,这里的“立论”也好,“论证”也好,都不仅限于议论文术语的狭窄范畴,而是就思维和写作的广泛天地而言的,它可能是直接的论说,也可能是间接的文学的描述。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是“大胆立论”的突破,“小心论证”的表白,都离不开“细察深思”。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文题]就以下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感想:

今年夏天,北京市40余家大商场联合推出了“文明伞,大家用”的公益活动。为什么叫“文明伞”呢?因为“借时无须抵押,还时全凭自觉”,用以提倡精神文明。据统计,自六月一日起,共投放伞具2万把,约十万多人从中受益,雨后还伞率最高时可达80%左右;另一方面,截止到九月十日(雨季已过),四十余家商场“文明伞”的保有量共为3344把,回收率为16.72%。活动结束以后,在记者就这一数字随机采访时,有代表性的回答时:“也许是不下雨,想不起来还”,

“可能不顺路”,“没准坏了,不好意思还”。有一位女士举例说,她的一位同事出去旅游,用来遮太阳的就是一把“文明伞”。

面对生活中的这种现象,绝大多数同学将会发“忧思”之慨。会痛惜“文明伞”回收率之低,会谴责不归还“文明伞”的行为,会归结为“精神文明”太差,亟需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大家会众口一词,万人一面。这种立意当然不差,也自有其积极意义。但若众口一词,没有独到见解,也就淹没了个性,消失了创造和超越。

一次在厦门讲作文,用到了这则材料。当读到“四十余家商场“文明伞”的保有量共为3344把,回收率为16.72%”时,在场的几百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气。这不约而同的一口冷气,形象地表明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大家共同关注的,大家神经的兴奋点就“在投放两万把,最终保有量仅3344把”这巨大的反差上。这种思维定势是可以找到根源的。相对来讲,中学生心地纯洁,渴求美好,年龄决定着这一群体的认知特征:可以对许多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眼里却糅不得半点沙子。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多许多,我们可能习以为常;但若有一点不如意,就可能伤透了心——难得设身处地想想父母的不易。班里谁做的好事,可能毫无感知;一旦谁有丁点差池,就可能深恶痛绝——全忘了这个班级几年正常运转下来,多少人,包括自己,曾做过无私奉献。这种由年龄、阅历、地位决定的思维片面性,再经过舆论的熏陶,强化为定势,也就不足为怪了。

打破思维定势,形成独到见解的唯一途径,是“细察深思”。细察,我们会发现这则命题材料,正像生活一样,是分为正反两个方面的。分

号之前是一个方面,好的方面:“文明伞”活动,从规模、宗旨、口号、目的,到投放量、受益面、回收率,都是很值得肯定的。分号后是“另一方面”,这才是值得忧思的一方面。

我们还是将材料还原为生活。设想四十余家商场的董事们,今天在这里开会讨论,明年“文明伞”还投放不投放?假如与会者都千篇一律地说:“不再投放了,精神文明这样差劲,还投放什么呀?他们不配!等精神文明上来再说吧……”整个会场沉浸在一片死气沉沉之中。假如你是其中一家公司的董事,风度翩翩,年轻有为。你坐在会场一角,静观眼前愤怒的灰色波涛汹涌,当那些陈词滥调说倦了的时候,你缓缓站起,面带谅解的微笑,操着浑厚而沉静的声音,轻轻而坚定地说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应该投放!”

这富有创意的“大胆立论”一经提出,相信你必定引来万众瞩目。你必须说出立论根据,你必须“细察深思”

当然,在说出全新见解之前,你已经经过“细察深思”,现在你从容道来:这令人忧思的16.72%,并不是一场雨的结果,据统计,6月1日至9月10日共降雨34场,那是经过一个夏季34场雨之后的结果啊,经过34场雨的检验,剩余16.72%,3344把。

设每场雨的理论还伞率为X,可得出这样的算式:20000×X34=3344。计算结果,理论上每场雨的还伞率是高达95%的。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数字。为什么实际上最高还伞率只有80%呢?因为实际情况有些复杂:可能有些雨很小,借出的伞不多。如果30多场雨,每一场雨伞全都借出去,这样还回来,再借出去,最后剩下3344把,那么每一

场雨后的还伞率就是95%。这样细细推算,结果表明并非像直观的那样糟糕。一场雨是一场文明的洗礼,北京人的精神文明是经受了考验的,忧思之外也还是可以怀有很大希望的。于是,你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发表陈词了:

“上万把文明伞绽放在雨季北京的街头,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精神文明生动、形象地展示与检验。即使是对它散失的采访、讨论与忧思吧,也是精神文明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推广。精神文明是抽象的,很难量化。文明伞,既是高效的公益广告,又是对精神文明程度最直观的量化检测,将为决策部门提供多么宝贵的数据资料!”

“文明伞是散失了一些,但像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它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四面八方。这使我想起了长征,由江西瑞金到陕北直罗镇,几十万红军只剩下几万人,但毛泽东说得好,红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相信,沉郁在会场上的阴霾将会一扫而开,你的发言定会迎来满堂掌声。当然,你倜傥不群的风采,你的公司群贤毕集的形象,也必将深深刻印在人们心目之中。

当然,谈“忧思”也并非不可,只是应具体地谈,切中材料地谈,这其中的独到见解,也由“细察深思”升华,“由表及里”而来:

“也许是不下雨,想不起来还吗?你遗忘的岂止是一柄文明伞?可能不顺路吗?难道你踏上文明之路竟这般艰难?没准坏了,不好意思还?是呀,就连我也不好意思挑明,您究竟是哪儿坏了?用来遮太阳的就是一把文明伞?她遮蔽的岂止是自然的阳光?是心灵也遮上了

阴霾吧?”

四、“细察深思”,揭示生活本来面貌

面对现实生活中错误的、陈旧的观点、现象,怎么办?对方若是公认的荒唐,那还好办;对方若是凭借着强大的习惯认识,以势压人,需要你仰身一格,怎么办?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真正具有战斗力量的是雄辩,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遵从于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雄辩。雄辩现实与逻辑的力量从何而来?来自“小心地论证”,来自“细察深思”。我们处在一个从下层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在巨变的时代,我们的观念也必然承受种种新旧观念交锋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现实“细察深思”拂去表层蒙蔽的尘埃,才能还“真、善、美”,或是“假、恶、丑”,以本来面目。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思想的力量在于理性和逻辑,这理性和逻辑,也蕴蓄在“细察深思”之中。

[文题]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还是没有溢出。“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没有溢出。“满了吗?”师傅笑问。徒弟无言以对。

阅读上面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题目] 寓言作者和以这则寓言作为材料的命题人,他们的立意指向是很清楚的:“学无止境”,在学习上是不容许自满的,这一点与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高度契合,于是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但是,细察之下,我们会发现,就这一则寓言而言,立意很具有两面性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反其意而为”挺身一辩呢?但要使“反其意”反得合理,反得雄辩,必须“小心地论证”。“小心”,并不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小心”也要大胆前行,胆气的根基就是“细察深思”。

首先看徒弟的要求:徒弟“出山心切”,想“独闯天下”,并没有什么不对。其次再看徒弟要求的根据,看徒弟要求出山的理由是否合理。这里有值得商榷之处:“满了,装不下了”,好像难以为其辩白;但“我已经学够了”,却包含有“满了”、“厌了”两重含义。这就为“反意辩驳”打开了通道。他为什么愚钝地自以为满?又为什么学而生厌?只有到师傅这一次“装大碗”的“教学”中去寻找答案。于是,寓言原有的寓意,破绽百出;而批判构想的锋芒,便成为雄辩滔滔的破竹之势。

[例文] 走出深山,充实自我

从前,有个徒弟学艺多年,想出山独闯天下。不料师傅不鼓励他出山,认为他学得还不够,就像一只碗,即使装满了石子,还可以再装进沙子、石灰和水。徒弟无言以对,看来也只好打消那出山的念头,继续留在师傅身边装他的那只永难装满的“大碗”。

这个徒弟实在笨得可以,“学无止境”是小孩子都知道的起码常识,他却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已经学够了”,“满了,装不下了”。在师

傅一再地譬喻开导下,迟迟不能领悟,最终也只落到个“无言以对”,真是一个十足的木头脑壳。

徒弟是笨的,师傅是灵的;但若探究徒弟为什么这样笨,就不能不追究师傅的责任了。徒弟学艺多年,这“艺”,师傅是如何教的,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看到了由石子到细沙,再到石灰到水的这一套“循循善诱”,每一程序、每一方案,全由师傅指定。第一次粗放型的“石子”还可以由徒弟“照办”;后几次则全由师傅包办了。徒弟只有呆在一边,观摩师傅精熟的手法,领略由师傅预定好的哲理。不让徒弟动脑、动手,徒弟不笨才怪!这样的师傅还要把这样的徒弟留在身边强行“补课”,再多年学艺下去,徒弟的脑子真该让师傅装满石子、沙、灰加水和成的泥浆了。

徒弟再笨,但有一点却是对的:他“出山心切”,想“独闯天下”,倒不失是一个明智的要求。也许徒弟悟出了一点再如此学下去没有出路的道理,他说的“够”,未尝不含有几分厌倦的意味。也许外面的世界实在精彩,而“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声音又依稀传进了深山,徒弟这才萌生了独自去闯练一番的念头。可惜,被他那“必欲灌满而后快”的师傅扼杀了。

真知,在深山里,在师傅身边,是装不满的;装满了也就不再是真知,而只能是僵化的教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应当让世上所有的师傅解放自己的徒弟,真应当劝山中所有的徒弟走出闭塞的山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荆山之玉、东海之珠,等着有志之士去采撷;北国的云杉、南岭的矿藏,等着有为青年去开发,

纵马天涯、踏遍青山的学子,将有一个真正充实而多彩的自我! (本文获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

[简评]这篇作文,在命题寓言的字里行间,披沙拣金,审视推敲,终于一反命题原意,作出了有力的反驳,表现为雄辩滔滔的完整构想。这构想,绝非为反驳而刻意为之,它是建立在“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真理基石之上的。在作者缜密、锐利的雄辩锋芒下,命题寓言的陈旧与疏陋于是昭然若揭。“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一国学研究中的至理名言,在这篇小小作文中闪射出睿智之光。 通过这篇作文的启发,我们应能在创造意识与方法上都取得借鉴。意识上,我们应体会到,某些即使俨然正气的作文命题,也可能包容着陈腐气息,在改革巨变、思维更新的今天,尤其如此。而我们只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就可以高屋建瓴,有所创造。方法上,我们则应切身体会到,逆向创造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必须经过细察文题、精深思考的“小心论证”,使自己的思维和文章无懈可击,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像律师站在法庭上,人命关天,半点含糊不得。驳论的无穷魅力,就蕴蓄在这“细察深思”之中。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市各区县为选拔三好学生、市优秀少先队员,进行严格的测试。各区县17名参加测试的候选人是从28000多名学生中出来的佼佼者。在时事政治、演讲、音乐、图画、体育等各项测试中,他们都有出色的表现。但一项在他们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测试的项目,却使他们几乎“全军覆没 ”。

镜头一:美术试场门口,一把扫帚、一块脏抹布随意横在地上。17名优秀生先后从它们上面跨进跨出,却没有人理会这影响环境整洁的“分外事”。过了一会儿,倒是一位与这次测试毫无关系的老师经过,注意到这一问题,把扫帚、抹布捡起来。当然,这些考生和教师都没想到这原来是主考官们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

镜头二:美术测试场内,考生们面前除了有图画纸外,台上还放着草稿纸、铅笔、刀片等。题目宣布后,考生开始削铅笔,17个人中只有3人把铅笔屑削在稿纸上,其他人随意削在台上、地下。考试完毕离开考场时,只有1名学生把削下来的铅笔屑用纸包好,丢在废纸篓里。

要求: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题目]

[例文] 纯真的孩子和纯真的人 十七名胸前飘着鲜艳红领巾的孩子从28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参加某市为选拔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而进行的严格测试。他们不仅是28000多名纯真可爱的孩子中的佼佼者,更是中华民族几亿同龄人的代表。可以想象,他们个个都还稚气未脱:玩笑时可能还要掐掐同伴的耳朵;解题时可能还要吮咬自己的笔管;天黑时可能还要急着扑进妈妈怀里----就是这些纯真的孩子,绽放开一朵朵昭示希望的“童子面”。

他们的体重也许还不足一袋面粉,但在时事政治的考卷中,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帮老婆婆背面送回家”;他们的个头也许刚高过讲台,

但在庄重威严的主考面前,却能侃侃而谈,演讲得十分出色;他们的嗓音也许还是没有个性的童声,但唱出的却是我们听过的最纯真的歌声;他们的图画也许还不合透视比例,但却是大人们不能企及的缤纷世界。哦,祖国的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们!

是的,他们个个不凡,样样出色;但一项在他们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的测试项目,却使他们几乎“全军覆没”。该怎么评价这种测试和怎么看待这次“覆没”呢?

十七名优秀生先后从美术试场门口横倒的扫帚、抹布上跨过,这当然让主考官们失望,但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关注这“分外事”呢?他们理应全神贯注于即将开始的美术比赛。难道走向手术室的外科医生应该先擦净医院的走廊?难道走向绿茵场的甲A球员应该先捡拾场边的塑料瓶袋?“与这次测试毫无关系的老师”才“注意到这一问题”,这是多么合理的结果!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分内事”,这是多么优秀的素质,也是优秀生成为优秀生的基本素质。如果大家都干好自己的“分内事”,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了倒扫帚和脏抹布;反之,如果我们在上班、上学的路上都竞相去干“分外事”,我不知道有谁还能准时走进自己的教室和车间。这种精心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究竟有几许现实意义呢?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们中的多数将铅笔屑随意地削在台上、地下,的确让人遗憾。可我们的主考官为什么不明示给他们呢?或许孩子们因为备考而紧张,或许因试毕而兴奋;更何况大多数孩子在不明了“稿纸使用须知”时,又怎敢斗胆用它来削、包废铅笔屑呢?如果我们的

孩子从小受的就是循规蹈矩的教育,如果他们的纯真就产生于“听话”的温床,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为他们今天的不尽如人意而责怪他们呢?当第一片铅笔的废屑飘落到地上的时候,就去提醒孩子们,是不是比事后长吁短叹更有意义呢?可尊敬的考官们,请扪心自问,给我们一句诚实话,以无愧于孩子们称您“老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许,对这屑屑笔屑,您们当时也并未发现,更没想到;那么,事后道貌岸然地指责孩子,是不是有些过分?也许,您们“火眼金睛”,当时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就是留一手,成心不说;对不起,那我倒要问了---如此,是何居心?

须知,我们的考试和选拔,不是为了难住孩子,考倒孩子,也不是为了给他们什么“生活即隐性考试”的玄虚启示;而是为了教育孩子,帮助他们由纯真的孩子成长为纯粹的人。我们的应试者都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小不点”,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主见。这就要求社会,包括我这个年长一点的大哥哥,少一分严肃,多一点呵护,少一分难为,多一分明示,让纯真的孩子在我们的呵护和提携下成长得更从容、更坦然。请相信,实现由纯真孩子到纯真的人的跨越,不唯需要时日,更需要恰如其分地提携。(本文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

[简评]这个命题的初始意图也是很明显的,无非在批评当今对学生的教育,一手硬,一手软。使得孩子们在那些技能方面,比如演讲、政治、音乐、美术等都很出色,但在品德方面就比较不遂人意,以至于面前的扫帚、抹布都没人俯身一拾,铅笔屑随意削在台上地下。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篇作文题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作者细察文

题,深思社会,将对文题和现实的“细察深思”紧紧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这篇绝不拖泥带水、绝不折衷调和的辩驳文章。文章开始,先用两段文字,用极其细腻、抒情的笔触,从两个层面、多个角度,描绘出孩子们天真幼稚和聪颖可爱的形象,这种描绘得到了“细察”文题和“细察”生活的双重支撑,牢牢打下了全文立论的基础。基础打定,文风一改,语言由温软,一变而为犀利。对文题中提供的第一个“镜头”,作者明察秋毫,抓住文题内的“分外事”立论:对于“分内事”,我们大家都应该做好;但是对于“分外事”,实事求是讲,在很多具体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可能顾及的。这其中,作者作了有力的类比辩驳,展示出平日对生活“细察深思”得来的丰富积累。对文题中提供的第二个“镜头”,作者立足于孩子年龄本身,对这样年龄的孩子,该怎样进行教育?是应该事先提醒,对他们呵护关照,还是应该事后指责?这当然是立足于社会现实,对生活深思得出的质疑。至于后程,作者就主考官当时是否有所意识所做的假设推理,令对手左支右绌,简直被逼上悬崖。这种逻辑力量,当然也源自深思生活的积淀。

尽管违背了命题的原意,但是这篇作文仍然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当时的评语是:

作文的立论别具一格。他认为孩子们对扫帚、抹布的不“关注”是有道理的。他举了医生、甲A球员等例,用以阐明:全神贯注干好自己的“分内事”,是一种“优秀的素质”。这种精心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细读全文,你会觉得他讲得也有道理。可见,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立论,不能人云亦云。当大

家都叫好时,你恰如其分地说两句“不好”,未尝不是好事。只不过你说“不好”,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有理有据地说,而不能为说而说。这篇文章推理严密,论据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想想这种测试有什么弊端没有,对于打开作文思路不是很有帮助吗?

文章得奖发表后,我找写这篇作文的同学谈了一下。我说你这篇文章写得还不够有力;这两个镜头结合起来,才更有力:正因为在第一个“镜头”中,由主考官们特意设计的胡乱扔倒的扫帚、抹布,造成考场环境的赃和乱,才诱发了第二个“镜头”的出现。正因为又脏又乱的环境,考生才不去珍惜、爱护,才随意往地下削铅笔屑。如果这里是一种窗明几净、非常整洁的环境,考生自然就不会这样做了。这场主考官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作文在某一方面没能充分展示逻辑的力量,没能把雄辩推向更深的层次,其原因,不也是思考欠深吗?

当然,无论我还是这篇作文,都不反对爱护环境,更希望青少年能养成珍爱环境的美德,只有千百万纯真的孩子成长为纯真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可是现实中,像这么一类不顾生活实际,也不顾青少年实际年龄和心理状况,刻意拔高的做法,是有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这种状况,并不鲜见,同学们这方面的切身感受也不少。“细察深思”,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也可以使我们具备更敏锐的思维和雄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揭示生活的本来面貌,维护自身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

五、“细察深思”,挑战生活智慧之源

先看一篇竞赛得奖作文。

[例文] 苦乐年华 又翻过了一页台历,高考倒计天数变成了“192”。

几口灌下了外婆端来的牛奶,攥着半块面包,我冲下了楼,满口浓浓的甜香„„

听着同学哼着的歌,我匆匆忙忙坐到椅子上,习惯地一手托着脑袋一手翻看本子,记事本上满满的全是新年联欢会的事:

复查初三⑴舞 高二⑷京剧 高一⑵相声课----间操

帮高一⑷赵阳改舞----中午

给赵飞请人辅导相声----课间办好

录像 胶卷 主持人服装

敲定节目单,送政教处审批

开会讲化妆要求,辅导演员化妆

修改主持人台词,串场

„„

天!脑袋都大了。我拿出“专心卡片”,由1数到20,又由20数到1,连数五张才算“专”下心来。“好累呀!”我闭上眼,轻轻捏了几下晴明穴。老师走进了教室。

„„外语早自习„„课间托冯岩找陈阳,约定课间操为赵飞辅导相声----课间操谁都不爱上,没问题„„语文课„„

下课铃一响,我狂奔出教室。先去操场向班主任请课间操的假,又

飞跑到政教处复审节目,外面早有几个班的宣委等着,一见我,立马围上来,都是相同的一句话:“李璇过来一下,有事求你„„”演员陆续一拨拨来,有的是要求上节目的,有的节目改了要求再审一遍,还有的抬出××老师的大名,说节目是他给排的。为这为那喳喳不休,我只有点头的份了。一心惦记着第三节体育课,体育老师查考勤倍儿严,今天居然出政教处办公室时,拍了我一下肩:“忙吧,体育课甭写假条啦!”“啊,老师!”我差点没哭出来。珍贵的45分钟啊!赶紧改主持人的台词,几个人推敲节目单。一节课好快,下一节,好像是政治。算了,不去了,晚上回家自己背吧!可第四节,数学。没辙,赶紧让王宇去打探。一会儿,他兴冲冲回来说:“没关系,数学测验,回头找老师要卷子,晚上补呗!”我长舒一口气,这下时间有了。 中间不断有人来找。跳“宫廷舞”的同学,来质问他们的节目为什么不行,我一愣才想起是哪个舞:“你们跳什么舞不好,干嘛非跳交谊舞?”“那是宫廷舞,根本不是交谊舞!”那位同学神色黯然,声音也有些抖了,“为了这舞,我们两个双休日都没休息啦,为了排练,我丢了辆自行车,还有两盘磁带„„”“是呀!”不由我不心软,“我也做不了主,我给你想着这事,一定替你向老师争取,好吗?” 中午给戏校同学打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主持人的服装借来了。顾不上吃饭,顶着风取了回来。咬着馒头赶到政教处汇报节目单的事,顺便提起宫廷舞。刚一张嘴,主任就大手一摆:“什么宫廷舞?你说和交谊舞有时么区别?”我忙不迭地辩解:“高一小孩编个舞也不容易,那个舞他们可没少费劲儿„„”主任用眼角斜扫着我:“在你们

眼里差不多,只是个舞,可跳完的后果呢?你们学生会到底该提倡什么?”“可„„”我不想放弃,“您看哪不好,我帮他们改嘛„„”主任挥着节目单,用手指使劲敲着桌子:“这根本没什么可商量的,这是思想意识问题!”又直冲着我说:“我看你思想上也有问题!”当头一棒,我心中一片阴云。我已无心细听主任那熟练的质问,只是一味点头。恍惚间,似乎听到他提到“优干”,还有“市三好”。它的眼中充满了焦虑。

回到教室,满满一黑板政治题像黑云一样压过来,我抄着“权利就是义务,权利越大义务也随之越大„„”

抄完了去看主持人串词,本该“请邵校长讲话”的词,他一紧张给念成“校邵长”了,“哈哈„„”开心的笑声冲走了午间一切不快。 下午三节课,节节课间都有令我感动的事。班里同学见我忙,主动帮我写稿、打印、送通知,还专为我倒了一杯水,让我注意身体!桌上又是一叠贺卡,片片贺卡都是真诚的祝愿。其中有一张,尽管换了几种笔体,我还是认出来了,是我最好的朋友。“知道这几天你的心一定很累,我看着你,想着你呢!”我热泪盈眶。

晚上班里排练,天黑时,在校门口正巧遇见班主任,他笑吟吟地招呼我,语重心长地说:“高三啦,又快期末了,你可得 „„”

一回家就听外婆着急地说:“还不去看看王老师?我在医院里听说她晕倒了!”我撂下书包,端起热腾腾的面赶去送给老师。老师吃得很香,我心里也很甜。

回来急忙补了白天的政治、数学。一看表,还有一个小时就是2月

27日了。

外婆送来一杯热咖啡,苦苦的,却很提神。

(本文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简评]高三,离高考还有192天,时逢第一学期期末,新年联欢会前夕。作为学生会主席,作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高三课业繁重,不能掉以轻心;晚会会务纷杂,样样都得操心;协调师生关系,需要任劳任怨。这位小作者,勇敢地迎接着生活的挑战。她关注生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敏锐地感知生活,品味着生活中的苦与乐,在这感知与品味中丰富着自己,提高着自己。这种自身的丰富和提高,靠什么?或者说,这种对生活的投入和挑战,靠什么?靠的是“细察深思”。正因为有长期的“细察深思”的习惯,作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才能处理生活中复杂的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才能汲取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欢乐与关爱,用以化解难免的困难和烦恼。作文写的是作者一天的经历,看似琐琐碎碎、枝枝节节,但它却像生活本身一样真实。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分明看见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女,如何以自己热诚、坦荡的、毫无矫情、毫无造作的特有风度拥抱生活,挑战生活的。“细察深思”,给我们的不只是作文的智慧,它更是生活智慧之源。

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所能感知的最严峻的挑战,大约无过于高考了。高考考场上的作文,能够像竞赛作文一样,抒写真实的感受,迎接生活的挑战吗?这一点我可以明确地说:有!即使在若干年前,在考题立意取向严格限定的时期,也仍然不缺乏勇敢者。毕竟,有这种年轻

人,他们把生活看得比考试更重要,他们胸中有忠实于生活的熊熊烈焰在燃烧;毕竟,有这种年轻人,他们对生活有“细察深思”的习惯,因此他们更了解生活。“细察深思”,给了他们智慧、见识和勇气。他们超卓的思想,像腾翔于考场的雄鹰,他们的考场作文,闪射着诚实与睿智的光辉。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的一个大玻璃罐当着足球盘带着,这一脚蹚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里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玻璃,“扑哧”,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囔着“大家都沾点光吧”,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挨着呢喃着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到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子沾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

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雨停了。我回家拿了扫帚和铲子,又回到原地一看:碎玻璃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意连那摊黑糊糊的痕迹也看不出来了。我开始是发楞,随后才恍然大悟:“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那么,到底是他们之中的谁清理了这个地方呢?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

注意:①选写“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都可以。②推想合理,符合材料所设置的情境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③符合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突出人物的心理行为和事件的经过。④“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⑤题目自拟。⑥不少于350字。

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议论的内容与31题记叙的内容有没有联系都可以。②题目

自拟。③不少于350字。 面对命题材料就好像面对实际生活。对命题材料的“察”与“思”,和对生活的“察”与“思”,是有一致性的。例如这个命题材料中的几个人物,在缺乏“细察深思”意识和习惯的人面前,很容易被误解,被误解为缺乏起码的道德水准的,平直单一的脸谱化的人,正像生活中常有的对某些人简单化的认识一样。可是细察材料,我们会发现那几个人物,都是两面性的人物,这也像生活具有多面性一样。“运动鞋”“大概也

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红雨衣”“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伞下的一对”也是在讨论着“中国人的公德心”中“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的。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积极因素,这也正是“我” 最后“开始是发楞,随后才恍然大悟”认识到“„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的原因。认识到这一点,记叙文故事的构建,就有了合理有的分界。凡是注意到几个人物主观上积极因素的,都较为符合材料所规定的生活情景;反之,若只一味强调客观对几个人物教育的作用的,都不够符合题意,也不够符合生活逻辑。这一高下分野,原因就在于是否具备“细察深思”的意识和能力。当然,独具慧眼慧心的高手,就会写出深刻揭示生活的奇文佳篇。

[例文] 干净了吗?

伞下的一对边走边谈。

“什么,你刚才说我白头发?”女的捡起断了的话头。

“不敢不敢,我是怕你发牢骚伤身体„„”

“不发牢骚怎么样?你去学雷锋?”

“学就学,你付多少钱?”

“请你撮一顿,鸿宾楼!”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没容女的琢磨过味来,男的已一头冲进了左手的公共汽车停车场。一会儿,只见他左手挥着大扫帚,右手执着铁簸箕,兴冲冲跑了出来。“看好吧,您哪!”夜空中甩下了一句。

三下五除二,稀里带哗啦,一大堆碎玻璃片和黑糊糊的东西被撮了起来;与此同时,站亭旁的垃圾桶可倒了霉,黑糊糊的东西挂满了桶口,流满了桶身。

“不行,不行,这还有哪!”女的踮着高跟鞋尖,戳戳点点。

男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抡圆扫帚,来了个横扫千军„„

“哎呀,哎呀!”女的说不清是在叫还是在笑,“干嘛呀你!”尖利的声音在春夜里格外刺耳。

猛的,男的止住扫;随即,女的也止住笑----候车亭前是干净了,但真的干净了吗?垃圾桶,马路上,还有„„心灵里„„

[简评]这是一片构思奇特的考场作文。

作者没有像一般考生那样,去想是想象“运动鞋”、“红雨衣”或“伞下的一对”,哪个良知有所触动,幡然悔悟;没有去描写这个或那个如何精心打扫车站前的污物。而是出乎读者意料的,让并未觉悟的“伞下的一对”,经过一番调侃,并非出于本意的“打扫”了候车亭前的地面,故事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以“奇”取胜,但这“奇”是有生活依据的;文中的主人公在调侃,作者的内心却是相当沉重的。作者“细察”生活,才发现了作文的生活依据;作者“深思”生活,才感到格外沉重。伞下的一男一女,你来言,我去语,不但与原材料丝丝入扣,自然熨帖,合情合理;而且特别切合生活实际:我们周围不是有许多这种浑浑噩噩、低下无聊的人吗?作者对他们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对于我们绝不陌生,有着相当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小说典型性的特点。

作者以“奇”取胜,但绝不是为“奇”而“奇”;文中笔调看似轻松,实际包含着深刻寓意。候车亭表面干净了,他处却更脏了,而当事人的心灵也并未得到净化。从大到小,从局部到全局,生活中这类事情并不鲜见。作者的轻松笔调带有强烈的讽刺性,使读者在笑谑中生发深层次的思考。短文讽刺虽然尖锐,却又在结尾的“止住扫”、“止住笑”中包含了殷切的希望。因为有了这层希望,短文规劝的意味浓厚了,效果也会更好些。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条写作规律:见解来自生活,描写也离不开生活,只有对生活“细察深思”,才可能具备了解生活、反映生活、干预生活、挑战生活的主动权。

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讽刺强烈而又不失对美好的积极向往----这篇作文,在这两方面对我们的启发,都应能转化为我们平日对生活“细察深思”的执着努力。

[例文] 抉择

一个大玻璃罐被踢碎了,一个社会问题随即摆在来去匆匆的过客面前。一瞬间,人们被推到抉择的答卷前。肇事者因事出意外而吃惊,他避开了;身受其害的人或“鼓其泥而扬其波”,或顿发“国人丑陋”的时新牢骚,而将自身置之域外;当然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调侃地付之轻松一笑的“局外人”。举手之劳而利万人,他们却不屑一为。

这些人的抉择统统错误,因为在他们心灵的天平上,一大于一万;因为在他们行为的答卷上,一大于一万。“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腐朽的利己哲学锁住了他们的良心、爱心。

老山战士说得好:“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君不见,从抢救61个阶级弟兄到向洪涝灾区伸出亿万双救援之手,理解与挚爱的春风正呼唤着神州大地的姹紫嫣红!

“运动鞋”不要避开,“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留住脚步。重新抉择吧----因为,一,毕竟小于一万!

[简评]《抉择》这篇短文,文长不足400字,但文笔简捷、笔势兄建、论辩性强、说服力强。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有赖于作者较强的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概括能力从何而来?来源于“细察深思”。

命题材料中写到了“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等人物,不是把他们当成个体的人物,而是有意概括为众生百态的代表。文章在引述材料时,还依据他们的特点,扣住生活实际,做了概括和分类。提高了原材料的代表性,也就提高了作文的社会含义。

命题材料中描述了一个玻璃罐踢碎后引出的故事,作者马上用一句“一个社会问题随即摆在来去匆匆的过客面前。”概括的意识和能力使评论一针见血地探到问题的本质。

在概括性的介绍了“过客”们在“问题”面前的反映之后,作者一语扣住:“举手之劳而利万人,他们却不屑一为。”问题的本质昭然,下文的“这些人的抉择统统错误”,就显得分外有力,“理解与挚爱的春风正呼唤着神州大地的姹紫嫣红”,也就特别动人。

由于高度概括显出的力量,结尾处“重新抉择吧”,对文题呼应的结构意义,收束文意的思想意义,也就都十分鲜明。

概括,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是生活智慧的反映。只有经过

“概括”,生活中的零碎的、纷繁复杂的具体的事物才真正被认知,生活才真正被认知。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细察”,才能使感性认识得到日渐丰厚的积累,为经由“深思”形成理性概括打下基础。“细察”、“深思”,是两个绝不能分开的,相伴相随、交融在一起的,将客观世界主观化的思维过程,认识生活的过程。只有认识生活,才真正具有了生活的权力,也才真正具有了迎接生活挑战、并且挑战生活的权力。

[文题]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1.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注意:①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想象要合理。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④200字左右。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1”,自

由决定。②不少于600字。 在〔材料1〕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可敬的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小新,

他能“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而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实在不简单,这也是第一篇作文的立意取向。但是,“深思”一下,辩证地、实事求是地想象一下:小新,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凭借尚未发育完全的身躯,稚弱的肩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胸怀“乐于助人”的美德,背负沉重的负担,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我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如下的问题,难道我们想都不会想吗:这6年,1000多个日子,别人都在干什么?小新、小牧的学校、老师、同学,那么多熟人、生人、邻里、路人,大家都在干什么?难道大家都是看客,都把这份负担兼荣誉留给小新?难道小新是亘古之来、天地之间第一人?小新的光荣,不就是社会的耻辱吗?在这种深入认识之下,按命题1要求“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会有怎样的合理想象呢?这无疑是向高考、向生活挑战;可这不是最实实在在地学习“小新”吗?是啊,“细察深思”,才对得起生活。

命题2要求的“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立意取向也很豁然。两个材料揭示:青少年在“待人”和“律己”上,在“知”与“行”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希望别人“乐于助人”,轮到自己却“悄悄走开”;认识上,赞赏“乐于助人”,行动上,却选择“悄悄走开”。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揭示深层原因,就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就可能掩盖生活真实,当然也就不可能解决问题。而要揭示深层原因,就需要“细察深思”----对生活现实和对命题材料的双重“细察深思”。前者保证

认识正确、深刻,像律师取证;后者保证言之有据、有理,像当堂辩驳。让我们看一篇当年的考场作文。

[例文] 正本清源的忠告

“乐于助人”的确是同学中最值得赞赏的品质。某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识。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但是,另一项不记名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对待别人的麻烦,选择的答案却是“悄悄走开”!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亲爱的同学在这时抛弃了他们赞赏的品质?我不知道,在复杂的社会里,还有哪一阶层像学生这般纯洁?我也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还有谁比我们青少年更热诚,更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就连他们也做出了如此卑怯的选择?

仰望暑气蒸腾的天宇,我发问:这是谁的罪孽?孩子呱呱坠地,是一个粉红的天使,一页纯白的纸。不是有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无缘无故的吗;那么,是谁用尘世的烟灰玷污着粉红?是谁在纯白上乱涂乱画?我怨愤而遗憾的目光只能投向人海,投向那些只乐于教诲我们的父兄。

一次,上海街头一辆公共汽车熄火,下来推车的只是一群去春游的小学生。当他们憋足吃奶的劲儿推动满车大人,回到车上时,他们先前的座位已被大人们占光。一次,克拉玛依的剧院失火,大人们喊着“让领导先走”,把孩子践踏在脚下。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自己避藏入厕所,把拍门呼救的孩子紧闭在门外熊熊大火之中。

不错,我们的父兄中有雷锋、徐虎、李素丽,他们的确十分可敬;但

是,也有不少“榜样”却立在反面。不是吗?若不是,平凡怎么会成为伟大?若不是,怎么会有第二份调查令人心寒的结果?是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中的不少人就这样过早地继承了“民族”的传统。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第一份调查表明,我们良心未泯;第二份调查也表明,我们只有在不记名问卷中才会“悄悄走开”,我们毕竟是以此为耻的,我们大多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或熊熊大火之前去履行这“悄悄走开”,因为我们终究是红旗下的孩子!

两份调查结果,展示了希望,也昭彰着危机。正本清源,在这庄严的考场,我只有忠告我尊敬的父兄:毁灭了青少年的热诚,便毁灭了社会的希望!

[简评]在收入《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评》一书中,这篇作文得到如下评语:

“这是一片令阅卷教师汗颜的考场作文。惭愧之余,不得不赞叹:考生的确展示出非同一般的胆识。

“作者没有停留在两份材料表层的对比上,也没有学究式地探究作文包含的哲理。他完全站在生活真实的立场上,追索问题的底蕴,投身其中,坦诚直言,甚至完全抛开了考试的得失。面对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还怎能做置之度外的品评呢?

“文道应当是统一的,即使是考场作文也不应背离这一原则。本文虽有愤激之词,也有过激之处,但出于一片至诚之心、热爱之情、忧思之怀:拳拳之意令人感动。这篇考场作文告诉我们,情发于中,好的文章首先需要真诚的情感和深刻的认识。

“作为阅卷教师,这篇考场作文也在呼唤我向善,教我助人,这也是对我良知的有力鞭策。”

的确,这个同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会出现两份调查中巨大的反差?那正是社会,尤其是成年“榜样”影响的结果。他提出这一挑战高考命题立意取向的观点,提出这一挑战生活的见解,是得到了“细察深思”的有力支撑的。对生活,他注意观察、积累和思考。上海街头孩子推动公共汽车的一幕,克拉玛依许多孩子葬身火海的惨剧,都是有着全国性影响的大事。作者记住了,思考了,而且想得很深,这样才能与命题建立联系,才能用作无可辩驳地有力论据。对文题材料,作者也“细察深思”。

例如他抓住第一份调查中同学对“乐于助人”的赞赏,提出“某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识。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这令人振奋又耳目一新的观点,成为全文论点的基础。针对第二份调查是“不记名问卷”的这种方式,作者写道:“第二份调查也表明,我们只有在不记名问卷中才会„悄悄走开‟,我们毕竟是以此为耻的,我们大多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或熊熊大火之前去履行这„悄悄走开‟,因为我们终究是红旗下的孩子!”从而为自己的同龄人做了有理有据的、极其有力的辩护,也为探究社会根源打开了通道。

任何形式的作文题目,对立意取向,都无法也不曾严加限制。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有了更开阔的前景,对生活“细察深思”当然就更加重要。同时,对生活观察、认识的欠缺,也就格外明显。

[例文] 火星拯救行动 “UFA向总部报告,我已抵达坐标301处,目标没有发现,请指示。” “请仔细搜索,方位正确,那是一个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强烈。” 3分钟后,“报告总部,目标出现,但它已变成黑色,生命信号正在减弱。”

“请着陆,抓两个地球人来,马上实施我们的地球拯救计划。” 这是3008年的一天,由于污染严重,一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正面临毁灭。火星人开始了他们的拯救行动。

“报告总部,UFA顺利返航,还带回两个刚丧失生命信号的地球人。”“将地球人送入分析室,把他们的记忆移植到火星2号、火星3号身上。我倒要看看,这小小地球人是怎样亲手毁了他们的星球的。”火星头人亲自到了“模拟地球系统”旁边。只见火星2号、3号机器人根据移植的记忆,开始了他们的“毁灭”进程。但见2号走到“森林”中间,右手挥起斧子对准树干就是一下。伴着斧子的起落声,一片片树林倒下了。这下可扰乱了火星上的电脑平衡系统,模拟洪水从天而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但见火星3号用锯末伴灰充水泥,还用它来筑堤坝。洪水毫不留情地冲垮堤坝、田庄„„“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快!关掉模拟洪水系统,看他们还干些什么?”火星头人气得大吼。大难不死的2号、3号相视一笑。他们一个举起手中的激光枪,冲着电子鸟“砰砰”开枪;一个干脆打开排污管,将废弃的铅、汞全部排进了海洋!就这样一番折腾后,地球生命指数由五亿降到接近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火星头人惋惜地摇了摇头。他按动大屏幕按钮,开始布置下一步行动计划。“UFB火速飞临海洋上空,播洒生命1号;UFC飞到G号区域,播洒生命2号;火星医院准备给地球人洗脑,移植过滤后的记忆,让他们忘掉那些可怕的做法,重回地球,创建新的生活吧!”

若干年后。

“报告总部,UFA飞临坐标301处。这儿有一座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异常强烈!”火星头人听了报告,笑了„„

[简评]这篇考场作文构想了一个科学幻想故事,有点儿像一篇微型的科学幻想小说,在文章形式上的确颇有新意。但是,只靠这一方面是绝对不够的。终究,一篇文章,抑或一篇文学作品,要告诉读者的,还是他对生活的见解和主张,是思想、认识上的启迪,是感情上的美的召唤。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价值,主要在于内涵。以此衡量,这篇科幻作品的价值在于作者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作者关注到什么呢?滥伐森林、洪水泛滥、劣质工程、滥杀鸟类、污水横流……可以说,关注面是广泛的,为此给予的忧思情感也是真切的。但是,凭心而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新的东西,作者所关注的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是泛泛的、表面化的,读过之后,我们记住的只有作品的故事形式而已,对这一点,我想,作者自己也应该并不满意。试想,如果作者有平日对生活“细察深思”的材料与认识的积累,那么,他可能贡献给生活的作品的价值,当然不可与这篇同日而语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鼓励学生“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

意的”表达;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兴奋点放在作文形式的解放上,只为试卷上出现诗歌、戏剧、相声、小品、序言、病历或者文言文而褒贬争执,那实在是忽视了为文的根本,是从早已认识到“文以载道”的唐代的千年大倒退。单纯形式上的猎奇,只是瓶子里的切花,势难持久。遏制高中生作文缺“钙”的弊端,语文界和作文教学能做的实在有限,但责任要求我们勉力为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并带领学生对生活“细察深思”,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成长为有眼光、有思想的真正的人。

让我们欣赏一篇以“诚信”为话题的考场满分作文,作为本章的结束。对这篇作文的长处与不足,我在这里不置一语;但我想,初具“细察深思”意识的同学自会有各自的评价。

[例文] 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 姓名:吴诚信

性别:男亦可,女亦可

年龄:生于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

职业:待定

确诊方法:中西结合

一、望诊

脸色:无甚大碍,就是不会脸红。即使是“落井下石”后,也是脸不变色。眼睛:眼珠缺乏灵活性,只能侧视或者向“钱”看。目光狡黠。鼻子:鼻头上翘,鼻孔变大,嗅觉间歇性失灵。只能闻官气、贵气,而不能闻民气、贫气。舌头:发生变质,发音不准确,舌间形状有变

为弹簧的趋势。说“撒谎”(sāhuǎng)发音清晰,说“真话” (zhēnhuà)则发音含糊,吐字不清。

二、把脉

脉搏沉、快、促、紧、滑、涩„„典型的吹牛皮后心悸、早搏导致的心脏衰竭的先兆。

三、透视

1.肝肺呈现出暗色,甚至变黑。

2.脊椎有弯曲迹象,病情表现为直不起腰。

四、血样采集

患者血色呈暗红色。血色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又“才”、有“貌”、有“才”、有“思”,其中前三者居多,唯独缺“信”,“诚”细胞和血小板几乎没有。

五、基因鉴定

经过精密仪器测试,患者的基因已经发生异变。已不能显示系何族子孙,“信、义、忠”结构已被破坏。虽然基因测试确定不出系何族,但其行动具有浓厚的封建小农意识。表现为见了五斗米就折腰(当然,脊椎已查明有问题),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挖人墙角,落井下石。

六、治疗方法

1.换血:注入大量“人文”氧气,替换体内有害健康的“拜金主义”二氧化碳。

2.每天早晚一次扪心自问,摸摸自己良心在否。

3.阅读大量杂文,唤醒其诚信意识。

七、医生建议

此病例不是首次发现,十分具有代表性,望患者注意,且莫相互传染。 医生(签章)

如果说“细察深思”是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凭藉和基础,那么,联想和想象就是作文创造性思维腾翔的双翼。我们阅读《孟子》精辟的说理、《韩非子》绝妙的寓言,感受到联想的魅力;我们诵读《庄子》散文、屈子《离骚》,陶醉于想象的瑰奇。“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空间的拓扩,是由此及彼、化一为万、从有限到无限的两条通道。这是文学之为文学,从一开始就展示给我们的规律。今天我们谈这件事,我们首先要说,联想和想象,是写作创造素质的体现,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也是竞赛作文高下的分野。

㈥细察深思为基础,展开联想的翅膀

先来谈谈联想。精细体察命题词语、命题材料、命题话题,会产生联想;深入思考命题的内涵底蕴,会产生联想;同样,细察生活,思考生活,也会产生联想。因为自然与社会之间,社会生活各层面、各领域之间息息相通。在作文中,审题与立意、选材等环节,也往往需要借助联想相勾连。联想,是智慧的体现,是学识的展示。相当数量的学生习作,尤其是考场作文,由于缺乏联想而立意局促、材料单薄,文思如“冰泉冷涩”、“水尽石枯”;联想,就如源头活水,唯有打通“联

想”的渠道,才能赢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射”、“铁骑突出刀枪轰鸣”的华采文字、锦绣篇章。

联想,要在“细察深思”的基础上展开。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来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

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虽然您那一只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两只强一些。”

就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这段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如果只是谈勤奋、谈努力、谈锲而不舍等等,好像空间都相当狭窄;这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哲理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有没有高远的天空可供我们的文思翱翔呢?联想要展开,先要对材料“细察深思”,在材料中找到联想之“根”。

首先,我们想到这段材料的特殊性,这则故事是发生在爱因斯坦身上的,并且流传于世,这应该与爱因斯坦日后的成就有某种关联;或者说,在这拙朴的第三只小板凳身上,有着爱因斯坦日后发现“相对论”的某种萌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去展开广阔联想呢?站在切入点的门槛前,我们“细察深思”——

在这则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组对比,爱因斯坦和他的同学的对比:爱因斯坦的同学,有些可能也有相当成就,但就在这则故事中,与爱因斯坦相比,它们都是庸人。这些同学追求的,是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仅此而已。至于作业的品味和价值,则无所追求。他们交上的作业,泥鸭、布娃娃等等,难度一般,并无实用价值,幼稚,充满了孩子气。爱因斯坦,作业迟交了,那并不是因为他懒惰,而因为他在一再地修改。爱因斯坦的作业必须一再修改,他要做的是一只有实用价值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又有相当难度的小板凳。在和其他同学的对照中,我们发现小爱因斯坦身上具备一种务实、创新的挑战精神,并有实现这创新、迎接这挑战的无畏素质。这是不是他日后提出“相对论”,向经典物理发起勇敢挑战的精神和素质的萌芽呢?

进一步细心阅读、思考,我们还会发现,在爱因斯坦的课堂上,小爱因斯坦和老师也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师尽管是课堂的权威,但他的思想境界和班上那些同学却别无二致,他对爱因斯坦通过“第三只小板凳”所展示出的天才火花,非但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反而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进行嘲讽。面对权威的否定和嘲讽,爱因斯坦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他既有力,又有理的回答了指责。这种在权威指责面前的高度自信,是不是日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另一块基石呢?

到此,我们顿觉有豁然开朗之感:无畏的创新与挑战精神,毫无迷信的高度自信,是不是“相对论”得以矗立于人类超卓智慧殿堂的两大基石呢?反思一下,更确信无疑: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无畏的创新与

挑战精神,他可能就会永远匍匐在牛顿的经典物理脚下。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只是25岁的黄口孺子,他全新的思想、卓异的理论,物理界并不真正理解,固执的权威的更是“轻薄为文哂未休”;但是从小就具有高度自信的爱因斯坦,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说,进而在3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的基石。从小看大,“相对论”不就是建立在“第三只小板凳”之上吗? 由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展开广阔联想的翅膀。不只是爱因斯坦,古今中外,任何科学成果,无不出自这两种优秀素质:从张衡候风地动议的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编纂和祖冲之圆周率的研究、到伽利略、牛顿、瓦特和爱迪生,他们的所有科学技术的创造,概莫能外。联想再推进一步,爱因斯坦这两种可贵品质,难道只在自然科学领域光芒四射吗?在社会的变革与推进中,不同样需要大胆创新的精神和高度自信的胆识吗?陈涉、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是这样,王安石立身萎靡的赵宋王朝,励精图治、变法革新也是这样。由古及今,我们马上可以联想到中国现实,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邓小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构想,到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不都是创新精神和自信胆识的反映吗?如果我们给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历史树立一座纪念碑的话,我看,用不着其他造型,只需把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放到高高的花岗岩石基上就完全可以。

看一篇2006年北京市高考写作题目的作文。注意:作文写于2006年。

[例文] 北京的符号

[京华社 2009年4月1日讯]记者韩乔乔报道:2015年北京世博会标

志性主题纪念碑设计引发激烈争论。

众所周知,2015年世界博览会已决定由北京承办,这是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再次承办这一世界盛会,也是世博会有史以来首次由一个国家连续承办。北京市获此殊荣,显然受益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空前成功。

昨天,世博会标志性主题纪念碑设计的征集、评选中,出现了巨大分歧和争论。

先是,北京市时代先锋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引起广泛关注。

这则纪念碑设计总高度54米,纪念碑主体是一只青铜浇铸的巨大而稚拙的小板凳。花岗石基座正面是“北京世博会”五个苍劲的古体篆字。基座背面白色大理石材上镌刻着这样一段铭文:

现代物理学创始人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来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

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虽然您那一只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两只强一些。”

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北京市时代先锋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邓鸿对这一创意做出如下解释:

作文创造性思维的

必由之路㈠

一、“细察深思”,丰富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说,中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应是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那么,靠什么才能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呢?我们认为,形成有价值的,逐渐清晰、豁朗,最终实现构想合理化的作文创造性思维,离不开“细察深思”,这也是在生活、生产领域和科学领域一切创造的必由之路。这方面,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从鲁班因被带刺的野草划破手掌而发明木工利器——锯、詹天佑在与友人一握之间触发灵感——发明火车挂钩这种种传说,到牛顿看到苹果坠地而打开万有引力定律的大门、瓦特发现壶盖被沸水冲起而迸发改良蒸汽机的思维火花这桩桩轶事,无不在述说着“细察深思”对于创造的决定性作用。

中学生,处于大致相同的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教育思想、文艺作品和新闻传媒,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中学生相当趋同的思维模式。很显然,要想打破这种具有根本性质的单一思维模式,绝不是作文教学一家所能承担的,它需要极大地拓扩学生的生活及思想环境。但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对生活 “细察深思”的思维习惯,可以使学生丰富对生活的认识,从生活中汲取滋养,调动、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无疑是有意义的。 让我们看一篇作文的片段。

[例文片段] 我竟在街上遇见了她——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曾经是无

话不谈的好友,是中考使我们分道扬镳。为此,我们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并相约要永远保持联络。起初,她的信每周一封,给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平添了无数亮点。到高二,信明显减少;进了高三,我们便像绝交一样,再没联络。而今我们竟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意外重逢。这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预示?“许久不见,一向还好吗?”笑容荡漾在她因惊讶而略微拉长的脸庞上。我们互致问候,接着,笑容消失了。沉默„„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的思维也似乎在这一刻僵滞。记忆中,我们之间从未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我俩强迫自己去找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前段《铁嘴铜牙纪晓岚》,看了吗?你觉得王刚演得怎么样?”“我早不看那玩艺了„„”又是沉默——我们在尴尬中各奔前程。

这一作文片段描写的是旧交重逢已形同陌路的尴尬。其中对语言和神情的描写不精采之笔。但由于观察不够细致,细节不够丰富,使得文段身量不足,表情达意不够充分。从作文创新的角度评价,作者是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一次展示和超越的机会。要展示和超越,要实现展示与超越的合理化,必须细察深思,丰富细节。在老师要求下,这位同学调动积累,细心回忆当时的情景,补充语气、神情、动作等细节,扩展了文段后半,从而将旧交殊路的尴尬,表现得更加惟妙惟肖。

[改写片段]我竟在街上遇见了她----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是中考使我们分道扬镳。为此,我们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并相约要永远保持联络。起初,她的信每周一封,给我枯燥的学习生

活平添了无数亮点。到高二,信明显减少;进了高三,我们便像绝交一样,再没联络。而今我们竟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意外重逢。这是一种缘分,还是一种预示?“许久不见,一向还好吗?”笑容荡漾在她因惊讶而略微拉长的脸庞上。我们互致问候,接着,笑容消失了。沉默„„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的思维也似乎在这一刻僵滞。[她下意识地拨弄着书包上的饰物——一只小树袋熊,小熊脖颈上的铃铛清脆地响着。“真可爱!”“是我妹……”又是沉默,我伸手从她肩上拈下一根落发,他嘻嘻一笑:“谢谢……”] 记忆中,我们之间从未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我俩强迫自己去找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前段《铁嘴铜牙纪晓岚》,看了吗?你觉得王刚演得怎么样?”“我早不看那玩艺了„„”[“忙吗?”“瞎混呗……”“留个电话?”我们各自解脱似的忙忙乱乱兜里包里地翻纸翻笔。“常联系呀!”“好好……”又是沉默——我们在沉默中“拜拜”。不经意间,一张纸条飘落到地上,我想起,那是他刚刚写的电话号码。弯腰去拾,竟是两张窄窄的纸条并在一起——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作者添加了三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小树袋熊”。“她”因无聊而“下意识地拨弄”;“我”因无聊而看他拨弄,听铃“清脆”的响声,有声无心地赞叹。而对她说的“是我妹……”,这有歧义的、模棱两可的话,并不追问个清楚;“她”呢?话到半截,戛然而止,也并无心把它说清楚。第二个细节是“拈头发”。“我伸手从她肩上拈下一根落发”,是有意无意地;“她”的“嘻嘻一笑”和道谢,也似真非真,是朋友之间绝对不需要的。第三个细节是“留电话号码”。提出“留电话号码”的动议,

两个人都“忙忙乱乱兜里包里地翻纸翻笔”,把这当成一种摆脱尴尬的解脱;而对留下的电话号码,谁也没有珍惜,都在“不经意间” “飘落到地上”了。三个细节之后,“我” 那“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心理,就画龙点睛地,格外触发一股酸楚意绪。

原文段三百字多一点,经作者回忆追加,添了二百字,丰富多了,也生动多了。这“回忆追加”,实际是“细察深思”的过程,“细察深思”是丰富对生活认识的必由之路,也是使作文更富有思想、意趣的必由之路。

作文命题,尤其是命题材料,从本质上说是生活的缩影,在作文构思中,也需要像观察生活实际一样,对它们“细察深思”。

曾经有一则高考作文题目: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阅卷实际表明,大量考生,以“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立意。细察寓言诗,我们会发现,这种立意与寓言的寓意是不一致的。在这里,考生不是就寓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而是在阐述自己的思维定式、思维模式。

“细察”便是从实际出发,忠实于材料,忠实于生活:黄鹂羽毛美丽,鹦鹉模仿人言,能说是缺点吗?那恰是它们的优势啊;燕子冬季南飞,麻雀与人相近,能说是缺点吗?那只是它们的习性呀;至于将百灵声音悦耳说成动机不纯,将苍鹰高飞远望说成好高骛远,岂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那喜鹊登枝,原没什么含义,是人赋予它一团喜气,却被说成“奴颜媚骨”,更是何其冤枉!细察《鸟的评说》,我们

会发现,它实际揭示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互相评说、指责,形成了一种怪圈,而这种评说又往往是主观臆断,甚至颠倒黑白的。正确认识这一点,才可能正确认识其危害与根源,进而提出解决办法。若再进一步深思,会认识到种种评说又各具特征:麻雀、苍鹰是以己之长度人之短,可以说是狂妄的片面指责;燕子是因己有短而责人之长,可以说是妒忌的恶意中伤;黄鹂、百灵是由己之长贬人之长,可以说是倾轧的凭空臆断;鹦鹉、喜鹊评说的似乎与己无直接干系,那么应是狭隘的无知妄说或庸俗的市侩习气吧?细察深思,在我们面前如同展开了一幅飞短流长的众生百态图。它与某种社会现状有时何其相似乃尔!认识到这一层,作文的思路,将会多么开阔,内容将会多么丰厚,也更贴近生活实际。作为有价值、有生活根基的创造性构思,它的合理化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源于平凡的生活。创造性写作之泉,离不开生活之源。对生活细察深思的意识,是有效地提高洞察生活能力的基础意识,是把思想锤炼得更深刻的基本条件。唯有从“细察深思”起步,丰富对生活的认识,才能逐步走向明察秋毫、独具慧眼、见微知著、入木三分、洞若观火的境界。“细察深思”,不只是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它将使中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学习、科研领域受益终生。让我们再看一篇作文。

[例文] 生活的遗憾——走进生活侧记 有人讲,生活就是尽情领受现实,无论它美好,还是严峻;也有人说,生活中充满着对往昔的追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但当我走进生活,观察

生活,体味生活,我发现生活中竟也有不少遗憾。

高二时,有幸和老师去沙滩人民教育出版社做一个电视节目,闲暇里与几位同学一起到马路上走走。突然,有个同学冲我们喊道:“看那,那几个字!”我停住脚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旧式建筑的大门匾额上,几个大字赫然跃入我的眼帘----“京师大学堂”。好家伙!我心底一惊:这里竟然就是中国第一所大学旧址。一百年前,戊戌变法中营建的大学堂,今天仍然显得庄重威严。

我怀着激动甚至有些虔敬的心情走上前去。大学堂大门洞开,我试探着跨进院子。这时,一位中年妇女从里面迎了出来。“你们是干什么的?”“噢,是学生,想参观一下。”“别看了,没什么东西了,早改成煤气站了。”那人语气颇有些不耐烦。“煤气站?”我顿时感到十分震惊。“是呀,周围几百户人都指着它烧水做饭呢!”“为什么不保护起来呢?这可是……”“保护了!门口不是镶了块牌子?”牌子?喔,门口是有一块写着“文物……”之类的东西。可这也能叫保护?我不便再问,退出门来。

望着这古朴的大门,还有院里挨挨累累的一排排煤气罐,我还能说什么呢?也许这中华近代文明的摇篮应当让位于普通百姓繁衍不尽的生活?但这生活的变异却是无情甚至有些残酷的。中国百年近代教育的发祥地,演化为煤气罐虎踞的营盘,听起来有些滑稽,但却是我走进生活亲眼目睹的现实,让人无奈的事实,让人遗憾的生活的真实。 我默默回转过身,有些茫然地望着马路对面,不忍再回头一瞥。意想不到,另一项遗憾又展现在眼前。马路对面人行道实在狭窄,道边矗

着鲜明的警告牌:“此处禁止停车,以免阻碍交通!”可偏偏就在这醒目的标牌前,示威似的,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安安稳稳地停在那里。行人纷纷绕行而过。轿车默默,车主安在?面对此景此情,同学有的叹气,有的摇头。一位同学操着看破红尘的口吻戏谑道:“这也值得大惊小怪?瞧你们一个个‘如丧考妣’的!”我们都笑了,可笑中带着说不出的苦涩与遗憾。

生活应该是随意的,可随意同样要有规则。生活又往往是无奈的,越是无奈越需要人的爱惜。否则,生活的遗憾将遍布全球,以至将我们淹没。我走进了生活,我发现了生活的遗憾,于是我警醒自己:让生活少些遗憾,多些美好,我将联合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共同努力。

[简评]这位同学写了“走进生活”所见到的两个镜头,两个稍纵即逝的极其普通的镜头。正是“细察深思”的意识,使作者能够捕捉到它们,进而写成这篇发人深思的作文,同时,也开阔了作者的眼界,丰富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

第一个镜头:“京师大学堂”变为煤气站。作者先是在同学的指引下发现:“一座旧式建筑的大门匾额上,几个大字赫然跃入我的眼帘----„京师大学堂‟”。马上“心底一惊”,旋即“怀着激动甚至有些虔敬的心情走上前去”,“试探着跨进院子”----这是观察的冲动和开始。接着,作者在文中记下了一位妇女的谈话和院中的景象。听和看,都是观察,伴随着细致观察,作者深入思考,正因为此,他才形成了强烈而深刻的感受:“也许这中华近代文明的摇篮应当让位于普通百姓繁衍不尽的生活?但这生活的变异却是无情甚至有些残酷的。中国百年近代教育

的发祥地,演化为煤气罐虎踞的营盘,听起来有些滑稽,但却是我走进生活亲眼目睹的现实,让人无奈的事实,让人遗憾的生活的真实” 第二个镜头:禁止停车的标牌前,公然停着奔驰轿车。这次作者是在不经意间瞥见的。瞬间,他观察了标牌、轿车、行人和同学的反应,并马上与第一个镜头建立联系。“细察” 经“深思”,在作文中升华为这样一段议论和决心:“生活应该是随意的,可随意同样要有规则。生活又往往是无奈的,越是无奈越需要人的爱惜。否则,生活的遗憾将遍布全球,以至将我们淹没。我走进了生活,我发现了生活的遗憾,于是我警醒自己:让生活少些遗憾,多些美好,我将联合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共同努力。”

世上万事万物,相互间既然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相互间也就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启发。琐细小事,往往蕴含着广泛、深刻的大道理。“细察深思”,就是飞架在“小”与“大”之间的桥梁,是开阔视野、丰富积累的必由之路。

二、“细察深思”,深化对生活的理解

广泛地认识生活离不开“细察深思”,深入地理解生活也离不开“细察深思”。

有这样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追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在纸上写下了“X+Y+Z=W”,并解释说:“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青年迫不及待地问。爱因斯坦停顿了一

下,然后意味深长的回答:“Z,代表少说空话。”

我们权且把这个故事当成发生在身边的生活真实场景,那么你会有什么观感呢?你将如何理解生活中的这一幕呢?缺乏“细察深思”习惯的、粗枝大叶的人,会认为爱因斯坦是在向青年传授成功秘诀,他们大约还会将“X、Y、Z ”工工整整记到笔记本上,再出于一片好心介绍给更多的人,从而使这则所谓“成功三秘诀”的公式广为流传。这样说绝非无稽之谈,我们可以在不少学校的走廊里见到诠释这则公式的宣传画。宣传画上,爱因斯坦睿智的肖像旁,写着颇费人端详的公式:“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细察深思”告诉我们,这是对生活错误的理解。让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这一幕。首先,这则所谓“秘诀”,并不是爱因斯坦主动要告诉青年的;是那个青年向爱因斯坦“追问”“成功的秘诀”,才引出这幕场景的。“细察”到这一点,还要“深思”,“追问”意味着什么?很显然,这种情状表明,爱因斯坦本对“秘诀”之类的问题不感兴趣,只是在青年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下,才极不情愿地“在纸上写下了„X+Y+Z=W‟”的。再者,当爱因斯坦逐一解释了“W”、“X”和“Y”,并且马上就要解释“Z” 的含意时,被“青年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那么Z呢?”,青年的打断、追问意味着什么?不由我们不深思。按生活常理,它表明了一种不满:青年对爱因斯坦为“X”、“Y”所作的诠释不以为然,他不想“勤奋”,也无心探求“正确的方法”。他“追问”“成功的秘诀”,动机何在,也就昭然若揭了——他想的是,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一觉醒来,大功告成。

如果说,当青年“追问”之初,爱因斯坦尽管不情愿,但还未形成对青年意图的警觉;那么,此时,这位科学巨匠恍然大悟。也正因此,才有如下情景:“爱因斯坦停顿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的回答:„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的本意十分清楚:成功是没有秘诀的。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勤奋地工作,努力探求正确的方法,至于那个“Z”,依爱因斯坦的原意要表示什么,亦即这位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从他科研的成功中,总结出的另一条什么经验,我们已无从知道——被那个青年“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那可能是锲而不舍,是不骄不躁,是团结协作,是机遇竞争,还是外界帮助?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我们现在只能将神秘的“Z”归结为“其他诸多因素”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因斯坦的原意,“Z”绝不表示“少说空话”,因为这种表面化、简单化的认识,无法与青年和爱因斯坦这一场“演出”中出现的种种细节相统一。“少说空话”是爱因斯坦就青年人的空想、空话开出的一剂有针对性的药,是专门送给青年人的特殊礼物。若一定要与对“X”、“Y”的解释挂钩,那就是:如果好说空话,那就不可能勤奋地工作,也不可能研得正确的方法,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将“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作为爱因斯坦的名言,悬挂在学校走廊里,实在荒唐。莫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如那个青年一样,急功近利,懒惰成型,需要特殊的针砭?不然我们何以要用“少说空话”来规劝他们呢?这不是错认对象吗?须知,这并不是爱因斯坦的原意呀。

生活中短短的一幕,需要我们“细察深思”,才能排除误解,求得理解。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差其言观其色”呀!

“细察深思”,是准确、深入地理解生活、理解题意的基础,有了“细察深思”,认识才能不只浮在生活的表面,思维才能突破“一般性”的窠臼,创造才能舒张开飞翔的翅膀。让我们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文题]就下面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想。

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前,排着不长不短的队伍。一位刚有柜台高的小姑娘,把鼻子尖贴到玻璃柜台上,“妈妈,我要吃糖!”她已经迫不及待了。售货员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当他以精熟的“一抓准”的手法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他把糖投入柜台,“这是您的一斤糖,八角,请付钱吧。”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

这位售货员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

缺乏“细察深思”意识的同学,大约都会写成一篇赞颂“爱心”的读后感。泛泛地谈“爱心”,并不是由就这一特定材料引出的感想,并没有揭示出张秉贵此时、此地,面对特殊对象献出的“爱心”的特性;他们所写的那种“爱心”,实际是很多同学头脑中都有的定式,就写成作文的立意而言,是毫无创造价值的模式。

略能“细察”,稍有概括“深思”能力的同学,会从材料中发现对比关系:小姑娘还很小,刚有柜台高;而张秉贵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小姑娘的要求很幼稚,而糖果柜台前,顾客正多,张秉贵的工作分外忙碌。但这位劳动模范,并未因此而忽略一位小姑娘幼稚天真的要求。这正

是张秉贵的模范本色。但只有这些,似仍嫌不足。要想让作文实现超越,绽放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还需看得更细些,想得更深些。 是呀,在顾客盈门的售货大厅内,一个稚嫩的童声发出的天真渴求,并未被一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忽视,这本身的确十分动人;但集中体现张秉贵这份关注的举动“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并未引发“柜台前的顾客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的动人场面。将一件“两块糖果”的小事推向“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高潮的,恰恰是张秉贵“给那位妈妈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并且让这位妈妈付钱的言与行。这是颇耐人寻味的。生活要求我们“深思”。看来,张秉贵给予小姑娘的爱心,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那种“爱心”。 让我们回到张秉贵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地点,面对特定的对象,替他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听到小姑娘对妈妈提出的“我要吃糖”的请求,张秉贵大致可作如下选择:一、事不关己,不予理睬;二、劝说小姑娘几句“小妹妹,别着急,就快到啦”云云,而且可以是笑容可掬的;三、从柜台里拿出两块糖递给小姑娘,不再取回;四、出以公心,事后自己补上这两块糖钱。四种选择全有各自道理,甚至全都不失高尚。 但张秉贵单单选择了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一种,一种绝对纯洁,剔除了任何物质色彩的纯粹的心理体贴、精神关护——“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这是刚才给小姑娘的两块‟,他把糖投入柜台”。在场顾客的内心深处,也都渴望着这一份特别纯净的“爱心”,此时此刻,他们的渴望被张秉贵的极为自然流畅的举动唤醒,于是,“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于是,

才出现了“掌声像春风般拂荡在售货大厅”的动人场面。从这一个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分明感到老劳模那份明净的爱心,这份化作糖果香甜的挚爱,这份为满堂喝彩所强化的醇美,一定会常驻小姑娘的心头:张秉贵用两块糖果铸造着一个人的灵魂!

这种“细察深思”使认识、理解,也使作文立意超越了文题材料本身,实际,也是对生活本身的超越。超越就是创造,这种创造的价值在于,它能给读者以启迪,促使读者产生新颖的认识,形成对生活深刻的理解。经过“细察深思”,才能写出有创造价值的作文。让我们撷取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

[例文] 蓝天白云般的爱心(片段)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是堂堂五尺男子汉,但他心细如发。它不仅关注了小姑娘稚嫩的要求,“从柜台里拿了两块糖果,给了小姑娘”,而且更细心地在“称好糖后,微笑着从里面取出两块”。张秉贵这一举动,为小姑娘解除了可能面对的烦恼。试想,如果他不取出那两块糖果,小姑娘回家可能就要受到妈妈的指责。妈妈会对她说:“以后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许再这样说话!这样说话无异于向别人索取,这是在占小便宜„„”为此,小姑娘的天真可能就要蒙上一层阴霾,他再面对人世也许就不再像今天这样质朴无瑕,她再看头顶的天空也许就不再像今天这样亮丽蔚蓝。张秉贵不但关怀着小姑娘的今日,而且关注到了小姑娘的未来。这种关护大约并非张秉贵刻意为之的,但这是他为人的准则,是他行为的规范。张秉贵无愧于今日百货大楼门前的纪念塑像——他用两块糖果,为共和国塑造了一颗美丽的心。

三、“细察深思”,升华为独到的见解

冲破思维一般化的束缚,表白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使这种冲破和表白,通过文字合理化,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这种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细察深思”。没有“细察深思”,就往往会迷失在一般模式的窠臼而不自知;没有“细察深思”,即使有独到见解的萌动,也无法言之成理,说得清清楚楚,使“萌动”扎根、抽芽、长叶、开花、结果。胡适先生谈到国学研究时,曾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态度。借用来说作文,可以转化为“大胆地立论,小心地论证”,当然,这里的“立论”也好,“论证”也好,都不仅限于议论文术语的狭窄范畴,而是就思维和写作的广泛天地而言的,它可能是直接的论说,也可能是间接的文学的描述。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是“大胆立论”的突破,“小心论证”的表白,都离不开“细察深思”。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文题]就以下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感想:

今年夏天,北京市40余家大商场联合推出了“文明伞,大家用”的公益活动。为什么叫“文明伞”呢?因为“借时无须抵押,还时全凭自觉”,用以提倡精神文明。据统计,自六月一日起,共投放伞具2万把,约十万多人从中受益,雨后还伞率最高时可达80%左右;另一方面,截止到九月十日(雨季已过),四十余家商场“文明伞”的保有量共为3344把,回收率为16.72%。活动结束以后,在记者就这一数字随机采访时,有代表性的回答时:“也许是不下雨,想不起来还”,

“可能不顺路”,“没准坏了,不好意思还”。有一位女士举例说,她的一位同事出去旅游,用来遮太阳的就是一把“文明伞”。

面对生活中的这种现象,绝大多数同学将会发“忧思”之慨。会痛惜“文明伞”回收率之低,会谴责不归还“文明伞”的行为,会归结为“精神文明”太差,亟需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大家会众口一词,万人一面。这种立意当然不差,也自有其积极意义。但若众口一词,没有独到见解,也就淹没了个性,消失了创造和超越。

一次在厦门讲作文,用到了这则材料。当读到“四十余家商场“文明伞”的保有量共为3344把,回收率为16.72%”时,在场的几百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气。这不约而同的一口冷气,形象地表明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大家共同关注的,大家神经的兴奋点就“在投放两万把,最终保有量仅3344把”这巨大的反差上。这种思维定势是可以找到根源的。相对来讲,中学生心地纯洁,渴求美好,年龄决定着这一群体的认知特征:可以对许多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眼里却糅不得半点沙子。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多许多,我们可能习以为常;但若有一点不如意,就可能伤透了心——难得设身处地想想父母的不易。班里谁做的好事,可能毫无感知;一旦谁有丁点差池,就可能深恶痛绝——全忘了这个班级几年正常运转下来,多少人,包括自己,曾做过无私奉献。这种由年龄、阅历、地位决定的思维片面性,再经过舆论的熏陶,强化为定势,也就不足为怪了。

打破思维定势,形成独到见解的唯一途径,是“细察深思”。细察,我们会发现这则命题材料,正像生活一样,是分为正反两个方面的。分

号之前是一个方面,好的方面:“文明伞”活动,从规模、宗旨、口号、目的,到投放量、受益面、回收率,都是很值得肯定的。分号后是“另一方面”,这才是值得忧思的一方面。

我们还是将材料还原为生活。设想四十余家商场的董事们,今天在这里开会讨论,明年“文明伞”还投放不投放?假如与会者都千篇一律地说:“不再投放了,精神文明这样差劲,还投放什么呀?他们不配!等精神文明上来再说吧……”整个会场沉浸在一片死气沉沉之中。假如你是其中一家公司的董事,风度翩翩,年轻有为。你坐在会场一角,静观眼前愤怒的灰色波涛汹涌,当那些陈词滥调说倦了的时候,你缓缓站起,面带谅解的微笑,操着浑厚而沉静的声音,轻轻而坚定地说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应该投放!”

这富有创意的“大胆立论”一经提出,相信你必定引来万众瞩目。你必须说出立论根据,你必须“细察深思”

当然,在说出全新见解之前,你已经经过“细察深思”,现在你从容道来:这令人忧思的16.72%,并不是一场雨的结果,据统计,6月1日至9月10日共降雨34场,那是经过一个夏季34场雨之后的结果啊,经过34场雨的检验,剩余16.72%,3344把。

设每场雨的理论还伞率为X,可得出这样的算式:20000×X34=3344。计算结果,理论上每场雨的还伞率是高达95%的。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数字。为什么实际上最高还伞率只有80%呢?因为实际情况有些复杂:可能有些雨很小,借出的伞不多。如果30多场雨,每一场雨伞全都借出去,这样还回来,再借出去,最后剩下3344把,那么每一

场雨后的还伞率就是95%。这样细细推算,结果表明并非像直观的那样糟糕。一场雨是一场文明的洗礼,北京人的精神文明是经受了考验的,忧思之外也还是可以怀有很大希望的。于是,你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发表陈词了:

“上万把文明伞绽放在雨季北京的街头,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精神文明生动、形象地展示与检验。即使是对它散失的采访、讨论与忧思吧,也是精神文明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推广。精神文明是抽象的,很难量化。文明伞,既是高效的公益广告,又是对精神文明程度最直观的量化检测,将为决策部门提供多么宝贵的数据资料!”

“文明伞是散失了一些,但像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它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四面八方。这使我想起了长征,由江西瑞金到陕北直罗镇,几十万红军只剩下几万人,但毛泽东说得好,红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相信,沉郁在会场上的阴霾将会一扫而开,你的发言定会迎来满堂掌声。当然,你倜傥不群的风采,你的公司群贤毕集的形象,也必将深深刻印在人们心目之中。

当然,谈“忧思”也并非不可,只是应具体地谈,切中材料地谈,这其中的独到见解,也由“细察深思”升华,“由表及里”而来:

“也许是不下雨,想不起来还吗?你遗忘的岂止是一柄文明伞?可能不顺路吗?难道你踏上文明之路竟这般艰难?没准坏了,不好意思还?是呀,就连我也不好意思挑明,您究竟是哪儿坏了?用来遮太阳的就是一把文明伞?她遮蔽的岂止是自然的阳光?是心灵也遮上了

阴霾吧?”

四、“细察深思”,揭示生活本来面貌

面对现实生活中错误的、陈旧的观点、现象,怎么办?对方若是公认的荒唐,那还好办;对方若是凭借着强大的习惯认识,以势压人,需要你仰身一格,怎么办?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真正具有战斗力量的是雄辩,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遵从于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雄辩。雄辩现实与逻辑的力量从何而来?来自“小心地论证”,来自“细察深思”。我们处在一个从下层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在巨变的时代,我们的观念也必然承受种种新旧观念交锋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现实“细察深思”拂去表层蒙蔽的尘埃,才能还“真、善、美”,或是“假、恶、丑”,以本来面目。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思想的力量在于理性和逻辑,这理性和逻辑,也蕴蓄在“细察深思”之中。

[文题]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辞行:“师傅,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一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傅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还是没有溢出。“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没有溢出。“满了吗?”师傅笑问。徒弟无言以对。

阅读上面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题目] 寓言作者和以这则寓言作为材料的命题人,他们的立意指向是很清楚的:“学无止境”,在学习上是不容许自满的,这一点与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高度契合,于是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但是,细察之下,我们会发现,就这一则寓言而言,立意很具有两面性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反其意而为”挺身一辩呢?但要使“反其意”反得合理,反得雄辩,必须“小心地论证”。“小心”,并不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小心”也要大胆前行,胆气的根基就是“细察深思”。

首先看徒弟的要求:徒弟“出山心切”,想“独闯天下”,并没有什么不对。其次再看徒弟要求的根据,看徒弟要求出山的理由是否合理。这里有值得商榷之处:“满了,装不下了”,好像难以为其辩白;但“我已经学够了”,却包含有“满了”、“厌了”两重含义。这就为“反意辩驳”打开了通道。他为什么愚钝地自以为满?又为什么学而生厌?只有到师傅这一次“装大碗”的“教学”中去寻找答案。于是,寓言原有的寓意,破绽百出;而批判构想的锋芒,便成为雄辩滔滔的破竹之势。

[例文] 走出深山,充实自我

从前,有个徒弟学艺多年,想出山独闯天下。不料师傅不鼓励他出山,认为他学得还不够,就像一只碗,即使装满了石子,还可以再装进沙子、石灰和水。徒弟无言以对,看来也只好打消那出山的念头,继续留在师傅身边装他的那只永难装满的“大碗”。

这个徒弟实在笨得可以,“学无止境”是小孩子都知道的起码常识,他却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已经学够了”,“满了,装不下了”。在师

傅一再地譬喻开导下,迟迟不能领悟,最终也只落到个“无言以对”,真是一个十足的木头脑壳。

徒弟是笨的,师傅是灵的;但若探究徒弟为什么这样笨,就不能不追究师傅的责任了。徒弟学艺多年,这“艺”,师傅是如何教的,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看到了由石子到细沙,再到石灰到水的这一套“循循善诱”,每一程序、每一方案,全由师傅指定。第一次粗放型的“石子”还可以由徒弟“照办”;后几次则全由师傅包办了。徒弟只有呆在一边,观摩师傅精熟的手法,领略由师傅预定好的哲理。不让徒弟动脑、动手,徒弟不笨才怪!这样的师傅还要把这样的徒弟留在身边强行“补课”,再多年学艺下去,徒弟的脑子真该让师傅装满石子、沙、灰加水和成的泥浆了。

徒弟再笨,但有一点却是对的:他“出山心切”,想“独闯天下”,倒不失是一个明智的要求。也许徒弟悟出了一点再如此学下去没有出路的道理,他说的“够”,未尝不含有几分厌倦的意味。也许外面的世界实在精彩,而“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声音又依稀传进了深山,徒弟这才萌生了独自去闯练一番的念头。可惜,被他那“必欲灌满而后快”的师傅扼杀了。

真知,在深山里,在师傅身边,是装不满的;装满了也就不再是真知,而只能是僵化的教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应当让世上所有的师傅解放自己的徒弟,真应当劝山中所有的徒弟走出闭塞的山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荆山之玉、东海之珠,等着有志之士去采撷;北国的云杉、南岭的矿藏,等着有为青年去开发,

纵马天涯、踏遍青山的学子,将有一个真正充实而多彩的自我! (本文获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

[简评]这篇作文,在命题寓言的字里行间,披沙拣金,审视推敲,终于一反命题原意,作出了有力的反驳,表现为雄辩滔滔的完整构想。这构想,绝非为反驳而刻意为之,它是建立在“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真理基石之上的。在作者缜密、锐利的雄辩锋芒下,命题寓言的陈旧与疏陋于是昭然若揭。“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一国学研究中的至理名言,在这篇小小作文中闪射出睿智之光。 通过这篇作文的启发,我们应能在创造意识与方法上都取得借鉴。意识上,我们应体会到,某些即使俨然正气的作文命题,也可能包容着陈腐气息,在改革巨变、思维更新的今天,尤其如此。而我们只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就可以高屋建瓴,有所创造。方法上,我们则应切身体会到,逆向创造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必须经过细察文题、精深思考的“小心论证”,使自己的思维和文章无懈可击,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像律师站在法庭上,人命关天,半点含糊不得。驳论的无穷魅力,就蕴蓄在这“细察深思”之中。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市各区县为选拔三好学生、市优秀少先队员,进行严格的测试。各区县17名参加测试的候选人是从28000多名学生中出来的佼佼者。在时事政治、演讲、音乐、图画、体育等各项测试中,他们都有出色的表现。但一项在他们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测试的项目,却使他们几乎“全军覆没 ”。

镜头一:美术试场门口,一把扫帚、一块脏抹布随意横在地上。17名优秀生先后从它们上面跨进跨出,却没有人理会这影响环境整洁的“分外事”。过了一会儿,倒是一位与这次测试毫无关系的老师经过,注意到这一问题,把扫帚、抹布捡起来。当然,这些考生和教师都没想到这原来是主考官们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

镜头二:美术测试场内,考生们面前除了有图画纸外,台上还放着草稿纸、铅笔、刀片等。题目宣布后,考生开始削铅笔,17个人中只有3人把铅笔屑削在稿纸上,其他人随意削在台上、地下。考试完毕离开考场时,只有1名学生把削下来的铅笔屑用纸包好,丢在废纸篓里。

要求: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题目]

[例文] 纯真的孩子和纯真的人 十七名胸前飘着鲜艳红领巾的孩子从28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参加某市为选拔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而进行的严格测试。他们不仅是28000多名纯真可爱的孩子中的佼佼者,更是中华民族几亿同龄人的代表。可以想象,他们个个都还稚气未脱:玩笑时可能还要掐掐同伴的耳朵;解题时可能还要吮咬自己的笔管;天黑时可能还要急着扑进妈妈怀里----就是这些纯真的孩子,绽放开一朵朵昭示希望的“童子面”。

他们的体重也许还不足一袋面粉,但在时事政治的考卷中,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帮老婆婆背面送回家”;他们的个头也许刚高过讲台,

但在庄重威严的主考面前,却能侃侃而谈,演讲得十分出色;他们的嗓音也许还是没有个性的童声,但唱出的却是我们听过的最纯真的歌声;他们的图画也许还不合透视比例,但却是大人们不能企及的缤纷世界。哦,祖国的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们!

是的,他们个个不凡,样样出色;但一项在他们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的测试项目,却使他们几乎“全军覆没”。该怎么评价这种测试和怎么看待这次“覆没”呢?

十七名优秀生先后从美术试场门口横倒的扫帚、抹布上跨过,这当然让主考官们失望,但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关注这“分外事”呢?他们理应全神贯注于即将开始的美术比赛。难道走向手术室的外科医生应该先擦净医院的走廊?难道走向绿茵场的甲A球员应该先捡拾场边的塑料瓶袋?“与这次测试毫无关系的老师”才“注意到这一问题”,这是多么合理的结果!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分内事”,这是多么优秀的素质,也是优秀生成为优秀生的基本素质。如果大家都干好自己的“分内事”,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了倒扫帚和脏抹布;反之,如果我们在上班、上学的路上都竞相去干“分外事”,我不知道有谁还能准时走进自己的教室和车间。这种精心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究竟有几许现实意义呢?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们中的多数将铅笔屑随意地削在台上、地下,的确让人遗憾。可我们的主考官为什么不明示给他们呢?或许孩子们因为备考而紧张,或许因试毕而兴奋;更何况大多数孩子在不明了“稿纸使用须知”时,又怎敢斗胆用它来削、包废铅笔屑呢?如果我们的

孩子从小受的就是循规蹈矩的教育,如果他们的纯真就产生于“听话”的温床,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为他们今天的不尽如人意而责怪他们呢?当第一片铅笔的废屑飘落到地上的时候,就去提醒孩子们,是不是比事后长吁短叹更有意义呢?可尊敬的考官们,请扪心自问,给我们一句诚实话,以无愧于孩子们称您“老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许,对这屑屑笔屑,您们当时也并未发现,更没想到;那么,事后道貌岸然地指责孩子,是不是有些过分?也许,您们“火眼金睛”,当时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就是留一手,成心不说;对不起,那我倒要问了---如此,是何居心?

须知,我们的考试和选拔,不是为了难住孩子,考倒孩子,也不是为了给他们什么“生活即隐性考试”的玄虚启示;而是为了教育孩子,帮助他们由纯真的孩子成长为纯粹的人。我们的应试者都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小不点”,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主见。这就要求社会,包括我这个年长一点的大哥哥,少一分严肃,多一点呵护,少一分难为,多一分明示,让纯真的孩子在我们的呵护和提携下成长得更从容、更坦然。请相信,实现由纯真孩子到纯真的人的跨越,不唯需要时日,更需要恰如其分地提携。(本文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

[简评]这个命题的初始意图也是很明显的,无非在批评当今对学生的教育,一手硬,一手软。使得孩子们在那些技能方面,比如演讲、政治、音乐、美术等都很出色,但在品德方面就比较不遂人意,以至于面前的扫帚、抹布都没人俯身一拾,铅笔屑随意削在台上地下。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篇作文题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作者细察文

题,深思社会,将对文题和现实的“细察深思”紧紧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这篇绝不拖泥带水、绝不折衷调和的辩驳文章。文章开始,先用两段文字,用极其细腻、抒情的笔触,从两个层面、多个角度,描绘出孩子们天真幼稚和聪颖可爱的形象,这种描绘得到了“细察”文题和“细察”生活的双重支撑,牢牢打下了全文立论的基础。基础打定,文风一改,语言由温软,一变而为犀利。对文题中提供的第一个“镜头”,作者明察秋毫,抓住文题内的“分外事”立论:对于“分内事”,我们大家都应该做好;但是对于“分外事”,实事求是讲,在很多具体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可能顾及的。这其中,作者作了有力的类比辩驳,展示出平日对生活“细察深思”得来的丰富积累。对文题中提供的第二个“镜头”,作者立足于孩子年龄本身,对这样年龄的孩子,该怎样进行教育?是应该事先提醒,对他们呵护关照,还是应该事后指责?这当然是立足于社会现实,对生活深思得出的质疑。至于后程,作者就主考官当时是否有所意识所做的假设推理,令对手左支右绌,简直被逼上悬崖。这种逻辑力量,当然也源自深思生活的积淀。

尽管违背了命题的原意,但是这篇作文仍然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当时的评语是:

作文的立论别具一格。他认为孩子们对扫帚、抹布的不“关注”是有道理的。他举了医生、甲A球员等例,用以阐明:全神贯注干好自己的“分内事”,是一种“优秀的素质”。这种精心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细读全文,你会觉得他讲得也有道理。可见,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立论,不能人云亦云。当大

家都叫好时,你恰如其分地说两句“不好”,未尝不是好事。只不过你说“不好”,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有理有据地说,而不能为说而说。这篇文章推理严密,论据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想想这种测试有什么弊端没有,对于打开作文思路不是很有帮助吗?

文章得奖发表后,我找写这篇作文的同学谈了一下。我说你这篇文章写得还不够有力;这两个镜头结合起来,才更有力:正因为在第一个“镜头”中,由主考官们特意设计的胡乱扔倒的扫帚、抹布,造成考场环境的赃和乱,才诱发了第二个“镜头”的出现。正因为又脏又乱的环境,考生才不去珍惜、爱护,才随意往地下削铅笔屑。如果这里是一种窗明几净、非常整洁的环境,考生自然就不会这样做了。这场主考官设计的“隐性情景测试”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作文在某一方面没能充分展示逻辑的力量,没能把雄辩推向更深的层次,其原因,不也是思考欠深吗?

当然,无论我还是这篇作文,都不反对爱护环境,更希望青少年能养成珍爱环境的美德,只有千百万纯真的孩子成长为纯真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可是现实中,像这么一类不顾生活实际,也不顾青少年实际年龄和心理状况,刻意拔高的做法,是有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这种状况,并不鲜见,同学们这方面的切身感受也不少。“细察深思”,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也可以使我们具备更敏锐的思维和雄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揭示生活的本来面貌,维护自身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

五、“细察深思”,挑战生活智慧之源

先看一篇竞赛得奖作文。

[例文] 苦乐年华 又翻过了一页台历,高考倒计天数变成了“192”。

几口灌下了外婆端来的牛奶,攥着半块面包,我冲下了楼,满口浓浓的甜香„„

听着同学哼着的歌,我匆匆忙忙坐到椅子上,习惯地一手托着脑袋一手翻看本子,记事本上满满的全是新年联欢会的事:

复查初三⑴舞 高二⑷京剧 高一⑵相声课----间操

帮高一⑷赵阳改舞----中午

给赵飞请人辅导相声----课间办好

录像 胶卷 主持人服装

敲定节目单,送政教处审批

开会讲化妆要求,辅导演员化妆

修改主持人台词,串场

„„

天!脑袋都大了。我拿出“专心卡片”,由1数到20,又由20数到1,连数五张才算“专”下心来。“好累呀!”我闭上眼,轻轻捏了几下晴明穴。老师走进了教室。

„„外语早自习„„课间托冯岩找陈阳,约定课间操为赵飞辅导相声----课间操谁都不爱上,没问题„„语文课„„

下课铃一响,我狂奔出教室。先去操场向班主任请课间操的假,又

飞跑到政教处复审节目,外面早有几个班的宣委等着,一见我,立马围上来,都是相同的一句话:“李璇过来一下,有事求你„„”演员陆续一拨拨来,有的是要求上节目的,有的节目改了要求再审一遍,还有的抬出××老师的大名,说节目是他给排的。为这为那喳喳不休,我只有点头的份了。一心惦记着第三节体育课,体育老师查考勤倍儿严,今天居然出政教处办公室时,拍了我一下肩:“忙吧,体育课甭写假条啦!”“啊,老师!”我差点没哭出来。珍贵的45分钟啊!赶紧改主持人的台词,几个人推敲节目单。一节课好快,下一节,好像是政治。算了,不去了,晚上回家自己背吧!可第四节,数学。没辙,赶紧让王宇去打探。一会儿,他兴冲冲回来说:“没关系,数学测验,回头找老师要卷子,晚上补呗!”我长舒一口气,这下时间有了。 中间不断有人来找。跳“宫廷舞”的同学,来质问他们的节目为什么不行,我一愣才想起是哪个舞:“你们跳什么舞不好,干嘛非跳交谊舞?”“那是宫廷舞,根本不是交谊舞!”那位同学神色黯然,声音也有些抖了,“为了这舞,我们两个双休日都没休息啦,为了排练,我丢了辆自行车,还有两盘磁带„„”“是呀!”不由我不心软,“我也做不了主,我给你想着这事,一定替你向老师争取,好吗?” 中午给戏校同学打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主持人的服装借来了。顾不上吃饭,顶着风取了回来。咬着馒头赶到政教处汇报节目单的事,顺便提起宫廷舞。刚一张嘴,主任就大手一摆:“什么宫廷舞?你说和交谊舞有时么区别?”我忙不迭地辩解:“高一小孩编个舞也不容易,那个舞他们可没少费劲儿„„”主任用眼角斜扫着我:“在你们

眼里差不多,只是个舞,可跳完的后果呢?你们学生会到底该提倡什么?”“可„„”我不想放弃,“您看哪不好,我帮他们改嘛„„”主任挥着节目单,用手指使劲敲着桌子:“这根本没什么可商量的,这是思想意识问题!”又直冲着我说:“我看你思想上也有问题!”当头一棒,我心中一片阴云。我已无心细听主任那熟练的质问,只是一味点头。恍惚间,似乎听到他提到“优干”,还有“市三好”。它的眼中充满了焦虑。

回到教室,满满一黑板政治题像黑云一样压过来,我抄着“权利就是义务,权利越大义务也随之越大„„”

抄完了去看主持人串词,本该“请邵校长讲话”的词,他一紧张给念成“校邵长”了,“哈哈„„”开心的笑声冲走了午间一切不快。 下午三节课,节节课间都有令我感动的事。班里同学见我忙,主动帮我写稿、打印、送通知,还专为我倒了一杯水,让我注意身体!桌上又是一叠贺卡,片片贺卡都是真诚的祝愿。其中有一张,尽管换了几种笔体,我还是认出来了,是我最好的朋友。“知道这几天你的心一定很累,我看着你,想着你呢!”我热泪盈眶。

晚上班里排练,天黑时,在校门口正巧遇见班主任,他笑吟吟地招呼我,语重心长地说:“高三啦,又快期末了,你可得 „„”

一回家就听外婆着急地说:“还不去看看王老师?我在医院里听说她晕倒了!”我撂下书包,端起热腾腾的面赶去送给老师。老师吃得很香,我心里也很甜。

回来急忙补了白天的政治、数学。一看表,还有一个小时就是2月

27日了。

外婆送来一杯热咖啡,苦苦的,却很提神。

(本文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简评]高三,离高考还有192天,时逢第一学期期末,新年联欢会前夕。作为学生会主席,作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高三课业繁重,不能掉以轻心;晚会会务纷杂,样样都得操心;协调师生关系,需要任劳任怨。这位小作者,勇敢地迎接着生活的挑战。她关注生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敏锐地感知生活,品味着生活中的苦与乐,在这感知与品味中丰富着自己,提高着自己。这种自身的丰富和提高,靠什么?或者说,这种对生活的投入和挑战,靠什么?靠的是“细察深思”。正因为有长期的“细察深思”的习惯,作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才能处理生活中复杂的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才能汲取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欢乐与关爱,用以化解难免的困难和烦恼。作文写的是作者一天的经历,看似琐琐碎碎、枝枝节节,但它却像生活本身一样真实。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分明看见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女,如何以自己热诚、坦荡的、毫无矫情、毫无造作的特有风度拥抱生活,挑战生活的。“细察深思”,给我们的不只是作文的智慧,它更是生活智慧之源。

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所能感知的最严峻的挑战,大约无过于高考了。高考考场上的作文,能够像竞赛作文一样,抒写真实的感受,迎接生活的挑战吗?这一点我可以明确地说:有!即使在若干年前,在考题立意取向严格限定的时期,也仍然不缺乏勇敢者。毕竟,有这种年轻

人,他们把生活看得比考试更重要,他们胸中有忠实于生活的熊熊烈焰在燃烧;毕竟,有这种年轻人,他们对生活有“细察深思”的习惯,因此他们更了解生活。“细察深思”,给了他们智慧、见识和勇气。他们超卓的思想,像腾翔于考场的雄鹰,他们的考场作文,闪射着诚实与睿智的光辉。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的一个大玻璃罐当着足球盘带着,这一脚蹚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里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玻璃,“扑哧”,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囔着“大家都沾点光吧”,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挨着呢喃着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到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子沾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

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雨停了。我回家拿了扫帚和铲子,又回到原地一看:碎玻璃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意连那摊黑糊糊的痕迹也看不出来了。我开始是发楞,随后才恍然大悟:“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那么,到底是他们之中的谁清理了这个地方呢?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

注意:①选写“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都可以。②推想合理,符合材料所设置的情境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③符合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突出人物的心理行为和事件的经过。④“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⑤题目自拟。⑥不少于350字。

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议论的内容与31题记叙的内容有没有联系都可以。②题目

自拟。③不少于350字。 面对命题材料就好像面对实际生活。对命题材料的“察”与“思”,和对生活的“察”与“思”,是有一致性的。例如这个命题材料中的几个人物,在缺乏“细察深思”意识和习惯的人面前,很容易被误解,被误解为缺乏起码的道德水准的,平直单一的脸谱化的人,正像生活中常有的对某些人简单化的认识一样。可是细察材料,我们会发现那几个人物,都是两面性的人物,这也像生活具有多面性一样。“运动鞋”“大概也

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红雨衣”“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伞下的一对”也是在讨论着“中国人的公德心”中“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的。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积极因素,这也正是“我” 最后“开始是发楞,随后才恍然大悟”认识到“„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他们都有可能回来”的原因。认识到这一点,记叙文故事的构建,就有了合理有的分界。凡是注意到几个人物主观上积极因素的,都较为符合材料所规定的生活情景;反之,若只一味强调客观对几个人物教育的作用的,都不够符合题意,也不够符合生活逻辑。这一高下分野,原因就在于是否具备“细察深思”的意识和能力。当然,独具慧眼慧心的高手,就会写出深刻揭示生活的奇文佳篇。

[例文] 干净了吗?

伞下的一对边走边谈。

“什么,你刚才说我白头发?”女的捡起断了的话头。

“不敢不敢,我是怕你发牢骚伤身体„„”

“不发牢骚怎么样?你去学雷锋?”

“学就学,你付多少钱?”

“请你撮一顿,鸿宾楼!”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没容女的琢磨过味来,男的已一头冲进了左手的公共汽车停车场。一会儿,只见他左手挥着大扫帚,右手执着铁簸箕,兴冲冲跑了出来。“看好吧,您哪!”夜空中甩下了一句。

三下五除二,稀里带哗啦,一大堆碎玻璃片和黑糊糊的东西被撮了起来;与此同时,站亭旁的垃圾桶可倒了霉,黑糊糊的东西挂满了桶口,流满了桶身。

“不行,不行,这还有哪!”女的踮着高跟鞋尖,戳戳点点。

男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抡圆扫帚,来了个横扫千军„„

“哎呀,哎呀!”女的说不清是在叫还是在笑,“干嘛呀你!”尖利的声音在春夜里格外刺耳。

猛的,男的止住扫;随即,女的也止住笑----候车亭前是干净了,但真的干净了吗?垃圾桶,马路上,还有„„心灵里„„

[简评]这是一片构思奇特的考场作文。

作者没有像一般考生那样,去想是想象“运动鞋”、“红雨衣”或“伞下的一对”,哪个良知有所触动,幡然悔悟;没有去描写这个或那个如何精心打扫车站前的污物。而是出乎读者意料的,让并未觉悟的“伞下的一对”,经过一番调侃,并非出于本意的“打扫”了候车亭前的地面,故事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以“奇”取胜,但这“奇”是有生活依据的;文中的主人公在调侃,作者的内心却是相当沉重的。作者“细察”生活,才发现了作文的生活依据;作者“深思”生活,才感到格外沉重。伞下的一男一女,你来言,我去语,不但与原材料丝丝入扣,自然熨帖,合情合理;而且特别切合生活实际:我们周围不是有许多这种浑浑噩噩、低下无聊的人吗?作者对他们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对于我们绝不陌生,有着相当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小说典型性的特点。

作者以“奇”取胜,但绝不是为“奇”而“奇”;文中笔调看似轻松,实际包含着深刻寓意。候车亭表面干净了,他处却更脏了,而当事人的心灵也并未得到净化。从大到小,从局部到全局,生活中这类事情并不鲜见。作者的轻松笔调带有强烈的讽刺性,使读者在笑谑中生发深层次的思考。短文讽刺虽然尖锐,却又在结尾的“止住扫”、“止住笑”中包含了殷切的希望。因为有了这层希望,短文规劝的意味浓厚了,效果也会更好些。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一条写作规律:见解来自生活,描写也离不开生活,只有对生活“细察深思”,才可能具备了解生活、反映生活、干预生活、挑战生活的主动权。

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讽刺强烈而又不失对美好的积极向往----这篇作文,在这两方面对我们的启发,都应能转化为我们平日对生活“细察深思”的执着努力。

[例文] 抉择

一个大玻璃罐被踢碎了,一个社会问题随即摆在来去匆匆的过客面前。一瞬间,人们被推到抉择的答卷前。肇事者因事出意外而吃惊,他避开了;身受其害的人或“鼓其泥而扬其波”,或顿发“国人丑陋”的时新牢骚,而将自身置之域外;当然也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调侃地付之轻松一笑的“局外人”。举手之劳而利万人,他们却不屑一为。

这些人的抉择统统错误,因为在他们心灵的天平上,一大于一万;因为在他们行为的答卷上,一大于一万。“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腐朽的利己哲学锁住了他们的良心、爱心。

老山战士说得好:“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君不见,从抢救61个阶级弟兄到向洪涝灾区伸出亿万双救援之手,理解与挚爱的春风正呼唤着神州大地的姹紫嫣红!

“运动鞋”不要避开,“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留住脚步。重新抉择吧----因为,一,毕竟小于一万!

[简评]《抉择》这篇短文,文长不足400字,但文笔简捷、笔势兄建、论辩性强、说服力强。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有赖于作者较强的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概括能力从何而来?来源于“细察深思”。

命题材料中写到了“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等人物,不是把他们当成个体的人物,而是有意概括为众生百态的代表。文章在引述材料时,还依据他们的特点,扣住生活实际,做了概括和分类。提高了原材料的代表性,也就提高了作文的社会含义。

命题材料中描述了一个玻璃罐踢碎后引出的故事,作者马上用一句“一个社会问题随即摆在来去匆匆的过客面前。”概括的意识和能力使评论一针见血地探到问题的本质。

在概括性的介绍了“过客”们在“问题”面前的反映之后,作者一语扣住:“举手之劳而利万人,他们却不屑一为。”问题的本质昭然,下文的“这些人的抉择统统错误”,就显得分外有力,“理解与挚爱的春风正呼唤着神州大地的姹紫嫣红”,也就特别动人。

由于高度概括显出的力量,结尾处“重新抉择吧”,对文题呼应的结构意义,收束文意的思想意义,也就都十分鲜明。

概括,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是生活智慧的反映。只有经过

“概括”,生活中的零碎的、纷繁复杂的具体的事物才真正被认知,生活才真正被认知。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细察”,才能使感性认识得到日渐丰厚的积累,为经由“深思”形成理性概括打下基础。“细察”、“深思”,是两个绝不能分开的,相伴相随、交融在一起的,将客观世界主观化的思维过程,认识生活的过程。只有认识生活,才真正具有了生活的权力,也才真正具有了迎接生活挑战、并且挑战生活的权力。

[文题]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1.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注意:①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想象要合理。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④200字左右。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1”,自

由决定。②不少于600字。 在〔材料1〕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可敬的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小新,

他能“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而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实在不简单,这也是第一篇作文的立意取向。但是,“深思”一下,辩证地、实事求是地想象一下:小新,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凭借尚未发育完全的身躯,稚弱的肩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胸怀“乐于助人”的美德,背负沉重的负担,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我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如下的问题,难道我们想都不会想吗:这6年,1000多个日子,别人都在干什么?小新、小牧的学校、老师、同学,那么多熟人、生人、邻里、路人,大家都在干什么?难道大家都是看客,都把这份负担兼荣誉留给小新?难道小新是亘古之来、天地之间第一人?小新的光荣,不就是社会的耻辱吗?在这种深入认识之下,按命题1要求“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会有怎样的合理想象呢?这无疑是向高考、向生活挑战;可这不是最实实在在地学习“小新”吗?是啊,“细察深思”,才对得起生活。

命题2要求的“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立意取向也很豁然。两个材料揭示:青少年在“待人”和“律己”上,在“知”与“行”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希望别人“乐于助人”,轮到自己却“悄悄走开”;认识上,赞赏“乐于助人”,行动上,却选择“悄悄走开”。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揭示深层原因,就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就可能掩盖生活真实,当然也就不可能解决问题。而要揭示深层原因,就需要“细察深思”----对生活现实和对命题材料的双重“细察深思”。前者保证

认识正确、深刻,像律师取证;后者保证言之有据、有理,像当堂辩驳。让我们看一篇当年的考场作文。

[例文] 正本清源的忠告

“乐于助人”的确是同学中最值得赞赏的品质。某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识。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但是,另一项不记名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对待别人的麻烦,选择的答案却是“悄悄走开”!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亲爱的同学在这时抛弃了他们赞赏的品质?我不知道,在复杂的社会里,还有哪一阶层像学生这般纯洁?我也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还有谁比我们青少年更热诚,更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就连他们也做出了如此卑怯的选择?

仰望暑气蒸腾的天宇,我发问:这是谁的罪孽?孩子呱呱坠地,是一个粉红的天使,一页纯白的纸。不是有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无缘无故的吗;那么,是谁用尘世的烟灰玷污着粉红?是谁在纯白上乱涂乱画?我怨愤而遗憾的目光只能投向人海,投向那些只乐于教诲我们的父兄。

一次,上海街头一辆公共汽车熄火,下来推车的只是一群去春游的小学生。当他们憋足吃奶的劲儿推动满车大人,回到车上时,他们先前的座位已被大人们占光。一次,克拉玛依的剧院失火,大人们喊着“让领导先走”,把孩子践踏在脚下。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自己避藏入厕所,把拍门呼救的孩子紧闭在门外熊熊大火之中。

不错,我们的父兄中有雷锋、徐虎、李素丽,他们的确十分可敬;但

是,也有不少“榜样”却立在反面。不是吗?若不是,平凡怎么会成为伟大?若不是,怎么会有第二份调查令人心寒的结果?是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中的不少人就这样过早地继承了“民族”的传统。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第一份调查表明,我们良心未泯;第二份调查也表明,我们只有在不记名问卷中才会“悄悄走开”,我们毕竟是以此为耻的,我们大多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或熊熊大火之前去履行这“悄悄走开”,因为我们终究是红旗下的孩子!

两份调查结果,展示了希望,也昭彰着危机。正本清源,在这庄严的考场,我只有忠告我尊敬的父兄:毁灭了青少年的热诚,便毁灭了社会的希望!

[简评]在收入《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评》一书中,这篇作文得到如下评语:

“这是一片令阅卷教师汗颜的考场作文。惭愧之余,不得不赞叹:考生的确展示出非同一般的胆识。

“作者没有停留在两份材料表层的对比上,也没有学究式地探究作文包含的哲理。他完全站在生活真实的立场上,追索问题的底蕴,投身其中,坦诚直言,甚至完全抛开了考试的得失。面对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还怎能做置之度外的品评呢?

“文道应当是统一的,即使是考场作文也不应背离这一原则。本文虽有愤激之词,也有过激之处,但出于一片至诚之心、热爱之情、忧思之怀:拳拳之意令人感动。这篇考场作文告诉我们,情发于中,好的文章首先需要真诚的情感和深刻的认识。

“作为阅卷教师,这篇考场作文也在呼唤我向善,教我助人,这也是对我良知的有力鞭策。”

的确,这个同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会出现两份调查中巨大的反差?那正是社会,尤其是成年“榜样”影响的结果。他提出这一挑战高考命题立意取向的观点,提出这一挑战生活的见解,是得到了“细察深思”的有力支撑的。对生活,他注意观察、积累和思考。上海街头孩子推动公共汽车的一幕,克拉玛依许多孩子葬身火海的惨剧,都是有着全国性影响的大事。作者记住了,思考了,而且想得很深,这样才能与命题建立联系,才能用作无可辩驳地有力论据。对文题材料,作者也“细察深思”。

例如他抓住第一份调查中同学对“乐于助人”的赞赏,提出“某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识。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这令人振奋又耳目一新的观点,成为全文论点的基础。针对第二份调查是“不记名问卷”的这种方式,作者写道:“第二份调查也表明,我们只有在不记名问卷中才会„悄悄走开‟,我们毕竟是以此为耻的,我们大多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或熊熊大火之前去履行这„悄悄走开‟,因为我们终究是红旗下的孩子!”从而为自己的同龄人做了有理有据的、极其有力的辩护,也为探究社会根源打开了通道。

任何形式的作文题目,对立意取向,都无法也不曾严加限制。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有了更开阔的前景,对生活“细察深思”当然就更加重要。同时,对生活观察、认识的欠缺,也就格外明显。

[例文] 火星拯救行动 “UFA向总部报告,我已抵达坐标301处,目标没有发现,请指示。” “请仔细搜索,方位正确,那是一个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强烈。” 3分钟后,“报告总部,目标出现,但它已变成黑色,生命信号正在减弱。”

“请着陆,抓两个地球人来,马上实施我们的地球拯救计划。” 这是3008年的一天,由于污染严重,一个命名为“地球”的星球正面临毁灭。火星人开始了他们的拯救行动。

“报告总部,UFA顺利返航,还带回两个刚丧失生命信号的地球人。”“将地球人送入分析室,把他们的记忆移植到火星2号、火星3号身上。我倒要看看,这小小地球人是怎样亲手毁了他们的星球的。”火星头人亲自到了“模拟地球系统”旁边。只见火星2号、3号机器人根据移植的记忆,开始了他们的“毁灭”进程。但见2号走到“森林”中间,右手挥起斧子对准树干就是一下。伴着斧子的起落声,一片片树林倒下了。这下可扰乱了火星上的电脑平衡系统,模拟洪水从天而降。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但见火星3号用锯末伴灰充水泥,还用它来筑堤坝。洪水毫不留情地冲垮堤坝、田庄„„“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快!关掉模拟洪水系统,看他们还干些什么?”火星头人气得大吼。大难不死的2号、3号相视一笑。他们一个举起手中的激光枪,冲着电子鸟“砰砰”开枪;一个干脆打开排污管,将废弃的铅、汞全部排进了海洋!就这样一番折腾后,地球生命指数由五亿降到接近零!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火星头人惋惜地摇了摇头。他按动大屏幕按钮,开始布置下一步行动计划。“UFB火速飞临海洋上空,播洒生命1号;UFC飞到G号区域,播洒生命2号;火星医院准备给地球人洗脑,移植过滤后的记忆,让他们忘掉那些可怕的做法,重回地球,创建新的生活吧!”

若干年后。

“报告总部,UFA飞临坐标301处。这儿有一座蓝色星球,生命信号异常强烈!”火星头人听了报告,笑了„„

[简评]这篇考场作文构想了一个科学幻想故事,有点儿像一篇微型的科学幻想小说,在文章形式上的确颇有新意。但是,只靠这一方面是绝对不够的。终究,一篇文章,抑或一篇文学作品,要告诉读者的,还是他对生活的见解和主张,是思想、认识上的启迪,是感情上的美的召唤。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价值,主要在于内涵。以此衡量,这篇科幻作品的价值在于作者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作者关注到什么呢?滥伐森林、洪水泛滥、劣质工程、滥杀鸟类、污水横流……可以说,关注面是广泛的,为此给予的忧思情感也是真切的。但是,凭心而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新的东西,作者所关注的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是泛泛的、表面化的,读过之后,我们记住的只有作品的故事形式而已,对这一点,我想,作者自己也应该并不满意。试想,如果作者有平日对生活“细察深思”的材料与认识的积累,那么,他可能贡献给生活的作品的价值,当然不可与这篇同日而语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鼓励学生“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

意的”表达;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兴奋点放在作文形式的解放上,只为试卷上出现诗歌、戏剧、相声、小品、序言、病历或者文言文而褒贬争执,那实在是忽视了为文的根本,是从早已认识到“文以载道”的唐代的千年大倒退。单纯形式上的猎奇,只是瓶子里的切花,势难持久。遏制高中生作文缺“钙”的弊端,语文界和作文教学能做的实在有限,但责任要求我们勉力为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并带领学生对生活“细察深思”,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成长为有眼光、有思想的真正的人。

让我们欣赏一篇以“诚信”为话题的考场满分作文,作为本章的结束。对这篇作文的长处与不足,我在这里不置一语;但我想,初具“细察深思”意识的同学自会有各自的评价。

[例文] 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 姓名:吴诚信

性别:男亦可,女亦可

年龄:生于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

职业:待定

确诊方法:中西结合

一、望诊

脸色:无甚大碍,就是不会脸红。即使是“落井下石”后,也是脸不变色。眼睛:眼珠缺乏灵活性,只能侧视或者向“钱”看。目光狡黠。鼻子:鼻头上翘,鼻孔变大,嗅觉间歇性失灵。只能闻官气、贵气,而不能闻民气、贫气。舌头:发生变质,发音不准确,舌间形状有变

为弹簧的趋势。说“撒谎”(sāhuǎng)发音清晰,说“真话” (zhēnhuà)则发音含糊,吐字不清。

二、把脉

脉搏沉、快、促、紧、滑、涩„„典型的吹牛皮后心悸、早搏导致的心脏衰竭的先兆。

三、透视

1.肝肺呈现出暗色,甚至变黑。

2.脊椎有弯曲迹象,病情表现为直不起腰。

四、血样采集

患者血色呈暗红色。血色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又“才”、有“貌”、有“才”、有“思”,其中前三者居多,唯独缺“信”,“诚”细胞和血小板几乎没有。

五、基因鉴定

经过精密仪器测试,患者的基因已经发生异变。已不能显示系何族子孙,“信、义、忠”结构已被破坏。虽然基因测试确定不出系何族,但其行动具有浓厚的封建小农意识。表现为见了五斗米就折腰(当然,脊椎已查明有问题),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挖人墙角,落井下石。

六、治疗方法

1.换血:注入大量“人文”氧气,替换体内有害健康的“拜金主义”二氧化碳。

2.每天早晚一次扪心自问,摸摸自己良心在否。

3.阅读大量杂文,唤醒其诚信意识。

七、医生建议

此病例不是首次发现,十分具有代表性,望患者注意,且莫相互传染。 医生(签章)

如果说“细察深思”是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凭藉和基础,那么,联想和想象就是作文创造性思维腾翔的双翼。我们阅读《孟子》精辟的说理、《韩非子》绝妙的寓言,感受到联想的魅力;我们诵读《庄子》散文、屈子《离骚》,陶醉于想象的瑰奇。“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空间的拓扩,是由此及彼、化一为万、从有限到无限的两条通道。这是文学之为文学,从一开始就展示给我们的规律。今天我们谈这件事,我们首先要说,联想和想象,是写作创造素质的体现,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也是竞赛作文高下的分野。

㈥细察深思为基础,展开联想的翅膀

先来谈谈联想。精细体察命题词语、命题材料、命题话题,会产生联想;深入思考命题的内涵底蕴,会产生联想;同样,细察生活,思考生活,也会产生联想。因为自然与社会之间,社会生活各层面、各领域之间息息相通。在作文中,审题与立意、选材等环节,也往往需要借助联想相勾连。联想,是智慧的体现,是学识的展示。相当数量的学生习作,尤其是考场作文,由于缺乏联想而立意局促、材料单薄,文思如“冰泉冷涩”、“水尽石枯”;联想,就如源头活水,唯有打通“联

想”的渠道,才能赢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射”、“铁骑突出刀枪轰鸣”的华采文字、锦绣篇章。

联想,要在“细察深思”的基础上展开。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来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

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虽然您那一只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两只强一些。”

就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这段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如果只是谈勤奋、谈努力、谈锲而不舍等等,好像空间都相当狭窄;这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哲理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有没有高远的天空可供我们的文思翱翔呢?联想要展开,先要对材料“细察深思”,在材料中找到联想之“根”。

首先,我们想到这段材料的特殊性,这则故事是发生在爱因斯坦身上的,并且流传于世,这应该与爱因斯坦日后的成就有某种关联;或者说,在这拙朴的第三只小板凳身上,有着爱因斯坦日后发现“相对论”的某种萌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去展开广阔联想呢?站在切入点的门槛前,我们“细察深思”——

在这则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组对比,爱因斯坦和他的同学的对比:爱因斯坦的同学,有些可能也有相当成就,但就在这则故事中,与爱因斯坦相比,它们都是庸人。这些同学追求的,是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仅此而已。至于作业的品味和价值,则无所追求。他们交上的作业,泥鸭、布娃娃等等,难度一般,并无实用价值,幼稚,充满了孩子气。爱因斯坦,作业迟交了,那并不是因为他懒惰,而因为他在一再地修改。爱因斯坦的作业必须一再修改,他要做的是一只有实用价值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又有相当难度的小板凳。在和其他同学的对照中,我们发现小爱因斯坦身上具备一种务实、创新的挑战精神,并有实现这创新、迎接这挑战的无畏素质。这是不是他日后提出“相对论”,向经典物理发起勇敢挑战的精神和素质的萌芽呢?

进一步细心阅读、思考,我们还会发现,在爱因斯坦的课堂上,小爱因斯坦和老师也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师尽管是课堂的权威,但他的思想境界和班上那些同学却别无二致,他对爱因斯坦通过“第三只小板凳”所展示出的天才火花,非但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反而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进行嘲讽。面对权威的否定和嘲讽,爱因斯坦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他既有力,又有理的回答了指责。这种在权威指责面前的高度自信,是不是日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另一块基石呢?

到此,我们顿觉有豁然开朗之感:无畏的创新与挑战精神,毫无迷信的高度自信,是不是“相对论”得以矗立于人类超卓智慧殿堂的两大基石呢?反思一下,更确信无疑: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无畏的创新与

挑战精神,他可能就会永远匍匐在牛顿的经典物理脚下。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只是25岁的黄口孺子,他全新的思想、卓异的理论,物理界并不真正理解,固执的权威的更是“轻薄为文哂未休”;但是从小就具有高度自信的爱因斯坦,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说,进而在3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的基石。从小看大,“相对论”不就是建立在“第三只小板凳”之上吗? 由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展开广阔联想的翅膀。不只是爱因斯坦,古今中外,任何科学成果,无不出自这两种优秀素质:从张衡候风地动议的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编纂和祖冲之圆周率的研究、到伽利略、牛顿、瓦特和爱迪生,他们的所有科学技术的创造,概莫能外。联想再推进一步,爱因斯坦这两种可贵品质,难道只在自然科学领域光芒四射吗?在社会的变革与推进中,不同样需要大胆创新的精神和高度自信的胆识吗?陈涉、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是这样,王安石立身萎靡的赵宋王朝,励精图治、变法革新也是这样。由古及今,我们马上可以联想到中国现实,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邓小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构想,到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不都是创新精神和自信胆识的反映吗?如果我们给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历史树立一座纪念碑的话,我看,用不着其他造型,只需把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放到高高的花岗岩石基上就完全可以。

看一篇2006年北京市高考写作题目的作文。注意:作文写于2006年。

[例文] 北京的符号

[京华社 2009年4月1日讯]记者韩乔乔报道:2015年北京世博会标

志性主题纪念碑设计引发激烈争论。

众所周知,2015年世界博览会已决定由北京承办,这是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再次承办这一世界盛会,也是世博会有史以来首次由一个国家连续承办。北京市获此殊荣,显然受益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空前成功。

昨天,世博会标志性主题纪念碑设计的征集、评选中,出现了巨大分歧和争论。

先是,北京市时代先锋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引起广泛关注。

这则纪念碑设计总高度54米,纪念碑主体是一只青铜浇铸的巨大而稚拙的小板凳。花岗石基座正面是“北京世博会”五个苍劲的古体篆字。基座背面白色大理石材上镌刻着这样一段铭文:

现代物理学创始人爱因斯坦读小学时,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来一只很粗陋的小板凳。

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虽然您那一只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比起这两只强一些。”

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北京市时代先锋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邓鸿对这一创意做出如下解释:


    相关文章

    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 说话.作文都是学生的自主表达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愿望,最能反映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气质.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实施作文创新教育.在实施 ...

    语文议论文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凤花 一.课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从而清晰再现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便于梳理.审视.修改.补充.完善.这一特点正符合高中生作文学习从起步到升级的渐进过程. 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深度 ...

    高考作文思维训练例谈教案

    高考作文赋形思维模型("重复"与"对比")训练 教学设计 重庆合川市云门中学 罗 胤(邮编:401538)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作文赋形思维模型--"重复"与"对比& ...

    情商+智商=作文万花筒

    小时候同学们一定玩过万花筒.万花筒那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图画多么美妙,多么引人入胜啊!其实,万花筒中只有几块彩色镜片,但就是这几块彩色镜片只要一转,就会变幻出万紫千红的画卷. "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

    话题作文教案

    话题作文训练 训练目的:了解话题作文的概念及一般特点,初步学习写作方法 训练重难点:话题作文的审题 训练课时:2 教时 辅导过程: 一.话题作文的由来 话题作文是中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一朵异花奇葩.综观1977年恢复高考 ...

    高二议论文思维训练策略

    写作教学要授人以渔 --高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方法探究 广东广雅中学语文科 张凌燕 摘要 近年来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现实,对学生们的思想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议论文作文教学不光要搞好"外在"的技巧训练,更要重视& ...

    语文作文怎样提高

    语文作文怎样提高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 ...

    中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的回归

    中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的回归 屏山镇中学 张启营 摘要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憾,那就是丧失了个性.而个性教育是当前教育思想的主流,个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中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的回归,就是要在作文中展示个性,追求真善美.这需要 ...

    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其写作原则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定义 语文高考是现实的反应,语文高考作文尤其如此.它总是跟随着时代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或快或慢.既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又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的规律,所以就必须兼顾现实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十八大后,改革这一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强化,整 ...

    [转载]近十年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特点评析(转文)

    一.强调写作主体的研究,重视写作兴趣的激发 1998年以来,研究者分别从写作主体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中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者认为,写作并不仅仅是"写"的问题,它更多的是学生& ...